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1人藝術無限公司:我是藝術家,我自己賣作品!個人創意事業營生指南

ART INC.:The Essential Guide for Building Your Career as an Artist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個人喜歡
  • 9 324
    36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你不必得挨餓才能成為一位藝術家!
數位時代改寫了創作生態,主動出擊,讓粉絲軍團找到你。
 

這樣真的會餓死嗎?
不想進公司上班,想搞創作維生?
才發現自己有創作天分,好想做作品?
很想把兼職創作升級為全職事業?

誰說創作就一定得勒緊褲帶?但若只是端著作品,眼巴巴等著慧眼獨具的經紀人看上你,那褲帶勒多緊都沒用。

許多創作者都曾在「想要以創作謀生」和「相信它可能實現」兩種心態之間緊張拉扯:心理素質夠不夠堅強、作品怎麼被看見、怎麼找到買家……一個人好像無法既創作又賣作品。

但網際網路時代的潛力與可能性,卻已經改寫了創作者的發展路徑。本書作者以其特殊的經歷──不是所謂的「天生藝術家」,投入創作的起步很晚,也沒受過太多正式的訓練,卻可以全職創作者的身份賺取優渥的收入──提供讀者越過傳統守門人(經紀人)、直接面對買家的各種建議與做法:

◆如何拍好作品的照片、在網路平台上做最佳展示?
◆如何忠於自己、寫出動人部落格,讓人們知道你在做什麼?
◆如何挑選適合的平台販售作品?
◆如何完美的包裝好作品、送到買家手上?
◆如何與出版社談授權?如何向藝廊毛遂自薦?
◆如何策劃個展?如何撰寫創作自述?
◆如何找經紀人,或不找經紀人?

作者整備了必要工具,讓你以自己的標準來定義成功;你不必再等著被物色、被挑選,只為了某些特定喜好。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全球數位藝廊,培養一大批瘋狂粉絲,每個人都是你服務的對象……最後,你通常都不必找他們,而是他們來找你!

【給未來藝術家的一段話】

在成為一個藝術家前,想想「藝術家」對你而言是什麼?我喜歡以「身份」而非「職業」去看待我正在做的事情。
身份的建立過程包含了內與外兩個面向:向內是你怎麼發現自己的本質,向外是與他者互動中,確立前者。因此當今藝術創作,如何讓自己和作品保有靈活的對話情境是重要的。藝術家是個身份,你必須走向自己,也同時走向人群。——牛俊強,當代藝術家

生在台灣的藝術家們,很不幸的這裡沒有像樣的官方美術館/學院/媒體/評論/策展/研究/畫廊/藝術市場……,但沒關係,我們有著充滿創造力的心靈,可以藉著新的觀念和技術,捲起衣袖重新塑造藝術世界,而這本書會是發展職業藝術生涯頗實用的參考資料。——吳季璁,藝術家

藝術家是一個職業身份,也許你不想主動去街頭拉客,但你得在當有人走過來詢問你的名字時,能夠立刻拿出自己的名片,並且隨時準備好一個可長可短的自我介紹。機會常常就是這樣來的。——莊志維,新媒體藝術家

藝術的無用在於它的精神性,藝術的有用在於它的影響性!
每個時代的藝術家都在找尋這時代的藝術精神,也同時在找尋這時代的藝術生存之道。——郭奕臣,藝術家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如果你想靠藝術維生,最好盡可能從這本書中偷走每一個點子。——奧斯汀.克隆,《點子都是偷來的》作者

麗莎.康頓努力想拆穿這項過時而具有毒害性的說法:「賺錢營利和藝術創作是完全相悖、無法並存的成果,要做到這件事就毫無例外地得對另一件事妥協讓步。」這也是重挫創作者自我意識的主要原因。從心理建設到實務執行,康頓為初出茅廬的藝術家們裝備了各種必要工具,讓他們以自己的標準來定義成功,然後根據個人的主張來締造成功。——瑪麗亞.波波瓦,數位媒體BrainPickings創辦人和編輯

《一人藝術無限公司》是一份啟示。長久以來,終於有一項資源能夠幫助創意人清楚表明自己的美學價值,成功建立自己的事業品牌,同時管理自己的藝術家收入。麗莎.康頓以高明的洞察力,揭示了想開創、發展和維持一項堅實穩固、策略靈活和獲利可期的藝術事業所需要付出的一切努力。無論你是剛踏入這個領域、正在草創事業,或是想讓習以為常的職涯更臻發展成熟,你都會從這本由當前最成功的藝術家之一所撰寫的全新作品中,得到無窮的啟發與激勵。——黛比.米曼,「純銀」品牌顧問公司負責人、美國視覺藝術學院品牌研究碩士學程主任

作者

麗莎.康頓 Lisa Congdon

麗莎.康頓自二○○一年開始從事藝術創作,原先只是作為休閒嗜好,五年後則開始舉辦展覽並銷售作品。如今,麗莎已是全職的插畫家與純藝術創作者,以其色彩繽紛、精巧繁複的油畫、繪畫與圖案設計作品著稱。麗莎為遍及全球的客戶繪製書籍與文具的插畫圖像,並且設計織品和家庭用品。她也是《無論你是什麼人,都要做個善良好人》(Whatever You Are , Be a Good One)這本書的作者,並曾參與當代猶太美術館(The Contemporary Jewish Museum)和貝德福德藝術中心(Bedford Gallery)等地所舉辦的諸多展覽。麗莎也會在個人部落格「今天會很棒」(Today is Going to be Awesome)固定發表貼文,分享生活、創作與靈感啟發的心得點滴。她目前居住於美國加州奧克蘭。

譯者

郭玢玢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時報出版生活線主編。編輯與翻譯是多年職涯中唯一的選擇,也是今後想繼續做好的工作。譯有《口袋圖書館―古埃及》(貓頭鷹)、《為什麼你的故事被打X》、《醜:萬物的美學》、《設計生意經》(典藏)等,也曾從事HBO電影頻道字幕翻譯。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1  你是藝術家
擁抱自己的藝術家身分
成功藝術家的心態
Interview  妮基.麥克洛爾
找到個人的風格
Interview  麗莎.所羅門
找出時間來創作
讓身邊充滿支援的力量

2  認真做生意
開發不同的收入來源
Interview  伊絲特.珠兒.華森
建立遠景、達成目標
Interview  芮貝卡.里布榭
為你的事業打造品牌
做好營業準備
管理你的藝術家收入
組織你的時間
整理你的檔案

3  宣傳你的作品
創建強而有力的網站
撰寫個人小傳
持續經營部落格
運用社群媒體來宣傳你的創作
社群媒體基本須知
Interview  克萊兒.德斯賈丹
電子報和群發郵件
印刷文宣
Interview  艾瑞克.路維哲和安妮.蓋爾文
爭取媒體曝光
備妥新聞資料
線上廣告
擬定行銷計畫

4 賣掉你的作品
出售原作的印刷複製品
了解數位印刷術語
印刷品的製作規劃
Interview  多藍.蓋曼
將原作製成數位版本
將原作製成印刷複製品
為印刷複製品定價
為原作定價
批發銷售
線上銷售
Interview  茱莉.史奈德
接受委託
包裝作品方便運送
寄運方式
顧客服務

5  展覽與藝廊
評審展
參展邀約
策劃個展
Interview  潔西卡.席佛曼
合約管理
藝廊大夢
向藝廊毛遂自薦
與藝廊面談
與藝廊簽約
Interview  馬克.赫爾德
準備作品集
你的簡歷
撰寫創作自述

6  插畫與授權
插畫是什麼?
Interview  蘇西.蓋瑞瑪尼
找到你的利基點
藝術指導來電時
洽談稿費
插畫合約
執行任務
向客戶請款
藝術授權的世界
授權合約
插畫與授權經紀人
Interview  貝特西.科爾思
尋找經紀人
不找經紀人自己接案

7  適應成功的潮起潮落
充分善用停工期
從事教學
藝術家駐村計畫
處理繁忙的工作量
Interview  芙羅拉.鮑里
學會說不
雇用助手
Interview  寶拉.雪兒
放慢步調、取得平衡
當事業一帆風順時

參考資料

序/導讀

作者序

在我求學時的成長階段,從未計畫過要成為藝術家。我在學校是畫過一些作品,但我並不認為美術是自己的強項。因此以藝術維生,是我不曾考慮過的事。再往前快轉至二○○一年:當時三十二歲的我,自小學六年級之後第一次拿起了畫筆。當時我在一個非營利組織擔任專案經理,剛結束了一段八年的感情,正想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於是我報名了本地大學推廣進修課程中的繪畫班,帶了一些空白畫布回家,然後開始做畫。就這樣,在自己的私密公寓裡,我展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引領著我走到今天,擁有現在的生活。

有一部分是因為這個簡單的決定,我從毫無藝術經歷、也只有基本技能,變成如今能擁有一份全職的繪畫創作事業。去上繪畫課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潛藏著什麼樣的創作才能。而且說真的,我從未有過才華迸發的時刻,好奇心、決心和認真努力,才是在我職涯發展中發揮影響力的要角。

比起以往對藝術的追求,我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我有了新的動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創作渴望。這份渴望是根深蒂固、本能而直覺的,我一定要畫畫,就像我必須呼吸。伴隨這股熱情而來的,是想要拓展技能的渴求,就連在自己舒適圈之外的領域也希望有所精進。我自學使用新媒體、新技巧,而且練習了很久、很久,直到拿畫筆的手都像是要斷了。

在二○○五年,我開始在Flickr和Blogger等線上平台分享作品,很快地,我就和這些人們建立聯繫,他們買下了我的作品、讓我在畫廊開展,至今也仍是我的好友和合作夥伴。之後,社群媒體和網購商務引爆熱潮,我開始以更整體、策略性的方式運用網路,來建立社群、行銷和出售我的作品,同時建立基本客群。

最後,我所有的作品都取得了收益。我終於能以藝術家做為全職事業,擁有穩定的生活收入。我開始思索自己是如何抵達這個轉折點,而其他藝術家又是如何做到的。雖然並沒有一道完美的公式可以適用於每個藝術家,但我明白還是有一些明確的管道和工作習慣,只要善加結合運用,就能讓人擁有一份穩定持續、報酬理想和滿足充實的工作。在這本書中,我就要和大家談談如何銷售純藝術作品、接受委託案、銷售印刷作品、創作插畫和進行授權,而你又能如何將這些工作多元結合,為自己勾勒出專屬的成功藍圖。

有一個要牢記在心的重點是,成功並不只是財務上的優渥無虞;收到支票、付清帳單固然重要,但卻不是一切。你可以設立自己的成功基準點。但無論你有多精通於達成自我目標,並且賺取財富,你創作和銷售藝術的方式都必須呼應自身的價值觀與核心美學,不然你這個藝術家可能就會當得很悲慘。在接下來的篇章裡,我將會與你分享,如何找到自己的獨特性和利基點,讓你安於自己的選擇,也能持續走在創作路上。

在整本書中,我會分享許多個人經驗,以及其他全職藝術家的故事。我也會論及建立和維持一項成功藝術事業所須處理的主要課題:發展自己真實的風格、管理你的事業、行銷你的作品、運用社群媒體、找尋對你有利的收入來源、因應職涯中的起伏消長。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支援、幫助處於不同職涯階段的所有藝術家——無論你是才剛發現自己創作天分的新進藝術家、想要把兼職創作升級為全職事業的業餘藝術家,或是希望為當前職涯尋找全新靈感刺激的資深藝術家。

你也許會問,「這對其他人可能行得通,但對我有效嗎?」答案的關鍵就在於你的決心。雖然在我的職涯中確實也有過一些不可思議的魔幻時刻,但我能獲得今天的成果,大部分還是要歸因於一些更基本的事物,像是好奇心、耐性、願意承擔風險以及勤懇的努力。當你在書中讀到其他受訪藝術家的故事,你會發現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不變的真理。因此,雖然在藝術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時間經營,但好消息是,這幾乎都是堅實的行動所造就的成果,而非只憑偶然的運氣。有了這本書,你就有了必備的指引和資訊,能把自己的藝術天分轉化成一項繁盛的事業。只要認真努力、全心奉獻,你絕對能讓夢想成真。

試閱

擁抱自己的藝術家身分

擁抱自己的藝術家身分,是你在創業路上必須跨出的關鍵第一步。要跨出這一步通常並不容易。當你確定自己要成為藝術家時,可能會對未來的前景雀躍,但也同樣害怕。邁步向前實現夢想、投注時間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確實很讓人開心;但另一方面,疑慮可能也會逐漸浮現,讓你質疑起這份職業是否真能維持生計,或者自己是否真有足夠的才能。

就像你在接下來的人物專訪中將會看到的,許多藝術家都曾在「想要以藝術謀生」和「相信它可能實現」這兩種心態之間緊張拉扯。但他們每一個人也都在經驗中學會,成為藝術家是一項可行的事業抉擇。事實上,網際網路創造的潛力與可能性,已為現職藝術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藝術家可以透過Etsy、Big Cartel等網路開店平台和市場接觸,以出售自己的作品。而Twitter、Facebook和Pinterest之類的社群媒體,也讓你更容易展示創作,並進而受到注目。

如果你擔憂自己的才能,有個重點你必須要理解:幾乎所有的藝術家都曾在職涯中的某個時刻感受過惶恐不安,而且經常是時時如此。你或許會覺得自己不值得成功,因為你沒有上過藝術學校、或是投入創作事業的起步比較晚。你或許也會憂心焦慮,因為你不確定自己的作品是否夠好。但你只要記住,所有成功立業的藝術家,也都和你有過同樣的心情。不要讓這些恐懼折損了你的創作能量或工作意願,乃是至關緊要。

事實是,如果我們放任疑惑和不安蔓延,可能就會失去行動力,創意也因而受阻。然而,當藝術家開始從更積極的面向來思考自己的工作,大門就將開啟,成功也隨之而來。只要告訴你自己,「我做得到」或「這是有可能的」,就會創造驚奇。而且要記得,藝術家生涯的頭幾年——當你還是個菜鳥新手時──真的是一段神奇而難忘的時光,所以好好享受吧。成功藝術家的心態

成功順遂的藝術家和掙扎苦撐的藝術家,兩者的差別主要就在於心態問題。掙扎苦撐的藝術家經常會在內心設限,對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有著錯誤的揣測。他們擁護著「挨餓藝術家的神話」——其中有一部分是傳統的認知,覺得追求藝術家生涯會導致財務上的拮据;還有一部分則是浪漫的想法,認為在困頓狀態下創造的藝術更為優秀。但這種挨餓藝術家的神話,真的就只是個——神話。無論相信其中的哪個部分,都會妨礙你成為一個工作無虞、成功發展的藝術家。

想創立一份開花結果的藝術事業,需要熱情、才華和勤懇的努力。行銷你的作品意味著人們會知道你在做些什麼;出售你的作品則讓你維持生計,甚而產出更多藝術創作。這就是「成功藝術家的心態」。懷有這種心理素質的藝術家,不會視賺錢的想法為洪水猛獸,他們會著眼於可能性和豐富度,而非從限制和稀有的角度來思考。他們會容許自己經營出一片繁盛事業。

改變你的心態

你懷抱的是哪一種心態:是挨餓藝術家、還是成功藝術家?如果你的大多數想法都符合挨餓藝術家的心態,也無須憂慮。你可以藉由實際的作為,把恐懼感轉化為行動力。首先,仔細留意那些你警告自己可能發生什麼事的負面訊息,然後把它們寫下來。接著,把這些消極的句子改寫成更積極的正面表述。而且讓自己身邊圍繞著這些人——其他的藝術家、還有支持你追求渴望與夢想的人們。奧援你的朋友、家人和業師,能夠啟發你看見不同的前景。最後,你要努力找到自己做為藝術家的風格,樹立個人特色。找到個人的風格將幫助你建立自信,以度過疑慮不定的時刻。了解並且欣賞自己做為藝術家的獨特優勢,將會大大提升你的行為動機、工作倫理,也會讓你嗅出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找到個人的風格

身為藝術家,你有機會創造一個獨特的專屬戳記,銘印在世人心中。這就是藝術家的「風格」,它是訊息、形式和技巧的綜合體。每個人尋找自我風格的歷程都不盡相同,這不是你能透過書本或研習就直接學到的東西。你必須要深入內心探尋、找出什麼能真正打動你,然後把這份感動透過創作表達出來。建立風格可能會是一段終生不輟的旅途,是一個持續探索和再造的過程。隨著年齡增長,你的價值觀和驅動力可能有所變化,你也可能學會新的技法,這一切都會影響你的風格與創作。每個人經歷的過程都不一樣,但其中總會有些嘗試和犯錯的時候。如果你創作出來的成品感覺不夠真實,這也是一份重要的領悟:有助於排除那些你不該去做的事。

創作自己的藝術

當你開始藝術創作時,經常都會被一種共通的誤解所惑,以為只有一種正確的方法能畫出一幅畫、或捏出一個陶器,你所學到的流程也就是大家應該都會使用的方法。你的初始技術可能是理想的基礎,但要確保它不會變得過於僵化,而把你的創作禁錮在某種形式、甚至是某個主題裡。當你創造的作品開始反映出你自己——而不是你的老師或同學——的個人特質與核心美學,那將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解放時承擔風險在創作的時候,尤其是你如果慣於採用某種特定模式,可能不敢輕易地做出任何改變。然而,做點不一樣的事,無論多小的變化都好,能自然而然地把你的創作推向新境地。你可以冒點小風險,用些你平常不會用的顏色,或是增減某種媒材。嘗試新的主題或敘事素材也是一個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得冒上更大的風險。而這些冒險所造就的成果,將使你的作品與眾不同。

突破困境

我的繪畫老師以前常會談到「繪畫曲線」,這條線看起來就像英文字母的U。他說當你剛開始創作一幅畫(或是其他形式的藝術作品),這時你是位在U形的上端,初始的一切看來都是澄澈而美妙。但當你繼續發展這件作品,它經常都會開始變糟,這時就來到了繪畫曲線的底部。他堅稱,努力穿越繪畫曲線的底部——也就是我們認為自己的作品顯得可怕又笨拙的時刻,是締造好作品的重要關鍵。設法處理作品中複雜棘手的部分,讓它重新帶來賞心悅目的感受,回升到U形的上端,能幫助你精進技巧、同時獨樹一格。離開網路休息一下

要找到自己的風格,你必須先捨棄內心裡那些告誡著你該怎麼做的訊息,這樣才能釋放自己,盡情地創作出理想中的真實藝術。有時候我們會受困在與其他藝術家比較的陷阱裡。網際網路是藝術家出售和行銷作品的絕佳管道,但也可能讓人焦慮分心。任何時候,你都可以打開電腦,立刻接觸到成千上萬藝術家的作品。欣賞其他藝術家的創作也許會帶來鼓舞激勵,但也可能讓人膽怯生畏。你可能會質疑自己的作品是否夠有原創性,或是相反地,擔心自己是否符合任何潮流趨勢。關掉電腦,去找尋自己的靈感、探索自己的創作過程,這會比你去研究其他視覺藝術家的作品,更有收穫與進展。

和其他藝術家的作品保持距離

許多藝術家都曾經歷一段時期,覺得自己的作品必須貌似心目中所認定的「好藝術」,像是要採用和自己喜愛的當代畫家或古典大師類近的風格流派來創作。在有心或無意之間,藝術家起初可能都會對什麼是可被接受的傑作、什麼又是不被認同的劣品,抱持著既定的觀念。想要形塑個人的藝術風格,就必須和那些你認為是成功作品必備元素的理想典型保持距離。這意味著你要有一段時間避免在網路上、書本中,看見你喜歡的那些藝術創作。「專注於內在的羅盤。」美國當代藝術家賈許.基斯(Josh Keyes)這麼說,「社群媒體的快速和不定、外在的影響與期許,很容易讓人遭到箝制而受困其中。努力去了解自己的中心思想,知道是什麼驅動、激發了你的創造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28027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1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