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_帶來幸福的種子句[貼紙版]

海軍艦艇大圖鑑:海軍軍艦迷的第一本書

  • 79 466
    59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戰爭/軍事軍武裝備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海擘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晨星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2/01

活動訊息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你是否好奇海軍艦艇如何在海上乘風破浪、巡邏、迎敵作戰?
想知道官兵如何在海上吃飯、睡覺,甚至為何懸掛海盜旗、掃帚?

尤其是臺灣面對虎視眈眈的敵國屢屢軍事包圍演習,一般民眾應當如何增強民防知識、理解海軍不為人知的一面?
本書將帶你登上軍艦,從甲板到雷達,從戰情室到餐廳,探索海軍世界的每一個細節。不論你是軍事迷、歷史控,還是單純對大海著迷,這都是一場不可錯過的海軍艦艇科普知識航程!

本書特色

1.從基礎知識到專業技術,再到文化與興趣,結構清晰,循序漸進,適合不同知識水平的讀者閱讀需求。
2.問答式科普,趣味性強,以「為什麼?」、「如何?」的問答形式,化解複雜概念,吸引入門讀者與初學者。
3.融入台灣海軍知識(如船艦怎麼分左右舷)與文化元素(如台灣最早的燈塔),增強在地讀者的認同感,擴大台灣視野。
4.跨領域的知識融合,涵蓋技術、歷史、文化與生活,滿足讀者對海軍艦艇的全方位好奇。對想要一窺海軍艦艇相關知識的讀者而言,是一本輕鬆易懂的入門級科普事典。

作者

海擘
海軍軍官學校、國防大學海軍指揮參謀學院、淡江大學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曾歷練過海軍水面艦部門主管、副艦長、海軍一、二級艦艦長、戰隊長等。著有《艦長大哉問:海軍基礎知識與歷史事典》(蒼璧出版)、《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晨星出版)等書。

目錄

【推薦序】前國防部長 伍世文
【推薦序】海軍軍官學校校長 劉岱瑞
前臺鐵公司董事長、知名軍事專欄作家 杜微
【自序】獻給海軍軍艦迷的圖書

第一章:關於軍艦船舶的基礎知識
1-1 「軍艦」是什麼?
1-2 軍艦的諸元有哪些?
1-3 甲板怎麼區分?
1-4 船或軍艦的左右邊怎麼區分?
1-5 什麼是「龍骨」?現代的軍艦或船還有龍骨嗎?
1-6 桅杆的用途是麼?
1-7 軍艦艦艏前方的「球狀」船體是做什麼的?
1-8 錨的作用是什麼? 如何下錨與起錨?
1-9 軍艦的大小與噸位如何定義?
1-10 船舶俥葉的演進
1-11 軍艦的速度怎麼計算?
1-12 為何近代中大型軍艦的最高船速落在30節上下?
1-13 軍艦的動力來源有哪些?
1-14 軍艦有幾種動力系統?差異性為何?
1-15 現代軍艦的外型為何與早期的軍艦有所不同?
1-16 為什麼軍艦的水下船體部分會塗成紅色的?
1-17 軍艦的名字是什麼?

第二章:海上作戰的軍艦
2-1 軍艦發展歷史1,戰鬥艦、巡洋艦與戰鬥巡洋艦有什麼差別?
2-2 軍艦發展歷史2,巡防艦、巡洋艦與驅逐艦有什麼差異?
2-3 軍艦發展歷史3,驅逐艦是什麼?我國海軍現在的驅逐艦有哪些?
2-4 為什麼現代的軍艦型態與二次世界大戰時有很大的不同?
2-5 有了飛彈,現代軍艦的火砲還有需要嗎?
2-6 方陣快砲作用是什麼?
2-7 垂直發射系統的優點是什麼?
2-8 現代軍艦上的魚雷有什麼用途?
2-9 雷達的原理是什麼?與相位陣列雷達又有什麼不同?
2-10 為什麼現代軍艦都採用「模組化」來製造?
2-11 軍艦之間如何通信?
2-12 軍艦如何減少噪音在海中的傳播?
2-13 軍艦要如何隱形?
2-14 如何瞭解美國航空母艦上工作人員的工作職掌?
2-15 為什麼現代的航空母艦上層結構都設置在右舷?
2-16 現代軍艦的大腦是在駕駛臺還是戰情室?

第三章:在軍艦上的海上生活
3-1 軍艦如何操縱?
3-2 軍艦一天的生活是什麼呢?
3-3 海上航行如何辨識方向?
3-4 燈塔是作什麼用的?臺灣最早的燈塔在哪?
3-5 軍艦上的官兵如何吃飯?為何日本海軍固定每週五吃咖哩?我國海軍也是嗎?
3-6 官廳是什麼?進入上下官廳有哪些禮儀?
3-7 軍艦上的官兵睡吊床嗎?為什麼現代軍艦的床暱稱為「便當盒」?
3-8 海上官兵怎麼洗衣服?洗好的衣服怎麼曬乾?船上可以晾衣服嗎?
3-9 軍艦上有哪些救生裝備?

第四章:關於軍艦的歷史與特有海上文化
4-1 船舶命名儀式,為什麼都由女性擲香檳瓶?
4-2 海軍也會在桅桿上掛上掃把嗎?
4-3 為什麼西方電影中的水手都會刺青?
4-4 為什麼現在國外的海軍還可以看到軍艦懸掛海盜旗?
4-5 什麼是艦艏像?現代軍艦上也會有艦艏像嗎?

第五章:模型與樂趣
5-1 親手打造組裝船艦模型
5-2 哪些地方可以欣賞軍艦?
5-3 我國海軍或海洋有關的博物館在哪裡呢?

【附錄】
一、海軍旗幟、制服、階級章、紀念徽章與獎章
二、中華民國海軍艦艇全錄

序/導讀

【推薦序一】

本書作者鄧志忠君,對艦艇興趣特別濃厚,三年前曾編撰出版《艦長大哉問》,對海軍傳統典故多所介紹。近年來持續探索、蒐集自15世紀至今世界各國艦船資料,彙整編撰《海軍艦艇大圖鑑》一冊付梓,將於近期出版,公之於世。
在本圖鑑內,列出15世紀依賴風力作為動力之風帆戰船,以及18世紀後,以蒸汽為動力的軍艦,包括蒸汽往復機、蒸汽渦輪機等,乃至後來發展之燃氣渦輪機,也提及使用最為普遍的柴油機。這些不同動力系統的船艦,因採用之材料有異,致其內外結構與外型均有所不同。再因作戰構想與戰鬥功能與需求有異,乃有主力艦、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巡防艦等各類艦型。近年來,由於艦用與岸置偵蒐設施不斷精進,傳統艦體易被偵測及定位,致被精準攻擊,乃發展出多種可以降低被偵測率之匿蹤隱形艦體,其外觀與傳統有極大差異。此外,由於艦艇排水量之差異,艦上空間不一,各型艦官兵使用之生活設施雖難一致,但一般而言尚能滿足官兵基本需求。
本圖鑑特別提及艦船命名儀式由來之不同說法,惟至今新建造艦船下水典禮中,請女性擲瓶祝福爾後航行圓滿平安之儀式,依然維持未墜。此外,還提及軍艦模型之製作,有賴手巧、心細乃至耐心,方能製成一艘精緻之軍艦模型,不僅供自己欣賞,也可公開展示,供社會大眾觀賞。
祈望本圖鑑之發行,能引起年輕人對海軍之嚮往,奔向海洋,達成「參加海軍遨遊世界」之願望。

―前國防部長 伍世文

【推薦序二】

軍艦不僅是國家武力的象徵,更是政治影響力的籌碼,放眼歷史,人們為了自己或者團體利益,從陸地競奪到了海洋,戰爭的戰場也從踏實的土地,轉移到風起雲湧的大海上,這時候的「軍艦」成為了戰爭的籌碼、戰棋,甚至是勝敗的關鍵,海戰的故事也從遠古時代帶到了現代。
無論是過去或者現在,「軍艦」一直視為移動的國土,每一艘航行於海上的軍艦就是一個國家主權的象徵,航行經過之時不僅限於軍事意義,也富含著政治外交的意涵,也因此海軍或者軍艦又有著深厚的傳統禮節與歷史典故,衍生出許多獨有的禮儀、禮炮、旗幟與軍樂,這些都構成了別具特色的海軍文化。
如果聚焦在軍艦載臺的本身上,軍艦往往是匯集當代最先進科技於一身的技術產物,也是應用科學的運用表徵,反映出國家軟硬實力的具體實踐,如果靜心下來欣賞一艘軍艦的外觀,她的風貌與表現出來的內外在美感,無一不是讓人如此地無法自拔。
軍艦的操控需要人,而「人」也是軍艦戰力的最基本構成要素,我期待因為這本書的出版,能讓更多人瞭解軍艦的總總,進一步能喜愛海軍、支持國軍,更甚至於鼓勵更多優秀的年輕人,能夠加入操控軍艦的海軍行列,讓喜歡的動力,變成實踐的行動。

―海軍軍官學校校長 劉岱瑞

【推薦序三】

看完《海軍艦艇大圖鑑:海軍軍艦迷的第一本書》後,感覺這本書不但適合海軍軍迷,更適合不了解海軍的普羅大眾,書內介紹軍艦的基礎知識、軍艦作戰、艦上生活、軍艦文化及軍艦樂趣等,就中文圖書而言都是前所未見的,而其中數百個為什麼?也全部都給了最正確、最深入的解答,閱後甚至覺得自己都可以勝任海軍官兵的專業工作了。這本書還羅列出非常詳盡的照片、繪稿、線圖,可謂圖文並茂,書中另告訴大家欣賞軍艦、製作模型、以及參觀海軍博物館的樂趣,算是另外一類從未看過的海軍專業介紹。
臺灣四面臨海,必須鞏固海權才能獲得國防安全保障,而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更應該了解海軍,通䁱艦艇,才能厚植正確觀念,給予國軍及國家最有力的支持。

―前臺鐵董事長、軍事研究專欄作家 杜微

試閱

1-1 「軍艦」是什麼?
「軍艦」(Warship)顧名思義就是具有軍事用途的船艦,也就是專門在水上或海上,用以攻擊或防衛用途的專用船舶。當然以現代的眼光來看,軍艦與其他船舶(如商船)的外觀完全不同,但是在以前(中古時代),航行在海上的船舶不僅肩負有貿易運輸的任務,還必須要有自我防衛武裝能力,因此早期的商船為了防止海盜搶奪,船上都擁有武裝,甚至船上還有兩位指揮官,其中一位專門管理船上行政、貿易與航行,另外一位則在遭受攻擊時,專門負責作戰指揮。後來隨著海上貿易興盛,許多國家發現這樣同時兼具貿易與作戰的船舶,無論在人員編制上或者是船艙的設計上都不符合經濟效益,於是專門設計另外的船隻,配備武器與作戰人員,跟隨著商船船隊航行護航,「軍艦」(Warship)因而孕育而生!
在中西方更早的歷史中,都有搭載著士兵手持武器的「戰船」紀載,中國歷史記載在春秋戰國時期(西元前770 ~前221)便已建造用於水戰的大型戰船,三國時期(西元220 ~ 280),有高三、四層的「樓船」以及「蒙衝」、「走舸」、「赤馬」等多種船型,並發展出風帆戰船,而上面提及的名稱也是中國古代對於軍事用途船舶的稱呼。唐、宋時期(西元618 ~ 1279)發展出水密隔艙、減搖舭密骨等艦船建造工藝,而明代(西元1368 ~ 1644)無論在造船技術及航海術上更達到巔峰。在西方世界的歷史,中古希臘及古羅馬都曾發展出海上作戰的船艦,並締造許多海上戰爭的歷史,也間接影響日後西方國家的海上作戰發展。
在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二十九條:「軍艦的定義」中,所謂「軍艦」是指屬於一國武裝部隊,具備辨別軍艦國籍的外部標誌、由該國政府正式委任並名列相應的現役名冊或類似名冊的軍官指揮和配備有服從正規武裝部隊紀律船員的船舶。因此「屬於一國武裝船舶」、且「懸掛可供辨識的所屬國家標誌(海軍旗、國旗)」與「擁有編制的人並聽命於所屬國家」,就是現代「軍艦」該有的條件,因此像海盜船或叛變的船,就不屬於軍艦的定義範圍。
現代軍艦堪稱為一種極為複雜的武器系統,不僅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個可移動的有機浮動載臺,除了武器系統之外,艦上還擁有船員官兵必須的生活空間,讓這艘軍艦能夠執行作戰任務,而在政治上「軍艦」更象徵著國家力量的延伸!
* 聯合國海洋公約﹕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簡稱 UNCLOS )

2-13 軍艦要如何隱形?
軍艦要「隱形」讓敵人無法發現,並不是像電影哈利波特中的隱形斗篷,只要披上就瞬間消失無法看見!
在二戰前雷達尚未應用在軍艦上以前,人類肉眼的「目視」的確是大海中發現軍艦唯一的方法,不管是乘坐著軍艦在茫茫大海中找尋,還是飛機上的偵查員從空中尋找,用眼睛去找都是早年發現軍艦的唯一方法,也因此軍艦如果要「隱身」,就必須像大自然中的動物一樣學會「偽裝」自己,所以二戰前的軍艦塗裝會有迷彩船身、低視界甚至誤導敵人的塗裝。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在現今世界中,要發現軍艦不再單純靠人類的「眼睛」而已,使用雷達與聲納等電子偵蒐裝備是多數海軍軍艦上的主要方式。
首先是要如何才能在雷達螢幕上隱形呢?我們都知道雷達的原理,是雷達電磁波照射物體後,接收物體反射回來的電磁波,再以電腦計算確定物體的航向航速、甚至大小的方式。因此只要減少電磁波反射的數量,讓對方接收不到,就是達成「隱形」的關鍵技術,目前常用的有下列幾種:
第一是艦體採用可以吸收雷達電磁波的材料或塗料,讓雷達消耗或吸收照射物體表面的能量,減少雷達的反射波,雖然採用
這樣的材質是最直接的方式,但要找出這樣的關鍵材質或塗料介面的技術性相當高,在環境中也有可能隨著時間產生耗損,必須一段時間就要重新再塗抹,價格也相對較為昂貴。
第二個是改變艦艇外觀的設計,調整船體外型,用以減少雷達反射的角度與能量,像我國海軍的康定級艦,就是軍艦船採用特別傾角設計,避免船體與水面垂直,全艦艦體表面並沒有特別突出的結構,大部分甲板機具均隱藏到船體之內,加上船身表面採用正負10度角的設計,避免複雜造型或是有菱有角結構,可分散雷達所發射出的波段,或者防止產生雷達波的尖角繞射,讓對方所能接收到的雷達反射波大幅減少。
另外軍艦在航行的過程中,本身艦體會產生噪音向空氣中與水下傳播,尤其是水中的介質密度大於空氣,可傳播的距離更遠,對方的軍艦或潛艇可藉由聲納系統或聽音設備發現,因此在水中的「隱形」也是各國海軍投身研發的重點,不同於上述的雷達隱形,水中聲音的隱形技術發展較早、技術也相較比較成熟。
首先船身在水中航行所產的擾動與水流,便開始會產生噪音,因此如改變軍艦船體的外型與減少艦上裝備產生的噪音就是最主要的關鍵,基於這兩個減低聲音的方式外,還發展出氣幕帶隔音與動力輸出的降噪技術,前者是以壓縮空氣在船體周圍及俥葉附近噴出,形成一定厚度的氣泡幕,來遮蔽、衰弱或達成散射的艦體水下的輻射噪音,讓對方無法透過聽音設備找到軍艦,或者不確定是否為軍艦。
另外艦艉的動力設備,如俥葉(螺旋槳)在運轉時的噪音是船體最大的音源,無論是葉片旋轉時與水摩擦出來、或者產生的氣泡,都是俥葉最強烈的噪音源,因此改變俥葉角度與形狀,不但增加推進效率也會減少銷的能量轉變成聲能,達成「聲音隱形」的目的。

3-5 軍艦上的官兵如何吃飯?為何日本海軍固定每週五吃咖哩?我國海軍也是嗎?
15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操縱著風帆船的海軍,水手們需要長期在艦船上這種封閉且枯燥的環境裡共同生活數日、甚至數個月,船上幾百名船員的飲食及起居更是成為最切實的問題。
當時對於食物的保存大多沒什麼防腐的方式,水手們吃到肚裡的是從出港前就準備好的餅乾或肉乾等乾糧,新鮮的蔬果頂多只能置放一周,後面的航程只能食用鹽醃製過的醃製品,或是航行中捕獲的新鮮海生物及鳥類,而裝在木桶裡的乾淨淡水出港半個月就有可能汙染無法飲用。因此水手們在海上航行期間不僅要與飢餓和缺水作艱苦鬥爭,還要承受長期缺乏正常飲食所造成的生理疾病(如壞血病)折磨,當然這些問題直接的影響,就是軍艦船上的戰力!
由於在軍艦上的飲食,最大的難度在於如何保存食物,為了因應長時間航行的需要,人們竭盡所能攜帶了一些肉類醃製品、乾糧、少數的新鮮食物與淡水,在嚴峻的條件之下,每個國家的海軍進而發展出一些屬於該國海上航行的特殊飲食。
歐洲水手們的主食大部分是乾糧類的「餅乾」,當然為了維持長時間的存放,會使用小麥磨成的麵粉製作,烘烤過後可以在船上乾燥的地方存放好幾個月。那麼這種乾糧餅乾好吃嗎?根據一些水手日記上的記載應該是「可以接受」,當然在那個時代的廣闊海洋上能夠果腹就是上帝給予的最大恩惠了。
美國海軍堪稱當今世界上最強的海上力量,擁有龐大的海軍艦隊,無時無刻巡航在世界各大洋之中,為了維護國家利益,美國海軍必須維持艦上官兵高昂的士氣,而「吃得好」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在現代美國海軍的軍艦上,一定會裝設許多冷藏及冷凍庫,裡面裝載了各種食材,來滿足不同船員的需求。美國海軍軍艦上的士兵餐廳大多採自助餐形式,每個人拿著餐盤去裝盛廚房供應的餐點,當然從許多公開的新聞上看得到這些艦上伙食相當豐盛,美式牛排、熱狗、沙拉、湯品與飲料等等應有盡有,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一天供應四餐,每個用餐時間約為3到4小時,讓值勤後的官兵隨到隨吃,緩解海上航行的疲勞,此外不定期舉辦的甲板烤肉活動更是許多官兵最期待的休閒活動。至於水下的潛艦也相當注重飲食,早在二戰時期,在潛艦的官兵就可以吃到牛排、龍蝦及香腸,長期在水下工作的官兵,無論是心理或生理上都處於高壓狀態,因此吃得好也是必要的。另外一個海上強國俄羅斯,在冷戰時期,海軍待遇就比其他的軍種較高,傳統的香腸搭配魚子醬、牛排等也時常出現在俄羅斯海軍的餐桌菜單中。
軍艦在啟航之前,會靠港採買航行期間所需的食材,包含了新鮮蔬果、肉品、主食或罐頭,再從碼頭以人力或機械設備將這些食材裝入艦上冷凍庫或冷藏庫儲存,這個動作稱為「上菜」。
一般而言水面軍艦除了早中晚三餐之外,還會在查艙就寢之前供應一次宵夜,有時也會配合任務額外供餐,讓艦上執勤的官兵能夠隨時補充體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20243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17*23*1.3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