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台灣人四百年史
第一本以台灣史為主題的諷刺畫報圖輯,他的畫,讓島嶼長年沉默的身世一目了然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史明審訂‧《台灣人四百年史》漫畫版
第一本以台灣史為主題的諷刺畫報圖輯
長達三十年的等待與追尋
真切且鼓舞人心的實踐
他的畫,讓島嶼長年沉默的身世一目了然
他創作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終生在探索尋找台灣的形狀,這樣的發現令人興奮。——史明
1990年代,留學法國的邱顯洵無意間讀到長期被列為禁書的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思想深受震撼,加上在巴黎街頭見到奧諾雷.杜米埃(Honoré Daumier)諷刺畫海報的刺激,矢志畫出屬於台灣本土的政治漫畫作品。之後因緣結識史明歐吉桑,獲得充分的信任與授權,經過多年的發想與繪寫,終於完成《手繪台灣人四百年史》,收錄310幅橫跨台灣歷史四百年的全彩諷刺畫作品,從十六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一路畫到二十世紀國民政府來台,針砭歷史人物,解剖主流意識,顛覆各時期殖民政權的史觀,從西方地圖中首次出現橫躺的FORMOSA島開始,述說這座島嶼悲傷深沉又多采離奇的複雜身世。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史 明(革命家與台灣獨立運動先驅)
吳密察(中華民國國史館館長)
柯文哲(台北市長)
姚嘉文(前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
陳愷璜(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鄭麗君(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
鏗鏘有力,昂聲推薦
目錄
推薦序
真切且鼓舞人心的實踐/史 明
台灣史的推廣者 /吳密察
獻給這塊土地的子子孫孫/柯文哲
邱顯洵的台灣史話/姚嘉文
知道我們是誰,世界才會認識我們/鄭麗君
導言
藝術的另異社會跨越/陳愷璜
自序
第一章 讀台灣史之前,你該知道的事
第二章 荷蘭時期
第三章 東寧王國
第四章 大清帝國
第五章 大日本帝國
第六章 中華民國
序/導讀
推薦序
真切且鼓舞人心的實踐
史明口述
邱顯洵記錄
我與邱顯洵先生「作伙」已經有四五年了!
記得與他初識時,只覺得顯洵先生為人謙遜,與扶養我成長的祖母同宗,都姓邱,隨後得知他也和祖母一樣長年茹素禮佛,這讓我印象更為深刻且倍感親近。如果要請人描繪出我敬愛的祖母邱氏桂女士,勾勒童年時期那令人懷念的:祖母親手釀製的豆腐乳、各種應時醬菜、醃瓜的辛勤身影,邱顯洵先生絕對是我心目中最適當的人選。
我早年流亡東京,奮力書寫《台灣人四百年史》的期間,因常在電車上看到無論老老少少的日本人,幾乎都專注沉迷於漫畫書的世界裡,於是我自己在工作和寫作的空檔中,開始嘗試用年少時殘存記憶中的些許美術課堂上的訓練,以簡單筆觸去畫漫畫,將沉重而艱澀的《台灣人四百年史》之中的重點內容,逐一畫成漫畫,希望更多人可以透過趣味的漫畫來了解台灣人的歷史,但終究繪畫非我專長,所以付梓後並未引起太多人關注,所以在出版了上集之後即停頓,一直到認識邱顯洵先生。在台灣從事政治評論漫畫多年的他,義不容辭的表示要接下這件未完成的工作,他所畫的漫畫是用正統藝術創作的態度來進行,由嚴謹而深沉的線條窺探出中世紀末以降的西洋美術發展的脈絡,更能在莊嚴古典型式的構圖中,彷彿聽到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的宗教音樂及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 )的彌賽亞,其中牽涉到歷史的繪畫有其考證上的困難,加上台灣的被殖民經驗結構,歷史圖像更是貧乏殘破的,如果沒有高度的興趣與強烈的意志,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以台灣和日本的人口比例來看,台灣從事繪畫創作的藝術家數量雖屬龐大,但願意用「心肝」、用理想來創作的藝術家,在這個世代中猶如鳳毛麟角,更顯得難得可貴。
邱顯洵先生留學法國多年,在去年舉辦了個人的漫畫創作個展,我有幸親臨祝賀,仔細觀看他歷年來的創作,深覺台灣真正的美術是來自歐洲,透過日本明治維新的留歐世代、隔海傳承播種於殖民地台灣,歷經數個世代的醞釀,奠基於法國、德意志的寫實主義精神,在他的創作中竟然巧妙的重新呈現。這些年的時間,透過多次與他的交談中,發現他除了對西方藝術的知識豐富之外,也能把知識化作創作的元素,是位頗具哲學家「味道」的藝術家,最重要的是他創作中最核心的部份,是終生在探索尋找台灣的形狀,這樣的發現令人興奮。
能夠「誠實」的為人處世,努力創作,是真正台灣藝術家的標準,能夠身體力行更是彌足珍貴,這本《手繪台灣人四百年史》的問世,就是一種真切且鼓舞人心的實踐!
推薦序
台灣史的推廣者吳密察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可能是最廣為人知的一部台灣史著作了。但是說最廣為人知,卻並不意味著它的內容普遍地被仔細閱讀了。或許絕大多數的人,對於這部「名著」還是「但聞其名,未知其實」,只知道它的書名,未必見得讀了它的內容吧。
史明這部著作的書名,正面提出了兩個很重要而且具有號召力的概念:「台灣人」、「四百年史」。因此,不論該著作的內容如何,光是這個書名就具有值得被記一筆的意義。但是,對於史明這種跨越戰爭的世代,「台灣人」這種具有民族主義意義的概念,顯然有很大的轉折;而且,戰後的幾十年間關於民族主義的反省,也已經讓「台灣人」這種民族主義概念,有了極大的改變。所以,史明也就必須另外再以一部篇幅巨大的「巨著」(史明《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獨立革命》,2001)來說明它。
至於,「四百年史」這個概念,在20世紀20年代台灣史大致「成立」的同時,也就已經有人質疑過了。如今又過了將近一世紀之後,更必須要對這個概念重新來檢視了。「四百年史」說的應該是就16世紀以來的歷史,也就是東西洋勢力來到台灣海域,福建沿海地區民眾移民來到台灣的之後的歷史。這種歷史顯然無視在東西洋勢力來到、來自福建的人移入之前,就已經在台灣這個島上長久發展的原住民之歷史。因此,20世紀20年代的日本人尾崎秀真,就主張應該將原住民的歷史寫進台灣史,而提倡「台灣五千年史」。漢人移民進入台灣的殖民運動,並不像晚近的殖民主義在殖民主義崩潰或在地的民族主義興起之後,便退出殖民地。漢人移民對台灣的殖民運動是個不斷持續,而且是一波一波層層堆疊的過程。這種殖民運動的殖民者,並沒有離開而且留下來成為台灣社會的一部分,因此有人名之為「定居殖民主義(settler colonialism)」。如何在台灣史的敘述裡安置原住民的位置,並反省侵入者漢人的歷史,顯然是台灣在新世紀的重大課題。
史明之《台灣人四百年史》經過多次增訂,其篇幅已經從原來的幾百頁,發展到目前的部帙龐大的千餘頁「巨著」。它從各種來源匯集了雜多的歷史材料,一般只因為有興趣想要了解一些台灣史的非研究者,大多難以通讀一遍,應該只是挑選其中的一些篇章(例如,國民黨政權的特務系統)來瀏覽而已。因此,邱顯洵先生將它摘要,而且訴諸以漫畫的形式來表現,未嘗不是個推廣的好辦法。
邱顯洵先生,應該就像是一般在20世紀1950-60年代於台灣受教育的世代一樣,都是到了成年以後經過反省才又回過頭來認識台灣歷史的。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當然很容易就成為他的台灣歷史啟蒙書,而且可以想像當初他讀該書時候所受到的衝擊有多大。如今即使已經過了幾多歲月,我們還是可以在邱先生的漫畫之下讀取到他的激動。一本書不但要能傳達一些知識,當然我們也很希望在其中看得到作者的熱情與激動,而這就是一本這樣的台灣歷史入門書。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國史館館長)
推薦序
獻給這塊土地的子子孫孫柯文哲
邱顯洵,是我競選台北市長時負責所有文宣的設計。協助我把艱澀難懂的市政政策,繪畫成簡單易懂的漫畫以便讓市民瞭解。邱老師的漫畫功力深厚,對於時事見解有獨到之處,時而發人深省,時而讓人捧腹大笑,深刻的描繪人物的性格及環境的特徵,在一筆一劃間,讓閱畫者如身歷其境,過目難忘。
邱顯洵老師的《手繪台灣四百年史》,用畫筆記錄了台灣過往的點滴,也承載著先人胼手胝足的開創精神。在歷史的滾輪下,台灣人在過去四百年來,雖曾面臨外侮的入侵,也曾面對自我認同的矛盾,更不乏為了現實低頭,除了改變納稅的對象外,亦曾被迫向外來者繳出自己的靈魂。縱然如此,生長在台灣的子子孫孫卻也從未忘記,自己身上流的血液,是充滿冒險犯難之海洋精神,以及身為島國子民的百年歷史傳承,藉由歷史的記憶以及先民的傳說,無時無刻提醒自己才是這塊土地的主人。
這本書就是見證台灣人身為這塊土地主人的最好寫照,也是傳承台灣精神給下一代的最好教材,《手繪台灣四百年史》是一本認識台灣歷史必讀的好書。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長)
推薦序
邱顯洵的台灣史話姚嘉文
台灣人民對自己台灣的歷史,缺少應有的了解,現在有許多人在用各種形式各種方式,重新以台灣人的觀點,敘述及解讀台灣歷史。有的人寫文章,有的人寫小說,有的人編戲劇,有的人拍電影,有的人編舞台劇,有的人畫漫畫,大家的目標無非要重新詮釋「台灣人自己的台灣史」——我們的台灣史。
邱顯洵的這本漫畫台灣史,不但有漫畫,更有文字說明。邱顯洵留學國外,熟悉西洋學者開放的客觀的治學態度,在敘述台灣歷史時,不拘泥於台灣島民狹窄的觀點,他引用了很多國外史料,從15世紀大航行時代,台灣在世界史的地位說起,一直到二次大戰戰後中國政府奉命入台受降接管,發生二二八事件為止,這樣讀者更能了解台灣之命運與世界局勢的發展息息相關。
台灣二二八事件以後的史實,這本書沒有繼續畫繼續寫,邱顯洵應該有另畫另寫的計畫吧!
台灣歷史,以台灣人的觀點來看,應該分為幾個段落來看:
(一)1683年大清政府併吞台灣前後
這時段是歐陸各海洋國家勢力,開始漫入東亞的時期。台灣逐漸進入世界史, 這中間華人勢力首次在此海島建立短期的獨立王國(鄭氏的東寧王國)。後被陸權大清帝國併吞,台灣從此進人政治黑暗時期。
(二)1894年在朝鮮半島發生日清戰爭以後
海權新強國日本帝國,戰勝腐敗落伍的大清帝國,《馬關條約》簽訂,日本奪取台灣,經明治
試閱
史明的第一筆
史明老師為自己的《台灣人四百年史》畫下第一張漫畫,他在想什麼?
*
橫的FORMOSA
1724年出現在西方人地圖上FORMOSA就是水平而橫著出場的。
*
歷史迷霧中的台灣
在中國的毫無嚴謹史觀的官方歷史中出現的自古屬地——台灣,根本無法令人信服。
*
元朝?亡國漢人的自嗨
就世界歷史觀點來看,其實根本沒有元朝這個朝代,1279至1368年以漢族為構成主體的宋朝被大蒙古帝國征服殖民了八十九年,且在蒙古種姓制度下淪為賤民。中國人特有的阿Q式精神勝利法,把這段被殖民的不堪歷史拿來沾光吹捧,自誇元朝是中國史上最強大的輝煌盛世,真是毫無恥感的人種。
*
從東蕃、大員到大灣
從東蕃、大員到大灣,島嶼在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稱謂,敗逃來台灣的殖民者後代憑什麼限制這塊土地真正的主人對自己國家的想像。
*
台灣是個神奇的國家
因為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大部分為海洋,而經過陸地的十六個國家中(中國、緬甸、孟加拉、印度、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台灣、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馬利、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巴哈馬、墨西哥),北回歸線兩側多為寬廣的荒漠草原地帶,大都屬於乾燥的沙漠氣候,雨量少,荒涼、貧瘠、杳無人煙。只有台灣和中國,處於歐亞大陸位置,太平洋和印度洋夏季季風帶來濕潤氣團,雨量豐富,氣候溫暖,山脈縱橫,河流交錯,植被常綠,一片蔥蘢。台灣更是得天獨厚,最高峰的玉山是北回歸線經過的最高海拔地方,這種垂直狀態的立體氣候,具有獨特珍貴的生態系統和豐沛的自然景觀。
*
台灣歷史長遠超乎想像
台灣島上豐富多樣的原始遺址一一出土,證明台灣歷史是自成體系。
*
平埔族群分布
平埔族群往昔在荷蘭、西班牙統治時稱為「土著」,大清帝國時期,則大都稱為化番、熟番。因化番、熟番多住在「平地草埔」,故又稱平埔仔、埔仔人、平埔番(閩南語:Pêⁿ-po-hoan;英語:Pepohoan),到了日本殖民時期,則於《台灣蕃人事情》一書中將台灣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平埔族,各地平埔族群也曾發起更名為「東寧族」的社會運動。至國民黨政權時期起,平埔族後代大都已喪失族群意識,且不被官方認定為原住民族。*
倭寇就是日本海盜嗎?
台灣教育部的課本是如此說的⋯⋯倭寇就是日本海盜。但有趣的是,讀愈多歷史,開始在四處尋找佐證資料,就會發現,原來這些所謂的「倭寇」多數都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國人或朝鮮人,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就連維基百科上的「倭寇」條目上都有非常詳細的說明。
原來從明朝時期的中國官方、奉命清剿倭寇的軍人、知識分子到地方百姓,統統都知道這些「倭寇」十之八九都是中國人,只是全都佯裝不知。一直到今日的台灣歷史課本,也還繼續說著同樣的謊言。
*
漢人海盜
從澎湖要登陸台灣西海岸最短的距離應該是嘉義布袋。以今天的渡輪航行時間 70分鐘來說,換算航速六十公里,距離是八十八.五三公里。當年海賊的風帆船(均速15公里)應該是需要五個小時吧!
雲林縣北港鎮還有一個顏思齊紀念碑。
路過請向曾密謀推翻德川幕府未果的海賊王致敬!
*
傳奇人物:林鳳
這個海賊王也太猛了,連西班牙人都怕他。
林鳳是台灣海峽上的海盜集團首領。大約自萬曆元年(1573)起林鳳勢力逐漸坐大,後來並打倒林道乾,併吞其部眾與船隻。其船隊經常騷擾福建及廣東海面,官兵乃協力會剿。
萬曆2年(1574),林鳳被明朝總兵胡守仁追擊,逃竄至澎湖,然後又到台灣的魍港(八掌溪口)。在官軍追擊下,林鳳揚帆南奔,改往菲律賓,林鳳率領部隊入侵西班牙統治下的菲律賓呂宋島,經過與西班牙人作戰,攻占馬尼拉,燒殺搶掠當地。後為明朝福建巡撫劉堯誨、廣東提督殷正茂與西班牙聯軍所敗,失敗後再逃到魍港,被胡守仁擊潰於淡水海上,後不知所終。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