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滴眼淚的幸福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不要求完美,新親子關係更快樂!
『親職路上原本就是荊棘滿佈卻又花開處處的,兩個孩子給了我種種的親子考驗,卻也帶來生命中最富足喜悅的感受。而這一本書要分享的就是為人父母者在平淡中的幸福,在幸福中的挫折與成長。』
金鐘主播真實生活的親子交響樂!
小女兒的兩滴眼淚,代表的是親子間最幸福的一刻!
有了孩子之後,我從未因非公差因素,離開家裡長達八天。
搭飛機的前一晚,我忙著收拾行李,只見女兒曼達在我腳邊鑽來鑽去,不發一語。過了一會兒,她來到我跟前,離情依依的說:『我……滴了兩滴在那裡面……』
『什麼?兩滴什麼?在哪個裡面?』我手裡一堆衣服,聽得一頭霧水。
『我滴了兩滴眼淚在妳的行李箱裡面,心裡跟老天爺祈禱了兩遍,希望老天爺保佑媽媽平安回來……』曼達的眼睛一眨,又垂下兩滴晶瑩剔透的淚珠。整個晚上,我被兩滴眼淚的愛緊緊包圍,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褔的媽咪。
可以期待,也必須妥協;要孩子聽你的話,就要先聽孩子的心聲。在新親子關係裡,父母要學習的比孩子多更多!
『親職路上原本就是荊棘滿佈卻又花開處處的,兩個孩子給了我種種的親子考驗,卻也帶來生命中最富足喜悅的感受。而這一本書要分享的就是為人父母者在平淡中的幸福,在幸福中的挫折與成長。』
金鐘主播真實生活的親子交響樂!
小女兒的兩滴眼淚,代表的是親子間最幸福的一刻!
有了孩子之後,我從未因非公差因素,離開家裡長達八天。
搭飛機的前一晚,我忙著收拾行李,只見女兒曼達在我腳邊鑽來鑽去,不發一語。過了一會兒,她來到我跟前,離情依依的說:『我……滴了兩滴在那裡面……』
『什麼?兩滴什麼?在哪個裡面?』我手裡一堆衣服,聽得一頭霧水。
『我滴了兩滴眼淚在妳的行李箱裡面,心裡跟老天爺祈禱了兩遍,希望老天爺保佑媽媽平安回來……』曼達的眼睛一眨,又垂下兩滴晶瑩剔透的淚珠。整個晚上,我被兩滴眼淚的愛緊緊包圍,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褔的媽咪。
可以期待,也必須妥協;要孩子聽你的話,就要先聽孩子的心聲。在新親子關係裡,父母要學習的比孩子多更多!
目錄
PART 1 愛孩子如他自己
當父母的汗水和淚水026
親子關係也需要創意和驚喜032
快樂是孩子自信的來源038
可不可以不要上學啊?042
孩子,不要急049
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055
『詛咒字條』烏龍事件061
為『健康教育』一百分慶功067
愛孩子如他自己072
親子快樂的交心時間078
PART 2 兩滴眼淚的幸福
成就兒女,但別放棄夢想086
兩滴眼淚的幸福091
誠實面對壓力問題096
這回,孩子幫我上了一課100
和孩子共同擁有小秘密105
讓孩子學習勇於面對競爭110
示弱也是一種溝通116
一定要做最亮的那顆星嗎?121
孩子為何要學才藝?127
聖誕夜的真誠交心132
PART 3 找回簡單的快樂
一步一腳印的登山哲學138
老師,再見──孩子的愛別離144
迴力球的人生發球術148
自信自在的人際關係 從小建立154
她不煩,她是我妹妹160
曼達病中的故事時間167
找回簡單的快樂173
如何擺平孩子爭寵吃醋178
陪孩子走過低潮183
給曼達的一封信189
PART 4 給孩子空間,就是給自己空間
給孩子空間,就是給自己空間198
欣賞孩子的原色原味204
不可能的眼淚210
我被兒子『禁足』了216
誰該聽誰多一點?222
棉花糖的機會教育228
父母也可以認錯233
最好的母親節禮物238
『四要一沒有』的新親子關係243
給安卓的一封信248
後 記254
序/導讀
沒有成功的媽媽,只有幸福的小孩/沈春華
寫這本書,從單純記錄兩個孩子的成長軌跡和親子故事,變成了自我檢視母親這個角色的痛苦過程。
在這段長達三、四年的時間中,我發現好不容易累積的育兒心得,不斷被新的經驗推翻。原本才要『歡喜收割』,不到兩天,又被搞得『黯然神傷』。在親子互動中,父母親調整教育方式的速度,遠不及孩子的新思維新狀況。我開始覺得沮喪,坊間絕大部分的親子書,都是擁有各類資優生的父母分享成功的經驗,或者自己本身就是教育學者,可以既精闢又符合學理的鼓舞『天下父母心』。
而我這本書究竟能帶給讀者什麼呢?
寫書的初衷──分享一個熱情有勁、新手媽媽的感動,到真正動筆時,對自己母職的角色充滿問號。這一個過程,學習當一個稱職而開心的媽媽,遠比任何工作挑戰都要艱難。
我想到我的母親,在那個兒女動輒成群,生活是一點一滴打拚的年代,她為何可以遊刃有餘的照顧一家老小?
是生活的智慧還是對傳統角色的認定,讓她可以為家庭、孩子全心奉獻而毫無嗔怒?
父母對我這個么女的教育,大約就是『無為而治』,換成現代親子教育專家的說法,就是讓孩子自由的發展。這個看似給孩子空間,減少他們壓力的教育理念,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更形劇烈的時代,又有幾個父母做得到呢?我就往往在『放手』和『介入』之間,弄得自己和孩子都受傷。
思前想後,幾度心虛,我因而中斷寫書的熱情,再加上工作的忙碌和壓力,一停筆就是大半年。
兒子安卓看出我的矛盾,在一個雲淡風清的週末,安卓假裝不經意卻很清楚的鼓勵了媽媽──最平凡的生活,隱藏最大的人生道理;就算是為自己負責,也該有始有終的完成一件事吧!
我被說服了。親職路上原本就是荊棘滿佈卻又花開處處的。兩個孩子給了我種種的親子考驗,卻也帶來生命中最富足喜悅的感受。
在某種程度上,上帝透過孩子的誕生,讓人們『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一本書分享的就是為人父母者在平淡中的幸福,在幸福中的挫折與成長。
很多時候,父母的要求、期待,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我們用各種『量尺』衡量孩子的表現,藉以評估自己,並說服別人,自己是否是『成功』的爸爸或媽媽,卻忽略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感受和體會究竟是什麼?說穿了,父母的用心是為了自己的『成功』,而非孩子的幸福。
沒有成功的媽媽,只有幸福的小孩。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想通這點。
和所有在職場努力前進的女性一樣,我們既想要擁有事業,更不願放棄母親的天職,蠟燭兩頭燒的結果,自己增加的壓力往往不自覺的轉移給兒女而不自知。
懂得自己的極限,懂得向兒女示弱,是職業婦女媽咪的健康心態。
感謝我的先生,他對一雙兒女的付出,遠超過我;他對妻子的體諒和愛,讓兒子女兒也同樣學習,懂得欣賞一個能幹卻又急躁、懂得付出卻又備受驕寵的母親。
可以堅強,也可以流淚;可以期待,也必須妥協。要孩子聽妳的話,先聽孩子的心聲。在新親子關係裡,父母要學習的比孩子多更多。
誠摯分享,親子雙贏!/【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
從『沈姊姊』到『沈主播』,春華給人的感覺,一向是聰明俐落,脈絡分明。在需要注入『柔性』與『耐力』的母職角色中,她扮演得是否能如螢光幕前的恰如其分呢?
如春華所言,她或許不是一位『完美』的母親,但絕對是位『誠實』的母親──誠實面對與孩子共有最好與最差的感覺;面對家庭、事業抉擇的矛盾;面對角色調適的困境;最重要的是,面對孩子所帶來的挑戰。
我欣賞她在描述期望女兒如她一樣嚴謹,卻又達不到目標時的那一連串自省;不想讓兒子背負她的光環而自我禁足車內的『內斂』。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記錄,在在透露出她那慧黠又稍許無奈的母性情懷。這些看似平凡但卻又充滿哲理的思維歷程,是這本書最觸動人心的主軸。
當母親是個學習的歷程,這中間,我們學會了謙卑,學會了焦慮,更學會罪惡感。有了孩子,我們終於知道戰爭是怎麼打起來的。
在書本中,春華也透露著事業與家庭蠟燭兩頭燒,須趕回家簽孩子聯絡簿的真實困境。身為職業婦女,我們須承認,除非能按市場行情花錢請個全日保姆或菲傭外勞的,否則以目前的育兒政策,母親永遠是落入抉擇的兩難情境,且不管最後的定論為何,我們仍會在『追求自我』與『成就家庭』間搖擺不定。對現代母親而言,妥協、讓步及犧牲這等的美德,不會因女性主義的抬頭而稍有懈怠的空間!
在孩子的面前,所有的母親不管身分角色,所修練的生命課程都是一樣的。選擇小孩就是選擇混亂,他們會教導你,讓你知道你無法做好母親的職務,也同時讓你理解,你不是如自己想像中的那種思考清楚、俐落、親切且高度進化的人類!
透過孩子活出另一個自己?如果沒有被提醒,每個父母內在都會渴望,透過孩子,活出一個完美的自己;當年不敢承受的挑戰,或已享有的榮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培養孩子』比『自己面對』容易多了。
與孩子相處的歷程,這中間有太多的爭執、歡笑,每一次的問題都迫使我們去省視自己內心的脆弱與傲慢,到底真是為孩子好還是擺脫不掉權力之爭、控制之欲?這些內省讓我們逐次接近自己。
讀完春華這本書,你或許會『深有同感』,也或許會『另有想法』,母職經驗本來就是在共通中存有差異,春華只是誠實的分享育兒歷程中的美好與沮喪。藉由這本書,讓所有的母親知道,在職場獨當一面的女性,也有屬於她個人親子的議題需要面對。或許讀者可以也稍微放鬆的想像一下──幹練如沈主播,面對孩子都可能手足無措,那我真的還不錯呢!!
春華在自序中提及,『沒有成功的媽媽,只有幸福的小孩』,拜讀完此書,我深刻感受,幸福的孩子絕對是有一個成功的母親,這個成功可以不是事業上的定義,而是那滿滿溫暖的母性自省歷程,春華用她那豐富的母職體驗說明了這一切!!
健康堅實的親子相處之道/【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陳藹玲
和春華的緣分很久前就開始了!早期同為台視人,她和盛竹如先生共同主持紅極一時的『強棒出擊』節目,我在新聞部工作,經常在電梯裡相遇;當時我便折服於她台前精采的表現和台後努力的付出。
後來她在美國南加大唸研究所,也是校友的我,奉當時的總經理石永貴先生之命前往探視,我倆分享對新聞的理念與看法時,她眼中的熱情令我動容。也因此春華後來由節目主持工作轉往新聞界發展時,我一點也不意外,反而為她的勇於實踐理想,和新聞界又多了一名戰將而擊掌叫好!
不過,讓我和春華的友情更加深入的因素,不是新聞,而是媽媽經。結婚生子後的我,成日忙著孩子,一日突然發現──讀小學的老三班上,有個同學的媽媽也叫沈春華?!家長會時一看,果然是老友!
時常當我去接孩子時,在校門口碰到春華等她的安卓;每學期的家長會、校慶時的園遊會、班上安排的親子郊遊,都可以看到春華的身影。當時已經當全職媽媽的我,十分佩服春華的努力!曾經在相同工作崗位上,深知電視新聞圈緊湊的時程是生活的一大壓力,我知道,若不是有萬分的決心和排除萬難的魄力,是不可能如此積極地參與孩子生活。此後在交換媽媽經時,也屢屢發現春華對於孩子的關注真是鉅細靡遺,用心良苦!相信讀者們一定可以從書中的每一個篇章印證這一點,並且受益良多。
相對於很多資優生的父母將他們的養育經驗心得集結成書,春華在自序中謙虛的說,她只是有始有終的做個記錄而已!真相是,平凡的生活點滴中也有大智慧!最難得的,春華在兩個角色中的拿捏──稱職的媽媽和成功的職業婦女,其中的技巧非常值得所有同樣處境、包括我在內的婦女朋友的借鏡!
『像母親這樣的女性是偉大的,她們造就培育了現在社會的中堅力量。但兩性平權的時代來臨,意味女性的自主和負擔同時加重,不能只是成為依附家庭的角色。』
『即使是為了當全職媽媽,不惜暫別職場的婦女,也要思及更長遠的親子互動與家庭結構,並在生活中保留屬於自己的空間……能妥善的照顧自己,才能進一步照顧周圍的人。』
『成就兒女,但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
這些話我舉雙手贊成!如此的女性是加倍辛苦的,但只要心甘情願,收穫是無數多倍的!
除此之外,春華諸多見地都讓我十分贊同,『未來的世界究竟會變成怎樣,沒有人確定,但如何維持身心健康、自立更生是年輕人的艱鉅挑戰。成功已然沒有一定的標準,只要能教出願意為自己負責、為社會服務、樂觀進取的孩子,就是父母最安慰的事情。』
『父母親自小給我的是完全的信任與支持,我童年擁有的快樂與自信是我成長歲月的最大資產。也就是說我的父母的最大成功,不在於「培養」我成為最亮的那顆星星,而是一直在我身旁默默守候與呵護。』
透過春華和孩子們的相處,我們看到健康堅實的親子相處之道,也看到社會的未來希望!
寫這本書,從單純記錄兩個孩子的成長軌跡和親子故事,變成了自我檢視母親這個角色的痛苦過程。
在這段長達三、四年的時間中,我發現好不容易累積的育兒心得,不斷被新的經驗推翻。原本才要『歡喜收割』,不到兩天,又被搞得『黯然神傷』。在親子互動中,父母親調整教育方式的速度,遠不及孩子的新思維新狀況。我開始覺得沮喪,坊間絕大部分的親子書,都是擁有各類資優生的父母分享成功的經驗,或者自己本身就是教育學者,可以既精闢又符合學理的鼓舞『天下父母心』。
而我這本書究竟能帶給讀者什麼呢?
寫書的初衷──分享一個熱情有勁、新手媽媽的感動,到真正動筆時,對自己母職的角色充滿問號。這一個過程,學習當一個稱職而開心的媽媽,遠比任何工作挑戰都要艱難。
我想到我的母親,在那個兒女動輒成群,生活是一點一滴打拚的年代,她為何可以遊刃有餘的照顧一家老小?
是生活的智慧還是對傳統角色的認定,讓她可以為家庭、孩子全心奉獻而毫無嗔怒?
父母對我這個么女的教育,大約就是『無為而治』,換成現代親子教育專家的說法,就是讓孩子自由的發展。這個看似給孩子空間,減少他們壓力的教育理念,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更形劇烈的時代,又有幾個父母做得到呢?我就往往在『放手』和『介入』之間,弄得自己和孩子都受傷。
思前想後,幾度心虛,我因而中斷寫書的熱情,再加上工作的忙碌和壓力,一停筆就是大半年。
兒子安卓看出我的矛盾,在一個雲淡風清的週末,安卓假裝不經意卻很清楚的鼓勵了媽媽──最平凡的生活,隱藏最大的人生道理;就算是為自己負責,也該有始有終的完成一件事吧!
我被說服了。親職路上原本就是荊棘滿佈卻又花開處處的。兩個孩子給了我種種的親子考驗,卻也帶來生命中最富足喜悅的感受。
在某種程度上,上帝透過孩子的誕生,讓人們『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一本書分享的就是為人父母者在平淡中的幸福,在幸福中的挫折與成長。
很多時候,父母的要求、期待,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我們用各種『量尺』衡量孩子的表現,藉以評估自己,並說服別人,自己是否是『成功』的爸爸或媽媽,卻忽略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感受和體會究竟是什麼?說穿了,父母的用心是為了自己的『成功』,而非孩子的幸福。
沒有成功的媽媽,只有幸福的小孩。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想通這點。
和所有在職場努力前進的女性一樣,我們既想要擁有事業,更不願放棄母親的天職,蠟燭兩頭燒的結果,自己增加的壓力往往不自覺的轉移給兒女而不自知。
懂得自己的極限,懂得向兒女示弱,是職業婦女媽咪的健康心態。
感謝我的先生,他對一雙兒女的付出,遠超過我;他對妻子的體諒和愛,讓兒子女兒也同樣學習,懂得欣賞一個能幹卻又急躁、懂得付出卻又備受驕寵的母親。
可以堅強,也可以流淚;可以期待,也必須妥協。要孩子聽妳的話,先聽孩子的心聲。在新親子關係裡,父母要學習的比孩子多更多。
誠摯分享,親子雙贏!/【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
從『沈姊姊』到『沈主播』,春華給人的感覺,一向是聰明俐落,脈絡分明。在需要注入『柔性』與『耐力』的母職角色中,她扮演得是否能如螢光幕前的恰如其分呢?
如春華所言,她或許不是一位『完美』的母親,但絕對是位『誠實』的母親──誠實面對與孩子共有最好與最差的感覺;面對家庭、事業抉擇的矛盾;面對角色調適的困境;最重要的是,面對孩子所帶來的挑戰。
我欣賞她在描述期望女兒如她一樣嚴謹,卻又達不到目標時的那一連串自省;不想讓兒子背負她的光環而自我禁足車內的『內斂』。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記錄,在在透露出她那慧黠又稍許無奈的母性情懷。這些看似平凡但卻又充滿哲理的思維歷程,是這本書最觸動人心的主軸。
當母親是個學習的歷程,這中間,我們學會了謙卑,學會了焦慮,更學會罪惡感。有了孩子,我們終於知道戰爭是怎麼打起來的。
在書本中,春華也透露著事業與家庭蠟燭兩頭燒,須趕回家簽孩子聯絡簿的真實困境。身為職業婦女,我們須承認,除非能按市場行情花錢請個全日保姆或菲傭外勞的,否則以目前的育兒政策,母親永遠是落入抉擇的兩難情境,且不管最後的定論為何,我們仍會在『追求自我』與『成就家庭』間搖擺不定。對現代母親而言,妥協、讓步及犧牲這等的美德,不會因女性主義的抬頭而稍有懈怠的空間!
在孩子的面前,所有的母親不管身分角色,所修練的生命課程都是一樣的。選擇小孩就是選擇混亂,他們會教導你,讓你知道你無法做好母親的職務,也同時讓你理解,你不是如自己想像中的那種思考清楚、俐落、親切且高度進化的人類!
透過孩子活出另一個自己?如果沒有被提醒,每個父母內在都會渴望,透過孩子,活出一個完美的自己;當年不敢承受的挑戰,或已享有的榮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培養孩子』比『自己面對』容易多了。
與孩子相處的歷程,這中間有太多的爭執、歡笑,每一次的問題都迫使我們去省視自己內心的脆弱與傲慢,到底真是為孩子好還是擺脫不掉權力之爭、控制之欲?這些內省讓我們逐次接近自己。
讀完春華這本書,你或許會『深有同感』,也或許會『另有想法』,母職經驗本來就是在共通中存有差異,春華只是誠實的分享育兒歷程中的美好與沮喪。藉由這本書,讓所有的母親知道,在職場獨當一面的女性,也有屬於她個人親子的議題需要面對。或許讀者可以也稍微放鬆的想像一下──幹練如沈主播,面對孩子都可能手足無措,那我真的還不錯呢!!
春華在自序中提及,『沒有成功的媽媽,只有幸福的小孩』,拜讀完此書,我深刻感受,幸福的孩子絕對是有一個成功的母親,這個成功可以不是事業上的定義,而是那滿滿溫暖的母性自省歷程,春華用她那豐富的母職體驗說明了這一切!!
健康堅實的親子相處之道/【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陳藹玲
和春華的緣分很久前就開始了!早期同為台視人,她和盛竹如先生共同主持紅極一時的『強棒出擊』節目,我在新聞部工作,經常在電梯裡相遇;當時我便折服於她台前精采的表現和台後努力的付出。
後來她在美國南加大唸研究所,也是校友的我,奉當時的總經理石永貴先生之命前往探視,我倆分享對新聞的理念與看法時,她眼中的熱情令我動容。也因此春華後來由節目主持工作轉往新聞界發展時,我一點也不意外,反而為她的勇於實踐理想,和新聞界又多了一名戰將而擊掌叫好!
不過,讓我和春華的友情更加深入的因素,不是新聞,而是媽媽經。結婚生子後的我,成日忙著孩子,一日突然發現──讀小學的老三班上,有個同學的媽媽也叫沈春華?!家長會時一看,果然是老友!
時常當我去接孩子時,在校門口碰到春華等她的安卓;每學期的家長會、校慶時的園遊會、班上安排的親子郊遊,都可以看到春華的身影。當時已經當全職媽媽的我,十分佩服春華的努力!曾經在相同工作崗位上,深知電視新聞圈緊湊的時程是生活的一大壓力,我知道,若不是有萬分的決心和排除萬難的魄力,是不可能如此積極地參與孩子生活。此後在交換媽媽經時,也屢屢發現春華對於孩子的關注真是鉅細靡遺,用心良苦!相信讀者們一定可以從書中的每一個篇章印證這一點,並且受益良多。
相對於很多資優生的父母將他們的養育經驗心得集結成書,春華在自序中謙虛的說,她只是有始有終的做個記錄而已!真相是,平凡的生活點滴中也有大智慧!最難得的,春華在兩個角色中的拿捏──稱職的媽媽和成功的職業婦女,其中的技巧非常值得所有同樣處境、包括我在內的婦女朋友的借鏡!
『像母親這樣的女性是偉大的,她們造就培育了現在社會的中堅力量。但兩性平權的時代來臨,意味女性的自主和負擔同時加重,不能只是成為依附家庭的角色。』
『即使是為了當全職媽媽,不惜暫別職場的婦女,也要思及更長遠的親子互動與家庭結構,並在生活中保留屬於自己的空間……能妥善的照顧自己,才能進一步照顧周圍的人。』
『成就兒女,但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
這些話我舉雙手贊成!如此的女性是加倍辛苦的,但只要心甘情願,收穫是無數多倍的!
除此之外,春華諸多見地都讓我十分贊同,『未來的世界究竟會變成怎樣,沒有人確定,但如何維持身心健康、自立更生是年輕人的艱鉅挑戰。成功已然沒有一定的標準,只要能教出願意為自己負責、為社會服務、樂觀進取的孩子,就是父母最安慰的事情。』
『父母親自小給我的是完全的信任與支持,我童年擁有的快樂與自信是我成長歲月的最大資產。也就是說我的父母的最大成功,不在於「培養」我成為最亮的那顆星星,而是一直在我身旁默默守候與呵護。』
透過春華和孩子們的相處,我們看到健康堅實的親子相處之道,也看到社會的未來希望!
試閱
「詛咒字條」烏龍事件
兒子你為什麼寫這樣的字條?
如果心中不是有很大的不滿和憤怒,
可以對自己的父母用這麼重的字嗎?
我把車子停在路邊,一盞勉強執行任務的路燈,提供車內少許的光亮。距離和美容院約好理頭髮的時間還有半個多鐘頭,我刻意提早帶著安卓出門,心中忍著和兒子「攤牌」的情緒已經滿漲到高點。
「祖祖,你是個有腦袋、有感情的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吧?!」頂著一頭顯然超出學校標準的大蓬頭(安卓天生鬈髮,而解除髮禁對某些學校仍只是參考),兒子對老媽這個不符合場景的嚴肅開場白嚇了一跳。
「妳指的是什麼?」孩子想要立刻切入主題,為娘的還不斷自我提醒,要用迂迴而理性,而感性,而有效的方法來做親子溝通。」
「老爸對你和妹妹的關心和用心,你是很清楚的,事實上,從小到大,你對爸爸的依賴超過對我的依賴,但是如果你誤用父親的疼愛,隨意變成一種傲慢,那就不對了……」
「妳是說恃寵而驕?!不會啊,老媽,妳怎麼會這麼想呢?」
兒子竟然用了我話到嘴邊的成語,還進一步挑釁我的平心靜氣,我只好升高戰線──
「你忘了那天,你爸爸說了你兩句,不外是希望你對玩電動時間的控制要說到做到,功課學業要更認真一些,沒想到你突然站了起來,對著老爸大吼,說那你想要怎樣,我立刻衝到你面前,喝阻你的不敬,你忘了嗎?」我劈里啪啦,一股腦說了出來。
「哦!那個呀!小孩也有壓力大的時候嘛!我也跟爸道歉啦,妳別那麼serious, Take it easy!」兒子故作輕鬆,企圖四兩撥千斤的態度,終於讓我隱忍了兩天的低盪情緒爆發開來。
「那你為什麼寫這樣的字條?如果你心中不是有很大的不滿和憤怒,你可以對自己的父母用這麼重的字嗎?如果你爸看到,他會有多傷心!」
我壓抑近似歇斯底里的口氣,想到兩天前在浴室地上,撿到上面用國字和注音寫著「老爸我ㄓㄨˇ ㄓㄡˋ你」的字條,心裡的驚駭。
我想到日前父子的衝突,心中一沉,一向被視為溫文爾雅的兒子,上了國中竟然在心中潛伏對父母這樣的敵意,這還得了!我心慌意亂的將字條收進皮包,決定對孩子的爹隱瞞,再找個時間和兒子溝通。
安卓一頭霧水的接過已經有些縐巴巴的小字條,才看了一眼就大叫:「天哪!這是妹妹寫的。拜託,我怎麼可能連國字都不會寫,連注音都注錯,是ㄗㄨˇ ㄓㄡˋ,不是ㄓㄨˇ ㄓㄡˋ!」
我被兒子的回答搞得陣腳大亂,原先在心中演練好幾次的「苦口婆心」全成了可笑的腳本。
「什麼,可是妹妹怎麼會用詛咒這個字眼,而且她是甜蜜派,一天到晚跟老爸撒嬌的……我當然知道是ㄗㄨˇ ㄓㄡˋ,以為那是你在生氣下隨意寫下的,你的字有時寫得跟妹妹差不多嘛……」
情勢逆轉,我一方面鬆了口氣,不是叛逆期的兒子心中埋伏了對父母的怨懟,一方面為自己的主觀認定覺得難為情,只好拚命解釋。
如果不是黑夜和昏暗的路燈給了我一些掩飾,我想自己如此冤枉了兒子,一定臉都紅了。天啊,害我擔心了兩天……
「那是妹妹和老爸開玩笑的,那句話是從卡通片學來的,老爸也知道啊,我怎麼可能寫這麼沒水準的字條……」兒子對老媽的緊張兮兮恍然大悟後,顯然對這個大主播竟然犯了這麼離譜的錯誤判斷覺得好笑。
雖然從結果來看,我似乎緊張過度,也有些小題大作。但是親子關係的可能改變或出現負面發展,往往是許多小衝突沒有化解的累積,尤其當孩子不願意對父母說出心裡的話時,不定時炸彈就偷偷埋下了。我很高興寫字條的是總是隨興而為的小二女兒而不是心思細膩的國一兒子,因為它背後代表的意義大不相同。
為了收拾烏龍詛咒的結局,我還是跟兒子表白了我對這個字條為何重視的心情,希望他明白,在成長的歲月中,孩子與父母相互依賴,但衝突也會隨之增加,如果不能積極面對,親子關係就容易出現裂痕,一再忽略的結果,就很難修補。尤其,在這個快速變動、人際和倫常關係面臨重大考驗的年代,孩子從小就要建立對父母親的尊重和信賴,這是東方家庭的重要價值,我並不想放棄;這也是我不能容忍那張字條的原因。
我告訴他要教導妹妹不能再用這個字眼,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開玩笑的。走出美容院,兒子整齊俐落的短髮看來神清氣爽,而他那被一張小字條(四個國字加上兩個注音)折騰了兩天的媽,也好似被理了一個頭似的,總算輕鬆了……
「媽,妳放心,我明白妳和爸的苦心的,不過妳別老是那麼緊張行不行?妳的工作已經夠緊張的了,對我和曼達,妳就放開一些吧。」
原本是希望對兒子「曉以大義」的,沒想到反倒被他開導了一番,哎,這年頭,當父母的……真是……
為「健康教育」一百分慶功
天哪,誰來安慰我呀?!
我也很受傷呀,
史上最低的數學分數……
當曼達告訴我,她這次的月考數學只考了七十幾分的時候,我的腦袋好似被炸彈轟了開來,我的嘴巴張得像河馬,整整十秒鐘閉不起來。
「我很抱歉,媽媽,我真的很想考一百給妳的……」怎麼會這樣呢?曼達的爹花了不少時間幫她加強的,還說女兒其實每題都會做,只是容易粗心,昨天還自信滿滿的說這回考滿分沒問題,沒想到考了個「史上最低」,以她們班上的水平,這怕也是「班上最低」了。
「爸爸知道了嗎?」我盡量把嘆息隱藏在話語中,不讓女兒聽出來。好在,面對曼達的各種表現,為娘的我也是身經百戰了,以前大概會在第一時間尖叫發作。
現在,我明白曼達所有的表現就是我們所有親子互動、家庭教育的寫照,如果我要怪她,我必須先怪自己;如果我不想她受傷,我也不能傷了自己。
「知道了……」曼達顯得有些有氣無力,畢竟她明白我的失落。
想到孩子的爹的心情,我有幾分不忍,他也是書唸得很好的人,對兒女的教育又如此投入,一定也很懊惱女兒的數學竟然頻頻凸槌。
「媽媽,我大概是壓力太大了……越想考好,越會出狀況──」
「這不是藉口!」不知何時已站在旁邊的兒子,不等妹妹解釋完,劈頭就是一頓罵。
「哪有連題目、數字都抄錯的呢?四一五寫成四五一,怎麼可能會算對?!妳就不能細心專心一點嗎?還要怪什麼壓力。妳才小三,拜託,我國二才叫壓力好嗎?妳再這樣……」兒子訓起小妹來也是得理不饒人的,我正想阻止他的氣盛,這時,另一個需要我安撫的爹回來了。天哪,誰來安慰我呀?!我也很受傷呀,史上最低的數學分數……
「我知道你們在吵什麼,沒問題的,曼達都跟我說了,大部分還是粗心,只要她會就好了,這才是學習的目的。」原本以為會「搥心肝」的爹,居然表現得一派輕鬆。太過分了,是誰向我誇下海口,這次一定要讓女兒拿滿分的?我正在搜尋反擊的論點時,老爹竟然眉飛色舞了起來。
「你們不知道嗎?曼達的健康教育考了一百分喲,全班只有兩個人一百呢!」老爹對曼達豎起了大拇指,滿臉讚賞的笑。後者的表情立刻撥雲見日,也跟著笑得眼睛瞇起來。老爹就這麼摟著女兒的肩,走去客廳,看樣子是要「慶功」吧,留下頭上冒煙的媽和「好心給雷親」的兒子。
「什麼?健康教育考一百?健康教育是什麼東西啊,根本不算分的嘛,能跟數學比嗎?你爸竟然樂成那樣子?!」
在兒子面前也顧不得什麼形象,本來怕老爹傷心才忍住的怒火一下子全發了,之前常跟孩子強調分數不重要、態度才重要的「理念」也早被拋到腦後。兒子看著老媽比手劃腳的有些同情,不過他完全明白,已經關上的房門,阻隔了聲浪,正在「慶功」的父女倆根本聽不到,刻意壓低聲音的媽其實只是在虛張聲勢。
哎~與其說,我不忍心苛責可愛的女兒,不如說丈夫的態度再次感動了我。
他當然在意孩子的成績,他當然對無法達成給妻子雀躍的承諾感到懊惱。但面對兒女,他依然選擇給他們最大的包容和愛。何況,學習是漫長而多元的,分數不是唯一,一次的分數更不是絕對。
對於心思細膩,卻還不願用在追求課業表現的女兒,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這樣的教育才真正健康呀!
親愛的曼達,我和哥哥也是懂得的,媽媽不該那麼勢利的認知妳的成或敗、得或失,請讓我們加入妳健康教育考一百分的慶功行列吧!
愛孩子如她自己
「因為她不是妳!她是她自己,
而我百分之百也不希望她像妳!」
丈夫向我吼了起來,把我嚇了一跳,
他竟然說他百分之百不希望女兒像我?
父母親的痛苦之一,就是兒女的發展和表現常和自己的期待不同。我們盡一切可能,提供孩子我們自認為最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再加上諄諄教誨和愛的叮嚀,以為孩子的表現,就當如欣欣向榮的公司財報曲線一般,就算不是一飛沖天,總也要緩步走揚吧?!
奈何,鐘鼎山林各有天性,養兒育女就是無法如此打如意算盤。期待愈高,挫折愈大;降低期待,自己又不甘心。
就在「史上最低數學分數」事件之後,我又發現曼達的社會筆記漏了一大段,勉強寫的部分,字體也不夠工整,常寫的錯別字還是又錯了。我實在很喪氣,加強筆順,字體要工整,上課抄筆記要專心,不能寫錯字……我不知已經跟女兒講過幾次,也得到她「改過遷善」的承諾,但結果還是一樣。
想到又要向同學借筆記來補齊;想到自己苦口婆心,耐住性子勸導仍是枉然;再想到數學總是錯了不該錯的題目……我一股腦兒的又把氣發在老爹身上──
「都是你太驕寵女兒,她才會如此漫不經心,如果我們兩個人的態度一致些,她所有的事情都會做得很好!」
我開始講述自己從小就自動自發,該讀書就讀書,該吃飯就吃飯,該參加比賽就勇往直前,連學鋼琴都是自己「蕙質蘭心」主動要求的……
「我從來不需要讓我媽為我操心,她對我最大聲的提醒就是叫我去洗澡,還有早點睡覺……為什麼曼達不能像我一樣,自動自發?為什麼她的自我要求不能和我一樣?!她是我的女兒,為什麼她跟我不一樣?!」
「因為她不是妳!她是她自己,而我百分之百也不希望她像妳!」
丈夫向我吼了起來,把我嚇了一跳。不是他的聲音提高,而是他竟然說他百分之百不希望女兒像我?
這是什麼意思?我不好嗎?他不是娶了我嗎?什麼叫做他百分之百不希望女兒像我?這話實在很傷人!
「妳要明白,她是我們的女兒,但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我的眼裡,She is perfect!She is the most wonderful daughter we can ever get!I thank God for that!You are wonderful, too. You are superb, even. But everyone is unique. Don't make her another you!」
丈夫的語氣從激動中緩和了下來,他知道我是很愛女兒的。或許我對女兒的管教,他已經放在心中琢磨很久,一直在思量老婆的堅持和要求究竟該維持在什麼樣的平衡點。他當然贊同父母親的教導角色,但對孩子的期望,甚至要超越自己,卻很可能陷入兩敗俱傷的情境。
「Let~go~,妳女兒很棒,我不會溺愛她的。我同樣希望她學習得更好,我們當然要不斷的教導她。但是她有她的……呃……特點,在某些事情,她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提醒,妳不能操之過急……」老爹幾乎帶著懇求的眼神,令我心痛。
再一次,我個性上的急切和求好,暴露了我做為一個母親的不足和自以為是。
我完全明白丈夫說的都是正確的,我如此希望扮演好母親角色的努力,結果證明我不過是「急功好利」的想法,希望兒女不斷符合我的期待罷了。但是,父母對兒女如果都只是期待和要求,沒有寬容、沒有體諒、沒有等待,孩子的成長被迫要不斷證明自己,親子關係如同師生關係,從打分數和考評中建立,最終只會傷了感情。
難啊,真的好難!為人父母是水到渠成的榮寵和責任,對某些人甚至是千辛萬苦求來的恩賜。如同學校沒有教戀愛學分一般,養兒育女路上更是要歷經多少跌跌撞撞?丈夫大聲嘶吼「我百分之百也不希望她像妳」有如當頭棒喝,讓我看到了自己的褊狹和我執。
我應該愛曼達如她,而非愛曼達如我。這樣的領悟並不容易,看看我們多麼容易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就可以明白。
是的,曼達,妳是可愛而獨一無二的,媽媽從來沒有否認妳有妳的節奏和旋律,妳的人生樂章,妳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創作者。
親愛的曼達,媽媽也會像爸爸一樣,成為妳最忠實的欣賞者。不過,妳還是得學習在課堂上把筆記抄完,把字寫工整,這點基本的要求,妳還是逃不掉的。愛妳如妳,但不是愛妳不管妳,懂嗎?
哦,我的曼達。
兒子你為什麼寫這樣的字條?
如果心中不是有很大的不滿和憤怒,
可以對自己的父母用這麼重的字嗎?
我把車子停在路邊,一盞勉強執行任務的路燈,提供車內少許的光亮。距離和美容院約好理頭髮的時間還有半個多鐘頭,我刻意提早帶著安卓出門,心中忍著和兒子「攤牌」的情緒已經滿漲到高點。
「祖祖,你是個有腦袋、有感情的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吧?!」頂著一頭顯然超出學校標準的大蓬頭(安卓天生鬈髮,而解除髮禁對某些學校仍只是參考),兒子對老媽這個不符合場景的嚴肅開場白嚇了一跳。
「妳指的是什麼?」孩子想要立刻切入主題,為娘的還不斷自我提醒,要用迂迴而理性,而感性,而有效的方法來做親子溝通。」
「老爸對你和妹妹的關心和用心,你是很清楚的,事實上,從小到大,你對爸爸的依賴超過對我的依賴,但是如果你誤用父親的疼愛,隨意變成一種傲慢,那就不對了……」
「妳是說恃寵而驕?!不會啊,老媽,妳怎麼會這麼想呢?」
兒子竟然用了我話到嘴邊的成語,還進一步挑釁我的平心靜氣,我只好升高戰線──
「你忘了那天,你爸爸說了你兩句,不外是希望你對玩電動時間的控制要說到做到,功課學業要更認真一些,沒想到你突然站了起來,對著老爸大吼,說那你想要怎樣,我立刻衝到你面前,喝阻你的不敬,你忘了嗎?」我劈里啪啦,一股腦說了出來。
「哦!那個呀!小孩也有壓力大的時候嘛!我也跟爸道歉啦,妳別那麼serious, Take it easy!」兒子故作輕鬆,企圖四兩撥千斤的態度,終於讓我隱忍了兩天的低盪情緒爆發開來。
「那你為什麼寫這樣的字條?如果你心中不是有很大的不滿和憤怒,你可以對自己的父母用這麼重的字嗎?如果你爸看到,他會有多傷心!」
我壓抑近似歇斯底里的口氣,想到兩天前在浴室地上,撿到上面用國字和注音寫著「老爸我ㄓㄨˇ ㄓㄡˋ你」的字條,心裡的驚駭。
我想到日前父子的衝突,心中一沉,一向被視為溫文爾雅的兒子,上了國中竟然在心中潛伏對父母這樣的敵意,這還得了!我心慌意亂的將字條收進皮包,決定對孩子的爹隱瞞,再找個時間和兒子溝通。
安卓一頭霧水的接過已經有些縐巴巴的小字條,才看了一眼就大叫:「天哪!這是妹妹寫的。拜託,我怎麼可能連國字都不會寫,連注音都注錯,是ㄗㄨˇ ㄓㄡˋ,不是ㄓㄨˇ ㄓㄡˋ!」
我被兒子的回答搞得陣腳大亂,原先在心中演練好幾次的「苦口婆心」全成了可笑的腳本。
「什麼,可是妹妹怎麼會用詛咒這個字眼,而且她是甜蜜派,一天到晚跟老爸撒嬌的……我當然知道是ㄗㄨˇ ㄓㄡˋ,以為那是你在生氣下隨意寫下的,你的字有時寫得跟妹妹差不多嘛……」
情勢逆轉,我一方面鬆了口氣,不是叛逆期的兒子心中埋伏了對父母的怨懟,一方面為自己的主觀認定覺得難為情,只好拚命解釋。
如果不是黑夜和昏暗的路燈給了我一些掩飾,我想自己如此冤枉了兒子,一定臉都紅了。天啊,害我擔心了兩天……
「那是妹妹和老爸開玩笑的,那句話是從卡通片學來的,老爸也知道啊,我怎麼可能寫這麼沒水準的字條……」兒子對老媽的緊張兮兮恍然大悟後,顯然對這個大主播竟然犯了這麼離譜的錯誤判斷覺得好笑。
雖然從結果來看,我似乎緊張過度,也有些小題大作。但是親子關係的可能改變或出現負面發展,往往是許多小衝突沒有化解的累積,尤其當孩子不願意對父母說出心裡的話時,不定時炸彈就偷偷埋下了。我很高興寫字條的是總是隨興而為的小二女兒而不是心思細膩的國一兒子,因為它背後代表的意義大不相同。
為了收拾烏龍詛咒的結局,我還是跟兒子表白了我對這個字條為何重視的心情,希望他明白,在成長的歲月中,孩子與父母相互依賴,但衝突也會隨之增加,如果不能積極面對,親子關係就容易出現裂痕,一再忽略的結果,就很難修補。尤其,在這個快速變動、人際和倫常關係面臨重大考驗的年代,孩子從小就要建立對父母親的尊重和信賴,這是東方家庭的重要價值,我並不想放棄;這也是我不能容忍那張字條的原因。
我告訴他要教導妹妹不能再用這個字眼,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開玩笑的。走出美容院,兒子整齊俐落的短髮看來神清氣爽,而他那被一張小字條(四個國字加上兩個注音)折騰了兩天的媽,也好似被理了一個頭似的,總算輕鬆了……
「媽,妳放心,我明白妳和爸的苦心的,不過妳別老是那麼緊張行不行?妳的工作已經夠緊張的了,對我和曼達,妳就放開一些吧。」
原本是希望對兒子「曉以大義」的,沒想到反倒被他開導了一番,哎,這年頭,當父母的……真是……
為「健康教育」一百分慶功
天哪,誰來安慰我呀?!
我也很受傷呀,
史上最低的數學分數……
當曼達告訴我,她這次的月考數學只考了七十幾分的時候,我的腦袋好似被炸彈轟了開來,我的嘴巴張得像河馬,整整十秒鐘閉不起來。
「我很抱歉,媽媽,我真的很想考一百給妳的……」怎麼會這樣呢?曼達的爹花了不少時間幫她加強的,還說女兒其實每題都會做,只是容易粗心,昨天還自信滿滿的說這回考滿分沒問題,沒想到考了個「史上最低」,以她們班上的水平,這怕也是「班上最低」了。
「爸爸知道了嗎?」我盡量把嘆息隱藏在話語中,不讓女兒聽出來。好在,面對曼達的各種表現,為娘的我也是身經百戰了,以前大概會在第一時間尖叫發作。
現在,我明白曼達所有的表現就是我們所有親子互動、家庭教育的寫照,如果我要怪她,我必須先怪自己;如果我不想她受傷,我也不能傷了自己。
「知道了……」曼達顯得有些有氣無力,畢竟她明白我的失落。
想到孩子的爹的心情,我有幾分不忍,他也是書唸得很好的人,對兒女的教育又如此投入,一定也很懊惱女兒的數學竟然頻頻凸槌。
「媽媽,我大概是壓力太大了……越想考好,越會出狀況──」
「這不是藉口!」不知何時已站在旁邊的兒子,不等妹妹解釋完,劈頭就是一頓罵。
「哪有連題目、數字都抄錯的呢?四一五寫成四五一,怎麼可能會算對?!妳就不能細心專心一點嗎?還要怪什麼壓力。妳才小三,拜託,我國二才叫壓力好嗎?妳再這樣……」兒子訓起小妹來也是得理不饒人的,我正想阻止他的氣盛,這時,另一個需要我安撫的爹回來了。天哪,誰來安慰我呀?!我也很受傷呀,史上最低的數學分數……
「我知道你們在吵什麼,沒問題的,曼達都跟我說了,大部分還是粗心,只要她會就好了,這才是學習的目的。」原本以為會「搥心肝」的爹,居然表現得一派輕鬆。太過分了,是誰向我誇下海口,這次一定要讓女兒拿滿分的?我正在搜尋反擊的論點時,老爹竟然眉飛色舞了起來。
「你們不知道嗎?曼達的健康教育考了一百分喲,全班只有兩個人一百呢!」老爹對曼達豎起了大拇指,滿臉讚賞的笑。後者的表情立刻撥雲見日,也跟著笑得眼睛瞇起來。老爹就這麼摟著女兒的肩,走去客廳,看樣子是要「慶功」吧,留下頭上冒煙的媽和「好心給雷親」的兒子。
「什麼?健康教育考一百?健康教育是什麼東西啊,根本不算分的嘛,能跟數學比嗎?你爸竟然樂成那樣子?!」
在兒子面前也顧不得什麼形象,本來怕老爹傷心才忍住的怒火一下子全發了,之前常跟孩子強調分數不重要、態度才重要的「理念」也早被拋到腦後。兒子看著老媽比手劃腳的有些同情,不過他完全明白,已經關上的房門,阻隔了聲浪,正在「慶功」的父女倆根本聽不到,刻意壓低聲音的媽其實只是在虛張聲勢。
哎~與其說,我不忍心苛責可愛的女兒,不如說丈夫的態度再次感動了我。
他當然在意孩子的成績,他當然對無法達成給妻子雀躍的承諾感到懊惱。但面對兒女,他依然選擇給他們最大的包容和愛。何況,學習是漫長而多元的,分數不是唯一,一次的分數更不是絕對。
對於心思細膩,卻還不願用在追求課業表現的女兒,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這樣的教育才真正健康呀!
親愛的曼達,我和哥哥也是懂得的,媽媽不該那麼勢利的認知妳的成或敗、得或失,請讓我們加入妳健康教育考一百分的慶功行列吧!
愛孩子如她自己
「因為她不是妳!她是她自己,
而我百分之百也不希望她像妳!」
丈夫向我吼了起來,把我嚇了一跳,
他竟然說他百分之百不希望女兒像我?
父母親的痛苦之一,就是兒女的發展和表現常和自己的期待不同。我們盡一切可能,提供孩子我們自認為最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再加上諄諄教誨和愛的叮嚀,以為孩子的表現,就當如欣欣向榮的公司財報曲線一般,就算不是一飛沖天,總也要緩步走揚吧?!
奈何,鐘鼎山林各有天性,養兒育女就是無法如此打如意算盤。期待愈高,挫折愈大;降低期待,自己又不甘心。
就在「史上最低數學分數」事件之後,我又發現曼達的社會筆記漏了一大段,勉強寫的部分,字體也不夠工整,常寫的錯別字還是又錯了。我實在很喪氣,加強筆順,字體要工整,上課抄筆記要專心,不能寫錯字……我不知已經跟女兒講過幾次,也得到她「改過遷善」的承諾,但結果還是一樣。
想到又要向同學借筆記來補齊;想到自己苦口婆心,耐住性子勸導仍是枉然;再想到數學總是錯了不該錯的題目……我一股腦兒的又把氣發在老爹身上──
「都是你太驕寵女兒,她才會如此漫不經心,如果我們兩個人的態度一致些,她所有的事情都會做得很好!」
我開始講述自己從小就自動自發,該讀書就讀書,該吃飯就吃飯,該參加比賽就勇往直前,連學鋼琴都是自己「蕙質蘭心」主動要求的……
「我從來不需要讓我媽為我操心,她對我最大聲的提醒就是叫我去洗澡,還有早點睡覺……為什麼曼達不能像我一樣,自動自發?為什麼她的自我要求不能和我一樣?!她是我的女兒,為什麼她跟我不一樣?!」
「因為她不是妳!她是她自己,而我百分之百也不希望她像妳!」
丈夫向我吼了起來,把我嚇了一跳。不是他的聲音提高,而是他竟然說他百分之百不希望女兒像我?
這是什麼意思?我不好嗎?他不是娶了我嗎?什麼叫做他百分之百不希望女兒像我?這話實在很傷人!
「妳要明白,她是我們的女兒,但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我的眼裡,She is perfect!She is the most wonderful daughter we can ever get!I thank God for that!You are wonderful, too. You are superb, even. But everyone is unique. Don't make her another you!」
丈夫的語氣從激動中緩和了下來,他知道我是很愛女兒的。或許我對女兒的管教,他已經放在心中琢磨很久,一直在思量老婆的堅持和要求究竟該維持在什麼樣的平衡點。他當然贊同父母親的教導角色,但對孩子的期望,甚至要超越自己,卻很可能陷入兩敗俱傷的情境。
「Let~go~,妳女兒很棒,我不會溺愛她的。我同樣希望她學習得更好,我們當然要不斷的教導她。但是她有她的……呃……特點,在某些事情,她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提醒,妳不能操之過急……」老爹幾乎帶著懇求的眼神,令我心痛。
再一次,我個性上的急切和求好,暴露了我做為一個母親的不足和自以為是。
我完全明白丈夫說的都是正確的,我如此希望扮演好母親角色的努力,結果證明我不過是「急功好利」的想法,希望兒女不斷符合我的期待罷了。但是,父母對兒女如果都只是期待和要求,沒有寬容、沒有體諒、沒有等待,孩子的成長被迫要不斷證明自己,親子關係如同師生關係,從打分數和考評中建立,最終只會傷了感情。
難啊,真的好難!為人父母是水到渠成的榮寵和責任,對某些人甚至是千辛萬苦求來的恩賜。如同學校沒有教戀愛學分一般,養兒育女路上更是要歷經多少跌跌撞撞?丈夫大聲嘶吼「我百分之百也不希望她像妳」有如當頭棒喝,讓我看到了自己的褊狹和我執。
我應該愛曼達如她,而非愛曼達如我。這樣的領悟並不容易,看看我們多麼容易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就可以明白。
是的,曼達,妳是可愛而獨一無二的,媽媽從來沒有否認妳有妳的節奏和旋律,妳的人生樂章,妳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創作者。
親愛的曼達,媽媽也會像爸爸一樣,成為妳最忠實的欣賞者。不過,妳還是得學習在課堂上把筆記抄完,把字寫工整,這點基本的要求,妳還是逃不掉的。愛妳如妳,但不是愛妳不管妳,懂嗎?
哦,我的曼達。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