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無錯,父母逼太過:菁英培養、才藝投資、陪讀輔導,究竟是父母「想要」還是孩子「需要」?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家長是孩子賦予我們的稱謂,也是社會賦予我們的稱謂
從寶寶來到這世上的第一天起,
我們便開始為這新來的小生命付出關愛……
但是,「愛」的定義是什麼?
本書將帶你探討現代教育上的特點與偏差,
讓我們重新學起,從頭做起,與孩子同步成長!
▎管與被管:你是哪一類父母
【權威型父母】──尊重+理解!孩子,我懂你!
權威型父母若對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可以提出異議並說出理由,而父母就會改變自己最初的要求,提出另一個更適合孩子的要求。權威型父母與孩子溝通良好,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會不惜時間和力量給他們有用的幫助。
【寬容型父母】──只要你開心,爸媽都樂意!
寬容型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們給孩子最大的行動自由,把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放在首位,甚至採取「聽之任之」態度。寬容型父母與孩子之間有很好的溝通和交流,在孩子需要時,他們樂意提供幫助。
【專制型父母】──我生你養你,你就得聽我的!
專制型父母要求孩子絕對聽從自己的「意見」。他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是不平等的,是一種「大人」和「孩子」的關係;是「管」與「被管」的關係,也因此導致親子溝通不良,儘管父母的初衷是好的,卻往往無法提供孩子有效的幫助。
▎家庭的影響:孩子的攻擊性從何而來
──我家寶貝小時候多可愛,長大後為何這麼暴力?
◎父母的撫養方式
冷漠拒斥的父母常會反覆無常地懲罰孩子,並且容許其表現的攻擊性衝動行為。這類父母總是挫傷孩子的情感需求,並樹立了對人漠不關心的「榜樣」。當孩子對他人表現出攻擊性時,他們採取無視的態度,這就使孩子的攻擊行為合理化。
◎靠體罰約束攻擊性行為
當這類父母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無法忍受時就會懲罰孩子、打屁股、打耳光。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模仿原型,不但達不到控制攻擊性的目的,反之卻在變相地暗示孩子「當有人使你不滿意時,應該如何對待他」。
◎家庭模式容易滋生攻擊性行為
「高壓式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間很少表達感情,常常爭吵不休。這種家庭,父母極少用鼓勵等正面方式來控制孩子的行為,只會選擇高壓策略。諷刺的是,這種環境出來的孩子對懲罰極其抵制,他們以相應強力手段反抗父母,並重複父母要制止的行為。
▶「對攻擊性孩子」的5大教育原則
‧對於孩子的暴力行為不要讓步。
‧孩子反抗時,不要讓自己的高壓方式升級。
‧用一種冷處理的方法來對付孩子的暴力行為。
‧注意孩子表現不好的行為,建立一套分數體系。
‧以熱情的方式對孩子表現出的親善行為予以鼓勵。
【本書將與你一起探討以下內容】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礎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一面鏡子
‧為孩子的茁壯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
‧孩子行為能力的培養是教育的重點
‧如何對待孩子及其在家庭中的地位
‧教育子女方面存在認知和方法上的偏差
本書特色
如何培養和教育好孩子是一門藝術。對於一個負責任的家長來說,從孩子誕生的那天起,每一天都是新鮮的、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因為孩子成長中所發生的故事我們都未曾體驗過。所以身為家長,我們必須重新學起、重新做起,做到在教育中學習,在學習中教育。希望本書能為正感到力不從心的家長帶來幫助。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走近孩子
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
了解孩子要從細微處開始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
讓孩子敞開心扉
縮小與孩子的差距
孩子應該有祕密
第二章 做一位合格的家長
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養
做一位有威信的父母
當心!孩子可能反感你
竇燕山痛改前非
為什麼老師的愛更勝一籌
學習型家庭
第三章 讓孩子茁壯成長
孩子的營養普遍缺什麼
促進孩子的腦發育
溫馨的家庭氣氛
成長的「童話氣氛」
以愛滋潤孩子的心靈
愛孩子的盲點
有益的習慣一:赤腳訓練
有益的習慣二:愛運動
走向大自然
第四章 解決孩子的問題
問題一:孩子性格太軟弱
問題二:孩子厭學
問題三:孩子有叛逆心理
問題四:孩子不善交往
問題五:孩子膽怯
問題六:孩子的攻擊性
問題七:孩子的糾紛
問題八:孩子受欺負
問題九:孩子太嬌氣
問題十:孩子太淘氣
問題十一:孩子內向
問題十二:孩子鬧脾氣
問題十三:孩子說謊
第五章 教育:按規律辦事
70%的家庭教育存在盲點
父母的觀念很重要
有趣的規律一:互補
有趣的規律二:轉移
教育:走出自己的模式
尊重孩子的天性
不能限制孩子玩
怎樣請家庭教師
第六章 教育孩子的藝術
天才就在你手裡
讓孩子遵守家規
計時隔離
讓孩子在同伴中社會化
教育孩子的習慣
賞識孩子
「抑揚」的藝術
暗示教育
體罰:該出手時才出手
父母不必太熱情
第七章 孩子的智力
新智慧觀
了解孩子的智力
訓練孩子的智力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培養孩子的興趣
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培養孩子的思考力
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第八章 孩子的非認知能力(一)
非認知能力日益重要
更重要的是EQ
培養孩子的膽識
培養孩子的道德感
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培養孩子的主動性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第九章 孩子的非認知能力(二)
教孩子做人的品德
教孩子愛人
教孩子關心他人
教育孩子懂禮儀
教孩子勤儉節約
朱元璋教子以德
瑪里·居禮怎樣教女兒
第十章 孩子的行為能力
訓練孩子的行為
培養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
培養孩子適應市場經濟的素養
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
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培養孩子的領導才能
讓孩子學會理財
洛克斐勒的小帳本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第十一章 孩子的學習
家庭學校合作有益孩子學習
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
讓孩子專心學習
讓孩子主動學習
讓孩子安心做功課
正確對待孩子的課外學習
幫助孩子考好試
給孩子「減負」
讓孩子愛上閱讀(一)
讓孩子愛上閱讀(二)
第十二章 怎樣對待孩子
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表現與行為:
信任孩子
正確掌握對孩子的愛
擺正孩子在家中的位置
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跟孩子訂個協議
交給孩子選擇權
善待孩子的成績和榮譽
允許孩子犯錯
孩子本無錯
平民化的態度
「精神虐待」不可取
第十三章 走出教育的盲點
盲點一:投資不投時
盲點二:陪讀
盲點三:製造菁英
盲點四:與學校教育不協調
盲點五:不會看待孩子
盲點六:重智育輕體育
序/導讀
前言
從你的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起,你──孩子的爸爸或媽媽──便開始為這個新來的生命而付出關愛。孩子是希望,是未來,是我們未盡事業的繼承者。身為孩子的家長,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哺育和培養我們的下一代,引領他們走上健康成長之路。
家長:是孩子賦予我們的稱謂,也是社會賦予我們的稱謂。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培養一個健康、智慧,有獨立個性、品行和人格的社會化的人。
前不久,據某教育科研機構調查發現,現在,全社會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了,但是,絕大部分家長根本不懂得家教,70%的家庭教育存在盲點。由此可見,以科學的態度、正確的方法培養和教育子女確實是迫在眉睫的緊要課題。
怎樣培養和教育好孩子,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對於一個負責任的家長來說,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天起,每一天都是新鮮的,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因為孩子成長的每一天所發生的故事,我們都未曾體驗過。所以,我們都必須重新學起,重新做起;做到在教育中學習,在學習中教育。
在本書中,將與你一起探討以下內容:
其一,也許你的許多精力要用在自己的事業上,但是,要培養和教育好孩子,必須要抽出時間來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礎。
其二,家長是孩子成長的一面鏡子。作為家長,要擺正的位置,只有不斷發現自己做家長的缺點和不足,不斷修正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這樣的家長才是合格的家長。
其三,家長要為孩子的茁壯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綜合的系統,既包括物質的因素,也包括觀念因素,還包括方法的因素。
其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種種問題,作為家長,是不是能順利加以解決,為孩子的成長掃清障礙呢?這裡面也有許多規律和方法可循。
其五,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許多家長的心願。但是,教育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不能違反規律給孩子給予太高的要求,而必須要認清規律,掌握規律,並按規律辦事。
其六,孩子的行為能力等的培養和塑造,是教育孩子的重頭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一天天長大,變得健全、成熟,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家長持之以恆地關注,並輔以正確的方法進行教育、引導的過程。
其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老師的教導下進行的。但是,家長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家長怎樣做才能恰到好處呢?這裡面也有許多規律和方法可循。
其八,孩子是上一代人生命的延續,沒有上一代人就沒有孩子,從這個意義上講,孩子是依附於父母而存在的;但是,孩子同時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獨立於父母之外的對世界的認知、個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因此,在家長與孩子的關係上,便具有了上述兩個方面的色彩。家長怎樣對待孩子,在家庭中給孩子怎樣的地位,在教育孩子時採用怎樣的方法,這其中有許多值得深入了解的內容。
其九,現在,許多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認知上和方法上的偏差,家庭教育存在許多盲點。身為家長有必要對此進行自我反省,有則改之,引以為戒。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