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五百年東南亞史

日本 AMAZON 史地類排行榜No.1 「清晰易懂」讀者一致好讀推薦
  • 9 360
    40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亞洲史地東南亞史地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岩崎育夫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廖怡錚
  • 出版社: 商周出版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8/05/05

出版情報

似遠又近東南亞,一書全解多元和諧體

2024/10/18 「你會用什麼顏色代表東南亞?」 在設計《地緣政治:東南亞利多交會》新書封面的過程中,明白文化地緣政治編輯部不斷熱烈討論,最後得到幾個結論: 第一,東南亞是繽紛的顏色,多元又活力喧嘩。 第二,東南亞是鮮豔的顏色,每個國家的存在感都極強,難被忽略。 第三,東南亞是矛盾的顏色,軍事情勢緊繃,卻滿溢淘金企圖。 第四,東南亞是包容的顏色,它擁有一種本事和特質,能把紅與綠這兩種超對比色彩融合得賞心悅目又理所當然,不斷翻新你對未來的想像,並且挑戰你對和諧的定義。 於是,編輯部最後選擇了這一款自信進取的封面設計。 的確,東南亞是台灣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緣區域,正當你覺得已經懂得它,卻馬上又發現其實你好像全然不懂。東南亞這種既遠又近的特質,總是不斷喚起我們的好奇心,包括歷史文化、地緣政治、經濟產業,與地理人文。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緣政治:東南亞利多交會》的編輯過程中,編輯部重視東南亞有機體的呈現,這本書不僅融合了與東南亞相關的地緣特色、自然人文、當代現場、名家觀點等多元面向,也搭配珍貴照片與詳細圖表,把東南亞的重要精華全部匯聚在一本書裡,只要翻開其中一個篇章好好閱讀,一個專屬於你的東南亞洞見就會油然而生。 東南亞在歷史上曾受過印度、中國、伊斯蘭、歐洲四道文明強勢沖刷,形塑「被動包容」的地緣特質,並且在經歷二戰與冷戰之後,底定了十一國格局。各國之間有個共識,也就是相互尊重、彼此克制,即使遇到衝突,也盡量存異求同,短短五十多年間就達成了「東協默契」,成就嶄新地緣認同,與遠在西方的歐盟相互輝映。 不過,儘管東協達成共識,但東南亞的情勢卻處在「風口浪尖、熱火烹油」的兩個極端狀態。自從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全球供應鏈逐漸從中國外移,各種利多商機紛紛在東南亞匯集。而東南亞本身也是地理與地緣政治的十字路口,南北向連結亞洲與大洋洲,東西向連通太平洋與印度洋,咽喉點海峽密布,扼守全球能源重要通道。東南亞憑藉地緣優勢緊緊掐住中國一帶一路的脖子,可是中國反向以九段線往南海伸出垂涎的「紅色舌頭」,讓東南亞與全球都傷透腦筋。 當然,東南亞自身「被動包容」的地緣特質,就像風中之竹,以被動者姿態,巧妙地把主動權拿在手裡,並且企圖教化那些想要涉入東南亞的大國,構建東南亞應有的區域秩序。只要是攸關全球的未來發展,無論是政治戰略或經濟整合的規劃布局,任何一個國家絕對不會想要錯過當前的機遇,都亟欲成為東南亞的最佳戰略夥伴。 明白文化的《地緣政治》系列是台灣第一套本土自製、第一套兼具本土與國際觀點、第一套穩定發行的地緣政治叢書,獲選文化部「文化黑潮之拓展臺流文本外譯Books from Taiwan(BFT)2.0計畫」書單,獲邀前進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又因雋永文筆,被正式選入高中國文教科書,被選為大學課堂指定讀物。 《地緣政治:東南亞利多交會》是適合全年齡閱讀的地緣政治系列專書,讓我們一同參與一場東南亞嘉年華會式的知識饗宴。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從西方殖民地到動盪的民族國家 從多元地域到東協經濟共同體
通盤理解東南亞的最佳入門書,終於問世
 
 
日本 AMAZON 史地類排行榜No.1 「清晰易懂」讀者一致好讀推薦
參與現在,打造未來,一本掌握東協區域核心特質
 
西方列強、印度、中國一帶一路,外來勢力如何影響東南亞?
排華暴動、羅興亞人衝突、伊斯蘭教激進派,族群的多元性如何牽動地緣政治?
戰後東南亞各國的獨裁統治,跟經濟開發主義之間如何取捨?
ASEAN如何形成?東協十國未來如何統合?亞洲共同體真能實現?
 
這個在赤道上歧異曖昧的地域,地理環境或歷史發展都跟臺灣極其相似,繁複而顛沛動盪。如今東協成立,躍昇全球第三大市場,坐擁 6 億 4 千萬人的巨大經濟潛力;與東南亞共生共存的台灣,必得正視此一趨勢,站在高度同質的基礎上尋求兩地合作。
 
作者是日本知名區域研究權威,研究東南亞發展逾三十年。本書以「什麼是東南亞」為核心意識,以獨特的人文俯瞰視角切入近代歷史脈動,歸納政經關鍵特色,遙指東協未來趨勢。唯有先掌握地域整體特質,才能順利進入各國脈絡;要理解什麼是東南亞,就從「存異求同」的概念開始──在保存各自多元性的前提下尋求統一(Bhinneka Tunggal Ika)。
 
→ 三種角度,專文介紹
吳象元│《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版資深編輯
林開忠│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張 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 專業人士,多元推薦 
宋鎮照│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暨政經所特聘教授
阿 潑│文字工作者
林韋地│季風帶文化董事
胡金倫│聯經出版總編輯
張慧慈│作家,著有《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
陳夏民│出版人,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黃宗鼎│獨立評論@天下「東南亞風輕史館」專欄作者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鍾淑敏│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作者

岩崎育夫


1949 年生,畢業於立教大學文學部,曾任亞洲經濟研究所地域研究員,現任拓殖大學國際學部教授,研究專長為東亞及東南亞的政治經濟發展。曾以《華人資本的政治經濟學》一書獲得1998年每日新聞社亞太獎特別獎。其他著作有《李光耀:在東西的夾縫間》(岩波書店)、《新加坡史:菁英開發國家的200年物語》、《何謂亞洲政治:開發、民主化、民主主義再考》(中公新書)、《亞洲的國家史:民族、地理、交流》(講談社)等。

譯者

廖怡錚


臺中人。畢業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臺灣史研究所、早稻田大學日本語別科。著有碩士論文《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專書《女給時代── 1930 年代臺灣的珈琲店文化》,譯有《巨龍的胎動》、《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

目錄

推薦序 為何要從日本觀點讀東南亞史/吳象元
推薦序 存異求同下的東南亞華人/林開忠
推薦序 摸索一個描述東南亞的方法/張正

前言
序 章 東南亞的土著國家
第一章 歐洲的殖民(16~19 世紀)
第二章 日本的占領統治(1941~1945 年)
第三章 獨立與混亂(1945~1964 年)
第四章 開發主義國家與民主化(1960 年代後半~1990 年代)
第五章 經濟開發與發展(1960 年代後半~2000 年代)
第六章 地域機構 ASEAN 的理想與現實
終 章 何謂「東南亞」

結語

序/導讀

推薦序 
為什麼要讀日本觀點的東南亞史?
 

吳象元 《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版資深編輯


2014 年 5 月,我在咖啡店收到當時的總編馬力歐寄來的一封信:「我們有個朋友在緬甸,打算做緬甸週報,我會請你當窗口去聯繫,你覺得呢?」

當時我對緬甸的認識只有翁山蘇姬和中緬邊界衝突,對這顆東協未來之星幾乎一無所知,神奇的是,當回覆「可以試試看」,就迅速接到一通從仰光打來的電話──這便是《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的源起。

這趟前往「富饒之國」的旅程,讓我見證一個處女地在開放後,各國是如何插旗進駐,也經歷台灣國合會在緬甸開設海外辦事處、谷歌翻譯緬甸文正式上線、翁山蘇姬為首的全國民主聯盟執政,更別說二○一五年仰光證交所、首間肯德基(KFC)開幕兩件大事,當然,也學得如何在餐廳點菜和與計程車司機喊價的小撇步。

而不管是整理新聞或與駐緬作者閒聊,都無法忽視日本在緬甸的影響力;凡舉啤酒、汽車或投資標的,皆可見其布局的影子,例如仰光證交所是由國營的緬甸經濟銀行(Myanma Economic Bank),和日本大和研究中心(Daiwa Institute of Research)及日本交易所集團(Japan Ex-change Group)共同創立。除緬甸外,日本與東協多國也都有官方或民間互動,深耕程度不容小覷。

究竟為什麼日本與東南亞如此緊密?是為了制衡中國,抑或有其歷史背景?

從二戰入侵東南亞到促進區域繁榮有功

關於這個疑問,本書《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五百年東南亞史》給了清楚的答案,作者岩崎育夫透過歷史回顧和經貿數據爬梳,呈現日本和東南亞的互動。從十六世紀末恰逢明朝海禁政策,為間接取得來自中國的產品與資源,日本商人奔走來往東南亞;又因江戶時代打壓基督徒,使教徒漂洋過海,菲律賓、泰國、越南、柬埔寨遂建立起日本人社區;一戰後,日本企業在東南亞快速發展,二戰期間日本入侵東南亞多國,東南亞更成為補給日軍的大後方;直到近代,日本與東協則轉為在各領域上並肩合作。

日本這種進出東南亞的行為,背後其實有著深層的南進論思想脈絡。政治學者矢野暢兩部探討南進的巨作《南進的系譜》、《日本的南進史觀》,就盤整了這種源遠流長的南方進出觀。從明治後期對南洋(戰前日本對東南亞的稱呼)的關注與浪漫的南進想像,到大正期實際的經濟投資,最後演變至昭和期軍事占領的大東亞共榮圈,背後都是這套南進論的思想在運作。而殖民地台灣做為進出東南亞的大門,也在南進論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近年來,日本與東南亞互動密切:2011 年緬甸改革開放後日本積極搶進,投入大量資源和資金,除了對迪拉瓦(Thilawa)經濟特區提供援助,2013 年 5 月首相安倍晉三訪緬時還一筆勾銷十八億美元債務;2016 年 1 月,緬甸仰光一條電氣化鐵路完成,其中兩台舊電車分別來自大阪和福岡;同年 11 月,緬甸實質最高領袖翁山蘇姬訪日,安倍晉三又表示將提供八千億日圓援助;而目前的「仰光 2040 城市規畫」,也是由日本協力機構 JICA 主導。

日本與緬甸在投資、城市建設、電車等項目合作無間,和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也在安全、長照、交通等領域交流頻繁。

2016 年 11 月馬來西亞首相納吉訪日,日方表示提供兩艘大型巡邏船,並將積極爭取「隆新高鐵」招標案;隔年 6 月,越南總理阮春福接棒赴日,簽訂《日越雙方全面深化戰略夥伴關係共同聲明》,日本表示將提供一千億日圓援助,還將培訓一萬名越南看護,以迎接高齡化社會來臨;同年 11 月,話題性十足、且擺盪於中美關係的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也來到日本,當時安倍又承諾一兆日元經援及低利貸款,項目包括地鐵、防洪計畫,並協助重建受恐怖攻擊影響的馬拉韋市(Marawi)。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018)3 月剛宣布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的叫車軟體龍頭 Grab,也於去年 8 月宣布新一輪二十五億美元募資的投資者之一為日本汽車製造商 Toyota。

除此之外,日本還擔負起東協區域安全訓練者的責任。2016 年安倍晉三於東協日本高峰會上就表示,目前正訓練來自東協的一千名海上保安員,當時在同一場合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更是讚賞日本對促進區域穩定與繁榮有功,並表示東協和日本的交流項目還包括災害管理、海上安全、教育和旅遊。


從福田赳夫到明仁天皇

眾所皆知,戰時企圖在東南亞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曾是日本避而不談的歷史,本書作者岩崎育夫卻未回避,開闢獨立章節〈日本在東南亞的占領統治〉詳實陳述日本戰時於東南亞的「三大蠻橫行徑」,包括新加坡屠殺華僑行動、菲律賓「巴丹死亡行軍」、和「泰緬鐵路」造成四萬二千人至十二萬五千人因勞務而死的史實。

至於為何這段血淚史並未阻擋日本與東南亞的合作?岩崎育夫是這樣解讀:冷戰時期,東南亞多國諸如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藉著日本政府的開發援助和投資貿易,與日本保持著緊密交流;冷戰結束後,越南和緬甸等國也為了國內經濟開發事業期待與日本合作。對日本來說,為了經濟上的生存,必須與外國進行貿易和投資,而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東南亞國家便是最佳對象。根據岩崎育夫書中提供的數據,2014 年日本對東南亞的援助金額為三十九億二百三十九萬美金。

除挾著雙方各取所需的情勢,讓日本從二戰期間帶著野心「南進」東南亞,到對東協外交政策轉為援助要角,1977 年的一場外交出訪更定調了日本的轉變。當時的日本首相福田赳夫於訪問馬尼拉期間,宣布日本對東南亞外交政策的三大精神:

一、日本不會成為軍事大國,將會致力於為東南亞及世界各地的和平與繁榮做出貢獻。
二、日本將與東南亞各國構築心連心的相互信賴關係。
三、日本將以對等的立場,支援並配合加強東協各國的堅韌與團結,致力推動東協和印度支那三國的相互理解,促進東南亞全域的和平和繁榮。

這被稱為「福田主義」的三大原則,不只讓全世界放下對日本的提防芥蒂,重新定義日本與東南亞的關係,也預告日本與東南亞各國關係將更為緊密。而繼福田赳夫後,2016 年 1 月日本又再度向東南亞傳達和平訊息。

為慶祝建交六十年,高齡八十三歲的日本天皇明仁,偕皇后美智子風塵僕僕訪問菲律賓,期間兩人特地前往菲律賓民族英雄黎剎紀念碑(Bantayog ni Jose Rizal)獻花,並赴二戰陣亡將士墓致意。

明仁天皇的菲律賓之行,讓日軍在二戰期間的歷史成為話題,戰時曾為慰安婦的菲律賓婦女,也在天皇所到之處舉牌抗議。明仁此行並未提及慰安婦議題,不過在參訪陣亡將士墓時的致辭中表示:「在先前與菲律賓的戰爭中,犧牲了菲律賓人、美國人、日本人眾多生命,其中菲律賓市內戰還造成許多無辜菲律賓市民受害,我對此常念在心,希望借這次訪問表達心意。」明仁天皇口中的內戰,意指發生於 1945 年 2 月 3 日至 3 月 3 日期間造成十萬人死亡的「馬尼拉戰役」,當時美日兩軍在菲律賓本土作戰,終結了日軍對菲律賓的占領,卻也讓馬尼拉遭到嚴重破壞。

日本對東南亞頻頻遞出橄欖枝,從外交斡旋角度自當有與中國分庭抗禮的意味,以及在南海爭議海域的資源爭奪戰裡不致缺席。但也不能忽略,日本已持續透過半世紀的和平宣告與經貿援助,努力撫平過去留下的傷口。

我們可以從東南亞學到什麼?

日本電視節目《移居世界祕境日本人好吃驚》,內容是以挖掘移居世界各地日本人的故事為主軸,其中一集劇組來到寮國的豐沙里省鳥頭烏村。在這位於中寮邊界的小村落,有個名叫川口良子的小姐,2015 年透過組織「日本之心」被派遣到寮北,在醫療資源嚴重缺乏的村莊擔任醫療志工。

從福田赳夫、明仁天皇到川口良子,在在都傳達了日本與東南亞的正面交流,岩崎育夫也在書中列出兩點「從東南亞學習的事」:一為東南亞各國的政治體制,讓「民主政治」呈現多元樣貌,二為東南亞國家提供「小國內心世界」的線索,讓世界不再只有大國的聲音。而從本書開頭便強調的印尼立國精神「存異求同」,不只讓民族、宗教、語言、地形相異的東南亞各國透過「東協經濟共同體」團結合作,也是近年烽火四起的世界所能學習的對象。

2017 年,因製作《我們才是「新南向」:六座城市代表的東南亞故事》專題,我訪問多位在東南亞工作或留學的臺灣年輕人,印象最深的,是即便各國都市都在大興土木,卻仍保有各自特有的食物、服裝、傳統或交通工具:你可在清邁吃到包裹各式香料的泰北香腸,在河內穿上越南國服奧黛,在仰光茶店高歌一曲,或乘吉普尼穿梭馬尼拉街道,而這便是東南亞最有意思之處。

相隔四年,那通開啟這趟「下南洋之旅」的電話已升級成《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版》,接洽超過七十位駐地在東南亞的台商、學生、NGO 工作者、記者、外交官、創業者、背包客、教師、研究人員、學者、自由工作者,也和許多在地媒體朋友結為網友;透過他們的文字和觀察,使東南亞變得更加活靈活現。臺灣目前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這本《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五百年東南亞史》正是值得參考的入門好書,同時也可讓我們思考:能從東南亞學到什麼?尤其臺灣擁有上百萬因工作或婚姻從東南亞各國移居來臺的新住民,我們更不能對這些最熟悉的鄰居置身事外。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77437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1*14.8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10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