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台灣國難
內容簡介
台灣政治生態一夕間劇變,重回二十年前的一黨獨大生態,民主與獨立的前途晦暗不明。
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即可能取得政權,圍堵中國的戰略不再?
日本呈現過渡型政治重整期,南韓則拋棄了親北親中的太陽政策。
俄羅斯挾天然資源優勢,全面宰制全球能源戰略。
澳洲牽制南半球的全球戰略天平,巨象印度成為牽制中國的新巨人?
對2008的台灣政治劇變,民主獨立的台灣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香港?
台灣的前途究竟如何決定,是全世界都關注的焦點。2008年,究竟是台灣國難的開始?還是民主獨立的新契機?全球戰略天平的改變,是否更主宰了台灣未來的命運?
黃文雄是日本言論出版界的暢銷天王,擅長從全球佈局觀察台灣的未來。台灣的趨勢與一黨獨大,是否會帶給全世界新的震撼?黃文雄是目前台灣政治評論界,唯一擅長從歷史的縱切面來觀察台灣未來的變化。
2008年究竟會不會是台灣的國難?我們從黃文雄的這本專論開始觀察。
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即可能取得政權,圍堵中國的戰略不再?
日本呈現過渡型政治重整期,南韓則拋棄了親北親中的太陽政策。
俄羅斯挾天然資源優勢,全面宰制全球能源戰略。
澳洲牽制南半球的全球戰略天平,巨象印度成為牽制中國的新巨人?
對2008的台灣政治劇變,民主獨立的台灣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香港?
台灣的前途究竟如何決定,是全世界都關注的焦點。2008年,究竟是台灣國難的開始?還是民主獨立的新契機?全球戰略天平的改變,是否更主宰了台灣未來的命運?
黃文雄是日本言論出版界的暢銷天王,擅長從全球佈局觀察台灣的未來。台灣的趨勢與一黨獨大,是否會帶給全世界新的震撼?黃文雄是目前台灣政治評論界,唯一擅長從歷史的縱切面來觀察台灣未來的變化。
2008年究竟會不會是台灣的國難?我們從黃文雄的這本專論開始觀察。
目錄
前言
中國的崩壞與台灣的國難
中國的巨變與不變
中國國家原理-專制獨裁、富國強兵、箝制言論
中國的「常識」是世界的「沒常識」
經濟成長陰影─「黑道治國」
中國泡沫經濟的破滅
動盪不安的北京奧運
臭水溝都市的萬國博覽會
「擴軍」才是中國的「國家原理」
搜刮資源
陷世界於恐怖的「國際盲流」
台灣的最後一戰:總統大選
台灣,是我心所愛
廿一世紀台灣的問題
國民黨政府的台灣統治及政權輪替
戰後台灣的民主化之路
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的意義
中國派的政治資源
本土派的苦難之道
台灣是否已經獨立?
台灣的「統媒之亂」
荒腔走板的「藍營王子」馬英九
二○○八年的總統大選是「最後一戰」
想找回往日榮光的南北韓
一時的韓流熱
盧武鉉政權臨終前的?光反照
韓國的「左翼革命」結束了?!
左右韓國總統大選的要素
韓國「斥前朝」的「傳統」
金正日體制的今後
北韓體制何時崩壞?
朝鮮「綁架不算什麼」的歷史
「事大主義」的南韓及北韓
「南北統一」何時成?
如果希拉蕊當上了美國總統
即使這樣,美國還是不會?落
美國的軍事力是「世界警察」
美國真的討人厭嗎
美國與其他文明的衝突
美國民主黨政權可能帶來的改變
美國總統大選不到最後不見分曉
美國夢
將東亞交給中國的危險性
解讀美國的基本戰略
日本可能擁有核武嗎?
俄、印、澳與日本
俄羅斯的復活
俄羅斯強勢的資源戰略
非洲成為美中的爭奪地
歐盟的末來走向
日、中、澳的三角關係
拉丁美洲的反美風潮何時了?
美國即將攻擊伊朗?
巨象印度的崛起
中、印、俄的新三國演義
誰來挑戰美國的獨霸?
「憲法改正」「擁有核武」是日本無法避免之路
該如何和「惡友」:中韓北韓相處
江澤民時代教育出來的「仇日」世代
堅守原則的安倍前首相值得肯定
日本應該保有核武
日本新憲的制定迫在眉捷
期待理解台灣的日本政治家出現
確保日本的海上航線
作為外交牌的「南京」與「慰安婦」
中國是仿冒黑心商品、妓女、間諜的輸出大國
誰才是日本真正的朋友?
中國的崩壞與台灣的國難
中國的巨變與不變
中國國家原理-專制獨裁、富國強兵、箝制言論
中國的「常識」是世界的「沒常識」
經濟成長陰影─「黑道治國」
中國泡沫經濟的破滅
動盪不安的北京奧運
臭水溝都市的萬國博覽會
「擴軍」才是中國的「國家原理」
搜刮資源
陷世界於恐怖的「國際盲流」
台灣的最後一戰:總統大選
台灣,是我心所愛
廿一世紀台灣的問題
國民黨政府的台灣統治及政權輪替
戰後台灣的民主化之路
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的意義
中國派的政治資源
本土派的苦難之道
台灣是否已經獨立?
台灣的「統媒之亂」
荒腔走板的「藍營王子」馬英九
二○○八年的總統大選是「最後一戰」
想找回往日榮光的南北韓
一時的韓流熱
盧武鉉政權臨終前的?光反照
韓國的「左翼革命」結束了?!
左右韓國總統大選的要素
韓國「斥前朝」的「傳統」
金正日體制的今後
北韓體制何時崩壞?
朝鮮「綁架不算什麼」的歷史
「事大主義」的南韓及北韓
「南北統一」何時成?
如果希拉蕊當上了美國總統
即使這樣,美國還是不會?落
美國的軍事力是「世界警察」
美國真的討人厭嗎
美國與其他文明的衝突
美國民主黨政權可能帶來的改變
美國總統大選不到最後不見分曉
美國夢
將東亞交給中國的危險性
解讀美國的基本戰略
日本可能擁有核武嗎?
俄、印、澳與日本
俄羅斯的復活
俄羅斯強勢的資源戰略
非洲成為美中的爭奪地
歐盟的末來走向
日、中、澳的三角關係
拉丁美洲的反美風潮何時了?
美國即將攻擊伊朗?
巨象印度的崛起
中、印、俄的新三國演義
誰來挑戰美國的獨霸?
「憲法改正」「擁有核武」是日本無法避免之路
該如何和「惡友」:中韓北韓相處
江澤民時代教育出來的「仇日」世代
堅守原則的安倍前首相值得肯定
日本應該保有核武
日本新憲的制定迫在眉捷
期待理解台灣的日本政治家出現
確保日本的海上航線
作為外交牌的「南京」與「慰安婦」
中國是仿冒黑心商品、妓女、間諜的輸出大國
誰才是日本真正的朋友?
序/導讀
變化中的台灣國際環境
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當然生存條件也會隨著變動。戰前與戰後、過去與現在,我們的生存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
台灣登上國際舞台,是在日本倭寇時代的末期,也是西歐的大航海時代。可以說與日本開發北海道(蝦夷),和五月花號移民美洲,是同一個時代。
台灣歷經了荷治、鄭治、清治、日治,以及國民黨的統治時代,到今天民進黨執政,已經八年,國內、外環境的變化,有目共睹。若從政治的表面上來看,台灣曾經是所謂的「亞細亞的孤兒」,現在則進一步變成「世界的孤兒」。可是若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台灣歷經清治鎖國的海禁、路禁,到日本日治時代的近代化,在廿世紀的四○年代開始,步入產業社會的時代。戰後,雖然一時經濟後退,可是自七○年代以後,日漸成為「亞洲四小龍」,台灣雖然不能成為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成員,可是邁入先進國家之列,可說無庸置疑。
日新月異,時代潮流不斷改變。亞洲雖然已經有NIES(新興工業經濟體)和ASEAN(東南亞國協)興起,但是榮景不再。近期最熱門的所謂「金磚四國」(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經濟發展受到注目,中國人也常自謂「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可是誰又能保證榮景常存?
世上總是充滿無法預料之事,當年有誰能夠預料到中國會發生文化大革命?恐怕連毛澤東也想像不到,最親密的戰友林彪,竟然也會「謀反」?
未來之事,難以預測,特別在這個高度不確定的年代,更是如此。唯一能夠確定的,是二○○八年以後,世界會有難以預料的變化。當然,隨著世界的劇變,也會影響到台灣。從近期幾件世界大事,我們可以一窺端倪。
例如,中國在二○○八舉辦北京奧運,二○一○舉辦上海萬國博覽會。以日本的經驗,日本曾經在一九六四年辦過東京奧運,一九七○年辦大阪萬國博覽會,日本經濟確實由此開始起飛。但是大部分的國家舉辦這種大型國際性盛會之後,卻是經濟蕭條的開始。例如德國在柏林奧運(一九三六年)、以及前蘇聯在莫斯科奧運(一九八○年)之後,國家就馬上面對了全面性的崩潰,這並非偶然。
除此之外,南韓在二○○七年改選總統,二○○八年國會全面改選國會全面改選。自金大中政權以來,「反美、反日、親北韓」的左派政權已經近十年,韓國國民到底是否繼續選擇左派路線?對今後東亞的國際政治也有極大影響。日本安倍政府自參議院選舉失敗以後,政權失去安定,坡折不斷後也不得不下台。今後日本的政治去向,不但對整個世界,特別是對台灣更有巨大影響力。
特別是二○○八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政權已近黃昏,民主黨略佔優勢,若民主黨奪回政權,對英國的世界戰略將有戲劇性的變化。不但對台灣,對日本也說不定是一場噩夢。因為基本上,美國民主黨是親中反日,也反台灣。
二○○八年不只美國的世界戰略,可能會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動,俄羅斯也在二○○八年改選總統,澳洲內閣變成左派親中政權,未來南美各國,也將陸續有關乎政權改變的總統選舉。
二○○八年以後,所有的民主國家都將是新領導人的時代。問題是專制獨裁國家的勢力仍然存在,新人領袖會如何對抗這些老獪?是全球在二○○八年後的一大課題。
由此觀之,二○○八年後,世界局勢必定會有劇烈改變,對於台灣而言,這是個危機?抑或是轉機?也是本書想要討論的地方。
美日中台的變化
面對二○○年國際環境的變化,台灣在二○○八年初有立法院的全面改選,以及三月的總統大選。對台灣而言,二○○八年也是個大變動之年。
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主要就是美中關係,或者美日中三邊關係,特別是美國對台灣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台灣是美國世界戰略的一環,美國不希望台灣改變現狀,但是戰後以來的美國傳統主張,也是維持美國今後世界戰略的重點。
台灣對東亞的安定有何重要的戰略地位?就美國總統杜魯門在韓戰前後的談話可見端倪。當時杜魯門在韓戰之後,決定派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執行「台灣海峽中立化」政策。當時杜魯門說,「台灣的地理位置,可匹敵廿艘航空母艦。」中國自一九八○年代以來進出海洋,就是想要建造航空母艦,至今尚未能如願。僅這一點,就可知道台灣在海洋戰略中的重要性。美、日如果能加強同盟關係,最少可以保持亞太五十年的安定,這是國際間的一邊看法。日、台關係是一蓮托生,美、日、台同盟的強化,甚至可以保持亞太五十年的安定,這已經成為一般研究國際力學的常識。
美、日對台政策的一時性變化,當然能立即衝擊台灣的安定走向,可試著眼長遠的未來來看,美、日、台的關係,特別是台灣民主化的發展,使得美日台有共通的普世價值。不但在國際力學上,甚至在政治文化上,美日台還是會保持不離不棄卻若即若離的關係。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已經克服自六四天安門事件以來「蘇東坡」(蘇聯東歐波動)的危機,並且經濟起飛,甚至自誇「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可是開發中的中國,仍然必須面對重重的內外問題。例如,貧富差距急速擴大,無官不貪、人口過剩、資源不足等內部問題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北京奧運後,景氣可能急速後退,泡沫經濟的崩潰,公害深化、黑心食品擴散,中國是否會有如領導階層所擔憂的「亡黨亡國」,甚至會「亡國滅種」?這是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
至少以這四百年來,台灣與中國的歷史關係來看,不論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時代,或之後「動員戡亂非常時期」中,中國除了悲劇以外,從未帶給台灣人幸福。至少現在,中國只能不斷「打壓」台灣,能不能和台灣「和平共生」,這個答案大家早已經心知肚明。現在除了中國以外,台灣已不存在共同的敵人。
中國不但保有核子武力,還有將近一千枚的彈道飛彈瞄準台灣。文明古國的中國,對於台灣和全世界而言,只剩下有毒食物和黑心商品的意義,完全失去魅力。這也是中國最大的弱點,因此中國必須不斷的強調暴力統治。
二○○八年,台灣的立法院、總統大選,是決定台灣未來的一大關鍵。是危機,當然也是轉機,可能是台灣的國難,也可能是台灣國家正常化的出發點,當然要面臨這些抉擇的時候,便需要台灣人的覺醒,更需要台灣人的聰明才智。
台灣目前的主流媒體,對於國際局勢的變化,還無法做出客觀報導或分析,這是台灣歷史的產物,也是台灣民眾無法自處於世界的侷限,二○○八年的世界局勢將如何變化?本書各章中,將提出分析與探討,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國際局勢?盼望能成為台灣人面對二○○八年歷史選擇的根據。本書若能成為他山之石,甚幸之至。
黃文雄
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當然生存條件也會隨著變動。戰前與戰後、過去與現在,我們的生存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
台灣登上國際舞台,是在日本倭寇時代的末期,也是西歐的大航海時代。可以說與日本開發北海道(蝦夷),和五月花號移民美洲,是同一個時代。
台灣歷經了荷治、鄭治、清治、日治,以及國民黨的統治時代,到今天民進黨執政,已經八年,國內、外環境的變化,有目共睹。若從政治的表面上來看,台灣曾經是所謂的「亞細亞的孤兒」,現在則進一步變成「世界的孤兒」。可是若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台灣歷經清治鎖國的海禁、路禁,到日本日治時代的近代化,在廿世紀的四○年代開始,步入產業社會的時代。戰後,雖然一時經濟後退,可是自七○年代以後,日漸成為「亞洲四小龍」,台灣雖然不能成為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成員,可是邁入先進國家之列,可說無庸置疑。
日新月異,時代潮流不斷改變。亞洲雖然已經有NIES(新興工業經濟體)和ASEAN(東南亞國協)興起,但是榮景不再。近期最熱門的所謂「金磚四國」(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經濟發展受到注目,中國人也常自謂「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可是誰又能保證榮景常存?
世上總是充滿無法預料之事,當年有誰能夠預料到中國會發生文化大革命?恐怕連毛澤東也想像不到,最親密的戰友林彪,竟然也會「謀反」?
未來之事,難以預測,特別在這個高度不確定的年代,更是如此。唯一能夠確定的,是二○○八年以後,世界會有難以預料的變化。當然,隨著世界的劇變,也會影響到台灣。從近期幾件世界大事,我們可以一窺端倪。
例如,中國在二○○八舉辦北京奧運,二○一○舉辦上海萬國博覽會。以日本的經驗,日本曾經在一九六四年辦過東京奧運,一九七○年辦大阪萬國博覽會,日本經濟確實由此開始起飛。但是大部分的國家舉辦這種大型國際性盛會之後,卻是經濟蕭條的開始。例如德國在柏林奧運(一九三六年)、以及前蘇聯在莫斯科奧運(一九八○年)之後,國家就馬上面對了全面性的崩潰,這並非偶然。
除此之外,南韓在二○○七年改選總統,二○○八年國會全面改選國會全面改選。自金大中政權以來,「反美、反日、親北韓」的左派政權已經近十年,韓國國民到底是否繼續選擇左派路線?對今後東亞的國際政治也有極大影響。日本安倍政府自參議院選舉失敗以後,政權失去安定,坡折不斷後也不得不下台。今後日本的政治去向,不但對整個世界,特別是對台灣更有巨大影響力。
特別是二○○八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政權已近黃昏,民主黨略佔優勢,若民主黨奪回政權,對英國的世界戰略將有戲劇性的變化。不但對台灣,對日本也說不定是一場噩夢。因為基本上,美國民主黨是親中反日,也反台灣。
二○○八年不只美國的世界戰略,可能會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動,俄羅斯也在二○○八年改選總統,澳洲內閣變成左派親中政權,未來南美各國,也將陸續有關乎政權改變的總統選舉。
二○○八年以後,所有的民主國家都將是新領導人的時代。問題是專制獨裁國家的勢力仍然存在,新人領袖會如何對抗這些老獪?是全球在二○○八年後的一大課題。
由此觀之,二○○八年後,世界局勢必定會有劇烈改變,對於台灣而言,這是個危機?抑或是轉機?也是本書想要討論的地方。
美日中台的變化
面對二○○年國際環境的變化,台灣在二○○八年初有立法院的全面改選,以及三月的總統大選。對台灣而言,二○○八年也是個大變動之年。
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主要就是美中關係,或者美日中三邊關係,特別是美國對台灣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台灣是美國世界戰略的一環,美國不希望台灣改變現狀,但是戰後以來的美國傳統主張,也是維持美國今後世界戰略的重點。
台灣對東亞的安定有何重要的戰略地位?就美國總統杜魯門在韓戰前後的談話可見端倪。當時杜魯門在韓戰之後,決定派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執行「台灣海峽中立化」政策。當時杜魯門說,「台灣的地理位置,可匹敵廿艘航空母艦。」中國自一九八○年代以來進出海洋,就是想要建造航空母艦,至今尚未能如願。僅這一點,就可知道台灣在海洋戰略中的重要性。美、日如果能加強同盟關係,最少可以保持亞太五十年的安定,這是國際間的一邊看法。日、台關係是一蓮托生,美、日、台同盟的強化,甚至可以保持亞太五十年的安定,這已經成為一般研究國際力學的常識。
美、日對台政策的一時性變化,當然能立即衝擊台灣的安定走向,可試著眼長遠的未來來看,美、日、台的關係,特別是台灣民主化的發展,使得美日台有共通的普世價值。不但在國際力學上,甚至在政治文化上,美日台還是會保持不離不棄卻若即若離的關係。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已經克服自六四天安門事件以來「蘇東坡」(蘇聯東歐波動)的危機,並且經濟起飛,甚至自誇「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可是開發中的中國,仍然必須面對重重的內外問題。例如,貧富差距急速擴大,無官不貪、人口過剩、資源不足等內部問題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北京奧運後,景氣可能急速後退,泡沫經濟的崩潰,公害深化、黑心食品擴散,中國是否會有如領導階層所擔憂的「亡黨亡國」,甚至會「亡國滅種」?這是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
至少以這四百年來,台灣與中國的歷史關係來看,不論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時代,或之後「動員戡亂非常時期」中,中國除了悲劇以外,從未帶給台灣人幸福。至少現在,中國只能不斷「打壓」台灣,能不能和台灣「和平共生」,這個答案大家早已經心知肚明。現在除了中國以外,台灣已不存在共同的敵人。
中國不但保有核子武力,還有將近一千枚的彈道飛彈瞄準台灣。文明古國的中國,對於台灣和全世界而言,只剩下有毒食物和黑心商品的意義,完全失去魅力。這也是中國最大的弱點,因此中國必須不斷的強調暴力統治。
二○○八年,台灣的立法院、總統大選,是決定台灣未來的一大關鍵。是危機,當然也是轉機,可能是台灣的國難,也可能是台灣國家正常化的出發點,當然要面臨這些抉擇的時候,便需要台灣人的覺醒,更需要台灣人的聰明才智。
台灣目前的主流媒體,對於國際局勢的變化,還無法做出客觀報導或分析,這是台灣歷史的產物,也是台灣民眾無法自處於世界的侷限,二○○八年的世界局勢將如何變化?本書各章中,將提出分析與探討,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國際局勢?盼望能成為台灣人面對二○○八年歷史選擇的根據。本書若能成為他山之石,甚幸之至。
黃文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