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與自由主義(思想45)
「美國歷史的不癒傷口」專輯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期的專輯是「余英時與自由主義」,余英時先生是中國思想史的大家,對當代中文世界的人文學術以及文化意識影響廣遠。在先生去世之後,學界的紀念集會、刊物的紀念專輯,已經發表和收錄了不少追念的文字。不過余先生對現實政治也有強烈的關懷,尊崇人權與自由,深信中國必須朝向憲政民主的方向發展。本刊此時發表這個專輯,除了致上遲到的悼念,也希望深入余先生的政治思想。
目錄
追念張灝先生:警覺人世與人性之惡(郭克)
革命國家與倫理─政治:紀念《阿Q正傳》發表百年(趙尋)
美國的左派文革和右派文革(郭建)
哲學與宗教的分際與共濟(關子尹)
極權環境下的思想控制:讀奧威爾《1984》(陶東風)
中國新文化運動與韓國愛國啟蒙運動的比較(蘇瑞華)
余英時與自由主義:悼念余英時先生
二○二一,春風遠矣:敬悼余英時先生(唐小兵)
余英時與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王邦華)
儒家思想如何在現代社會中開展及實踐:從余英時對儒學的反思開始(陳祖為)
思想對話:共生哲學在東亞
共生哲學對當前世界、兩岸處境的迫切性:與中島隆博教授對談(賴錫三、莫嘉南)
美國歷史的不癒傷口
奴隸制還是經濟利益?:美國內戰成因探析(張千帆)
薩繆爾.亨廷頓的盎格魯─新教神話(劉宗坤)
思想評論
文革下的螻蟻生態:讀《製造反革命:柳幸福案與文革時期的基層法制生態》(趙穎、王曉冉)
致讀者
序/導讀
致讀者
在世界文壇,魯迅的《阿Q正傳》已經是不朽之作,對幾代的中文讀者衝擊尤其強大。今年是這本小說正式問世的100週年,本期發表趙尋先生的長文,適時對魯迅筆下阿Q這個人物的倫理─政治涵意,提出與100年來的通行看法大異其趣的分析。由於中共奉阿Q為底層人民的代表人物,阿Q的革命「倫理」深深影響了中國革命的自我想像。趙尋參考亞里斯多德對憐憫以及阿倫特對社會革命的批評,檢討阿Q的殘忍倫理的政治後果。這篇文章在「魯迅作者」之間應該會引起爭論,但是爭論阿Q的政治倫理,豈不最能證明《阿Q正傳》不衰的現實意義嗎?
其實1922年在文學史上並不尋常,當年問世的名著,除了《阿Q正傳》,還有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竹藪中〉),喬伊斯的《尤里西斯》,艾略特的《荒原》,褚威格的《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等等。如果有作者願意共襄盛舉,我們很希望能邀請到相關的文章以饗讀者。
余英時先生在去年8月去世後,《思想》即盼望以合適的方式來紀念與追思他的成就。余先生一生主張民主與自由,不過除了若干少作,並沒有專著陳述他的自由主義信念。在本期的專輯「余英時與自由主義」中,王邦華、陳祖為兩位教授探討余先生在90年代接觸到羅爾斯政治自由主義後的一些回應,揣度余先生晚年會如何界定儒家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以這種方式重現余先生的政治觀點,向余先生致上敬意,格外有其價值。
同樣出於敬意,唐小兵先生追述他跟余先生交往的點滴,特別記錄下余先生對大陸上像他這樣的新一代學人的期望,令人感慨有加。小兵先生一向研究中國知識分子,對於知識人在這個動盪不安的時代裡的種種命運,有一份深刻的同情。文章的結尾處從個人角度思考「人生的完成」這個挑戰,讀來也令人動容。
在本期《思想》的編輯工作接近尾聲時,傳來張灝先生過世的消息。張先生跟余先生一樣,都對當代中文世界的人文思想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後來者莫不曾經受惠於他們的觀念啟蒙乃至於人格的示範。張先生曾經在《思想》14期發表過〈殷海光先生的理想主義道路:從公共知識分子談起〉,在20期發表〈政教一元還是政教二元?:傳統儒家思想中的政教關係〉;在19期我們也發表過李懷宇先生的訪談〈張灝:探索時代〉,請讀者自行參考。
張灝先生於4月20日去世之後,上海的郭克先生在封城中撰文,趕上本期的出刊。郭克想起他最後一次跟張先生通電話,問張先生最近在研究什麼問題。張先生緩緩回答:為什麼在中國「人」會被神化?郭先生回顧張先生看出從軸心時代的先知到啟蒙知識分子,多有一種「精神氣質」,稱之為「人極意識」。軸心時代的先知尚受到超越意識的限制,但現代知識分子的「人極意識」則已無止境。這種人極意識,正是中國思想一貫地將人「神化」的源頭與動力。到了近代職業革命家帶領社會革命,這種「人極意識」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這正是張先生晚年一直關注的大問題。
張先生所謂的「人極意識」,另一個說法即是「人類中心主義」。在疫情中,人類中心主義應是不得不面對的一種尷尬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