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維也納之心:疫情時代的德語筆記

維也納,對文化生活極度渴望的美好城市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1)
  • 6個人喜歡
  • 79 379
    48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各國觀察歐美觀察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蔡慶樺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菓子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1/08/11

出版情報

輕盈穿梭的語言之書:《維也納之心》

2021/09/13 想到維也納,會想到什麼關鍵詞呢?是莫劄特,佛洛伊德,茨威格……,是音樂之都,文化與書香濃鬱的懷舊之都,世界聞名的咖啡館之城,還是奧匈帝國的光榮過往? 擁有眾多讀者的作家蔡慶樺,不只底蘊深厚,藉著這本新書《維也納之心:疫情時代的德語筆記》除了談他的多元閱讀也談歐洲生活現場,讓讀者可以看見遠方,看見真實生活與歷史對應場景,甚至穿梭時事、哲思與文化掌故,探看旅人也未必有機會觀察到的事。 這部大疫下之作,穿插的曲折風景也超乎預期。席捲全球的疫情,也同樣鋪捲維也納,餐廳可不可開,賣書可不可賣,咖啡館還開不開?這些小事也成了大事,如何決定,怎麼生活,也成了每個城市得找自身因應之道的疫情心事。而維也納作為歐洲的文化之都,作為一個「由一些咖啡館所建起來的城市」,仰賴咖啡館而活的人們,如何在生活中向疫情戰鬥,又該如何面對這一連串的意外? 凡此種種,歐陸生活非常時期無可避免的必要挑戰,時代發帖與不同文化衝擊等,都不難在作者新書中找到線索與解答。而原要談德語閱讀與生活觀察的書,也因為疫情籠罩,甚至遭逢2020年底的維也納恐攻事件,把一個特殊而多變的年代現場,也一併生動記錄下來。 蔡慶樺老師不只書寫過多本著作,包括談德國社會文化,談法蘭克福城市歷史,談歐洲哲學家等,涉獵多樣的主題,幾乎本本精彩。而他對德語的熱愛與用功程度之深,以及分享的熱情,更令人訝異。這一次,讀者終於可跟著作家的步伐,走入維也納。即使對維也納感到陌生的讀者,也能不費力地走入這座瀰漫咖啡與書香的城市核心,感覺其文化精神而被觸動。 在作者筆鋒精準與輕快的駕馭下,一部迷人小品卻氣象萬千,令人拍案。他以清醒的洞察眼光帶我們探看跨領域的事物,領略維也納的文化精神,不只探索了語言與閱讀樂趣,也窺見他日日深入書海的閱讀日常。《維也納之心》不只精簡詩意,輕快而俐落,更寫出他筆下新風格。作家深厚的學養,驚人且不懈的廣博閱讀,渴求真理的心與求知探索的精神,正是其中答案吧。而一部部理想的作品,自然也隨一位理想的作家誕生。 一如德語走上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繁花盛景,作家帶領讀者前往之地,更展現他抽絲剝繭,深入淺出的功夫,穿越不同學門的厚實牆垣,開啟讀者更遼闊的視野,此外把德語區的德,奧,瑞士等文化風景相較,也令人玩味。作品有如萬花筒般藏著多元璀璨。如是,一部隨筆小書,乘載豐富又彷彿有輕盈的雙翼,對德語學習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見深層的文化內涵,即便對德語不瞭解的讀者,瞥見書中談文化衝擊與生活觸角的哲思,也是好看的。不誇張地說啊,在作者練就的妙筆下就連談起艱澀的德語,都令人覺得有滋有味起來。比如喝到杯底的是小花咖啡,還是雙劍咖啡?一語就道出了生活的核心風景。當然更多有趣的文化探索,留待讀者親自開卷體會。 語言是為了抵達,也是為了到來,而一本好書存在的真義不也是如此嗎?也許在這樣的大疫時代,無法飛行而困坐愁城者,正需要這樣一本可以呼吸,可以深思的書,與德語與歐洲文化相關,但其靈動與哲思,卻又超越語言之外。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特別收錄:全書附作者攝影彩圖四十餘張,精彩又經典。

 

「沒有哪座歐洲城市如同維也納一般,

對於文化生活有這樣充滿熱情的渴望。」

 

「在接觸奧地利德語及歷史的過程,我常有親切的感覺。

奧地利不是台灣,但卻常常讓我想起台灣。」

 

作者以德語關鍵字為路標,

這次聚焦奧地利的書寫與閱讀,

藉語言文字打開生活奧祕,

引領讀者一同走入歷史人文薈萃的歐陸文化。

 

作者近年來駐派於維也納工作之餘,也勤於記錄對歐洲城市的觀察與思索。

醉心德語的他,持續以德語作為悠遊的切面與引線探索,既哲思又浪漫,

呼引讀者一同深度窺見維也納,也廣及奧地利與德國,那迷人的咖啡與書香交融的歐陸國度。

 

 此外,撰寫此書前後,疫情席捲全球仍纏繞不去,歐洲封城的生活體驗在文中歷歷可見,作者也意外碰上維也納遭逢恐攻的城市氛圍。他清醒而理智的筆調爬梳與不倦的閱讀中,現實的沉重也輕快起來,觸角廣博也充滿趣味。

他筆下生動記錄著遠端現場,一個屬於你我都有感的特殊年代。

 

「疫情時代,那麼多災難與荒謬,那麼極端,

我們也許都習慣了日久異常是正常,也可說是卡夫卡式的一年。」

 

「這本書,是我在語言的世界裡,為對歐洲語言、歷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架設的路標。

我以五百到一千字左右篇幅講述一個字彙、片語、字句、典故、歷史。兩百篇筆記,篇幅不長。讀者可以在本書中看到奧地利的特色,雖然它總是被德國的光環掩蓋。」摘自前言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李忠憲 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隱性反骨》作者
周惠民 政治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神奇海獅 歷史部落客
劉惠安 輔仁大學德文系退休教授
鄭慧君 淡江大學德文系助理教授

編輯推薦

輕盈穿梭的語言之書:《維也納之心》
(文/菓子文化 邱靖絨)


想到維也納,會想到什麼關鍵詞呢?是莫札特,佛洛伊德,茨威格……,是音樂之都,文化與書香濃郁的懷舊之都,世界聞名的咖啡館之城,還是奧匈帝國的光榮過往?

擁有眾多讀者的作家蔡慶樺,不只底蘊深厚,藉著這本新書《維也納之心:疫情時代的德語筆記》除了談他的多元閱讀也談歐洲生活現場,讓讀者可以看見遠方,看見真實生活與歷史對應場景,甚至穿梭時事、哲思與文化掌故,探看旅人也未必有機會觀察到的事。

這部大疫下之作,穿插的曲折風景也超乎預期。席捲全球的疫情,也同樣鋪捲維也納,餐廳可不可開,賣書可不可賣,咖啡館還開不開?這些小事也成了大事,如何決定,怎麼生活,也成了每個城市得找自身因應之道的疫情心事。而維也納作為歐洲的文化之都,作為一個「由一些咖啡館所建起來的城市」,仰賴咖啡館而活的人們,如何在生活中向疫情戰鬥,又該如何面對這一連串的意外?

凡此種種,歐陸生活非常時期無可避免的必要挑戰,時代發帖與不同文化衝擊等,都不難在作者新書中找到線索與解答。而原要談德語閱讀與生活觀察的書,也因為疫情籠罩,甚至遭逢2020年底的維也納恐攻事件,把一個特殊而多變的年代現場,也一併生動記錄下來。

蔡慶樺老師不只書寫過多本著作,包括談德國社會文化,談法蘭克福城市歷史,談歐洲哲學家等,涉獵多樣的主題,幾乎本本精彩。而他對德語的熱愛與用功程度之深,以及分享的熱情,更令人訝異。這一次,讀者終於可跟著作家的步伐,走入維也納。即使對維也納感到陌生的讀者,也能不費力地走入這座瀰漫咖啡與書香的城市核心,感覺其文化精神而被觸動。

在作者筆鋒精準與輕快的駕馭下,一部迷人小品卻氣象萬千,令人拍案。他以清醒的洞察眼光帶我們探看跨領域的事物,領略維也納的文化精神,不只探索了語言與閱讀樂趣,也窺見他日日深入書海的閱讀日常。《維也納之心》不只精簡詩意,輕快而俐落,更寫出他筆下新風格。作家深厚的學養,驚人且不懈的廣博閱讀,渴求真理的心與求知探索的精神,正是其中答案吧。而一部部理想的作品,自然也隨一位理想的作家誕生。

一如德語走上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繁花盛景,作家帶領讀者前往之地,更展現他抽絲剝繭,深入淺出的功夫,穿越不同學門的厚實牆垣,開啟讀者更遼闊的視野,此外把德語區的德,奧,瑞士等文化風景相較,也令人玩味。作品有如萬花筒般藏著多元璀璨。如是,一部隨筆小書,乘載豐富又彷彿有輕盈的雙翼,對德語學習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見深層的文化內涵,即便對德語不了解的讀者,瞥見書中談文化衝擊與生活觸角的哲思,也是好看的。不誇張地說啊,在作者練就的妙筆下就連談起艱澀的德語,都令人覺得有滋有味起來。比如喝到杯底的是小花咖啡,還是雙劍咖啡?一語就道出了生活的核心風景。當然更多有趣的文化探索,留待讀者親自開卷體會。

語言是為了抵達,也是為了到來,而一本好書存在的真義不也是如此嗎?也許在這樣的大疫時代,無法飛行而困坐愁城者,正需要這樣一本可以呼吸,可以深思的書,與德語與歐洲文化相關,但其靈動與哲思,卻又超越語言之外。

作者

蔡慶樺

高雄出生,苗栗、臺南長大,後移居臺東。曾在政大外交學系、政治學系及德國魯爾波鴻大學哲學研究所求學,曾獲政大補助研究生赴國外短期研究、國科會/德國學術交流總署博士生赴德研究進修、國科會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等學術獎助,以研究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政治思想獲政大政治學系博士學位,並於德國進修期間獲歌德學院C2級語言考試檢定證書。現任職外交部,曾派駐德國,現駐於奧地利,對於歐洲德語區的思想、文化、語言、政治、文學、社會議題是著迷的閱讀者及書寫者。

作品有《德語是一座原始森林》(臺灣商務) 、《爭論中的德國》、《邪惡的見證者》(天下雜誌)、《美茵河畔思索德國》(春山)、《萊茵河哲學咖啡館》(聯經)等。此外,曾獲2018年及2019年人權新聞評論獎,曾入圍2019年台灣文學金典獎,並獲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

目錄

目次
前言

一切地上王國皆屬奧地利統治 A.E.I.O.U.
帝國的與王國的 k.u.k.
一切地上王國皆屬奧地利統治 A.E.I.O.U.
維也納之心 Wiener Herz
維也納大學拱廊中庭 Arkadenhof
華麗的客廳 ein prunkvolles Wohnzimmer
強尼的花園 Schanigarten
替代的總體性 Ersatztotalität
常客桌 Stammtisch
一位多才多藝者 Tausendsassa
那位咖啡館中的天使 Der Engel im Kaffeehaus

紅色維也納 Rotes Wien
誰要是攻擊我們中的一人 Wer einen von uns angreift
滾吧,你這爛貨! Schleich di, du Oaschloch!
奧地利媒體自律委員會 Österreichischer Presserat
開著的門 Offene Tür
死亡,這一定是個維也納人 Der Tod, das muss ein Wiener sein
維也納的幽靈 Spuk in Wien
紅色維也納 Rotes Wien
勞動的人哪,已覺醒!Mann der Arbeit, aufgewacht!
起點 Ausgangspunkte
歐托–華格納綠 Otto-Wagner-Grün
永續的維也納 Wienachhaltig
選舉與選擇 Wahl
五十歐元對你沒差嗎? Sind 50 Euro dir auch wurst?
其他地方也沒比較好 Woanders ist es auch nicht besser
拯救一整個世界 die ganze Welt retten
別搞砸了 Bau keinen Mist
永不忘記 Niemals vergessen

克服陰暗的過去 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
石里克 Schlick
論民主的本質與價值 Vom Wesen und Wert der Demokratie
沉默是不被允許的 Es ist nicht zu lässig zu schweigen
學術高中 Akademisches Gymnasium
華麗之廳 Prunksaal
奧地利之終結 Finis Austriae
英雄廣場 Heldenplatz
為公共福祉之故 aus Gründen des öffentlichen Wohls
369週 369 Wochen
森佩理特 Semperit
髒東西已經堆這麼高了 Su huh litt bei uns dr Dreck em Keller
勝利者司法? Siegerjustiz?
被偷走的孩子 Gestohlene Kinder
無神的青年 Jugend ohne Gott
國安部是我的艾克曼 Die Stasi ist mein Eckermann
罪與責 Schuld und Verantwortung
接種使人自由? Impfen macht frei?

我們生活在畢德麥雅時代 Wir leben im Biedermeier
最重要的東西  das A und O
一個都太多 einer zu viel
封閉的社會 Geschlossene Gesellschaft
人獨處不好 Es ist nicht gut für den Menschen, daß er alleine ist
滑雪假期 Skiurlaub
我們生活在畢德麥雅時代 Wir leben im Biedermeier
諸聖節 Allerheiligen
你的唱歌場次 deine offene Singrunde
分類 Triage
安全及緊急用途產品 Sicherheits- und Notfall-Produkte
照進黑暗的光 Licht ins Dunkel
好心的撒瑪利亞人 barmherziger Samariter
小象 Babyelefant
溜溜球效應 Jo-Jo-Effekt
過度補貼 Überkompensation
餐館經濟 Wirtschafftjobs
當個愛國者 Sei ein Patriot
攸關系統的 systemrelevant
瑞士起司防疫法 Swiss Cheese Model
生活伴侶 Lebenspartnerin
沒有藝術與文化的話 Ohne Kunst und Kultur
違反外出禁令 Ausgangssperre missachten
我真心感到痛苦 es tut mir wirklich im Herzen leid
快逃 die Füße in die Hand nehmen
我搞砸了 Ich habe es vermasselt
再見了,好好保重 Baba und foi ned

已用盡拉丁文 mit dem Latein am Ende
世間榮光就此消逝 Sic transit gloria mundi
純屬形式 pro forma
失去意義 ab absurdum führen
直接進入核心 in medias res gehen
正義無論如何須被實現 Fiat iustitia et pereat mundus
酒後吐真言 In vino veritas
潘趣酒之法 Lex Punsch
放棄與留職停薪 Karenz
香港,你何去何從? Quo vadis, Hongkong?
上訴法院 Kassationsgericht
已用盡拉丁文 mit dem Latein am Ende

阿斯珀恩雄獅 Löwe von Aspern
我愛,我歌 Ich minne, ich singe
不要買袋子裡的貓 Kaufen Sie nicht die Katze im Sack
踩在袋子上 auf den Sack gehen
聚集出一個世界 Thing
老婦之夏 Altweibersommer
我八十了 Ich bin auf achtzig
阿斯珀恩雄獅 Löwe von Aspern
馬鈴薯假 Kartoffelferien
每芬尼都得翻兩次 jeden Pfennig zweimal umdrehen
作響的硬幣 klingende Münze
李發斯柱 Lichtsensoren
約伯的消息 Hiobsbotschaft
九O年代新詞 Neologismen der 90er Jahre
皮洛士之勝 Pyrussieg
喪宴 Leichenschmaus
馬克思市 Karl-Marx-Stadt
字母表 Buchstabiertafel
米寇諾斯的暗殺者自由了 Mykonos-Attentäter auf freiem Fuß
德國規範標準 DIN
小花咖啡 Blümchenkaffee
無恥的科佩尼克事件 Köpenickiade

要有勇氣! Habe Mut!
要有勇氣! Habe Mut!
沉默的十年 Zehn Jahre des Schweigens
道別的溫柔 Abschiedszärtlichkeit
來巴登「巴登」吧! KOMM BADEN NACH BADEN
邏輯哲學論 Tractatus Logico-Philosochicus

序/導讀

前言 Vorwort

這是一本語言之書,也是思想之書,或者,也是時代之書。

使用德語多年,不管是生活上、工作上,或者閱讀時光,時常會遇見不同風景。那些片段是說中文的我與說德文的我,相遇、對話,甚至互相質問的時刻。這本書所記錄的許多筆記,記錄的都是那些直面另一個世界的自己。或者,也可以把這本書視為一本日記,因為書中的絕大部分篇章,都是我移居維也納以後,每日睡前記錄一點自己生活、閱讀、對話、思考及學習的心得。即使在德國居住多年,但來到奧地利後才深刻體會,這個國家有其獨特,尤其在語言上,我站在邊界,面對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如同回到當年開始學習德語的心情,驚奇且滿足。

尼采曾經寫過,在哲學中,「全無不帶個人性質的東西(ganz und gar nichts Unpersönliches)。」我要借用這句話說,其實外語也是,尤其是這種不屬於學校義務教育裡強制學習的語言,我們每個人與之相遇的歷史,大概都帶著極為個人的色彩與故事。學習德語是一段愛情(即使不一定全是甜蜜、即使最後可能分手),沒有兩個人會在同樣的情境下邂逅德語並接受這個語言走入自己的生命。我自己遇見德語的歷史也是非常個人的,這段情感開始於二十年前。當時我在政大讀博士班,研究德國哲學,申請到一筆獎學金,在差不多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就到德國巴伐利亞的符茲堡(Würzburg)上語言學校學習德語。那也是我第一次出國,一開始當然辛苦,因為完全不同的文化與語言帶來的衝擊實在太大,而那個時代,並沒有高速網路、智慧型手機、即時通訊軟體等等,仍記得,當時德國住處如果要上網,必須拔電話線接上數據機,等待撥接,極為不便,也因此在那裡居住的時光我幾乎沒有用過電腦。可以說,突然地進入了一個全不熟悉的環境,一切從零開始。

但是我是好運的,因為迫切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把德語學好,所以在課程進度之外,每天也花好幾個小時讀書,抄錄我不懂的德語字句,每天與當時的室友Anke聊天,問她這些字彙的意思,我問的不只是意義或用法,我還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使用。她總是詳細解釋這些字背後的文化典故及相關概念。記得有一次,她不好意思地對我說:抱歉,實在說太多了,因為這些字彙背後,有好多可以說的,我都想讓你知道。

非常謝謝她那時對一個德語初學者的耐心。她根本不需要抱歉,我對於這個語言所架構出來的一整個異文化世界,充滿探索的慾望。她說得再多,我都想聽。當時我每天的進步極快,簡直就像青春期的孩子每天都感覺得到自己的抽長速度。

後來的故事就是,我回到台灣,數次又再赴德國讀書、工作,台灣與歐洲之間來來去去,二十年過去了,我從來沒有離開學習德語的道路,沒有停止過探索這門語言的無窮慾望。

德語確實是困難的,一如那句俗語「德意志語言,困難的語言」(Deutsche Sprache, schwere Sprache),這二十年來我確有此感想。可是,學習者不要因為那些困難而卻步,如同登玉山,如果沒有那些辛苦攀爬的時光,我們怎麼有機會看到峰頂絕美的風景呢。不過,如果登山路程中有人能夠與我們同行一段就好了,這本書,就是這樣的「山友」。
 
寫完上一本談德語的書時,我自己作為作者也是讀者,一讀再讀草稿,樂趣十足。果然出版後的反應很好,謝謝所有與我分享他們多麼喜歡那本書的朋友們。而這本書,就是我繼續在這個語言的世界裡,為對歐洲語言、歷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架設的路標。但是與上一本書不同處在於,我這次說的故事更短,以五百到一千字左右篇幅講述一個字彙、片語、字句、典故、歷史。兩百篇筆記,篇幅不長,讀者們每天可以只花一點點時間,讀一個與語言有關的故事或閒聊。當年前我開始學習德語時,就希望中文世界有這樣一本深入淺出閒聊德語的書,一本能為我解釋各種文化與詞彙背後典故及思想的書,在那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德語學習之路上陪著我。而今寫好這樣一本書,希望能對年輕時的我說:你看,這就是你要的書。當然,希望對於正翻開這本書的你來說,這裡記錄或解釋的文字、文化、歷史,也能陪你一程。我希望如同當年德國室友與我的閒談為我帶來的樂趣與幫助,翻開這本書的讀者們,我也可以成為你們這樣的室友,一起走在學習之路上。

此外,這本書也寫給已經熟悉德語世界的人,我們都以不同文化的角度觀察德語文化,希望我的記錄也能帶給你們一些思想刺激以及對話的可能。或者,這本書的讀者,也不需要有任何前提預設,只需要好奇,喜愛接觸異文化及思想、願意從語言角度觀察德、奧,也許也會從這樣的角度看到我們自己。讀者可以在本書中看到奧地利的特色,雖然它總是被德國的光環掩蓋,但仍是值得我們理解。在接觸奧地利德語及歷史的過程,我常有親切的感覺。這是一個多族群組成的小國,面對鄰近不管是人口、政治、經濟、或國際影響力都強大的國家,也有些曖昧,因與那個強大國家在種族、文化、語言、歷史上有千絲萬縷糾纏,然而這些年來在既親近又對抗的關係中,緩慢地逐漸找到自己的路與認同。奧地利不是台灣,但奧地利卻常常讓我想起台灣。

這本書的書名是「維也納之心」,借用自書中一篇筆記篇名,文中提到的是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皇家成員過世後留存在維也納教堂裡的心臟,那是代表帝國力量的象徵。我時常覺得,奧地利如同這些心臟,始終停留在昨日的世界裡,曾經是中心,在歷史的記憶中不斷被召喚至當代;另外,這樣的標題也想傳達另一層意義:我來到奧地利,以維也納之心記下本書的一切。

寫作過程中許多人給我靈感。謝謝我的朋友、同事們房天賜(Matthias Zimmerl)、Stella、Sigid、柏廷、Abi每日的對話,他們跨文化的理解能力(或即使有時候是誤解,也帶來許多靈光),時常刺激我思考語言的多義曖昧與深刻;尤其要謝謝我的同事Doris,一位聰明又風趣的維也納人,每天與她的討論是我獲益良多的奧地利語言與精神之旅。她曾對我使用的德語說:「慶樺,你實在很德國(Du bist sehr bundesdeutsch)。」我不很確定這是肯定或是批評,但是這本書應該可以稍稍說明,我已經開始走向「正途」,我已開始生長一顆維也納之心。

最後當然要感謝我那在學習德語的伴侶,她也是我的第一位讀者。這些年來因為駐外工作關係,不得不離開她,我們總是聚少離多。尤其在大疫之年,我與她被迫長期分隔在兩個大陸不得相見,本書就在我與她分離時,在因封城而安靜無比的無數維也納夜晚中寫成,每一篇都是我想對她說的睡前故事。
 

試閱

華麗的客廳 ein prunkvolles Wohnzimmer

我在週末時,常去維也納市區的咖啡館吃早餐、看看報紙,能有這樣的享受,看來還得感謝當年把咖啡帶到此處的土耳其人。無奈這樣微小的享受,在疫情期間因奧地利政府實施封城時必須被迫中止。在家讀一本咖啡館之書,稍稍彌補無法上咖啡館的怨氣。
維也納的攝影師、也是出版社發行人布朗史黛特(Christian Brandstätter),於2020年出版《維也納咖啡館》(Das Wiener Kaffeehaus)。這樣的主題也許已經太多人寫過,畢竟,維也納咖啡館2011年起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資遺產,其獨特的氣氛,是許多文人喜愛書寫的主題。德國作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寫過的這句話,也許最能說出咖啡館在維也納的地位:「維也納是一座圍繞著一些咖啡館而建起來的城市。」(Wien ist eine Stadt, die um einige Kaffeehäuser herum errichtet ist.)
不過,雖然無數文人談過維也納咖啡館,這本書還是有其獨到之處,一來作為攝影師的編者確實交出了許多精彩照片,使得這本搭配三百張圖片的書,成為一本迷人的攝影集;而書中幾位作者都是一輩子幾乎在維也納生活的咖啡館動物,他們敘述自己在那些傳奇咖啡館裡遇見的傳奇人物的故事,也讓這本書讀起來別有趣味。
布朗史黛特說,他寫這本書是為了紀念維也納咖啡館誕生三百周年。三百年來,這裡是傳統與現代的交匯處,是藝術與創意的聖殿,是維也納人的文化財(Kulturgut)。革命者與作家以此為家。例如,哈維爾卡(Hawelka)咖啡館裡總是為了卡內提(Elias Canetti)與托爾貝格(Friedrich Torberg)這些作家熟客保留他們習慣的位置。
但是,更重要的,咖啡館不只是屬於那些創造歷史之人,還屬於所有市民。以前,人們沒有豪宅,便來到咖啡館,在此與朋友或陌生人相會、聊天、看報、辯論,這裡的挑高空間、大理石桌面、巨大的長鏡、雄偉大門、美麗的水晶燈,以及穿著整齊、服務到位的侍者,使得咖啡館不只是喝咖啡之處,還是每個市民的「華麗的客廳」(ein prunkvolles Wohnzimmer)。
啊,維也納咖啡館,這個你我的客廳,有太多故事,怎麼也寫不完、寫不膩哪。(未完)
我們生活在畢德麥雅時代 Wir leben im Biedermeier

2020年,奧地利經歷兩次封城,報紙上寫著:「我們當下再次生活在畢德麥雅時代(Wir leben aktuell wieder im Biedermeier)。」
「畢德麥雅」一詞出自文學作品,形容一個保守的、小市民心態的虛構人物。他所代表的時代,指的是德語區大約從1815年(1814到1815年召開了重新定義歐洲秩序的維也納會議)到1848年(人們開始挑戰政治保守勢力)這段時間,不是一個很精確的時期,大致上是一種文化與藝術的概念。這個時期的特色是後拿破崙時代,法國的共和思想被歐洲其他國家排斥,舊勢力強化對社會的政治控制,加強言論、新聞與出版審查的力道,因此人民不再那麼關切政治事務,退出公共領域後,停留在私人和非政治領域。這也反應到文學與藝術創作,藝術家們不參與政治議題,而設計風格也轉向強調家庭、室內的高雅風格。一切生活的、創作的中心,都是私領域。
也因此,報紙才寫道,在這個限制外出的時代,我們都退回到畢德麥雅。意思是,我們都退回到以家庭為重的小市民生活形態。
與此相關的詞彙有「畢德麥雅風格」(Biedermeierstil),小資產的、浪漫的、舒適的,如今的維也納跳蚤市場上,還可以見到許多這種風格的木製家具。
安全及緊急用途產品 Sicherheits- und Notfall-Produkte

奧地利的第二次封城,規定除了餐飲店提供外帶,以及一些維持社會運作必須的商店得以營業外,其他所有商店都必須關閉。但是,什麼是維持社會運作必須的行業、什麼不是,其分類方式正可以說出官僚系統運作的盲點。有個例子可以說明。
在奧地利衛生部修正的新冠疫情緊急處置法中,允許販售「安全及緊急用途產品」(Sicherheits- und Notfall-Produkte)的店家營業,不受封城限制。結果,這其中也會包括賣槍枝業者。
其實不該說允許槍枝業者營業,因為通常販售槍枝武器的店家,都會賣許多其他安全商品,例如警報系統、防身器、救生器材等等,可是,在這樣的法令規範下,民眾看到的確實是,其他的店家要關,但是槍可以繼續賣。
這件事的荒謬如果對比於另一個規定,更可見其荒謬:書店禁止營業。你想買書,只能網路訂購、寄書到府,或者,專人送到。書店協會抗議,為什麼餐廳可以維持外帶,書店不行?難道購書這種消費行為,最大的特質不是外帶嗎?
為此,衍生出的解套方式就是,那些同時經營書店與咖啡店的店家,因為有咖啡的營業項目,獲准營業,但不准賣書,於是,就出現外帶咖啡送書的「套餐」。可是,那些純粹經營書店的老闆呢?就沒有這種詮釋空間了。
槍可以賣,但賣書不准;咖啡可以賣,但賣書不准。我從沒想過,自己會遇上這樣的時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067150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Wj**527 說:
    2022-02-08
    閱讀的此刻,
    我好像對於目前的日常秩序與規律,有了些許奇妙的脫離。
    陌生的環境,異國的語言,突然湧上新鮮與冒險的感覺。

    好久不見了的 "旅行的意義"!

    就像本書裡的〈為什麼要閱讀? Warum Lesen? 〉,談到了溝通、閱讀與生命。
    我們是以溝通方式而成為社會一員的主體,在被話語雜音所震動的網絡連結中,我們才得以獲得我們的生命。而我們的生命,在閱讀中,能夠突破人類所受時空的限制。

    在《維也納之心》裡,隨意翻閱,漫步遊走書頁之間,某幾則短篇正好吸引今日我的目光。
    一種意象,某種回聲,從文字中冒出來。
    歷史、哲學、語言、日常、新聞,於世界彼端的維也納,
    透過 202 則短篇的片片翦影,輻射出奧地利與德語世界,

    也連結上了台灣。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