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從早餐到晚餐,經濟學藏在你的每一餐:三餐之中藏著制度!從吃,看見經濟邏輯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356
    450
  • 分類:
    中文書財經企管經濟/趨勢經濟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許澤暉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樂律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8/2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個簡單的排骨便當,藏著整套經濟學的運作邏輯;
你的選擇不只是吃什麼,更是被誰「設計」去吃什麼!


▎一口便當,吃出經濟學的趣味

  你知道你每天吃的那一餐,其實藏著無數經濟學的概念嗎?從早餐店的選擇開始,到便當價格的起伏,每個看似平凡的決定背後,其實都是機會成本、邊際效用、供需關係等理論的實踐場。這本書用最貼近日常的飲食經驗,打開經濟學的大門,讓你在吃喝之間輕鬆理解那些原本遙遠又艱澀的名詞。

▎食物價格的祕密,其實不只是漲價那麼簡單

  為什麼國民美食雞排越來越貴?便當加價的背後,其實是一場看不見的價格戰。有時是供應鏈斷裂,有時是心理定價策略作祟。透過一連串餐飲場景與實例,本書揭露餐飲價格的形成過程、價格彈性的迷思,以及黑市、漲價策略與市場失靈的真相,讓人恍然大悟:食物的價格,不只是「成本加一點利潤」那麼簡單。

▎社群、習慣與人性:你真的自由選擇了嗎?

  從排隊名店到網紅推薦,從限時優惠到集點活動,這些設計無所不在地操控著你的味蕾與荷包。書中深入探討資訊不對稱、認知偏誤、心理價位與消費誘導等現象,讓你重新審視自己做決策時的「理性」,其實早已被社會網絡與商業行銷牽著鼻子走。

▎吃到飽、自助餐、食安風暴:你看到的只是表面

  你以為自己在吃buffet時賺到了嗎?其實你早已落入沉沒成本的陷阱。在自助吧前裝菜時,其實也在經歷「預期效用與風險選擇」的心理博弈。更別說當食安風暴來襲時,品牌信任崩盤、系統風險蔓延、消費者信心跌落谷底,原來食物的風險管理與信任重建,遠比想像中複雜。

▎從餐桌到制度:你的一餐背後,有國家在設計

  學校營養午餐、食物銀行、碳足跡、食材追溯、平臺抽成與自助點餐機……這些與你我日常密切相關的制度設計,不僅反映經濟誘因的調配,還深藏著公平、效率與倫理的張力。吃飯,不再只是私人行為,更是一種社會選擇。

〔本書特色〕
吃飯這件事,看似簡單,卻處處藏著經濟學的邏輯。從早餐店的選擇到外送平臺的排名,從便當漲價到吃到飽的陷阱,你的每一個決策,其實都反映著成本、誘因與制度的設計。本書用貼近日常的情境,拆解你每天面對卻不自知的經濟行為,讓你輕鬆理解複雜理論,重新認識「吃」的真相。

作者

許澤暉,經濟學碩士,曾任連鎖餐飲集團策略分析師與新創外送平臺顧問,現為財經專欄作家。筆風兼具條理與故事感,擅長把供需曲線、邊際效用、交易成本等理論拆解進日常餐桌,讓讀者在「吃飯」的同時,也吃進一套思考世界的經濟視角。

目錄

第一章 選擇的滋味:你今天為什麼想吃這一口?
第二章 價格是怎麼冒出來的?便當漲價的背後邏輯
第三章 被影響的味蕾:當社群決定你今天吃什麼
第四章 誰設計了你的選擇?當菜單變成心理操控工具
第五章 吃到飽的真相:自助餐裡的風險與幻想
第六章 背後的供應鏈:你吃的每一口來自哪裡?
第七章 制度與誘因:你付的錢有多少是給人、給制度?
第八章 公共與公平:吃飯這件事怎麼變成國家大事?
第九章 食材的真實代價:從產地到鍋邊的成本公式
第十章 食安風暴與信任經濟:吃得安全誰說了算?

試閱

第二章 價格是怎麼冒出來的?便當漲價的背後邏輯
第一節 供給與需求:雞排便當為何越來越貴?

你是否也發現,過去只要85元的雞排便當,如今常常飆破百元?不管是學區巷弄的小便當店,還是連鎖速食品牌,「雞排」這個昔日平價指標,似乎悄悄爬上了中高價位的殿堂。問題是——到底是什麼讓這塊雞排變貴了?

這正是一場由供給與需求共同作用所導致的價格調整,而這也正是經濟學中最基本卻最關鍵的概念之一:市場價格的形成。

需求成長:雞排怎麼成為全民國民菜?

讓我們先來看需求面。雞排這個品項,在臺灣的流行早已超越「夜市點心」的範疇,幾乎是各大便當店、早午餐店、手搖飲複合店的基本菜色之一。

根據2023年的一份餐飲調查,國人最常購買的便當主菜前三名分別是排骨、雞腿與雞排,其中雞排已連續三年成長,特別受到20~35歲上班族與學生族群的喜愛。原因無他:酥脆的口感、鹹香的調味,加上分量感十足的「肉感」,讓人吃起來有飽足感又有幸福感。

這股需求成長,也反映在數據上。在一些外送平臺的「炸雞類便當」訂單數,2021~2023年間平均成長超過20%。雞排正逐步從「偶一為之」的小確幸,變成「可以天天吃」的正餐選擇。

當消費者對某項商品的偏好上升,整體需求曲線就會向右上移,代表在同樣價格下,會有更多人願意購買。這就是需求增加的第一步。
供給限制:雞隻數量與飼養成本的壓力

但問題來了。雞排要靠雞胸肉製作,而雞胸肉來自完整雞隻的特定部位,一隻雞只能生產一塊雞胸,這就意味著雞肉的供給存在生物性限制。

臺灣本土雞肉供應以白肉雞為主,雖然整體年產量穩定,但面對需求快速上升與疫情後的進口不穩,雞肉價格自然上揚。此外,從2021年起,全球飼料原料如玉米與黃豆價格因戰爭與氣候影響持續上升,臺灣飼料成本也節節攀升。

受飼料與運輸成本上升影響,畜牧業者逐步調整白肉雞的批發價格。根據農委會歷年資料,白肉雞價格自2020年以來呈現上漲趨勢,對產業造成實質壓力。這類成本變動一旦傳導至餐飲業端,雞排便當等雞肉類主餐的售價也往往隨之調整。

當供給條件惡化——不論是成本上升、生產瓶頸,或是物流中斷——市場供給曲線就會左移,代表在同樣價格下,商家不願意提供原有數量,或者需要更高的價格才能供應相同數量。

價格上升:供需交會點的變動

當需求持續增加,供給卻受到限制時,市場的均衡價格就會自然上升。這個點,正是供需曲線交會的那一點。

若以圖像來理解:原本的價格交會點可能在「85元與每日出貨200份」的位置,但當需求曲線右移、供給曲線左移後,交會點變成「105元與每日出貨180份」。也就是說,價格變貴了,數量反而略減。

這也是現實中我們觀察到的現象:雞排便當變貴了,但店家可能「做少一點」、「只做中午場」、「限量供應」,這是因為餐廳也要避免成本過高導致的虧損。

價格訊號與市場反應:消費者的調整機制

價格其實是一種信號系統。在價格上升時,消費者會自然做出反應——有些人改點別的主菜,有些人會降低購買頻率,或是改吃不含雞排的套餐。

這種反應在經濟學上稱為「價格調節作用」,能幫助市場自動平衡:當需求被價格抑制,供給被價格鼓勵,市場會慢慢尋找新的均衡點。

不過,若消費者對雞排的需求是「缺乏替代性」的(也就是即便價格提高仍不願改點其他品項),則會出現所謂的「需求剛性」問題,導致價格持續攀升。

這也是近年便當店的另一個現象:消費者仍願意點雞排,但會對「整體便當價格」變得敏感,例如「便當能否含湯?副菜要不要調整?可以不要飲料折扣嗎?」這些都反映出,當主菜漲價不可避免時,顧客會尋找其他成本平衡的方式。

外部衝擊:雞蛋、禽流感與全球市場的波動

除了臺灣內部因素,國際市場也會影響雞排的成本。近年來,禽流感對雞隻產量造成衝擊,尤其在歐洲與美洲地區,造成全球雞肉貿易緊縮,間接影響臺灣進口量。

此外,雞排若使用雞蛋作為醃製或裹粉原料,蛋價暴漲也會帶來額外壓力。這種多層成本堆疊,讓雞排成為「受全球供應鏈與地緣風險牽動」的高敏感商品。

這裡我們看到的不再是單一食材的問題,而是整個供應體系的互動關係。雞排不只是雞胸肉,還牽涉到油、粉、蛋、包裝紙與瓦斯費用,這些價格都會牽動最終售價。

小結:一塊雞排的價格,映照的是整個經濟的動態

當你咬下那塊香酥的雞排時,是否會想到:它的價格不只是店家的定價策略,而是由千萬消費者的需求偏好、養雞場的飼料成本、全球疫情與氣候條件、物流效率與便當店老闆的壓力共同決定?

這正是供給與需求的奧義所在:價格不是任意定出來的,而是市場力量互動下自然形成的結果。

雞排變貴,並不只是店家想賺錢的簡單故事,而是整個經濟系統中的微觀縮影——而你每一次的選擇,都參與了這個價格決定的過程。


第二節 蛋價暴漲時的市場調適

2023年初,臺灣爆發雞蛋供應危機。由於禽流感疫情導致大量蛋雞撲殺,加上產銷失衡與氣候因素影響,雞蛋在超市、傳統市場頻傳缺貨與限購現象。根據統計,雞蛋批發價一度飆升至每臺斤約 55 元以上,零售價格也有破百的狀況,10顆裝包的價格約在68元左右。此波漲勢推升單顆雞蛋價格從原本約10元,漲至15~20元不等,讓早餐店、小吃攤業者深感成本壓力。民眾紛紛在網路上抱怨:「連一顆蛋都吃不起了!」

但經濟學者則從中看出另一個現象:這正是一場經典的「供給衝擊」與「市場調適」的案例。

供給減少時,價格怎麼反應?

這次蛋價上漲的原因並非單一,而是多重因素疊加。首先是國際飼料價格上漲,導致養雞成本提升;再者,禽流感疫情導致蛋雞撲殺數量上升,使得產蛋量大幅下降;最後,連續陰雨造成產蛋率降低與運輸困難,讓整體供應雪上加霜。

當市場上雞蛋供應量不足,而需求未減(早餐需要蛋、便當需要蛋、製菓業也需要蛋),價格就會自動上升,來調節資源分配。這正是供給與需求的基本法則在現實中的展現。

調整的反應:替代、縮減、創新

面對蛋價上漲,市場會怎麼調適?這裡有幾種常見反應:

.消費者改變行為:早餐店減少加蛋的比例,有些乾脆不提供加蛋服務;家庭購蛋量縮減,只買必要分量。
.業者尋找替代品:部分烘焙業者用蛋粉替代新鮮蛋液,或改變食譜比例減少蛋用量。
.價格轉嫁:部分業者選擇漲價,例如將原本含蛋餐點從55元調漲至65元,將成本壓力分攤給消費者。
.創造新供應鏈:有些連鎖早餐店與地方雞農建立契作制度,以確保穩定供應。

這些現象構成了所謂的「市場調適機制」——當供應出問題時,透過價格信號與行為改變,市場試圖重新達到一種新的平衡。

政府該不該出手干預?

蛋價飆漲引發社會關注後,政府透過釋出儲備蛋、提供飼料補貼、緊急進口等方式來穩定市場。這是一種典型的「市場干預」,其目的是避免短期內價格波動過大,造成社會不安。

不過,經濟學者提醒:價格雖然上漲令人不悅,但這也是市場傳遞「資源短缺」的重要訊號。若一味壓制價格,反而會抑制供給方的積極性,使問題惡化。例如若價格被限制在過低水準,農民不願意養雞,供給量就不會回升,市場只會更混亂。

小結:蛋價是市場說出的真話

價格上漲令人不舒服,但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它往往是在對我們說真話——有東西變少了、有成本增加了、該節省或調整了。

當我們理解這些背後邏輯,就能從抱怨物價的情緒中抽離,看見市場如何用價格、選擇與創新來達成新的資源分配平衡。蛋,不只是早餐的配角,它也是市場如何「對問題作出反應」的最佳教材。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69959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2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