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

一旦錯過,一兩代台灣人就會被「某種」路徑鎖定!台灣人是否可以把握住這次歷史機遇?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90個人喜歡
  • 9 495
    550

出版情報

重新理解蔣介石

2020/07/27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一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在黨內、外交相指責的聲浪中第三次下野。幾個月內,大陸局勢糜爛,國軍兵敗如山倒,中共大軍橫掃華中、華南,代總統李宗仁出亡國外,中華民國政府及國軍在中樞無人的情況下行將崩潰。 這時,蔣中正可有三個選擇:投降中共、出逃國外當寓公、或在極不利的情況下繼續奮戰,他選擇了最困難的第三條路。 汪浩兄的大作《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是在閱讀了大量國史館解密的檔案文件,並參閱了無數國內、外相關權威著作後,真實呈現在這段時間內,蔣中正如何重回政壇、掌握臺灣,並將其打造成一座反攻復國基地的過程。 本書洋洋灑灑十多萬字,其主旨要之可謂:蔣中正將中華民國在臺灣重新借殼上市以抗共保臺。然而,後來因國際情勢丕變,其戰略構想未能實現,而此反共基地卻漸演變成中華民國臺灣。 客觀而言,歷史是曾經發生過之事實。但相關檔案與史料在編寫過程當中,自然經過經手人之主觀整理與刪削,未必能反映事情之真實經過。是故,後人讀史可以進行詮釋,因而可以有不同見解。 長久以來,蔣中正在一般人心目當中的印象,不外乎下列數種: 屠夫、敗軍之將、顢頇無能的老粗軍閥,或是冥頑不靈的死硬派。汪浩兄在爬梳了原始檔案及二手作品後,展現了一個與過去不同的蔣中正:這個蔣中正,雖然是個獨裁者,但是他抱持著反攻復國的理想;而在面對國際上波譎雲詭的大國政治時,他也展現了權謀與計算的現實一面,從而打造出了今日之中華民國臺灣。 揆諸史實,蔣中正畢生與世界強權周旋:北伐戰爭時他面對的是西方在華列強;不久,他面對的是染指西北新疆、北方蒙古及東北地區的蘇聯史達林;接著,他被迫起而抵抗破門侵略的日本,同時必須應付被蘇聯支持的中共。其後,美國雖然號稱與他並肩抗戰,卻又在戰後的《雅爾達密約》中出賣了中國。 我們還必須看見:同時代,數位亞洲國家領導人先後被美國搞垮:南韓的李承晚、越南的吳庭琰與阮文紹;而蔣中正是唯一的倖存者。因此,如何自處自保,實為其從政數十年來最險惡的挑戰;而這個挑戰在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二年可謂達到了最高峰。 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這段時間的蔣中正?如何理解他的所思所行?在展讀了汪浩兄的大作後,我的淺見是,蔣中正經常掛在嘴上的幾句話:「光復大陸、解救同胞;重建民國,實行三民主義。」其實相當準確地反映了他後半生的生涯目標。例如,在本書第三章,汪浩兄寫道 : 一月十五日,他又自記:「此時只可盡心保衛臺灣為自立自強之基點,首在社會經濟與軍費之解決;其次為社會民眾組訓與防空之準備;其三為海空軍用油之購備。至於美國之賣華與援華,則於革命之成敗實無關宏旨也。」 當天,蔣還手書遺囑:「如果革命失敗,臺灣淪亡時,必以身殉國。」 一月二十六日,蔣介石公開告訴國民黨中常會:「我今天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如果本黨徹底失敗,臺灣淪陷,那我就犧牲在臺灣!」「另一條路是確保臺灣,反攻大陸。」 本書中也多次提及在退守臺灣的二十餘年當中,蔣中正尋找過一切可能的機會,以軍事手段反攻大陸。在較早的時期,他曾經寄予重望於美國。例如:美國軍方、麥克阿瑟將軍,以及數任美國總統等,但是最終都讓他失望了。本書第十六章中,汪浩兄寫道: 一月三十一日,被尼克森「玩耍」一番之後,蔣介石自我反省:「自二十五歲以來,經過無數憂患與恥辱,尤以對外之磨折扭絞,非使我國脈民命徹底消除而不止的美國政府,虛偽欺詐之玩耍,令人無法忍辱,巳達極點。此乃自民國三十一以來,史迪威、馬下兒(馬歇爾)以至今日尼克生等,是極盡人世所最難堪之一次也,荒漠甘泉所言靈魂在和逆境中苦鬥中,才能把握他的奧妙和扭絞中擁出真理之時乎。」 同日,他又記:「對美國之假言偽行,三十年來之疑竇亦得因此而完全識破與證明,此乃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之真面目矣。經過無數次被欺詐與出賣,再可不夢覺乎……」 在對美國失望之餘,蔣中正亦曾一度寄希望於蘇聯,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又一次的失望。 多年來許多人批評,蔣中正的反攻大陸國策,其實是私心自用企圖掌權的欺世之行。但是汪浩兄的大作引經據典地證明了這種見解的不當。除了前述的各例外,他細緻地分析:當中共於一九六○年代研製原子彈成功的消息傳出,蔣中正十分擔心臺灣終將不保,遂加快推動國光計畫,準備武力反攻。有趣的是,在第十四章中,作者認為:一九六五年八六海戰大敗,雖然使得蔣中正反攻的希望落空,然而卻再一次證明了他對於反攻大陸的真心。 靜心思量,我們其實不可低估蔣中正的理想性 。那一輩的人讀的是中國古書,在他們的心目中,有著濃厚的傳統中國正統觀念。他北伐、統一、抗日、勦共等作為,乃至退保臺灣後對於中華民國法統的堅持等,都是這種理想性格的具體表現。對於蔣中正而言,反共的使命感既是為了國家民族,也是為了他個人。在此過程中,保衛臺灣是必須的手段,而此種觀點在那一輩的政治人物當中確實不算罕見。 在回顧歷史之際,我們當然可以說,蔣中正是個毀譽參半的悲劇人物。然而,我們也必須看見,他對臺灣畢竟做出了一些重大的貢獻:他阻止中共奪取臺灣,從而阻止了共產主義進入臺灣。他在臺灣保存了中華文化的命脈,同時為臺灣日後的經濟與科技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在拜讀了汪浩兄的大作後,除了敬佩與激賞之外,本人也想提出幾點淺見以就教於汪浩兄: 第一,〈導論〉中,汪浩兄認為蔣中正在一九五○年的「復行視事」是一場軍事政變 。但是在本節後文中,卻又將其稱為「和平演變」,二者之間似有扞格之處? 第二,全書讀來,汪浩兄似乎認為,細究蔣中正在臺灣的作為,獨立自保的考慮高於反共復國。不知這是否為作者的真正想法,抑或僅為行文風格所致? 第三,本文的主題雖然為蔣中正與中華民國臺灣,但是美國對華政策(包含對臺政策)的失誤,也是導致歷史會如此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未來汪浩兄能針對此一主題再提供其高明見解,則當會使對此題目感興趣之讀者有更大之裨益。 本書《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是汪浩兄在閱讀了大量的解密檔案與相關研究後之力作。不但思路清晰、文字流暢,更處處可窺見作者深厚的治學功力與嚴謹之思辨態度。敬佩之餘,爰為之序。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2020-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
一旦錯過,一兩代台灣人就會被「某種」路徑鎖定!
台灣人是否可以把握住這次歷史機遇?
各種外部因素為何?要解決的各種內部問題又是什麼?


(一)2020-2022是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
2020-2022這三年,對台灣極為凶險,因為有五個算總賬的日子都落在這三年之間。即使只發生一件,台灣都不見得吃得消;何況五本帳簿環環相扣,骨牌效應下連環算總帳的機率,並不算小。這五本帳之間的環環相扣,其間標誌性的時間點,由以下三件事組成,依時間發生的順序如下:(一)2020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二)2020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三)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三件事中每一件事的結果,都將牽動另外兩件事的結果。

這「五個算總帳」的發生概率,各界分析不同,但作者觀察判斷,其順序排列如下:

首先,是「中國經濟算總賬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從此一蹶不振?

其次,是「美國政府對中共一黨體制算總帳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中共的一黨專制會不會被迫鬆動?

第三,是「台灣的國家定位算總帳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台灣如何由當前的「統獨二分法」脫身?

第四,是「中共對台灣算總帳的日子」,相對的問題是:中共會不會武力犯台?

第五,是「台灣人民對政府弊端算總賬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台灣能不能完成政治體制翻轉?

【台灣人意識到這個凶險期了嗎?作者告訴你:這個凶險期,也是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千萬不能輕易錯過。】

(二)台灣陷入統獨二分法,而忘記了自己的戰略地緣優勢
台灣困於400年的「被殖民」以及「被作基地」的歷史記憶,被「舊恨綿綿」和「舊情綿綿」綁架,陷入了「凡事二分法」的詛咒,原生志氣以及創造力大大被框限,以至於國家定位立場相反的兩種人,竟然都不懂得將台灣的最大資本——地緣戰略優勢,化成有效政策。

由於台灣社會自娛於茶壺內的風波,世界觀、志氣都落後於國際大局,難以從360度的視野定位台灣,因此大多數台灣成年人(也就是選民),習慣於把台灣大選,當成僅僅是「台灣內部的大選」,而無視於2020大選對「五本總帳」中的第二件、第三件事的衝擊力道,總覺得無論台灣如何做,都影響不了上述第二件、第三件事。

【作者在本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什麼樣的台灣中共最樂見?那就是一個被統獨二分法撕裂的台灣,一個在二分法下永遠原地打轉的台灣。中共最愛的不是一個贊成和中國統一的台灣,而是一個包含獨派力量的台灣。台灣真的只能看自己的肚臍眼,而無法從統獨二分法中脫身?如果要跳出,該做些什麼呢?】

(三)美共文明衝突中,台灣的選擇
美中貿易戰只是一個表層,它的深層依次是科技戰、國際格局大轉變及美國與中共專制制度(不是中國)之間的衝突。後者可概括為「美共文明衝突」。
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美國國策已定調在「遏止中共」,然2020年川普是否續任,將影響到美國打「台灣牌」的方式和力度。2022年中共20大的時間壓力,將決定習近平是否能繼續做至少五年以及中共的命運。台灣2020年總統大選中,台灣的主體性定位這議題,已經沒有閃躲空間,而其結果又和誰勝出有著絕大關係。三件事攪和在一起,將會凶相畢露。

但台灣人必須知道,在現實政治層面美國有自己的利益;它不會無緣無故的保護你,也有可能因為北韓而出賣你。台灣人也必須知道,中國不等於中共,激怒身邊的大象對自己這個小小瓷器店會造成何種後果。

可以左右台灣命運方向的,不是比大小,而是善用台灣最大的資產——地緣優勢、文明以及制度的優勢。

為了台灣長久的利益,台灣人必須同時面對自己文化及制度中的惡端(糟糕的傳統中國文化及制度,如不重視法治、百姓心理、誰執政誰通吃等等),通過公義力量來減少制度中的「肉桶」,通過法治來遏制以民主為名的各種投機。

【在上述美共文明衝突這三年凶險期,台灣如何做,才對台灣最有利?作者提出,在可預見的灰犀牛及可能發生的黑天鵝境況下,台灣應該採取以下的「十二字訣」:(對美國)不掉隊、(對中共)不插隊、(對台灣)除肉桶、(對人民)固社區。】

(四)台灣社會紛擾之源的「國家定位」問題,並非無解
台灣人必須普遍意識到,台灣的國家定位問題並不只是一個台灣的內部問題,而是一個牽涉到世界的問題。因此,台灣各界的「從世界格局看台灣國家定位問題」的能力,必須迅速提升高度。唯有讓國際充分理解台灣是一個足以牽動世界未來數十年運道的地方,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台灣的國防安全。

作為一個因為實力不足而不被承認Sovereignty、但實質上不折不扣的國家(country),台灣有兩個需要努力的方向:(一)加強自己的實力,不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二)加強其Realpolitik 的醒悟及能力——「以現實條件及已經存在的因素,而不依據意識形態或道德命題,進行一國的政治和外交」。

【台灣的國家定位問題,需要跳脱傳統的盒子思考!長期以來困擾台灣的「憲法困境」,本書也提出了一個解方。作者討論了「台灣的第三種可能」——作為無印良國和中性化的台灣。在「無印良國」概念的基礎上,隨後又發展出「借中華民國的名片」和「轉移中華民國的名片」之概念。】

(五)未來,台灣該如何面對中國
台灣像是一家精緻的瓷器店,但旁邊住著一頭大象。未來一百年,台灣有三個選擇:(1)咒罵、恐懼這頭大象,終日戰戰兢兢;(2)投靠遠方的犀牛,使得犀牛和大象之間形成「威力平衡」;(3)研究大象學,試圖把自己變成一個象伕。

當前世界上沒有「台灣問題」,只有「中國問題」。道理很簡單:未來一千年,台灣不會往東位移一千公里,中國陸塊(無論其政治如何演變)也不會往西位移一千公里,這個鄰居是做定了。但是,台灣與俗稱「中國」的這個大陸塊之間,雖然地理千年不變,但是關係和相處方式,卻可以改變。

台灣人必須從70年來的最大觀念誤區中走出來——以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 「13.5億人」。只要認清楚了以上四個對象之間不能畫上等號,台灣人的所有思維,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都可以豁然大開,海闊天空。

台灣和中國之間雖然文明、文化、制度、價值觀都已極大差異化,但是由於「方塊字紐帶」而讓二者很難脫離關係。若以地球上「方塊字人群」的高度和廣度來看,台灣是唯一可以改變中國的幹細胞。即使由純粹的實用主義來講,讓國際間意識到台灣的幹細胞地位,也是台灣必須主動取得的優勢。

【如何面對中國才是正確、符合台灣長遠利益的方法,台灣內部爭議巨大。作者指出,當下的做法是依靠遠方的犀牛,使得犀牛和大象之間形成「威力平衡」。但更長遠來看,因為「方塊字紐帶」的因素,台灣可以更積極、更主動,故他大膽提出台灣幹細胞改變中國論。但,這條路走得通嗎?時間將檢驗一切。】

作者

范疇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所碩士、台灣大學哲學學士、新加坡國家初級學院理科;連續創業者——曾從事數位教育、數位遊戲、衛星遠距教學、零售連鎖、人力資源、企業及政府組織戰略等行業於美國、新加坡、台灣、中國達三十年。

現專職寫作,為香港《亞洲周刊》、台灣《今周刊》、《經濟日報》、《聯合新聞網》、《中國時報》、《蘋果日報》專欄作者;曾出版《與習近平聊聊台灣與中國》、《與中國無關(第二季)》、《與中國無關》、《台灣會不會死?》、《大拋錨!》、《中國是誰的?》、《台灣是誰的?》等書(以上均為八旗文化出版)。《台灣是誰的?》亦有德文版(German edition, Wem Gehort Taiwan, ISBN 978-3-89966-389-1)

目錄

序言
上部:台灣的危局與現實
第一章:為什麼2020-2022年是台灣的十字路口
第二章:台灣如何從「統獨二分法」中脫身
第三章:中共如果武力犯台
第四章:從灰犀牛到黑天鵝:美共文明衝突下的台灣安全
第五章:中共危機是台灣轉機:中國的癌細胞切片
第六章:台灣的「國家定位」之解方
第七章:誰做總統才能讓台灣洗心革面?
一、台灣大選的前世今生(2014-2020)
二、需要翻轉的政治體制和文化

下部:台灣的主體性與未來
第八章:世界座標下的台灣主體性:是誰?在哪裡?往哪去?怎麼去?
第九章:腦力犯台:台灣應該自省的文化問題
第十章 「隔壁大象」永遠在,但台灣有機會做象伕
後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865473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44
    • 商品規格
    • 22*17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