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羨慕新加坡?一個台灣人的新加坡移居10年告白
《一個全職交易人的投資告白》作者梁展嘉的新加坡告白內容簡介
「八年超越新加坡。」
可是柯P,你真的了解新加坡嗎?
台灣如何超越?
或者⋯⋯幹嘛超越?
————第1本台灣人寫給台灣人的新加坡10年現場直擊————
住房、教育、移民、政治、媒體五大面向╳第一手觀察
Google不到、維基沒寫的㊣新加坡!
作者梁展嘉,台灣出生,台北長大。
二十多歲以前的成長經歷和你我相仿——直到2004年移居新加坡。
他在台灣人羨慕不已的「組屋」生活了10年
也曾在最能培育菁英的新加坡教育體系工作
連新加坡的政治犯,他都去拜訪了⋯⋯
2014年底台北市長選舉,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以85萬票勝出。柯文哲在當選隔天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目標是「八年超越新加坡」。
新加坡,作為首都市長公開宣示的超越目標,象徵的是台灣對新加坡的嚮往。如今有許多台灣人在新加坡工作,也有許多父母把孩子送往新加坡求學,甚至移民。長久以來,新加坡就是進步的象徵、是台灣必須努力超越的國度。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排名,新加坡第二,僅次於瑞士;台灣排名十四。在這類「進步指標」中,新加坡幾乎無一例外的名列前茅——他們有享譽全球的雙語教育、開放的移民政策、居住正義世界第一的組屋、乾淨明亮的城市風貌、安定和諧的社會、廉明高效能的政府;當然,還有了不起的大領導者李光耀。
這是我們透過媒體或網路、指標或數據,多方拼湊而得的新加坡。那麼,「真正的」新加坡呢?
作者梁展嘉自幼於台北成長,大學畢業後赴美求學,2004年起移居新加坡。他在台灣人羨慕不已的「組屋」生活了十年,也曾在最能培育菁英的新加坡教育體系工作。在本書中,他以一個台灣人的觀點,以台灣人能理解、也肯定會感興趣的方式,觀察新加坡的住房、移民、政治、教育、媒體五大面向。
本書是凝聚作者二十多年台灣經驗、三年美國經驗、十年新加坡經驗的第一手現場直擊,更是一部具高度娛樂性質的紀錄片。讀完這本書,你或許還是有點羨慕新加坡;但肯定能跳脫無數指標與媒體報導,重新定義新加坡這個進步、繁榮的國度。
名人推薦
周偉航(人渣文本)|作家
紀大偉|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詹益鑑|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暨合夥人
劉正山|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不太羨慕新加坡・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真正有意義的「世界觀」,需要一種更貼近個人生命的切入角度。
梁展嘉以一般台灣人的觀察角度,看到一般台灣人想看、會看與能看到的新加坡。
相對於其他文本,我認為本書的鋪排,會更貼近你對新加坡的想像方式。——周偉航(人渣文本) ▍作家
憑良心說,新加坡對各國專業人士(含台灣和歐美的學術界人士)頗具吸引力。但是,專業人士不能只考量工作待遇,也要評估自己的家庭福祉,更要思索自己跟當地社群的互動關係。本書作者梁展嘉針對新加坡這個烏托邦,提出既巨觀又微觀的敏銳考察,對於想離開台灣另謀高就(不一定是新加坡, 歐美國家也通用)的專業人士頗具參考價值。而對於並不想離開台灣的讀者來說,本書也開啟了讀者改善台灣公共空間的想像力。——紀大偉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這本書要告訴你的東西,我判斷你在大學修課應該是聽不到的,甚至你拜Google大神也求不來。你不必因為展嘉的敢言而擔心他的安危;你也不必因為展嘉描述的新加坡與你的認知不同而跳腳。這是一部有高度娛樂性質的紀錄片,縫進書裡的幽默感,會讓你忘了它事實上是本嚴肅的書(政治人物應該好好閱讀的那一種);而書中的故事,肯定會讓你像我一樣,決心下回去新加坡時得好好仔細瞧瞧了。——劉正山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旅居美國、新加坡多年的展嘉,在第一本書裡已經展現了對產業與資本市場的觀察力,還有融合生活故事與人生經歷的寫作能力;因此這本新作讓我非常期待。拿到書稿之後,在出差旅程的班機跟回程路上讀完,同學果然沒讓我失望!——詹益鑑 ▍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暨合夥人
目錄
前言 未完的告白
第1章│台灣完全不是新加坡的對手?
▌哎呀,新加坡不過是個賺錢的地方而已嘛──想不到我這小小的民族自豪感,在幾年之後就被馳名中外的李光耀老先生以雷霆萬鈞之勢給打掉一半。▌
第2章│居住正義全球第一——組屋十年現場直擊
▌我經常被人指控干預公民的私人生活。沒有錯,如果我沒有那麼做的話,我們不會有今天的成績。我講起這些不會有任何一點悔恨的成分,如果我們沒有介入非常私人的領域,像是你的鄰居是誰,你怎麼生活,你發出什麼噪音,你怎麼吐痰,或是你說什麼語言,我們就不會有經濟發展。我們決定什麼是對的,才不管別人怎麼想。——李光耀,1987年 ▌
第3章│高度競爭的新加坡教育制度——菁英就是這樣培養的
▌新加坡政府以有錢聞名於世,教育一向是施政重點。但政府的錢不是用來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而是塑造一個競爭的環境。▌
第4章│「從中國來的啦!笨蛋!」——移民開放政策的利與弊
▌我們是新加坡公民,誓願不分種族、語言、宗教,團結一致,建設公正平等的民主社會,並為實現國家之幸福、繁榮與進步,共同努力。——新加坡國家信約 ▌
第5章│賭場讓當鋪也時尚——博弈事業帶來的紅利與隱憂
▌我們能不能承受對賭場說不的後果?如果我們有賭場,我們會有些麻煩嗎?會的。那麼我們沒有賭場,就沒有麻煩了嗎?我想我們會有更多麻煩。世界會繞道而去,然後我們會看到隔壁鄰居建起新賭場。等到我們想跟著做的時候,只能做出一個二流的模仿貨。——李光耀,2005年 ▌
第6章│才不會有媒體亂象呢!——李光耀精心擘劃的媒體藍圖
▌我需要媒體鞏固、而不是削弱學校所灌輸的文化價值觀和社會態度。
大眾傳媒可以營造一種氣氛,鼓勵人民學習發達國家的知識、技能和紀律。少了這些,我們根本沒有希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李光耀,1971年 ▌
第7章│白色的力量——人民行動黨的萬年執政
▌「集選區」是單一選區內,政黨推出好幾位候選人為一組合來參選,要嘛全上,要嘛全部落選。你想也知道,集選區顯然對大黨有利。執政黨的組合裡除了一般議員,還經常放進一、兩個內閣部長;與反對黨的純素人組合相比,可說是天壤之別。這樣天才的制度,當然只有李光耀發明得出來。▌
第8章│藍白大對決——在野勢力工人黨的崛起
▌輸掉一個集選區不是世界末日。如果阿裕尼的選民決定往那個方向走(投工人黨),那他們將有五年的時間來度過和懺悔。——李光耀,2011年 ▌
第9章│我和新加坡人想的不一樣
後記
序/導讀
【推薦序1】
我的新加坡
作為學院裡的研究者與專欄作家,我對於新加坡的理解,主要來自政治、經濟、歷史等專業領域的學術資訊。但那是「外顯」的一面,新加坡對我產生的「內在」意義,和三件小事有關。
第一件事,是大一時我的「中憲」必修課,正好選到剛從新加坡回台專任的洪鐮德老師。因為性喜翹課,因此很快就被洪大教授指定為班代。這班代有個額外責任,就是要擔任他著作的小代理商。他當時賣的新書就是《新加坡學》。
我還記得自己沒銷出去幾本,手邊一直有些囤貨,因此有機會反覆閱讀這本書。這讓我對新加坡一直有種興趣,總覺得將來應該去看看。
第二件事,是某天在泰國曼谷自助旅行重地考桑路閒晃,突然發現去新加坡的機票很便宜,於是就買了來回票,展開三天兩夜之行。這是我第一次去新加坡。因為手邊的資料只有網路上臨時印出的幾張紙,所以當然是場失敗的亂走之旅。為了省錢,我還從連結聖淘沙的纜車站走回市區——那可是赤道正下方。還記得有位華人計程車司機對我不斷強調新加坡比可倫坡(斯里蘭卡的大城)要好,但我很明顯不是來自斯里蘭卡的呀。好吧,當時可能有點像。
第三件事,是在我當專欄作家之後,開始有機會透過網路和一些新加坡的異議份子交換意見。我發現他們都蠻單純的,對政治的理解相對簡樸。和台灣已老油條化的民主政治相比,有種小清新感。透過他們,我得以把書本知識和個人體驗串接起來,一個城邦的價值形象因之鮮明。用倫理學專業術語來說,新加坡於「外在善」(錢買得到的東西)上有卓越成就,但於「內在善」(錢買不到的東西)上,仍有待加強。
什麼意思?
新加坡有高度的經濟成長與都市發展,在人民行動黨的威權體制下,一切都相當有效率,但你找不到什麼明確的新加坡「文明」。他們缺乏一種共同的善,一種透過公民溝通之後所形塑的政治目標。他們只有少數高學歷執政者所設定的目標,而寡頭們總是將之強加於所有國民之上。
有次和內人漫步在新國街頭,她質疑某種道路設計非常不合理。我笑著回應:「妳這是台灣人的想法。在新加坡的政府眼中,妳有什麼資格提意見?上面那些會讀書的人都已經決定好了。」
因為是「被強加」的價值觀,所以和無數基層市民的人生規劃無關,或者說,所有人的人生,都被少數人強制規劃了。這種國家總體目標也就無法感動人心,無法塑造真正的「愛國心」。這是缺乏向心力的社群,雖然高度的經濟發展可以吸引許多外人移入;但空乏的道德內在,只會讓裡頭的新加坡人想要逃出。
正如錢鍾書的《圍城》,外面的人想衝進來,裡頭的人想逃出去。這是一種價值錯覺,來自於雙方在資訊上的不對稱。站在我們的海島,總是覺得那個海島美不勝收。但站在他們的那個海島上呢?我們會不會開始懷念起自己的海島?
不過,上述意見只是我的看法,是「我的新加坡」。如果你對新加坡有興趣,你也應該找到「你的新加坡」。該怎麼做?
本書是作者梁展嘉個人新加坡經驗的整理轉述。除了細瑣的資訊之外,我認為這本書真正能告訴你的,是一種以個人角度理解新加坡的方式。
我們已經有太多「去主體化」的新加坡資訊。政治的、經濟的、歷史的,你很容易便可取得一大堆書目,就算懶,也可以透過維基百科獲得精簡版。這些資訊多數看來很「正確」,充滿了客觀數據,描繪出一個發展健全的海島國家;少數資訊則隱隱傳達出這個城邦的內在不安。
這些客觀資訊可以供你當正事討論,也可當閒喀牙的主題。但這種切入方法通常很難看出「你」的存在。就像中學時期的地理課本知識,因為對「你」不能產生意義,在畢業後很快就會流失。即便是我這類需要許多知識的時事評論者,也會捨棄諸如「吉爾吉斯的首都為何」這樣的知識。對一般人來說,真正有意義的「世界觀」,就需要一種更貼近個人生命的切入角度。
梁展嘉的漫談正好就是這角度。台灣人,不是大教授,不是旅遊達人,就是個一般台灣人,以一般台灣人的觀察角度,看到一般台灣人想看、會看與能看到的新加坡。
這無可避免會非常主觀。大教授可能不認同,旅遊達人也許不接受,其他的在星台灣人或許也不會買帳。但實實在在,就是他的觀點,是「他的新加坡」。相對於其他專業的文本,我認為本書的鋪排會更貼近你對新加坡的想像方式。
「我的新加坡」就談到這,「他的新加坡」就接在後頭,而「你的新加坡」,就要你動手開始了。
「人渣文本」周偉航 ▌作家
【推薦序2】
看見新加坡的「能」與「不能」
我相信,你是因為對「幹嘛羨慕新加坡?」這個問題好奇,而打開這本書的。其實這書名有兩個意涵,一是讓你以為作者要來說說「新加坡能,為什麼台灣不能?」——有,但篇幅不及全書的五分之一。另一個你可能沒想到的,是作者要問:「新加坡不能的,為什麼台灣看不到?」要回答前一個問題,說實在的,坊間真的不缺書,你不必挑這一本看。但要回答後一個問題,就不是一般人做得到、寫得出來了。
若要談談新加坡這個東南亞幾乎有排名的項目都能拿第一、一向令台灣人眼紅的國家,國內有許多社會科學的前輩遠比我適合為本書寫序。我相信,以他們的見解、素養乃至文采,都能讓本書更有份量。我也相信我政治學門的同仁在看了書稿之後,一定也都會異口同聲地推薦。我更願意相信,作者在這麼多可以推薦此書的人選中,敢讓一個從未踏上新加坡土地的小咖學者率先品嘗如此重要的人生見證,有他超乎友誼與市場銷售成績的考量。我並沒有追問原因,並且第一時間就答應了。這並不是自己膽敢以只去過東南亞一、兩次的皮毛印象,下筆來推薦這本書;而是我打從心裡明白,這位成為全職交易人兼奶爸的大學羅浮群(童軍團)玩伴,一定會不按牌理出牌。能被這樣的怪才選中,甚至邀請寫推薦序,對我來說已經不是「榮幸」二字就能形容。
二○一四年末,我和國內大多數學者一樣參加完耗時數週的「作文比賽」(提科技部研究計畫)。氣力放盡後的隔天,我揮別所有跨年倒數邀約,準備花個兩天把書稿啃完。開始閱讀後才發現,如果眾多政治學期刊論文是要花力氣才能食用的榴槤,那本書可說是吃來令人愉悅的龍眼。展嘉以小說回合的手法來寫政治觀察,並以說書人的角色,半認真、半開玩笑地描述對事件的觀察,讓我在跨年之夜不捨掩卷,索性一飲而盡。
這種說書人的風格,恐怕也只有這位我認識多年的冷面笑匠才寫得出來。這般說故事的本事,尤其把政治現象和問題意識相結合,說到人人聽得懂、甚至讓人無法掩卷的能耐,已成功地讓身為政治學者的我開始嚴肅思考:未來的政治學新生是不是應該先讀這本書,再來討論研究課題?這種寫法到底是天生的才華,還是展嘉已成功地從他夫人那裡得到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真傳,不得而知;但我很確定的是,本書所展現的,是許多像我一樣的政治學者和學子都想擁有的說故事功力——也就是把生硬的研究發現或事實、政治現象、政策問題,說得活靈活現的能耐。
本書跟一般政治評論或社會觀察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本書根植於作者超過二十年的台灣經驗、三年的美國經驗,以及十年的新加坡經驗;這是三相對比之下,凝聚而成的精華。本書除了能幫助讀者開啟對政治現象的好奇,也能學到如何跳脫目前的思考格局,重新審視自身的生活環境。
身在台灣的我們,大多已習慣追求個人小確幸,而漸漸喪失了對世界的好奇心。展嘉一家人和我們同樣追求小確幸,但他不同於我們之處,在於他從未減少對身旁大小事的記錄、存疑和觀察,因此才能看穿現象之間的邏輯。例如,當你看到街坊當鋪增加的時候,會不會想到這是博奕特區的副作用?(第5章)當你羨慕新加坡高薪養廉政策的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