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490
    620

出版情報

從司法通譯的角度,看見不能不逃跑的台灣移工?!

2024/01/15 記得之前在某家通路報品新書,當我提到羅漪文所寫的《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一書的某段環節時,坐在我斜對面的一位書店採購,她的眉宇驟然一緊,雖僅幾秒,但那瞬間,我覺得非常熟悉;因為我讀這份稿子時,也是時而心一緊,然後嘆息。 讓通路採購眉宇一緊的是,我提到在漪文的新書裡,她這樣寫下:「有一位警察要我轉告外勞:『老師,你跟他們說不要跑得太拚啦,要讓親戚朋友知道他們在哪裡。有人隱姓埋名打黑工,摔下來了,現場沒有人知道他是誰。我們只有指紋和臉部識別系統,但老師你知道,摔下來的時候,有時連臉和指紋都沒有了。』」 短短幾字,特別是「我們只有指紋和臉部識別系統,但老師你知道,摔下來的時候,有時連臉和指紋都沒有了。」太讓人心驚;那是無法想像,我們也不敢想像的血肉模糊,而究竟是要處在多麼退無可退的惡境裡,才讓移工們連命都不要的逃跑? 目前台灣的移工人數,據勞動部統計,至112年11月底為75萬人,顯見我們已高度仰賴移工,但失聯移工竟高達8.3萬人,且不斷攀升(去年是4.1萬人,是前年的2倍)。台灣的勞動環境,何以讓來台掙錢養家的移工,甘冒風險逃跑?甚至是拿命在賭的逃跑?漪文在新書裡提及制度面的環環相扣是關鍵,因為之前來台的仲介費都是借來的,移工若被遣送回國,將背負龐大的債務,那債務可能得在母國工作一兩年才能還清,一思及此,這副軀體算什麼呢?自己的一條命又算什麼呢? 這是台灣人難以想像的賭注,但若台灣每30個人裡就有1位移工,移工們每日就生活在我們周遭,我們是不是更該理解他們?而這份理解,有助於我們撕下對移工的標籤與偏見,諸如那些我們在新聞或媒體慣用的「非法外勞」四字,常讓我們以為移工們犯下殺人、放火,或搶銀行等重大犯罪,但其實多數的他們,只是想要換合適的工作,多加班,多存點錢寄回母國而已。 這是第一本從司法通譯的角度,帶我們了解移工的書,而擔任司法通譯的漪文,在越南西貢出生,13歲移居台北,她的家族經歷戰爭、逃難、偷渡、黑戶口、打零工,那些她背負在身上的家族創傷與一個一個的幽魂,展現在她擔任司法通譯時,對移工的理解與接納。 除了撕下對移工的標籤與偏見,在漪文筆下,雖然因通譯需謹守中立界線,但那些細微的、對涉案移工伸手的暖意,以及許多在母國處境艱困的婦女,台灣卻是提供她們工作,帶給她們成就與價值的美玉之島,而當漪文對涉案移工釋出暖意,也彷若一絲絲地療癒了她的移民創傷。 一本情節及情感都極為節制,但卻反而更令人喟嘆的書。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

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本書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補助

 

☆★收錄2019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屍骨還鄉路

☆★深入田野,看見來臺移工的真實血肉與人生

 

他們是底層勞動市場的人力,從農漁、營建、傳統3K產業到科技業,臺灣經濟成長的實績有許多來自他們的血汗與付出。

他們為一個個家庭承擔長照與看護之責,若沒有他們作為補充人力,已是高齡化社會的臺灣將有許多地方難以運作。

 

當他們出現在公眾視野時,時常顯得扁平、晦暗,連結的意象往往也與剝削、勞動傷害甚或死亡有關……然而,真實的他們,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其實,選擇跨海工作就是面對未知,這些願意來臺工作的異鄉人,正是一群勇於擺脫既定生活、充滿冒險性格的人。當他們碰撞上充滿歧視的移工制度與僵固法律,有些不幸遭致碾壓,但也有許多人展現了高度能動性,在制度所不及之處,以各自的方法與想像,和臺灣這塊土地產生連結,建構起屬於他們自身的連帶、社群與地下社會。

 

從二〇一六到二〇二三年,從臺灣到越南,獨立記者簡永達持續跨國追蹤臺灣移工議題,除了描繪鮮活的移工故事、他們在工作中所面臨的困境與危機外,也深入制度面,討論職災補償機制與移工寶寶所觸及的人權議題。此外,本書更從國際政經結構出發,討論族裔經濟的興起、跨國遷移的仲介角色、國際搶工的趨勢以及國際品牌對於供應鏈勞權的關注,如何影響臺灣移工的處境,是近年來理解臺灣移工與勞動現場全面且重要的調查報導。

 

共同推薦

 

王美玉|監察委員 

王錦華|《鏡週刊》人物組副總編輯

阮文雄神父|越南移工及配偶辦公室主任

何榮幸|《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

吳靜如|臺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研究員

唐福睿|作家、《八尺門的辯護人》導演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蔡崇隆|《九槍》紀錄片導演 

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顧玉玲|作家、社運工作者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

簡永達
 
南投人,臺灣大學新聞所畢。曾任《報導者》記者、《鏡週刊》人物組特約記者。傅爾布萊特學人(Fulbright Scholar)、中研院亞太中心、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獲臺灣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新聞大獎、香港人權新聞獎。攝影作品曾獲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首獎。合著《廢墟少年》獲Openbook閱讀誌年度中文創作、鏡文化「華文創作類」年度好書。在書寫中平衡宏觀的社會分析與微觀的生命故事。

 

目錄

【自序】  從一廣開始的故事
1 地下社會
1.1  第一廣場──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
1.2  透明的小孩──在臺無國籍移工寶寶與異鄉生養難題
1.3  移工政策三十年,從禁絕到依賴
【專欄】人權轉向的關鍵──高捷泰勞抗爭

2 危險之島
2.1 等待職災補償的折磨──一名泰國移工之死
2.2 夾層裡的六條人命──蘆竹大火暴露移工安全漏洞
2.3 從臺灣到越南,傷心的屍骨還鄉路  
【圖輯】屍骨還鄉路
2.4 異鄉送行者──以佛法撫慰人心的越南法師

3 異鄉家人
3.1  那些在臺灣奮力一搏的移工男孩們
3.2 我在臺灣學抗爭──一堂在臺移工的公民課
3.3  卻在他鄉築淨土──印尼移工淨灘團的故事
3.4  假日裡的國王──菲籍移工選美中的隱蔽世界
【圖輯】假日裡的國王與皇后
4 人權大浪
4.1 簽本票的陷阱──誰讓菲律賓移工背負失控債務?
4.2 當日本變移工首選──預示臺灣缺工危機的越南勞務街
4.3  人力仲介還是人口販子?──取消「三年出國一日」後的仲介亂象
4.4 重組中的移工招募──臺灣與越南招工網絡的雙邊變化
4.5 打擊血汗供應鏈──零付費制度對臺廠與仲介的衝擊

致謝
移工政策與運動年表
注釋

序/導讀

自序

 

從一廣開始的故事

 

對我來說,這本書裡所有的故事都是在一廣發生的。

 

二〇一六年,我為了寫報導在這棟大樓住過兩個月。這麼說固然有誇張的成分,因為這本書所蒐集的故事,前後跨度長達七年,採訪地點更涵蓋臺灣與越南多座城市。但某個程度上我是認真的,這裡是我認識移工的地方,也是讓我開始去思索跨國遷移與人權保障的所在。

 

當我開始寫作本書時,經常想起在一廣那段日子。度過剛開始艱難的適應期後,我交到一些知心的移工朋友,並在週間會固定收到他們的假日邀約。

 

一天下午,越南移工阿峰約我到二樓的茶水攤喝東西。他帶來一位女孩,皮膚很白、很害羞,眼神總低頭盯著玻璃杯上凝結的水珠,偶爾抬頭偷看一下阿峰。我揶揄阿峰,「哇,你女朋友這麼漂亮啊。」阿峰漲紅了臉,用手肘推我一下,「不是女朋友啦,今天第一次見面,在臉書上認識的。」我才意會到,原來他找我當WINGMAN。

 

這僅是假日的一幕。我會在週日中午來到十二樓的酒吧,表演樂團是群印尼移工,他們詞曲創作的內容多是描寫對故鄉女友的思念,來自菲律賓的比爾獨占一張桌子,並給自己點了杯啤酒,經過的女孩常會偷偷瞥上幾眼,欽慕他胸前結實的肌肉。當我與比爾和其他朋友會合後,他們偷偷將我夾帶進六樓的菲律賓舞廳,因為門外的告示牌寫著:「謝絕臺灣朋友入內。」晚餐時間,我趕往工業區的泰工宿舍烤肉,搭乘手扶梯途經二樓,越南移工阿彬跟朋友仍坐在茶水攤打量路過的女孩,並忙不迭地跟我打招呼。一樓轉角處的越南阿新,在騎樓張開摺疊桌,準備在回宿舍前跟妻子吃個兩菜一湯的簡單晚餐。

 

不被看見的地下社會

 

這是不被臺灣人看見的移工地下社會。數十萬人支撐起鋼鐵機械業,也撐起營造建設、自動機具業,以及家中長輩的生活起居,但我們總對他們視若無睹,老以為這些人頭腦簡單、貧窮落後。可我在一廣認識的移工們複雜多樣、生活豐富多彩,我覺得他們長期被外界忽視是種錯誤。當我開始動筆寫一廣,他們的模樣在我腦中活靈活現,我寫了第一篇報導〈第一廣場,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

 

我很幸運,那篇報導刊登後受到讀者歡迎,並為我贏得出版社的合作意向。當時,我陸續被邀請去講座分享,最緊張的一場是回到臺中,因為我很擔心報導中的人物或臺中人會感到被冒犯。講座進行很順利,結束前,主持人問我:臺灣人要怎麼幫移工更融入本地社會?

 

我當時重述了美國鍍金時代的移民神話。認為只要臺灣人同樣放開心胸,而移工們勤奮工作、謹慎節儉,並抓住機會,他們就能在這塊機遇之地翻身。聽眾中有人應和點頭。前排有位年輕女子手舉得老高,起立發言:「如果你連移民跟移工都搞不清楚,我想這篇報導也算不上什麼深度報導。」那天其他慧黠的提問,我差不多都忘了,但時至今日,我仍記得當時那股羞愧難當的感受。

 

不過,回頭看看,我永遠感謝那名給我當頭棒喝的女士,她提點了我移工故事裡政經結構的重要性。我後來一邊報導,一邊從歷史資料與學術論文惡補遷移研究。身處臺灣,常有種排斥外籍移工的聲音,認為他們從四方八方湧來,搶走本地人的工作。事實上,臺灣和其他亞洲地主國都設計了嚴格的遷移管道,大抵從「篩選」與「排除」兩方面著手。

 

外在結構對於移工的影響

 

在民族國家界線愈趨嚴格的今日,如果不是地主國同意,移工不太可能會跨國遷移。每個移工都有自己的遷徙動機,但在個人動機之前,是地主國對廉價勞動力的需求,以及地緣政治所打通的遷移管道,如臺灣主要僅從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等四國輸入移工。為了揀選到最有價值的勞動力,雇主再透過仲介設下一連串選工標準,包括身高、體重、性別、婚姻,女性會被另外要求做懷孕測試,確保他們來臺後都是有價值的勞動力。

 

將移工引進到臺灣後,政府處心積慮地排除移工成為移民。例如從法律上將外國人與藍領移工區隔開來,移工即使居留再久都不能歸化成移民,工作上也不能更換雇主或工作地點。再將移工的簽證綁定雇主,只要移工稍加反抗、或勞動力受損,老闆隨時都能將他們解僱、驅離出境,再換一個新人。

 

為了保持移工的低流動性,雇主夥同仲介,實施宵禁、扣留移工的護照,並強制他們儲蓄「逃跑保險」,移工只有在完成三年合約後才能領回。臺灣政府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它們得到的回報是,資本與工作會被留在本地,而不是移往中國。

 

這些外在結構對移工會有什麼影響? 影響的層面非常廣。移工做的都是本地人不願意做的危險工作,從勞動部的統計來看,移工在臺遭遇職業災害而失去工作能力的比例是臺籍勞工的三倍,在二〇〇八至二〇一八年間,移工在臺死亡的人數高達一千五百四十位。但外籍移工不大可能抱怨惡劣的工作條件或遭雇主虐待,理由是他們出國前,都繳納了一筆鉅額的仲介費用,留在臺灣的日子必須與母國的債務與迅速累積的複利奮鬥。而且,臺灣政府限制移工轉換雇主,等於剝奪了工人靠離職來跟雇主討價還價以提升自身福利的能力。

 

另外,因為雇主僱用移工考慮的是成本,所以不會有時間給移工完整培訓,給他們住的宿舍也不會太好,許多是光禿禿的鐵皮工寮。這種鐵皮宿舍也是最容易引起火災的建築物,住在裡面的移工或鄰近的消防員都知道,一旦火勢蔓延起來會有多快。自二〇一七年桃園矽卡移工宿舍發生的大火,往後三年已有近二十名移工葬身火窟,十餘名消防員因搶救殉職。

 

與雇主同住的看護工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她們沒有一天休假,得小心翼翼地揣摩雇主情緒,有些還有強迫勞動、身體虐待、甚至被性侵的情況。除了應付糟糕的工作條件,正值黃金生育期的女性移工還可能出於意外或自主選擇,在異鄉懷孕。儘管臺灣後來修改法律,允許懷孕的移工留下,但實際上她們往往只能選擇墮胎或被迫解約離境。

 

然而,把這一切形諸報導刊登後,事情並沒有解決,大家漸漸不再感到驚訝或憤怒,更難激起行動。二〇一九年,我在一場講座講述移工遭遇職災或意外懷孕的故事,一位對此有研究的社會學家聽完後說:「跟我二十年前研究的情況差不多。」

 

從國家管制的層面來看,確實如他所言。移工政策仍維持勞動商品化的本質,將移工的「經濟價值」與「社會權利」分開處理,他們被認可的只有經濟功能,社會權利受限。過去二十年,移工法規大致從二方面修正。一是延長移工在臺年限,以降低雇主重新訓練的成本,從一九九八年最長可居留三年,二〇一二年延長至十二年、看護工經評點後可展延至十四年。二是擴大雇主資格、增加移工配額,製造業引進移工採3K五級制,依所屬產業將可聘移工的比例從一〇%到三五%分成五個等級,若設廠在自由貿易區內可提高至四〇%。二〇一三年後,工廠雇主可以用外加就業安定費增加移工配額,而政府對新增投資案、鼓勵臺商回臺另外給予外勞增額,聘用家庭看護的資格也被不斷放寬。(代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23622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3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