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韓國現代史現場(二冊套書:5.18光州!光州!+濟州四.三)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1947年3月1日,韓國南部離島濟州島爆發四三事件,
這是韓國近代史上最血腥的事件,也最嚴重的人權蹂躪事件。
1980年5月18日,韓國全羅南道的光州爆發光州事件,
這是在戒嚴背景下的軍民激烈衝突,成為韓國民主化的關鍵節點。
至韓國民主化後,才逐漸開啟真相調查與正名平反的工作,
重返韓國現代史現場——
這兩本書至今仍代表韓國轉型正義的重要課題!
透過《5.18光州!光州!》,了解韓國戒嚴四十五周年的影響對比與歷史教訓。
透過《濟州四.三》,了解民眾抗爭在國家暴力之下的悲劇及真相之路的艱難。
●
【台灣研究韓國民主發展史最權威推薦陣容】
王政智│高雄市立文山高中教師、前人權教育資源中心研究教師
朱立熙│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何義麟│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阿 潑│文字工作者、作家
崔末順│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黃惠貞│新北市立板橋高中歷史科教師、人權教育資源中心研究教師
陳佩甄│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葉虹靈│前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代理主任委員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
鄭乃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
【韓國非官方研究權威代表跨海推薦】
安京煥│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前委員長
鄭根埴│韓國真相和解委員會前委員長、首爾市教育廳教育監
●
「時至今日,《5.18光州!光州!》不再只是一本血與淚的記錄,而是一個朝向正義與和平社會的里程碑。」──黃晳暎(韓國最具代表性國民作家)
「願《濟州四.三》能為台灣的讀者提供一個機會,使大家對四.三的真相能夠有所理解。同時希望這能成為一次契機,讓我們重新思考──為何面對過去、記憶歷史、實現正義,始終如此重要。」──許湖峻
================================
■《5.18光州!光州!》
★★光州民主化運動45周年紀念★★
★★台灣第一本光州運動專書★★
●何謂「國家」?走過戒嚴大哉問!
——八○年代亞洲國家民主化運動浪潮先鋒!
光州事件是認識現代韓國的關鍵,後續處理更為轉型正義的研究樹立重要典範
●以倖存者視角描述事件始末!
——韓國政府進行真相調查時第一手引用來源!
從禁書到地下暢銷書,首部代表人民心聲、全面記錄光州民主化運動過程專書
★榮獲——2017年韓國「萬海文學獎」特別獎
★韓文版作者——黃皙暎,韓國最具代表性國民作家,戒嚴年代親身犯險
★台灣版專業審訂——朱立熙教授,韓國史、光州事件研究權威
1979年10月26日,長期實行獨裁的韓國總統朴正熙無預警地遭心腹槍殺,國家陷入權力真空。時任國軍保安司令的全斗煥趁機發動政變奪權,強力鎮壓全國人民希望推行民主改革的要求。作為韓國民主思想的聖地、位於朝鮮半島南部的光州,逐漸成為這波訴求民主化浪潮的中心。
1980年5月18日,全斗煥手下最精銳的空降特戰部隊進入光州,開始暴力鎮壓抗爭運動,「5.18光州民主化運動」前後約有數百位民眾遭殺害,上千人遭逮捕、扣押。
當年抗爭運動的參與者們,在事件結束後的威權統治氣氛下仍努力暗中尋訪當事者、蒐集參與抗爭的光州市民的視角和證詞,最終在1985年由韓國代表作家黃晳暎擔任潤校作者而集結出版,揭露亞洲最重要人權運動的細節與真相。
光州事件不只是認識現代韓國的關鍵,也對八○年代亞洲國家的民主化運動浪潮產生重要影響。本書韓文版出版當時即成為地下暢銷書,書中透過事件發生當下各個人物及群眾的行動、決定、所見所聞,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以時間線及大量地圖,具體記錄下從1980年5月18日到27日抗爭民眾被特戰部隊完全鎮壓為止的事件演進。
除了抗爭當事人,也透過當時採訪現場的國內外記者的證言和報導等客觀記述,以及相關新聞、國會聽證記錄、法庭記錄、軍隊日誌、醫療資料等檔案,完整呈現事件樣貌。可以說光州民主化運動是近半世紀以來影響韓國民主化轉型最關鍵的分水嶺,本書也因此成為韓國政府進行真相調查時重要的第一手引用來源。
================================
■《濟州四.三》
★★濟州四.三,韓國版「二二八+白色恐怖」★★
★★東亞歷史x報導文學x轉型正義★★
★★最權威的第一手紀實出版!★★
美麗的觀光勝地濟州島,竟潛藏著韓國史上最大的傷痛?
《韓民族日報》權威記者三十年調查記錄,採訪上百人
最新、最全面深刻的濟州四三事件第一手紀實
揭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永不告別》背後的真實故事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大力推薦
★2023年「世宗圖書文科類」推薦圖書
★濟州四.三和平基金會第一屆四.三新聞獎得主
1947年至1954年的七年間,在韓國濟州島爆發的民眾抗爭和國家暴力事件,被韓國人稱為「濟州四.三」,受難民眾高達三萬多人,為韓國現代史最大的悲劇之一。直至韓國民主化後,才逐漸開啟真相調查與正名平反的工作,至今仍是韓國轉型正義的重要課題。
致力於挖掘四.三真相的《韓民族日報》資深記者許湖峻,過去三十年間採訪了上百名倖存受難者和遺屬,他從1947年3月1日觀德亭槍聲響起,寫到1954年9月21日漢拏山解除「禁足令」為止,全面且詳細地還原了四.三的歷史背景、起因和來龍去脈,也探討了四.三發生後的正名與平反問題,乃至四.三在韓國史和世界史上的意義。
本書所述的主題雖然沉重複雜,作者的筆觸卻深入淺出、優美而動人,穿插了許多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是上乘的報導文學作品。透過本書,作者重新繪製了濟州島的歷史地圖,讓世界各地的讀者能夠走入濟州島「觀光勝地」背後的黑暗過去,進而將這段歷史銘記於心。
★本書是出身濟州、《韓民族日報》資深記者許湖峻三十多年來調查四.三真相的採訪紀錄,也是集其研究成果大成之作。
★1947年爆發於濟州島的四.三事件,有「韓版的二二八事件」之稱,常被拿來和台灣同年的二二八事件及後續的白色恐怖做比較,無論是關心東亞歷史或轉型正義的讀者都不可錯過。
★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小說《永不告別》描寫的就是濟州四.三事件。本書則為紀實性的報導文學,文字扣人心弦,充滿故事性,是了解這段歷史的絕佳著作。
★收錄台灣中文版序、濟州四.三主要遺址地圖,以及20餘幅四.三相關歷史照片,並附有作者的精闢導覽。
這是韓國近代史上最血腥的事件,也最嚴重的人權蹂躪事件。
1980年5月18日,韓國全羅南道的光州爆發光州事件,
這是在戒嚴背景下的軍民激烈衝突,成為韓國民主化的關鍵節點。
至韓國民主化後,才逐漸開啟真相調查與正名平反的工作,
重返韓國現代史現場——
這兩本書至今仍代表韓國轉型正義的重要課題!
透過《5.18光州!光州!》,了解韓國戒嚴四十五周年的影響對比與歷史教訓。
透過《濟州四.三》,了解民眾抗爭在國家暴力之下的悲劇及真相之路的艱難。
●
【台灣研究韓國民主發展史最權威推薦陣容】
王政智│高雄市立文山高中教師、前人權教育資源中心研究教師
朱立熙│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何義麟│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阿 潑│文字工作者、作家
崔末順│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黃惠貞│新北市立板橋高中歷史科教師、人權教育資源中心研究教師
陳佩甄│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葉虹靈│前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代理主任委員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
鄭乃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
【韓國非官方研究權威代表跨海推薦】
安京煥│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前委員長
鄭根埴│韓國真相和解委員會前委員長、首爾市教育廳教育監
●
「時至今日,《5.18光州!光州!》不再只是一本血與淚的記錄,而是一個朝向正義與和平社會的里程碑。」──黃晳暎(韓國最具代表性國民作家)
「願《濟州四.三》能為台灣的讀者提供一個機會,使大家對四.三的真相能夠有所理解。同時希望這能成為一次契機,讓我們重新思考──為何面對過去、記憶歷史、實現正義,始終如此重要。」──許湖峻
================================
■《5.18光州!光州!》
★★光州民主化運動45周年紀念★★
★★台灣第一本光州運動專書★★
●何謂「國家」?走過戒嚴大哉問!
——八○年代亞洲國家民主化運動浪潮先鋒!
光州事件是認識現代韓國的關鍵,後續處理更為轉型正義的研究樹立重要典範
●以倖存者視角描述事件始末!
——韓國政府進行真相調查時第一手引用來源!
從禁書到地下暢銷書,首部代表人民心聲、全面記錄光州民主化運動過程專書
★榮獲——2017年韓國「萬海文學獎」特別獎
★韓文版作者——黃皙暎,韓國最具代表性國民作家,戒嚴年代親身犯險
★台灣版專業審訂——朱立熙教授,韓國史、光州事件研究權威
1979年10月26日,長期實行獨裁的韓國總統朴正熙無預警地遭心腹槍殺,國家陷入權力真空。時任國軍保安司令的全斗煥趁機發動政變奪權,強力鎮壓全國人民希望推行民主改革的要求。作為韓國民主思想的聖地、位於朝鮮半島南部的光州,逐漸成為這波訴求民主化浪潮的中心。
1980年5月18日,全斗煥手下最精銳的空降特戰部隊進入光州,開始暴力鎮壓抗爭運動,「5.18光州民主化運動」前後約有數百位民眾遭殺害,上千人遭逮捕、扣押。
當年抗爭運動的參與者們,在事件結束後的威權統治氣氛下仍努力暗中尋訪當事者、蒐集參與抗爭的光州市民的視角和證詞,最終在1985年由韓國代表作家黃晳暎擔任潤校作者而集結出版,揭露亞洲最重要人權運動的細節與真相。
光州事件不只是認識現代韓國的關鍵,也對八○年代亞洲國家的民主化運動浪潮產生重要影響。本書韓文版出版當時即成為地下暢銷書,書中透過事件發生當下各個人物及群眾的行動、決定、所見所聞,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以時間線及大量地圖,具體記錄下從1980年5月18日到27日抗爭民眾被特戰部隊完全鎮壓為止的事件演進。
除了抗爭當事人,也透過當時採訪現場的國內外記者的證言和報導等客觀記述,以及相關新聞、國會聽證記錄、法庭記錄、軍隊日誌、醫療資料等檔案,完整呈現事件樣貌。可以說光州民主化運動是近半世紀以來影響韓國民主化轉型最關鍵的分水嶺,本書也因此成為韓國政府進行真相調查時重要的第一手引用來源。
================================
■《濟州四.三》
★★濟州四.三,韓國版「二二八+白色恐怖」★★
★★東亞歷史x報導文學x轉型正義★★
★★最權威的第一手紀實出版!★★
美麗的觀光勝地濟州島,竟潛藏著韓國史上最大的傷痛?
《韓民族日報》權威記者三十年調查記錄,採訪上百人
最新、最全面深刻的濟州四三事件第一手紀實
揭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永不告別》背後的真實故事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大力推薦
★2023年「世宗圖書文科類」推薦圖書
★濟州四.三和平基金會第一屆四.三新聞獎得主
1947年至1954年的七年間,在韓國濟州島爆發的民眾抗爭和國家暴力事件,被韓國人稱為「濟州四.三」,受難民眾高達三萬多人,為韓國現代史最大的悲劇之一。直至韓國民主化後,才逐漸開啟真相調查與正名平反的工作,至今仍是韓國轉型正義的重要課題。
致力於挖掘四.三真相的《韓民族日報》資深記者許湖峻,過去三十年間採訪了上百名倖存受難者和遺屬,他從1947年3月1日觀德亭槍聲響起,寫到1954年9月21日漢拏山解除「禁足令」為止,全面且詳細地還原了四.三的歷史背景、起因和來龍去脈,也探討了四.三發生後的正名與平反問題,乃至四.三在韓國史和世界史上的意義。
本書所述的主題雖然沉重複雜,作者的筆觸卻深入淺出、優美而動人,穿插了許多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是上乘的報導文學作品。透過本書,作者重新繪製了濟州島的歷史地圖,讓世界各地的讀者能夠走入濟州島「觀光勝地」背後的黑暗過去,進而將這段歷史銘記於心。
★本書是出身濟州、《韓民族日報》資深記者許湖峻三十多年來調查四.三真相的採訪紀錄,也是集其研究成果大成之作。
★1947年爆發於濟州島的四.三事件,有「韓版的二二八事件」之稱,常被拿來和台灣同年的二二八事件及後續的白色恐怖做比較,無論是關心東亞歷史或轉型正義的讀者都不可錯過。
★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小說《永不告別》描寫的就是濟州四.三事件。本書則為紀實性的報導文學,文字扣人心弦,充滿故事性,是了解這段歷史的絕佳著作。
★收錄台灣中文版序、濟州四.三主要遺址地圖,以及20餘幅四.三相關歷史照片,並附有作者的精闢導覽。
名人推薦
■《5.18光州!光州!》
●「當光州城裡塵埃終於落定,1980年五月光州抗爭的倖存者們內心懷抱著一種負債感,認為他們必須在國家歷史與民族面前,把這段抗爭的真相忠實地記錄下來。而本書(韓文版)的書名──《穿越死亡,穿越時代的黑暗》,引自詩人文炳蘭從靈魂吶喊的詩作《重生之歌》(부활의 노래),此書名也體現了從殖民地時代以來在民主化與統一的道路上,韓國人民克服無數危機與障礙的近現代史。」──黃皙暎(本書作者)
●「本書是目前關於光州抗爭的記錄中,最詳盡、最經典的著作。本書對韓國現代史有重要的貢獻。」──康明思(Bruce Cumings,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退休)
●「1980年抵抗軍事獨裁的光州民主抗爭令人震驚。在韓國現代史中此事件具有重要的意義。光州抗爭是想要從嚴酷的獨裁政權中解放自己,建設富饒民主社會的韓國人勇敢邁出步伐的抗爭。這場抗爭給世界上努力實現自由和正義的所有人帶來了強烈的啟發。」──諾姆.杭士基(Noam Chomsky,語言學家、哲學家、政治運動家)
●「本書真實且鮮明地記錄下1980年反抗軍事統治的光州市民們勇敢的抗爭。作者群以敏銳且熱情的筆觸,一天一天地寫下冷戰時代最重要的群眾抵抗運動。本書讓人看到民眾如何組織起來,並通過自身的團結及熱情,堅守自己的城市及國家的靈魂。非常推薦讀者們趕快翻開本書。」──提姆.肖洛克(Tim Shorrock,美國調查報導媒體人、韓國專家)
●「本書以時間序首次記錄下光州市民們不屈的精神。儘管受到嚴酷的管制及打壓,本書還是成為了地下暢銷書。修訂版再次挑戰了極右勢力對歷史的扭曲。在整座城市都還瀰漫著煙硝味的時期,本書便勇敢地揭露了抗爭的真相。成功抵禦如野獸般軍隊的光州,向人類展示了朝向自由的努力最後絕對不會失敗。」──喬治.卡茨亞菲卡斯(George Katsiaficas,歷史學家、社會理論家)
●「在試圖查明光州事件的記憶鬥爭的過程中,本書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書中的真相刺痛著讀者的良心,不斷喚醒市民們對民主化的責任。在經過一個世代後的現在,透過豐富資料及證詞,內容更為立體的本書修訂版(韓文版),讓人切實感受到光州民主化運動仍然是正在進行的主題。」──韓寅燮(首爾大學法學專門大學院教授)
================================
■《濟州四.三》
●「認識湖峻近二十年,他是我僅見的這麼用功又認真的韓國記者兼學者,而且是駐在濟州的地方記者,台灣大概沒有一個地方記者像他一樣,忙碌的採訪工作之餘,還能潛心研究取得博士學位並且寫書出書,窮盡三十多年的時間,為自己的家鄉事、家鄉鄉親蒙受的苦難,留下珍貴的紀錄。」──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這本書不僅有清楚的時代脈絡和歷史論述,還對悲劇背後的結構進行剖析,並以當代的視角探究事件發生的原因,並引領我們重新檢視真相調查、平反與補償的轉型正義思路。如果台灣讀者因為政治歷史或語言文化隔閡,對進入四.三的問題脈絡有所障礙,我相信,許湖峻跟這本書,將會給予清晰的指引,讓你不會迷途。」──阿潑(文字工作者)
●「從玄基榮的《順伊三寸》到韓江的《永不告別》,韓國文學始終揭示濟州的悲劇與國家暴力。而《韓民族日報》記者許湖峻的這本新作,更是他長年追蹤四.三事件的結晶,詳述全過程,並集結倖存者的證言,帶領讀者直面歷史,帶來不同於文學的震撼。」──崔末順(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本書既書寫四三事件的殘酷與絕望,也記錄韓國社會對事件的記憶與遺忘。我們從中能看見二戰後至今政治結構的變遷,也試圖理解,屠殺之後,生活如何能夠繼續。」──葉虹靈(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前促轉會代理主委)
●「當光州城裡塵埃終於落定,1980年五月光州抗爭的倖存者們內心懷抱著一種負債感,認為他們必須在國家歷史與民族面前,把這段抗爭的真相忠實地記錄下來。而本書(韓文版)的書名──《穿越死亡,穿越時代的黑暗》,引自詩人文炳蘭從靈魂吶喊的詩作《重生之歌》(부활의 노래),此書名也體現了從殖民地時代以來在民主化與統一的道路上,韓國人民克服無數危機與障礙的近現代史。」──黃皙暎(本書作者)
●「本書是目前關於光州抗爭的記錄中,最詳盡、最經典的著作。本書對韓國現代史有重要的貢獻。」──康明思(Bruce Cumings,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退休)
●「1980年抵抗軍事獨裁的光州民主抗爭令人震驚。在韓國現代史中此事件具有重要的意義。光州抗爭是想要從嚴酷的獨裁政權中解放自己,建設富饒民主社會的韓國人勇敢邁出步伐的抗爭。這場抗爭給世界上努力實現自由和正義的所有人帶來了強烈的啟發。」──諾姆.杭士基(Noam Chomsky,語言學家、哲學家、政治運動家)
●「本書真實且鮮明地記錄下1980年反抗軍事統治的光州市民們勇敢的抗爭。作者群以敏銳且熱情的筆觸,一天一天地寫下冷戰時代最重要的群眾抵抗運動。本書讓人看到民眾如何組織起來,並通過自身的團結及熱情,堅守自己的城市及國家的靈魂。非常推薦讀者們趕快翻開本書。」──提姆.肖洛克(Tim Shorrock,美國調查報導媒體人、韓國專家)
●「本書以時間序首次記錄下光州市民們不屈的精神。儘管受到嚴酷的管制及打壓,本書還是成為了地下暢銷書。修訂版再次挑戰了極右勢力對歷史的扭曲。在整座城市都還瀰漫著煙硝味的時期,本書便勇敢地揭露了抗爭的真相。成功抵禦如野獸般軍隊的光州,向人類展示了朝向自由的努力最後絕對不會失敗。」──喬治.卡茨亞菲卡斯(George Katsiaficas,歷史學家、社會理論家)
●「在試圖查明光州事件的記憶鬥爭的過程中,本書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書中的真相刺痛著讀者的良心,不斷喚醒市民們對民主化的責任。在經過一個世代後的現在,透過豐富資料及證詞,內容更為立體的本書修訂版(韓文版),讓人切實感受到光州民主化運動仍然是正在進行的主題。」──韓寅燮(首爾大學法學專門大學院教授)
================================
■《濟州四.三》
●「認識湖峻近二十年,他是我僅見的這麼用功又認真的韓國記者兼學者,而且是駐在濟州的地方記者,台灣大概沒有一個地方記者像他一樣,忙碌的採訪工作之餘,還能潛心研究取得博士學位並且寫書出書,窮盡三十多年的時間,為自己的家鄉事、家鄉鄉親蒙受的苦難,留下珍貴的紀錄。」──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這本書不僅有清楚的時代脈絡和歷史論述,還對悲劇背後的結構進行剖析,並以當代的視角探究事件發生的原因,並引領我們重新檢視真相調查、平反與補償的轉型正義思路。如果台灣讀者因為政治歷史或語言文化隔閡,對進入四.三的問題脈絡有所障礙,我相信,許湖峻跟這本書,將會給予清晰的指引,讓你不會迷途。」──阿潑(文字工作者)
●「從玄基榮的《順伊三寸》到韓江的《永不告別》,韓國文學始終揭示濟州的悲劇與國家暴力。而《韓民族日報》記者許湖峻的這本新作,更是他長年追蹤四.三事件的結晶,詳述全過程,並集結倖存者的證言,帶領讀者直面歷史,帶來不同於文學的震撼。」──崔末順(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本書既書寫四三事件的殘酷與絕望,也記錄韓國社會對事件的記憶與遺忘。我們從中能看見二戰後至今政治結構的變遷,也試圖理解,屠殺之後,生活如何能夠繼續。」──葉虹靈(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前促轉會代理主委)
目錄
■《5.18光州!光州!》
.出版委員會序:在面對誹謗時打破沉默
.前言:再次穿越黑暗/◎文:黃皙暎
【第一部】洶湧的歷史浪潮
.第 1 章_從10月到5月3日
.第 2 章_零星而被動的抵抗(5月18日,週日:抗暴第一天)
.第 3 章_轉為積極進攻(5月19日,週一:抗暴第二天)
.第 4 章_全面展開的民眾抗爭(5月20日,週二:抗暴第三天)
.第 5 章_武裝抗議與勝利(5月21日,週三:抗暴第四天)
.第 6 章_事件擴大
.第 7 章_光州封鎖與平民大屠殺(5月21日至24日)
【第二部】光州!光州!光州!
.第 8 章_解放第一階段(5月22日,週四:抗暴第五天)
.第 9 章_解放第二階段(5月23日,週五:抗暴第六天)
.第10章_解放第三階段(5月24日,週六:抗暴第七天)
.第11章_解放第四階段(5月25日,週日:抗暴第八天)
.第12章_解放第五階段(5月26日,週一:抗暴第九天)
【第三部】尾聲,與一個新的開始
.第13章_抗暴結束(5月27日,週二)
.第14章_餘波盪漾
.第15章_未竟之功
【附錄】
.附錄A_戒嚴軍進駐光州
.附錄B_事件日程:前後十天的5.18光州民主化運動
.附錄C_發行修訂版:記錄這場抗暴的過程
.附錄D_光州的悲劇是漢城與華府聯手導致/◎文:康明思
.注釋
================================
■《濟州四.三》
.透過照片看四.三
.推薦序:台灣與濟州的交流情誼/◎文:朱立熙
.推薦序:從濟州四.三重新認識自己/◎文:阿潑
.台灣版序:給紅山茶與白百合的獻詞
.前言
【第 一 章】歷史──從那天開始的二千七百六十二天
【第 二 章】尚未結束的歷史──從那天之後,到今日為止
【第 三 章】痕跡一──偶來小路上的那些日子
【第 四 章】美國──冷戰的鏡頭
【第 五 章】離去的人們──四.三的流散
【第 六 章】反洋菓子運動──與濟州道美軍政府的首次對立
【第 七 章】目擊者──最初的瞬間,曾在那裡的人們
【第 八 章】痕跡二──留在正房瀑布的收容所與屠殺的記憶
【第 九 章】彼日彼地──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七日北村里
【第 十 章】痕跡三──飄落於漢拏山雪上的紅色山茶花
【第十一章】「代殺」──代替逃亡的親人受死
【第十二章】女性們──跨越沉默,走向世界
【第十三章】正名──誰來呼喚我們的名字
.結語
.附錄
.大韓民國總統關於四.三的致詞稿全文
.濟州四.三主要年表
.參考文獻
.環繞本書的日日情景
.出版委員會序:在面對誹謗時打破沉默
.前言:再次穿越黑暗/◎文:黃皙暎
【第一部】洶湧的歷史浪潮
.第 1 章_從10月到5月3日
.第 2 章_零星而被動的抵抗(5月18日,週日:抗暴第一天)
.第 3 章_轉為積極進攻(5月19日,週一:抗暴第二天)
.第 4 章_全面展開的民眾抗爭(5月20日,週二:抗暴第三天)
.第 5 章_武裝抗議與勝利(5月21日,週三:抗暴第四天)
.第 6 章_事件擴大
.第 7 章_光州封鎖與平民大屠殺(5月21日至24日)
【第二部】光州!光州!光州!
.第 8 章_解放第一階段(5月22日,週四:抗暴第五天)
.第 9 章_解放第二階段(5月23日,週五:抗暴第六天)
.第10章_解放第三階段(5月24日,週六:抗暴第七天)
.第11章_解放第四階段(5月25日,週日:抗暴第八天)
.第12章_解放第五階段(5月26日,週一:抗暴第九天)
【第三部】尾聲,與一個新的開始
.第13章_抗暴結束(5月27日,週二)
.第14章_餘波盪漾
.第15章_未竟之功
【附錄】
.附錄A_戒嚴軍進駐光州
.附錄B_事件日程:前後十天的5.18光州民主化運動
.附錄C_發行修訂版:記錄這場抗暴的過程
.附錄D_光州的悲劇是漢城與華府聯手導致/◎文:康明思
.注釋
================================
■《濟州四.三》
.透過照片看四.三
.推薦序:台灣與濟州的交流情誼/◎文:朱立熙
.推薦序:從濟州四.三重新認識自己/◎文:阿潑
.台灣版序:給紅山茶與白百合的獻詞
.前言
【第 一 章】歷史──從那天開始的二千七百六十二天
【第 二 章】尚未結束的歷史──從那天之後,到今日為止
【第 三 章】痕跡一──偶來小路上的那些日子
【第 四 章】美國──冷戰的鏡頭
【第 五 章】離去的人們──四.三的流散
【第 六 章】反洋菓子運動──與濟州道美軍政府的首次對立
【第 七 章】目擊者──最初的瞬間,曾在那裡的人們
【第 八 章】痕跡二──留在正房瀑布的收容所與屠殺的記憶
【第 九 章】彼日彼地──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七日北村里
【第 十 章】痕跡三──飄落於漢拏山雪上的紅色山茶花
【第十一章】「代殺」──代替逃亡的親人受死
【第十二章】女性們──跨越沉默,走向世界
【第十三章】正名──誰來呼喚我們的名字
.結語
.附錄
.大韓民國總統關於四.三的致詞稿全文
.濟州四.三主要年表
.參考文獻
.環繞本書的日日情景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