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沒有空調的房子:蓋房子必知的不依賴空調的法則,活用科學知識、巧妙布局空間,打造會省荷包的好房子!
內容簡介
	冷氣、暖氣一直開,電費帳單總是破錶!?
	能源問題吵不停,節能愛家我們準備好了嗎?
	向空間大師學習,設計不需要空調的房子──幫你省荷包,賺健康!
	
	用簡單的科學原理思考、巧妙布局空間……
	1 每一間房子都可以做到的〔有效控制熱的方法〕
	2 想要提升室內的舒適度,就是要讓〔溼度先生動起來〕,將它們驅散就對了。
	3 〔氣流需要的是出口〕建築物內部的氣流是由低處往高處移動,一旦違反這原則,就算開好幾扇窗戶也無法達到通風效果。
	4 太陽輻射的威力沒有鈎拳,也沒有下鈎拳,都是正面直擊。〔只要知道方位與高度〕做好防護措施,便能減輕傷害。
	5 〔正確的省電方法〕只要想像省電能拯救一家快要倒閉的公司就行了。
	6 空調就是〔利用電力將熱移往別處的一種機器〕。就像自己的房間打掃得很乾淨,卻將垃圾往屋外堆。
	7 不需要空調的關鍵空間布局是〔屋頂、窗戶、挑高空間、門縫還是外走廊?〕
	看懂了這7項重點──就能打造不依賴空調的房子!
	
	找出家中坐領高薪(耗電量大)的肥貓,每一間房子都可以做得到……
	「什麼是真正的舒適?」。首先,決定我們人的舒適感的六大關鍵有:溫度、濕度、氣流、輻射以及活動量與穿衣量。只要從這六大關鍵因素個別去理解並找出相對 應的方式,我們就可以控制環境及自身的舒適度,不再過度依賴冷暖電器用品。接下來,就是設計師不會告訴你的──打造不需要空調的、好房子的法則。
	
	再來「如何打造不需要空調的家?」蓋房子時在建築物的南側留下空間,引入來自建築物南側的「冬陽」,只要確保這一點,夏風也會自動送上門。這是第一要務及 準則,就算是是在密集的住宅區也定可以找出方法解決──但是,如果四周都被包圍了又該怎麼解決呢?為什麼家中的窗戶都打開了卻沒有風?室內的空氣對流太強 反而不舒服?要如何兼顧通風與隱私呢?真的?有可能在城市中打造一個不需要空調的家嗎?
	
	越來越多人希望過著盡量不使用空調的生活,不僅新宅設計時,會特別注意這一點,就連老屋翻修時,不分男女老幼,也有很多人希望住在「不需要空調的家」。雖 然說是「不需要空調的家」,但並非完全不使用電器。必要的時候,夏天還是要搭配電風扇驅散熱氣,冬天則是使用暖爐保持室溫,也就是恰如其分地使用一些輔助 工具,營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然後,地球暖化、生態危機解除──人們不再過度依賴電器、自然健康的過生活了。
目錄
	contents
	  
	前言
	什麼是真正的舒適?
	1第一步──由6人小組決定住宅的舒適度。
	2什麼是熱?──一派我行我素的保鑣。
	3有效控制熱的方法──「隔熱」──球門前可不能空空如也……。
	4有效控制熱的方法──「換氣」──團體旅遊就是去大家想去的地方。
	5什麼是溼氣?──愛湊熱鬧的傢伙全圍上來,又溼又黏的感覺真討厭!
	6什麼是氣流?──隨時勉勵自己奮發向上。
	7如何對待氣流──沒有出口的迷宮。
	8什麼是輻射?──熱血男兒的生存之道。
	9如何對付輻射──若只有玻璃,就只有投降的份兒了。
	10揭開電力的真面目──到頭來大家都一樣……。
	11電力的缺點──勤奮過頭的二人組。
	12正確的省電方法──家裡也要大刀闊斧地裁員。
	13空調的廬山真面目──同樣的遊戲玩久了,也會累啊!
	14太陽能的實際效用──救世主真的出現了嗎……?
	15想像沒有空調的世界──試著關掉空調。
	Column HOW MUCH!完全自宅發電的家
	  
	如何打造不需要空調的家
	風從哪裡引入?──風道之家
	屋頂形狀與日照的關係-──金石西的住宅
	徹底活用日照的熱──Y邸
	太陽、風以及井水──湧水之家
	找對方位很重要── KISIRU本社
	  
	1配置與形狀──確保建築物南側留有空間
	2屋頂──蝴蝶狀屋頂真的最理想嗎?
	3窗戶(日照對策)──以冬天為基準
	4窗戶(通風對策)──窗戶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5挑高空間與樓梯──「豎坑」是最推薦的一種空間設計
	6起居室與拉門── 既能確保隱私,又能讓空氣流動順暢的方法
	7室內會用到水的地方── 換氣功能做得好,舒適程度一定高
	column外走廊是第四張王牌
	  
	資料來源.計算基準
	後記
序/導讀
	作者序
	
	越來越多人希望過著盡量不使用空調的生活,不僅新宅設計時,會特別注意這一點,就連老屋翻修時,不分男女老幼,也有很多人希望住在「不需要空調的家」。
	
	基於兩個理由。
	
	一是,空調容易引發身體不適。
	
	空調絕對不是能打造舒適環境的工具,而且用法稍有誤,便容易引發皮膚乾燥、喉嚨痛等不合時節的感冒症狀,成了導致身體失調的原因。相信不少人都有這般痛苦經驗。於是考量自己與家族的健康,決定「盡量不使用空調」。
	
	有趣的是,絕大多數希望過著不需要空調生活的人,對於靠機械半強制地營造出的「舒適感」,均異口同聲表示「不合理」,並認為「要想打造一處真正舒適的 室內環境,應該使用別的方法」。明明是夏天,卻因為冷氣太強,必須披件薄外套;冬天則是暖氣太強,必須穿短袖。之所以出現這般不合理的行為,是因為「打造 舒適環境的方法」根本不對,所以「不需要空調的家」成了一大訴求。
	
	不使用空調的另一個理由是為了節省電費,當然也是受到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大家都知道空調是耗電量非常大的家電用品,震災之後更是加強宣導「節電生活」,不少人乾脆藉此改變生活型態,不再過度依賴空調。其實只要每個家庭減少使用空調,整體用電量便能大幅下降。
	
	那麼不使用空調的住宅,究竟是什麼樣的住宅呢?
	
	答案就是建於沒有空調,沒有電力時代的建築物。
	
	從古至今,我們的房子就是根據當地特有風土搭建而成,充分活用當地的自然力,因此建築物充滿如何打造出冬暖夏涼的老祖宗智慧。現代人重新審視這些智慧與功夫,結合最新技術與建材,打造出真正住得舒適,有益人體健康的住宅,我稱它為「不需要空調的家」。
	
	雖說是「不需要空調的家」,但並非完全不使用電器。必要的時候,夏天還是要搭配電風扇驅散熱氣,冬天則是使用暖爐保持室溫,也就是恰如其分地使用一些輔助工具,營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總之,本書的發想就是打造不要過於依賴電器的住宅。
	
	關於具體的做法,分為作為前提的「自然的原理原則」,以及實際範例等兩大部分來說明,希望能讓大家有所了解。
	
	因為希望能讓沒有相關建築知識的讀者朋友也能理解,因此說明部分力求簡單明瞭,也許同業人士覺得本書內容「說明稍嫌簡略」,但個人還是希望以清楚易懂為優先考量,還請海涵。
	
	接下來,就請各位閱讀本書,了解如何打造不需要空調的家,首先就從「為何使用空調」這一點開始討論吧。
	
	
	2011年6月
	山田浩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