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探抗戰史(三冊全集套書)
耗時10年近代史巨作,重探一場改變世界走向的戰爭-
79折 1620元
2050元 - 買整套
-
預計最高可得金幣80點 ? 可100%折抵
活動加倍另計 -
HAPPY GO享100累1點 4點抵1元折抵無上限
-
分類: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中國近代史追蹤?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郭岱君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2/12/01
- 相關主題: 光輝十月精彩必讀●《蔣中正日記1948-1954》預購限量贈禮,再加送200點金幣!兩蔣時期必讀書單同步推薦 | 2024海外暢銷TOP100 | 全球讀者人氣套書 | 2025上半年套書榜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 耗時近10年的近代史巨作 ★
重探關鍵歷史,一場史無前例、改變百年世界走向的戰爭。
在烽火中看民族國家的建構,思索人與戰爭的關係。
是顛覆、是還原,也是重新評價歷史。
中國、日本、美國,以及所有參與這場戰爭的政府和人民,在慘重的損傷中得到了什麼經驗與教訓?我們如何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這場戰爭與現在的我們有什麼關聯?80多年過去了,許多問題仍待解答。──〈寫在前面.不容青史盡成灰〉/郭岱君
《重探抗戰史》是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與中國與亞太研究學會(CAPRS)的跨國研究項目,廣召台、美、中、日四地學者,以國際視野、最新史料、多元角度,探討近代史轉捩點,影響中國、台灣、日本、歐美深遠的中日戰爭。
▍青史並未成灰:新史料、新觀點,重探中日戰爭
《重探抗戰史》力圖融合跨國視角、檔案,顛覆既有研究與史觀,客觀公正地探討歷史的真形貌,回答關鍵但始終撲朔迷離的問題。包括:日本何以侵華、為何落敗?貧窮落後的中國為何能獲得最終勝利?南京大屠殺不為人知的真相;蔣介石對侵略者「以德報怨」的原因;國民黨和國民政府為何贏了戰爭卻輸了政權?以及若無「兩顆原子彈」,這場戰爭是否會有不同結局?
第一卷論述1931至1938年,中日戰爭開始到武漢會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興起的由來;九一八事件、一二八淞滬戰役的過程與真相;抗戰大戰略如何形成;國民政府如何使日軍落入持久戰的陷阱,並深究七七盧溝橋事變的本質、八一三淞滬大戰的重大意義,並指出中日戰爭帶來的並非分裂,而是中國走向真正統一、建構民族國家的重要階段。
第二卷論述1939至1945年,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並與世界大戰合流,歐亞戰局也牽動中國戰場,並探討始終真相未明的關鍵問題。包括:日本為何甘冒天下大不韙,在深陷中國戰場且軍力吃緊的情況下發動太平洋戰爭?日軍為何始終未能攻進重慶、為何不直攻四川速戰速決?尤其重要的是攸關抗戰成敗、直接影響戰後國共命運的「一號作戰」(豫湘桂戰役),日本為何要傾盡國力發動這項跨廣大幅員、死傷慘重的計畫,企圖打通中國大陸、直通南亞?
第三卷集中探索被真假資料與流言環繞的事件與發展,揭開東京與重慶之間,其實在抗戰期間從未中斷過的祕密和議內容,並大膽討論汪精衛與汪政權建立的種種祕辛,以及它如何運作、真的是個壞政權嗎?中國究竟為何有那麼多偽政權?他們彼此間的關係是如何,又怎麼互動?同時解析由於政治因素始終未能明辨的國共關係,如:中共為何能在抗戰中坐大?國共敵後關係真相為何?還有,蔣介石戰後對日「以德報怨」的策略,並爬梳他未能收復東北的原因。最後將眼光投往國際,論析戰時中蘇、中英、中美關係中一些不為人知的事實,如何使美國拋棄國民政府?而國民政府又如何在這樣的命運中贏了抗戰卻輸掉了政權?
▍重探歷史,是為了映照未來
釐清、重構、重新審視歷史、思索人類長時段積累的結果,不只是史家不分國界、無論時代,以丹心照汗青的精神與追求,更是思索、構築未來時的重要參照。希望中國、日本、美國,以及所有參與這場戰爭的政府和人民,能夠藉此鑑往知來。
目錄
【第一卷】
不容青史盡成灰─寫在前面/郭岱君
第一編 中日戰爭的起源
第一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加藤陽子
第二章 日本走向九一八/加藤陽子
第三章 國民政府隱忍備戰/傅應川、張玉萍
第二編 大戰略形成
第四章 一二八淞滬抗戰/肖如平、洪小夏
第五章 抗戰大戰略的形成/傅應川、郭岱君
第六章 綏遠抗戰與西安事變/肖如平、郭岱君
第三編 大戰初起
第七章 重探七七盧溝橋事變/岩谷將、郭岱君
第八章 重探八一三淞滬會戰/傅應川、岩谷將、洪小夏
第九章 重探南京保衛戰/洪小夏、傅應川、原剛
第四編 走向持久戰
第十章 重探徐州會戰/傅應川、洪小夏
第十一章 重探武漢會戰/傅應川、洪小夏
【第二卷】
前言
第五編 持久戰的實踐與頓挫
第一章 中日戰略調整及其實踐/岩谷將、傅應川、洪小夏
第二章 三陽一線之戰:以戰為守的消耗戰/傅應川、蘇聖雄、洪小夏、黃勇
第三章 重探1939 年冬季大攻勢與桂南會戰/蘇聖雄
第六編 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及中國戰場
第四章 太平洋戰爭:日本死中求存的絕境策略/小谷賢、郭岱君
第五章 重探中國遠征軍及兩次滇緬作戰/張世瑛、蘇聖雄
第六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中國戰場/傅應川、黃勇、蘇聖雄
第七編 阻止日軍最後攻勢
第七章 日軍為何始終未攻進重慶?/郭岱君、岩谷將
第八章 重探豫湘桂大會戰/一號作戰/傅應川、原剛
第九章 國軍最後的反攻作戰/張世瑛、蘇聖雄
【第三卷】
前言
第八編 和戰問題及各地的偽政權
第一章重探汪精衛及汪政權/郭岱君、岩谷將、嵯峨隆
第二章重探戰時中日和議問題/楊天石、岩谷將、郭岱君
第三章重探抗戰時期的偽政權/潘敏
第九編 敵後作戰
第四章國軍敵後作戰之謎/洪小夏、張世瑛
第五章揭密中共的敵後作戰/洪小夏、張世瑛
第六章 敵後國共關係/洪小夏
第十編 抗戰勝利與戰後中國
第七章 戰後中國的命運/黃自進
第八章 重探戰時對外關係/肖如平、林孝庭、鹿錫俊、陳立文
終章 觀察與省思/郭岱君
後記
序/導讀
導論(節錄)
寫在前面──不容青史盡成灰
郭岱君
抗日戰爭是20世紀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歷史大事、也是最珍貴的歷史資產。這場史無前例的戰爭,攸關中華民族存亡,數億中國人或死、或傷、或家破人亡,整個民族的命運因之改變,世界政局也因此而重組。
這場戰爭對日本、歐美、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影響也極為深重。日本幾乎因此而亡國,戰爭的後遺症至今猶在。許多被日軍占領的亞洲人民,對日本軍國主義仍有餘悸;而中、美、蘇、日的角力,更造成東北亞、南亞的不安。戰爭帶來的破壞和衝擊,長久反映在戰後各國及國際政經社會各方面。
如此重要的世紀大事,卻因為黨派隔閡、政治考量、或史料不足,以至於現存的抗戰史多失之單薄、偏頗,許多事實真相尚待挖掘、釐清。
日本為何處心積慮要侵略中國?這場戰爭是如何打起來的?日本原本只想拿下滿蒙、控制華北,卻為何陷入中國地廣人眾的泥沼之中?貧窮落後的中國如何與國力強大的日本對抗?又如何打破日本速戰速決信念、贏得最後勝利?中日之戰與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為何?對中國有什麼影響?中國、日本、美國、以及所有參與這場戰爭的政府和人民,在慘重的損傷中得到了什麼經驗與教訓?我們如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場戰爭與現在的我們有什麼關聯?
80多年過去了,許多問題仍待解答。
抗戰史研究著有成績
好在青史並未成灰。近年許多歷史資料逐漸公開,美國、日本、台灣、中國大陸、英國、蘇俄都有珍貴的歷史檔案問世。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檔案館收藏並公開了蔣介石日記、蔣經國日記、國民黨黨史資料、以及許多近代中國領導人物的個人檔案(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黃鎮球、黃杰等人的私人文件)。這些第一手資料問世,立刻激起中國研究的巨浪,迄今已有許多中外學者使用這些檔案,撰寫了數百篇研究論文、也出版了不少專書。這些著作試著還原歷史,讓世人重新認識、評價這場戰爭,有些甚至顛覆了我們熟知的抗戰史。
另方面,抗戰史研究自2000年以來,逐漸受到中外學術界的關注。幾位歐美學者嘗試結合中西所長,探索抗戰史。哈佛大學的傅高義(Ezra F. Vogel)教授、劍橋大學的方德萬(Hans van de Ven)教授、牛津大學的米德(Rana Mitter)教授都曾邀請中國、美國、日本學者,共同研究這場戰爭。例如,方德萬與兩位美國軍事史權威──皮蒂(Mark R. Peattie)及敦葉(Edward J. Drea)──共同主編The Battle for China論文集,作者包括中、美、日、英學者,對這場中日之戰進行深度的探討,提出不少新的線索與觀點。
隨著新資料的開放和運用,重新審視抗戰史已成中外學界的共識。
這些發展令人振奮,但卻還不夠。因為這些研究成果僅在學術圈流傳,一般大眾並不清楚;而同時使用中、日、英、美、蘇檔案來探究這場中日之戰的亦不多見。
蔣介石日記解開不少抗戰史的謎題
胡佛研究院檔案館(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得天獨厚,近代中國檔案收藏豐富,尤其是民國人物個人文件的保存,可謂獨步全球。
以蔣介石日記為例,自2006年開放以來,一直是胡佛檔案館最受歡迎的文件。蔣介石長期主導中國軍政,他是抗戰時期中國軍政領袖、也是中國軍隊的最高統帥,他的日記讓我們得窺其決策思維與心路歷程,許多過去撲朔迷離的事情,忽然有了理解的脈絡,猶如進入浩瀚黑暗的森林,突然一線天光,周遭頓時了然眼前,一些長期難解的疑問隨之茅塞頓開。
例如,1937年盧溝橋事變明明是個偶然的意外,東京已發布「臨命400號」宣布「不擴大事態」,蔣介石也明白「(倭寇)志在華北局部而不敢擴大」。卻為何仍命中央軍四個師北上?中央軍進入華北,導致日本不安,立即增兵華北,緊張情勢頓時升高。多年來,無法合理解釋蔣介石的決策,直到他的日記公開,原來他是想趁此機會「打破何梅協定也」。
透過他的日記,我們進一步了解,早在1935年《何梅協定》要求中央軍與國民黨退出河北時,蔣介石就決心不再隱忍,要與日本一戰,因為「華北乃黨國存亡之所在」,「黨部取消,中央軍隊撤退,華北實已等於滅亡,此後最多不過製造華北偽政權而已。……嗚呼,寇患至此,國既不國,人亦非人,不再決戰,復待何時?應毅然決斷,不稍顧慮,徘徊與猶豫於其間也」 。
如果不是蔣日記,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蔣介石派兵北上,只是擺出一個不畏戰的樣子,實際上他是要以戰求和,「示以決心,否則不能和平解決也」。
而英國大使許閣森(Sir Hughe Montgomery Knatchbull-Hugessen)原已同意出面斡旋中日衝突,正因為這個「何梅協定」,使得他改變態度,婉謝主導調停,以致蔣介石期望的國際斡旋落空。
像這樣的例子,不一而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重探抗戰史(三冊全集套書)
重探抗戰史(三):抗戰與中國之命運
重探抗戰史(二):抗日戰爭與世界大戰合流1938.11-1945.08
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全新修訂版)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