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與往事:我的學習與奉獻之路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資深新聞人、《上報》董事長 王健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教授 邱坤良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賀陳弘 誠摯推薦
從九二一重建征西大元帥到出任五院院長
自由派學者黃榮村因緣際會走出雙軌人生
本書細數黃榮村與台灣社會各時期的生命交會點,循著歷史脈絡敘說個人啟蒙與奉獻的往事、同代人的共通事跡與願景,並對重要議題如台灣經驗與民主政治轉型、校園事件平反、台大管案、大學尊嚴與自主的紅線、意識形態介入教育、教育改革、核電政策演進、天災與疫病防治平議等項,做出回應與評價,也點評當代人物與國家領導人,真誠直率地道出他的時代故事,反映了台灣政治生態、社會環境和生活樣貌的變化軌跡與發展狀況。
從大學、國科會、行政院、921重建、教育部到考試院,一路走來不忘初衷,追求公平正義、以人為本的行事風格,不時浮現的文藝青年、熱血壯年的灑脫身影,是一位具有浪漫情懷、堅持理念的學者、部長、校長和院長。
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說「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蝟祇知道一件事」,黃榮村是刺蝟,還是狐狸?……可以斷言的是,像他那樣的人,那樣和光同塵的個性,那樣不追求一己權勢名利的從政態度,那樣既像狐狸又像刺蝟的知識表現,確實是舉目難見一人;就像龔自珍說的「進退雍容史上難」。
——資深新聞人、《上報》董事長 王健壯
雖然與一般傳記的書寫體例一樣,以個人為中心,循序漸進,脈絡清楚,細讀內容還是頗有不同,他沒有規規矩矩自報家門,從細數他的家世開頭,而是從容自在地優遊他的前半生,有時跳上雲端,夾敘夾議,月旦人物;有時又遁入俗世,以他者姿態像個說書人述說一個事件,還不忘附上他的現代詩作品:有詩為證。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邱坤良
梁啟超筆鋒常帶感情,而筆端直指良心,同樣的筆觸,在書中處處可以讀到。梁啟超百年前在清華大學演講說到君子以厚德載物,後來成為清華校訓的一部分,黃院長的為人與落筆,厚德而載物,確實有君子之風。
——國立清華大學前校長 賀陳弘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教授 邱坤良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賀陳弘 誠摯推薦
從九二一重建征西大元帥到出任五院院長
自由派學者黃榮村因緣際會走出雙軌人生
本書細數黃榮村與台灣社會各時期的生命交會點,循著歷史脈絡敘說個人啟蒙與奉獻的往事、同代人的共通事跡與願景,並對重要議題如台灣經驗與民主政治轉型、校園事件平反、台大管案、大學尊嚴與自主的紅線、意識形態介入教育、教育改革、核電政策演進、天災與疫病防治平議等項,做出回應與評價,也點評當代人物與國家領導人,真誠直率地道出他的時代故事,反映了台灣政治生態、社會環境和生活樣貌的變化軌跡與發展狀況。
從大學、國科會、行政院、921重建、教育部到考試院,一路走來不忘初衷,追求公平正義、以人為本的行事風格,不時浮現的文藝青年、熱血壯年的灑脫身影,是一位具有浪漫情懷、堅持理念的學者、部長、校長和院長。
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說「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蝟祇知道一件事」,黃榮村是刺蝟,還是狐狸?……可以斷言的是,像他那樣的人,那樣和光同塵的個性,那樣不追求一己權勢名利的從政態度,那樣既像狐狸又像刺蝟的知識表現,確實是舉目難見一人;就像龔自珍說的「進退雍容史上難」。
——資深新聞人、《上報》董事長 王健壯
雖然與一般傳記的書寫體例一樣,以個人為中心,循序漸進,脈絡清楚,細讀內容還是頗有不同,他沒有規規矩矩自報家門,從細數他的家世開頭,而是從容自在地優遊他的前半生,有時跳上雲端,夾敘夾議,月旦人物;有時又遁入俗世,以他者姿態像個說書人述說一個事件,還不忘附上他的現代詩作品:有詩為證。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邱坤良
梁啟超筆鋒常帶感情,而筆端直指良心,同樣的筆觸,在書中處處可以讀到。梁啟超百年前在清華大學演講說到君子以厚德載物,後來成為清華校訓的一部分,黃院長的為人與落筆,厚德而載物,確實有君子之風。
——國立清華大學前校長 賀陳弘
目錄
推薦序
權力不曾在他臉上留下痕跡 王健壯
人情義理存乎一心:黃榮村的時代與往事 邱坤良
君子之風 賀陳弘
序
1 從記得的時候開始
人生最早的記憶——我的母親
來不及立志就長大了
2 中小學時期
到靜修上小學
六年員林中學
3 開始當大學生
大一國文課與通識校園
轉系的初心與兩個心理學問題
校園內的文化氛圍與跨院學習
記一段文青的日子
建立心智問題研究的互動觀點
隔壁開始搞文革,台灣經驗拚轉型
台大的時代風貌
4 任教台大
學術自由與尊嚴的底線
出國進修與哈佛因緣
成為校內自由派傳統的一員
澄社的日子
四六事件平反與五十周年
學術、政治與台大管案
附篇 懷念大學校園已逝的師友學生
5 借調國科會
研議促進人文社會科學的配套
科技與人文對話
召開全國會議、合辦國際會議
學術界一樣米養百種人
推動設立「國家文學藝術院」
附篇 國科會兩位特色主委
6 負責九二一重建
從台大到行政院
救災與重建一路演進定調
九二一地震的罕見特殊性
損壞規模與重建經費
災後周年與桃芝救災
九二一小孩與自我實現的預言
為重建難題找解方
決策與領導上的心理盲點
在專業與急迫之間求取均衡
九二一與汶川震後重建比較
全球暖化下的西海岸搬遷與淨零排放
九二一的冤錯假案
離開九二一
7 難搞是教育部的本色
新人的震撼教育
十萬教師大遊行
意識形態與教育中立
高中歷史課綱事件
規劃一流大學五年五百億
高教的國家投入與困境
荒謬但不應做錯的教育決策
跳脫困境與荒謬向前看
台灣教改的多元面向
我對教改的一些看法
再見教育部
附篇 SARS與COVID-19防治平議
8 來到中國醫藥大學
建立辦學新共識
大學的目標設定與演進
醫學教育與醫學人文
人文藝術特色課程
典範學習與重返史懷哲之路
中醫的特色與學術
五月怒辭,非關個人
出任高教評鑑中心董事長
9 前進考試院
立法院行使同意權
進考試院後的強烈感覺
制度建置、修法與釋憲
考試院當為國家人力資源部門
不是困難問題不會留這麼久
如何做好公共決策?
揮別四年考試院
附篇 點評國家領導人
10 心理學的探索與踐行
雙軌路上遊走與定位
發展人類知覺研究的互動觀點
決策與選擇行為的認知互動觀點
心理學會終身成就貢獻獎
公共領域與學術工作大不相同
心理學的應用實踐
譯注與寫作
附篇 別具風格的國際友人
11 笑看人生
苦難、意外與生命的出路
兒子的眼神
孫女測試Santa Claus
懷念與祝福
附錄
一、條件化歷程與認知心理學的轉折
二、知覺與決策行為互動觀點的驗證
索引
權力不曾在他臉上留下痕跡 王健壯
人情義理存乎一心:黃榮村的時代與往事 邱坤良
君子之風 賀陳弘
序
1 從記得的時候開始
人生最早的記憶——我的母親
來不及立志就長大了
2 中小學時期
到靜修上小學
六年員林中學
3 開始當大學生
大一國文課與通識校園
轉系的初心與兩個心理學問題
校園內的文化氛圍與跨院學習
記一段文青的日子
建立心智問題研究的互動觀點
隔壁開始搞文革,台灣經驗拚轉型
台大的時代風貌
4 任教台大
學術自由與尊嚴的底線
出國進修與哈佛因緣
成為校內自由派傳統的一員
澄社的日子
四六事件平反與五十周年
學術、政治與台大管案
附篇 懷念大學校園已逝的師友學生
5 借調國科會
研議促進人文社會科學的配套
科技與人文對話
召開全國會議、合辦國際會議
學術界一樣米養百種人
推動設立「國家文學藝術院」
附篇 國科會兩位特色主委
6 負責九二一重建
從台大到行政院
救災與重建一路演進定調
九二一地震的罕見特殊性
損壞規模與重建經費
災後周年與桃芝救災
九二一小孩與自我實現的預言
為重建難題找解方
決策與領導上的心理盲點
在專業與急迫之間求取均衡
九二一與汶川震後重建比較
全球暖化下的西海岸搬遷與淨零排放
九二一的冤錯假案
離開九二一
7 難搞是教育部的本色
新人的震撼教育
十萬教師大遊行
意識形態與教育中立
高中歷史課綱事件
規劃一流大學五年五百億
高教的國家投入與困境
荒謬但不應做錯的教育決策
跳脫困境與荒謬向前看
台灣教改的多元面向
我對教改的一些看法
再見教育部
附篇 SARS與COVID-19防治平議
8 來到中國醫藥大學
建立辦學新共識
大學的目標設定與演進
醫學教育與醫學人文
人文藝術特色課程
典範學習與重返史懷哲之路
中醫的特色與學術
五月怒辭,非關個人
出任高教評鑑中心董事長
9 前進考試院
立法院行使同意權
進考試院後的強烈感覺
制度建置、修法與釋憲
考試院當為國家人力資源部門
不是困難問題不會留這麼久
如何做好公共決策?
揮別四年考試院
附篇 點評國家領導人
10 心理學的探索與踐行
雙軌路上遊走與定位
發展人類知覺研究的互動觀點
決策與選擇行為的認知互動觀點
心理學會終身成就貢獻獎
公共領域與學術工作大不相同
心理學的應用實踐
譯注與寫作
附篇 別具風格的國際友人
11 笑看人生
苦難、意外與生命的出路
兒子的眼神
孫女測試Santa Claus
懷念與祝福
附錄
一、條件化歷程與認知心理學的轉折
二、知覺與決策行為互動觀點的驗證
索引
序/導讀
早期台灣,富貴人家喜歡看風水擺方位,普通人家閒扯淡算算命,不只一個算命的說,你掌紋上有兩條事業線在中年以後分行,注定是雙軌人生,我一直覺得這是算命的望紋生義,瞎掰居多。
沒想到這種瞎掰,竟怪異預測了我日後的雙軌曲線。一生最多時間用在大學,走在學習、治學與辦學的本軌上,至於岔出的政務這一軌,擴及國科會、行政院、九二一重建、教育部、考試院,常須想想這兩軌要如何關聯起來,再回頭看看,都是我的初衷嗎?
就透過這本回憶錄,講些個人啟蒙與奉獻的往事,說些背後的時代脈絡,將大學與政務人生要點,以及對學術的重要關切,放入正文,若需要談到較多心理學,就儘量挪到書末的簡要附錄中。讀者若還是覺得卡卡的,就請跳到下一段吧,算我沒寫好。
這本書中寫了不少同代人的共通事跡與願景,也講些容易犯與不該再犯的錯誤。以前看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彌爾(John Stuart Mill)與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自傳,三人都呈現出一種專注、博學、多軌人生之混合風格,坦白素樸的敘說方式,很容易切入找到啟蒙契機。後來看了幾本代寫的名人傳記,若沒說成聖人就改當超人,令人敬佩的多啟蒙的少,我看還是多學學他們三人比較好。
這本回憶錄也做點歷史評價,包括點評當代人物與國家領導人、台灣經驗與民主政治轉型、校園事件平反、台大管案、大學尊嚴與自主的紅線、意識形態介入教育、教育改革、核電政策演進、天災與疫病防治平議等項。
本書同時想獻給小時候沒來得及立志,但長大後仍有勵志心情的人。我一向認同「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這句話,書中秉持該一精神,寫了不少時代變動中的人物與往事,以及在學習與艱困中找到初心一路成長,毋忘初衷的例子,希望讀者能從本書找到值得參考之處,是所至盼。
在出版過程中,首先要感謝印刻出版社總編初安民,在他大力協助下,得以為自己過去所經歷的,留下較完整紀錄(包括大學、九二一與詩集)。另要感謝天下文化高希均教授,我離開教育部後所寫第一本教育書,就是在他鼓勵下出版。本書有些課題的源頭,也來自上述各書。
感謝遠流出版公司榮文與曼君夫婦,提出切題的改進意見。我與榮文是只求進球不講姿勢的雙打桌球搭檔,竟然從沒在遠流出過一本書,心中有點慚愧,現在補上了,真是高興。遠流曾淑正主編,花了不少心力調整本書的結構與敘述方式,謝謝她。
最後要提起過去與我一起在各領域工作、貢獻良多的同仁,出書之前還幫忙指出不足與應修正之處,就不一一列名,真是感謝他們。
沒想到這種瞎掰,竟怪異預測了我日後的雙軌曲線。一生最多時間用在大學,走在學習、治學與辦學的本軌上,至於岔出的政務這一軌,擴及國科會、行政院、九二一重建、教育部、考試院,常須想想這兩軌要如何關聯起來,再回頭看看,都是我的初衷嗎?
就透過這本回憶錄,講些個人啟蒙與奉獻的往事,說些背後的時代脈絡,將大學與政務人生要點,以及對學術的重要關切,放入正文,若需要談到較多心理學,就儘量挪到書末的簡要附錄中。讀者若還是覺得卡卡的,就請跳到下一段吧,算我沒寫好。
這本書中寫了不少同代人的共通事跡與願景,也講些容易犯與不該再犯的錯誤。以前看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彌爾(John Stuart Mill)與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自傳,三人都呈現出一種專注、博學、多軌人生之混合風格,坦白素樸的敘說方式,很容易切入找到啟蒙契機。後來看了幾本代寫的名人傳記,若沒說成聖人就改當超人,令人敬佩的多啟蒙的少,我看還是多學學他們三人比較好。
這本回憶錄也做點歷史評價,包括點評當代人物與國家領導人、台灣經驗與民主政治轉型、校園事件平反、台大管案、大學尊嚴與自主的紅線、意識形態介入教育、教育改革、核電政策演進、天災與疫病防治平議等項。
本書同時想獻給小時候沒來得及立志,但長大後仍有勵志心情的人。我一向認同「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這句話,書中秉持該一精神,寫了不少時代變動中的人物與往事,以及在學習與艱困中找到初心一路成長,毋忘初衷的例子,希望讀者能從本書找到值得參考之處,是所至盼。
在出版過程中,首先要感謝印刻出版社總編初安民,在他大力協助下,得以為自己過去所經歷的,留下較完整紀錄(包括大學、九二一與詩集)。另要感謝天下文化高希均教授,我離開教育部後所寫第一本教育書,就是在他鼓勵下出版。本書有些課題的源頭,也來自上述各書。
感謝遠流出版公司榮文與曼君夫婦,提出切題的改進意見。我與榮文是只求進球不講姿勢的雙打桌球搭檔,竟然從沒在遠流出過一本書,心中有點慚愧,現在補上了,真是高興。遠流曾淑正主編,花了不少心力調整本書的結構與敘述方式,謝謝她。
最後要提起過去與我一起在各領域工作、貢獻良多的同仁,出書之前還幫忙指出不足與應修正之處,就不一一列名,真是感謝他們。
試閱
碰到林全時,他說若非教育部轉動維艱,大概不會想到找你來吧。我很快發現教育部轄區是一個比九二一更大的災區,九二一重建以效率為重,這裡則糾纏著各種意識形態,單是學生就近五百萬人。
教育部長不只要解決問題及規劃未來,還要當全國學生與社會榜樣,所謂「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真的很難。不過已經沒時間想太多,因為一進門,難搞問題馬上迎面撲來!
一踏入教育部,就射來「入門三支箭」——恢復傳統大學聯招、難纏的九年一貫與建構數學等問題,輪番上陣。
不友善的入門三支箭
二○○二年二月一到教育部,立委李慶安就給看一張一百二十多位過半數立委連署,說是要恢復傳統大學聯招,那時朝小野大,絕對有此可能,好大一個下馬威!我對這種風雨欲來的壓力,忍無可忍,公開說這太過違背我的教育及教改理念,提案通過之日就是本人辭職之時。李委員隔幾天後安排會面,好意的將聯署書送我當紀念,這張歷史文獻應該已歸檔在教育部某個角落才對。
過不久換總統要我到總統府一趟,說幾位資政及國策顧問希望恢復傳統聯招,以及停止九年一貫課程,又來了!陳水扁總統還為此主持資政與國策顧問會議,讓我獨戰群老,張建邦資政是少數例外的支持者。會中我認為教育措施不能在沒有具體可信理由下喊停,何況這些都是國際主流,又是在國民集體意志下發動,如何可以半路喊停!
阿扁送客時跟我說,總該讓資政與國策顧問們講講,不過會支持教育部最後的主張與做法。我說教育部會儘量配合做必要修改,但不能走違反教育潮流的回頭路啊!回想起當年獨戰群老的言詞辯論情景,仍歷歷在目,不免好笑。
二○○三年十二月底立法院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幾位委員想藉公投來取消多元入學、停止九年一貫教學、提高教育優惠性待遇(如入學加分、降低大學學雜費)等項措施,指定去做專案報告「教育政策適用公民投票之範圍與限制」,好在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聽了報告後,了解在教育專業與國際公投慣例上,這些都不應由公投來決定,以後就不再提了。
試想若這些重大教育措施都拿來公投,可能就是藉由多數投票犧牲少數權益、造成教育鎖國、教育獨裁,不尊重教育專業事小,危害下一代教育事大。感謝社會與代議政治的理性,緊要關頭沒有受到蠱惑!
九年一貫的數學認知階段與建構數學
立委不停攻擊建構數學不能學習九九乘法這件事,又剛開始實施一綱多本,不同出版社寫法參差不齊,造成很多困擾。這是因為過去審議課綱及評估建構數學與九九乘法時,部分外聘委員主張堅定,文官難以適時表達不同意見之故。問題是出事時,委員們都不見了,帳全部算到我頭上。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召集人洪秀柱,找了幾任部長來問建構數學,以及為何不能教九九乘法表。吳京晚到,他說從台南到台北火車上,一直在想是誰任上弄出來的,後來想通了,原來是他自己!
我與同仁研擬了幾個方案,看看能否緩解這些攻擊:
(一)買各版本數學課本,放滿部長室書架先來研讀,終於看出不少端倪。譬如課綱劃分認知階段,將最小公倍數與最大公約數,劃分在小五到國一之認知階段,亦即這兩個概念放到小五到國一任一時段教皆可,因為學生已發展出學這些概念的認知能力,不同出版社就將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放小學或放國中。
但規劃課綱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九年國教制度下,小學升國中係依學區劃定免試升學,一所小學可能分發到三所國中,若我小孩還在念古亭國小,則畢業後依居住地分發到螢橋、金華或民族三所國中,他古亭讀的數學版本,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放國一,但三個國中可能用不同版本,有的版本寫在小五或小六,這下慘了,三個國中收了不同小學學生,有的學了有的沒學,所以只好在入學報到後的暑假先補習,來做好齊一化矯正,這是最早期「校正回歸」的教改版,真是天下大亂。不過,這只是要改的其中一項。
至於說建構數學不能教九九乘法表,要求教3×7時,將3連加7次,既不能改成7×3(將7連加3次),更不准用九九乘法直接講21,這是少數人沒有道理的強勢偏見!經過專業諮詢後,就由部裡通函小學地方教育主管機關,說明建構數學鼓勵學習時使用多元思考方式,且是國際主流,不應僵硬認定只能使用一種特定算法,而且並未排除九九乘法表,這也是數學學習中的一種建構方式。
很多父母以為不教九九乘法表,是因推動建構數學之故,所以連帶的對建構數學印象壞透了。英美數學教育專家碰到我,都表示無法理解台灣何以反對建構數學。
(二)邀請歷屆教育部長包括朱匯森、李煥、毛高文、郭為藩、吳京、楊朝祥、曾志朗 (李元簇前副總統另行拜會、林清江已逝),到福華飯店餐敘並召開記者會,幾位部長都說教育政策一棒接一棒,政策延續性是台灣教育得以進步的基礎。
(三)民編教科書是既定政策更是國際主流,勢不能擋,但依目前混亂狀況,弄個示範版本有其必要,因此請林長壽及牟中原分別負責,找專家編訂九年一貫數學與自然科學部編版教科書,但不主張版權,以供民編版本適度採用。
九年一貫課程究竟好不好,經過修正後,還需時間證實。在國際數學與科學測試(TIMSS)世界排名上,二○○七年(採用九年一貫課程)比二○○三年(未用九年一貫)的數學與科學測試成績,還各前進一名,所以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台灣在學科成績測試的國際排名上,都仍為世界前五名甚至前三名,並無所謂國力下降問題。這時,我已離開教育部兩三年。
台灣很多問題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這個消息公布後,剛好與過去一些文教記者餐敘,我說以前被K得都快吐血,現在怎麼沒平反還我們清白啊!他/她們笑說沒事就好,一副雲淡風輕樣子。當政務首長的人要認命啊,不要動不動就說要討回公道,不想服務眾生不想忍辱負重,莫入此門,真是好一個血汗衙門!
教育部長不只要解決問題及規劃未來,還要當全國學生與社會榜樣,所謂「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真的很難。不過已經沒時間想太多,因為一進門,難搞問題馬上迎面撲來!
一踏入教育部,就射來「入門三支箭」——恢復傳統大學聯招、難纏的九年一貫與建構數學等問題,輪番上陣。
不友善的入門三支箭
二○○二年二月一到教育部,立委李慶安就給看一張一百二十多位過半數立委連署,說是要恢復傳統大學聯招,那時朝小野大,絕對有此可能,好大一個下馬威!我對這種風雨欲來的壓力,忍無可忍,公開說這太過違背我的教育及教改理念,提案通過之日就是本人辭職之時。李委員隔幾天後安排會面,好意的將聯署書送我當紀念,這張歷史文獻應該已歸檔在教育部某個角落才對。
過不久換總統要我到總統府一趟,說幾位資政及國策顧問希望恢復傳統聯招,以及停止九年一貫課程,又來了!陳水扁總統還為此主持資政與國策顧問會議,讓我獨戰群老,張建邦資政是少數例外的支持者。會中我認為教育措施不能在沒有具體可信理由下喊停,何況這些都是國際主流,又是在國民集體意志下發動,如何可以半路喊停!
阿扁送客時跟我說,總該讓資政與國策顧問們講講,不過會支持教育部最後的主張與做法。我說教育部會儘量配合做必要修改,但不能走違反教育潮流的回頭路啊!回想起當年獨戰群老的言詞辯論情景,仍歷歷在目,不免好笑。
二○○三年十二月底立法院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幾位委員想藉公投來取消多元入學、停止九年一貫教學、提高教育優惠性待遇(如入學加分、降低大學學雜費)等項措施,指定去做專案報告「教育政策適用公民投票之範圍與限制」,好在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聽了報告後,了解在教育專業與國際公投慣例上,這些都不應由公投來決定,以後就不再提了。
試想若這些重大教育措施都拿來公投,可能就是藉由多數投票犧牲少數權益、造成教育鎖國、教育獨裁,不尊重教育專業事小,危害下一代教育事大。感謝社會與代議政治的理性,緊要關頭沒有受到蠱惑!
九年一貫的數學認知階段與建構數學
立委不停攻擊建構數學不能學習九九乘法這件事,又剛開始實施一綱多本,不同出版社寫法參差不齊,造成很多困擾。這是因為過去審議課綱及評估建構數學與九九乘法時,部分外聘委員主張堅定,文官難以適時表達不同意見之故。問題是出事時,委員們都不見了,帳全部算到我頭上。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召集人洪秀柱,找了幾任部長來問建構數學,以及為何不能教九九乘法表。吳京晚到,他說從台南到台北火車上,一直在想是誰任上弄出來的,後來想通了,原來是他自己!
我與同仁研擬了幾個方案,看看能否緩解這些攻擊:
(一)買各版本數學課本,放滿部長室書架先來研讀,終於看出不少端倪。譬如課綱劃分認知階段,將最小公倍數與最大公約數,劃分在小五到國一之認知階段,亦即這兩個概念放到小五到國一任一時段教皆可,因為學生已發展出學這些概念的認知能力,不同出版社就將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放小學或放國中。
但規劃課綱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九年國教制度下,小學升國中係依學區劃定免試升學,一所小學可能分發到三所國中,若我小孩還在念古亭國小,則畢業後依居住地分發到螢橋、金華或民族三所國中,他古亭讀的數學版本,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放國一,但三個國中可能用不同版本,有的版本寫在小五或小六,這下慘了,三個國中收了不同小學學生,有的學了有的沒學,所以只好在入學報到後的暑假先補習,來做好齊一化矯正,這是最早期「校正回歸」的教改版,真是天下大亂。不過,這只是要改的其中一項。
至於說建構數學不能教九九乘法表,要求教3×7時,將3連加7次,既不能改成7×3(將7連加3次),更不准用九九乘法直接講21,這是少數人沒有道理的強勢偏見!經過專業諮詢後,就由部裡通函小學地方教育主管機關,說明建構數學鼓勵學習時使用多元思考方式,且是國際主流,不應僵硬認定只能使用一種特定算法,而且並未排除九九乘法表,這也是數學學習中的一種建構方式。
很多父母以為不教九九乘法表,是因推動建構數學之故,所以連帶的對建構數學印象壞透了。英美數學教育專家碰到我,都表示無法理解台灣何以反對建構數學。
(二)邀請歷屆教育部長包括朱匯森、李煥、毛高文、郭為藩、吳京、楊朝祥、曾志朗 (李元簇前副總統另行拜會、林清江已逝),到福華飯店餐敘並召開記者會,幾位部長都說教育政策一棒接一棒,政策延續性是台灣教育得以進步的基礎。
(三)民編教科書是既定政策更是國際主流,勢不能擋,但依目前混亂狀況,弄個示範版本有其必要,因此請林長壽及牟中原分別負責,找專家編訂九年一貫數學與自然科學部編版教科書,但不主張版權,以供民編版本適度採用。
九年一貫課程究竟好不好,經過修正後,還需時間證實。在國際數學與科學測試(TIMSS)世界排名上,二○○七年(採用九年一貫課程)比二○○三年(未用九年一貫)的數學與科學測試成績,還各前進一名,所以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台灣在學科成績測試的國際排名上,都仍為世界前五名甚至前三名,並無所謂國力下降問題。這時,我已離開教育部兩三年。
台灣很多問題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這個消息公布後,剛好與過去一些文教記者餐敘,我說以前被K得都快吐血,現在怎麼沒平反還我們清白啊!他/她們笑說沒事就好,一副雲淡風輕樣子。當政務首長的人要認命啊,不要動不動就說要討回公道,不想服務眾生不想忍辱負重,莫入此門,真是好一個血汗衙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