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09.08.31

親子合著之書 有助情感傳遞

文/編輯部
有研究指出,在教養孩子方面,寫信是一個很好的親子交流方式。所以先前就有多位國內知名作者透過書信的方式傳遞對子女的愛,為讀者做了最佳的親子教育典範。像是龍應台早在2007年即出版《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天下雜誌),透過一封封的電子郵件,和遠在國外的兒子往返交流,重新認識彼此;而小野與女兒李亞合著的《面對》(麥田),內容集結這對作家父女長達一年的書信往返,信中他們無所不談,分享彼此的人生,父女間深厚的親情展露無遺。

除了這類書信形式的親子合著書,其實一直以來也有多位知名作家及藝人,先後與家人合著出版各類書籍,藉此傳達親子間無可比擬的感情。像是擁有「台灣第一名模」光環的林志玲,就曾和父親出版《爸爸的照相機》(麒麟藝術)一書,不過這可是她瞞著喜愛作畫、寫書法的林爸爸,將他15年來隨手作畫的作品集結成冊,自己再親自為每一幅畫作寫下故事內容,書中還搭配一些家庭照片,作為送給林爸爸的父親節禮物,這本書不僅包含著林志玲家人間濃濃的愛,也反映出一個努力奮鬥男人的心路歷程,是一本很有意義的親子合著之書。

另一位美女作家成英姝,近日也與父親合著出版《我曾是流亡學生》(聯合文學),書中很多是集結自成爸爸(成湯)深受網友喜愛的部落格「爸爸媽媽姊姊妹妹,還有毛毛」中的文章,書中共分七大章,每章中間由成英姝擔任篇幅之間的串場,可說是一本抗戰時期流亡學生的追憶與自述,包括成爸爸家鄉興化的兒時回憶,特別是日人占據時避居鄉下的事,然後是共產黨的勢力進入,離家來到南京,與之後加入青年軍的種種經歷,儘管內容驚怖駭人,但成英姝也經由這次替父親聽寫文章,對父親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父女間的情感也更深刻了。

而為了反擊以前老媽(施寄青)常在《兒子看招》等書裡爆他們的料,如今已長大成人的段奕倫及段奕德兩兄弟,這次也在《我的老媽是名牌》(平安文化)中爆老媽的料,暢所欲言一則則記憶中老媽的故事,內容雖然幽默詼諧,但他們也不諱言藉由這次的書寫,反而增進了母子間的瞭解,其實這才是著書最大的收穫;此外,資深媒體人陳浩同樣在新作《女兒.父親》(遠流)中暢談與兩個寶貝女兒間的點點滴滴,再透過女兒陳翔繪圖,父女間的幽默、感動與心事,也都彷彿都躍然紙上,增添了濃厚的親子氛圍。

中國人對愛意總是羞於表達,親情尤甚,這時候這類藉由書信形式及親子合著之書,正好彌補了這方面的缺憾。作者親子本身不僅可以透過著書,傳遞彼此之間深厚的情感;讀者更可以透過閱讀書中文字,感受到作者親子間的交流互動,並從中學習到如何表達對家人的情感,所以,這類親子合作之書頗具引導性,十分值得你我一讀。

*文中成英姝家庭照,由聯合文學提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