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1110_2026手帳年曆

沒有人等過我:兒少照護者的陪伴與生命紀事

  • 79 356
    45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勵志小品人生故事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吳方芳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時報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1/21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兒少陪伴個案故事 * 影響至深的人物憶往 * 自然謳歌與生命感悟

陪伴受創的孩子,不是誰看顧了誰,
而是生命影響生命,我們照亮了彼此。
童年被父母的愛環繞,受到海外宣教士的啟蒙,
願我的一生也成為禮物,如山海般予人撫慰與懷抱。

「沒有人等過我!」是少年阿川曾經的哭喊,也是吳方芳投身兒少陪伴、書寫本書故事的起點。
書中「輯一」聚焦於兒少陪伴的個案故事──二〇〇六年,吳方芳因一位少年法庭法官的請託,開始接觸受創家庭中的孩子。與少年阿川相約會面,他總是氣焰囂張、言談無禮,讓她幾乎想放棄,然而,她始終信守約定,從「陪他吃一碗麵」的會面開始,她選擇陪伴而非說教,用傾聽接住叛逆,漸漸走進孩子的生命。直到某一次,遲到趕來的阿川終於眼淚潰堤,對長期守候的她哭道,長久以來,「從來沒有人等過我。」
二〇一〇年,吳方芳在台東創辦「家立立基金會」,不論是如噴火龍般的司法少年、加入幫派的目睹家暴兒、早育的未婚媽媽,以及等待出養的幼童……她與他們一次次相遇,在破碎中用愛縫補。
更驚心動魄的是,她在書中也揭開曾經傷痛的過往──一九八〇年代中,她在花東山村投入救援雛妓行動,除了屢屢受挫,更遭人口販子暴力痛毆,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她在驚駭中一邊療傷、一邊思索何以為繼。為了保護年幼子女,她與全家遠赴異地,多年後又因對上帝的信諾而返鄉,投入生命第二階段的社會服務。
書中「輯二」回首生命來時路,描繪童年與父母長輩相處的親密時光。年幼時,擔任助理護士的母親曾從醫院接回無依的阿婆,在家長住兩年;父親則叮囑她,助人千萬不要求報答,他們用寬厚的愛與身教,教會她無私助人。她也在兒時認識了隨基督教門諾會來台、創辦花蓮門諾醫院的薄柔纜(Dr. Roland Peter Brown)醫師與公衛護士魏海蓮(Helen Willms),看他們挽起袖子到偏鄉醫治救助貧病,並隨他們擔任志工,影響她日後投身公益的一生。
她多年來從事兒少陪伴與照護,承接孩子的困頓與悲傷,「輯三」則描寫她在都蘭山居歲月的寧靜浪漫中,獲得莫大撫慰。她以質樸溫暖的文筆,書寫山野間靈動的雲彩與蟲鳥動物交織出的森林樂章,近年經歷罹癌衝擊,更學習無畏面對人生終局,從疾病中獲得更深的力量。
本書既是個人的生命成長回顧,亦袒露社福工作的挑戰與掙扎,以自己與他人的生命軌跡,映照出深刻的信仰、動人的情感,與長存在心那份最珍貴的善良。
▍專文推薦──
伊慶春(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黃台芬(前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國際商務律師)

▍各界名家 齊聲推薦──
朱玉貴(門諾會花蓮善牧中心執行長)
松慕強(iM行動教會主任牧師)
唐旭忠(沛盛資訊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文瀚(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
張光斗(點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張南冀(陽明交通大學、馬偕醫學大學退休教授)
張振華(江子翠行道會牧師)
陳怜燕(台東健康家庭基金會董事長)
黃健庭(前台東縣長)
賴史忠(台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
羅榮岳(阿瘦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依姓名筆畫排序)

作者

吳方芳
1986年起投身於花蓮山村小雛菊、婚暴婦女、亂倫受害女孩的諮商輔導與陪伴,參與花蓮善牧中心的草創,並擔任執行長13年。
2010年10月創立家立立成長協會,2013年成立財團法人家立立社福基金會並出任執行長。
2016年與夫婿從台東市區搬到東河鄉都蘭山山下定居。
2023年1月退休並任家立立董事長和東基公益志工。

著有《希望在四季》(1997)、《一粒麥子落在後山》(2011)。

目錄

推薦序 記錄一段篳路藍縷的開創路徑 伊慶春
推薦序 用生命影響生命 黃台芬
推薦語 各界名家 齊聲推薦 朱玉貴、松慕強、唐旭忠、張光斗、張南冀、張振華、陳怜燕、黃健庭、賴史忠、羅榮岳
自序 他們深深照亮我

輯一 陪他一段
小星星
方芳小語・家立立的緣起
江湖小老頭
方芳小語・目睹家暴兒的身心創傷
沒有人等過我
方芳小語・接住司法少年
百萬超商派對
方芳小語・不易被看見的疏忽
我只想停留在遠方
方芳小語・離婚父母請傾聽
芒花再次盛開
方芳小語・早育媽媽的預防與支持
何處是兒家
方芳小語・安置的理由
丁丁的呼喚
方芳小語・愛的出養與收養
憶風中雛菊
長夜將盡
方芳小語・風雨中的雛妓救援紀事

輯二 時光家屋
神祕的小凳子
樹王子
苦楝樹下的阿婆
親愛的海蓮
願我的一生成為禮物
奕子的花香
阿月的人間曲
山之頌

輯三 山海奏鳴曲
誰才是VIP?
光頭的美麗境界
如大雁飛翔
站立在死亡面前
詠鵝
這一站,幸福
好時光
田野的樂歌
姊姊妹妹坐下來

回聲・家人的話
來自丈夫的深深感佩 呂信雄
她知道自己是被愛的 呂巧婕
赤子般的母親 呂以寬
媽媽的超能力 呂以樂

試閱

沒有人等過我
定居都蘭山的這些年,下山到台東市區的超商、麵攤、小餐館陪伴遭遇各樣困境的朋友「吃一碗麵」,是我的生活尋常。他們可能是青少年、心碎的婦女,或特殊境遇家庭中的成員,山居歲月的寧靜浪漫,對照他人生命裡的困頓、掙扎、憤怒與悲傷,山上山下兩樣情的感慨,與日俱增。
「陪他吃一碗麵」的緣由,源自一位可敬的法官。
二〇〇六年驚蟄過後,一名與我只有過一面之緣的少年法庭法官打了一通電話給我。法官表達他實務所遇到的考量與難題──到底該判少年觀護所的孩子繼續服刑、釋放回家,還是長期安置於教養機構?他嘆息地說:「這三條路都有風險,若是釋放回家,為免孩子再犯案、回籠,方芳姊,我真想把一些孩子交給妳……」
我被法官的用心深深感動,因此儘管深知任務艱鉅,仍硬著頭皮允諾幫忙,回應道:「好吧!就先把最難搞定的一個孩子送過來,其他的以後再說。」

噴火龍少年

之後的某一天,渾身充滿「江湖小混混」氣息的少年阿川,大搖大擺地晃進了我與他相約的會談室。他趿著夾腳拖,把雙腳靠在茶几上,身子歪歪斜斜地埋進了沙發。晚春的陽光安安靜靜地揮灑在少年的一頭金髮上,披肩的金髮卻遮不住他頸項和肩背上的大片紋身刺青。
阿川終於開口:「看什麼看,沒看過我這種人嗎?笨蛋!江湖我混很久了,妳要說什麼,我比妳更了啦!我進裡面(少年觀護所)兩次了,我是給那個法官面子才來的。除了殺人,其他我都幹過,妳說什麼都沒用啦!」
眼前這頭怒氣沖沖的噴火龍怎聽得下旁人的說好說歹,幾乎被阿川的無禮吼叫激怒的我,按捺著脾氣正要下逐客令,心底深處卻湧起上帝的叮嚀:「陪他一段贏回一生。」我轉念心想:「陪他吃一碗麵,勝過與他會談。」
於是我拍拍阿川,對他說:「說得有道理,你根本不必來我這裡浪費時間。我們交個朋友,從今以後每週一起吃一碗麵,每次都由我請客。為了公平一點,我生日的那週由你請。每次吃麵,每人限額一百五十元,超出的金額你自己付。」

第一聲謝謝

於是,阿川與我展開了一段百味雜陳的吃麵時光。每週一次的餐敘,阿川的遲到、乖張和無禮從未減少。
儘管如此,阿川卻從未錯過任何一次吃麵之約,反倒是我,曾經因故連著取消兩次「麵會」。那次,隔了兩週沒一起吃麵、接著又要出國探親的我,急著打電話給阿川相約,但電話那頭的他仍是一如往常,不置可否地先掛了電話。我再次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跟這沒禮貌、不知感謝的傢伙吃麵了。」
相約那日中午,我在小麵館枯等了一個鐘頭,本已想起身離去,心中的憐憫和關切卻又讓我甘心再等下去。終於,阿川出現了,氣喘吁吁地扛著一台腳踏車從遠處跑了過來。
阿川說:「我搬去鹿野住了,沒想到鹿野那麼遠,早上我向朋友借腳踏車,以為很快就可以騎到台東,結果真衰呀!腳踏車落鍊,我一路攔車,但哪有人敢載我這個壞蛋,結果我搭了兩次鐵牛車、公車,再跑馬拉松才趕來的…⋯」
一邊說話一邊低頭吃麵的阿川,一反常態地對我說了聲「謝謝老師」之後,竟然埋著頭啜泣起來。
我們索性放下碗筷步出了店家。扛著腳踏車一路哽咽無語的阿川,終於強忍不住翻騰的情緒,先是低聲哭著,接著倚在街角的矮牆邊,埋首大哭了起來。
忘情的嚎啕裡,男孩聲聲哭喊著:「都沒有人等過我!」「都沒有人等過我!」十六年來千辛萬苦活著的阿川,以這場嚎哭宣洩了心底無盡的辛酸與悲傷。「沒有人等過我」的悲哀嘆息,也道盡了少年阿川被愛、被關切的渴望。
自此,吃一碗麵的時光變得不一樣了。不再防衛的阿川樂意向我敞開心底的一道道傷口,也樂於學習和受教。

上帝的呼召

那些年,我陸續陪了七名一般人眼中的「壞男孩」定期吃一碗麵。有些男孩像阿川一樣逐日步入正軌,有些男孩再次入監,也有男孩呼朋引伴趁機要我請客,更有男孩頻頻爽約。
至於我自己,則在面對憤世少年時,變得更從容,更有界線,更樂於等待。畢竟,阿川那一聲聲叫人心碎的哭喊震懾了我,一個個在心底呼喚「沒有人等過我」的孩子,成了上帝對我的呼召。
二〇一五年,家立立基金會「吃一碗麵」的認輔事工正式展開。除了我之外,下班後的家立立同仁、台東基督教醫院的醫師、社區和教會的志工,也陸續加入了陪伴出獄青少年、特殊境遇少年或單親媽媽定期吃一碗麵的行列。
吃一碗麵的認輔陪伴並非每次都順利、有效果,每當我灰心氣餒時,印度詩人泰戈爾〈用生命影響生命〉詩中的這段話總會鼓舞我:「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生命影響生命,我與他們並肩同行,不知不覺走到天亮的美麗故事,在一碗碗麵的陪伴裡,默默綻放花朵,又不經意地結滿了果實。
⋯⋯⋯⋯⋯⋯⋯⋯⋯⋯⋯⋯⋯⋯⋯⋯⋯⋯⋯⋯⋯⋯⋯⋯⋯⋯⋯⋯
【方芳小語】接住司法少年
昔日的憤怒「司法少年」阿川,後來如何呢?
如今他已為人夫、人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也擁有自己的營生,一間小小的摩托車修理店。
「司法少年」是指年齡在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涉嫌觸犯刑罰法律行為者。你我的身旁,或許也有著像阿川這樣缺乏家庭關愛、學業中輟、言行乖張、違法犯紀,甚至反覆進出少年觀護所(收容調查、偵查、審判中者)或矯正學校(收容受感化教育處分者)的未成年孩子。

少年刑事案件vs.少年保護事件

少年事件與成年案件的差異在於:審理機關在少年法院(或地方法院所設少年法庭),且不公開審理。處理原則以保護、教化、輔導優先,非以懲罰為主。未滿十八歲者原則上不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根據《少年事件處理法》,少年事件分「少年刑事案件」與「少年保護事件」。少年刑事案件是指犯案時已年滿十四歲,且有以下情形之一:觸犯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罪(例如殺人罪);在未滿十八歲時犯罪,但在法院收案處理中已滿二十歲;法官調查後認為犯罪情節重大,以上皆移送檢察官偵查。
少年保護事件的範圍,包括觸犯刑罰法律的「觸法行為」,例如使用一、二級毒品、販賣盜版商品、偷竊、搶劫、打架、殺人、妨害性自由等;或 「曝險行為」例如無正當理由經常攜帶刀械、施用搖頭丸等毒品而尚未觸法、有預備犯罪或犯罪未遂等情形。
少年事件移送少年法院後,需先由少年調查官就其背景、事件成因等進行審前調查,提出報告,再由法官開庭調查與審理。
審理後,法官會視情況給予不同的保護處分,包括訓誡、保護管束、安置輔導、感化教育等。若法官認情節重大而裁定移送檢察官,偵查後若遭起訴也回到少年法院審理。

被貼上犯罪標籤後?

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二〇二四年警察機關查獲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的少年嫌疑犯共一萬一千七百八十五人,少年犯罪集中在詐欺,占約三成,竊盜次之;當年九到十二月數據顯示,詐欺案中約百分之七十三為擔任車手。
被貼上犯罪標籤的司法少年,走出觀護所或矯正學校後,多數已回不了校園或不見容於學校體制。學業無著、家庭失能,以及身處於網路時代詐騙橫行、自身法治教育不足,或者債務纏身、幫派組織頻頻利誘,加上心智不成熟等因素,這些孩子如何在社會立足?如何在社會復歸路上走穩呢?
他們需要被接住,接受長期導正與協助,否則一旦走上學業中輟、吸毒、幫派之路,就會進入「旋轉門」,再三犯案,更難回頭了。
最讓人頭疼的孩子,也經常是最需要關愛的孩子。然而,不是每個司法少年都能像阿川,被社會支持網絡適時接住,伸手積極接住他們的,反而是幫派組織或混跡在宮廟的群黨。
就從自身做起,給予迷途與沒人守候的孩子一個溫暖的微笑、一句鼓勵、一個打工機會、一碗麵,或擔任社福機構的志工,一起接住他們吧!

家立立・陪他吃一碗麵

「吃一碗麵」乍看似乎輕鬆容易,其實十分不簡單。面對阿川這樣內心傷痕累累,外表桀驁不遜、過早社會化且混過江湖的少年,認輔老師和志工除了需具有熱忱、愛心、耐心,還要有些社會歷練,否則難以拿捏彼此間「關係、心理、金錢」三方面的界線,容易被少年們耍得團團轉。
當少年向陪伴者坦露生命裡的創傷,陪伴者如何能夠同理,卻不使自己的情緒過度捲入?當傷口呼喚傷口,對方的傷痛不經意撕開了自己的傷痕,該怎麼辦?少年開口借錢,應如何回應?以上諸多問題在家立立志工的培訓課程裡,都有探討及提供依循方針。
與阿川展開「吃一碗麵」之後,我曾邀請幾位公教退休友人加入這個志工行列,然而效果不彰。沒想到一個個接受過我培訓的志工,竟然都在第一、二次吃麵之後,紛紛棄甲曳兵宣布投降,他們拒絕的原因都是,身為中規中矩的老師或公務員,看不慣這些沒禮貌的孩子。
由於志工難覓,家立立陪伴少年「吃一碗麵」的認輔事工直到二〇一五年才正式推出,迄今累計的青少年吃麵約一千六百人次:而家立立自創立至今,陪伴的青少年約一萬兩千人次、家庭約兩千三百人次、婦女約一千兩百人次(以上皆不含部落陪伴)。
我在二〇二三年退休之後,轉而陪伴身旁七位喪偶、孩子尚小的婦女,也衷心期盼更多人加入「陪他吃一碗麵」的志工行列。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19944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