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0928_9月選書

和諧社會:中國,大數據監控下的美麗新世界

中國在經濟與科技上發展有成,但政治上卻重返一人獨裁,你被河蟹了嗎?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3個人喜歡
  • 79 379
    48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各國觀察中國觀察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馬凱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林育立
  • 出版社: 時報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2/08/23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魯迅

 

「今天的奴隸們大多不認為自己是奴隸,而是國家的主人,他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忠於集體、忠於國家、忠於黨,唯獨不提忠於自己。」─—中國網路作家慕容雪村

 

「在這片天空日月忠誠地守望……網絡強國,網在哪光榮夢想在哪。」─—中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過去,我們總想像極權國家比較落後,只會使用暴力威嚇跟特務偵察。但今天中國的發展突破了西方人的想像。中共對於高科技的發展十分狂熱,除了促進經濟發展之外,更重要的,它可以在「和諧社會」的願景下,全方位控制人民的言行、乃至於心靈,而它的高科技統治體現在幾個方面:

 

網路:二〇二一年年初,中國網民首度超過十億人。二〇一七年十一月,騰訊超越臉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社群媒體企業。

    

大數據整合:中國行動支付的市場規模於二〇一七年已達十七兆美元,連乞丐都會請你掃碼救濟他。

    

監控設備:根據世界各大城市的監視器數量顯示,排名第一的重慶有兩百六十萬台,平均每千人有一百六十八台,排名第二的深圳每千人有一百五十九台。

    

人工智慧:監視攝影機生產廠商透過政府相關單位,除獲得了五億張人臉的數據,更可辨識出十五億張臉孔。

    

社會信用體系:每個人民的行為都會被即時記錄,成為經濟、社會和道德各領域的積分,政府也會依此實施獎懲。

 

這些情節既如科幻電影,又像恐怖電影。問題在於,透過大量審查信息思想控制和扭曲事實,它會塑造出思想僵化、容易控制的新人類。其次,它會剝奪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空間。最後,這些科技化、數位化的控制手段越有成效,其他國家就會紛紛起而效尤,進而威脅民主社會的穩定性與價值。

 

當今,中國在經濟與科技上發展有成,但政治上卻重返一人獨裁,從根本上打造完美的獨裁國家。本書作者馬凱擔任中國特派記者十多年,一路看著中國人從網路獲得公民討論的權利,又見證國家設置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數位科技的社會監控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麻痺了人民的自主性與批判性。

    

在書寫本書的過程中,他廣泛詢問一般民眾對於數位威權的感受,也深度採訪中國新創企業的主管、黨組織的各級幹部,讓讀者從各種角度來認識利用科技手段大幅提高專制獨裁效率的中國樣貌,並提醒世人,歐威爾筆下的全方位監控國度即將降臨,人民的一言一行都將在不知不覺中無所遁形,然而我們甚至感覺不到監控,因為國家已經把監控深植於人們的大腦之中。

名人推薦

名家推薦

 

李志德  資深新聞工作者

李雪莉  報導者總編輯

沈旭暉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所副教授

阿潑  轉角國際專欄作家

黃哲斌  新聞工作者

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蔡依橙  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名人推薦

 

「馬凱在這本書中,縱貫古今,博引東西,漫談今日種種如何發生,耙梳近代中國言論思想的收放歷程,但真正聚焦在習近平執政後,各種事件的發生,這些事件或讓中產階級醒悟,或讓人民更是噤聲。」──轉角國際專欄作家阿潑

 

「作者讓我們看到,人工智能只要落入肆無忌憚的自然智能手中,社會就會墮入最黑暗的深淵。就算不關心中國現況的人也應該研讀本書。」──《法蘭克福匯報》

 

「引人入勝又有深度的調查報導,作者讓我們了解到,為何當今中國會同時擁有歐威爾和赫胥黎筆下的社會樣貌。」──美國資深記者天普─拉絲頓(Dina Temple-Raston)發表於《華盛頓郵報》書評

 

「本書內容令人毛骨悚然,讀者可得知中國在數位監控領域有多麼厲害。這個威權國家將政治權力結合尖端技術,以創建史上最嚴密的監控國家。這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個警訊。」──英國歷史學家米德(Rana Mitter)

 

「本書作者讓我們清楚理解到,中國已從人權作家麥康瑞〔Rebecca MacKinnon〕所稱的『網路威權主義』進化到『網路極權主義』。西方人自以為是,只從金錢、貪婪和一廂情願的眼光去看這個新興超級大國,所以誤解了它真實的社會情況。」——劍橋大學資深研究員諾頓(John Naughton)

 

「作者的文筆通俗易懂,但又非常有說服力。無論是政治工作者或一般讀者都能有所收穫。對西方人來說,本書是一記重大的警鐘:歐威爾式的中國即將到來。」——《柯克斯評論》

 

「作者詳細描述了習近平對權力的渴望。在數位願景的包裝下,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成為他回歸極權主義的利器。作者在中國閱歷十分豐富,即使是資深的觀察家也會為之驚艷。」—─《出版人週刊》

 

作者

馬凱(Kai Strittmatter)

 

一九六五年生,在慕尼黑、西安和台北就讀漢學。一九九七年起擔任《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駐中國記者,二〇〇五年到二〇一二年改派土耳其後,二〇一二年又重返北京。他在二〇一八年離開中國,目前是《南德日報》駐北歐記者,負責報導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三國的情勢。

 

譯者簡介

 

林育立

 

在歐洲從事新聞和口譯工作多年,深耕德國社會、歷史和能源議題,現任中央社駐柏林記者,著有《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一書。

 

目錄

推薦序  如果有一天,連腦袋都變成國家的管控範圍    阿潑
前言:新中國,新世界
第一章  文字:獨裁者如何綁架我們的語言
第二章  槍桿子:恐怖與法律如何互補
第三章  筆桿子:如何有效宣傳
第四章  網路:黨如何學習愛上網路
第五章  白紙:人民為何必須遺忘
第六章  天命:黨如何挑選皇帝
第七章  夢想:馬克思和孔子如何手牽手讓偉大民族重生
第八章  天眼:黨如何用人工智慧升級統治
第九章  新人類:大數據與社會信用體系如何製造聽話的奴才
第十章  奴才:獨裁如何讓心靈枯萎
第十一章  鐵屋子:少數不願屈服的人如何拒絕謊言
第十二章  賭注:當權力成了自己的絆腳石
第十三章  表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中國想像
第十四章  世界:中國如何發揮影響力
第十五章  未來:當條條大路通北京

 

序/導讀

推薦序

 

如果有一天,連腦袋都變成國家的管控範圍……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家)

 

中共藉機打造一個史上前所未見、最完美的監控國家,最好連監控設施都看不到,因為已被植入奴才的腦袋。這個新中國不該像毛時代的士兵那樣刻苦、服從和千篇一律,而是多彩又繽紛、猶如歐威爾《一九八四》和赫胥黎《美麗新世界》的混合體,人民投身於商業活動,不但盡情享樂,也心甘情願被監控。多數子民內心明白,黨隨時會再揮舞「恐嚇的工具」,這些被用來貫徹權力的工具無所不在,一如黨宇宙的背景輻射。

 

德國記者馬凱(Kai Strittmatter)的著作《和諧社會》鎖定習近平治下的中國,談論其如何透過數位科技,讓改革開放多年的中國再次進入獨裁統治的景況──有西方評論稱為「毛2.0」──上述引句或可一言以蔽之地呈現本書的要旨:儘管黨的手段嚴厲,但人民也在規訓之下,充分配合。

    

《和諧社會》這樣的書,由在冷戰時期出生、面對東德的威脅、受過漢學訓練的馬凱來寫,或許再適合不過,因為他在人生中,有超過二十年的歲月與中國鑲嵌:馬凱在東西德統一前後這個階段,學習漢學,曾在中國與台灣擔任交換生的他,或許見證了中國的改革開放與台灣解嚴的社會活力。但他真正認識中國,則要從一九九七年起以《南德日報》通訊員身分派駐北京開始算起,他在這座城市八年,看著江澤民如何將棒子交到胡錦濤手上。直至習近平當上總書記,也就是二○一二年,他又再次被派駐北京,在這六年,看著中國夢如何昂揚,但也看著民間言論思想遭到扼殺。

    

我不免想像,初次派駐北京,迎上中小企業經濟發展、民間仍有活力的他,可能跟我一樣,對於科技的影響有所想像──我於二○○七年開始頻繁往來兩岸,曾對近代中國開放的可能,抱持著無比樂觀的信心,卻在二○一九年春天,約是香港反送中運動開始之際,從手機上移除了「微信」。

    

為了和中國朋友、受訪者保持聯繫,我相當依賴微信,以確認他們的近況與互通消息。我並不十分確定,中共是否有必要透過這款應用軟體監控像我這樣的台灣人,又或者,對中共的不信任,讓你我草木皆兵,但事情並沒有這麼嚴重,因此,我對於微信的使用無所顧忌。但有次,我如同使用境外社群網站一般,隨意將某個觸犯中共禁忌的訊息傳到群組,立刻收到台灣友人訊息:「快刪掉,不要害到我們的朋友。」

    

這句話,讓我緊張起來,想到二○一四年底──我最後一次到北京──在「中國夢」遍地張揚之時,聽聞中國媒體朋友們紛紛轉職、棄守報導的陣地,他們說,再怎麼磨拳霍霍,也拚不過當局不斷收緊的言論思想控制的繩索。當時,一個媒體主管在觥籌交錯中,低聲提到一個在公益組織做事的朋友才剛被放了出來。理由呢?我問:「做公益,能得罪政府嗎?」他搖頭表示不確知原因,「據說他去複印了香港佔中的資料,才被抓。」這顯然是有人舉報。

    

故在香港反送中運動萌芽時,我開始產生警戒,並移除「微信」,斷絕與對岸友人的聯絡。這個動作與其說為了自己,倒不如說是保護朋友──畢竟我在境外,於自由台灣生活的我,無法拿捏紅線的尺度,心中的小警總顢頇遲鈍,倒不如什麼都不說。但不免遺憾的是,當年我曾見證公民記者遍地、維權人士透過網路發起倡議行動、川震開放媒體直播,如今竟也親眼看到,即使需要翻牆仍活絡奔放的中國網路與言論,僵凍成今天這個樣子。

    

儘管有金盾長城、有五毛活躍,但對我來說,扼住中國新聞言論自由的那雙手,並不那麼用力,曾讓我有可望鬆開的錯覺。但讀完《和諧社會》,我不免想像,若有機會與馬凱對談,他或許會對我的天真感到不以為然,從君王統御與百家之言開始談到魯迅,告訴我中國自古以來是何樣貌──對於接受黨國教育長大的我而言,不免感嘆這個老外比我還清楚這塊土地的經歷。馬凱或許還會憑藉自己的近代中國經驗,對我勾勒出當代獨裁的輪廓,而人民又如何臣服於獨裁之下。這個輪廓已有諸多西方思想家、作家指陳,例如前述的歐威爾,又如漢娜.鄂蘭。

    

誠如上揭,馬凱在這本書中,縱貫古今,博引東西,漫談今日種種如何發生,耙梳近代中國言論思想的收放歷程,但真正聚焦在習近平執政後,各種事件的發生,這些事件或讓中產階級醒悟,或讓人民更是噤聲──這不禁讓我想起二○一二年後前往中國,非媒體的友人總限制我說話,以免「汙染」他們。但不論醒悟或噤聲,當權者的手段更是高壓而多樣,對人民的控制更是嚴厲,天津倉庫爆炸如此,香港反送中運動與國安法的施行如此,武漢疫情發生後,更是如此。

    

小至杭州教室的「天眼」,廣泛如無所不在的「天網」,都是控制工具,但更有效率的,或許就是「數位監控」。「科技總是對資源比較多的一方有利,相較於中共的對手,網路始終對中共比較有利」,書中引用香港出版人鮑樸的說法:無所不在的「史塔西」現在只要跟著網民一起讀微博和微信「就知道下一個該抓誰」。

    

拜科技之賜,現在監控方便多了,不像過去共產極權國家需要出動「史塔西」這樣的「祕密警察」,靠著數位技術就可以做到。而且隨著社會事件與發展,中共還能「推陳出新」,祭出相應的數位技術,替人民繫上腳鐐:社會信用體系是如此,健康碼亦是如此。而中國人驕傲地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制度,是地球上的首例。但在德國中國問題專家韓博天(Sebastian Heilmann)看來,這毋寧是「數位列寧主義」。是當代的獨裁統治方式。

    

「我們確實正在見證披著數位外衣的極權主義重返世界。」馬凱不免繼續強調:

    

中國一直是獨裁國家,但只有在毛澤東統治時,才轉變為極權國家,伸進百姓腦袋最幽微的角落、連他們的臥室和親密關係也監視。這種新的極權主義比毛澤東和史達林的統治手段完美得多,國家機器掌握數據和數位控制的能力,已經超乎前人的想像,因為我們已經一步步將大腦搬到手機上,在數位的網路中生活和思考,並用數位媒介記錄下來。最棒的是,跟以前的極權主義不同,國家機器毋須在日常生活散播恐懼,只要人民下意識地感覺暴力可能隨時出現,已達到恐嚇的效果。監控機制先是無人察覺、靜悄悄地潛入,最後人民也成了共犯。

    

身為台灣人,即使偶爾在媒體上略微聽聞中共對於社會的控制,對新疆集中營有點印象,也對香港實施國安法感到不安,但這個社會仍分屬兩極:一是無法容忍,另一則是認為經濟重要,為了維穩,這些犧牲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與兩岸無涉,作為完全第三人的馬凱,振筆疾書,整理自己的採訪、觀察,並藉著出版對世界提出警示──自然包含台灣人。

    

此書譯者林育立為駐德記者,過往透過報導,為台灣人打開認識德國的窗戶,如今也翻介德國記者的作品,替緊鄰中國的我們,提供一個解析後的中國。

    

而於第一線親見香港危機的我們,或許能從馬凱對近代中國的犀利解剖中,得到完整的圖像,並且深刻認知到:獨裁體制重返後,人民要付出的代價比原本以為的還大──可不是簡單地犧牲自由而已。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335741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09/2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