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攀樹人:從剛果到祕魯,一個BBC生態攝影師在樹梢上的探險筆記

The Man Who Climbs Trees
  • 9 342
    380

出版情報

瘋狂實驗人,他們的人生因好奇心而完整

2018/03/19 你曾經做過最瘋狂的事是什麼?或者不要說去做,光用想像的,你能想像自己做出多瘋狂的事?到底是去挑戰極限比較瘋狂?還是做出異於自己平常行為的人更瘋狂?其實,瘋狂和正常之間的差異,也就是比較值而已,被視為瘋狂之人的他們,都比一般人好奇心更強,也更勇於嘗試。 萬物皆可研究,自迷又迷人 紐約有這麼一個人,叫德瑞克.戴林格(Derek Dellinger),他為了探索博大精深的發酵世界,在整整一年的時間裡,只吃、只喝微生物作用之下的產品,並自己記錄下這一年破格飲食的「發酵人」生活,最後還出了書《2014110792937》,內容集歷險記、飲食文化史和科學實驗計畫,非常有趣。作者藉實踐和一般人大相逕庭的日常飲食,在兩者顯而易見的差異驅使下,自然而然地開展了人類對飲食追本溯源的深切思考。這個貌似標新立異的實驗,其實源於戴林格和一般人都有的一份原始渴求,他想知道,什麼樣的日常飲食是健康的,能夠幫助人類活得更健康且長壽。 曾有個英國知名專欄作家羅傑‧多布森(Roger Dobson)寫過一本書《2013070035993》,特別去研究了許多我們平常幾乎沒去想過的眾所周知的現象,告訴你怎麼樣透過科學研究,回答一些有趣的問題。每一個回答問題的過程和結論,不但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揭開了許多人想都沒想過的奧秘,更讓人充分體會科學研究引人入勝之處! 一位沉迷於攀樹的BBC生態攝影師詹姆斯‧艾爾德里德(James Aldred) ,長期在樹頂之上與全球頂尖的生態主持團隊與攝影團隊合作,他攀遍了婆羅洲、剛果、哥斯大黎加、祕魯、澳洲、加彭、巴布亞新幾內亞、委內瑞拉、摩洛哥……,將生命與靈魂交付給一條尼龍細繩,卻在攀爬旅程中看見森林最斑斕的靈魂。『爬上樹時,我覺得自己被賦予一個機會,得以窺見一個半遭遺忘的古老世界,而基於某種原因,這讓我覺得很棒,幫助我記住自己在宇宙安排下身處的位置。』《2017190058023》 在擔任科技報導網站編輯的波斯克,一直侍酒師只是稱號比較花俏的服務生,某天無意間聽到「世界最佳侍酒師大賽」,又宅又好奇的她當晚便仔細調查了侍酒師對決的來龍去脈,搜出一堆比賽影片,一看就深陷其中。波斯克被這群人迷倒了——最後決定辭去記者工作密集訓練自己成為侍酒師。這峰迴路轉成為侍酒師的過程都寫進新書《2017850124051》中。 自我挑戰,就是要想做就做 現今是百萬富翁的大企業老闆的傑西,曾大膽地假扮一名著名的嘻哈歌手,鋌而走險的結果是讓自己簽到第一張唱片合約;他也說服一群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投資一項史無前例的商業計畫,結果他成立了世上最大的飛機租賃公司──馬奎斯飛機公司。對宛如人生勝利組的傑西來說,生活就是要勇於冒險,在參加一場二十四小時的極限馬拉松賽時,傑西見到了真人版的「神鬼戰士」、美國海豹特戰隊員──海豹。他被海豹在參賽時的堅強與專注所吸引,於是力邀對方前來紐約與自己同住,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體能魔鬼訓練。是自我挑戰?還是自討苦吃?《2011771155064》 一個從宜蘭漁村打拚到全球最大互聯網金融交易平台的陽光青年,在30歲倒數階段送給自己一份獨一無二的人生禮物:以巴西奧運志工為圓夢計畫起點,募資籌措夢想金,他用8個月8萬元走遍南美洲8個國家,在旅途中體驗30種不同工作:貧民窟英文老師、製作巴西特色糕點的小幫手、協助社區婦女的裁縫小弟、慈善公益畫家的助手、酒莊導覽員和海龜保育中心導覽員等,這些別人幾輩子才能體驗到的人生閱歷,他在這一趟旅程中,一次體驗。體會新創公司從無到有的過程,完成Yes Men 30歲的進化之旅。太陽的座佑銘是:「走一步算一步,以開闊的心,迎接每一段意料之外的人生體驗。」《2011771193578》 一個從北京徒步回家的德國人老雷,一趟回家之路走了長達一年,瘋狂的舉動讓中國13億人都驚呆了。對他來說,其實也沒想太多,這不過就是26歲的那天,他決定送自己的一份生日禮物!他一路從北京走到烏魯木齊,途經巨大的長城、兵馬俑和絲路,但令他難忘的卻是路途中的小小火花——鄉間陌生人的好奇和幫助、偶遇的和尚、算命先生、小學生、退休老人、政府官員和性工作者,還有與謝老師之間的友誼,以及對四川姑娘小象的感情。隨著腳上的水泡好了又長、長了又消,他逐漸找到人生的答案……《2016900060059》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誠品書店當月選書
Amazon網路書店五顆星絕佳好評
第一本揭開攀樹面紗的精彩生態書寫

「樹木是大地寫上天空的詩。」──紀伯倫《沙與沫》

攀遍婆羅洲、剛果、哥斯大黎加、祕魯、澳洲、加彭、巴布亞新幾內亞、委內瑞拉、摩洛哥……
我將生命與靈魂交付給一條尼龍細繩,卻在攀爬旅程中看見森林最斑斕的靈魂

在六十公尺高的樹頂邂逅馬來犀鳥
在剛果叢林與巨型公象驚險擦肩
在亞馬遜祕境遭到子彈蟻熱吻……
一趟趟在樹梢上的萍水相逢,卻鐫刻成流連一輩子的不朽記憶

♠  ♠  ♠

當早春的日光從枝椏間流瀉而入,攀樹人身懸數十公尺高的吊床,在鳥囀蟲鳴間悠悠醒轉。時而是戴菊鳥在身旁輕盈地覓食,時而是黑猩猩母子在咫尺香甜地酣眠;待在樹冠上最棒的喜悅之一,就是背靠著樹,觀看野生生物旁若無人地,在身旁忙著自己的事。
當然也有不平靜的時刻──雷電響徹山谷,樹枝在暴雨間劇烈晃蕩,讓渺小的攀樹人命懸一線;囂張的馬蠅群聚,將攀樹人盯出一身膿瘡,連威士忌烈酒都難以止痛;蘇門答臘淘氣的紅毛猩猩,不斷試圖在數十公子的高空,把繫在樹梢上的保命繩結解開……。作為BBC生態攝影師的攀樹人,為了記錄眼前變幻莫測的每分每秒,用一條尼龍細繩串起了樹木與自己的身軀,更串起了自己永遠駐守於此的心。
令人屏息的動人書寫,令人怔忡的奇妙境遇,一個攀樹人穿梭在枝椏間,對樹的愛意流洩在字裡行間。他用最真誠的文字,說出了這個給全世界聆聽的美麗故事。

影音介紹


作者

詹姆斯艾爾德里德(James Aldred


BBC和《國家地理雜誌》的野生生態攝影師,長期在樹頂之上與全球頂尖的生態主持團隊與攝影團隊合作。他在英國南方的新森林(New Forest)附近長大,美麗而神祕的森林就是他青少年時探險的樂園。十四歲時他在森林裡搭起簡單的棚子過夜;到十六歲時,他已經將探索的場域擴大到樹上,開啟一趟又一趟樹梢之上的探險之旅。

譯者

羅亞琪


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與外文系(雙主修),輔大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興趣廣泛,對文字、語言情有獨鍾,譯作包括《玩轉3D列印》、《財神有難》、《這一次,你該捨不得的是自己》、《悲傷練習》等書,目標是有朝一日能將譯作擺滿整個書櫃。

試閱

前言 高空上的探險

一陣突如其來的下沉氣流輕輕搖動我的吊床,把我喚醒。我側躺著,睡眼惺忪地注視著方才降落在身旁那隻,有著史前長相的大鳥。我們正在婆羅洲離地六十公尺高的樹頂上,我從未這麼近距離看過馬來犀鳥的特寫。牠還沒有發現我,正用長喙梳理著胸口的羽毛。一頂色彩繽紛的大頭盔從牠的頭頂朝上捲起,宛如華麗的土耳其拖鞋,火焰般的紅與黃在拂曉的微光中閃閃發亮,讓我不禁深深著迷。

幾秒後,牠在原地定住不動,接著抬起如翼手龍般的頭,用那雙紅寶石般的眼睛偷瞄我,然後飛下樹枝,進入虛空。牠張開巨大的黑色翅膀,承接著牠的體重,然後便消失無蹤,轉眼間就被清晨的濃霧所吞噬。

我回復仰臥的姿勢,躺著觀看上方的巨大樹枝。前一晚過得十分漫長,我全身上下都是前一天攀爬流汗形成的濕黏汗垢,衣服又濕、又沙、又破,皮膚上爬滿會咬人的螞蟻。我的胸口起了燒灼的疹子,天曉得是什麼造成的,午夜時分還被夜蜂螫了兩次臉。但這些都是值得的,所有的一切都很值得。像這樣遇見犀鳥,就是這一切的意義。我沉浸在一個有著迷霧和童話生物的夢幻世界裡,這裡是我最想待的地方。

太陽尚未升起,來到婆羅洲後,我第一次覺得冷。這種轉變很好,因為我能暫時遠離雨林一貫的悶熱。距離日出已經不遠了,但是此時的我只要躺著觀看一滴滴的水珠飄過,就覺得很開心了。水滴在看得見的氣流中打轉,在我的金屬攀爬裝備上凝結成閃亮的水珠。睡覺時,我穿著繫在繩索上的安全吊帶,這是我和樹下遙遠的另一個世界唯一的直接連結。

攀樹時湧現的澎湃熱情

昨日的攀爬幾乎就像是出任務一般。婆羅洲擁有這顆星球上最高大的熱帶雨林,這裡的許多闊葉林木都高達七十五公尺以上,林木下方四十五公尺通常沒有任何枝椏,又高又直的木柱支撐著高空的巨大樹傘。光是要把繩索拋上去,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務。經驗告訴我,我的彈弓可以讓兩百公克的豆袋,拋射到五十二公尺左右的高度。然而,豆袋卻屢次未能擊中目標樹枝,拖曳的細線飄回下層林木,鬆垮又死氣沉沉地糾結成一團。樹枝顯然比我預料的高出許多。我十分氣惱,把彈弓繫在一根三公尺長的竿子頂端,然後利用全身的重量將咯吱作響的橡皮圈直直拉到地面上。我蹲下來,肌肉顫動,瞄準高處的樹枝,然後手一放開,彈弓的橡皮圈就像鞭子一樣發出劈啪聲,接著鬆鬆地纏繞成一圈。它已經達成了使命,我讓它落在地上。豆袋衝過茂密林木的間隙,掠過目標樹枝的上方,餘長僅剩幾公分。接著往下墜,細線加速,發出尖銳的咻咻聲。最後,一聲悶擊響起,豆袋埋進枯枝落葉裡。一切又恢復安靜。我瞇起雙眼,透過霧氣朦朧的望遠鏡往上看,循著位於明亮熱帶天空下的那條細線查看。總算射中了。

我利用細線將攀繩穿過樹枝,再拉回林地上,接著牢牢固定在旁邊一棵樹的基部。

一開始攀爬這種巨怪,向來是緩慢又費力的,大部分的精力都會被這麼一條長繩的彈性吸走。繩子全長大約一百二十公尺,因此當尼龍繩拉長又收縮時,我便會跟著亂彈亂跳。不想撞到巨大的板根是不可能的,所以等我攀爬到相當的高度後,才終於能用雙腳夾著樹幹。我一寸一寸地向上爬,在尼龍細繩上使用兩個攀繩夾鉗(也就是「上升器」)把自己往上拉。攀爬的關鍵在於節奏,和繩子自然的彈跳同步永遠是很有用的,但這仍舊是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我的手臂在一開始把細線往上拋的階段就已經耗盡力氣了,因此用雙腿把自己往上推,希望能夠減輕二頭肌的負擔。

下一項挑戰是通過森林糾結不堪的下層林木。藤蔓如觸手般把我抓住,葉子掃過我大汗淋漓的臉,塵土和藻類落入我的眼睛與耳朵。懸宕在下層地帶的有機殘遺物,數量之多令人難以置信。累積數十載的泥土、枯枝及腐敗植物就懸掛在那裡,卡在枝葉之中,等著被釋放出來。前十五公尺是一場可怕的奮戰,殘遺就像迷你雪崩般落下,黏在被汗水浸濕的衣服上,只要繩子一動,上方就會掉下黑色的堆肥粉末,落得我滿身都是。可是,沒有替代路線,唯一有的就是頭上這條繩子的直線路徑。等我探進上方的空曠地帶,全身已經裹上厚厚的塵土。雖然臨近傍晚時分,但是當我一探出頭,熱帶的太陽依然立刻給我當頭棒喝。接下來的三十公尺,除了一片空曠和身旁的巨樹以外,什麼也沒有。這塊沒有樹枝的區域是奇異的中間世界,攀爬者完全暴露在以一條尼龍繩垂掛在高空的危險裡。我把注意力放在眼前呈現片狀的褐色樹皮,慢慢挺進樹冠層的庇護中。

縈繞神祕氣息的闊葉林樹海

離地十層樓高,我已經來到一半的高度了,樹幹的直徑仍有一.五公尺寬。婆羅洲的這些樹木和世界上其他闊葉林的規模截然不同,我轉身看著這幅景象,直到距離下層林木有一段距離時才迎接這一刻,如此一來,才不至於愧對這種美。然而,我一直感覺到它的存在,在往上攀爬的這段期間內潛伏身後;一種幾乎可以觸及的陰森注視,彷彿上千雙看不見的眼睛從周遭的叢林中將我看穿。

我轉過身,迎面而來的是我見過最美麗的畫面之一。濃密的雨林從面前綿延開來,自陡峭的稜線上流洩而下,在遙遠的下方融合成誘人的巨木景觀。數公里外的地平線上,森林再度爬升,湧過高聳崎嶇的山丘稜線。這是一大片無人探索過的樹海,那邊的林木中又藏著什麼樣的驚奇呢?

現在我垂掛在豔陽刺眼的光線之中,感覺汗水從肩胛沿著脊椎流下。空氣十分潮濕,我聽得見遠方的雷聲。等我舉起手要繼續往上爬時,T恤已經濕透了,就像保鮮膜那樣黏貼著。我向上挺進,前往上方樹冠層的斑斑林蔭。很快地,我抵達離地六十公尺的樹枝,我一邊喘氣,一邊把身體甩上樹枝,接著拿下頭盔,發散多餘的體熱。

接下來的二十分鐘,我把吊床架在兩根水平的樹枝上。等我滾進吊床裡,疲憊不堪地倒成一團時,天光正迅速退去。原本遙遠的隆隆聲變得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急。不久,天穹大開,甜美的滂沱大雨落入我盛接的手心中,讓我洗淨了臉上的汙垢。雨水嘗起來有金屬味又十分帶勁,如此純淨新鮮,好像幾乎帶著電流。雖然雨勢只持續了半小時左右,但是等到雨停時,吊床已經累積好幾公分的雨水,於是我滾到一側,讓水傾落而下,閃閃發亮地倒入下方遙遠的林地。天還沒黑,我就已經陷入疲憊的沉睡,完全沒有作夢。除卻午夜的蜂螫意外,我睡得相當好。霧氣漸漸散去,能看見高空出現第一抹蔚藍,這是清朗的日出。我感覺好放縱,什麼也不做,躺著等待新的一天慢慢到來。窩在我的迷霧世界裡,我問自己:為什麼我會如此渴望在這棵樹上睡一晚,而不是在其他的地方?

絕對不是為了舒適。我穿著攀樹吊帶睡覺,食物老早就吃光了,所以現在餓得要命;我被一大堆蚊蟲又叮又咬,很想要來一劑抗組織胺。但是,我卻感覺平靜,完全和自己與周遭的世界和睦共處。這是為什麼呢?攀樹到底為什麼會如此吸引人、喚起這麼深沉的情感?而我究竟又是如何能以攀樹維生?

短暫生命與周遭世界的迷人交會

我之所以會出現在婆羅洲,是為了要教導科學家攀樹,向他們展示繩索(真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反覆練習,直到他們能夠自行安全攀爬為止。他們來到這裡研究地球與大氣層之間的關係,在森林裡挖掘數據,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做出極有價值的工作,他們的研究具啟發性、十分重要。

不過,雖然我很喜歡教導他們,但這卻不是我出現這裡的真正原因。我來到森林攀爬,一向不需要什麼理由。我對攀樹的熱情很難定義,源於少年時期第一次爬上新森林裡那棵橡樹的樹冠時,所感受到的東西。樹木就是有某種令我著迷的地方,讓我一直回來,花時間與它們相處。

我覺得它們在許多方面都體現了自然的本質,提供我們與這顆星球之間活生生的連結,讓我們短暫的生命與周遭的世界搭起一座橋梁。爬上樹時,我覺得自己被賦予一個機會,得以窺見一個半遭遺忘的古老世界,而基於某種原因,這讓我覺得很棒,幫助我記住自己在宇宙安排下身處的位置。

但最重要的是,我的享受來自於一種根深柢固的信念,相信每棵樹都有獨特的性情,只要攀爬者願意聆聽,就會聽見。春天時,閃爍著柔和光芒的山毛櫸樹冠,或是熱帶巨木被太陽狂曬的寬闊樹冠,每棵樹都有獨一無二的個性。能夠多認識它們一點、身體與之產生連結,縱使只有一下子,這種尊榮的感受就是讓我一而再、再而三回到樹椏上的原因。作為過去的使者,我相信存活至今的它們值得我們致上最深的恆久敬意,我也願意打賭,大部分的人都曾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體會與它們的情感連結。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77388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12
    • 商品規格
    • 21*14.8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