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台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1)
  • 14個人喜歡
  • 79 253
    320

出版情報

趙政岷 只相信努力 ,寧作行動的巨人

2015/12/22 請出谷歌大神看見的趙政岷,總是一臉爽朗笑容。在一萬四千多筆資料中,他是工商時報經濟評論員、工商時報經營知識版主任、中國時報旅行社總經理、時報周刊副社長兼總編輯……同時是危機處理專家、旅遊達人、人資管理高手。而不論在哪一個人生階段,他都用同樣的笑容去面對紛至杳來的種種挑戰。 走向極大化 擴大規模 出版業近幾年被喻為進入寒冬,進入時報文化僅兩年八個月的趙政岷如何面對這麼大的挑戰? 「出版環境確實比我想像得還嚴峻,讀者在改變,市場在下跌,而且下跌幅度遠比想像中的大。往未來看,我也不認為景氣會回來,持平或再回溫一點就要感謝上天了。這的確是很大的挑戰。我們沒有理由怪讀者、怪通路、怪市場,只能怪自己沒有跟上顧客的需要。不能怪讀者不看書,而是我們沒有做出讀者想看的書。」他經常如此與自己對話,也這樣激勵同仁。 因此,只能改變自己,這兩年多來時報文化出版有幾項重大改變。首先,是讓出版規模「極大化」。 「現在的出版市場走向兩極化,一是『極小化』,屬於三五人小出版社游擊隊式的出擊模式;另一就是『極大化』,讓大者更大,成為領導品牌。」趙政岷說。因此,他讓市場規模第二大的時報文化更擴大出版規模──編輯部增加二到三成人力,更併入原推守文化的編輯團隊,成立新的編輯部;調整前後勤人員比例,前勤單位(如編輯、業務)及後勤單位(如資訊、財管),從以前的1:1,調整成1.5:1。前線作戰的軍隊如虎添翼,後方補給的環節更要求精準到位,讓事業體體質更健康。 編輯群擴大後,產品走向多樣化,讀者年齡也更多元,除了時報文化為人熟知的人文社科類書籍,也增加了如明星書、圖文書、生活類及社會議題類的書,甚至有歷史小說、漫畫書,於是有《驚人的神效刮痧板》《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以及有以圓角處理的「范范與飛哥翔弟的幸福日記」」《熊貓來了》,不只是感性的體悟,還有充足的知識……出版品項如此多元,時報文化出版看來簡直就像一片繽紛花海。 但這樣的美景不如他想像得長久,整體出版事業的下滑趨勢又阻住了成長的力道,簡直像人類無力阻止氣候變遷那樣,不能只仰賴美麗花草帶來的「微利」,而必須再次轉型,他說:「這份工作比想像中的難,我不敢想太長久的未來,因為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我不相信運氣,只能努力做,認真面對。」 加強B to C 跨界出擊 「現代人的閱讀量並沒有下降,甚至還比以前大,只是閱讀的載體轉為移動式閱讀──從手機、電腦上閱讀,讀的是line或Facebook。」趙政岷說,「要讓『書』不只是書,要走出『紙本』之外的可能性。」 當書不只是書,於是,我們看見時報文化在「空間」上的跨界──走進第一個由臺灣舞團經營的劇場,2015 年4月,在這個華人世界第一個以表演藝術為主題的文化園區中,與雲門劇場合作開設了第一家書店「大樹書房」。 當書不只是書,於是,從時報文化歷時二十年的商業書系「Big」出發,根據Big、Idea、Growth這三個理念,於2015年9月創辦了新型態的商業知識刊物《Big大時商業誌》,提供讀者更即時、更本土、更周全的「商業生存的知識與常識」。更進行「數位」的跨界,成立「有時聚聚俱樂部」,辦活動、辦讀書會。 過去時報文化出版的書,主要是透過通路到達讀者手上,因為書不只是書,作家也就不只是作家了──增強活動的力道,出露營書,就請作者到野外教授露營課程;出美食書,就開講座。作者跟讀者有更多互動,作者不只以文字來面對讀者,也能提供更多服務。 此外,為了把「年輕化」做出來,行銷手法也尋求跨界。在臺灣,說到村上春樹,想到的就是時報文化。為了維持緊密合作關係,在出版《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他的巡禮之年》時,在忠孝復興捷運站製作了長1.5公尺、寬四十公尺的廣告,前所未見,氣勢驚人!而出版丹‧布朗新書《地獄》時,則是第一次出版業與電信業的跨界合作,讓新書在台灣大哥大店面販售。 回到書的本體,趙政岷說:「我們重新定義『書』,要讓讀者願意捧在手上。過去可能只要有Knowledge,讀者就會買單,現在書卻可能成為一種娛樂,一種展示。」陳文茜的新書《我相信失敗》《我害怕成功》正是最好的例子:封面燙金、穿線膠裝,左上角的開洞猶如一顆太陽,以橘黑對比來強調書中受訪者的堅強信念。 由於時報文化在上市公司中被歸為文創類,所以新世代圖文作家Dorathy的《表白》深受歡迎後,也開發了文創商品,有手帳與年曆商品等等,「跨界,是為了找到新的可能。只要是任何可以提供服務的,我們都會嘗試。其實就是『圖生存』,畢竟我身為專業經理人,也是法人代表,一定要保障股東的權益、同仁的福利,而最重要的是就是能滿足讀者。」 花更多力氣 創新嘗試 談到新的一年,趙政岷表示,「量仍會維持在每年420到450本新書,但會花更多力氣來做強、做新、做精。不斷的創新、嘗試並不容易,因為舊的衰退,而新的還在建立。在行銷上,則會更『大小眼』,只要有機會就更努力衝,就算衝過頭也沒關係。」 不知道為什麼,聽他談及這些理想與實踐的過程,讓人想起了「舉重若輕」這四個字。過去深厚的報刊及旅行社工作經驗,讓趙政岷總能在最短時間內因應危機、掌握議題,就像駕駛雪橇在冰原滑行,能順暢前行,又駕輕就熟的閃避突如其來的阻礙;即使冰原遙遠一角正在崩落,在更大的崩解來臨前,他必能領導團隊,組成牢靠沉穩的巨筏。也讓人想到,在被說是幸運時,他只露出一貫爽朗的笑容,堅定的回答:「我只相信努力!」 2015出版風雲人物獲獎理由 在不景氣的洪流裡,當「撙節」成為王道時,他卻以「極大化」策略反其道而行,擴大出版規模──擴編、產品走向多樣化,讓事業體體質更健康。 當閱讀的載體日漸多元化時,他看到「書不只是書」,一定要走出「紙本」之外。於是加強B to C,從 跨界出擊中,找出更多的可能性。 現任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政岷,擔任專業經理人重任以來,寧做行動的巨人,不當理想的奴隸。以新媒體的視野,融合40年文化出版的厚實基礎,擴大華文出版,再創新猷。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李鴻源多年公務生涯最深刻的省思與期盼
台灣擁有一流的國民,全世界博士比例最高的內閣,
為什麼我們只有小確幸沒有大幸福?
為什麼憤怒失望無感成為社會主旋律?
本書從國土、水資源、災難管理及政府組織等面向,
提出翻轉台灣未來的根本方法與方向。

西部平原有十分之一都陷落在海平面之下,地層下陷有解藥嗎?
做抽水站,把海堤加高,花再多錢,地層下陷問題依舊存在。總合治水是一個答案。摒棄以往光談工程手段,轉而從政策、產業和空間規劃全方位多管齊下,產業翻轉了,也翻轉了地層下陷區的命運。

台灣有6都,22個縣市,每個縣市都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嗎?
台灣從地方到中央分成這麼多層級,切割瑣碎,也限縮了規劃的格局。我認為最理想的區域劃分是北北基、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高屏、東部宜花東,中央山脈為原住民住的自治區。

一旦大台北發生規模六二的中級地震,至少會倒掉四千戶老舊房屋?
要預防災害來臨,要先從都市土地使用標地進行檢討,且一定要跟都市更新同時進行,也就是進行完全顛覆既有政策模式的防災型都市更新,同時還能有效解決政府財政困境。

面對高雄氣爆這樣複合型的大劫難,我們學到教訓了嗎?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會把防災分散到各部會,如伊波拉疫情是衛福部職責,毒化物災害是環保署,長隧道爆炸是交通部等等。隨著社會發展、氣候變遷,勢必不斷出現新類型災害,且是複合式災害,在處理上必須好幾個部會共同面對,更必須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救災體系。

台灣不可能再蓋新水庫,水庫清淤也不可行,面對缺水的未來,新的水源在哪裡?
台灣是缺水國,做為一個沒有鄰居的國家,好消息是沒人會跟我們搶水,壞消息是一但缺水,沒有任何人能伸出援手。「開源」既然已經是一條死路,我們只剩下節流,但要從哪裡節流?第一是水的回收再利用,第二就是檢討水價。

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所有部會都在忙著解決昨天的問題,無法看到未來。且政府重大議題常常被民粹綁架,官員只做討好民眾的事情。所以,政府的思維及運作方式一定要改變。面對國土使用,我們有要「上位計劃」;想更有效率,要先有「夥伴政府」;面對重大議題,更要用「科學論證」來說服民眾。

擁有水利工程師專業背景,從省政府到內政部的完整經歷,李鴻源對於如何明智使用這片土地,及政府的施政和管理不當,提出深刻反省和解套方向。當公民意識已被喚醒,全民渴望落實改變之際,本書提供所有具體解答。

名人推薦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余範英
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 於幼華
雲門舞集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林懷民
空中攝影師、《看見台灣》導演  齊柏林
推薦

目錄

自序

第一部  福爾摩沙不再美麗 ,只剩哀愁?

1極端氣候 脆弱台灣-承認吧!人一定勝不了天

2我們是這樣愛這片土地的嗎?國土利用不能再走捷徑
3如果台北發生6.2級大地震?-明智利用土地,防災、創價又打房
4地層下陷的解藥在哪裡?-我們為盲目經濟成長付出多少代價
5水庫淤滿了,子孫該怎麼辦?-污水廠改頭換面,回收水再利用
6讓城市不再淹水-低衝擊開發的根本解決之道

試閱

在土地的使用上,台灣似乎一直陷入相同的輪迴,就像滾輪上小倉鼠,逃不出命運的鎖鍊。
 為何我會有這麼深的感慨?
 我還在省府服務時,一次正在興建中的南部科學工業園區淹大水,國科會請我去現場進行了解。看完之後我跟當時負責協調的政務委員楊世緘說:「科學園區建在這裡,不淹水才怪。」

一開始就做錯

 位於台南縣善化、安定和新市交界的南科預定地,原本是塊甘蔗園,地勢低窪,每隔幾年就淹一次,既容易淹水,更常面臨沒水可用。我很好奇為何會選在這裡,於是請同事去調閱會議紀錄。
 這才發現早期在國科會開會時,台灣省水利局(省政府水利處前身)同事在會議中提出,這地方既缺水又容易淹水,不適合蓋科學園區。這樣的發言,顯然違反國家重大政策,於是第二次開會,會議通知不再發給水利局,而是直接點名自來水公司。
 自來水公司派去與會的人說話很有「技巧」,他說:「假如水利局的水資源開發沒有問題,自來水公司保證用水無虞。」但最後的會議紀錄中,「假如」兩個字不見了,成為水公司保證用水無虞,也順利通過環境影響評估。
 當時的政委楊世緘問我怎麼辦?他說,你是水利處長要解決問題。南科提出來的解決方案是將土地墊高,但我反對,因為那塊地本來就是善化、安定和新市間的滯洪池,一旦墊高,周邊鄉鎮會淹更慘,根本是以鄰為壑。
 後來省府建議採取治本的策略,除了在南科興建滯洪池之外,並做了三條排水渠道,鹽水溪排水、大洲排水和新市排水,大致解決當地的淹水問題。但淹水工程可以解決,缺水,我卻毫無辦法。
 二○一三年,我在內政部長任內,再度到南部科學園區拜訪。南科已經是台灣的金雞母之一,卻還是無法甩開缺水的陰影,因為南部水資源開發政策一再受阻。從最早的美濃水庫停擺,之後又提出高屏溪越域引水計畫,從荖濃溪引水到曾文水庫,再透過管路把水輸送到高屏地區。但因為莫拉克風災之後,引水隧道遭土石淹沒,越域引水計畫無疾而終。
 但南科不斷在成長,需水愈來愈孔急,這才讓我興起推動汙水回收再利用計畫。
 

方向錯了,後天努力也無法彌補

 台灣在土地的使用上,似乎永遠都在抄捷徑。如果一開始的方向是錯的,超出土地負荷量,後天用多少的努力都彌補不了,過程中付出的代價卻遠遠超乎你我的想像。
 這讓我回想起在省府時代,令我非常驕傲的成績之一:集集攔河堰。那是一九九七年,我們興建南幹渠和北幹渠,一部分供應彰化和雲林農田水利會做灌溉用水,一部分供應台塑六輕使用。還記得當年我們有多驕傲,經營之神王永慶為此表揚水利處。他說,從沒看過一個政府單位,行政效率會超過台塑企業。我是水利處長,這番話聽在耳裡,志得意滿自是不在話下。
 但是物換星移、事過境遷,集集攔河堰供水將近二十年,帶來的後患卻是我們當初無法想像。濁水溪的水源原本供應農民灌溉農田,現在卻多轉往六輕使用,其次是集集攔河堰的壩體造成濁水溪上游淤積惡化,下游卻乾涸無水,以致每次起風揚塵,造成風吹沙效應,空氣汙染非常嚴重。
 今天回頭想想,當時的我們都以為「人定勝天」,若是再回到一九九七年,我會有更多思考,思考這項工程帶來的是利大於弊,或是弊大於利,可能造成什麼後果,以及我們到底有沒有辦法承擔。
 當然,六輕完工啟用後,帶動台灣經濟發展,但在發展的陰影下,我們也看到水資源分配受到影響。濁水溪的河相、河川平衡和生態系統全都遭到破壞,尤其六輕因為填海造陸,阻斷了濁水溪南流的沙源,加上突堤效應造成外傘頂洲漂移流失,沙洲逐漸萎縮消失,海浪更長趨直入侵蝕嘉義東石、布袋沿岸。
國家到底是賺還是賠?

 這筆帳算一算,國家到底是賺到,還是賠了?
 面對一個站在國家高度認為必須存在,對土地卻可能造成無可彌補傷害的計畫,我們要如何明智對待?要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衡量,做出明確的判斷?我認為最終還是要回到科學論證。政治雖是眾人之事,但更需要專業支撐。
 從省政府到進入行政院,我必須大膽地說,政府並沒有學到教訓。二○一一年,我到公共工程委員會擔任主委,當時正是苗栗大埔案引發軒然大波之際。有次在周四的院會上,國科會(現為科技部)報告說明大埔農民經過安撫,原則上沒有問題。
 這時,我舉起手。
 我說,我是新來的,所以大埔事件的前因後果,我並不清楚。但我只想問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到底台灣需要多少個科學園區?每個縣市都需要一個科學園區嗎?」
 說完後,整個院會現場一片沉默,沒有人有答案。我接著說,我們二、三十個部長坐在這裡,沒有人可以說服自己,台灣需要多少個科學園區,「我們憑什麼去圈地,以致造成一堆民怨?」因為不關我的業務,我也只能點到為止。
 沒有科學論證,沒有專業支撐的政策,無法說服人民接受。我到內政部後,看到這樣的政策矛盾仍不停在上演。
我上任後,看到內政部忙著解決兩大問題,第一是台北的高房價,讓年輕人和中低收入戶在台北沒有辦法生存,在行政院的政策指示下,營建署忙著在大台北找地蓋合宜住宅(社會住宅),希望年輕人在台北能有一席之地,住得起房。
 另一方面,我也看到當時還在內政部的社會司(現在衛福部)永遠在忙著解決老人安養、隔代教養和新住民等議題,以及各式各樣因為城鄉差距不斷擴大之下所衍生的新難題。
 這看來是不相干的兩個問題,答案卻只有一個,因為人口過度集中到都會地區,尤其是大台北。
 台北,既是人口集中區,也是政經中心,等同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中,這符合國家利益嗎?光從物價、房價到生活環境、生活品質等等來看,台北都不應該塞這麼多人。
 更何況國家地震研究中心傳遞給我一個驚人的訊息,一旦大台北發生規模六‧二的中級地震,因為土壤液化,震度會擴大到規模七,至少會倒掉四千戶老舊房屋。從歷史分析,台北上次發生大地震是在清康熙三十三年,距今早已超過三百年,地底下累積能量相當驚人,隨時可能再來次大地震,引發房屋倒塌、氣爆火災等複合式災難,屆時死傷將更為慘重。
 我深深感受到,台灣不能再陷入如小倉鼠般的滾輪命運。現在,或許就是改變的契機。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36152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mshwj 說:
    2015-11-22
    本書適合管理階層閱讀,特別是專案管理,或需要大量與人溝通協調的工作。 在政府單位,反而困難更多,作者說明如何在層層關卡以及阻力中,如何取得共識與化解困難,最後齊心完成任務。這也是建立團隊需要的知識與膽識。 推薦管理者與客觀中立者這本書。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時報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