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酒之爵與人之爵:東周禮書所見酒器等級禮制初探

  • 9 522
    5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上古時代,酒器在等級禮制中佔有特殊地位,以致爵、尊這樣的酒器之名,變成了人的等級地位用詞。「爵」是最重要的品位之名,「尊」是最基本的身份地位之詞。酒爵(與酒尊)等級用於維繫人之尊卑。
經精細考辨,作者梳理了「爵」之概念變遷,揭示出「五爵」是一套「容量化器名」,遂將五等之差與「以小為貴」等典禮用爵的等級架構公諸於眾,一種史上絕無僅有的「容量化」等級酒器禮制得見天日。
此項研究具有更深層次的理論意義。「道在器中」,在奇異的飲酒器禮制背後,潛藏在禮學邏輯下的一套「體系」浮現出來,整齊清晰,高下有序,體現了古人構建華夏禮樂的卓越能力。

作者

閻步克
1954年生,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專業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等, 譯著《官僚制》《帝國的政治體系》,論文集《酒之爵與人之爵:東周禮書所見酒器等級禮制初探》《席位爵與品位爵:東周禮書所見飲酒席次與爵制演生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等,及論文100餘篇。

目錄

自 序 1
禮書「五爵」的稱謂原理:容量化器名 13
一 禮書「五爵」與商周「五器」 16
二 「五爵」稱謂原理:容量化器名 28
三 容量化器名:政治需要 38
四 容量化器名:業務需要 46
五 漢宋禮家的「凡諸觴皆形同」之說 54
六 戰國宴樂圖所見筒形飲酒器 63
七 從酒器組合看爵名轉移 71
「尊壺者面其鼻」辨
-《禮記?少儀》一個文句的注譯問題 81
一 問題的提出 83
二 「尊鼻為壺嘴說」質疑 87
三 方壺之獸首與罍之環鼻 94
四 罍、??之嬗替與「尊壺者面其鼻」的時效 101
五 「尊壺者」「鼻宜向於尊者」與「尊鼻鄉君」 107
由《三禮圖》雀杯爵推論「爵名三遷,爵有四形」 119
一 《三禮圖》中的雀杯爵 122
二 說「爵名三遷,爵有四形」 132
三 「凡諸觴皆形同」,筒形杯變異與雀杯爵的「二合一」 141
四 餘論:爵是甚麼 152
《儀禮?士虞禮》所見廢爵、足爵、繶爵辨 161
一 問題的提出 163
二 論足爵、繶爵為圓足有柄斗形爵 168
三 論廢爵為無足斗形爵 174
四 四種典禮之用爵推定 181
東周禮書所見玉爵辨 187
一 禮學視角中的諸玉爵形制 191
二 禮學視角中的諸玉爵用法 197
三 諸玉爵、「五爵」與「廢、足、繶」三爵 210
四 史學視角中的諸玉爵 215
五 圭瓚、璋瓚與「廢、足、繶」三爵:同形異名 222
削觚?觚名?觚棱
-先秦禮器觚片論 231
一 削觚:青銅觚與漆木觚 233
二 從「五器」到「五爵」:器物組合與相對容積 238
三 觚棱與觚名 247
「觚不觚」與「削觚」
─《論語鄭氏注》札記一則 261
一詞二義:酒之尊與人之尊 273
一 「道在器中」:飲酒禮器的等級功能 275
二 崇高富麗與以小為貴 278
三 陳設曰尊與奉酒以獻 287
四 「卑」字來源臆測:低矮低賤之飲器? 293

試閱

這本論文集收有我近年寫作的八篇文章。這次結集時,第一篇《禮書「五爵」的稱謂原理:容量化器名》,比起初刊時的篇幅擴充了一萬三四千字,由四節變成了七節。其他各篇,也有不同程度的訂正、調整、補充。八篇文章本可以按內容相關度來排序,學生也是這樣向我建議的。最後仍決定按寫作和刊出的時間來排序,這樣比較簡便。
這些文章,都圍繞東周禮書所見的酒器等級禮制而展開。在傳統時代,「爵」是飲酒器之名,同時「爵」又成了最古老、最富連續性的一種品位之名;「尊」是盛酒器之名,同時「尊」又成了一個最重要的地位用詞。「爵」「尊」二字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存在了。在殷商的青銅禮器中,酒器竟佔到了70%-80%。周代青銅器中,食器的比例雖然大增,但重大典禮如祭祀、饗宴、射侯等,獻酒飲酒仍構成了其核心環節。而這一情況,就被記錄於東周禮書之中了。不難推知,在先秦等級禮制中,酒器必曾佔有過特殊地位,所以才使「爵」「尊」等酒器之名變成了最重要的品級、地位用詞。在凝聚了先秦禮樂精華的禮書之中,可以看到各個爵級的各色人等,在不同典禮的不同環節上使用?不同名稱的酒器。其間的等級關係,就是本論文集的研究對象。因本書討論的焦點是酒爵(及酒尊)等級與人之爵級的對應關係,所以題名為「酒之爵與人之爵」。
以上陳述多少有些按部就班,也許會給人一個感覺:這個論題是從理念中推演出來的。其實不然,它們的青蘋之末,是一個細枝末節的小小考辨。
我開設了一門很冷僻的課程:中國古代官階制度。課程的內容,就是把歷代爵秩品階之類,一樣一樣地講給學生聽。每一輪上課,都會修訂補充課件;平時若讀到了相關資料,也會隨時拷貝到講稿裏去。時間久了,各講中的補充內容越積越多,一個學期講不完,只能選講一部分。而「先秦爵制」這一講排在最前面,每輪課都得從這兒講起,無法繞開,所以在這一講上花的精力就多一些。所見疑問、難點引發的興趣,與隨之而來的檢索推敲,也相應多了一些,結果就被拖進去了。
講先秦爵制,就會面對這麼一個問題:「公侯伯子男」與「公卿大夫士」這兩套品位,都名之為「爵」。「爵」不是飲酒器嗎?為甚麼拿飲酒器的名稱來為王朝品位命名呢?或謂「爵」的本義或起源,就是鄉飲酒禮上的行爵次序與座席次序。我覺得這觀點很有洞見,就把它講給學生聽了。還在PPT中提供了幾個青銅三足爵的圖像,以收圖文並茂之效。東周禮書又記,行禮時所用的飲酒器,計有爵、觚、觶、角、散(即斝)五種,合稱「五爵」;《韓詩外傳》還說,「五爵」的容量分別是一到五升。這個知識點,也在課堂上提供了。
然而隨後又讀到,青銅三足爵及觚、觶、角、斝,自西周中期就不再鑄造,在歷史舞台上消歇了。那麼我PPT上的青銅三足爵及觚、觶、角、斝圖像,就有問題了,因為禮書所反映的是春秋禮制,而春秋時代已不會有上述那些青銅酒器了。不過《儀禮》《周禮》《禮記》的各種當代注譯,以及各種經學辭典,眾口一辭,仍用那些青銅器來解說「五爵」。又,商和周初的青銅三足爵、角、斝,考古文物學者認為是溫酒器,並非用於飲酒,而禮書「五爵」全都是飲酒器。也就是說,在商周初的爵、觚、觶、角、斝這五種青銅器與禮書「五爵」之間,至少存在?時代不合、功能不合兩大障礙。又,在宋代聶崇義的《三禮圖》中,「五爵」全是筒形杯,與宋代金石家所定名的「五器」器形絕異,有學者因謂禮家與金石家所述飲酒禮器,是「沒有交集的兩個不同體系」。那麼,兩個體系間的異同從何而來呢?仍是懸案。
雖然我不治先秦史、文物考古學,不治經學禮學,但仍期望能在課上提供一個解釋。在摸索、推敲之中,腦海中忽而電光一閃,在「五爵」一到五升的五等容量中看到了一把鑰匙,於是就形成了第一篇文章:《禮書「五爵」的稱謂原理:容量化器名》。我把商周初的青銅爵、觚、觶、角、斝稱為「五器」,隨即提出:這「五器」與禮書「五爵」之所以不能畫等號,除了時代不合、功能不合兩大障礙,更在於二者的「稱謂原理」判然不同,「五器」是器形之別,而禮書「五爵」是容量概念,分別是一至五升的飲酒器之代稱。即如:
一升之飲酒器便稱之為「爵」;
二升之飲酒器便稱之為「觚」;
三升之飲酒器便稱之為「觶」;
四升之飲酒器便稱之為「角」;
五升之飲酒器便稱之為「散」。
贅言之,「五爵」之名跟器形無關,皆容量之辭。這種命名策略,我稱為「容量化器名」。期望這個出人意表的新說,能讓上述種種疑難渙然冰釋,迎刃而解。
禮書中「五爵」的具體用法,證實了「爵必為五」「以小為貴」「五等容量」三點。換言之,「五爵」及其容量等差確係信史,而不是漢儒的向壁虛構。禮學家一直有個「凡諸觴皆形同,升數則異」之說,而戰國宴樂圖中的宴樂場面,足以證明「凡諸觴皆形同」其說屬實:圖中的飲酒器全是觚形杯,三足器無影無蹤。既然「五爵」爵、觚、觶、角、散其實都是觚形杯,則百年來引禮書「五爵」以證商周「五器」,或拿商周「五器」釋禮書「五爵」的各種既往做法,都屬沙上建塔、空中樓閣,不妨考慮修訂放棄。
古人採用「容量化器名」,用意有二。一是「業務考慮」,即這樣可以為行禮提供便利;二是「政治考慮」,即可以利用容量之差區分身份地位。「五爵」使用原則是「以小為貴」,就是讓尊者長者使用小爵,卑者幼者使用大爵,一升之爵最尊貴,五升之散最卑下,餘類推。由此,我把一套前所未知的「容量化」酒器,展示在讀者眼前了。在行禮獻酒時,須依一己或對方身份隨時換用大小酒爵,酒爵大小與尊卑長幼渾然一體、水乳交融,這樣一種奇特的飲酒禮俗,從世界史的範圍看,也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
不光是飲酒禮器之名,就連東周禮書所見盛酒禮器之名,我認為也是「容量化器名」。燕禮、大射禮上所見酒器計有三等:瓦甒(或瓦大)、方壺、缶。它們的用法及稱謂,大略如下:
容量五斗、供國君飲用的盛酒器,即稱「瓦甒」(或瓦大);
容量一石、供卿大夫飲用的盛酒器,即稱「方壺」;
容量大於一石、供士飲用的盛酒器,即稱「缶」。
可知這三種盛酒器,是根據容量及用途定器名的,至於其具體器形,須另行推求。我認為所謂「瓦甒」(或瓦大)與「方壺」,其器形實際是青銅罍。這一認識,是根據《禮記?少儀》所載的一個擺放酒尊的規矩推論而來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8886967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12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香港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4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