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鐘的高效率練習:德國腦開發教授教你輕鬆駕馭工作、生活的黃金法則
內容簡介
為何德國人一天只工作 7 小時、年假 24 天、年休178天,還能創造出高經濟?
工時少、產值高的德國人是如何做到的?
德國腦教授馬丁博士解鎖5道門,
告訴你時間是不能被管理,活著的每一天,在有限的資源與環境下,
仍可以充滿活力與樂趣,專注工作、專心學習、專心生活。
5把鑰匙,輕鬆提高生產力與成功力。
365天,每天一則黃金法則,就能像德國人一樣,輕鬆工作,績效滿分,並享受悠閒生活。
本書特點
精華淬煉:此書闡釋你應具備的五種重要能力,讓你不用買五本書逐一奮戰,就能掌握最核心的部分。
一目瞭然:每種法則伴有例子與解釋,讀來生動。作者走錯了的路你毋須再走,預示前方路障,使你免於陷阱。
實用導向:每種法則都有具體實踐的方法,每單元含有設立目標與自我訓練的部分,以小海
報形式總結出珍貴的提示,有助記憶。
啟發靈感:這本書呈現的是內行門道與創新方法,研究與實務上皆經得起考驗。這些方法與技巧激發思考,並開啟更精闢的自我觀察,撼動習慣性的行為模式。
黃金法則重點揭露:
‧自我訓練就像教練對球員一樣,你也能鼓勵自己發揮到最好狀態,增強自信,剷除內心的
障礙。
‧動機是改變的鑰匙,這關係到你的目標與晉級,以及短期與長期精力資源的準備。
‧時間管理幫你實現目標,鼓勵你主導掌握時間,並傳授你思考模式,讓你更易決定熟先熟
後。
‧專注力教你如何擁有清晰思路以達成目標,動機與時間管理的技巧在此也幫得上忙。
‧組織力從日常生活中落實概念與方法,建構有助你個人生產力的環境。
5╳10的個人生產力:
生產力如同產品,由許多小東西加總而成,也如同正確的數學運算,因子相乘可以得到一個結果(產品)一樣,此書帶領讀者進入通往個人高生產力的五道門(自我訓練、動機、時間管理、專注力及組織力)。每一道門內包含十種法則(因子),從而得到5╳10的生產力。
目錄
模式一:自我操練
1. 別驚慌
2. 突破你的限制
3. 有自信
4. 步步思考
5. 掌握大方向
6. 分析成功因素
7. 在實踐中實驗
8. 自我操練
9. 尋找典範
10. 跌倒,再站起來
模式二:動機
11. 實現你的夢想
12. 解除內心的手剎車
13. 平衡的生活
14. 生活各領域皆立目標
15. 目標視覺化
16. 接受情緒波動
17. 尋找回饋
18. 一步步建立能力
19. 確立日常流程與習慣
20. 克已振作
模式三:時間管理
21. 畢其功於一役
22. 接受挑戰
23. 小心為上
24. 善用時間
25. 把握當下
26. 別讓枝微末節纏身
27. 降低交易成本
28. 擒拿時間與精力的偷竊犯
29. 下決定
30. 把握機會
模式四:專注
31. 順流前進
32. 確認工作內容
33. 幫自己設挑戰門檻
34. 冷靜
35. 有彈性
36. 利用黃金時段
37. 停止干擾
38. 與心對話
39. 一步一腳印
40. 有備而來
模式五:組織
41. 駕馭你的精力
42. 克倫格爾收納分類法
43. 擺放的距離
44. 工作的可預見性
45. 從思想包袱中解放
46. 使用六面牆
47. 掌控過程
48. 使用先進外部技術
49. 把創意帶進生活
50. 別讓電子郵件淹沒你
序/導讀
前言
想提高學習或工作效果,單單只管理時間是不夠的,因為即使推掉所有的約會,坐在桌前,仍舊少了些什麼。關鍵在於:動機和專注力;而好的組織能力也在學習及工作上佔有一席之地。
作者甚至指出,時間其實是無法被管理的。重要的是,人在時間裡的感受如何,例如,是否覺得有意思、有動機、有決心,才是時間的價值所在。
作者認為,以「生產力」做為評估指標更為合適,也就是:人學習或工作所產生的效益,包括:時間減少了,或品質提高了;而在緊張與放鬆之間仍能保持持續的生產力,也是能力的重要表現。
作者為有效學習及工作提出五個自我訓練的模式:「自我操練」、「動機」、「時間管理」、「專注」、「組織」,結合出全面提升「個人專屬生產力」的黃金法則。這五個模式對學習或工作生產力的影響並非各自獨立存在,每個模式之間其實都彼此有關連,也在其它模式占有重要的份量。
試閱
這樣的思考其實就是我們所謂的策略,而策略與以下幾個部分有關:資源、目標、成功要素與實踐計畫。
思考你所選擇的路,有何資源可供利用
在規畫策略時,不要直接複製別人的辦法,而是配合所處的情況,一併考慮個人的優點與弱點來發展出你的策略。
目標主導你的行為
盡量讓目標具體化與細節化,這樣會比較容易,有了目標後,可以看出哪些事是最重要的,有最大的影響力。如此一來,把時間與精力花在重要的項目上,行事就有效率。所以得先搞清楚:這個任務的要求是什麼?分派任務的人,想要從中得到什麼?有無較明確的標準?
除了設定在工作上的目標,也可以同時設立個人的學習目標,這會讓你在執行任務時更易集中注意力,因此就算是失敗,也能將挫折當成學習經驗。(更多關於目標的討論請見規則15)
掌握成功的要素
各行各業都有其特定的成功之道。而在你的任務上,成功的驅動程式是什麼呢?哪些是最有可能讓你成功的?成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與所在的情況息息相關,研究顯示,一場成功的報告不在於報告內容,內容實際上只占百分之七的重要性,反之占大部分的是你的用詞、肢體語言與展露的自信,公開演說亦是如此,但換個情況,如果你把這個報告的成功祕訣用在對待客戶上,只是對顧客誇口雄辯,卻僅提供三腳貓的東西;或換個情況,對待教授,覺得只要穿著得體,儘管搭配內容一般般的研究,也能讓教授記住你,這樣的想法就危險了,因為情況不同,成功的要素也不同。長期以來一直錯估面試的成功要素,我希望靠著專業知識與豐富想法讓人信服,於是在面試時,會滔滔不絕地說了很多,而這些多給的資訊都不在履歷表裡。但這種「多即是好」其實是無用的,因為人事部無法掌握我給的資訊,於是一再踫壁,收到的被拒原因大都是「我們不清楚,您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爾後我改變了策略,在面試裡重複自己在文件裡所寫的,並且只給一個例子,我其實害怕他們不肯再多問一些,還是把心一橫,緊閉雙唇,即使我不是百分百確定要這個職位,也不會展現不安,而是利用機會詢問更多訊息,這會讓面試官加深印象,相信我對這職位是很感興趣的。事實上,成功的機率大增,也因此我還得在排山倒海的眾多錄取信中考慮。
另一次失敗的例子,就是我的畢業口試。本來我準備得很完善,在場的人也給予很高的評價,但我得到的分數有些微不足道,於是詢問了教授,這位即將退休的教授略帶忿恨地點醒我,因為我在某堂課太常缺席了。其實,這樣的評分標準對我來說是不公平的,但這次的經驗卻也成了一個有用的教訓。一件事情的成功,包含了哪些要素,可能要多想想,於是我開始一個習慣,就是對每個工作任務都列出一張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清單,這些思緒有時突然浮現腦海,可能是在公車上、睡前或與女友聊天時,但我會利用機會把想到的成功要素寫下來。
所以,弄清楚成功要素,讓它輔助你工作。例如你現在要寫一篇好文章,那麼就把造就一篇好文章的要點寫在白紙上:文章要有趣、要有挑戰性、內容要能增進他人知識、寫法要有創意,讓這些要點主導你的寫作風格。另外,面試時也一樣,想想錄取所需具備的條件,用令人信服的論點證明你有這些特質。或者將心比心,猜想考官會對哪方面有興趣、考官憑藉的目標與問話策略:他在意的是整體還是細節?他喜歡有創意的人嗎?他喜歡比較、評判、問一些假設性的問題嗎?他會不會問:「如果我是顧客,什麼樣的內容與哪方面對我來說最重要?」把這些可能的面試要點寫在檢查清單上。之後逐一測試你是否符合這些要件,如果不是的話,怎樣能改善。再給點提示,你不用靠自己絞盡腦汁發明,因已經有許多人在同樣的範疇裡思考過了。
˙每年出版成千上萬的書裡(德國每年約九萬本書出版),相信你一定可以從中找到建議來解決你的問題。
˙很多資料網上都有,例如我在網站搜集應聘攻略後,便靠著它準備了不同公司的面試。
˙學長姐也是好的消息管道,有些醫學系學生會在大考後,立刻憑印象把考題分享給學弟妹。
確定你選的路
到達一個目標有許多方法,檢視這些不同方法,然後選出以你的資源最可能實現的。選擇時應注意:
˙掌控及減少風險
˙釐清重點
˙專注於最基本的部分
˙用最小的氣力達到最大的效果
˙利用你的長處,還有使用最有效率的方法
事先計畫可避免走錯路
確定你的終點站,並且訂好過程中應到達的里程碑。
˙具體要做的任務是什麼?
˙哪些任務在你走下一步前應該要完成?
˙哪些實行步驟可以彼此同時或交替進行?
聰明的傢伙會自問,最後應該要呈現什麼結果?如此一來,可以省了許多工作,避免走錯路。拿報告這件事來說,一開始就要思考,你要用哪些投影片,特別是時間不足的時候。首先準備整體的報告結構,然後準備相對應的所需資料,即使腦中一直聽見「這不成的」、「好爛」……也別被這些負面思考打倒,才是保持效率的王者之道。
我記得好多年前,我和馬庫斯一起準備報告,他原在我眼裡只會胡說八道,之後我必須說我錯了。那時我想先徹底討論報告的內容,馬庫斯反駁我的提議,他先簡單畫出投影片結構,然後我們按照這個結構,從書裡找出內容,雖然我心裡覺得不安、不踏實,卻也懶得為一個報告踫面兩、三次,結果,兩個半小時就完成了。
在這樣的結果後,我很好奇,於是決定和馬庫斯一起準備考試,以前我準備考試就是徹徹底底的讀,這樣才能扎扎實實的把知識全部掌握,才能考得好。馬庫斯完全相反,他只準備要考的。我可能得花上四星期一頁一頁折磨自己,把一篇艱難文章裡的每句話搞懂,馬庫斯則是把書翻翻,找出總結來看,他只是試著了解結論與相對應的例子,僅在當他有問題時,才翻出某章節來讀,我本覺得他太投機了,但是當我注意到,他只花費一半力氣,卻拿到極好的成績時,我才開始使用他的方法,然後我發現,考試一點都不難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