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投資:不只行善,還能致富,用你的投資改變世界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
《富媽媽窮媽媽》金網獨家抽獎活動!
參加下列任1項活動就有機會獲得陳重銘新書《富媽媽窮媽媽》
1️⃣ 為《富媽媽窮媽媽》按讚抽獎
即日起~9/30,在商品頁點「喜歡+1」按鈕 → 抽《富媽媽窮媽媽》 1 本
👉前往本書頁面
2️⃣同場購買加碼抽
2025/9/9~9/30,在金石堂網站單筆訂單購買《富媽媽窮媽媽》+ 金尉出版社任1本出版品
→ 抽 《富媽媽窮媽媽》 1本
👉去逛逛金尉出版 (可一次購買陳重銘老師前作)
📅抽獎公布布時間
10/3 公告於金石堂 FB & IG 粉絲團(後續寄發中獎通知到會員信箱)
⚠️ 注意事項
1. 活動參加者須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會員,且會員資料中有正確 Email
2.公告後請於指定期限回覆獎項寄送資訊,逾期視同放棄
3. 抽獎與寄送僅限台澎金馬地區。
4. 每一會員帳號於單一活動僅限獲獎一次。
5. 金石堂保留修改、變更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異動將公告於FB/IG。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追求獲利,同時改善社會與環境問題
市場規模超過7,000億美元的最新投資趨勢
高盛、貝萊德、花旗、瑞銀都積極投入
「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的意思是,除了財務報酬之外,投資要同時追求明確且可以衡量的社會或環境影響力。面對社會或環境問題,慈善家會直接掏錢解決,但另外有些創業家是用企業的思維、市場的方法,創造可持續、可複製、可擴大規模的事業。有明確的商業模式,賺取企業利潤,又同時解決特定問題。著眼於企業利潤及社會效益而投資這些創業家,就是本書所談的影響力投資。
影響力投資同時追求「利潤」及「價值(觀)」,是標準的「行善致富」,這個富,既是個人的小富,更是社會的大富。
截至2020年,專注在影響力投資的基金已有近千個,掌管超過7,000億美元的資金,投資在各種資產類別。世界知名的金融機構,如:高盛(Goldman Sachs)、KKR、貝萊德(BlackRock)、花旗集團(Citigroup)、瑞士銀行(UBS)等,也都積極投入影響力投資的行列。知名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就是影響力投資的熱門對象之一。
然而,影響力投資仍處於起步階段,7,000億美元的規模,在全球資本市場超過200兆美元之中,僅占0.35%。影響力投資也不自詡為萬靈丹,無意取代慈善捐款、政府撥款,以及其他希望改善社會、環境問題的各類投資與資源,而是希望以多元的方法、多元的資源共同合作。
無論除貧、教育或全球暖化,都是嚴重且複雜的問題,解決方案往往需要跨領域、跨文化、跨宗教、跨政府的多方合作,因此,影響力投資有機會化解因政治或宗教等因素而起的衝突或問題。
美國大學生山姆・古德曼(Sam Goldman)在非洲肯亞,看到煤氣燒傷的學童,立意發展太陽能燈,取代煤油燈。古德曼創立的d.light是典型的影響力企業,其太陽能燈目前已在七十國銷售,全年營收上億美元,幫忙全球一億人換上乾淨能源,合計節省40億美元煤油費用,增加收入,減少貧富懸殊,提升學生學習,並減少了兩千兩百萬噸二氧化碳。
馬薩(Shaffi Mather)的媽媽昏倒,在印度鄉間,求救無門。事後夥同五個好友,自立自救,買了兩台簡易救護車,開啟了「1298救護車」服務。送往私立醫院,按資收費;送往公立醫院,基本上免費。至2019年,發展成三千兩百多輛車,在數十個城市營運,約有一萬名員工,接送兩千兩百萬人次,救人無數,甚至在車上接生兩萬多名嬰兒。
美國,槍枝氾濫,每年四萬多人死於非命(包括自殺與青少年),前麥肯錫顧問彼得・桑姆(Peter Thum)與警局合作,取得沒收非法槍枝,與知名設計師合作,熔消槍枝,浴火重生,鑄造時尚首飾,並運用所得,與學校及低收入社區合作,提供教育,輔導,及安全措施。從源頭開始,解決貧窮及暴力。
本書提供許多國外各種創意創業的案例,說明創業家面臨的種種社會及環境問題,他們的創意思維與精彩的創業過程。書中也探討影響力投資產業裡的重要成員,例如:資金提供者(機構投資者、慈善機構)、專業服務(投資管理者、影響力顧問)、協會、政府、大學的角色。
本書作者吳道揆先生,與張大為先生、陳一強先生、陳富煒先生等人,邀請了七十二位關心永續大業的專業人士,共同籌辦了「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志在與國際接軌,建構產業生態,引領市場資本,共創永續價值。為有意用投資改變世界的朋友,打造可行的方案,期盼能有更多人加入這場「運用私人資本,達成公共利益」的運動。
*本書為《影響力投資的故事:行善致富》改版
名人推薦
影響力推薦——
丁予嘉/國票金控總經理
王 淮/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
別蓮蒂/政大商學院信義書院執行長
李吉仁/台大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李長庚/國泰金控總經理
周行一/政大財務管理系教授
唐 鳳/行政院政務委員
張大為/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理事長
張孝威/IC之音董事長
張 錫/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
陳一強/活水社企投資開發總經理
陳 冲/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劉文正/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前理事長
簡立忠/台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顏漏有/AAMA台北搖籃計畫校長
嚴長壽/公益平台董事長
目錄
推薦序 為社會的進步,盡一份向上的力量/王淮
推薦序 「無奸不成商」過時且錯誤,賺錢不必犧牲良心/別蓮蒂
推薦序 影響力投資──潛力無窮的明星產業/張大為
推薦序 創造投資者、被投資公司及環境社會三贏的局面/張錫
推薦序 2020,台灣影響力投資的元年!/陳一強
推薦序 影之隨形,響之效聲/陳冲
推薦序 企業最大價值之所在來自無形資產/劉文正
推薦序 為我國社會永續發展注入活力與能量的好書/簡立忠
二版作者序
初版序
Part 1 案例篇──影響力無所不在
第1章 點亮太陽能燈──史丹佛MBA「義利兼得」的傑作
第2章 婦女好,就是家庭好;教育好,社會好
第3章 社會影響力債券──公私合作,金融創新
第4章 投資教育,可以改變一切
第5章 除了「辦學」,還可以做什麼?
第6章 醜,又怎樣──醜食救地球
第7章 麥肯錫商業怪傑連續創辦的「影響力企業」
第8章 誰說不可以投資上市公司?股市中更有影響力
第9章 醫療健康──影響力投資的永恆話題
第10章 社會住宅並非只是政府的責任
第11章 宗教──積極擴大行善的方式
第12章 金融──推動善行的力量
第13章 循環經濟──廢棄物重生的故事
Part 2 夥伴篇──協力打造共好的投資環境
第14章 為了影響力,是否要犧牲投資報酬?
第15章 金融機構──影響力投資的全方位推動者
第16章 「全球影響力投資聯盟」──基礎建設軍團
第17章 大學扮演的前瞻性角色
第18章 各國政府都在做什麼?
結論 義利雙收──要坐而言,更要起而行
致謝
序/導讀
推薦序 「無奸不成商」過時且錯誤,賺錢不必犧牲良心
別蓮蒂/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執行長
本書第一章從介紹一家社會企業(或稱影響力企業)開始,告訴大家以企業和市場的力量解決社會問題的成效,可以遠超過政府或慈善捐贈。d.light太陽能LED燈的故事,也帶出本書的主軸「影響力投資」。作者接著以一個又一個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世界各地有善心的創業家,是如何運用經營管理的思維,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並靠著企業營運的獲利得以永續解決問題。
本書後半直指:做好事也可以賺大錢,做好事應該號召更多人參與。這和我們在商學院教企業社會責任及社會企業的觀點不謀而合,所以,作者也直接點出:大學,特別是大學的商學院可以做什麼。這些年,我們的商管教育早已跳脫出過去只教商業和管理知能的傳統做法,現在會特別強調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教育,因為我們相信,企業家賺錢絕對不必犧牲自己的良心,「無奸不成商」更是過時且錯誤的觀點;現今商管教育也開創出新課程模組,如社會企業創業計畫,鼓勵同學發掘社會問題,並嘗試提出創業計畫,規劃出如何以商業模式系統性地解決社會問題並獲得合理利潤。
台灣社會非常溫暖、有人情味,每遇風災震災,會看到大筆善款湧入,也有很多人有定期捐贈的習慣。其實,除了靠愛心提供弱勢或有需要者一杯水,還可以有計畫地組織眾人之力挖一口井。企業,是最善於運用資本資源、發揮綜效的組織,再加上市場上每位成員與消費者的力量,應該可以更有創意地以多贏方式解決社會問題。而這樣有善心又可獲利的投資,正是影響力投資的價值。
認識作者吳道揆先生多年,他正如本書自序中的文字般有溫度、有熱情,總想著要為社會、為學校做點什麼。經常聽吳先生談起他的理想,而且他的理想從不會因為年齡漸長而減少,所以起而行,寫了這本書,鼓勵更多人投入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也希望人人都能義利雙收,社會更美好。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