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重現的科學與實踐:從聲學到挑選播放機,達人秘訣大公開!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音響×科學=「優質聲音」!
追求好音色,沒有極限!
打造完美家庭劇院、資深發燒客、音響入門者都非看不可!
揚聲器的擺放、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擴大機、耳機…
這些都有學問!
最精準的科學分析,教你活用心理聲學,找到理想天籟!
目錄
序———
Chapter 1 什麼是優質的聲音表現?——
「優質的聲音」與「劣質的聲音」之間有何分別?—
拿畢卡索和安迪沃荷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執著於原音重現是很危險的事——
訊息量不足的聲音重現只能得到劣質的聲音———
挑選音響器材的要點是什麼?——
優先購買優質喇叭
瞭解什麼是頻率、音量,以及音場和定位—————
音響發出的聲音與人耳實際聽到的聲音不同————
聲音的特性①:頻率——————
聲音的特性②:聲強與響度———
聲音的特性③:音場與定位———
Chapter 2 音響的基礎知識——————
認識喇叭的特性—
播放器(訊源)—
不建議透過藍牙裝置聆聽音樂——
作為音樂播放機的個人電腦———
外接音效裝置——
(後級)擴大機—
前級擴大機的必要性——————
類比擴大機vs.數位擴大機————
關於擴大機的音訊增幅失真問題—
喇叭的頻率響應(響頻)特性——
另一個非常重要,用以控制聲音實感的頻率響應區段,Presnce(臨場感音域)————
從喇叭的尺寸和音量切入思考——
為了挑選到符合自身喜好的喇叭—
耳機的優勢與劣勢
耳罩式耳機與一般耳機的種類——
與耳罩式耳機搭配使用的耳機擴大器
與各種耳罩式耳機相關的坊間閒談
挑選耳罩式耳機的要點和喇叭相同
關於高解析音源—
與其談論高解析音源,不如先建構優異的音響系統—
耳機音響是否需要燒機開聲?——
Column 1、應該從何處購入音響設備?——————
Column 2、不需要一開始就使用太過昂貴的音響線材
Chapter 3 找出符合自身喜好的頻率特性典型——————
每個人喜歡的頻率特性因人而異——————
有助於詳細瞭解中音域的人聲樂曲——————
關注具有音階高低表現能力的低音樂器,貝斯———
以音響鑑別用參考曲目辨識音響的失真情況—音響鑑別用參考曲目
確切找出適合自己的頻率響應特性
多款喇叭的響頻特性考察資料
各頻率回放音量均不超出Y軸中央上下一刻度即是理想的喇叭———
Column 3、Mac mini運作時的聲音很吵嗎?————
Chapter 4該選擇什麼樣的音響器材,又如何安裝配置呢?
不要一口氣買下全套的高價設備—
從價格低廉的「入門套組」下手—
利用手邊既有的音響器材————
器材串接安裝的方式——————
室內音響系統——
確認室內混響的情況——————
喇叭擺設的位置與安裝時需下的功夫
喇叭切勿靠牆擺設
喇叭的設置方式①~直接置於地板上
喇叭的設置方式②~安置於喇叭架上
喇叭與喇叭架之間該如何處理?—
喇叭的設置方式③~擺放於桌面上
利用音響周邊配件調整音響效果—
決定聆聽位置——
對於聲波反射情況較嚴重的聆聽空間進行初次的音響性調校————
Chapter 5 以Mac mini 作為音樂播放器—
Mac mini 簡單易用,非常適合當作專用音樂播放器—
Mac mini 的好處是什麼?————
關於外接音效裝置,以及有線與無線的連接方式——
以有線方式連接外接音效裝置——
以有線、無線方式連接 AirPort Express—————
AirPort Express 的音質如何?——
AirPort Express 如何設定?———
將外置音效設備與擴大機直接連接
經由區域網路連接~AppleTV跟影音擴大機————
裝設傳統硬碟的注意事項————
Column 4 光碟機建議選擇Apple 原廠或Pioneer生產的產品————
Chapter 6 使用軟體播放音樂更舒服方便—
Mac mini 是使用方面最為簡便的音樂播放器———
初次使用Mac mini 的設定工作—
為iTunes進行設定工作—————
以iOS行動裝置對iTunes進行遠端遙控操作————
以Android裝置對iTunes進行遠端遙控操作————
使用遠端桌面功能操控Mac mini——————
完成遠端桌面操控功能的設定——
使用RowmotePro 進行遙控———
設定關閉省電模式
設定Mac mini 啟動時自動開起itunes
參考文獻————
索引——————
序/導讀
序
當您翻閱本書,必定希望能「用比現在更好的音質來聆聽音樂」。同時,您一定也對手邊現有的音樂播放器感到不滿。
許多人想要購買挑選音響設備,卻不知從何下手。我身為一名作曲家,近年也開始從事音響設備調音,並提供調音方面的修正建議工作,在這個領域我接觸到不少消費者提出的相關問題。
推薦市面上既有的產品很簡單,但我認為,如果大家都能具備音響相關的知識,應該能挑選到更符合自身喜好的產品。基於這個緣故,接到本書的責任編輯提出邀稿時,我便想試著跳脫框架,摒除既有音響器材相關書籍的撰寫方式,以自身累積的知識及經驗來撰寫。
筆者遇過許多人,認為自己的耳朵不夠靈敏,亦不懂如何分辨好聲音,但若請他們實際聆聽比較,卻都能說出哪一台設備比較好,哪一邊發出的聲音比較好。事實上,這樣也就足夠了。每個人其實對於聲音都有自己的喜好,可以藉由比較得到結論。只要順從自己的喜好來挑選,選擇適合自己的音響器材就行了。
然而,若在沒有預備知識的情況下,悶著頭去聽音響做比較,只是浪費時間,甚至還可能白花錢。
學習音響的相關知識不但可以提供判斷依據,也能作為自身觀點和選擇的堅強後盾。若能瞭解音響重現的基礎知識與進階法門,便可以藉此將自身的喜好具體化、條件化,不但能節省大量時間,還能確實挑選自己所想要的音響器材,享受優質的音樂生活。
諸位讀者在讀完本書之後能,若能得到音響相關的基礎知識,成功挑選到自己喜歡的音響器材,筆者會非常榮幸。
至於進階的音響重現、擴大以及電流相關的電子學知識,坊間已經存在許多專家著書,這個部分筆者會盡量避開。本書中想撰述解釋的內容,是諸位讀者尚未接觸熟悉,但在音響重現時必備的音響知識概要。筆者由衷希望諸位讀者能夠將這些相關知識加以活用,並更進一步享受充滿優質音色的生活。
另外,我要藉著這個機會,向提出邀稿,並且在延宕截稿日期仍耐心等候的科學書籍編輯部,石井顯一編輯先生表示抱歉,並深摯感謝。
接下來,讓我們開始踏入音響的世界吧。敬請各位享受本書。
中村和宏 2016年2月
試閱
挑選音響設備的要點
挑選音響時,多數人應該都相當循規蹈矩,先買優質的音樂播放器(訊源),再買一部好的擴大機,然後再買一套與這個系統匹配的喇叭─當然,線材也要挑高級的買。同時,在設置時也要加上避震墊材(避震角錐)或唱片鎮,這樣的情況十分常見。不過,筆者經常聽到有人買了高價的音響套組,但接下來卻不知道該怎麼串連安裝。熟悉音響設備的發燒友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建議:「先從電源下手調整吧。」或者「不對,先從空間調校開始吧。」然而,我們只是要藉由音響設備享受音樂,真有必要花費這麼高額的費用嗎?這麼一來,我們在狹窄的環境是否就不能獲得這樣的享受了呢?
就結論而言,發燒友說的並沒有錯,但那未必是每個人都需要尋求的目標。就筆者身為音樂內容製作者的角度而言,與其看著聆聽者「因為無法擠出這麼龐大的花費,所以使用手邊現有的設備將就」,更希望大家都能「以有限的資金購入自己喜歡的音響設備聆聽」。我自己一直也都是這麼做的。儘管家中架構的音響系統沒有人稱讚它們能完美的重現原因,但也沒有差勁到會有人開口批評;我對於自己挑選的音響效果相當自豪。至於採購音響系統會遇到的問題是,音響世界多半都是發燒友的地盤。從旁人的角度來看,「購買音響就是比誰的財力更為雄厚,花得錢更多的世界」。然而,實際上卻有人花錢如流水地建構了自己的音響系統之後無法得到令自己覺得滿足的聲音,但如同筆者這般雖使用有限的預算購買設置了音響,卻感到相當滿意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就筆者來看,若能夠滿足於其花費之後得到的音響效果,自然再好不過,然而,就是有人投入了大筆資金,卻無法得到滿意的音響效果。建構理想的音響系統是否有訣竅呢?讓我們用以下篇幅詳述:
優先購買優質喇叭
要購買一套音響設備,需要購入的設備有播放器、擴大機、喇叭(揚聲器),連接用的線材則無須先行購置。這些設備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揚聲器,而非播放器或擴大機─因為聲音是經由空氣震動傳遞,最終傳入類比式的接收器,也就是人耳之中。喇叭、擴大機、音樂播放器三者之中,何者是最接近人耳的裝置呢?答案是喇叭。在CD播放器發明至今已超過30年的現在,數位音源播放器已經具有相當優異的音樂播放能力。擴大機則起自真空管設計之後,其表現力也一直非常優秀,亦具有足夠的驅動能力(聲音訊號的增幅功能,即所謂「推力」)。就結果而言,相較於音樂播放器和擴大機的發展,變化幅度遠遠高過於前兩者的就是揚聲器了。無論有多好的音樂播放器或擴大機,只要揚聲器的品質低落,整套音響裝置發出的聲音便不可能理想。然而,有許多人不先探討揚聲器的購置問題,卻開口就是「音樂播放器最重要」,或「不對,應該以擴大機優先」,這樣的觀點實在讓筆者驚訝不已。音響系統的喇叭擺設位置也非常重要。一般使用者一旦購入,若非發燒級的玩家,通常不會輕易更換。整套音響的預算比重之中,應該優先考慮高額的揚聲器,接著是擴大機。至於播放器的部分,就算是使用數位音樂播放器或是個人電腦也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音樂播放品質,因此並非選購音響的難處。所以,先把預算放在喇叭上面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