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4.10.21
目眩神馳,驚險離奇──完全不必擔心劇透的《毒梟烏托邦》
文/林奇伯(明白文化總編輯)
出版是一種享受的過程,尤其體現在《毒梟烏托邦》這本書上。打從最早期的選書,一路到翻譯、編輯、校對、美編、行銷,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覺得有滋有味,字字稱奇,尤有甚者,慶幸自己是人品爆發、福氣好。
不管你是喜歡哪一種題材的讀者,《毒梟烏托邦》都能滿足你。它既談論民族建國史,也討論了地緣經濟、地緣政治、毒品產業、諜報驚奇,並且還像是一本企業經營教戰守則,告訴你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亞洲軍閥大毒梟魏學剛,如何像個精明的企業CEO,多角化經營自己的國家,不斷翻新商業模式,形塑嶄新藍海市場。
目眩神馳,驚險離奇,就像作者派屈克.溫(Patrick Winn)開宗明義點出的:「毒品就像石油一樣,可以賦予新國家生命,也能讓國際秩序洗牌!」
而這正是國際關係類書吸引人之處──給予讀者觀看世界的多元視野,了解世事總有一體兩面,甚至是多面向,不能被簡單劃分黑白,製毒者與緝毒者並非必然是邪惡或正義的一方,在閱讀中每每發出驚嘆:「真實人生比電影還像電影!」
對台灣讀者來說,《毒梟烏托邦》還有另一重巧妙淵源。它所描述的中南半島「佤邦」,起源是被作家柏楊筆下美化的「異域孤軍」。當年國民政府與美國一起在中緬邊境建布綿密台美情報網,尋找反攻大陸的關鍵契機。也因為這個奇特緣起,佤族人與異域孤軍經歷了一段艱辛建國路,在境外勢力交相介入下,他們巧妙選擇種植罌粟,高價換取軍火,確保族人前程有路可行。一九八〇年代,羅大佑暢銷曲〈亞細亞的孤兒〉和費玉清暢銷曲〈美斯樂〉,都是描述孤軍散落中緬泰邊境的辛酸血淚,轟動一時。現在,台灣人則對佤邦友另一重印象──它製造冰毒,成為亞洲最大毒品帝國與詐騙王國,遠距荼毒與詐騙台灣人。
作者派屈克.溫被這種戲劇性所吸引,深入調查佤邦建國史。他的形容非常有趣:「自從得知佤邦存在的那一刻起,我就對這個藏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禁忌共和國深深著迷。」
「就像海地立國於蔗糖,沙烏地阿拉伯奠基在石油之上,佤邦則是藉由海洛因跟甲基安非他命(冰毒)而安身立命。佤邦聯合軍位於東南亞毒品貿易的核心,光是冰毒一項的年產值就高達六百億美元。多數『真正』國家的經濟產值甚至遠不及這個數字。」「你或許會好奇,為什麼有『自由西藏(Free Tibet)』運動,卻沒有佤族解放運動呢?因為佤族早已經解放了自己。」
派屈克.溫是屢獲獎項的調查記者,駐點曼谷,擅長報導東南亞黑市貿易與衝突議題。為了寫作這本書,他發揮調查記者的專長,不只採訪到多位關鍵線民,還以「創意」手段取得美國中情局和緝毒局的官方文件。
毒品,軍閥,間諜;金三角,孤軍,罌粟花。洗錢,電信詐騙,色情敲詐。佤邦人不吸毒,真正戒不掉毒品的是佤邦這個國家。
「讀書e誌」版主吳億盼形容,「整本書充滿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也有很多絕望時刻離奇的反轉。時而像是無間道電影,時而像是教父電影。其中一位大毒梟沒有受太多正規教育,但卻是個財務和商業經營的天才。」
在我的出版與新聞生涯中,《毒梟烏托邦》是一段絕妙的相遇,全書實在太精采了,精彩到不怕劇透或暴雷,願您一同品讀,單純享受在閱讀的樂趣裡。
不管你是喜歡哪一種題材的讀者,《毒梟烏托邦》都能滿足你。它既談論民族建國史,也討論了地緣經濟、地緣政治、毒品產業、諜報驚奇,並且還像是一本企業經營教戰守則,告訴你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亞洲軍閥大毒梟魏學剛,如何像個精明的企業CEO,多角化經營自己的國家,不斷翻新商業模式,形塑嶄新藍海市場。
目眩神馳,驚險離奇,就像作者派屈克.溫(Patrick Winn)開宗明義點出的:「毒品就像石油一樣,可以賦予新國家生命,也能讓國際秩序洗牌!」
而這正是國際關係類書吸引人之處──給予讀者觀看世界的多元視野,了解世事總有一體兩面,甚至是多面向,不能被簡單劃分黑白,製毒者與緝毒者並非必然是邪惡或正義的一方,在閱讀中每每發出驚嘆:「真實人生比電影還像電影!」
對台灣讀者來說,《毒梟烏托邦》還有另一重巧妙淵源。它所描述的中南半島「佤邦」,起源是被作家柏楊筆下美化的「異域孤軍」。當年國民政府與美國一起在中緬邊境建布綿密台美情報網,尋找反攻大陸的關鍵契機。也因為這個奇特緣起,佤族人與異域孤軍經歷了一段艱辛建國路,在境外勢力交相介入下,他們巧妙選擇種植罌粟,高價換取軍火,確保族人前程有路可行。一九八〇年代,羅大佑暢銷曲〈亞細亞的孤兒〉和費玉清暢銷曲〈美斯樂〉,都是描述孤軍散落中緬泰邊境的辛酸血淚,轟動一時。現在,台灣人則對佤邦友另一重印象──它製造冰毒,成為亞洲最大毒品帝國與詐騙王國,遠距荼毒與詐騙台灣人。
作者派屈克.溫被這種戲劇性所吸引,深入調查佤邦建國史。他的形容非常有趣:「自從得知佤邦存在的那一刻起,我就對這個藏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禁忌共和國深深著迷。」
「就像海地立國於蔗糖,沙烏地阿拉伯奠基在石油之上,佤邦則是藉由海洛因跟甲基安非他命(冰毒)而安身立命。佤邦聯合軍位於東南亞毒品貿易的核心,光是冰毒一項的年產值就高達六百億美元。多數『真正』國家的經濟產值甚至遠不及這個數字。」「你或許會好奇,為什麼有『自由西藏(Free Tibet)』運動,卻沒有佤族解放運動呢?因為佤族早已經解放了自己。」
派屈克.溫是屢獲獎項的調查記者,駐點曼谷,擅長報導東南亞黑市貿易與衝突議題。為了寫作這本書,他發揮調查記者的專長,不只採訪到多位關鍵線民,還以「創意」手段取得美國中情局和緝毒局的官方文件。
毒品,軍閥,間諜;金三角,孤軍,罌粟花。洗錢,電信詐騙,色情敲詐。佤邦人不吸毒,真正戒不掉毒品的是佤邦這個國家。
「讀書e誌」版主吳億盼形容,「整本書充滿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也有很多絕望時刻離奇的反轉。時而像是無間道電影,時而像是教父電影。其中一位大毒梟沒有受太多正規教育,但卻是個財務和商業經營的天才。」
在我的出版與新聞生涯中,《毒梟烏托邦》是一段絕妙的相遇,全書實在太精采了,精彩到不怕劇透或暴雷,願您一同品讀,單純享受在閱讀的樂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