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島國毒癮紀事:那些在製販、司法、醫療、社區裡的用藥悲劇與重生

The Many Faces of Addiction: Taiwan,s Eternal War on Drugs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427
    540

出版情報

目眩神馳,驚險離奇──完全不必擔心劇透的《毒梟烏托邦》

2024/10/21 出版是一種享受的過程,尤其體現在《毒梟烏托邦》這本書上。打從最早期的選書,一路到翻譯、編輯、校對、美編、行銷,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覺得有滋有味,字字稱奇,尤有甚者,慶幸自己是人品爆發、福氣好。 不管你是喜歡哪一種題材的讀者,《毒梟烏托邦》都能滿足你。它既談論民族建國史,也討論了地緣經濟、地緣政治、毒品產業、諜報驚奇,並且還像是一本企業經營教戰守則,告訴你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亞洲軍閥大毒梟魏學剛,如何像個精明的企業CEO,多角化經營自己的國家,不斷翻新商業模式,形塑嶄新藍海市場。 目眩神馳,驚險離奇,就像作者派屈克.溫(Patrick Winn)開宗明義點出的:「毒品就像石油一樣,可以賦予新國家生命,也能讓國際秩序洗牌!」 而這正是國際關係類書吸引人之處──給予讀者觀看世界的多元視野,了解世事總有一體兩面,甚至是多面向,不能被簡單劃分黑白,製毒者與緝毒者並非必然是邪惡或正義的一方,在閱讀中每每發出驚嘆:「真實人生比電影還像電影!」 對台灣讀者來說,《毒梟烏托邦》還有另一重巧妙淵源。它所描述的中南半島「佤邦」,起源是被作家柏楊筆下美化的「異域孤軍」。當年國民政府與美國一起在中緬邊境建布綿密台美情報網,尋找反攻大陸的關鍵契機。也因為這個奇特緣起,佤族人與異域孤軍經歷了一段艱辛建國路,在境外勢力交相介入下,他們巧妙選擇種植罌粟,高價換取軍火,確保族人前程有路可行。一九八〇年代,羅大佑暢銷曲〈亞細亞的孤兒〉和費玉清暢銷曲〈美斯樂〉,都是描述孤軍散落中緬泰邊境的辛酸血淚,轟動一時。現在,台灣人則對佤邦友另一重印象──它製造冰毒,成為亞洲最大毒品帝國與詐騙王國,遠距荼毒與詐騙台灣人。 作者派屈克.溫被這種戲劇性所吸引,深入調查佤邦建國史。他的形容非常有趣:「自從得知佤邦存在的那一刻起,我就對這個藏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禁忌共和國深深著迷。」 「就像海地立國於蔗糖,沙烏地阿拉伯奠基在石油之上,佤邦則是藉由海洛因跟甲基安非他命(冰毒)而安身立命。佤邦聯合軍位於東南亞毒品貿易的核心,光是冰毒一項的年產值就高達六百億美元。多數『真正』國家的經濟產值甚至遠不及這個數字。」「你或許會好奇,為什麼有『自由西藏(Free Tibet)』運動,卻沒有佤族解放運動呢?因為佤族早已經解放了自己。」 派屈克.溫是屢獲獎項的調查記者,駐點曼谷,擅長報導東南亞黑市貿易與衝突議題。為了寫作這本書,他發揮調查記者的專長,不只採訪到多位關鍵線民,還以「創意」手段取得美國中情局和緝毒局的官方文件。 毒品,軍閥,間諜;金三角,孤軍,罌粟花。洗錢,電信詐騙,色情敲詐。佤邦人不吸毒,真正戒不掉毒品的是佤邦這個國家。 「讀書e誌」版主吳億盼形容,「整本書充滿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也有很多絕望時刻離奇的反轉。時而像是無間道電影,時而像是教父電影。其中一位大毒梟沒有受太多正規教育,但卻是個財務和商業經營的天才。」 在我的出版與新聞生涯中,《毒梟烏托邦》是一段絕妙的相遇,全書實在太精采了,精彩到不怕劇透或暴雷,願您一同品讀,單純享受在閱讀的樂趣裡。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以多重面向,立體呈現臺灣毒癮地景的調查性報導=


#製毒、走私、銷售;臺灣人在亞洲的毒品「販運鏈」占據關鍵地位?
#新興與軟性毒品如何四處蔓延?
#大麻合法化爭議何在?
#在校園中風行的電子煙如何毒害青少年?
#罪犯抑或病患?法、醫、警界如何看待用毒者?
#成癮、脫癮與戒癮,毒癮與用毒者如何有機會翻轉人生、復歸社會?

二○一九年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點名臺灣跨國犯罪組織,在亞太運毒鏈中占有重要角色;同年,美國緝毒局(DEA)首度派遣人員駐臺。過去幾年,臺灣販毒集團一次又一次在日本、韓國、印尼打破安非他命走私的紀錄。這讓臺灣背負汙名,現實的國際狀況,卻又讓臺灣在打擊毒品犯罪上多所限制。

包括安非他命在內的各種傳統與新興毒品,以及遊走邊緣的電子煙、大麻,毒品議題已成盤桓臺灣上空的幽靈;施用者的光譜橫跨藍、白領階層,學生等年輕族群亦快速增加。毒品氾濫造成的傷害不只在個人層面,有時更腐蝕家庭結構,賠上新世代的未來。

透過多重面向,《報導者》記者群為讀者們立體呈現這個被毒品沁染的島嶼,及流竄其上的多樣性毒品;深入用毒者的人生,瞭解他們的成癮之路與掙扎,並採訪了第一線的警察、律師、醫師、法官、檢察官、毒品檢驗員、社工等專業人士,他們如何看待臺灣毒品蔓延的現象,毒品施用者究竟是犯罪還是病患,現行制度有什麼必須調整之處及實際的執行困難,而「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的成效又是如何?對於毒品在當代的複雜網絡與毒殤者的問題,本書是第一手的現場報導。

共同推薦

王子榮(雲林地方法院法官)、王以凡(桃園地方法院主任調查保護官) 、林達(臺北地檢署檢察官) 、束連文(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志恆(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名譽教授)、李俊宏(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 )、李菁琪(律師)、陳娟瑜 (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陳毓文(臺大社工系教授) 、蔡銀娟(《火神的眼淚》導演) 、趙德胤(《冰毒》導演)(按姓名筆畫排列)

 

作者

編者簡介

李雪莉

《報導者》總編輯、臺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與影視中心總製作人。加拿大McGill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人。臺灣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新聞獎、香港人權新聞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編輯首獎得主。合著並主編《血淚漁場》、《廢墟少年》、《烈火黑潮》、《報導者事件簿》、《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等書。

作者簡介

李雪莉

《報導者》總編輯。

曹馥年

《報導者》資深記者,關注社會福利、兒少權益、性別、人權等議題。曾獲SOPA亞洲出版協會新聞獎等。

楊智強

《報導者》記者,主要負責國際、人權與社會等相關議題。長期關注羅興亞難民、緬甸內部族群衝突、韓國社會與臺灣軍事相關議題。第四十三屆金鼎獎專題報導獎得主、曾獲曾虛白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SOPA亞洲出版協會新聞獎等。著有《最陌生的鄰居:韓國》一書,並為《烈火黑潮》、《報導者事件簿》共同作者。

陳潔

《報導者》醫藥記者,臺大新聞所畢業。關心公衛政策、醫病關係、健康保險及傳染病等議題。曾獲SOPA亞洲出版協會新聞獎及曾虛白新聞獎。

《報導者》團隊

臺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報導與深度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目錄

【前言】  被毒品籠罩的島嶼

1 毒梟・死囚・施用者
──臺灣人在亞洲的毒品「長征」
INTRO  
1.製毒、走私、銷售──臺灣毒梟「一條龍」串起安非他命的亞洲販運鏈
2.印尼監獄中的臺灣死囚千里運毒的漁工和男人們
3.「鳥仔」與「小蜜蜂」──那些跨境運毒的囚困少年

地下與新興的成癮世界
INTRO
1.索命藥檯與年輕的毒PA文化
2. 從ㄎㄧㄤ掉變癱掉:「毒害」年輕人的笑氣濫用
3. 追蹤調查:每年二十六萬公斤笑氣,如何非法流竄民間?
4. 中學生當下線,電子煙次文化一路向下衝擊校園
5. 被改變的菸害防制地景──電子煙、加熱菸如何襲捲臺灣?
6. 向新興毒品宣戰十年:在實驗室與毒販隔空鬥智的毒品檢驗員
7.「向大麻宣戰」戰鼓聲中,大麻合法化能有多少公民對話的可能?
8.最具爭議的藥用植物──醫用大麻在臺灣的突破與挑戰

3 「用藥常人的告白」
INTRO
1.成癮、脫癮、戒癮,是一條漫長的回家路  
2.怕媽媽傷心、怕被說不乖,被臨檢時我跟警察下跪
3.吸毒吸到像「吸塵器」,警察叫我去買安毒才抓我
4.同志用藥經驗──只是需要「走下去」的動力  

4 是毒還是藥?罪犯或病犯?
──法界、醫界、警界的轉型思考
INTRO
1.他們的第一口毒,與一輩子的私人戰爭
2.犯人或病犯?──第一線司法與醫療專家面對毒品施用者的自我詰問
3.有績效、沒成效?緝毒政策為何變成刑警和施用者的夢魘  
4. 高牆裡的病犯──當監禁大於治療,戒治所的定位與角色衝突
5.毒品成癮是一種慢性病──她陪著他看完每一次門診
6.藥癮者「緩護療」十年改革還缺什麼?
7.用毒重罪化也是一種「癮」──專訪政委羅秉成

5 毒癮者的復歸之路──新時代的開展
INTRO
1.一個毒癮者出獄後,怎麼開啟生活
2.佛與魔之間的第三條路──北檢與醫療、民間的戒毒合作
走進藥癮治療性社區──在這裡,生活即治療
4.醫療院所的介入──那些最艱辛卻又重要無比的場域
5.以藥找愛,讓她們踏上「成魔之路」──女性藥癮者的生命難題
6.這道幸福難題,我們一起解──陪伴「毒寶寶」返家的寄養家庭
7.療癒自己,再當戰友──那些毒癮者的家人們

【代結語】 拋開毒殤──一個走出用毒家庭陰霾的年輕見證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23623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8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2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