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臺灣法曆:法律歷史上的今天(1-6月)

臺灣人民走過的歷史痕跡,每一條法律都緊扣著臺灣人民的生命與生活。

出版情報

最正港也最真情的臺灣法律故事

2020/05/18 法律白話文運動一開始發跡於2014年,一開始是透過「服貿科普文計劃」在網路上慢慢發酵,一開始站長貴智只是發現許多人對「服貿協議」有高度關注以及興趣,但礙於法律門檻較高,涉及許多國內外相關法律,所以才希望透過這個計畫,提供一般大眾更容易親近法律的管道。 隨著臉書的興盛,以及法律白話文運動平易近人的撰文風格、涉及議題廣而深以及高質量、高產的內容,在短短幾年間成為了臺灣數一數二的法普新媒體。但是網路時代日新月異,在2019年臉書的使用群眾開始有了變化,許多年輕世代開始轉往其他社群平台之時,法律白話文運動也做了一次關鍵性的轉型。 社群總監珞亦說起這個關鍵的轉捩點,那個畫面總是讓同為八年級前段班的我既心酸又感同身受。珞亦平時除了法律白話文運動的編輯工作之外,平時也是補習班老師,年輕又有活力的他,總是受到學生的喜愛,而在社群平台興盛之時,學生希望可以與老師互加社群好友也成了家常便飯之事。一次學生問起他:「老師,你有IG嗎?」,他答:「我只有臉書。」,二十出頭的學生驚道:「老師!老人才用臉書!」讓長期經營社群的珞亦意識到,「二十二歲的學生已經不用臉書、覺得那是老人在用的東西」,也因如此,法律白話文運動團隊才決定開始專心經營IG,主攻高中生與大學生客群。 但是法律白話文運動的社群貼文長期都是以「文字」為主,以圖像、方形宮格為版面的IG,要如何吸引使用者呢?當時團隊集思廣益,一個「歷史上的今天」看似老梗的想法迸出,貴智、珞亦、社群編輯伯威、經理書磊及其他成員集思廣益,便想出一個方法——每天上傳一張日曆圖,回顧歷史上當天的重大事件,結合法律知識,除了吸睛以外,讀者也能透過簡短的文字吸收相關的知識,而這樣舊酒新裝的做法也成功地吸廣大的粉絲群,讓法律白話文運動的IG粉絲,從約1000人左右,在一年內暴增至15萬人。 「法律歷史上的今天」這個企劃,每天會回顧臺灣或是國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珞亦也提到,在2019年這一整年重複書寫臺灣歷史的過程中,他意識到了一件重要的事──「原來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都是經過許多人用血淚、用青春,才換來我們現在的安穩」。身為《臺灣法曆》這套書的責編,一個法律知識的門外漢,他所提及的感受,之於我甚至是十倍的震撼。在閱讀這些臺灣曾經發生的故事、重大事件,人們是會隨著時間而漸漸淡忘,更不要說從未歷經過這些傷痛的我們,在課本上、課堂裡被輕輕帶過的時候,這些臺灣曾經發生的種種,好像與我們特別的遙遠。 但是,這些事情真的離我們很遙遠嗎? 且容我舉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例子吧──言論自由。 我們現在可以在網路上罵不喜歡的政治人物,「香菜英文」、「國瑜草包」,或直接喊「我支持臺灣獨立」,抑或是直接說「我愛我的祖國母親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會「被消失」、「被抓走」或「被判死」,其實這也不過是這短短30年間的事情。 過去在白色恐怖時期有一條令人聞風喪膽的「懲治叛亂條例」,也就是俗稱的「二條一」,這條法律到底是什麼?它其實就是規定了如果你有「意圖顛覆國家」,那就是唯一死刑。 但是到底什麼是顛覆國家?這條法律的定義其實非常模糊。在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如果你在你的日記裡面,寫下「我覺得臺灣應該獨立」,國家可以直接判斷你有「顛覆國家」之罪,直接判你死刑。在1991年5月9日,便發生了一件知名的「獨臺會」案,調查局直接進入清華大學校園,抓走五名讀書會的學生,認為他們五個人違反《懲治叛亂條例》與《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的內亂罪,求處唯一死刑。為什麼呢?只是因為讀書會的這五個人在讀史明的《四百年史》(這本書在當時被認為是「臺獨」思想的書)。獨臺會鬧得沸沸揚揚,且被認為違反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引發一連串的輿論及抗爭,最後這五位學生才被判無罪,也在民意壓力之下,於1991年的5月22日廢止「懲治叛亂條例」。 身為1991年出生的我,透過《臺灣法曆》這本書才真正意識到,我們的言論自由的歷史也不過和我的年齡相當之時,內心還是非常震撼的! 《臺灣法曆》帶給我的成長不少,裡面有非常多故事和事件,其實都發生在不久之前,就連我自己都對這些故事感到陌生,甚至不知道它們曾經發生過,才進而形塑成臺灣的現狀。 雖然《臺灣法曆》所呈現的方式看似簡單(每篇大約800-1200字),但是它能促使我去思考,甚至讀到非常有趣的案件我也自己去查了更多相關資料(從沒想過會想了解和法律相關的事件呢)——而我想這就是法律白話文運動存在的目的和意義,而他們也真的做到了。 在珞亦的作者序(下冊,7-12月)裡面他也提到,如果我們回到《臺灣法曆》中的那些歷史現場,如果我們是當事者,在那個關鍵的當下,我們又會做出什麼樣關鍵性的決定呢? 每個人每一天都在面對許多決定,我們永遠無法得知決定是對是錯,但是如果因為害怕而裹足不前,我們便永遠無法成長。臺灣的民主,也是在這樣跌跌撞撞的過程中,長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貌。 這套書,值得大家一看。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臺灣法律的前世今生,
臺灣人民走過的歷史痕跡,
每一條法律、每一個案件、每一樁事件,
都緊扣著臺灣人民的生命與生活。

 

時間無情地前行,
毫無關聯的事件,偶然交疊於「同一天」,
我們得以回首「過去」,更透徹地看清「現在」,
並嘗試掌握「未來」。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歷史上的今天,
臺灣發生過怎樣的法律事件,改變你我、撼動過去、創造未來?
歷史讓我們反省,法律引我們前瞻,
翻開法曆懂法律,
讓我們穿越歷史、重返法律現場。
最正港也最真情的台灣法律故事!

從戒嚴時代,到民主生活,
每一頁法曆都是影響這塊土地和人民的關鍵!

國家機器,似乎動得很厲害
‧選不贏,就不讓你選!你知道臺北市長的「直選」曾經被取消嗎?
‧我只是在路上散個步,為什麼就被警察攔下來?
‧我想要罷免總統,到底有多難?

啊!自由,真香~
‧為什麼軍警可以隨便闖入大學抓人?
‧為了要爭取言論自由而犧牲生命
‧臺灣是詐騙天堂?抓到詐騙犯還天釋放?

政權、國家、自由和那些鬥爭
‧當一個軍人,被國家殺死!
‧為什麼只有小學畢業的人不能參選呢?
‧我想罷工,隨時就能罷工嗎?

影音介紹


作者

法律白話文運動

由一群致力於散播法治種子的法律人成立的新媒體。對一般人而言,本該為人民服務的法律,因為內容有如文言文難懂,反而離人民越來越遠。於是,我們想透過網路與科技,發揮新媒體的各種想像,提供值得信賴的知識。我們相信,法律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它搭起一座理性的橋樑,用共存與共榮連結立場衝突的人們,而法律白話文運動希望帶領讀者走上這座橋樑,思考議題、關懷彼此,和我們一起塑造屬於台灣的法律文化。

網站:plainlaw.me
Facebook粉絲專頁: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Instagram:plainlaw.me

目錄

[一月台灣曾經的內部,以及外面的世界]
1/7「選票比較低,為什麼可以當選總統?」
1/10「宗教,真的可以不遵守法律嗎?」
1/11「員工殺人,為什麼我要賠錢?」
1/13「蘇建和案再審,第一次死刑改判無罪」
1/14「兩個大政治人物被彈劾!」
1/15「日本漁船越界捕魚,首次遭我方扣押!」
1/18「選舉輸了,行政院長要不要下台?」
1/21「要做什麼事才會當選無效?」
1/23「上街抗議難道要得到政府同意嗎?」
1/25「國務機要費,是總統的零用錢嗎?」
1/27「管理市場價格的機關成立」
1/28「房子都被拆了,勝訴有用嗎?」
1/29「八仙塵報案,求償210億」
1/30「年金真的一定要改革?」
 
[二月政權、國家、自由、和那些鬥爭]
2/1「總統代表政府向江國慶家屬道歉」
2/2「高等法院裁定撤銷魏應充交保」
2/4「臉書,就是在今天創立的」
2/5「關廠工人臥軌,癱瘓臺鐵」
2/6「南台大地震,維冠大樓倒塌」
2/7「南迴搞軌案宣判」
2/8「學歷不高,不能選舉?」
2/10「李登輝心腹劉泰英被殺押禁見」
2/11「十大槍擊要犯藍元昌被捕」
2/12「前檢查總長黃世銘判刑確定」
2/13「蝶戀遊覽車發生嚴重車禍」
2/14「可以宣傳選舉,不能宣傳罷免?」
2/15「臺北市長陳水扁廢除公娼」
2/18「同志書店「晶晶書庫」重新開張」
2/19「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發表」
2/21「中國發表《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
2/22「德國漢莎航空機師工會罷工」
2/23「鄧如雯殺夫案,一審判5年6個月」
2/24「為什麼一個工廠,殺了262人?」
2/26「韓國:通姦無罪!」
2/27「微軟與公平會和解」
2/28「爭取自由坐牢,然後我的家人就被殺了」
 
[三月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3/1「立法委員真的太多了嗎?」
3/2「國家對於火災,有沒有責任」
3/3「落跑醫師錯了嗎?」
3/5「無法生育的人,法律來幫你」
3/6「鄭捷隨機殺人案一審處死刑」
3/7「從鞋子到子彈,對總統不滿的一百種方法」
3/8「法律不能改變性別歧視」
3/9「中國禽流感疫情,WTO將臺灣劃入疫區」
3/10「中國血腥鎮壓西藏」
3/11「老闆,下班之後不要傳LINE給我喔!」
3/14「前總統馬英九被起訴」
3/17「烏干達末日教派造成上百人死亡」
3/18「改變臺灣的一場審判」
3/19「無知,可能才是最可怕的」
3/20「突然,就死了一個海軍上校」
3/21「李登輝接見野百合學運學生代表」
3/23「我是中華?還是臺灣?」
3/24「占領行政院,警方血腥鎮壓」
3/25「賣食品,不要亂誇大」
3/28「全世界被關最久的死刑犯暫時出獄」
3/29「影視歸影視,政治歸政治嗎?」
3/31「如果我罵政府,會被消失?」
 
[四月啊!自由,真香]
4/1「如果我想死,為什麼不行」
4/4「小孩,真的需要特別保護嗎?」
4/6「軍警可以闖入大學抓人?」
4/7「為了追求言論自由,犧牲生命」
4/11「政治人物真的生來欠罵嗎?」
4/12「如果你被國家偷走16年的人生」
4/13「如果連路過的權利都沒有」
4/14「大家的蛋蛋,到底怎麼辦」
4/15「奢侈稅可以打房嗎?」
4/16「臺灣真的是詐騙天堂嗎?」
4/18「不是死要錢,而是要尊嚴」
4/19「最後四個月,總統不能做事?」
4/21「被政府禁止回臺灣的臺灣人」
4/22「全臺灣最危險的醫院你還記得嗎?」
4/23「臺灣史上最大的司法竊案」
4/25「你知道嗎?全世界最有錢的政黨可能在臺灣」
4/26「寫書罵政府,政府派人暗殺你」
4/27「藝人代言,不實廣告,也要受罰」
4/28「麥當勞的炸彈,造成警察殉職」
4/29「花花公子的爸爸是大法官」
4/30「陰魂不散43年,動員戡亂期結束」
 
[五月走過那些容易失去生命的年代]
5/1「史上最可怕的綁架殺人事件」
5/4「從母姓,行不行」
5/6「馬英九,還我牛」
5/7「他的貪污不是你的貪污」
5/9「讀了臺灣史,差點被判死」
5/10「強迫穆斯林吃豬肉的臺灣老闆」
5/11「要換身分證,指紋先拿來」
5/13「開黃腔賠十萬」
5/18「飲料下劇毒,放便利商店害死人」
5/19「臺灣要世衛,中國總是阻撓」
5/20「民選總統,不是你要就有」
5/21「立法院的招牌第一次被拆下來」
5/22「臺灣近代史的大悲劇」
5/23「臺灣與巴西的搶人大戰」
5/24「就是現在,同志終於可以結婚」
5/26「行政院長上台不需立院同意?」
5/27「沒有死刑,真的不對嗎?」
5/28「和通緝犯同名怎麼辦」
5/31「過高屏溪殺人無罪」
 
[六月國家機器,似乎動得很厲害]
6/1「我自白,我殺人」
6/2「選不贏,就不讓你選?」
6/3「首起沒有屍體的命案」
6/4「六四:一場大屠殺」
6/5「我是警察!叫你就不要廢話!」
6/6「為了國家寶藏,連續殺害7人」
6/9「市議員爆料,竟是假的!」
6/10「一國兩制,沒有法治」
6/11「拆不拆遷,該怎麼辦」
6/12「你知道什麼是「大赦」嗎?」
6/13「我們在歐洲只剩下梵蒂岡一個邦交國」
6/15「爸媽流亡海外,子女去坐牢」
6/16「你還年輕,不准投票?」
6/17「臺灣史上第一起網路誹謗案」
6/18「因為冤案,被國家偷走21年的青春」
6/19「真的是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嗎?」
6/20「難道我回家也要偷偷摸摸的嗎?」
6/21「為了白米,我就要到處放炸彈?」
6/22「臺灣史上最多人死亡的空難」
6/27「罷免總統有多難」
6/28「當一個景美女中學學生斷魂在軍史館」
6/29「將近200位警察涉嫌貪污」

序/導讀


用「非法」觀點談法律


法律白話文運動自2014年起從臉書發跡,到了2017年年底,開始面臨社群平台的典範移轉:大眾化的平台逐漸走向平台分眾化,我們發覺讀者逐漸流向Instagram,但是法律知識型粉絲團如何能在此種圖像為王的平台生存?

絞盡腦汁之下,「歷史上的今天」此一江湖老梗突然映入我心中,這個專案只要每天上傳一張日曆,卻能執行長達一年,CP值甚高。於是我找了苦主珞亦,帶著佳穎、珈熒、丞竣、廷奕、介柔、玟嶸、伯威這些跳入法白這個火坑的學弟妹一起把老酒裝入新瓶,在2018年起開啟「歷史上的今天」此計畫。

對於法律白話文運動來說,「歷史上的今天」此一計畫的意義在於為「法律」找到更大的延展性。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意味著法律是普世而深入在每個人的生活乃至於生命之中;法律為人們的行為劃下物理公式般的規範,然而人們的行為讓法律的生命發生化學變化般重組,但是每當談到「法律」,卻總是難以引起人們的興趣,因為大部分民眾的生命經驗裡不曾也無須上法院面對訴訟程序。法律像是鬼魅般:每個人都在說但是沒有人看過。

地球不停地公轉,時間無情地前行,本應毫無關聯的事件,偶然交疊於「同一天」,使我們得以回首「過去」,進而對「現在」的一切看得更加透徹,然後嘗試掌握未來。透過「歷史上的今天」,我們得以回顧曾經發生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事,而這些事件發生在我們周遭,片片積累成為我們現在的臺灣,我們卻極其健忘,總要幾近失去才要記取教訓,法律白話文運動希望這個計畫以及這本書能夠用力為大家保存記憶,更希望讀者能透過這本書了解法律其實時時刻刻就在我們身邊。


楊貴智/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我們一直想書寫屬於臺灣人的故事


從小我們生在這樣的土地上,但是我們對於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情,記憶好像總是那麼的模糊。「過去就過去了,管他那麼多幹什麼」——是一句經常聽到、也顯得理所當然的話。

坦白說,這是一件不正常、而且非常很難過的事。

法律白話文運動決定推出「歷史上的今天」這個企劃後,我們開始書寫這塊土地曾經經歷過的故事,並且將這些故事中的法律,簡單地介紹給大家認識。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也才意識到,原來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都是經過許多人用血淚、用青春,才換來我們現在的安穩。

我們現在可以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是前人鬥爭而來的。不過三十年前,曾經就有一個《懲治叛亂條例》箝制著我們——只要國家認為你的思想在顛覆國家,就會把你抓起來,許多人甚至因此失去生命。

這樣的法律後來是如何被修掉、近而建構出我們現在的自由民主,是每個臺灣人都應該要了解的故事——可是對此我們好像永遠是那麼的陌生。讓這樣之於臺灣影響如此之大的事件,在臺灣民主化成長的過程中消聲,似乎是一件不對的事情。

如果不了解我們共同的過去,就不可能想像我們共同的未來。

這個企劃要非常謝謝每天產出的作者們:感謝介柔、珈熒、佳穎、廷奕、玟嶸、丞竣、伯威這一年來的幫忙。沒有你們,「歷史上的今天」沒辦法做到「每天」出文。也非常謝謝後半年也加入幫忙的鎬佑、孟翰、大鈞幾位夥伴。

特別謝謝玟嶸最後的辛苦修正。也最謝謝伯威,一個念法律卻在設計上技能點滿的IG小編,感謝你每天改文案,確保文章可以順利且有質感地出去。

願大家能了解臺灣的過去,也盼望台灣有更好的將來。
 

劉珞亦/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53245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臺灣商務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