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矢板明夫在台灣「說三道四」

他是中日台問題專家,一針見血式分析輕鬆易懂!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2)
  • 10個人喜歡
  • 79 300
    3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我只能說:矢板先生的見解一針見血,真的醍醐灌頂!」

一個日本媒體人為何可以對台灣議題說三道四?

結合中日台三地經驗的獨家「矢板視角」,

再再顛覆台灣人的三觀!

中國問題專家!日本問題專家!台灣問題專家!

集三者於一身,分析一針見血、深入淺出──

同時免費贈送笑料與幽默!

 

這一兩年來,無論你打開電視或透過手機看YouTube影片、滑Facebook貼文,以及進入clubhouse語音聊天室,都可能碰上矢板明夫在那裡活躍暢談,以獨有的「矢板風」,既犀利又幽默地點評和台灣相關的各種時政或社會議題。他的評論引起大量讀者共鳴,紛紛留言按讚,不過,他的台灣價值和本土立場,也導致部分政治人物加以批評:一個日本人怎麼可以對台灣的事務說三道四?

 

矢板明夫是何許人也?他對台灣事務的「說三道四」為何引發兩極反應?簡言之,矢板明夫是一位最了解中國、中共,又真心熱愛台灣的日本媒體人。他的評論總是一針見血,可以把複雜的政治講得簡單明瞭,也讓你在警醒和恍然大悟的同時放聲大笑。目前是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的矢板明夫,儘管2020年才來台駐站,但橫跨中國、日本和台灣三地的獨特身分,讓矢板可謂是最懂三地的第一人!

 

黑五類的兒子,成為深諳中日台局勢與文化的觀察家!

 

矢板在1970年代出生於中國天津,是日本戰後遺孤第二代。在他十五歲那年,因為日中建交,一家人才有機會從黑五類的家庭身分中翻身並回到日本。之前的中國人青少年矢板,因為生活於橫跨文革後期和改革開放的前期,在強烈對比之下,還以為「生活在中國是最幸福的事情」。回到日本之後,他才愕然發現自己的無知。

 

原先一句日文都不會的矢板,透過苦讀考入日本一流學府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畢業後進入松下政經塾第十八期,專攻中國的政治、歷史和文化,後改行當記者並派駐北京擔任《產經新聞》駐中國總局的特派員十多年,成為日本的中國通。由於切身體驗中日兩國在政治制度和社會文化上的巨大差異,矢板寫出暢銷書《曾經以為中國最幸福》,向世人傳達真實的中國樣貌。

 

只有在中國長大的矢板才能夠對中國與共黨有如此清醒深刻的認識。除此之外,矢板和台灣也有深厚淵源。他的祖母在戰後輾轉來台,而他也曾於1997年到台灣研究台灣民主化的過程;後來他成為台灣女婿、來台駐站,更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深受中日兩國文化影響的台灣社會。

 

就是這樣的「說三道四」,才能對台灣人真正受用!

 

然而,日本人究竟可不可以對台灣事務說三道四?矢板認為,當然可以、而且必須如此!矢板明言,身為一名長期從事國際報導的媒體人,派駐台灣的他對台灣的人事物說三道四,本來就是他的本分。

 

本書收錄逾八十篇矢板對台灣事務的「說三道四」。從台灣政治、外交處境,以及台灣內部的社會文化現象,矢板以外部的視角結合在地的語言,為讀者一一點評他所看到的台灣,令讀者一點就通、紛紛按讚留言:

 

★「矢板的分析,既有客觀、銳利、博學的一面,還有很可愛的一面。」

★「我只能說:矢板先生的見解一針見血,真的醍醐灌頂!」

★「矢板先生真是奇才!百年不遇的一個人,日本、台灣、大陸都有先生的特殊舞臺!」

★「全球真正最暸解中國、漢語文和中共的人太少了。矢板桑算是和明居正老師一樣是全球頂尖的中國專家。」

★「有學問,有智慧,嘴巴張開就知道有多少墨水。」

★「矢板先生著實令人好奇,日本人又說得一口近京片子,卻『打著紅旗反紅旗』,對中日台又深刻理解,有幽默感、自由敢言。超讚的!」

★「每次聽完矢板先生的獨特分析觀點後,就有種難以言喻又豁然開朗的『啊!原來如此!』」

★「矢板先生的發言,總覺得聽得不夠。幾天沒見他上節目,就到處找。身在國外,無法買到他的書。回台灣一定立刻買。」

★「矢板先生令人尊敬的地方就是他的誠懇及正義感,還有他非常有見識!見事明白,非常有見地!」

★「太喜歡矢板了。坦率、幽默、睿智、寬博、溫和,同時滿懷激情。想請他喝酒,聽他嘮嗑。」

★「感謝矢板先生對台灣的關心和正義。歷史的暗片要抽絲剝繭,政治的井既深又黑,要發掘見光不容易!!台灣有矢板先生是福氣!!」

 

從台灣政黨的政治路線發展、中國對台灣的影響與威脅,乃至「台日友好」背後的實際發展情況,矢板的「說三道四」是台灣紛雜的意見市場中難能可貴的聲音。他的點評言之有物、深入淺出,更充溢著滿滿的台灣價值。矢板為台灣著想而發聲的心意與建議,在本書不僅表露無疑,更值得我們關注。

 

名人推薦

王立|FB「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朱宥勳|作家

余莓莓|綠色和平廣播電台「莓莓新聞爆米香」主持人

吾爾開希|中國民運人士

李志德|鏡文學副總編輯

李桐豪|記者

汪浩|國際政經專家

沈旭暉|國立中山大學政治所副教授

沈伯洋|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周玉蔻|資深媒體人

明居正|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胡忠信|歷史學者

胡采蘋|財經作家

范疇|作家

夏珍|《風傳媒》總主筆

張宇韶|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粘迪舜|FB「粘拔的幸福碎碎念」版主

脫北者冰狼|FB「脫北者冰狼」版主

陳信聰|公共電視《有話好說》製作人兼主持人

陳凝觀|壹電視「年代向錢看」主持人

喬伊斯|「孟買春秋」版主

馮光遠|作家

黃兆徽|資深媒體人

黃清龍|《POP撞新聞》主持人

黃澎孝|前國大代表

楊斯棓|《人生路引》作者

廖筱君|三立新聞台「新台灣加油」前主持人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蔡詩萍|作家

蕪菁雜誌|FB「蕪菁雜誌」版主

謝金河|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顏擇雅|出版人

目錄

自序 
 
第一章:說說台灣政治I──走李登輝路線時,要帶上蔣經國嗎?
1.蔣經國至今被供奉在神壇上
2.在台灣民主化進程中的作用不可否認
3.蔣經國對台灣的最大功勞是「反共」
4.日本哲人融合台灣血統的李登輝
5.最後一個反共的國民黨主席
6.日本人心中標準父親的形象
7.在本土化的路上,和不同立場的人合作
8.提議把迪化街改為李登輝大道
9.不能再接受外來政權的統治
10.我們外國媒體欠陳水扁一個公正評價
11.沒有陳水扁的八年,台灣可能變香港
12.不可以簡單把他定位成一個貪汙犯
13.台灣的三條政治路線
 
第二章:說說台灣政治II──民進黨和國民黨,是怎麼回事?
14.民進黨是有生命力的怪胎政黨
15.民進黨的核心訴求是本土價值
16.都民國了,還在喊反清復明
17.某黨唯一的價值就是被中國利用
18.和新上任的國民黨國際部主任辯論
19.國民黨的黨意為何與台灣民意脫節?
20.連炒作民族主義都不會
21.民眾黨接收藍營潰兵
 
第三章:說說台灣政治III──現在的台灣,必須捍衛本土價值
22.保家衛國怎麼會是刺激中共
23.台灣軍人的形象為何不好?
24.在宣傳軍方上,也許可以考慮高調一點
25.建議在高中重新規劃軍訓課
26.二〇二七年攻打台灣,大家聽聽就好
27.罷免案的背後是本土價值問題
28.選罷法的濫用有百害而無一利
29.仇恨動員終於可以停止了
30.公投問題應該交給菁英
31.四大公投證明台灣不是國際巨嬰
32.不贊同不在籍投票
33.從日本經驗看新竹縣市合併
34.台灣的反對黨往往為反對而反對
35.台灣是「不自由的民主」?
36.台灣的防疫奇蹟
 
第四章:說說台灣與中國──真的很難擺脫那個簡體字國家的糾纏
37.有些人是不得不當統戰樣板
38.台灣藝人只不過是按照劇本表演了一遍而已
39.央視為何找國民黨前主席拍宣傳片?
40.曾有一段時間,金馬獎忘記了初衷
41.中國對台獨的定義已經改變
42.今後台獨分子的名單一定加長
43.台灣企業家已經面臨必須表態的關鍵時刻
44.只要你不是紅的,你就是綠的
45.「愛國人士」也沒好下場
46.還有三成台灣人喜歡中國,是一種悲哀
47.民進黨「數典忘祖」,忘記自己是中國後代?
48.中南部地下電台被中國收買
49.中國為何熱心引渡台灣的犯罪嫌疑人?
50.天宮飛彈也被滲透,細思極恐
51.簡體字的國家,常常感受不到「親」情
52.中國郵票上的老虎也躺平?
53.中華圈渣男
 
第五章:說說台灣外交──現在走到「國際」的哪裡了?
54.沒有中美台三角關係
55.美國人也來蹭熱度
56.副總統胸前的中華民國徽章
57.金錢外交還是價值觀外交
58.為何東中歐國家先跳出來支持台灣?
59.台灣可能會不小心成為國際社會的麻煩製造者
60.日本的「挺台派」和「和中派」
61.其實沒有必要談日本版「台灣關係法」
62.石原慎太郎與台灣
63.說日本災區食品有毒是對日本國民的侮辱
64.不開放萊豬也能加入CPTPP絕對是天方夜譚
65.擋在台灣國際化道路上的一塊大石頭被搬走了
66.要美軍來,又拒美豬,這是「巨嬰性格」
67.台灣水果是自由民主的名片
68.與民協力的台灣模式讓世界刮目相看
 
第六章:說說台灣社會──我在台灣看到了這些不一樣的地方
69.台灣人能夠拋下歷史包袱嗎?
70.湯德章大道提醒大家不要忘記歷史
71.台灣的民粹和假新聞氾濫
72.凡是標題帶驚嘆號的,都可以懷疑是假新聞
73.多元文化的台灣,處理外來黑工或許比日本好
74.還有很多比藻礁更嚴重的環保課題
75.只要民主國家認定的疫苗都是好的疫苗
76.台灣核電的風險太大
77.十八歲公民權會給台灣政壇帶來新氣象
78.日台的棒球交流
79.李前總統「台灣和牛」的故事
80.為普通一餐而排隊的文化
81.桃園神社有一些違和感
82.日本的「櫻花前線」有可能向南延伸到台灣嗎?
83.台灣的消費力真的很強
 
附錄 汪浩力挺!和矢板一起「說三道四」
有一句話叫「目擊者責任」/要走入國際社會,需要克服心理障礙/對於難民,不該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當左右問題遇上統獨問題糾纏不清/在高度宗教化的台灣/兩蔣問題不只是政治/確實存在媒體資源不足的問題/「亡國感」與政論節目

 

試閱


【節選】第一章:說說台灣政治I──走李登輝路線時,要帶上幾成的蔣經國?

在本土化的路上,和不同立場的人合作


我覺得李登輝是一個理念非常清晰的人。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可以和與自己理念不同的人合作,這是常人非常難以做到的事情。他當上總統之後,和他合作的人從俞國華、郝柏村、李煥、宋楚瑜、連戰,到他最後離開國民黨,變成完全的台灣本土勢力的代表。

雖然一路上和他合作的親密夥伴,最後都分道揚鑣,但是在某種意義上,李登輝並沒有變。他是有自己理念的人,為了理想不得不在每個不同階段和不同的人合作,一路走下去,他是非常孤獨的。在他「身為台灣人的悲哀」這句話的背後,尤其可以想見這種孤獨。

李登輝實現他理念的曲線,和台灣人的本土意識的曲線是一致的。一九九二年的時候,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人只有百分之十七;但二〇二一年六月份做的民調中,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有百分之六十三。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又是中國人的,在一九九二年時有百分之四十六,現在則是百分之三十一。一九九二年年認為自己只是中國人的,當時有百分之二十五,但現在只有百分之三再多一點。台灣的民意在這三十年的變化過程,正是李登輝一路上和不同的人合作,最後把台灣帶到本土化的歷程。

我覺得李登輝很了不起的地方是,雖然他不停地更換合作伙伴,所以每一個合作過的人都罵他,但是他的每一個敵人,最後都壽終正寢。他的競爭對手在晚年都活得都很滋潤,幾乎每個人都活到快一百歲。

台灣過去是少數族群統治多數族群,這種社會結構,一旦讓多數族群翻盤,少數族群往往會出現血債血還的情況,這種現象在人類歷史上多次出現。在其他國家,如果要實行民主化可能會死很多人,但台灣的民主化、本土化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中雖然出現過很多抵抗勢力,但是李登輝真正實現了寧靜、和平的革命。

李登輝採用一種非常軟性的、理念非常堅強的、一種悲天憫人的方式,讓台灣沒有發生很劇烈的暴力衝突和仇恨,就實現了民主化,而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李登輝高超的政治藝術。

我也在這裡聊一下陳水扁。很多人認為李登輝在暗地裡支持陳水扁,但實際上並沒有。比如說在選舉台北市長時,李登輝在最後一刻是支持馬英九的;他把馬英九的手舉起來,說他支持這個新台灣人。

二〇〇〇年總統選舉的時候也是如此。國民黨的支持者認為李登輝偷偷支持陳水扁,所以跑到李登輝的官邸前面抗議,要求李登輝下台。但我在採訪陳水扁時,他和我說,李登輝真的沒支持過他。

李登輝支持的是具有台灣價值的人。他和陳水扁交接總統職位的時候,告訴陳水扁說,《國統綱領》和《中華民國憲法》,是支撐台灣安全的兩個支柱。它們就好像是一座帳篷的支柱,你在帳篷下面自由行動,做什麼都可以,但是不可以把帳篷掀翻了。

這是李登輝給陳水扁的建議,所以陳水扁在就任總統的時候提出「四不一沒有」(「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本人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議題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

但是二〇〇〇年後,李登輝支持成立的「台灣團結聯盟」,和民進黨發生爭奪選票的衝突,導致李登輝和陳水扁兩人因此漸行漸遠。一直到陳水扁從監獄出來以後,兩人才再次和解。

所以我認為他們兩人之間絕對沒有什麼密謀。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台灣本土意識和本土價值比較強的政治領袖。

【節錄】第四章:說說中國與台灣──真的很難擺脫那個簡體字國家的糾纏

有些人是不得不當統戰樣板


北京冬奧將在今天(二〇二二年二月四日)開幕,台灣有四名選手參賽,開幕前發生競速滑冰選手黃郁婷在IG上傳身穿中國隊服的照片,引發熱議。有一些人要求對黃選手進行相應的處罰,也有一些人說要冷靜看待這件事情,不要太玻璃心。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台灣問題的外國媒體人,我認為,這件事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應該重視。

首先試想,如果有一個台灣的選手在訓練時,穿的是朋友送給她的日本的隊服或美國的隊服,或許沒有什麼人注目,說不定還會被媒體寫成一段佳話。這是因為日本和美國和台灣關係良好,對台灣領土和主權都沒有野心,也沒有像中國一樣想方設法在國際上打壓、矮化台灣。

今天的中國和台灣是對立關係,中共的飛機天天繞台,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準戰爭狀態。而中國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推翻台灣現在的民主政體,把中國的五旗紅星插在台灣的領土上。

這個時候,代表台灣的運動員穿上配有中國國旗的運動服,非常不合時宜,容易引發引狼入室的遐想。

第二,中國和台灣雙方的關係並不對等。因為台灣選手穿有五星紅旗的服裝,或許會引起一些網路上的批評,但基本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反觀,如果有一個中國選手,穿著一件綉著中華民國國旗的服裝,不但他的選手生命將會結束,甚至有可能引來牢獄之災。

對於這種不公平的雙邊關係,台灣方面應該積極喝停,這不是自由的問題,而是尊嚴的問題。

第三,今天的台灣的外交環境非常艱難。很多民主國家頂著中國的巨大壓力在積極支持台灣。這個時候,代表台灣參加國際賽事的選手一舉手一投足,都倍受國際社會矚目。

如果身穿中國隊的隊服,可能向全世界發出「台灣也希望統一」的錯誤信息,容易被中國政治利用。當然,黃選手還很年輕,可能並沒有想到這後面複雜的背景。不知者不怪。

我認為,台灣政府需要做的事情並不是處罰黃選手個人。台灣社會不應該把她當作統戰樣板加以聲討,而是出台有關規定,防止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

黃郁婷根本不夠樣板,只是她正好趕上北京冬奧會這個舞臺,她人就在那裡,應該是被當作樣板而她沒辦法抗拒。所以我覺得批評這樣的樣板沒有意義,該批評的是那些自己主動蹭上去當樣板的台灣人。

中國幕後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操作,我們要明白實際上的情況非常複雜。比如說,有四個台灣人在中國,其中一個人很不幸被當成樣板,而另外一個人不想當統戰樣版,看情況不妙連夜跑回;然而另外兩個人沒跑,原因也許就是因為他們笨,不懂得中國的操作,沒反應過來,因此下一個樣板也許就是他們其中一人了。

很多歌手都屬於這種情況。比如用閩南語唱〈我們同唱一首歌〉的那位,因為內容被指有統戰意義。雖然中國國台辦稱讚這是「台灣同胞堂堂正正表達認祖歸宗的思念」,但我的看法是,並不是這位歌手不愛台灣,而是中國此時需要統戰樣板,剛好輪到他了。而他如果要賺中國的錢,就無法拒絕。像這樣的人,因為他們涉入中國的圈子已經太深,如果要跳出來的話也需要一些時間。

我聽說有些還沒來得及跑回台灣的藝人,國台辦找他們談話,說他們要在中國發展,就必須遵守三條原則。第一條是放棄外國國籍(如果有的話);第二條是減少收入,比如變成現在的三分之一;第三條是逢年過節要出來表態,說自己支持一個中國、是龍的傳人之類的話。

不論你是藝人還是工程師,我想提醒台灣人的是,要明白中國的政治和它的統戰術。放棄國籍好像不是問題,之後還可再申請。收入減少似乎也不是問題,也是比在台灣賺得多。但是再過幾年,你不具備統戰價值後,你就可能和中國人一樣領固定薪水。這種事情一定會慢慢發生。那些覺得在台灣賺的只是小錢,所以就接受統戰的台灣人,基本幾年之內就被掏空了。

【節錄】第五章:說說台灣外交──現在走到「國際」的哪裡了?

為何東中歐國家先跳出來支持台灣?


立陶宛的台灣代表處的設置是一個代表性的事件,可以說是開了西方民主國家支持台灣的第一槍。

為何是立陶宛開第一槍?我認為波羅的海三國當年是深受蘇聯的壓迫,在九〇年代初期,經過抗爭才獲得了這種獨立和自由。三十年前上街頭抗爭的大學生現在已經變成了國家的總理或部長,開始掌權。出於這種經歷,他們支持台灣,展現的就是價值觀外交。所以,在立陶宛設代表處這件事情也可以看作是台灣堅持價值觀外交、放棄金援外交的重要分水嶺。

當然背後也有美國因素,美國也是讓他們衝在前面。但不管如何,對台灣而言,這絕對是一個開展新的外交模式的機會。多年以來,在台灣問題上,歐洲國家按照中國的要求和吩咐來做的這種模式、所謂的一個中國政策就此瓦解了。

在這裡要談一下,這個代表處雖然叫做「台灣代表處」,但實際上和台獨一點關係都沒有。之所以有問題,只是中國面子上的問題,所以你不能叫台灣,只能叫台北。然而,這對台灣而言是非常屈辱性的感覺。

但是我也要對台灣某些媒體的說法表示反對。支持台灣的波羅的海三個國家,台灣過去叫人家「波羅的海三小國」,現在依舊有人這樣叫。但是這三國國家的面積都比台灣大。你才多大啊?你叫人家小國?我覺得這就是中國的思維方式在作祟。

中歐國家斯洛維尼亞總理亞內茲‧揚沙(Janez Janša),在接受印度媒體採訪時透露:「斯洛維尼亞政府正在計劃效仿立陶宛,與台北建立互惠的貿易辦事處。」同時,他也說:「如果中國繼續對民主台灣及其在歐盟的新朋友施壓,將適得其反。」

這番談話引起了中國的強烈反彈。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立刻回應,稱「我們感到震驚,並強烈反對」。同時恐嚇「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如果斯洛維尼亞繼續和台灣發展關係,中國很可能對其發動經濟制裁和外交報復。

作為一個遠離台灣海峽的歐洲國家,斯洛維尼亞能夠在這個時候勇敢地跳出來支持台灣,最大的理由應該是「正義感」。

斯洛維尼亞和立陶宛比較相似,都有過被獨裁國家霸凌的經驗。三十多年前,立陶宛是第一個從前蘇聯獨立出來的國家,而斯洛維尼亞則是第一個宣布從南斯拉夫獨立的國家。當年參與獨立運動的熱血青年們,現在已經成為了總理、部長和國會議員。他們最看不慣的,應該就是強權國家的霸凌行為了。

亞內茲‧揚沙在訪談中,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段話是:「如果台灣人民在沒有軍事壓力、沒有欺騙的情況下想加入中國,我們支持;但是,如果台灣人民想過自己的生活,我們也支持。」這表明了,他最後會尊重台灣人自己的選擇。我想,這應該也是所有民主國家人民的心聲。

這幾年,國際社會上支持台灣的聲量越來越大。我認為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台灣人民在捍衛主權和生活方式上,做出了明確的選擇。不管是二〇二〇年蔡英文總統的八百一十七萬票當選,還是韓國瑜高雄市長的被罷免,以及二〇二一年國慶日蔡英文總統發表的「四個堅持」和同年十二月「四大公投」的結果。這些都在在表明了台灣不想被中國吞併,要和世界站在一起的堅定意志。

當然,國際政治有理想的一面,也有殘酷的一面。在設立台灣代表處這件事情上,中國也已經採取最大的力氣、各種手段來壓制立陶宛;立陶宛內部也出現各種反對聲音,也傳出名字再改回「台北」的新聞。面對毫無底線的中國的種種威脅施壓,立陶宛和斯洛維尼亞能不能把全面支持台灣的立場堅持到最後?的確很難預測。

在博弈最緊張的時刻,烏克蘭戰爭打起來了,而立陶宛又變成支持烏克蘭的最前線。如果烏克蘭最終獲勝,立陶宛一定是信心爆棚。但如果沒打仗的話,立陶宛設置台灣代表處這個事情,真的很可能會被中國壓制住。這就是外交博弈的殘酷現實。

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後像斯洛維尼亞這樣跳出來支持台灣的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多。而中國的種種打壓,會讓他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越來越差,越來越孤立。

【節錄】說說台灣社會──我在台灣看到了這些不一樣的地方

桃園神社有一些違和感


日本正月裡最重要的活動叫做「初詣」,也就是新年第一次的神社參拜,感謝神靈保佑過去一年平安度過,並祈求新的一年能夠順利安康。

今天上午我和家人去了台灣唯一保存完整的桃園神社,完成了元旦的「初詣」。在神社裡看到了很多日本人,攜家從台灣各地趕來參拜,而神社周圍的環境優美,參道丶手水舎、石燈籠、銅馬等,幾乎和日本的神社完全一樣,只是鳥居的頂部被拆掉了一條橫樑,變成了「雙十」的模樣。

據說日本統治時代,全台灣共有兩百多家神社,但是後來國民黨政權來台後,幾乎全部被拆掉了;其中最大的台北神社,被改成了現在的圓山大飯店,非常有中國宮廷風,如今也是台北城市一景。

桃園神社是因為在一九五〇年被改成了忠烈祠,才得以倖免。但是後來,國民黨政府為了抹去台灣的日本痕跡,曾有好幾次計劃拆除,是遭到了文化界的反對才保存下來。

神社門口有一九八七年重修時的桃園縣長撰寫的碑文,記載了桃園神社修繕工程始末。文中寫道,當時學者提出保留的理由是「其建築特色是仿唐的」;但以仿唐的建築特色為理由而保護日本神社,中間總有令人說不出的違和感。

另一個理由說,這個神社是「先總統蔣公領導對日抗戰取得光榮勝利之鐵證」,可窺見生活在威權統治下的學者們,是如何委屈求全。

不管怎麼說,要感謝當時的有識之士,為台灣留下了貴重的文化遺產和歷史傳承。

今天的桃園神社,裡面已經沒有了日本的神靈,供奉的是鄭成功、劉永福,以及國軍的抗日烈士,而橫匾上的成語是稱讚南宋岳飛的「萬古綱常」。聽說,近年殉職的警察、消防員的牌位也供奉在裡面,每年桃園市長都會來主持祭祀儀式。

多種文化結合在桃園神社裡,雖然有一些違和感,卻也象徵著台灣這些年來走過的複雜曲折的歷史。

對著神殿,我默默地合掌,許下了「日台友好、 台海和平」的新年願望。也在此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12917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2 則好評)
  • 39********001 說:
    2022-05-18
    矢板明夫先生是難得的奇人,此書是台灣難得出現的奇書,格外珍貴,83篇,台灣的媒體與名嘴都沒有的視角,台灣人都應該看一看。
  • el**irs 說:
    2022-05-16
    究竟「外國人」能不能對我們的政治、社會說三道四呢?書中最後的附錄,矢板明夫與汪浩的對談裡,他們提到「目擊者責任」這個觀點,我覺得有說服力,尤其他們也是實際生活在此的居民,政治本來就是眾人之事。此外,透過矢板明夫的視角與觀點,來看一些我們早就習以為常的事情,會啟發一些之前沒有仔細想到的面向,而且我覺得透過文字論事比看政論節目輕鬆,看書很不錯!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2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