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爸媽有話好好說,養出會思考又自律的孩子:重啟大腦、提升認知能力的25種親子溝通思維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284
    36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具體、堅定、有原則的說話方式
提升孩子的自信、自律,及思考能力

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會決定孩子的未來。
「要再加油喔」、「我是為你好」、「絕對沒問題」
——乍聽之下是鼓勵孩子的正向話語,
卻會對孩子的大腦造成深遠的不良影響。

本書由小兒科醫生與臨床心理學家共同撰寫,
結合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專家團隊所設計的親職教養訓練,
帶領父母深入了解生活中的NG話語,為何造成孩子放棄溝通,
又該如何轉換心態,用正確的對話重新建構家庭橋梁。

★改變生活中的NG話語,讓孩子主動說出心裡話
案例1:「考100分,很棒耶!」→「你進步了喔!」
  當孩子在考試或比賽中取得佳績,爸媽理所當然會稱讚一番。然而強調考100分、拿第一名很厲害,反而會讓孩子拘泥於分數和成績,陷入「沒考滿分就是不夠好」、「要拿第一爸媽才會滿意」的焦慮心理,甚至變得害怕失敗。
  忍住「考滿分很棒」的稱讚,改為肯定「進步很多,不錯喔!」讓孩子理解家長的肯定與信任,便能充滿自信,不會為了考試分數高興或沮喪。

案例2:「我是為你好!」→「你想怎麼做呢?」
  家長與孩子的選擇不同步時,往往會告訴孩子:「我是為你好才這樣說」,但是「為你好」是父母用來支配孩子的咒語,無法有邏輯地說服孩子,往往只是帶來壓力與不服氣的情緒。
  此時應該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在遇到意見分歧時,與他深入討論「你想怎麼做」,並進一步分析每個選擇會帶來的後果孩子是否能接受,才能促使孩子認真考慮未來的方向。

案例3:「不要放棄、再努力看看吧!」→「這樣啊,你想休息一下」
  當孩子忽然說出不想再學才藝、不想上學時,爸媽往往會下意識地鼓勵他們「不要放棄」、「再努力看看」。對家長來說突如其來的通知,卻可能是孩子思索已久才開口商量,並非衝動之下的決定。此時若僅停留在表面要求他「再努力看看」,只會讓不安的情緒繼續加深。
  其實,孩子表達想休息、想放棄的念頭時也會緊張不安。在否定決定前,應該先好好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強加批判或個人建議,才能接住孩子的真實感受。

★建立家庭核心規則,爸媽成為孩子的理解者,加深彼此之間的信賴度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也會漸漸茁壯,長成得以信賴的大人。
在孩童時期,以正確的溝通方式受到父母尊重與理解的孩子,
會成為樂於分享自己的喜好、感受,並能獨立思考的大人。

當挫折不斷累積,又無法受到父母的理解與承接,
孩子會變得更容易封閉自己,拒絕與父母溝通。
甚至出現無法接受失敗、情緒失控、拒學等行為。

此時,父母須以開放的心態與尊重態度,陪伴孩子面對困擾他的問題。
訂定家庭生活中的核心原則,深入對話、彼此合作,
與孩子正確對話,讓家庭關係更融洽,孩子也能更獨立有自信!

作者

成田奈緒子 Naoko Narita
小兒科醫師、醫學博士、國家認證心理師。育兒科學AXIS代表;文教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一九八七年自神戶大學醫學部畢業後,分別在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及筑波大學基礎醫學系,從事分子生物學、胚胎學、解剖學、大腦科學的研究。一邊持續從事研究工作,一邊推展融合醫療、心理、教育與社會福利的新育兒理論。著作眾多,如:《促進孩子大腦發展的親職教養訓練——愈難帶的孩子成長愈大》(合著,合同出版)、《被誤認為有發展障礙的孩子們》(青春出版社)、《為何父母越完美,孩子越痛苦?:化擔憂為信任的教養之道》(如何 出版)等。

上岡勇二 Yuji Kamioka
臨床心理士、國家認證心理師。育兒科學AXIS工作人員。一九九九年自茨城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畢業後,在適應指導教室、兒童諮詢所、醫院內特別支援學校附設教室、茨城縣發展障礙支援中心從事家庭支援工作。著作有《促進孩子大腦發展的親職教養訓練——愈難帶的孩子成長愈大》(合著,合同出版)、《讓孩子幸福的「正確睡眠」》(合著,產業編輯中心)、《壓力能提升專注力》(萌芽社)。

目錄

前言 摧毀孩子大腦的元凶,是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 3

序章 孩子的大腦是如何發展的 19
基因型,決定孩子的「焦慮量」╱愈難帶的孩子,成長空間愈大╱「神童」為什麼會拒絕上學╱首先從打好大腦的「地基」開始╱透過規律生活養成「本能腦」╱「不想吃早餐」是大腦發出的危險信號╱「一句不經意的話」就能左右大腦的發展╱大腦發展從嬰兒期就已展開╱不論從幾歲開始,大腦都有可能重新培育


第1章 破壞孩子「自律」的話語 45
Case 01
× 「居然考了100分,不簡單耶!我真的很高興」
〇 「你進步了喔!」 46
稱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束縛╱大腦的神經迴路——「心智腦」╱要「肯定」,而不是「讚美」╱只要有自信,人就會成長╱養育孩子,就是把「0信任」變成「100%信任」後,放手讓他前行╱不看考試分數╱家庭是最小單位的「社會」

Case 02
× 「把東西收拾好!」
〇 「把它放回原位吧。這樣下次會比較容易找到」 62
「模糊用語」會阻礙大腦成長╱對孩子說話的原則是「有邏輯」且「使用完整的句子」╱孩子並不是真的想對父母說「很煩耶」╱讓孩子在收拾上享有「治外法權」╱不妨試試「廢除兒童房」

Case 03
× 「我是為你好才這麼說」
〇 「你想怎麼做?」 72
「為你好」是支配孩子的咒語╱孩子既不是父母的「分身」也不是「私人物品」╱勿忽略孩子釋出的壓力訊號

Case 04
× 「你又在看那些無聊的YouTube影片?」
〇 「你在看什麼啊?也告訴我吧」 78
「無聊」是輕易否定珍貴事物的詞彙╱親子一起面對數位媒體╱親子一起面對數位媒體數位原住民的IT素養遠遠高於父母世代╱孩子喜歡的事物就是世界的全部

Case 05
× 「沒問題的!你一定做得到」
〇 「如果像之前那樣做,也許會做得不錯喔」 86
「沒問題」是毫無根據、隨口說出的話語╱以合乎邏輯的方式告訴孩子「為什麼做得到」╱「失敗」正是促進大腦成長的良機


第2章 破壞孩子「自信」的語言 93
Case 06
× 「如果是在念書另當別論;如果只是在打電動,不如早點去睡覺」
〇 「雖然可能還想玩,但已經到了睡覺時間喔」 94
健康的生活環境是一切的基石╱父母對於家庭生活應具備「核心原則」

Case 07
× 「如果你考試考80分以上,我就買給你想要的東西」
〇 (在家庭生活中萌生感謝之情)「很開心,所以買給你當作獎勵」 102
不該讓「得到想要的東西」本身變成目的╱透過「說明想要的理由」來培育大腦

Case 08
× 「還是個國中生,化什麼妝!」
〇 「妝化得真好!也教教媽媽吧」 108
講得再有「道理」,也只會引起反彈╱化妝能活化額葉的功能

Case 09
× 「(未確認孩子是否在聽)明天晚上六點要回到家喔」
〇 「(好好看著孩子的眼睛)明天晚上六點要回到家喔」 114
大腦不善於一次接收許多資訊╱用「5W1H」來傳達訊息

Case 10
× 「這所學校的程度剛好適合你」
〇 「想去念就要努力,但也有可能考不上喔」 120
引導孩子思考「上下學所需時間」和「學費」問題╱務必告訴孩子也有可能落榜


第3章 破壞孩子「思考能力」的語言 127
Case 11
× 「別玩了,快去寫作業!」
〇 「來寫作業吧!我來計時5分鐘喔」 128
強迫孩子寫作業比不寫作業更傷害大腦╱一次能集中注意力的上限為「年級×5分鐘」╱孩子在家裡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僅1個半小時╱透過「晨讀」來鍛練額葉的資訊處理神經

Case 12
× 「你是不是也有不對的地方?」
〇 「這樣啊,是××同學先打你的啊」 140
以「鸚鵡學舌」方式引導孩子說出情緒

Case 13
× 「午餐袋確實放進(書包)去了?」
〇 「(對老師說)孩子老是忘東忘西,真是抱歉!」 144
過度干涉會養出一事無成的孩子╱「忘記帶東西」沒什麼大不了

Case 14
× 「(對不想再去補習的孩子說)試著再努力一下吧」
〇 「這樣啊,你不想再去補習班了」 150
傾聽孩子,而不加入自己的意見或建議╱父母要表現得比孩子「更高明」、「更有智慧」╱3、4歲的「我想做這個!」不用全部當真╱「不想上學」也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養分

Case 15
× 「(探頭往房間看)有在認真念書嗎?」
〇 「你這麼用功念書,我幫你準備點消夜吧」 158
對孩子的房間一概不過問╱父親往往會用否定性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的房間,是「純粹用來睡覺的房間」


第4章 破壞孩子「社會性」的語言 165
Case 16
× 「不可以說謊!給我說實話!」
〇 (先暫時放過,一會後)「其實不是這樣的吧?」 166
孩子說謊的原因出在父母╱即使說謊也不會變成小偷╱說謊,是因為內心感到不安

Case 17
× 「大人的世界更辛苦,你要加油」
〇 「跟我說說看,什麼地方讓你覺得辛苦?」 172
不能將「大人世界」的常識強加於孩子身上╱了解「工作的辛苦」就是了解「成人社會」╱如果父親說得太過頭,就輪到母親登場

Case 18
× 「我現在很忙,待會再說」
〇 「怎麼了?晚餐後的話,我有空喔」 178
當孩子有話要說,先暫時停下手邊的事╱從幼兒期開始培養好好說話的習慣

Case 19
× 「(在電影院裡)安靜一點!」
〇 「(對周圍的人說)真的很抱歉」 184
並不是隨時隨地都得「保持安靜」

Case 20
× 「給你零用錢,去買個東西回來吧!」
〇 「如果想吃焗烤,就去買牛奶回來吧!」 188
孩子分擔家務不需要報酬╱零用錢以「年級×100圓+a」為原則╱培養中長期的金錢觀念


第5章 破壞孩子「大腦」的語言 197
Case 21
× 「你要花多少時間在Line這種東西上啊?」
〇 「你在跟誰用Line聊天啊?」 198
即使沒興趣,仍然肯定它的存在價值╱10歲以前手機交由父母管理

Case 22
× 「不准說『幹掉』這種粗話!」
〇 「是喔,你要幹掉他啊」 204
老是用大道理說教,孩子反而會走偏

Case 23
× 「拿個大盤子來」
〇 「把餐櫃最下層、最大的盤子拿來」 208
每個人對「大」的想像都不同╱做菜可以幫助孩子鍛練大腦╱讓孩子看見「父母的感謝」

Case 24
× 「(對擔心的孩子說)要更堅強一點!」
〇 「覺得不安嗎?可以說說看你在擔心什麼嗎?」 216
孩子容易不安時,不可以說「要更堅強一點」╱將「負面語言」轉換成「正面語言」

Case 25
× 「如果有空放空,不如去念書!」
〇 (觀察了大約30分鐘後)「怎麼樣?要不要來玩個遊戲?」 224
放空時,大腦可能正在進行「創造性思考」╱除了念書,大腦還需要其他刺激╱善用「語彙回想遊戲」、「接龍遊戲」發展能力╱擁有許多「愛好」會讓人生豐富多采

結語 孩子一定會成長和發展 235

序/導讀

前言 摧毀孩子大腦的元凶,是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

你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是否會對孩子說以下這一類的話呢?
「居然考了100分,真了不起!」
「沒問題的!你一定做得到」
「把東西收拾好!」
「別玩了,快點做功課!」
我想,這些全是父母們「出於好意」而說出口的話。
不過,這類「不經意的話語」卻有可能「摧毀」孩子的大腦。

為了培育孩子的大腦,透過「語言」進行親子間的溝通非常重要。
為什麼呢?因為大腦有一種特性,會將一再重複進入的刺激判斷為「重要事物」,讓神經回路變粗、變快。換句話說,聽了許多否定性話語的孩子,大腦會變得習慣快速處理負面刺激。
負面刺激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壓力來源。來自父母的負面語言有時會成為導火線,導致起立性耐受不良症等的疾病,或是引發偷竊等犯罪、拒絕上學、偏差行為……這類嚴重問題。

對孩子的否定性話語不僅限於「你真的很沒用!」、「要我說幾次才懂!」這些容易辨識的話語。像是開頭所舉的那些「乍聽很正面、似乎對孩子有益的話」,也可能變成對大腦的負面刺激,端看你如何表達。
稱讚孩子做出的成果時說的「居然考了100分,真了不起!」,反過來也可能傳達出「沒考到100分就不夠好」的訊息。此外,在失敗時鼓勵孩子「沒問題的!你一定做得到」,也可能反過來讓孩子感到絕望。
以往至今我們已見過無數這類「因為關心孩子才說的話」,反而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的案例。

我們所經營的「育兒科學AXIS」父母育兒支援組織,團隊成員包括醫療、心理、教育、社福等領域的專家。至今累計已有7,000位家長,因面臨孩子的發展障礙(如:自閉症)、拒絕上學、繭居等育兒煩惱和不安而前來求助,我們也一直致力於協助家長們解決問題。
本機構根據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的實證研究,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論——「親職教養訓練」(打造更有助於大腦發展的生活環境)。並在這套理論的基礎上,發展、推出各式各樣的工作坊。
為了讓孩子的大腦健全發展,光靠傳統腦科學的理論「仍然不夠」。因此,我們深化腦科學的理論,更進一步提出「親職教養訓練」這樣的理念。

本書便是在「親職教養訓練」理論的基礎上,以「科學上正確的、對孩子大腦發展更有幫助的說話方式」為主題撰寫而成。
或許有人已開始擔心「我平時是不是都在說一些會傷害孩子大腦發展的NG語言」,但其實不需要擔心。因為發育中孩子的大腦比成年人的大腦靈活數十倍,新的刺激可以產生無限的變化,具有極高的「可塑性」。

如果家長能為了孩子好,維持規律的家庭生活,並改善日常的說話方式,那麼不論孩子現在幾歲,都能重新培育孩子的大腦。我們已親眼目睹過許多孩子出現脫胎換骨般的轉變。
本書若能協助那些為教養子女而煩惱的家長們,了解如何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那將是我們的榮幸。
育兒科學AXIS 成田奈緒子、上岡勇二

試閱

基因型,決定孩子的「焦慮量」
究竟哪些父母的「語言」會阻礙和傷害孩子大腦的成長呢?要使用怎樣的「語言」,才能讓孩子的大腦健全地成長呢?在進入主題之前,本章主要想介紹一些在認識該如何培育大腦前,應該先了解的大腦相關知識。
可能有些朋友已經知道,決定一個人性格傾向的基因全都在大腦裡。
一九九〇年代開發出名為PCR(聚合酶連鎖反應)的劃時代技術,這項技術也被用來檢測新冠病毒。此項PCR技術讓記載了生命各種遺傳訊息的DNA(去氧核糖核酸)變得更容易解析,進而使對存在於大腦內的基因研究得以迅速推進。
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研究發現腦內物質的「基因型」不同,會導致性格傾向等的氣質出現差異。比如,血液中也存在基因型的差異。每個人都有紅血球,但附著在紅血球表面的物質形狀因人而異,因而產生A型、B型、O型、AB型四種血型。
到目前為止,已發現多種會影響性格傾向的腦內物質的基因型。其中一種,是會促進血清素的作用、稱為「血清素運送蛋白」的蛋白質基因型。血清素又稱「快樂荷爾蒙」,是一種能夠平撫煩躁、焦慮、恐懼等情緒,使心理保持穩定的物質。血清素不足時,不安會加劇,這種狀態如果長久持續,就會引發憂鬱症等的疾病。
血清素運送蛋白的基因有「SS」(較少)、「SL」(普通)、「LL」(較多)三種。研究發現,「SS型」的血清素作用較弱,因此容易產生較強的不安感,使得孩子容易呈現神經質的性格傾向;相反的,「LL型」的血清素作用較強,不安感較弱,因此孩子較容易發展成寬厚、隨和的性格傾向。
順帶一提,日本人中,血清素生成較少的「SS型」約占七成,「SL型」約占兩成,「LL型」約占一成。另一方面,研究顯示,美國人中,約三成的人擁有能生成較多血清素的「LL型」基因。與美國人相比,似乎較多日本人具有負向氣質,或許就是受到基因「型」的影響。

愈難帶的孩子,成長空間愈大
那麼,帶著不安感容易加劇的基因型出生的孩子,就一定會抱著「強烈的不安」過一生嗎?
答案是否定的。
孩子天生遺傳來的性格特質,會隨著父母等所提供的環境而有所改變。研究人員曾針對孩子的遺傳性格傾向與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進行調查,該項調查從幼兒期開始,最長的歷時十年以上。下一頁的圖表就是其研究成果的總結。

結果顯示,遺傳上有愈多脆弱因子(例如:容易感到不安)的孩子,反而更容易受到父母等所提供的教養環境影響。也就是說,孩子在負面環境下成長時,遺傳上的性格傾向會表現得更為明顯;反之,如果是在正面環境下成長時,這些遺傳上的傾向會被抵消,發展出更容易適應社會的性格。另一方面,那些未發現脆弱因子的孩子,受環境的影響並不明顯。
這表示,即使孩子天生具有遺傳上的脆弱性格傾向,但只要給予正向的教養環境,就有可能培養出超越這些脆弱性、具有社會適應力的性格。換句話說,孩子的未來能否正向成長,取決於父母的教養方式。
而且,遺傳上愈是脆弱的孩子,愈能因為環境的不同,而出現大幅度、正向的改變。這意味著,愈是讓人感覺「難帶」的孩子,將來的「成長空間」愈大。不論現在的狀況是多麼負面,只要今後採用正確的教養方式,孩子仍然有可能改變。

「神童」為什麼會拒絕上學
我們所經營的育兒支援機構「育兒科學AXIS」以工作坊為核心運作,經常有面臨各種育兒困難的家長們上門求助,如:孩子拒絕上學,或有ASD(自閉症)、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所謂的發展障礙。
其中也不乏一些原本在上小學前被稱為「神童」的優秀孩子,上小學後卻變得不想上學的案例。
神童會變成不想上學,原因多半出在弄錯了大腦發展的順序。大腦發展有「正確的順序」,不是父母可以依自己的方便隨意改變的。一旦弄錯這個順序,大腦會失去平衡,因為不想上學和身體種種不適而變得無法早起,甚至引發起立性耐受不良症等疾病。
基本上,兒童的大腦在出生後會經歷三個階段,逐步發展為成人的大腦。

第一階段(在0歲〜5歲左右之間發育)
本能腦(間腦、腦幹)
最先必須發展的是「本能腦」。主要是指大腦邊緣系統、視丘、下視丘等的間腦,及中腦、橋腦、延腦等的腦幹部分。這部分的大腦職掌呼吸、自律神經、睡眠、進食等生存所必需的功能。
要發展孩子的「本能腦」,最重要的是遵循太陽的節奏過著規律的生活,並確保充足的睡眠。它會在0〜5歲之間逐漸發育完成。

第二階段(以6歲〜14歲為主要階段快速發育)
自律腦(大腦新皮質)
其次應該發展的是「自律腦」。主要是指大腦新皮質。這部分的大腦職掌語言功能、手腳可自主控制的細膩動作。
要發展孩子的「自律腦」,除了在學校的學習和運動之外,還要讓孩子經歷各種體驗,將大量知識和資訊輸入大腦中,這很重要。它是從1歲左右開始發展,6歲到14歲左右為主要成長期,並在18歲左右發展得最活躍。

第三階段(10歲〜18歲之間發展得最旺盛)
心智腦(連接額葉、間腦和腦幹的神經迴路)
接著最後要發展的是「心智腦」。指的是連接「自律腦」,也就是大腦新皮質的一部分——額葉,和「本能腦」的神經迴路。這部分的大腦職掌邏輯思考、問題解決能力、想像力和專注力等大腦最高階的功能。
額葉會從「自律腦」已有的資訊中刪除不必要的部分,並建立粗大的神經迴路,以便能夠快速處理必要的資訊。換句話說,持續給予「自律腦」大量且優質的刺激,會有助於發展「心智腦」。「本能腦」與額葉之間的神經迴路大約從10歲左右起開始連結,並在18歲左右發展得最旺盛。

首先從打好大腦的「地基」開始
前面也提到,大腦發展的順序必須要遵守。就像蓋房子一樣,先蓋一樓的「本能腦」,接著蓋二樓的「自律腦」,最後再打造一條連接一、二樓的樓梯,也就是「心智腦」,便大功告成。
先前提到的「神童」之所以變得不想上學,原因在於「本能腦」尚未發育完成,就試圖去培養「自律腦」。一樓的基礎還沒打好,好就想要先搭建二樓,結果承受不了二樓的重量,整棟房子就垮掉。
從小就送孩子去學習英語會話、鋼琴、舞蹈等才藝的家長正在大幅增加。年幼的孩子學什麼都能吸收,因此父母愈是費心栽培,理論上愈能培養出「有才華的孩子」。然而,從「大腦發展」的觀點來說,很多時候卻往往完全相反。
首先,最重要的是徹底培育好「本能腦」。為此,最重要的就是每天生活作息規律,並確保充足的睡眠。
本書的主題是父母說出口的「話」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的發展。的確,「語言」對培育健全的大腦非常重要,但那是在「本能腦」這基礎結構已穩固的前提下。請絕對不能忘記這一點。

透過規律生活養成「本能腦」
大腦發展第一階段的「本能腦」,是靠規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來培養的。然而,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日本人的睡眠時間極其不足,這是目前的現狀。
在以17歲到30歲為對象的比較中,日本人的平均睡眠時間為男性6小時12分鐘、女性6小時9分鐘,在二十個國家中是最短的(Arch Intern Med.2006;166:1689-1692)。
可想而知,孩子們也不例外。日本小學生的平均睡眠時間為低年級9小時9分鐘、中年級8小時51分鐘、高年級8小時24分鐘,隨著年級升高急遽縮短(「日本兒童的睡眠習慣╱睡眠障礙與情緒╱行為問題之間的關聯性」Sci Rep11、11438〈2021〉竹島正人、太田洋、細谷哲等)。

上方圖表是兒童健全發育所需睡眠時間的研究數據。小學生(6歲〜12歲)需要的夜晚睡眠時間大約為10小時,中學生(13歲〜15歲)大約是9小時。以日本小學生的平均睡眠時間只有8小時多來看,根本是不夠的。
人類為晝行性,而非夜行性動物。日升而作,日落而息,這是生理上最佳的生活節律。
清晨五點到七點之間曬太陽,大腦會分泌大量的「快樂荷爾蒙」——血清素。血清素能消除不安,使人變得開朗、心情正向。不但如此,早晨清醒的大腦中還會分泌大量名為「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皮質醇能促進代謝,並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如果白天的活動有充分曬到太陽,那麼下午三點過後,腦內就會開始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具有降低體溫、緩解肌肉緊繃的作用。只要順應太陽的節奏作息,我們的身體原本到了夜晚就會自然感到想睡。
睡眠時間少,就表示作息違反太陽的節奏。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即使不可能睡滿10小時,也請務必確保至少9小時的睡眠。由於夜晚是睡覺時間,我們建議晚上九點前就寢、早上六點前起床。
只要確保充足的睡眠,大腦就一定會發育。

「不想吃早餐」是大腦發出的危險信號
大腦發育最初階段的「本能腦」,是透過順應太陽的節奏規律地作息及確保充足的睡眠,逐漸發展起來的。
原則上,「本能腦」大約在0歲到5歲之間發育完成。然而,來我們「育兒科學AXIS」求助的,許多是那些孩子的「本能腦」未充分發育的家長。家有幼兒的家長自不在話下,當中甚至有孩子已經上高中或成年的家長。
諮詢內容多半都是關於孩子拒絕上學,和行為或情緒上的問題。
對於這樣的家庭,我們首先會請家長協助孩子調整「生活的節奏」。藉由按時上床睡覺、按時起床來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光是這麼做,孩子們的樣子就會有如脫胎換骨般地改變。
您的孩子是不是會早上起不來,在床上拖拖拉拉,或總是說「我不想吃早餐」呢?從大腦發育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危險信號。有可能因為睡眠不足,導致自律神經未能正常運作。
自律神經由主要在睡眠或放鬆時運作的「副交感神經」,和主要在清醒和緊張時運作的「交感神經」所組成。早上起床後仍然很想睡,是因為本來應該啟動的交感神經沒有發揮作用,而副交感神經的運作占優勢的緣故。不僅如此,睡眠中副交感神經的運作很活躍,以促進食物消化,可是一旦睡眠不足,其作用就會變弱,導致早上沒有食慾。
如果您的孩子睡眠不足,那就協助他調整「生活節奏」吧。首先,建議從早起開始。這是培育更健全的大腦的根本前提。
早上起來後,掀開窗簾。讓陽光從眼睛進入,透過刺激視覺使大腦清醒。早上洗澡也有助於提高體溫,使人更容易清醒。時間允許的話,即使只是散步個五分鐘,也能讓大腦進一步活絡起來。只要早起,白天並有充分的活動,理論上到了晚上自然會感到想睡。
夜晚,至少就寢前一個小時就別再看電視和手機等,這點很重要。螢幕發出的藍光一進入眼睛,腦內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就會減少,使得大腦無法感受到睡意。
泡澡也要在睡前一個小時前完成。因為浸泡熱水會讓體溫升高,使交感神經受到刺激,變得不容易入睡。如果時間不夠充裕,就以淋浴的方式解決,或是改成早上泡澡。

「一句不經意的話」就能左右大腦的發展
正如我們前面所談到的,孩子的大腦會因為父母所提供的生活環境而往好的方向發展,也有可能往壞的方向發展。我們將父母為了子女所進行的、有助於孩子大腦發展的生活環境營造,稱為「親職教養訓練」,並在「育兒科學AXIS」中推展相關的工作坊。
「親職教養訓練」總共有六項重點。

重點1
建立穩定的生活習慣
0歲到大約18歲的孩子,多半都是與父母一起生活。也就是說,父母提供的生活方式,就是孩子所生活的環境。正因如此,建立穩定一致的生活習慣才那麼重要。在固定的時間醒來、好好地吃完早餐再去上學、晚上按時上床睡覺,每天過著規律的生活,才能讓大腦發展第一階段的「本能腦」穩步發展起來。

重點2
努力實現和諧、順暢的溝通
為了讓「自律腦」發展得更好,家庭中的對話如何進行非常重要。父母不是單向地對孩子「發話」,而是藉由「對話」加深彼此理解、和諧地互動交流。父母在面對孩子時,應注意「提醒或糾正孩子時要說明理由」、「不使用模糊用語」、「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予以傾聽」等等。

重點3
建立親子之間彼此尊重、互相合作的關係
小孩是以什麼都不會的狀態來到這個世界。隨著一點一點地成長,漸漸地自己能做的事也愈來愈多。父母要一點一點地放手讓剛出生時需「100%擔心╱0信任」的孩子,去做他能力所及的事,用這樣的方式來養育孩子,以求孩子18歲時能長成「0擔心╱100%信任」的大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父母有必要「在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下放手讓孩子嘗試」、「將家庭生活中必要的家事,如準備餐點等,不是幫忙,而是作為責任交由孩子去做」。

重點4
分享適當的處理憤怒和壓力的方法
壓力不必然是壞事。人在承受壓力時,體內會分泌一種叫做皮質醇的荷爾蒙,可大幅提升幹勁和專注力。然而,若長期處在壓力下,體內的皮質醇會枯竭,導致身心疲憊不堪。此外,養育孩子是一場長期戰,有時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壓力來源。父母要擁有興趣、嗜好等多種紓解壓力的方法,並將這些方法分享給孩子。此外,孩子通常不容易察覺自己的壓力,因此每天要細心觀察他們是否與平時不一樣,這點也很重要。

重點5
營造親子都能感到愉快的正向家庭氛圍
當一件事發生,不同的人對那件事會有不同的解讀。這種思考方式的「慣性」是大腦在發展過程中逐漸養成的,被稱為「認知」。甚至有研究顯示,如果一個人具有容易從負面解讀事物的認知傾向,可能會出現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不佳,或皮膚疾病容易惡化的情況。在家庭裡營造一種總是能正向解讀事物的氛圍很重要。讓我們身體力行以下幾件事:「總是用正向的方式表達事情」、「父母要先時時留意保持笑容」、「發現孩子的優點並用言語表達讚美」。

重點6
父母要有穩定一致的核心原則
許多父母在孩子進入小學後,便開始以「成績」作為衡量的標準。然而,父母只需要在家庭生活中堅持「核心原則」,這才是重要的。
孩子在學校或補習班的評價是不確定的東西,可能只因為老師換人,評價便有所改變。況且,孩子在家庭以外的環境中,早已在面對各種評價了。孩子剛出生時,父母應該只是希望他能健康地長大就好。讓我們回到那時候的心情,在家庭中堅持兩、三項真正重要的「核心原則」,例如: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這樣就夠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37158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1*14.7*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