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1110_2026手帳年曆

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週年慶】情緒小夥伴全面9折

  • 會員好評 ★★★★★(1)
  • 11個人喜歡
  • 9 359
    399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台灣史地台灣史概論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周婉窈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09/12/31

出版情報

2010書架上關於生活風格的書

2010/12/28 葉怡蘭是以「享樂」做為終身職志的飲食旅遊生活作家。她堅持相信,真正的「享樂」,不是短暫的炫惑聲色之娛,也不是一味金錢或地位的堆積;而是需得認真的涉獵、深度的累積,需得花些時間花些工夫,方能從心靈到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每一種感官,都真真切切長長久久地感到喜悅與歡愉。至今已出版《2014270714107》《2019920224562》《2019740018389》等多本生活風格書籍。12月,她出版《2019920288892》(推守文化)一書,以其獨特細膩的角度,帶領讀者觀看旅館的設計風貌、鋪陳細節,甚或經營態度,--當然,還有那教人一輩子難以忘懷的人間美食! ■葉怡蘭好書推薦 自然的建築 在這個因高度科技與發達技術的介入,建築得以被大量、同質地不斷快速生產、複製的時代,人類因之彷彿擁有了更舒適便利的生活;卻也在同時間,逐漸與自然與環境與每一地的固有的文化和歷史產生嚴重斷裂和疏離。然後,在這當口,我們究竟有沒有可能,透過人之自覺與反省,重頭拾回,建築與自然與人的聯繫?作者不僅透過他的建築作品奮力尋找其中可能性;繼之,還透過文字,細細闡述其中理念、歷程,以及思考和努力的軌跡。 沒有果實的秋天 本書試圖追索自2006年秋天起,北美蜂群大量消失,危及糧食生產系統的背後原因。一路讀來,著實心痛慨歎、沉思再三。人總以為力能勝天,可以貪婪妄為、操控自然,卻忘了天地自有平衡秩序,一旦失衡,便將自吞苦果。要到何時,才懂得開始正視、找尋,和諧共生共存之道? 直到長出青苔 看似攝影家杉本博司闡述自己各系列作品的創作理念與心路歷程的隨筆文章,然其中內容卻涵蓋歷史、哲學、自然、人生、建築、工藝、宗教、藝術與美學;可以由衷感受到作者對於東方與日本之美的透徹洞見與共鳴,以及從中衍生的深刻思考與體悟。讀來真覺字字珠璣,直入我心。 陰翳禮讚 雖覺嚴格說起來,此書也就是一本老先生置身巨變的時代中感時嘆世的牢騷文。然而,書中對於東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和申論,仍舊頗發人深省。尤其他在第一章前段提到的,東方和西方在美感上的對照,認為東方人在全盤接收西方現代文明生活的情況下,多少失去了,自我的個性、樣貌與生活方式,以及這其中獨具的「風雅」。剛好和我這些年來於此方面的思考,頗有相似。 法國美食末日危機 雖然不見得完全同意作者的每一觀點,然而,許多篇章中所指陳歷歷的景況:如葡萄酒與乳酪的危機、米其林的爭議、名廚的明星化、餐廳的頂級化、西班牙的崛起……;以及比較正面的,如小餐館潮流的興起、法日間的緊密交流與取經等;我也確實都一一近距離接觸。說來,當時代改變、當人類從傳統走入現代,因生活方式丕變所導致的、原有傳統與自我的流失,必然是不管何地、何人都需面對、思考與突破的困境與課題。身處台灣的我們,尤其更須戒慎警惕。 食滋味 Alice Waters最讓我景仰處,不僅在於她經營了名聞遐邇的餐廳、寫下這許多令人食指大動的食譜;而是,她對於飲食的「態度」:深切了解食之美味與享樂的真諦,同時在人生、在生活中專注體驗、徹底實踐;甚至進一步延伸為對在地飲食文化、物產,以至對世界對環境的關懷,影響無窮深遠。 分子廚藝(首部曲):揭開美食奧祕的科學革命 「要在了解原理的情況下做菜!」「去了解這些讓我們畏懼的物理和化學,是要讓食物的味道更好或更精緻!」──此書從實用角度出發,藉由理性的科學分析,從烹調技術和原理、以至人類味覺與感官的奧祕,深入探究讓料理更美味的可能性;內容分不同主題、章節有條有理呈現,十分易讀。如果你曾以為,所謂分子廚藝,就光只是高來高去的賣弄玄奇,那麼,讀完此書後,你將會有全然不同的理解和體會。 江戶町(上)(下) 圖文並茂呈現東京從數百年前一片荒蕪的窮鄉僻壤、一路蛻變成當時全世界最擁擠繁華、看似混亂卻充滿魅力的城市;中間雖經多次毀滅性大火與災難,卻仍一次次奮勇站起,創造出獨屬於這城市的風貌與個性與文化,繼而昂首走向近代。非常精采! 京味兒 此書最令人心折處,在細數這些大菜小點之身世掌故門道的同時,北京人們的點滴生活樣貌,情致況味,就在字裡行間,款款流露。而尤其令人嘖嘖驚嘆是,皇城子民氣度,數百年來積累出的,飲食上無比精緻考究精神。即使最終王朝漸入窮途,不再能夠縱情豪賒揮霍了,卻仍舊不肯遷就,手邊能得的尋常便宜材料甚至剩料,反是更加精細、千雕百琢地調理了,「把極平常的東西做出不尋常的滋味」;然後,細細咀嚼品賞,陶然樂在此中。北京生活之樂、之美、之獨樹一格,盡現於此。 台灣歷史圖說 作者以穩健持平、精要確實,同時平易近人的形式與筆調娓娓述說台灣這一路以來的歷史。然風格雖沉穩,且內容過去現在多少都有接觸,但讀來仍難以遏抑胸中波瀾……我想,對我們這一代的大部分台灣人而言,始終缺少的,便是如這樣,以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史觀,完整清晰閱讀、正視台灣歷史吧!非常推薦一讀。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為《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的增訂版
是唯一暢銷100,000冊的臺灣歷史最佳讀本
入選「東亞出版人會議」之「東亞一百冊」經典作品
已翻譯成日文和韓文,英文版預定2010年完成

學術專業與普及性兼具
為各級學校最受歡迎的臺灣史讀物及最佳輔助教材
增訂本加編〈臺灣人的美學世界〉、〈知識分子的反殖民運動〉兩章
與〈戰後篇:反殖民的泥沼〉四章


自1998年聯經出版印行第二版以來,已逾二十餘刷,印數近十萬。2003年刊行韓文版(新丘文化),2007年刊行日文版(平凡社),英文版預定2010年印行。其中日文版,依原版翻譯外,另增加了「戰後篇」。

此次中文增訂版,除編入「戰後篇」四章外,「本篇」亦補增兩章。

本書特色

一、從史前寫起,選取主題,擇要敘述,雖簡而不失其通貫性。
二、以臺灣島為歷史單元,人群方面則以原住民為敘述起始,且往後篇章中仍時見原住民蹤跡,脫離漢人開發史觀,為臺灣史的書寫開創新局面。
三、配有大量圖片和圖表,文字和圖象互相補充,彼此參照,大大增加說明力。

作者

周婉窈

嘉義大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畢業,於1991年取得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亦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授課。

作者專治臺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報系,1989)、《海行兮的年代》(允晨,2002)等書,譯有《史家的技藝》(遠流,1989),負責主編《臺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并相關資料》、《古典日文解讀法》等書,並發表論文數十篇。學術論著之外,作者亦出版散文集《面向過去而生》(允晨,2009)。

目錄

劉序
黃序
謝辭并再版說明
圖片目次
圖表目次
第一章 誰的歷史
第二章 史前時代的臺灣
第三章 原住民與南島語系
第四章 「美麗島」的出現
第五章 漢人的原鄉與移墾社會
第六章 漢人與原住民的關係
第七章 改朝換代
第八章 兩大反抗事件
第九章 殖民地化與近代化
第十章 知識分子的反殖民地運動
第十一章 臺灣人的美感世界
第十二章 戰爭下的臺灣
圖片來源書目

圖片目次
1.1 泰雅族美女
1.2 曾珠如女士
2.1 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
2.2 指定為一級古蹟的圓山遺址
2.3 鐵絲網裡依稀可見的貝塚
2.4 十三行遺址發掘現況
2.5 十三行遺址出土的屈肢葬
2.6 十三行遺址全景
2.7 十三行遺址現況
3.1 一九三八年的頭社公廨
3.2 頭社公廨今況
3.3 一九三八年的頭社公廨內景
3.4 太上龍頭忠義廟內景
3.5 臺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大公界
3.6 臺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大公界內景
3.7 臺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小公界
3.8 臺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小公界內景
3.9 戴頭飾的阿美族馬蘭杜小女孩
3.10 騎水牛的原住民少女
3.11 汲水的阿里山鄒族女子
3.12 挑小米穗的排灣男子
3.13 鄒族的「樂團」
3.14 鹽月桃甫繪「霓虹」
3.15 鹽月桃甫繪「馬細道邦的姑娘們」
4.1 十七世紀大員地區手繪地圖
4.2 大員島的熱蘭遮市街與城堡
4.3 熱蘭遮城城牆遺蹟之一
4.4 熱蘭遮城城牆遺蹟之二
4.5 《臺灣縣志》(嘉慶十二年)中的赤嵌城
4.6 立石鐵臣版畫中的普羅文西城
4.7 今天的赤嵌樓
4.8 新港語《馬太福音》內文首頁書影
4.9 單語新港文書
4.10 雙語新港文書
4.11 「番社采風圖.捕魚」
5.1 盛裝的臺灣士紳
5.2 踩龍骨車
5.3 大稻埕的節慶
5.4 龍山寺
5.5 野臺戲
5.6 臺南某廟的廟埕
5.7 范謝將軍
5.8 傳統的臺灣農舍庭院
5.9 黃土水作品「水牛群像」
5.10 水牛的放牧
5.11 剝蓪草的臺灣女性
5.12 揀茶
6.1 「番社采風圖.守隘」
6.2 「臺灣番界圖」(局部)
6.3 「番社采風圖.捕鹿」
6.4 金廣福公館
6.5 北埔姜家天水堂
6.6 姜阿新老宅第(今)
6.7 姜阿新老宅第(修復前)
6.8 姜阿新老宅第(修復後)
7.1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澳底露營照片
7.2 春帆樓舊影
7.3 春帆樓今影
7.4 下關「日清講和記念館」
7.5 「日清講和記念館」展示的李鴻章談判座椅
7.6 日軍入駐清布政便衙門
7.7 胸前掛勳章的辜顯榮
7.8 劉大將軍擒獲倭督樺山斬首全圖
8.1 余清芳
8.2 羅俊
8.3 江定
8.4 西來庵
8.5 西來庵神符
8.6 (口焦)吧哖事件被告從臺南監獄到臨時法庭出庭景象
8.7 (口焦)吧哖事件抗日烈士碑與忠魂塔
8.8 抗日烈士余清芳紀念碑
8.9 近藤巡查與莫那.魯道之妹的合照
8.10 佐塚愛祐與內緣妻家庭照
8.11 馬赫坡頭目莫那.魯道與同社勢力者、布卡珊社頭目合影
8.12 招降海報
8.13 鹽月桃甫繪「母」
8.14 花岡一郎
8.15 花岡二郎
8.16 川野花子與高山初子合影
8.17 花岡二郎題壁遺書
8.18 捧著亡父骨灰與佩劍的佐塚佐和子
8.19 穿和服的萬大社女子
8.20 救助曰本兒童而獲頒感謝狀的少女
9.1 日本領臺時的臺北火車站
9.2 一九○八年主右的臺北火車站
9.3 一八九九年的臺北
9.4 一九一九年的臺北
9.5 一九一九年的臺北
9.6 敕使街道
9.7 臺北橋
9.8 明治橋
9.9 兒玉總督所頒的纏足解放章
9.10 纏足解放祝賀式
9.l1 纏足學生的課外遊戲
9.12 早期女子上課情景
9.13 高等法院
9.14 總督官邸及庭園
9.15 草山貴賓館
9.16 高雄神社
9.17 臺中市市街中樞地鳥瞰圖
9.18 臺中廳舍
9.19 臺南廳舍
9.20 花運港廳廳舍
9.21 蔗農與運甘蔗的牛車
9.22 運送甘蔗的火車
9.23 糖廠
10.1 謝文達飛行紀念 學生團應援
10.2 臺中一中學寮生的自習時間
10.3 大安醫院前臺灣民報發送
10.4 臺灣青年創刊號封面
10.5 東京驛前留學生歡迎第三次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10.6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
10.7 治警事件第一審被告與辯護律師合影
10.8 美臺團電影放映現場照
10.9 一新會成員與一新會會旗
10.10 分列後的臺灣文化協會
10.11 臺灣民眾黨第二次黨代表大會於臺南南座舉行
10.12 第一屆市街庄議員選舉臺中市會議員選舉/1935年11月22日
11.1 黃土水與作品郊外
11.2  鄉土訪問演奏團於壽山山頂觀望庭前合影/1934年8月20日攝
11.3 林朝英 行書/1807
11.4 林覺 水鴨
11.5 石川欽一郎與學生在校園寫生
11.6 石川欽一郎 豐原
11.7 藍蔭鼎 農家初社/1951
11.8 鹽月桃甫與繪製中的〈虹霓〉(1936)合影
11.9 一回臺展入選發表
11.10 陳進合奏/1934
11.11 林英貴 大南門/1927
11.12 陳澄波嘉義公園/1937
11.13 陳慧坤 故鄉龍井/1928
11.14 李石樵 合唱/1943
11.15 立石鐵臣 臺灣民俗圖繪六:揀茶
11.16 一九三○年初高一生(後排左二)與臺南師範學校好友合影於音樂教室
11.17-1 臺南師範時學校音樂教室裡的陸森寶
11.17-2 卑南族音樂家陸森寶先生
11.18 原舞者演出高一生的故事『杜鵑山的回憶』,劇照
12.1 二重橋前天皇出巡圖
12.2 臺灣農業義勇團團旗授與式
12.3 桃園郡役所的偽裝
12.4 正廳改善實地指導
12.5 血書之一
12.6 血書之二
12.7 小女孩在街頭求繡千人針景象之一
12.8 小女孩在街頭求繡千人針景象之二
12.9 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製作之千人針
12.10 北港郡北港女子青年團青年劇「千人針」
12.11 「好孩子」——戰爭下的兒童
12.12 捧著同伴之骨灰返鄉的高砂義勇隊
12.13 吉野正明繪「特志看護婦(臺灣)」
12.14 一張由南洋寄回臺彎的明信片
12.15 大東亞從軍記〔念〕章

圖表目次
圖表1 以地理空間定義歷史脈絡示意圖
圖表2 米崙亞冰期古地理圖
圖表3 臺灣地區史前文化的時空架構
圖表4 遺址與文化層的形成過程
圖表5 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互動關係圖
圖表6 臺灣土著民族分布圖
圖表7 南島語分布圖
圖表8 南島語擴散階段圖
圖表9 臺灣漢人移民的原鄉
圖表10 臺灣漢人移墾擴散圖
圖表11 竹塹三區圖
圖表12 一八九五軍日軍三路佔領臺灣圖
圖表13 日本統治時代臺灣總督一覽表
圖表14 具有法律效力之習慣法與舊慣之關係示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83489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g9**215 說:
    2013-08-08
    「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連橫的台灣通史就現今來說有點過於艱澀和陳舊。作者就原版本加以增訂,以圖文的方式來說歷史,由古至今,簡單易懂,值得一讀。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