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_帶來幸福的種子句[貼紙版]

當媽這堂課:綠君麻麻的親子練習筆記(隨書附贈「計畫控媽媽的超實用生活學習表單」別冊)

  • 79 332
    420

活動訊息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內容簡介

隨書附贈「計畫控媽媽的超實用生活學習表單」別冊

如何養成閱讀習慣?寒暑假要怎麼安排?
讀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好?該不該考資優班?
怎麼帶孩子準備月考?如何面對考試挫敗?

養兒育女的各種問題就像隨堂考,突如其來又讓人不得不接招!當媽這堂課沒有課本,也沒有標準答案,只能在一次次參考、嘗試與修正中,摸索出屬於自己家庭的成長方式。

綠君麻麻可能不是這堂課的「學霸」,但絕對是擅長整理考試重點的「筆記達人」。她根據十多年的親職學習經驗,把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親子難題彙整成冊,為家長提供一本好讀、實用的練習筆記。

本書特點
.以循序漸進、溫柔陪伴的方式,化解家庭教育中常見的親子難題。
.內容涵蓋書房打造、作息安排、閱讀養成及競賽攻略,兼具實用性與趣味性。
.結合理性規劃與感性啟發,讓孩子穩健成長,也讓天賦自由發光。
.隨書附贈「計畫控媽媽的超實用生活學習表單」別冊,幫助家長輕鬆落實規劃。

「計畫控媽媽的超實用生活學習表單」別冊
規格:平裝(騎馬釘)/16頁/14.8×21 cm/雙色印刷

作者

林俐君(綠君麻麻)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修習中等教育學程及資訊傳媒學程。已婚,育有女兒俏虎和兒子弟噗。
擔任過行銷企劃主管、網站主編。著有暢銷書《讀懂古人的痛,就能跳過現代的坑:史上最潮的國學經典》,並有多篇文章刊載於「親子天下」、「未來Family」、「關鍵評論網」、「商周Smart自學網」等網路平台。
臉書粉絲專頁:facebook.com/LijuneDiary

目錄

自序 陪孩子長大,也陪自己成長

單元一 教育孩子前,先教育我自己
第1課 開始練習當媽
第2課 最好的學區房,就是自家書房
.2-1 不想輸在起跑點的教育焦慮
.2-2 如何打造自家書房
.2-3 讓孩子願意走進書房的祕訣
第3課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3-1 親子共讀,創造美好的閱讀記憶
.3-2 高效超值的雜誌學習
.3-3 中學生還來得及培養閱讀習慣嗎?

單元二 上學囉!從小養成好習慣
第4課 公立學校好,還是私立學校好?
第5課 如何安排生活作息表
第6課 國中小競賽與檢定全攻略
.6-1 競賽與檢定的重要價值
.6-2 如何累積升學履歷與參賽經驗
.6-3 備賽迷思與家長應有的心態
第7課 補習是必要之惡,還是多此一舉?
.7-1 用線上課程取代到處補習
.7-2 不補習,寒暑假要怎麼安排?
第8課 全家都上才藝課
.8-1 兒女練琴恩仇錄
.8-2 爸爸的小提琴家夢
第9課 養成健康的3C使用法

單元三 做最好版本的自己
第10課 怎麼帶孩子準備小學月考
.10-1 國文科:從課內到課外,一步步打好基礎
.10-2 英文科:聽讀並進,打造沉浸式語言環境
.10-3 數學科:釐清錯誤觀念,克服粗心大意
.10-4 自然科:動手做實驗,化文字為圖像
.10-5 社會課:運用心智圖建立系統化學習
第11課 國中升高中的應試準備心得 by俏虎
第12課 如何面對考試挫敗
.12-1 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12-2 起跑慢,不代表永遠落後
第13課 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健康

單元四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第14課 因材施教,才能讓天賦自由
第15課 該不該考資優班?
第16課 注意力不集中?陪伴特殊孩子成長之道
第17課 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

別冊目次
.作息表使用說明
.作息表:幼兒園
.作息表:公立小學半天
.作息表:公立中小學全天
.錯題訂正表
.月考進度複習表
.寒暑假規劃表
.考前衝刺規劃:國中會考
.考前複習任務表

序/導讀

自序 陪孩子長大,也陪自己成長

這本書我足足寫了兩年多。從二○二三年七月天下文化向我邀稿開始,我便斷斷續續提筆,但過程比想像中艱辛得多。常常一坐在電腦前,心裡浮現的不是靈感,而是各種遲疑與焦慮。甚至有一度我真心想放棄,乾脆不寫了!中途還特地約了編輯出來,訴說我的掙扎與躊躇。
還記得我第一本書《讀懂古人的痛,就能跳過現代的坑》只花了半年便完成,那段時間我寫得愉快,常常邊敲鍵盤邊笑,像在與古人聊天。但這一次,情況完全不同。寫這本書的每一頁,我幾乎都是誠惶誠恐。
最大的顧慮在於:教養這件事,本來就是極其個人化的經驗,沒有任何一套方法,可以完美套用在所有家庭身上。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家庭有不同的條件與環境,我自己覺得有效的方法,並不代表能適用於別人。
我並不是教育專家,雖然大學時曾修過中等教育學程,讀過一些教育理論,像皮亞傑、維高斯基、布朗芬布倫納⋯⋯這些名字我不陌生,可是當我真正成為母親時,理論卻常常顯得蒼白無力,無法適用。因為我的孩子不是書本裡的範例,他們是有血有肉、會哭會笑、會叛逆也會依賴的孩子。也正因為如此,我更擔心的是,自己一番出自好意的分享,會被誤解為自以為是或大言不慚,也無法適用所有家庭。

當爸媽的,都是從初學者開始
即使有了第一個孩子,到了第二個、第三個,過去的經驗也未必能複製。以我家為例,老大俏虎內向謹慎,老二弟噗外向膽大,他們的性格南轅北轍,就連食物喜好也完全相反:一塊夏威夷披薩,姐姐光挑培根吃,弟弟只愛鳳梨。這些看似枝微末節的小事,卻也提醒我,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育兒手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陪伴的過程中,不斷觀察、不斷修正,並且學會接納不確定性本身。
很多人以為我對養育孩子有周密的計畫,其實不然。我和所有父母一樣,常常在擔憂、焦慮與摸索中前行。很多選擇,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孩子的每一個反應、每一次成長,甚至是每一次衝突,都常常讓我停下腳步,重新反省、重新思考。
在我幾乎要放棄寫作本書的時候,編輯對我說了一句話,至今仍深深打動我:「這段學習過程彌足珍貴,錯過了之後,也許就再也不會有動力想要紀錄下來,你的私人經驗可以幫助到很多父母。」是啊,好不容易,孩子已經走到青春期,這十幾年的故事,若不趁此時留下,或許將隨著日常瑣碎而慢慢淡去。而文字能做的,就是幫我們捕捉住那些正在流逝的時光。
這本書的內容有不少篇章,來自我粉絲專頁上父母常問的問題。我將它們整理、延伸,並結合我們家實際的生活經驗,編寫成本書的四個主題。

單元一:教育孩子前,先教育我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榜樣。從家庭書房打造到閱讀習慣養成,包括家長應有的心態建立,還有我一路成為母親的點點滴滴,都收錄於此。

單元二:上學囉!從小養成好習慣
上學後,最珍貴的禮物是好習慣,例如規律作息、規劃能力、3C管理等,這些生活細節比分數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單元三:做最好版本的自己
陪伴孩子學習的日子裡,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分數會反映出什麼樣的學習狀態?我陪孩子用錯題本、英文雜誌、心智圖一步步前進,更重要的是,他們從挫折中學會堅持與成長。

單元四: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教養沒有統一答案。有人適合資優班,有人需要克服專注力,有人靠天分,有人靠毅力。父母要做的,是幫孩子找到定位,並陪伴他們成為善良而堅強的人。

很多家長關心的焦點,可能是如何教孩子用功讀書、如何拿到好成績。但我更想記錄下來的,是我們在家庭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觀念與習慣,包括:如何看待挫折、如何面對競爭、如何在差異中學會尊重彼此。這本書無法提供教養的標準答案,我更希望的是,它能成為一個溫柔的參考樣本,讓每位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思考自身家庭的處境,進而找出屬於自己的方法。
所以,請把這本書當成是一位熱心媽媽的經驗分享。本書有我一路走來的嘗試與錯誤,也有我們家的小故事與生活細節。我希望讀完的你,不會覺得這是一本充滿說教的教養書,而是一本帶著真實溫度的陪伴之書。我在育兒過程中跌跌撞撞,嘗試過、失敗過,也偶爾得到一些意外的小成就。如果這些經驗能讓某些父母少走一點彎路,或者在疲憊無助時感到一絲安慰,那麼我的分享就有了價值。
若這本書能啟發你一點想法,或在某個夜晚陪伴你走過一段焦慮的時光,那就是我最想要的收穫。

試閱

最好的學區房,就是自家書房

近年來,「學區房」成為教育界和房地產界的熱門話題。我看到許多家長不惜花費巨資,甚至耗盡畢生積蓄,只為了追求所謂名校旁邊的住所,彷彿住進學區就能保證孩子的成功。然而,就我自身經驗來說,教育的成功並非僅依靠房屋位置,更重要的是家長的教育觀念與家庭的學習氛圍。因此,我相信最好的「學區房」,其實就是自家的書房。

如何打造自家書房
空間,也是一種教育。這是談到孩子的學習環境時,我們很常忽略的一個重點。我一直都強烈建議,家中一定要有一個學習的專屬空間—書房。這間書房不需要豪華,也不必過於寬敞,但必須和客廳、寢室分隔開來,明確傳達出一個訊息:這裡是學習的場域,不是休閒放鬆的地方。
書房的配置不需要昂貴華麗,重點在於「儀式感」與「使用頻率」。這兩者,是讓書房真正發揮學習效能的關鍵。

建立儀式感,開啟孩子的學習模式
所謂的「儀式感」,是一種心理暗示的力量。就像家庭主婦走到廚房,會自動進入「準備煮飯」的模式一樣;孩子走進書房,也應該切換到「現在要讀書」的狀態。
要建立這種儀式感,建議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跟孩子約定:這個空間可以看書、畫畫、遊戲、寫功課,在這裡我們不吃飯、不滑手機、不看電視。每天晚餐過後,一起走進書房共讀、寫作業,讓孩子建立學習的節奏感。
除了清楚劃分空間的用途外,還可以從視覺上營造學習氛圍。例如在牆上貼激勵的語句、世界地圖、閱讀書單或作品展示牆,這些小小的視覺提示,都能讓孩子清楚感受到,「這裡是屬於我的學習基地」。

用個人桌椅,創造歸屬感
孩子需要一張專屬的書桌和椅子,這不僅是身體上的固定坐位,更是心理上的「學習定位點」。這張桌子最好是孩子自己選的顏色或樣式,上面可以貼上他的名字、放他最愛用的文具,讓他產生認同與掌控感。久而久之,這個角落就會變成他學習中最穩定、最安心的堡壘。
你會發現,只要每天使用,這張書桌就會默默成為孩子學習的最佳場域。當孩子在這裡讀書時,會更專注;坐在這裡畫畫或完成任務時,也更容易進入狀況。

使用頻率比裝潢更重要
有些家長會花很多錢買設計感十足的書桌、書架,但如果孩子從來都不去使用,再美的空間,也不會發揮教育效益,一切就只是家裡的擺設。因此,我一直認為,比起精緻的裝潢,更重要的是「天天會用到」。
與其買一張幾萬元的高級書桌,不如每天花三十分鐘,陪孩子坐在書桌前共讀一本書。重點是參與感及使用頻率,才能讓書房發揮最大的效用。
書房,是一種家庭價值的延伸。打造書房是向孩子傳達一個訊息:「我重視你的學習,我願意為你創造一個可以安心成長的地方。」當孩子習慣這個空間,他們會把學習和閱讀當成生活的一部分。這個不昂貴但充滿溫度的角落,將會是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投資」。

讓孩子願意走進書房的祕訣
很多家長會問:「明明買了很多書,怎麼孩子就是不愛看?」其實,書不是擺著就會有人去讀。選書,本身就是一門功夫。要讓書房成為孩子主動靠近的地方,書的內容、形式、擺法,都很重要。以下是我在幫孩子選書時,最常遵循的幾個原則。

◆設計美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別低估一本書封面的吸引力。對孩子來說,「封面設計」就像大人挑選雜誌或電影海報一樣,靠的是第一眼的情緒牽引。如果封面畫風可愛、色彩明亮,再加上排版乾淨、字體不擁擠,孩子通常會忍不住翻開來看。這也是為什麼我常說,如果孩子對文字有畏懼感,就先讓他從「外表」來選書。只要孩子願意拿起書,就是好的開始。

◆巧妙藏進知識點:讓閱讀變成「無痛學習」
有些書,看似只是有趣的故事,其實在字裡行間都藏了寶藏。像是有的橋段會順帶介紹科學原理、語文知識,甚至還有數學邏輯或生活常識。這類書的好處就是:孩子讀起來像在看故事書,結果不知不覺學進一堆知識。比起硬邦邦的教科書,這樣的閱讀過程更輕鬆,也不容易有排斥心理。尤其是字體大、段落分明、插圖生動的設計,對初學閱讀的小學生來說,特別友善。

◆參考排行榜:跟著趨勢買,不容易踩雷
我常會去翻各大網路書店的童書暢銷排行榜,或是圖書館的借閱熱門排行榜,這些榜單會反映出當下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主題,也代表了一種閱讀趨勢。例如某段時間外星人、偵探、環保、AI或貓咪當道,那你就會看到類似題材的書大舉上榜。跟著排行榜選書,不只買得安心,也容易找到孩子會一讀再讀的寶藏。

◆精打細算:趁團購和書展優惠入手
說實在話,書也是一種投資,而且是永遠會回本的那一種。只是如果一次買太多,也會讓預算吃緊。我的做法是:挑對時間下手。像許多KOL開團購的時候,除了有折扣價,還有滿額贈、小禮物、加價購,有時候一本算下來甚至比新書優惠還便宜。或是趁著大型書局的年度書展(例如**書展、***年中慶),一口氣買齊一整季的書單,真的超划算!

◆多元選書:打造閱讀的「營養均衡」
書房裡不能只有孩子喜歡的那一類書(例如漫畫、繪本),而是有意識地加入不同領域的書籍,讓孩子接觸多元內容。我自己會盡量維持語文、歷史人文、自然科普、數理邏輯、生活實用等「五大類都要有」的原則。

孩子的興趣會隨著年齡與階段改變,唯有書櫃夠多元,才能在不同時間,剛好提供孩子所需要的那一本。選書不必強迫孩子讀某種書,只要用一點點設計感和觀察力,把孩子喜歡的、有趣的、可以潛移默化的好書,默默放在他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久而久之,書房不再只是你為孩子打造的空間,也會成為他願意主動靠近的學習樂園。

書房三寶:地球儀、大書架、白板

書房若能搭配合適的教具與設備,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我的親身經驗來說,地球儀、大書架與白板,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有非常正面的幫助。

◆地球儀
你是怎麼帶孩子培養國際觀的?出國旅遊?閱讀國際新聞?還是學習新語言?以上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但還需要搭配一顆好的地球儀。
我在家中特別擺放了一顆地球儀,從地球儀上,我們可以看到各個國家的相對位置、地形分布與氣候型態。因此每當有國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我會順手拿起地球儀,帶孩子一起看看地理位置,並梳理其中的關係。
以敘利亞內戰、烏俄戰爭、以阿衝突等國際重大事件為例,用地球儀就能清楚明白這些國家之間的紛爭是如何產生,又會影響哪些地方。

◆大書架
國外曾有調查顯示,家中藏書有五百本以上的家庭容易出學霸。我深信這點,因此在書房裡布置了一個大書架,擺放各類型書籍,讓孩子能隨時親近,從中培養他們熱愛閱讀的習慣,拓展孩子的視野和心胸。

◆白板
對我來說,白板是非常實用的教具。我會在白板上寫作息表、提醒事項,也會利用白板跟孩子共同討論學習內容或繪製心智圖,增進孩子的理解能力與學習效率。

綠君麻麻的隨堂筆記
◆最好的學區房,不一定在精華地段,而是在能點燃學習熱情的自家書房。
◆書房的重點不在裝潢,而在於「儀式感」與「使用頻率」。
◆書櫃選書要多元、好看且實用,讓孩子主動靠近閱讀,而非強迫學習。
◆善用地球儀、大書架和白板,打造激發孩子視野與自學力的學習基地。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17695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