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013_10月選書

這不是太陽花學運:318運動全記錄

  • 9 450
    50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政治/國際情勢台灣政治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晏山農羅慧雯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繪者:陳宜謙 追蹤 ? 追蹤繪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繪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允晨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5/03/1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這本書可說是第一本全面從歷史入手,按照時間和空間脈絡書寫的318運動全景圖。另外也罕見地詳細比較新舊媒體在這段時間交鋒的優勝劣敗,以及不突兀地刻畫各角落的公民身影。值得強調的是,我們企圖多角度貼近,全方位觀照這場運動,更不迴避運動期間的內外衝突。雖然在眼前的司法追殺壓力下,許多訪談細節未能現諸白紙黑字,但並不影響讀者對這場運動的深刻理解。或許一段時日過去,檔案逐漸解密,島嶼真正天光,讀者再回來閱讀本書時,會看出更多這裏那裏點到為止的故事細節,但這並不影響故事脈絡與結局。

作者

作者簡介

晏山農

嘉義市人,輔大法律系、輔大歷史研究所畢。曾先後任職於出版社、雜誌社、報社,近三十年載,始終為筆耕工作者。年齡介於四與五年級之間的狹縫,所以世代認同無所屬;既已逃逸法之結界,期以民間歷史玩票者自居,專業認同亦缺;最不愛政治遊戲,卻總受大時代的弄潮兒戲耍,介入意識頗烈。熱愛棒球、歡喜讀史、文學為娛、哲學深淺、社會之眼,大抵如是。著有《學術台灣人》(與人合著)、《島嶼浮光》。

羅慧雯

生於三芝,長於板橋,受知識啟蒙於台北與京都。台灣大學經濟系學士、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日本京都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公共電視研究員,現職為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經濟學、媒體經濟學、傳播政策、電影產業。研究興趣為日本電影和娛樂經濟。曾參與媒體觀察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執行過中國購買台灣媒體以宣傳中國形象及其效果之研究、日本媒體公共性、日本型影視產業之研究等等。也曾針對服貿開放廣告業對台灣言論自由的影響發表評論。深信公民的力量可以改變台灣,邁向美好社會。

梁秋虹

台南人。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曾任清大人社系及社會所兼任助理教授。學術專長領域為歷史社會學,合著有《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台灣邊緣史讀本》。

媒體經歷包括:《破報》文字記者、影像文本企劃編劇、公共電視《打拼:台灣人民的歷史》研究員。關於三一八,另撰有〈佔領塗鴉牆〉,以日記體例記錄包圍立院現場的民眾抗議文本。運動主體的肖像,是不具名的塗鴉物件,是運動中所有的無臉人。

江昺崙

台中北屯人,台大台灣文學所博士生,碩士論文是台灣農民文學研究。參加過一些社會運動,是三一八運動的積極參與者。現在參與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推廣台灣文化研究。

繪者簡介

陳宜謙

台北人,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所碩士生,主修動畫,熱愛畫畫,做有手繪動畫短片《童樂》。平時喜歡靜靜地觀察這個世界,透過繪畫等視覺藝術創作方式傳達自身觀點。

策劃簡介

小英教育基金會  想想論壇

2012年8月5日創刊以來,想想論壇近800名作者寫出了3700多篇文章,在每個大事件的關鍵時間點,寫出了從教育、歷史、經濟、政策到文化,從國際視野到在地關懷,從民主自由到公平正義的精彩文章,為台灣社會開闢了一個討論公共議題的小小角落。我們旗幟鮮明,堅持站在進步意識的前端,或許台灣社會未必一步到位跟得上,但我們相信台灣一定會有更光明的未來。

目錄

總論。黯黑中的發光體
命名的偶然
服貿是什麼?為何要反?
反服貿紀事
實質問題端賴法律程序來紓解
作為主體的學生
憤怒之火從何而來?
鳥瞰三一八全景

時間。驛站的巡禮
前夜(317)
混沌期──群英異音(318 ─ 323)
氣爆點(323 ─ 324)
回穩期──狼煙再起(325 ─ 330)
收尾期──遍地開花(331 ─ 410)
餘燼

空間。掙扎與權力展演
故事的泉源
議場內
議場外

媒體。一場挑戰主流媒體的運動
一場挑戰主流媒體的運動
新而有力的批判武器
八仙過海的電視媒體
給誰抱抱的報紙
兩個世界 兩種組織

肖像。沒有臉孔的人
同志:如果有一天
奴工:守門人的焦慮
匿名:我真的不是什麼特務
大帝:下半身思考社運
零貳:只有北上沒有南下的夜行巴士

結語。
幾個霧團的撥除
三一八的影響
三一八如何定位
後紀

 

序/導讀

【出版緣起】

⊙賴秀如(想想論壇主編)


《想想論壇》決定要出版一本跟318運動有關的書籍,是早在去年那殘酷的四月還沒結束的時候。當時我們只想著二十年後,今天出生的孩子要如何認識、理解那群衝進立法院議場和行政院大樓的年輕人的初衷?

有人說,2014年的318運動傳承了1990年野百合世代的精神。現在20歲的年輕人要怎樣正確認識和理解他們出生之前的野百合學運呢?許多人腦中想到的,不是《憤怒的野百合──三一六中正堂學生靜坐抗議記實》一書,就是《台北學運:3.16-3.22》這本。

但 現在是網路時代,要認識、理解甚至是省思318運動,問Google大神最快。不只《想想論壇》網站已經有多篇精闢分析,新聞媒體從報紙電視到網路也鋪天 蓋地大篇幅報導。緊接著,跟318運動有關的書籍如雨後春筍,幾乎以一個月一本的速度上市。甚至我們自家的年度精選《想:想想論壇選輯II》一書也理所當 然地編列了318運動專題。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為什麼還需要(殘酷地砍樹造紙)出版這本書呢?我們在編寫這本書的時候,總是再三詢問自己,然後翻閱 所有文字和圖片之後,又堅定自信地告訴自己:有需要!

又或者精確一點兒地說:我們想要。若要更精確地說,應該是:我們試著要。我們試著要把這段歷史寫到位,寫正確,寫給那些真的想要知道真相的人看。

本書的作者晏山農曾經畫龍點睛地道出:「目前已經出版的書刊,不管是談個人心得或論述,都預設全世界所有人都已經知道318運動的全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的確,你隨機問個路人知不知道去年的這響春雷?大家都會說:知道。但為什麼春雷響起?答案就未必相同。

這 本書可說是第一本全面從歷史入手,按照時間和空間脈絡書寫的318運動全景圖。另外也罕見地詳細比較新舊媒體在這段時間交鋒的優勝劣敗,以及不突兀地刻畫 各角落的公民身影。值得強調的是,我們企圖多角度貼近,全方位觀照這場運動,更不迴避運動期間的內外衝突。雖然在眼前的司法追殺壓力下,許多訪談細節未能 現諸白紙黑字,但並不影響讀者對這場運動的深刻理解。或許一段時日過去,檔案逐漸解密,島嶼真正天光,讀者再回來閱讀本書時,會看出更多這裏那裏點到為止 的故事細節,但這並不影響故事脈絡與結局。

今年二月,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慶祝創刊九十週年,有篇回顧文章中提到該刊專訪美國總統歐巴馬。大學時代就是校園刊物主編,歐巴馬深懂箇中滋味地對紐約客雜誌說:「人 生苦短,我們無法在這短暫的時間內改造整個世界。但我覺得我們所做的諸多決定至為重要。」「終究,我們都是一則長篇故事的某個段落,」,歐巴馬說:「我們 只是試著要把自己的段落給寫對。(We just try to get our paragraph right.)」

儘管兩岸服貿協 議該怎麼簽,至今仍是個未解的政治議題,但2014年的三一八運動,已經是台灣當代大河小說的重要段落。把這段落給寫對的第一步,就從正名開始。沒錯, 「這不是太陽花學運」的靈感,來自傅柯解析的馬格立特名畫「這不是一支煙斗」。當四位作者和一群編輯七嘴八舌討論的時候,梁秋虹一倡議,馬上全體「啊!對 了」,就這麼決定。這種靈光乍現,在2012年夏天和另一群人敲定《想想論壇》這個名字的經驗非常類似。

但接下來的是一連串(以下省略三 十萬字)的訪談寫作與編輯過程,這過程需要感謝的人太多:感謝四位作者與許許多多受訪朋友的協助;感謝小英基金會諸位董事與主管們的耐心與支持;感謝《想 想論壇》全體夥伴(尤其是小天使李牧?)的辛勞與努力;更感謝允晨出版社以廖志峰為首的「苦主們」跟我們共度這段旅程。現在,我們可以很驕傲地向各位報告,我們很努力「寫好這個段落」了,鞠躬。

試閱

總論。黯黑中的發光體

三一八,情節很曲折、過程跌宕不已,但它匯聚的波流竟衍為政治海嘯,終致在2014 年底成為黨國高牆坍塌的要因之一。但運動激發的能量與高牆之塌又有不隨人意志轉移的歷史/結構因素,於是過程佈滿感性與理性的穿梭、激奮與挫折的並置、合力與背叛的黏貼,這才綻放出精采、動人的故事!

命名的偶然
首先,運動的命名總緣於偶然。當學生與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衝入立法院議場,外界物資逐一送進來之際,其中也包括一束向日葵(亦稱太陽花)。學生們將它置於主席台上,再加上有花店老闆大量義助太陽花,「太陽花」遂成為所有媒體傳輸的焦點,於是,媒體基於商業考量,從3 月20 日起就以「太陽花學運」作為運動的名稱,至於不少運動參與者原先定位的「三一八占領國會運動」反倒神隱。

太陽花學運頗能喚起人們對1990 年3 月的「野百合學運」記憶。於是,關於兩場運動的比較、傳承就此展開。固然,兩場運動背後都有社運、自主公民的協力;但野百合學運因為自始就架起隔離線,祇有「純」學生才能進場,各方也願意配合維持這樣的空間,於是一場現代版的「公車上書」就此上演。太陽花學運卻不是這般!

畢竟,反服貿運動從一開始就是學者、NGO、學生共同參與、各有其路線方針,儘管立院占領行動的衝鋒主力是學生,但無論是策畫、支援都少不了NGO,所以議場內外原本就是學/社運交會(況且,不少學生本身就同時擁有學生與社運成員兩種身分),等到運動開展日久,各界自主公民紛至沓來,運動能量與影響力就如滾雪球般倍數放大。

所以,用「太陽花學運」命名這場運動,不但有商業消費之嫌,且囿限了它的組成份子與能量放送。另一方面,由於運動期間爆發攻占行政院的插曲,以及運動後期也有「路過」數名藍營立委選區的街頭活動,可見它也超出「占領國會」的靜態層級。因此,本書謹以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這不是一支煙斗》(Ceci nést pas une pipe)的縝密解析入手,將書名定為《這不是太陽花學運》,希冀讓主體闡釋更多元、流變。

「三一八運動」是因反服貿而來,那到底服貿是什麼?為何要反對?

服貿是什麼?為何要反?
所謂服貿,全稱是《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係台灣與中國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Cross-Straits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簡稱ECFA)所簽署的服務貿易協定。根據協議內容,這項協議乃致力於: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促進雙方服務貿易進一步自由化及便利化;繼續擴展服務貿易的廣度和深度;增進雙方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也就是說,它是2010 年簽訂兩岸關稅減免達成自由貿易協議ECFA 的後續。

然而,當年簽訂ECFA 時就曾引起激辯,質疑方提出「亞太營運中心」是「高估自己、低估他人、錯估情勢」,兩岸資金往來祇會讓「金融往來安全堪慮、外匯互助自毀長城、台灣資金加速西進、開放銀行個資全露」,忽略整體外貿平衡,過度向中國傾斜等等。可惜彼時並未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馬政府也未對這些疑慮多作說明,更未尋求有效的配套,ECFA 順利於2010 年6 月29 日在重慶簽訂,同時也開啟了後續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及爭端解決協議等的協商。

換句話說,祇要ECFA 存在,服貿也好,貨貿也罷,至多祇能退回此次「黑箱服貿」,日後仍須面對!而簽訂《服貿協議》的好處有哪些?根據政府的說法,除了擴大彼此市場,且可輸出台灣發展精緻的各項服務業,而中國對台灣的三個開放重點包括:減少台商投資限制、擴大服務提供的範圍、提供台商便利措施,使台商可以較好的條件進入中國市場,掌握優勢、擴大經濟規模;另外,台商常因中國的「潛規則」受挫不已,這也可透過《服貿協議》獲得保障;再者,台灣爭取到包括電子商務、資訊服務、線上遊戲、展覽、文創、旅遊、運輸、金融等重點產業在中國有更開放的投資環境;營造台灣經貿國際化的環境,有利於加速簽署TPP(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等區域整合經濟協定,……凡此,若《服貿協議》果如官方所宣稱的「利大於弊」,那為何它遇到的阻力如此之大?何以會引發前所未見的學生占領立院行動?

反服貿紀事
這可分由實質面與程序面兩部分來討論。

2013 年6 月21 日雙方在上海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後,來自NGO 的質疑不斷;在國策顧問亦是著名出版人郝明義公開發表文章反對簽署《兩岸服貿協議》後,這才讓實質問題引爆。郝明義指出馬政府「太過輕忽兩岸事務的敏感、黑箱作業卻自以為是、對中國的無知與愚痴、傲慢地忽視產業需求、對台灣本土中小企業欠缺憐憫」。畢竟郝明義具有一呼百諾的影響力,因此文化界、出版人紛紛呼籲官方應緩議。由於雙邊關於印刷、零售的規模相差太懸殊、言論管控的程度不可同日而語,一旦中資湧入將傷害台灣的言論自由;台灣受惠於服貿者主要是大型財團,而中小企業將難以承受重擊;且台灣開放的產業項目中,有多項涉及國土安全及民眾個人隱私(如二類電信、港埠碼頭、機場、橋樑隧道的管理、科學技術有關的顧問服務等),鑒於雙方敵對狀態未解,開放這些項目頗讓人憂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79434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1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0/20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