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飲食之樂不分東西,
飲畢食盡,浮上心頭的卻往往不只味道,
還有那食物背後最溫潤的回憶!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楊澤推薦
飲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享受一道又一道的佳餚時,人們入腹的不只是美味,還有更多的風土源長。譬如常見的漢堡排,其實是航海家改良過的產物,再融入現代文明的速度感後,就成了漢堡包;而樸拙、美味又能充飢的食物如玉米粥,則往往誕生在民生困頓的地區,充分表現出當地居民的精神群像。飲食也是文化交融、彼此提昇的最佳例證,像是中西合併的甜酸肉、雜碎菜,甚至台式西餐,新誕生的混血小兒糅合了父系母系的秀異風味,自成一格之後竟也卓然一方。
包括食物的身世、食材的烹調手法,乃至菜餚的地域轉變,每道菜上桌時,其中的歷史流轉與內蘊文化往往饒富探究的趣味。而說到東西美食文化,又有誰比居遊各地、遍嘗美食的韓良憶更適合評點品味?這次良憶便或爬梳食物的歷史來由,或介紹各地的風味料理,讓食物的味道因而愈顯出豐富的層次,而良憶筆下食物與回憶的微妙關連,也更加添了食物之所以能感動人的風味。
和良憶一起《吃‧東‧西》,你當能體會食物最純粹的美好!
飲畢食盡,浮上心頭的卻往往不只味道,
還有那食物背後最溫潤的回憶!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楊澤推薦
飲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享受一道又一道的佳餚時,人們入腹的不只是美味,還有更多的風土源長。譬如常見的漢堡排,其實是航海家改良過的產物,再融入現代文明的速度感後,就成了漢堡包;而樸拙、美味又能充飢的食物如玉米粥,則往往誕生在民生困頓的地區,充分表現出當地居民的精神群像。飲食也是文化交融、彼此提昇的最佳例證,像是中西合併的甜酸肉、雜碎菜,甚至台式西餐,新誕生的混血小兒糅合了父系母系的秀異風味,自成一格之後竟也卓然一方。
包括食物的身世、食材的烹調手法,乃至菜餚的地域轉變,每道菜上桌時,其中的歷史流轉與內蘊文化往往饒富探究的趣味。而說到東西美食文化,又有誰比居遊各地、遍嘗美食的韓良憶更適合評點品味?這次良憶便或爬梳食物的歷史來由,或介紹各地的風味料理,讓食物的味道因而愈顯出豐富的層次,而良憶筆下食物與回憶的微妙關連,也更加添了食物之所以能感動人的風味。
和良憶一起《吃‧東‧西》,你當能體會食物最純粹的美好!
目錄
目錄
【寫在前面】
PART 1 吃東
鴨的回憶
從地中海到台灣海峽
週末的廣州炒麵
以粥養生
三代潤餅
原始的召喚
過年
陽春麵
羅山的泥火山豆腐
阿嬤的麵猴
說不盡食物的身世
PART 2 吃西
義大利人不洗米
忠實的朋友
夢幻的費雪漢堡
吃可樂
你吃的是墨西哥菜嗎?
羅馬尼亞的靈魂
提拉米蘇原鄉何在?
卡巴喬沒吃過Carpaccio
必也正名?
念念不忘都是無花果
不只是買菜而己
如果在夏日,普羅旺斯
PART 3 不東不西
台灣餐桌上的義大利味
舊法烹老味
Ragu與炸醬
甜酸滋味
在南村落做南法菜
各唱各調
西餐時代
雜碎神話
如何謀殺一顆雞蛋
三伏日的痛快
PART 4 吃的東西
蘋果的滋味
記憶迷迭香
瓜香薰人
非蓮亦非霧
家常好滋味
蒜頭行遍天下
左右逢源的薑
以九層塔之名
食蔥有時
韭韭長長
高麗菜的他鄉故土
流淚,但不悲傷
捕捉華麗的季節
可比秦始皇
爐上煮著一鍋飯
最後的滋味
秋天的果實
PART 5 食趣不分東西
歲月之味
一條曲折的茶路
如花般美好
海畔有人
帝國的步履
消暑涼湯
一日之計
鄉愁飲食
PART 6 東西食議
殘忍的美食
美食,與大地和平共存
鮭魚無罪
理想的早餐
一杯清水千般滋味
誓不為專家
冬日的解憂湯
一點心意
PART 7 東西寫食
小白珠子和蛤蟆酥──淺談張愛玲的吃
看村上春樹煮pasata
普魯斯特之香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寫在前面】
PART 1 吃東
鴨的回憶
從地中海到台灣海峽
週末的廣州炒麵
以粥養生
三代潤餅
原始的召喚
過年
陽春麵
羅山的泥火山豆腐
阿嬤的麵猴
說不盡食物的身世
PART 2 吃西
義大利人不洗米
忠實的朋友
夢幻的費雪漢堡
吃可樂
你吃的是墨西哥菜嗎?
羅馬尼亞的靈魂
提拉米蘇原鄉何在?
卡巴喬沒吃過Carpaccio
必也正名?
念念不忘都是無花果
不只是買菜而己
如果在夏日,普羅旺斯
PART 3 不東不西
台灣餐桌上的義大利味
舊法烹老味
Ragu與炸醬
甜酸滋味
在南村落做南法菜
各唱各調
西餐時代
雜碎神話
如何謀殺一顆雞蛋
三伏日的痛快
PART 4 吃的東西
蘋果的滋味
記憶迷迭香
瓜香薰人
非蓮亦非霧
家常好滋味
蒜頭行遍天下
左右逢源的薑
以九層塔之名
食蔥有時
韭韭長長
高麗菜的他鄉故土
流淚,但不悲傷
捕捉華麗的季節
可比秦始皇
爐上煮著一鍋飯
最後的滋味
秋天的果實
PART 5 食趣不分東西
歲月之味
一條曲折的茶路
如花般美好
海畔有人
帝國的步履
消暑涼湯
一日之計
鄉愁飲食
PART 6 東西食議
殘忍的美食
美食,與大地和平共存
鮭魚無罪
理想的早餐
一杯清水千般滋味
誓不為專家
冬日的解憂湯
一點心意
PART 7 東西寫食
小白珠子和蛤蟆酥──淺談張愛玲的吃
看村上春樹煮pasata
普魯斯特之香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序/導讀
當我寫到飢餓時,我寫的其實是愛以及對愛的渴求,還有溫暖以及對溫暖的熱愛與渴求…
──M.F.K.費雪(M.F.K. Fisher)
寫在前面
算一算,我開始寫作飲食題材到現在也有十三、四年了。在這段不長不短的日子裡,有件心事始終沒對人說,那就是,我儘管對好吃的東西抱有某種類似信仰的狂熱,可是有時在聽了一些不幸的遭遇,看了報紙電視的新聞後,也禁不住會質問自己:「這世界還有天災人禍,還有戰爭與不公不義,你為什麼不寫這些大事,而要寫飲食小道呢?」
每逢如此自我懷疑的時刻,我就會去重讀已故美國飲食文學大家M.F.K.費雪的著作,尤其是她為《老饕自述》(The Gastronomical Me)一書撰寫的自序,這篇文章總能給我重新提筆的力量和信心,費雪在文中寫道: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寫食物和吃喝之事?你為什麼不跟別人一樣,寫寫為權力和安全感而奮鬥,寫寫愛呢?…最簡單的回答是,就跟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我會飢餓。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在我看來,我們對食物、安全感和愛這三項基本需求,是如此混雜交錯、緊密結合,以致我們一想到其中之一,就一定會想起另外兩項。是以,當我寫到飢餓時,我寫的其實是愛與對愛的渴求,還有溫暖以及對溫暖的熱愛與渴求…當我們掰開一塊麵包,飲下一口酒時,產生交流作用的,不單只有我們的身體而己。當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寫飢餓而不寫戰爭與愛情時,這就是我的回答。」
這段文字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我對飲食寫作的信念。我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難望費雪之項背,不過寫不過前輩或同儕並不構成完全不寫的理由,於是就在自我懷疑與重拾信心之間,我陸陸續續倒也寫出幾本食書。近年來雖因客居歐洲,較常寫遊記,然而讀過的朋友都知道,飲食在我的旅遊書中仍佔了很重要的篇幅。
這本《吃.東.西》是這五年來頭一本專注寫飲食的文集,談的大抵上是我從小到大、自東方到西方,每天都在吃東西的事情,有些文章在寫食物的身世、烹飪的心得與食的樂趣,還有些講到和飲食相關的人事,特別是我的親人與記憶中的往事。換句話說,我又何嘗不是試著在書寫人生的三大需求:食物、愛與安全感?
書中有一大半文字曾刊登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三少四壯」專欄,還有一部分曾刊於國語日報「啖世界」專欄與其他報刊。若干文章篇幅較見報時長了一點,那是因為我運用作者的「特權」,把當初因專欄字數限制而刪除的段落補了回去,此外,我也儘量修正了錯別字與資料的錯誤。然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若有無心之過,尚祈見諒。
我始終相信,活著就要好好「吃東西」,在景氣蕭條、人心惶惶的時代,尤其需要好好地吃。且讓我再引費雪女士在拙譯《如何煮狼》中的一句話與讀者分享──「既然我們非得吃才能活,索性就吃得優雅,吃得津津有味」,善哉斯言,祈願此刻翻開這本書的你,能活得開心,吃得優雅,更希望本書可以讓你讀得津津有味。
韓良憶 二00八年夏天
──M.F.K.費雪(M.F.K. Fisher)
寫在前面
算一算,我開始寫作飲食題材到現在也有十三、四年了。在這段不長不短的日子裡,有件心事始終沒對人說,那就是,我儘管對好吃的東西抱有某種類似信仰的狂熱,可是有時在聽了一些不幸的遭遇,看了報紙電視的新聞後,也禁不住會質問自己:「這世界還有天災人禍,還有戰爭與不公不義,你為什麼不寫這些大事,而要寫飲食小道呢?」
每逢如此自我懷疑的時刻,我就會去重讀已故美國飲食文學大家M.F.K.費雪的著作,尤其是她為《老饕自述》(The Gastronomical Me)一書撰寫的自序,這篇文章總能給我重新提筆的力量和信心,費雪在文中寫道: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寫食物和吃喝之事?你為什麼不跟別人一樣,寫寫為權力和安全感而奮鬥,寫寫愛呢?…最簡單的回答是,就跟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我會飢餓。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在我看來,我們對食物、安全感和愛這三項基本需求,是如此混雜交錯、緊密結合,以致我們一想到其中之一,就一定會想起另外兩項。是以,當我寫到飢餓時,我寫的其實是愛與對愛的渴求,還有溫暖以及對溫暖的熱愛與渴求…當我們掰開一塊麵包,飲下一口酒時,產生交流作用的,不單只有我們的身體而己。當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寫飢餓而不寫戰爭與愛情時,這就是我的回答。」
這段文字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我對飲食寫作的信念。我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難望費雪之項背,不過寫不過前輩或同儕並不構成完全不寫的理由,於是就在自我懷疑與重拾信心之間,我陸陸續續倒也寫出幾本食書。近年來雖因客居歐洲,較常寫遊記,然而讀過的朋友都知道,飲食在我的旅遊書中仍佔了很重要的篇幅。
這本《吃.東.西》是這五年來頭一本專注寫飲食的文集,談的大抵上是我從小到大、自東方到西方,每天都在吃東西的事情,有些文章在寫食物的身世、烹飪的心得與食的樂趣,還有些講到和飲食相關的人事,特別是我的親人與記憶中的往事。換句話說,我又何嘗不是試著在書寫人生的三大需求:食物、愛與安全感?
書中有一大半文字曾刊登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三少四壯」專欄,還有一部分曾刊於國語日報「啖世界」專欄與其他報刊。若干文章篇幅較見報時長了一點,那是因為我運用作者的「特權」,把當初因專欄字數限制而刪除的段落補了回去,此外,我也儘量修正了錯別字與資料的錯誤。然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若有無心之過,尚祈見諒。
我始終相信,活著就要好好「吃東西」,在景氣蕭條、人心惶惶的時代,尤其需要好好地吃。且讓我再引費雪女士在拙譯《如何煮狼》中的一句話與讀者分享──「既然我們非得吃才能活,索性就吃得優雅,吃得津津有味」,善哉斯言,祈願此刻翻開這本書的你,能活得開心,吃得優雅,更希望本書可以讓你讀得津津有味。
韓良憶 二00八年夏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半生滋味:韓良憶精選集【限量親筆簽名版】
9折
特價342元
停售
半生滋味:韓良憶精選集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家常好日子
9折
特價342元
加入購物車
最好不過日常:有時台北,有時他方
9折
特價342元
加入購物車
浮生‧半日‧里斯本
9折
特價342元
加入購物車
餐桌上的四季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只要不忘就好
9折
特價270元
貨到通知
韓良憶的音樂廚房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吃‧東‧西
9折
特價225元
貨到通知
我在法國西南:有間小屋
9折
特價288元
貨到通知
寂寞芳心俱樂部
9折
特價126元
加入購物車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