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獻給天然獨:從梵谷的耳朵談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是一種認知與抉擇。沒有「天然獨」或「天然統」這回事,不要相互貼標籤。
  • 79 221
    28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政治/國際情勢兩岸關係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黃年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3/2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獻給「天然獨」


對於放眼世局、面對兩岸、愛惜台灣,並懷抱人生熱情與理想的年輕世代,看了黃年的《獻給天然獨:從梵谷的耳朵談兩岸關係》,會覺得有如經歷一場心智的滌盪,及一場縱貫七十餘年的峰迴路轉的政治旅行。

《獻給天然獨》一書指出,兩岸關係是一種認知與抉擇。沒有「天然獨」或「天然統」這回事,所以也不要相互貼標籤。

本書從見仁見智的角度來剖析兩岸關係。所以,無論見仁,或見智,無論讀者是藍綠紅,皆是開卷有益。

本書的文字平淺,但思維深遠。這是一本很不一樣的探討兩岸關係的書本。思考的入口很不一樣,思考的出口也很不一樣。思考的方法很不一樣,思考的結晶也很不一樣。

與其說本書是在談論兩岸關係,不如說,本書是在談論兩岸關係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這條路徑,可用來處理有關兩岸的知識,也可用以處理人生其他方面的知識。

《獻給天然獨》從梵谷的耳朵來談兩岸知識。

本書說:面對一切的知識,最好不要陷入「左臉理論」或「右臉理論」,而要盡可能地探求「全臉理論」。

因此,本書從「綠色梵谷」、「藍色梵谷」,及「紅色梵谷」,來分途探究藍綠紅三方面的兩岸政策。希望藍綠紅三方都能看到自己,也都能看到對方。

所以,本書也從「綠色的震盪」、「藍色的震盪」、「紅色的震盪」,來分途評論藍綠紅三方的兩岸政策盲點。

《獻給天然獨》認為,解決兩岸困局的責任,不能只是責成於一方。本書指出:北京說,蔡英文政府有一張「沒有完成的答卷」。但北京自己也有兩張「沒有完成的答卷」。

雙方都不能只出卷子給對方答,而不答自己的卷子。

兩岸有三張「沒有完成的答卷」:
第一張:台灣如何面對大陸。
第二張:大陸如何面對台灣。
第三張:大陸如何面對中國夢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到「有普世價值的中國方案」的轉型與躍升,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與內涵。

《獻給天然獨》探討了台獨運動對台灣政治的正面價值,也說出了台獨的侷限。本書描述了台獨的多種面向,看過此書應可看到台獨的全貌。

本書對白色恐怖也有深入淺出的探究。從凱達格蘭大道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及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現場資訊中,說出了一個「人所未見/人所未言」的白色恐怖的梵谷面容。

還有,北京西山亦有一座「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本書也作了政治導覽。

本書建議,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名單,應當重建其分類標準。此一呼籲,應得到朝野的重視。

本書的旅程還經過台北市博愛特區,從紅綠藍的角度來一趟也許大眾從來視而未見的政治遊覽。

本書有許多有趣又有啟發性的比喻。譬如「筷子理論」、「杯子理論」、「大屋頂中國」。淺近易懂,看過一遍,即能掌握兩岸關係的基本架構。

本書的後半部的分量不比前半部輕。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到「有普世價值的中國方案」,來探究中國大陸當局在中國及兩岸的責任。也以「中華民國加台灣/不能台灣內殺中華民國」,向太陽花世代呼籲。

什麼是「中華民國加台灣」?什麼是「不能台灣內殺中華民國」?詳見本書。

「統一」給台灣帶來極大的壓力與焦慮,本書打破忌諱,討論台灣在統一問題上的防禦面及攻勢面,這應當是台灣遲早必須面對的情勢,深具啟發性。

蘇起教授給本書寫的序文說,如今兩岸關係的精神病,像最後幾年的梵谷一樣,病得越來越嚴重了。本書也可視為一本病歷,一篇診斷,與一味處方。

作者

黃年(筆名/童舟)

現任《聯合晚報》發行人、《聯合報》主筆。

政大新聞系、政大政研所碩士、英國牛津大學研究。

曾任:《聯合報》總主筆(任職21年/1992-2013)、《聯合晚報》社長、《民生報》社長、《民生報》總主筆、《聯合報》總編輯、《聯合晚報》總編輯。

著作:《蔡英文繞不繞得過中華民國》(2015,天下文化)、《大屋頂下的中國》(2013,天下文化)、《從漂流到尋岸》(2011,聯合報社)、《這樣的陳水扁》(2008,聯經)、《漂流的台灣》(2001,聯經)、《李登輝總統的最後一千天》(2000,聯經)、《李登輝的心靈寫真錄》(1998,聯經)、《李登輝的憲法變奏曲》(1998,聯經)、《臺灣政治發燒》(1980,四季)。

獲獎紀錄:星雲真善美新聞獎新聞專業貢獻獎(2009)/金鼎獎新聞評論獎(2000、1998)/吳舜文新聞評論獎(2011、2009、2008、2000、1997)/曾虛白新聞評論獎(2000、1999、1998、1997)。

目錄

推薦序 宛如梵谷 嘆兩岸關係的精神病/蘇起
自序1 天然獨是一種偽宿命論
自序2 當然,也不會有天然統──北京也有「未完成的答卷」

專輯:西山/綠島 白色恐怖受難者名單 應當重建分類標準
開場白

. 一個概念三個架構
連結點‧主體性/筷子理論‧杯子理論‧大屋頂中國

. 梵谷畫像的陷阱
相激相盪‧相輔相成

. 四座政治地標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要不要在二二八停格/雞兔同籠的紀念碑/中國連結的消長浮沉/西山無名英雄廣場‧泰源事件‧馬場町秋祭/天漸漸光‧曙光迎來早/民主運動‧革命運動/紀念堂‧中正廟/中華民國加台灣

. 兩岸三角大格局
尾巴搖狗/北京的政策與謀略/汪道涵否定了中華民國滅亡論/北京的「沒有完成的答卷」/胡錦濤時期的兩個主要觀點/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統一公投‧台獨公投/台獨運動的正向價值/外擊型台獨‧內殺型台獨/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布胡熱線‧馬習會

. 一六震盪
蔡主委否定陳總統/回到一中原則‧爭取一中定義/內向事件‧內部解決/三個漸凍/台獨非台灣的民主所能承載/一中各表‧一中同表/北京會不會放棄國民黨/從新三句走回老三句

. 兩岸關係未來發展
統一三形態/互統一‧另一次尾巴搖狗/兩岸五階段

. 人類文明兩岸救贖
偉大復興‧偉大和解

. 中國特色普世價值
牴觸‧平行‧交集‧超越/梵谷中國的兩隻耳朵/孫中山‧鄧小平‧中華文化‧台灣經驗/權力遊戲‧潘朵拉盒/不進則退‧自救救人

. 台獨不可能武統不可能
是否舉行「消滅中華民國」的慶典/到了統一那一天‧中華民國仍應存在/中華民國沒有滅亡

10. 合理的過程改善之目的
兩岸三張「沒有完成的答卷」/誰都不能把中華民國一筆勾銷/我們不會有台灣國/好像發現了一條路徑

三年多前的一篇黑白集:白色恐怖的綠色操作
尾聲 一篇社論:蔡英文應命那些人止所當止
感謝

序/導讀

推薦序

宛如梵谷 嘆兩岸關係的精神病
蘇起

梵谷是西方美術史上一個罕見的偉大畫家。他短短的一生充滿了激情、挫折、勇氣、理想、矛盾、流血,與創意。他畫作之多(兩千餘幅),生前賣出之少(僅一幅),在知名畫家中應是絕無僅有。他的割耳自殘及最後住進精神病院並舉槍自盡,更是他悲劇人生的兩大高潮。

黃年兄從梵谷的耳朵談兩岸關係,只能用「別具慧眼」四個字來形容,因為如果撇開兩岸許多眼花撩亂的現象不看,只聚焦於它的本質的話,兩岸關係還真的很有梵谷的悲劇性格。事實上,六十幾年的兩岸關係是如此的沉重,如此的耗人形神,如果我們今天遍數曾經實踐或深研兩岸的風流人物,恐怕會發現他們多半已經退出此一是非場域,改做「吃瓜群眾」了。

黃年兄是極少數的例外。他文章一篇一篇的寫,專書一本一本的推出,幾十年了,依舊樂此不疲,確屬難能可貴。這本小書脫胎於他向逢甲大學學生演講的講稿。文字語氣深入淺出,自然活潑,完全不像他的社論及專論筆調。內容則維持他一貫的嚴謹風格,條理分明,論理中夾帶期許。

面對大學生,他勇敢地否定「天然獨」,也否定「天然統」。他期許大陸及台灣都努力完成「未完成的答卷」。他希望兩岸既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有「兩岸同胞的偉大和解」。他希望大陸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走向「有普世價值的中國方案」。他還希望民進黨在「外擊型台獨」已經衰弱的今天,用內部改造來甩掉「內殺型台獨」的政治綁架,否則台獨、中華民國、及台灣經濟都會變成「漸凍人」。

作為一個悲天憫人的知識分子,黃年兄的耐心解說能不能讓台下的大學生開竅,他的苦口婆心能不能讓藍綠紅菁英暫停算計與廝殺,改為天下蒼生計,實難逆料。但可以確定的是,兩岸關係的精神病,像最後幾年的梵谷一樣,已經越來越嚴重了。

可不是嗎?冷戰時期在國共一致的「急統」大政方針下,台灣海峽(當時還沒有「兩岸關係」這個名詞)充滿了激情、挫折與流血。後來分量極重的美國因素驟變,大陸與台灣不得已就都轉成「緩統」。大陸美其名曰「和平統一」;台灣的經國先生則從「反攻大陸」改成號召「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當時大陸因為必須壓抑統一願望而罹患了輕微的憂鬱症。台灣更嚴重,因為它長時間的「統一只能說,不能做」,導致初期精神分裂症狀的出現。

李前總統時期繼續精神分裂。他表面上高舉統一的大旗,但實際上卻一方面用「民主化」理想療癒台灣民眾的挫折情緒,一方面把「民主化」逐步轉成「在地化」,然後成功地滑向「台灣化」。沒想到一路順遂以致志得意滿的李先生在任滿前提出「兩國論」的創意,想要一鼓作氣推到「台獨化」的時候,立即被美中兩強逼回「一中各表」的原地。記得他在兩國論提出後,面對美國駐台代表的當面質疑時,急切地辯解自己並不支持台獨而是一直主張「一中各表」及「一個分治的中國」。從此以後,台灣部分人士就患上了躁鬱症,時而躁進,時而謙卑。

傾向躁進的陳前總統在任時,經過短時間的謙卑後,勇氣十足地向正名制憲的「急獨」理想邁進。台灣多數民眾及美中兩強聯合反彈,帶來了馬前總統八年的「不統不獨不武」,讓神經緊繃多年的兩岸關係終於鬆了口氣。但神經的鬆弛以及長期對國際問題的漠視,又讓台灣民眾誤以為兩岸的和平與安定輕易可得,而台灣的國內民意放到國際,也一定會是超級無敵的硬道理。這個誤解終讓民進黨回掌政權。

新上任的蔡政府當然明白國際與兩岸實力新對比的殘酷現實,另外應也沒有忘記「急獨」失敗的慘痛教訓。但它卻很尷尬地發現自己被自己長期「台獨」與「反中」的成功宣傳綁架而動彈不得。折衷之道只好採取「緩獨」策略:對外講「緩」或「維持現狀」,對內仍「獨」。這就讓今天的台灣陷入新的精神分裂:

「台獨可以做,不可以說」。這個分裂存在於高層自己言行中,中央行政部門言行與其他黨政媒及地方部門言行的差異中,以及眾多支持群眾的內心深處。

不幸的是,今天的精神分裂極可能比早年的病症更嚴重,因為早年外在環境非常穩定,可預測性很高,但現在的外在環境卻極不穩定而且挑戰性極大,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牽動精神病患的大小神經,所以病患的心理壓力更大。任何稍懂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嚴重的精神分裂持續一段時間後,不斷累積的挫折感很有可能會爆發出更大的問題,釀成像梵谷自殘或其他患者傷及無辜的悲劇。

黃年兄的新書有理性冷靜的分析,有憂國憂民的情懷,還有具體的政策建言,非常值得關心大局的讀者一閱。爰樂撰此短序以為推薦,並誠懇希望大權在握的人能夠認清兩岸及國際現實,體恤台海和平安定之得來不易,而善謀趨吉避凶之道,以造福百姓是幸。


(作者為《台北論壇》智庫董事長。曾任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國統會召集人、陸委會主委、新聞局長、立法委員等職位)

 
自序1

天然獨是一種偽宿命論

本書原是一篇對台灣的大學生演說的紀錄稿。

二○一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我應邀赴私立逢甲大學「強本高濤」通識講座演說,本書的原始主體即是此次演說的紀錄稿,原稿約二萬三千字。當天,我花了兩個小時把它說完。

「強本高濤」通識講座,由胡志強、翟本喬、高承恕、李濤四位先生共同主持,取名自四人姓名各一字。

本書是後經校訂補充的版本,主要在文章後段關於「普世價值/中國方案」之引申,完稿約得五萬字,於二○一七年春節前後定稿。

因此,本書仍然保留了對台灣大學生演說辭的形態。

我的演講題目是:從梵谷的耳朵談兩岸關係。

在接獲演說的邀約時,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圖像是「天然獨」。

我雖不確定當日聽眾中有無天然獨或有多少位天然獨,但我假設自己是要去對一群年輕的「天然獨」談兩岸關係。

天然獨是新世代被貼上的政治標籤,這個標籤卻是反智的,也違反人權。

這是一個粗暴的套套邏輯:因為你是天然獨,所以你就命定要支持台獨了。

且慢,新世代裡會不會有人要問:為什麼我們命中注定該是天然獨?

兩岸問題,不應有天然統,也不應有天然獨。如果一切均委諸宿命,統獨的討論就盡然虛無。

天然獨是一種政治宿命論,也是一種外加的霸凌式的宿命論,並非天然。若在台灣新世代的頭上貼上了「天然獨」的標籤,這是框限了他們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框限了他們對國家前途的抉擇,當然也框限了他們自我人生的可能性。

因為,兩岸關係影響國家前途,國家前途影響每一個人的人生。天然獨不僅是框限了一個人的政治意識形態,也等於框限了一個人的人生觀。

所以,關係重大,怎麼能說:因為你是天然獨,所以你就命定要支持台獨了。

這場演說,我雖心裡假設與「天然獨」對話,但面對我的聽眾,我完全不想改變或修正任何人對兩岸關係的原本看法。因為,在台灣,任何人對兩岸關係的任何看法在主觀上都不會有錯,而我只是想談一些新世代平常不太注意的角度,供作他們在認知上的參考與對照。

一切政治認知最後都是取決於主觀。因此,在政治認知上,沒有錯誤的認知,只有不完整的認知、不平衡的認知,與錯置比例原則的認知;接下來,就是根據不完整、不平衡、不符比例原則的認知,可能作出了錯誤的抉擇。
 
政治認知必須建立在知識與抉擇上,它不是「天然」。因此,像天然獨這樣的政治標籤,它是反智的,也是反人權的,甚至是反社會的。
 
這場演說,將兩岸關係喻作梵谷的畫像(三十三頁至三十七頁)。書中說,看到梵谷左耳的人是對的,看到梵谷右耳的人也是對的。但是,看到梵谷左耳右耳整張臉的人則更是對的。因為,一個「全臉的梵谷」,比較完整、平衡,也較能呈現準確的比例原則。

當一位青年真正知道了完整的真相,看到了全臉的梵谷,他仍然可能是一位台獨的支持者。不過,這也不是天然,而是一個認知與抉擇的結論。

相對而言,在一位青年尚未真正認識完整的真相之前,在還未見過全臉的梵谷之前,無論是外封他是天然獨,或他自封為天然獨,這些皆可能失諸武斷。

未來,是新世代的未來。不要給新世代貼標籤,新世代也不要被人貼標籤。

「因為你是天然獨/所以你命定支持台獨」,這種套套邏輯,其實是一種政治霸凌,也形同將新世代視為無工資的政治工具。不要霸凌新世代,新世代也應拒絕被政治霸凌。

蔡英文總統評論光復中學裝扮

試閱

兩岸三張「沒有完成的答卷」

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兩岸應當共同付出善意與努力。

北京說,蔡英文政府有一張「沒有完成的答卷」。誠然,面對兩岸困局,台灣有必須承當的責任,確實有一張「沒有完成的答卷」。

然而,面對兩岸困局,大陸有更大的責任,因為大陸比較強大,所以更應知道,自己也有一張「沒有完成的答卷」。

雙方都不能只出卷子給對方答,而不答自己的卷子。

前文指出,北京過去標舉「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卻未能否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又未大開大闔地「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這也是一張「沒有完成的答卷」。

再者,中共自改革開放「摸著石頭過河」以來,已在世人眼前漸漸崛起。但這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通向「中國夢」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過程中,中國如何處理高層權力運作體制、基層人權及公民權的憧憬,與中國如何承當國際角色,更是第三張「沒有完成的答卷」。

未來,北京不能再「摸著石頭過河」,而是必須有一個「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到有普世價值的中國方案」的轉型與躍升。這才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道路與內涵。

否則,中國面對世界、面對高層權力競逐、面對自己的人民,及面對兩岸,恐怕都會出現瓶頸與逆潮。

要避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反噬,必須向有普世價值的中國方案找出路。

臨深履薄,不進則退。

兩岸的三張未完成的答卷:

第一張答卷:台灣如何面對大陸。
第二張答卷:大陸如何面對台灣。
第三張答卷:大陸如何面對中國夢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兩岸三張未完成的答卷

一、台灣如何面對大陸。
二、大陸如何面對台灣。
三、大陸如何面對中國夢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再引前述,為人類文明創典範,為兩岸同胞造救贖。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來支撐「兩岸同胞的偉大和解」,再以「兩岸同胞的偉大和解」來豐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這三張「沒有完成的答卷」,台灣要答自己的卷子,大陸也要答自己的卷子。

最重要的是第三張,如果交卷通過,才是功德圓滿,可大可久。
雞兔同籠的紀念碑

接著就來看看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這座紀念碑在凱達格蘭大道旁,距離總統府約兩三百公尺,從總統府的窗口,應該就看得到它。這個紀念碑是二○○八年陳水扁任總統時竣工落成的,馬英九任總統時還到碑前獻花行禮。如果這座白色恐怖紀念碑也是一張梵谷的畫像,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1.它是白色恐怖冤錯假案的受難者紀念碑嗎?2.它是台灣民主運動受難者紀念碑嗎?3.它是中共地下工作者烈士紀念碑嗎?(也就是匪諜紀念碑嗎)4.它是台獨運動先驅者紀念碑嗎?

正確的答案可能是:以上皆是。這是一個雞兔同籠的紀念碑。

白色恐怖這四個字迄今似乎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一般的說法,是泛指一九五○年代及後來涉及政治情節的軍法或司法審判事件。一九九九年,李登輝政府建立綠島人權紀念碑,首次鐫刻公布了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名單;二○○二年,陳水扁政府設立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再鐫刻公布一次。至二○○八年陳水扁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旁建立這座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可謂是集其大成之作。

李登輝與陳水扁果真對平反中共地下工作者具有真誠嗎?未必,他們只是想藉數千名中共地下工作者的長條名單以支撐場面,來為台獨先驅人物及台獨運動平反。

戒嚴時代的白色恐怖當然可以批評,但後人將白色恐怖玩弄成「雞兔同籠」的架構,也是居心叵測。本書建議,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名單如今是以刑罰的類型分類(如槍決、徒刑等),未來應當改以案件性質(如中共地下工作者或台獨運動者)為分類標準。

天漸漸光‧曙光迎來早

讓我們再回到西山無名英雄廣場。你會看到一塊碑石上毛澤東寫的一首詩: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

孤島,就是台灣;虎穴藏忠魂,就是地下工作。

大家看了這首詩,能不能為它下一個標題。有沒有想到有一個現成的,而且似乎也十分貼切的標題?

我覺得這個標題可以是:島嶼天光。

大家知道,〈島嶼天光〉是太陽花世代的聖歌。其中歌詞「天漸漸光」,就是「曙光迎來早」。

說到這裡,我們如果放大來看,在兩岸關係上,兩岸,兩千三百萬人,十三億人,對台灣都有他們自己的「島嶼天光」思維,我們要同時看到了兩岸這兩種不同的「島嶼天光」,才算是看到了一個「全臉的梵谷」。

不要以為只有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島嶼天光」才有熱情,才是正義;須知,對岸十三億人的「島嶼天光」,也有熱情,也自認是正義。正如,在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名單中,中共地下工作者和台獨先驅人物,皆各有各的熱情與正義。
外擊型台獨‧內殺型台獨

我只說一個觀點,就是台獨的兩個面貌。一、外擊型。二、內殺型。

台獨的第一個面貌,台獨是一個「內向事件」,也就是以顛覆及終結中華民國為目標。

台獨的第二個面貌,台獨是一個「外向事件」,也就是要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一主張,並必須打破世界上「一個中國」的國際架構,使台灣在國際上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這兩個面貌,內向事件與外向事件,其實是一個銅板的兩面。

由於台獨是一個外向事件,所以有「外擊型的台獨」,以對抗中國及國際上的「一中架構」為目標。

又由於台獨是一個內向事件,所以又有「內殺型的台獨」,以顛覆中華民國,及分化台灣為手段。

如今,從大的趨勢看,外向性外擊型的台獨已漸漸消退,但內向性內殺型的台獨仍然存在。由於外擊型消退,內殺型仍然存在,台獨就漸漸成為只是台灣內部的政治爭議,甚至成為只是綠營內部路線鬥爭及權力鬥爭的外溢題材而已。

二○一六民進黨執政,看起來好像台獨的聲勢提高了,但那只是內向性內殺型的台獨的聲勢提高了,但外向性外擊型的台獨情勢可能已經落到一個歷史性的低點。外擊型台獨降低,沒有發展空間;但內向性內殺型台獨升高。這可能是蔡英文政府的最大困難。我們後面再談。

到了統一那一天‧中華民國仍應存在

請各位想想看:如果兩岸會有「統一」的那一天,則一直到統一的前一日,照理說,中華民國應當仍然存在。如果已不存在,或許已成了「台灣國」,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也就是說,如果要統一,在理論上就至少必須維持中華民國到統一的前一日。而且,那時的中華民國,不是借殼上市,也不是文化台獨或心靈台獨,才有可能統一,否則如何能和平統一?

眾所共見,若要和平統一,絕非短期可成。於是,這一段漫長的「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用語),就必須由中華民國來維繫,而且還要維持中華民國不被借殼上市,或變質為文化台獨或心靈台獨;因此,兩岸除了必須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以全力維護中華民國為中華民國憲法所規範的真正中華民國之外,實別無其他途徑來長期維繫「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否則,這個「中華民國」就不可能經歷長期演化而仍能維持為可以等待和平統一的「中華民國」。

好了,如果必須長期維持中華民國為中華民國憲法所規範的中華民國,以保全統一的條件;那麼,豈能到了統一之日,反而翻臉反目就棄中華民國如敝屣?

也就是說,愈要依靠中華民國來保全統一的條件,也就愈不可能在統一之時甩掉中華民國。
這是一個悖論,卻也是一個合情合理的常識。

若要在台灣長期保全與醞釀「中國的元素」及「中國的可能性」,就必須首先保全「中華民國」;如果北京竟與台獨聯手來「消滅中華民國」,如何能保全及醞釀台灣的「中國元素」及「中國的可能性」?

正是:台灣可以等大陸,大陸不要逼台灣。而若要台灣「等」,就要留住中華民國,並使台灣人對中華民國感到自尊。

這就是為何必須主張「杯子理論」的原因,這也就是為何必須主張「一中各表」的理由。

因為,沒有「杯子理論」,台灣可能「留」不住;沒有「一中各表」,中華民國也很難「等」下去。

但北京現今的政策不啻是,一方面自己要消滅中華民國,一方面又要台灣保全中華民國,再一方面又不容台獨推翻中華民國。這種一手挖洞、一手填坑的政策,難怪矛盾百出。

我們不能想像,兩岸若將經由中華民國來統一,卻竟以統一來終結中華民國。倘係如此,豈有可能和平統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84910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1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聯經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