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沒教的事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繼《一次看懂自然科學》、《一次看懂社會科學》之後,
劉炯朗要讓大家重新愛上國文課!
‧古代也有流行歌曲?而且,就跟現今的歌曲一樣,同一首曲子可能填了不同的歌詞,喜歡唱歌、聽歌的你一定要懂「填詞的學問」。
‧你知道「望梅止渴」的典故跟曹操有關嗎?而且,人稱亂世梟雄的曹操除了懂得帶兵打仗,他作的詩也是一流的?
‧跟周杰倫合作多年的方文山,除了寫過膾炙人口的「髮如雪」、「青花瓷」等歌詞,他還創作了許多精彩的小詩喔!
‧傾國傾城的楊貴妃原來替詩仙李白磨過墨!而且,李白還作了好幾首詩,來形容她的美貌。
‧你聽過武松打虎,但你知道武松不止打虎嗎?他還打了……還有,打虎的人可不止武松,歷史上打虎的人還有……
劉炯朗要讓大家重新愛上國文課!
‧古代也有流行歌曲?而且,就跟現今的歌曲一樣,同一首曲子可能填了不同的歌詞,喜歡唱歌、聽歌的你一定要懂「填詞的學問」。
‧你知道「望梅止渴」的典故跟曹操有關嗎?而且,人稱亂世梟雄的曹操除了懂得帶兵打仗,他作的詩也是一流的?
‧跟周杰倫合作多年的方文山,除了寫過膾炙人口的「髮如雪」、「青花瓷」等歌詞,他還創作了許多精彩的小詩喔!
‧傾國傾城的楊貴妃原來替詩仙李白磨過墨!而且,李白還作了好幾首詩,來形容她的美貌。
‧你聽過武松打虎,但你知道武松不止打虎嗎?他還打了……還有,打虎的人可不止武松,歷史上打虎的人還有……
目錄
序 情感是丈量世界最適合的刻度
早自習:語言的最優化──詩詞
日本的俳句
音節與押韻很重要
中文詩詞的特色
古代的流行歌曲
第一堂:國文課裡沒教的愛情
傾國傾城
江山美人的真實版本
江山美人的文人版本
詩仙李白與貴妃
只見新人笑
絕代有佳人
上山采蘼蕪
女人的命運
被遺棄的妻子
大頭菜和蘿蔔
抱著布匹來換絲
第二堂:國文課裡沒教的英雄
亂世梟雄曹操
步出夏門行
獻刀
捉放曹
華容道
望梅止渴
煮酒論英雄
雞肋
髮如雪,意不衰
短歌行
青青子衿
乎乾啦
橫槊賦詩
大江東去
將進酒
River of No Return
臨江仙
念奴嬌‧赤壁懷古
愛國詩人陸游
仕途受挫
沈園情事──釵頭鳳
第三堂:國文課裡沒教的浪漫
談相思
以物寄情
先有詞,後有曲
先有曲,後有詞
憶舊夢
似曾相識
人面桃花
贈衛八處士
如夢令七首
1
2
3
4
5
6
7
第四堂:國文課裡沒教的想像
花影
影子的趣味
寫情書也有影
黃昏時的花影
張三影
與影子共舞
詠梅
梅花的影子
梅花的伴侶
梅花的香氣
梅花的幽雅
梅花的俏麗
梅花的清新
梅花的豪放
思古幽情
堯舜的逸事
娥皇女英
好事的文人
膾炙人口的妙句
午休時間:國文課裡沒教的方文山
按譜填詞的傳統
素顏韻腳詩
談過去
愛情是一種魔法
聽一曲東風破
圓舞曲之王
是誰髮如雪
青花瓷
書法篆刻入詞
刀馬旦
開始用左手寫字
四季入詞
第五堂:國文課裡沒教的趣味
俗擱大碗的幽夢影
什麼夢?什麼影?
從「影」到「施與受」
朦朧的夢
四大奇書
張潮看水滸
不枉在生一場
酒肉和尚魯智深
武松打虎
武松不止打虎
不止武松打虎
倚馬可待
文君當爐
比誰名氣大
第六堂:國文課裡沒教的爽快
登徒子好色賦
注重格式的體裁──賦
美男子宋玉
誰才好色
不好色也有層次
風賦
雄風與雌風
地位不同,感受不同
時空不同,心境不同
不亦快哉
怪才金聖嘆
不亦快哉的妙用
不亦快哉的翻譯問題
天涼好個秋
我找到了!
第七堂:國文課裡沒教的政治
縱囚論
縱囚的疑慮
修身克己的唐太宗
文學家看縱囚
朋黨論
歐陽修的立場
朋黨的正反面例子
今日看朋黨論
第八堂:國文課裡沒教的孔子
君子有三戒
三戒的字面意思
戒之在色
色的更多意思
瞭解人性的孔子
戒之在鬥
鬥的更多意思
什麼是血氣方剛
戒之在得
不要貪心
懂得放手
汝安則為之
不想收還是收了的乳豬
不想收就不收的地
不想當的官
不想守的喪
什麼是原則
由良知做見證
前言戲之耳
當個真實的人
早自習:語言的最優化──詩詞
日本的俳句
音節與押韻很重要
中文詩詞的特色
古代的流行歌曲
第一堂:國文課裡沒教的愛情
傾國傾城
江山美人的真實版本
江山美人的文人版本
詩仙李白與貴妃
只見新人笑
絕代有佳人
上山采蘼蕪
女人的命運
被遺棄的妻子
大頭菜和蘿蔔
抱著布匹來換絲
第二堂:國文課裡沒教的英雄
亂世梟雄曹操
步出夏門行
獻刀
捉放曹
華容道
望梅止渴
煮酒論英雄
雞肋
髮如雪,意不衰
短歌行
青青子衿
乎乾啦
橫槊賦詩
大江東去
將進酒
River of No Return
臨江仙
念奴嬌‧赤壁懷古
愛國詩人陸游
仕途受挫
沈園情事──釵頭鳳
第三堂:國文課裡沒教的浪漫
談相思
以物寄情
先有詞,後有曲
先有曲,後有詞
憶舊夢
似曾相識
人面桃花
贈衛八處士
如夢令七首
1
2
3
4
5
6
7
第四堂:國文課裡沒教的想像
花影
影子的趣味
寫情書也有影
黃昏時的花影
張三影
與影子共舞
詠梅
梅花的影子
梅花的伴侶
梅花的香氣
梅花的幽雅
梅花的俏麗
梅花的清新
梅花的豪放
思古幽情
堯舜的逸事
娥皇女英
好事的文人
膾炙人口的妙句
午休時間:國文課裡沒教的方文山
按譜填詞的傳統
素顏韻腳詩
談過去
愛情是一種魔法
聽一曲東風破
圓舞曲之王
是誰髮如雪
青花瓷
書法篆刻入詞
刀馬旦
開始用左手寫字
四季入詞
第五堂:國文課裡沒教的趣味
俗擱大碗的幽夢影
什麼夢?什麼影?
從「影」到「施與受」
朦朧的夢
四大奇書
張潮看水滸
不枉在生一場
酒肉和尚魯智深
武松打虎
武松不止打虎
不止武松打虎
倚馬可待
文君當爐
比誰名氣大
第六堂:國文課裡沒教的爽快
登徒子好色賦
注重格式的體裁──賦
美男子宋玉
誰才好色
不好色也有層次
風賦
雄風與雌風
地位不同,感受不同
時空不同,心境不同
不亦快哉
怪才金聖嘆
不亦快哉的妙用
不亦快哉的翻譯問題
天涼好個秋
我找到了!
第七堂:國文課裡沒教的政治
縱囚論
縱囚的疑慮
修身克己的唐太宗
文學家看縱囚
朋黨論
歐陽修的立場
朋黨的正反面例子
今日看朋黨論
第八堂:國文課裡沒教的孔子
君子有三戒
三戒的字面意思
戒之在色
色的更多意思
瞭解人性的孔子
戒之在鬥
鬥的更多意思
什麼是血氣方剛
戒之在得
不要貪心
懂得放手
汝安則為之
不想收還是收了的乳豬
不想收就不收的地
不想當的官
不想守的喪
什麼是原則
由良知做見證
前言戲之耳
當個真實的人
試閱
【午休時間:國文課裡沒教的方文山】
按譜填詞的傳統
方文山先生是大家都很熟悉、也很敬佩的文學家。他今年才四十二歲,出生在花蓮,五歲隨父母親搬到桃園,桃園成功工商職業學校畢業,當過電子器材裝配員。他寫詩,也曾經和許多著名歌手合作,例如吳宗憲唱的〈傷心的樹〉,是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李玟唱的〈刀馬旦〉,也是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S.H.E唱的〈北歐神話〉,是由方文山作詞,左安安作曲;蔡依林唱的〈布拉格廣場〉,也是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近年來,他和周杰倫的深厚交情,讓他儼然成為周杰倫的專用作詞人。
從學院派的觀點來看,詩和詞在架構上、聲韻上都有相當嚴謹的規範,中文的詩裡有五言絕句,那是四句,每句五個字;七言律詩,那是八句,每句七個字。中文的詞按照固定詞牌做句子架構來填寫,例如〈如夢令〉這個詞牌有七句,每句的字數是六、六、五、六、二、二、六。義大利文和英文裡有十四行詩,那是十四句,每句十個音節。不過,音節的數目也可以有例外;日文裡的俳句有三行,共有十七個音節,作五、七、五的分配。在聲韻及押韻上,中文裡還有平仄音的規範,在英文裡有重音、輕音和長音、短音的規範。我們不要把這些看成刻板的束縛,相反的,這是前人累積下來的經驗法則,對文字的工整和聲韻的和諧都有幫助。
詩詞配上音樂,自然又增加了一個面向。中國古詩詞就有吟唱的傳統,正如有人說過,柳永的詞,應由十七、八歲的姑娘,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蘇東坡的詞,則要找關西大漢,拿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素顏韻腳詩
方文山先生才華洋溢,是詩人,也是流行音樂的作詞人,和寫詩比較,為歌曲作詞,在句子的數目、長短、斷句、押韻等等方面又有不同的規範,但是從文字聲韻和意境的觀點來看,倒其實是沒有兩樣的。在欣賞時,我刻意不在方文山寫的詩和歌詞間劃分界線。
方文山把他寫的詩的體裁定位為「素顏韻腳詩」。素顏源自日文裡的一個漢字詞彙,原意是乾淨、沒有化妝的臉,也可說是清秀的臉龐,甚至可以引申為沒有添加任何雜質,接近天然的素材,在方文山的詩裡,沒有英語、日語、阿拉拍數字、電腦圖像以及標點符號,呈現的是沒有經過塗?的中國文字的原來面貌。至於韻腳就是押韻,在詩詞中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使用同一系列的韻母音。
小時候學寫詩詞對聯,都會背《聲律啟蒙》來做語言、詞彙和修辭的訓練,例如在〈一東韻〉裡就有:「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在〈四支韻〉裡就有:「茶對酒,賦對詩……行對止,速對遲,舞劍對圍棋……花開紅錦繡,水漾碧琉璃。」在其他語言裡,押韻也是很自然很相似的觀念,不過在詩詞裡詳細的規則又各不同了。
方文山有首詩的題目是〈詩的語言〉:
午後的風聲 怎麼能被形容成一輪皎潔
花的顏色 又怎麼會帶著 淡淡的離別
所謂 憂鬱的空氣 落筆後要怎麼寫
最後 一直到你的微笑 在我的面前 滿山遍野
親愛的 我這才開始對詩的語言 有些 了解
大家都讀詩,許多人也都寫詩,但是詩是什麼東西呢?方文山在他的詩裡說,詩不只是描寫風花雪月,所以他說風的聲音怎可以被形容為一輪皎潔;詩也不只是無病呻吟,為賦新詞?說愁,所以他說花的顏色怎會帶著淡淡的離別;憂鬱的空氣怎樣在筆下描寫,詩是用來描述一份心境、一種感覺、一種思念、一個期待;所以當情人的微笑像滿山遍野出現在我面前時,欣悅、期待、關懷和祝福,我才對詩的語言有些了解。
英國名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說出了詩是什麼東西:「Poetry is the record of the best and happiest moments of the happiest and best minds.」意思是「詩是最有才華和最快樂的人的最美好、最快樂的時光的紀錄」。德國詩人文學家、科學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話:「Science arose from poetry──when times change the two can meet again on a higher level as friends.」即「科學源自詩詞,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會在一份更高層次的友誼中再相逢」。(待續)愛情是一種魔法
他還有首叫做〈如果〉的詩:
如果 連月光都拒絕精靈
如果 連魔法都撤退出森林
如果 故事的第一行 就開始出現陰影
那麼親愛的 你要叫我如何相信
這世上 還有一塵不染 的愛情
精靈最早源自德國神話,現在是廣泛地代表好心、又頑皮、個子小小、光頭光身,半人半神的動物,在科幻小說和電動遊戲中更有名式各樣的精靈,傳說中精靈喜歡在月光下聚集起舞,黑沈沈的森林裡,正是行使魔法的好地方。故事的第一行,應該充滿喜悅快樂、引人入勝,但如果月光拒絕精靈在它底下歡舞,魔法不願在森林裡行使,故事一開頭就令人傷感,我還能不能相信世界上還有一塵不染、純潔真摯的愛情?
英國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有首名詩〈愛的哲理〉(Love’s Philosophy),我把它翻成中文:
清泉注入碧溪,小河匯成汪洋;
和風天際共舞,輕柔溫馨甜暢。
萬物遵循一個神聖的規律,永不零落孤單。
相識相知相惜,為何我們不比翼成雙。
群山吻著穹蒼,波濤相擁蕩漾;
姊妹花開並蒂,不許孤芳自賞。
陽光擁抱大地,月光深吻著海洋。
但是, 如果我得不到你的吻,
這種種甜情蜜意,只是徒增惆悵。
讓我們欣賞原文文字和聲韻之美:
The fountains mingle with the river,
And the rivers with the ocean,
The winds of heaven mix forever,
With a sweet emotion;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single
All things by a law divine,
In one another’s being mingle,
Why not I with thine?
See the mountains kiss high heaven,
And the waves clasp one another,
No sister-flower would be forgiven,
If it disdained its brother,
And 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
And the moonbeams kiss the sea;
What are all these kissings worth
If thou kiss not me?
雪萊的詩,用河川、高山、波浪、風、雪、花、月亮、太陽,來證實兩個人必然相愛的道理。這也讓我想起劉半農作詞、趙元任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
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這般蜜也似的銀夜,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魚兒慢慢游。
啊!燕子,你說些什麼話?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樹在冷風裡搖,野火在暮色中燒。
啊!西天還有些兒殘霞,教我如何不想他!(待續)聽一曲東方破
在中國音樂裡,大曲泛指綜合了器樂、聲樂和舞蹈的藝術形式,遠在漢朝這種藝術形式已經成型,唐朝是大曲發展的全盛時期,到了宋朝逐漸衰微。大曲有固定的結構,通常分成三大章,比較籠統的說法是第一章是開始,通常叫做「散序」,第二章是主體,通常叫做「歌」或者「排遍」,第三章是結尾,通常叫做「破」,破的節奏通常比較急促、繁碎。其實西方交響樂的結構也有相似的地方,像義大利形式的交響樂分成三個樂章,第一個樂章是快板,第二個樂章是慢板,第三個樂章又是快板,後來演變成多半是四個樂章的架構。
第一個樂章快板(Allegro)是輕快迅速,第二個樂章是慢板(Adagio),第三個樂章是小步舞曲(Minuet)或詼諧曲(Scherzo),第四個樂章是快板(Allegro)或迴旋曲(Rondo),這又和我們寫文章起承轉合的架構相呼應。所以,東風這首曲裡的第三段,就被稱為「東風破」,方文山以〈東風破〉作為歌題,歌詞?述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自小一起玩耍、一起長大、一起聽過一首叫〈東風破〉的歌,但是幾年之後,他們分手了。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愁是一份看不見、摸不著的心情,但詩人卻常常具體地來量度它,「一斛明珠萬斛愁」,用容量來量度愁;「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像布一樣,分成段來量度愁;「白髮三千丈,離愁似個長。」用長度來量度愁;在這裡「一盞離愁」詩人用杯子來量度愁。
我在門後 假裝妳人還沒走
你已經走了,我只是在心情上假裝你還沒有走而已。
舊地如重遊 月圓更寂寞
如果能夠重回我們以前一起長大的舊地,明亮的月光會令我更加寂寞。這兩句也讓我們想起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這兩句古詩。
夜半清醒的燭火 不忍苛責我
是燭火清醒,還是我失夢難眠。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漂泊流浪,像一壺酒一樣,很難喝下去。
妳走之後 酒暖回憶思念瘦
妳走了之後,酒還是暖暖的,但是回憶令人憔悴消瘦。也讓人想起了李清照的名句「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水向東流 時間怎麼偷
時間的腳步就像東流的逝水,可以在逝水裡,偷出一段嗎?李白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兩句詩,在黃安作曲、林夕寫詞的〈新鴛鴦蝴蝶夢〉裡也引用了這兩句。
花開就一次成熟 我卻錯過
花在春天開,就會在秋天結果,我有的卻只是一段沒有結果的戀情。
接下來轉入副歌: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歲月在牆上剝落 看見小時候
猶記得那年我們 都還很年幼
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妳沒聽過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 結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 我牽著妳走過
荒煙漫草的年頭 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聽到琵琶聲彈起〈東風破〉,不但想起小時候一起聽過〈東風破〉這段曲子的往事,也好像看到了我們分手的結局。(待續)圓舞曲之王
有一部一九三○年代的電影《翠堤春曉》(The Great Waltz),電影的主題歌叫〈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這首歌的曲源自十九世紀以華爾滋音樂著名的作曲家約翰史特勞斯二世(Johann Strauss II),歌詞出自漢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這首也是在分手後回憶往日情懷的歌,其中結尾的一段是:
When songs of Spring are sung
Remember that morning in May
Remember: " You loved me " ?
When we were young one day.
當春天之歌在歡唱的時候,
不要忘記五月那一個早晨,
不要忘記你曾深愛著我,
在我們年輕的某一天。
是誰髮如雪
〈髮如雪〉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詞的開始有一段古曲味道的引言「極凍之地,雪域有女,聲媚、膚白、眸似月、其髮如雪」,描寫眼晴,詩人常用「明眸」這個詞,就是明亮的意思,也有人用「星眸」,星光般明亮的意思,「眸如月」既取月亮的光也取月亮的神韻,甚至彎月的形狀;「髮如雪」這個詞,靈感來自李白〈將進酒〉裡「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一句。
〈髮如雪〉的歌詞是這樣的:
狼牙月 伊人憔悴
我舉杯 飲盡了風雪
狼牙月指月亮像狼牙的顏色一樣,略帶斑駁的米黃,強調景色的蕭條和蒼茫,而不是月亮像狼牙的形狀;伊人就是那個人;舉杯飲的不是酒是風雪。
是誰打翻前世櫃 惹塵埃是非
是誰打翻了整整齊齊放滿了文件資料的書櫃,把前世也好,今生也好,原來已經被塵封、被遺忘的往事又再翻出來。
緣字訣 幾番輪迴
緣份是幾生幾世的輪迴。
妳鎖眉 哭紅顏喚不回
你皺著眉頭哭,但是青春已經逝去。李白的〈長干行〉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白居易的〈後宮詞〉有「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這幾句。
縱然青史已經成灰 我愛不滅
地老天荒,海枯石爛的愛情。
繁華如三千東流水 我只取一瓢愛了解 只戀妳化身的蝶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這一句出自《紅樓夢》裡賈寶玉所說,古時湍急而淺的河流不能用舟船只能用皮筏過渡,古人認為河水羸弱不堪載舟,所以把這樣的河流稱為弱水。《西遊記》第二十三回,唐僧收沙僧時,有詩描述流沙河的險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不過延伸下來,弱水三千就稱為遙遠的河流。在繁華的流水中,擾攘的人海裡,我只愛上你,而且更用你化身的蝴蝶來代表你。
妳髮如雪 淒美了離別 我焚香感動了誰
妳髮如雪 紛飛了眼淚 我等待蒼老了誰
可是這首歌最後卻是從憔悴、眼淚、輪迴、離別的意境裡,跳出兩句天真、輕快、欣悅、俏皮的結語。
銅鏡映無邪 紮馬尾
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待續)青花瓷
方文山與周杰倫合作多首大家喜愛的流行歌曲,其中〈青花瓷〉是一首充滿中國風、意境優美的歌曲。
在人類歷史文明發展過程中,陶器的製作可以追溯到五千甚至一萬年以前,從最原始的粘土做成胚,經過高溫燃燒的簡單過程,不斷地演變發展原料的配製、燃燒的溫度和時間的控制,再加上上釉的過程,陶器也分支成質感不同的瓷器。而且陶瓷器也已經從日用品器皿演變成藝術品了。
在中國歷史上,明代以前以沒有裝飾花紋的素瓷為主,以青瓷、黑瓷為最常見的顏色,在中國青瓷裡,最有名的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河南汝州的「汝窯」,其中分天青、豆青和粉青,又以天青為上品,甚至被形容為「雨過天青雲破處」,那一份純淨、澄清的青色。汝窯的瓷器非常貴,現在全世界只存有不到七十件。
青瓷之後又有彩繪陶瓷器的演進,比較有名的就是唐代唐三彩陶器和始於唐宋,到了元代成熟,更在清朝到達頂峰的青花瓷,青花瓷也稱白地青花瓷,多半底色是純白或者粉白,花紋的顏色是素黑或者深藍。
〈青花瓷〉的歌詞裡,方文山既描寫繪有牡丹、錦鯉、仕女的青花瓷,也暗用了描寫青瓷「雨過天青雲破處」這一句詩。
素胚勾勒出青花 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 一如妳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 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 走筆至此擱一半
從青花瓷的青花和牡丹,帶到你的初妝和我的心事。
釉色渲染仕女圖 韻味被私藏
而妳嫣然的一笑 如含苞待放
妳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從釉色渲染的仕女圖,帶到你的嫣然一笑和你一縷飄散的美。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 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妳伏筆
從天青色、炊煙、瓶底的字,帶到在等你,為遇見你寫伏筆。
方文山的〈青花瓷〉也讓我們想起十九世紀英國名詩人濟慈(John Keats)寫的一首詩〈希臘古甕之歌〉(Ode on a Grecian Urn):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That is all Ye know on earth,
and all ye need to know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這是你對人生全部的體會,
但也是足夠的體會了。
通過詩人對古甕的欣賞和跟古甕的對話,在結語中道出了美的真諦,那就是美即是真,真即是美(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書法篆刻入詞
在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的〈蘭亭序〉裡,方文山也是一再用書法的語言來比喻感情的表達。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王羲之等四十一位詩人,在會稽山陰之蘭亭聚會,飲酒吟詩,王羲之為這些詩的詩集寫的序就是古文裡的〈蘭亭集序〉,他還親自書成〈蘭亭帖〉作為書法作品,蘭亭帖歷來被視為經典傑作,有行書第一帖之稱。
在方文山的歌詞裡,我們看到許多書法的詞句:
蘭亭臨帖 行書如行雲流水
行書像行雲流水,那麼感情是不是也像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呢?
千年碑易拓 卻難拓妳的美
千年古老石碑上,美麗的書法很容易複製下來,但是你的美是無法複製的。
真跡絕 真心能給誰
蘭亭帖的真跡已經不存在了,我的真心又能夠給誰呢?
摹本易寫 而墨香不退與妳共留餘味
描摹的版本是很容易寫的,不過臨帖上的墨香還沒有消失,我和你一起共享留下來的香味,那是墨香還是感情的香味呢?
一行硃砂 到底圈了誰
古人用硃砂批文章,點出文章裡精彩的地方,你拿著硃筆挑選了誰呢?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妳回
忘掉那些庸俗的風花雪月,我已經題了序、開了頭,正等你的回應。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情一個字是很難體會了解的,即使想把情這一個字寫下來,怎樣落筆都不對。(待續)刀馬旦
〈刀馬旦〉是周杰倫作曲、方文山作詞,李玟原唱的一首歌,在中國國劇裡,生、旦、淨、丑代表四類不同的角色:生是男性,多數是正派的角色,例如老生、小生、武生、還有娃娃生;旦是女性,例如青衣多數是大家閨秀,花旦是年輕的女子,多數是小家碧玉,老旦指老婦女,刀馬旦是又能唱又能打的女子,武旦是會武功的女子,彩旦,詼諧逗趣或者長得醜陃的女子;淨又名大花臉是個性鮮明的人物;丑又稱小花臉,多半是小人物、詼諧的人。
〈刀馬旦〉的歌詞裡有許多鮮明的對比,花旦是一個文靜、溫柔甚至是脆弱被欺負的角色,但是刀馬旦正好相反,她提刀騎馬武藝高強,上陣殺敵扶弱鋤強,從刀馬旦和花旦作一個對比開始,這首歌開頭的幾句是,
明明早上人還在香港 還在九龍茶館喝煲湯
怎麼場景一下跳西安 我在護城河的堤岸
這是空間和時間的對比,早上在香港,晚上到了西安,煲湯這個詞源自廣東話,其實廣東話的「煲」當動詞就是煮的意思,煲湯、煲飯、煲粥就是煮湯、煮飯、煮粥,在廣東菜裡頭,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的家常煲飯,一定會煮一鍋比較清淡、味道鮮美的湯,現在煲湯變成一個名詞泛指廣東口味的湯。接下來:
站在古老神祕的城牆 月光搖又晃
我用英語跟小販交談 突然畫面一下就全暗
古老神祕和用英語跟小販交談是對比,月光搖又晃和畫面一下就全暗是對比。
我還在想 到底身在何方
我變模樣 是個華裔姑娘
是華裔但是可能入了美籍,變換模樣是打扮變了,還是心態、思想、觀念也變了。
我 開始想 認真細心裝扮
我 回臺上 終於輪我上場
在九龍喝煲湯,說英文的華裔姑娘,從臺下細心裝扮成國劇裡頭的刀馬旦上臺了。
耍花槍 一個後空翻 腰身跟著轉 馬步紮的穩當
耍花槍 比誰都漂亮 接著唱一段 虞姬和霸王
耍花槍 舞臺的戲班 二胡拉的響 觀眾 用力鼓掌
耍花槍 比誰都漂亮 刀馬旦身段 演出風靡全場
刀馬旦是臺上的主角,拉二胡的是配角,觀眾更只是在臺下鼓掌叫好的旁觀者而已。但是最後一段跳開了香港和西安,跳開了舞臺上耍花槍,回到北方古老的家院,那裡種高粱、喝老家的熱湯。
一口糧 一張床 一面牆 一扇窗 我灑下一地月光
一次種下一畝高梁 一個人在北大荒
一碗熱湯 啊 溫暖了我一個晚上
一匹蒼狼一身風霜 走過絲路回家鄉
開始用左手寫字
接下來,讓我們選讀方文山的一首詩〈開始用左手寫字〉,按統計,世界上大概百分之七十至九十的人習慣用右手寫字和做事,百分之十到三十的人習慣用左手寫字和做事,所以用左手和用右手也是一個對比,並且因此延伸出來其他的對比。
鋸掉 四分之三的城市
另外四分之一 拿來解釋
為何 開始 用左手寫字
用四分之三的城市而不用四分之三的人口,鋸掉讓人聯想到手,
但還是 被迫用右腦回答 為何比例是
四分之三而不是四分之二 這件事
按照腦科學的研究,左腦主管邏輯思考,數學和科學,語言和文字;右腦主管感情、符號和影像、哲學和宗教。如果要問為什麼四分之三的人用右手而不是一半,是不是該由左腦理性地回答,是不是左腦答不出來,讓主管感情的右腦來代打呢?
模樣比較清秀 的字
也還是 繼續用化好妝的方式
找一樣氣質的語氣 一起組成詩
用左手也好,右手也好,都可以寫出模樣比較清秀的字,但是,是左腦還是右腦把氣質一樣的字組成詩呢?
唯有忽略不被限制中 不被 的這兩字
然後 再繼續忽略 忽略本身這個詞
讓所有合理的解釋 都離開原來的 位置
這幾句不被限制、忽略、合理的解釋、原來的位置,這幾個詞既可以狹義的用在用左手寫字這一回事上面,也可以廣義的用在思想和行為非常廣大的層面。最後,
我總算開始 用左手反思反思中 反這個單字
從用左手寫字,想到相反、反對、反轉這些詞和觀念。但其實相反的反和回返是相近甚至是相通的,殊途同歸,反樸歸真,左手和右手何必分得清楚又能夠分得清楚嗎?(待續)【第八堂:國文課裡沒教的孔子】
君子有三戒
孔子在《論語》裡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諸位一聽,就想起最近轟動一時的電影《色戒》,「色戒」這個詞可以說源自「戒之在色」這句話。是不是我也要湊湊熱鬧在這裡談談李安的電影和張愛玲的小說?李安的電影和張愛玲的小說都是非常好的話題,不過,我今天倒想要闡述一下孔子這一句名言。
兩千五百年以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由他的學生記錄下來,也可以說是學生們的課堂筆記,後來就成了《論語》這本書。《論語》加上孟子寫的《孟子》,孔子大弟子曾子寫的《大學》、孔子的孫子子思寫的《中庸》,並稱為「四書」。《論語》共有二十卷,內容很少長篇大論,都是短短的語錄,不過這些短語裡,含有許多做人做事的智慧。
宋朝開國宰相趙普說過,他讀過半部《論語》就可以治天下了。《論語》裡有許多對政治、社會和民生的看法和見解,可以作為治國的原則。中國北京師範大學的于丹教授,出版了一本紅極一時的書《論語心得》,這本書裡于丹教授經由《論語》談心靈、處世、交友、理想和人生的道理,她說讀通了半部《論語》就可以修自身了。
古今中外,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的著作裡,往往都會在簡短平淡中指出許多智慧和見解,一方面能夠超越時空,另一方面可以應用到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裡特定的例子。所以,我想從比較接近科技和管理的觀點,來解讀《論語》裡孔子講的一些話。
戒之在色
讓我們開始來談談「血氣未定,戒之在色」這句話。通常一般狹義的解釋是年青人對男女交往沒有很多的經驗,所以,對感情的處理必須小心、謹慎,但是我覺得「色」不必狹義的解釋為美麗的容貌,可以有比較廣義的解釋:
第一、色代表片面的、表面的美麗。當我們對一個人、一件事作一個決定的時候,不能夠只因為漂亮的外表、膚淺的甜言蜜語、色彩豔麗的包裝,就驟然下判斷和決定,尤其是對於待人處事還沒有足夠經驗的人,更是容易受到迷惑,因此也得特別小心,這就是「血氣未定,戒之在色」這句話的意思。
孔老夫子自己說過「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宰予是孔子的一位學生,口才很好,能言善辯,剛開始孔子很喜歡他,後來才發現他品德不好,又很懶惰,有一天他吃過中飯,躺在床上睡午覺,被孔子看到,還被孔子大?:「朽木不可雕也」;有一個魯國人叫作子羽,他想要做孔子的學生,因為他相貌醜陋,起初孔子不願意,後來勉強收了他做學生,才發現他真是個好學生,這就是「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句話的意思,這不也正是「戒之在色」的意思嗎?(待續)色的更多意思
講到這裡,讓我介紹一篇劉伯溫寫的故事《賣柑者言》,一個賣橘子的人,他懂得如何將橘子儲藏一年半載後,橘子的外表仍然還是色澤鮮豔光彩,可是剝開後橘子像破布一樣,這就是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伯溫看到了很生氣,大?這個賣橘子的小販騙人,小販說:「我靠這份生意過活,已經好幾年了,我要賣,別人要買,他們從來沒有埋怨過,為什麼你這麼多話呢?你也看到我們國家的文武百官,西裝畢挺、吃香喝辣,出入有隨扈、黑頭轎車代步,威風神氣,口號叫得響亮雄壯,花錢不眨眼,但是他們真的為國為民謀求福利而努力嗎?這不也正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伯溫為之啞口無言。
我前面講過,「色」可以代表片面的、表面的美麗和價值。推而廣之,「色」也可以代表細節,不重要的小地方,不管做什麼事,全部的資源是有限的,把時間精神、人力、物力,不成比例地分配在細節和小地方,那就是見木而不見林,自然會影響到整個大局面的成敗。尤其是作為一個高階的領導人物,他要決定大方向,他應該把細節交給他手下的人去執行,曾經有人問我,那麼你對細節想不想知道呢?我說我可以知道,但是我不要管,他繼續問我,假如我想和你討論一些細節的事呢?我說那我不會扮演你的老闆的角色,而會扮演你同僚的角色,和你討論,最後還是由你在這些細節上作決定去執行。
「色」也可以代表短暫的美麗或者價值。短暫的權力,過眼雲煙的榮華,一時的虛名,往往會使人動心。一個缺乏遠景,缺乏持續能力,只是一時權宜的計畫,應該特別小心去評估。
「色」也可以代表一個雖然具有吸引力、但是要付出的代價卻遠超過它的實質或者成效的產品。例如:一臺性能好、價錢低的機器,但是它維護的費用特別高,或者特別耗電;一個目標和成效都很好的工作計畫,但是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卻特別多,都是例子。美國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寫過一篇短文〈The Whistle〉,其中的一個警句“Too dear for the whistle.”價錢太?貴的一個哨子,這篇短文敘述他七歲那年的一個假日,口袋裡裝滿了銅板,跑到一家玩具店,當他看到一個哨子,那正是他看過別的小孩在吹而羨慕得不得了的哨子,他馬上把他口袋裡所有的錢都拿出來,把哨子買回家。回到家裡,他猛吹他的哨子,不但把兄弟姐妹都煩死了,他們還告訴他,他付了四倍的錢買了一個爛哨子。這也是因為他血氣未定,才很衝動地把口袋裡所有的錢拿去買一個沒有什麼價值的玩具。
「色」也代表容易讓我們沈迷的東西和事情。電動遊戲是一個很好的科技娛樂產品,但是很多年輕人沈迷電動遊戲,忽略了學習、運動和正常的社交活動;其實,即使是工作,過分的投入,以至忽略了健康和家庭,都是孔老夫子說的:「戒之哉,戒之哉」。
瞭解人性的孔子
不過,孔夫子也了解「戒之在色」這個道理,說起來容易,實行起來並不那麼簡單。他說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德」代表內在的修養和美德、重要的方向和原則和持久永恆的價值;「色」代表表面的美麗、短暫一時的歡樂和無關宏旨的細節。有一句話「德之悅我心,猶色之悅我目」,就是「德」讓我們內心得到快樂和祥和,「色」只不過是眼睛看到的美麗而已;「德」是給心靈坐的沙發椅,「色」只是給眼睛吃的冰淇淋而已。孔子說過,好色容易,好德要靠決心和努力,很多人都會選擇走容易的路,能夠下定決心走不容易走的路,只有少數人。
的確,孔子對人性是相當瞭解,他在《禮記》裡說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慾存焉。」告子也說過:「食色性也。」都是說吃飯喝酒和男女交往都是人的天性。不過,我還是覺得,食和色都不必狹義地解釋為飲食和男女,更何況在今天的社會,大家都口口聲聲說要減肥、要瘦身,「戒之在食」,恐怕是大家都會舉雙手贊成的吧!
最後,《論語》裡說:「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南子是春秋末期?國衛靈公寵愛的一位妃子,她風流嬌豔,聲名不怎樣好,孔子到了衛國,南子邀請孔子去看她,孔子果然去了,他的大弟子子路因此很不高興,害得孔子趕快發誓,我沒有什麼出軌的行為呀!至於,孔子為什麼去看南子呢?是不是被她的美貌吸引呢?民國初年林語堂還根據這句話寫了一齣話劇《見南子》,引起一段對聖人不敬的風波,這也真是很八卦的了。
對了,開車的時候,黃燈是小心謹慎,紅燈是不可前進,也是「戒之在色」,請遵守交通規則!
按譜填詞的傳統
方文山先生是大家都很熟悉、也很敬佩的文學家。他今年才四十二歲,出生在花蓮,五歲隨父母親搬到桃園,桃園成功工商職業學校畢業,當過電子器材裝配員。他寫詩,也曾經和許多著名歌手合作,例如吳宗憲唱的〈傷心的樹〉,是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李玟唱的〈刀馬旦〉,也是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S.H.E唱的〈北歐神話〉,是由方文山作詞,左安安作曲;蔡依林唱的〈布拉格廣場〉,也是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近年來,他和周杰倫的深厚交情,讓他儼然成為周杰倫的專用作詞人。
從學院派的觀點來看,詩和詞在架構上、聲韻上都有相當嚴謹的規範,中文的詩裡有五言絕句,那是四句,每句五個字;七言律詩,那是八句,每句七個字。中文的詞按照固定詞牌做句子架構來填寫,例如〈如夢令〉這個詞牌有七句,每句的字數是六、六、五、六、二、二、六。義大利文和英文裡有十四行詩,那是十四句,每句十個音節。不過,音節的數目也可以有例外;日文裡的俳句有三行,共有十七個音節,作五、七、五的分配。在聲韻及押韻上,中文裡還有平仄音的規範,在英文裡有重音、輕音和長音、短音的規範。我們不要把這些看成刻板的束縛,相反的,這是前人累積下來的經驗法則,對文字的工整和聲韻的和諧都有幫助。
詩詞配上音樂,自然又增加了一個面向。中國古詩詞就有吟唱的傳統,正如有人說過,柳永的詞,應由十七、八歲的姑娘,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蘇東坡的詞,則要找關西大漢,拿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素顏韻腳詩
方文山先生才華洋溢,是詩人,也是流行音樂的作詞人,和寫詩比較,為歌曲作詞,在句子的數目、長短、斷句、押韻等等方面又有不同的規範,但是從文字聲韻和意境的觀點來看,倒其實是沒有兩樣的。在欣賞時,我刻意不在方文山寫的詩和歌詞間劃分界線。
方文山把他寫的詩的體裁定位為「素顏韻腳詩」。素顏源自日文裡的一個漢字詞彙,原意是乾淨、沒有化妝的臉,也可說是清秀的臉龐,甚至可以引申為沒有添加任何雜質,接近天然的素材,在方文山的詩裡,沒有英語、日語、阿拉拍數字、電腦圖像以及標點符號,呈現的是沒有經過塗?的中國文字的原來面貌。至於韻腳就是押韻,在詩詞中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使用同一系列的韻母音。
小時候學寫詩詞對聯,都會背《聲律啟蒙》來做語言、詞彙和修辭的訓練,例如在〈一東韻〉裡就有:「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在〈四支韻〉裡就有:「茶對酒,賦對詩……行對止,速對遲,舞劍對圍棋……花開紅錦繡,水漾碧琉璃。」在其他語言裡,押韻也是很自然很相似的觀念,不過在詩詞裡詳細的規則又各不同了。
方文山有首詩的題目是〈詩的語言〉:
午後的風聲 怎麼能被形容成一輪皎潔
花的顏色 又怎麼會帶著 淡淡的離別
所謂 憂鬱的空氣 落筆後要怎麼寫
最後 一直到你的微笑 在我的面前 滿山遍野
親愛的 我這才開始對詩的語言 有些 了解
大家都讀詩,許多人也都寫詩,但是詩是什麼東西呢?方文山在他的詩裡說,詩不只是描寫風花雪月,所以他說風的聲音怎可以被形容為一輪皎潔;詩也不只是無病呻吟,為賦新詞?說愁,所以他說花的顏色怎會帶著淡淡的離別;憂鬱的空氣怎樣在筆下描寫,詩是用來描述一份心境、一種感覺、一種思念、一個期待;所以當情人的微笑像滿山遍野出現在我面前時,欣悅、期待、關懷和祝福,我才對詩的語言有些了解。
英國名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說出了詩是什麼東西:「Poetry is the record of the best and happiest moments of the happiest and best minds.」意思是「詩是最有才華和最快樂的人的最美好、最快樂的時光的紀錄」。德國詩人文學家、科學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話:「Science arose from poetry──when times change the two can meet again on a higher level as friends.」即「科學源自詩詞,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會在一份更高層次的友誼中再相逢」。(待續)愛情是一種魔法
他還有首叫做〈如果〉的詩:
如果 連月光都拒絕精靈
如果 連魔法都撤退出森林
如果 故事的第一行 就開始出現陰影
那麼親愛的 你要叫我如何相信
這世上 還有一塵不染 的愛情
精靈最早源自德國神話,現在是廣泛地代表好心、又頑皮、個子小小、光頭光身,半人半神的動物,在科幻小說和電動遊戲中更有名式各樣的精靈,傳說中精靈喜歡在月光下聚集起舞,黑沈沈的森林裡,正是行使魔法的好地方。故事的第一行,應該充滿喜悅快樂、引人入勝,但如果月光拒絕精靈在它底下歡舞,魔法不願在森林裡行使,故事一開頭就令人傷感,我還能不能相信世界上還有一塵不染、純潔真摯的愛情?
英國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有首名詩〈愛的哲理〉(Love’s Philosophy),我把它翻成中文:
清泉注入碧溪,小河匯成汪洋;
和風天際共舞,輕柔溫馨甜暢。
萬物遵循一個神聖的規律,永不零落孤單。
相識相知相惜,為何我們不比翼成雙。
群山吻著穹蒼,波濤相擁蕩漾;
姊妹花開並蒂,不許孤芳自賞。
陽光擁抱大地,月光深吻著海洋。
但是, 如果我得不到你的吻,
這種種甜情蜜意,只是徒增惆悵。
讓我們欣賞原文文字和聲韻之美:
The fountains mingle with the river,
And the rivers with the ocean,
The winds of heaven mix forever,
With a sweet emotion;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single
All things by a law divine,
In one another’s being mingle,
Why not I with thine?
See the mountains kiss high heaven,
And the waves clasp one another,
No sister-flower would be forgiven,
If it disdained its brother,
And 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
And the moonbeams kiss the sea;
What are all these kissings worth
If thou kiss not me?
雪萊的詩,用河川、高山、波浪、風、雪、花、月亮、太陽,來證實兩個人必然相愛的道理。這也讓我想起劉半農作詞、趙元任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
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這般蜜也似的銀夜,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魚兒慢慢游。
啊!燕子,你說些什麼話?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樹在冷風裡搖,野火在暮色中燒。
啊!西天還有些兒殘霞,教我如何不想他!(待續)聽一曲東方破
在中國音樂裡,大曲泛指綜合了器樂、聲樂和舞蹈的藝術形式,遠在漢朝這種藝術形式已經成型,唐朝是大曲發展的全盛時期,到了宋朝逐漸衰微。大曲有固定的結構,通常分成三大章,比較籠統的說法是第一章是開始,通常叫做「散序」,第二章是主體,通常叫做「歌」或者「排遍」,第三章是結尾,通常叫做「破」,破的節奏通常比較急促、繁碎。其實西方交響樂的結構也有相似的地方,像義大利形式的交響樂分成三個樂章,第一個樂章是快板,第二個樂章是慢板,第三個樂章又是快板,後來演變成多半是四個樂章的架構。
第一個樂章快板(Allegro)是輕快迅速,第二個樂章是慢板(Adagio),第三個樂章是小步舞曲(Minuet)或詼諧曲(Scherzo),第四個樂章是快板(Allegro)或迴旋曲(Rondo),這又和我們寫文章起承轉合的架構相呼應。所以,東風這首曲裡的第三段,就被稱為「東風破」,方文山以〈東風破〉作為歌題,歌詞?述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自小一起玩耍、一起長大、一起聽過一首叫〈東風破〉的歌,但是幾年之後,他們分手了。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愁是一份看不見、摸不著的心情,但詩人卻常常具體地來量度它,「一斛明珠萬斛愁」,用容量來量度愁;「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像布一樣,分成段來量度愁;「白髮三千丈,離愁似個長。」用長度來量度愁;在這裡「一盞離愁」詩人用杯子來量度愁。
我在門後 假裝妳人還沒走
你已經走了,我只是在心情上假裝你還沒有走而已。
舊地如重遊 月圓更寂寞
如果能夠重回我們以前一起長大的舊地,明亮的月光會令我更加寂寞。這兩句也讓我們想起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這兩句古詩。
夜半清醒的燭火 不忍苛責我
是燭火清醒,還是我失夢難眠。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漂泊流浪,像一壺酒一樣,很難喝下去。
妳走之後 酒暖回憶思念瘦
妳走了之後,酒還是暖暖的,但是回憶令人憔悴消瘦。也讓人想起了李清照的名句「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水向東流 時間怎麼偷
時間的腳步就像東流的逝水,可以在逝水裡,偷出一段嗎?李白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兩句詩,在黃安作曲、林夕寫詞的〈新鴛鴦蝴蝶夢〉裡也引用了這兩句。
花開就一次成熟 我卻錯過
花在春天開,就會在秋天結果,我有的卻只是一段沒有結果的戀情。
接下來轉入副歌: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歲月在牆上剝落 看見小時候
猶記得那年我們 都還很年幼
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妳沒聽過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 結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 我牽著妳走過
荒煙漫草的年頭 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聽到琵琶聲彈起〈東風破〉,不但想起小時候一起聽過〈東風破〉這段曲子的往事,也好像看到了我們分手的結局。(待續)圓舞曲之王
有一部一九三○年代的電影《翠堤春曉》(The Great Waltz),電影的主題歌叫〈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這首歌的曲源自十九世紀以華爾滋音樂著名的作曲家約翰史特勞斯二世(Johann Strauss II),歌詞出自漢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這首也是在分手後回憶往日情懷的歌,其中結尾的一段是:
When songs of Spring are sung
Remember that morning in May
Remember: " You loved me " ?
When we were young one day.
當春天之歌在歡唱的時候,
不要忘記五月那一個早晨,
不要忘記你曾深愛著我,
在我們年輕的某一天。
是誰髮如雪
〈髮如雪〉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詞的開始有一段古曲味道的引言「極凍之地,雪域有女,聲媚、膚白、眸似月、其髮如雪」,描寫眼晴,詩人常用「明眸」這個詞,就是明亮的意思,也有人用「星眸」,星光般明亮的意思,「眸如月」既取月亮的光也取月亮的神韻,甚至彎月的形狀;「髮如雪」這個詞,靈感來自李白〈將進酒〉裡「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一句。
〈髮如雪〉的歌詞是這樣的:
狼牙月 伊人憔悴
我舉杯 飲盡了風雪
狼牙月指月亮像狼牙的顏色一樣,略帶斑駁的米黃,強調景色的蕭條和蒼茫,而不是月亮像狼牙的形狀;伊人就是那個人;舉杯飲的不是酒是風雪。
是誰打翻前世櫃 惹塵埃是非
是誰打翻了整整齊齊放滿了文件資料的書櫃,把前世也好,今生也好,原來已經被塵封、被遺忘的往事又再翻出來。
緣字訣 幾番輪迴
緣份是幾生幾世的輪迴。
妳鎖眉 哭紅顏喚不回
你皺著眉頭哭,但是青春已經逝去。李白的〈長干行〉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白居易的〈後宮詞〉有「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這幾句。
縱然青史已經成灰 我愛不滅
地老天荒,海枯石爛的愛情。
繁華如三千東流水 我只取一瓢愛了解 只戀妳化身的蝶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這一句出自《紅樓夢》裡賈寶玉所說,古時湍急而淺的河流不能用舟船只能用皮筏過渡,古人認為河水羸弱不堪載舟,所以把這樣的河流稱為弱水。《西遊記》第二十三回,唐僧收沙僧時,有詩描述流沙河的險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不過延伸下來,弱水三千就稱為遙遠的河流。在繁華的流水中,擾攘的人海裡,我只愛上你,而且更用你化身的蝴蝶來代表你。
妳髮如雪 淒美了離別 我焚香感動了誰
妳髮如雪 紛飛了眼淚 我等待蒼老了誰
可是這首歌最後卻是從憔悴、眼淚、輪迴、離別的意境裡,跳出兩句天真、輕快、欣悅、俏皮的結語。
銅鏡映無邪 紮馬尾
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待續)青花瓷
方文山與周杰倫合作多首大家喜愛的流行歌曲,其中〈青花瓷〉是一首充滿中國風、意境優美的歌曲。
在人類歷史文明發展過程中,陶器的製作可以追溯到五千甚至一萬年以前,從最原始的粘土做成胚,經過高溫燃燒的簡單過程,不斷地演變發展原料的配製、燃燒的溫度和時間的控制,再加上上釉的過程,陶器也分支成質感不同的瓷器。而且陶瓷器也已經從日用品器皿演變成藝術品了。
在中國歷史上,明代以前以沒有裝飾花紋的素瓷為主,以青瓷、黑瓷為最常見的顏色,在中國青瓷裡,最有名的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河南汝州的「汝窯」,其中分天青、豆青和粉青,又以天青為上品,甚至被形容為「雨過天青雲破處」,那一份純淨、澄清的青色。汝窯的瓷器非常貴,現在全世界只存有不到七十件。
青瓷之後又有彩繪陶瓷器的演進,比較有名的就是唐代唐三彩陶器和始於唐宋,到了元代成熟,更在清朝到達頂峰的青花瓷,青花瓷也稱白地青花瓷,多半底色是純白或者粉白,花紋的顏色是素黑或者深藍。
〈青花瓷〉的歌詞裡,方文山既描寫繪有牡丹、錦鯉、仕女的青花瓷,也暗用了描寫青瓷「雨過天青雲破處」這一句詩。
素胚勾勒出青花 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 一如妳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 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 走筆至此擱一半
從青花瓷的青花和牡丹,帶到你的初妝和我的心事。
釉色渲染仕女圖 韻味被私藏
而妳嫣然的一笑 如含苞待放
妳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從釉色渲染的仕女圖,帶到你的嫣然一笑和你一縷飄散的美。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 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妳伏筆
從天青色、炊煙、瓶底的字,帶到在等你,為遇見你寫伏筆。
方文山的〈青花瓷〉也讓我們想起十九世紀英國名詩人濟慈(John Keats)寫的一首詩〈希臘古甕之歌〉(Ode on a Grecian Urn):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That is all Ye know on earth,
and all ye need to know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這是你對人生全部的體會,
但也是足夠的體會了。
通過詩人對古甕的欣賞和跟古甕的對話,在結語中道出了美的真諦,那就是美即是真,真即是美(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書法篆刻入詞
在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的〈蘭亭序〉裡,方文山也是一再用書法的語言來比喻感情的表達。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王羲之等四十一位詩人,在會稽山陰之蘭亭聚會,飲酒吟詩,王羲之為這些詩的詩集寫的序就是古文裡的〈蘭亭集序〉,他還親自書成〈蘭亭帖〉作為書法作品,蘭亭帖歷來被視為經典傑作,有行書第一帖之稱。
在方文山的歌詞裡,我們看到許多書法的詞句:
蘭亭臨帖 行書如行雲流水
行書像行雲流水,那麼感情是不是也像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呢?
千年碑易拓 卻難拓妳的美
千年古老石碑上,美麗的書法很容易複製下來,但是你的美是無法複製的。
真跡絕 真心能給誰
蘭亭帖的真跡已經不存在了,我的真心又能夠給誰呢?
摹本易寫 而墨香不退與妳共留餘味
描摹的版本是很容易寫的,不過臨帖上的墨香還沒有消失,我和你一起共享留下來的香味,那是墨香還是感情的香味呢?
一行硃砂 到底圈了誰
古人用硃砂批文章,點出文章裡精彩的地方,你拿著硃筆挑選了誰呢?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妳回
忘掉那些庸俗的風花雪月,我已經題了序、開了頭,正等你的回應。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情一個字是很難體會了解的,即使想把情這一個字寫下來,怎樣落筆都不對。(待續)刀馬旦
〈刀馬旦〉是周杰倫作曲、方文山作詞,李玟原唱的一首歌,在中國國劇裡,生、旦、淨、丑代表四類不同的角色:生是男性,多數是正派的角色,例如老生、小生、武生、還有娃娃生;旦是女性,例如青衣多數是大家閨秀,花旦是年輕的女子,多數是小家碧玉,老旦指老婦女,刀馬旦是又能唱又能打的女子,武旦是會武功的女子,彩旦,詼諧逗趣或者長得醜陃的女子;淨又名大花臉是個性鮮明的人物;丑又稱小花臉,多半是小人物、詼諧的人。
〈刀馬旦〉的歌詞裡有許多鮮明的對比,花旦是一個文靜、溫柔甚至是脆弱被欺負的角色,但是刀馬旦正好相反,她提刀騎馬武藝高強,上陣殺敵扶弱鋤強,從刀馬旦和花旦作一個對比開始,這首歌開頭的幾句是,
明明早上人還在香港 還在九龍茶館喝煲湯
怎麼場景一下跳西安 我在護城河的堤岸
這是空間和時間的對比,早上在香港,晚上到了西安,煲湯這個詞源自廣東話,其實廣東話的「煲」當動詞就是煮的意思,煲湯、煲飯、煲粥就是煮湯、煮飯、煮粥,在廣東菜裡頭,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的家常煲飯,一定會煮一鍋比較清淡、味道鮮美的湯,現在煲湯變成一個名詞泛指廣東口味的湯。接下來:
站在古老神祕的城牆 月光搖又晃
我用英語跟小販交談 突然畫面一下就全暗
古老神祕和用英語跟小販交談是對比,月光搖又晃和畫面一下就全暗是對比。
我還在想 到底身在何方
我變模樣 是個華裔姑娘
是華裔但是可能入了美籍,變換模樣是打扮變了,還是心態、思想、觀念也變了。
我 開始想 認真細心裝扮
我 回臺上 終於輪我上場
在九龍喝煲湯,說英文的華裔姑娘,從臺下細心裝扮成國劇裡頭的刀馬旦上臺了。
耍花槍 一個後空翻 腰身跟著轉 馬步紮的穩當
耍花槍 比誰都漂亮 接著唱一段 虞姬和霸王
耍花槍 舞臺的戲班 二胡拉的響 觀眾 用力鼓掌
耍花槍 比誰都漂亮 刀馬旦身段 演出風靡全場
刀馬旦是臺上的主角,拉二胡的是配角,觀眾更只是在臺下鼓掌叫好的旁觀者而已。但是最後一段跳開了香港和西安,跳開了舞臺上耍花槍,回到北方古老的家院,那裡種高粱、喝老家的熱湯。
一口糧 一張床 一面牆 一扇窗 我灑下一地月光
一次種下一畝高梁 一個人在北大荒
一碗熱湯 啊 溫暖了我一個晚上
一匹蒼狼一身風霜 走過絲路回家鄉
開始用左手寫字
接下來,讓我們選讀方文山的一首詩〈開始用左手寫字〉,按統計,世界上大概百分之七十至九十的人習慣用右手寫字和做事,百分之十到三十的人習慣用左手寫字和做事,所以用左手和用右手也是一個對比,並且因此延伸出來其他的對比。
鋸掉 四分之三的城市
另外四分之一 拿來解釋
為何 開始 用左手寫字
用四分之三的城市而不用四分之三的人口,鋸掉讓人聯想到手,
但還是 被迫用右腦回答 為何比例是
四分之三而不是四分之二 這件事
按照腦科學的研究,左腦主管邏輯思考,數學和科學,語言和文字;右腦主管感情、符號和影像、哲學和宗教。如果要問為什麼四分之三的人用右手而不是一半,是不是該由左腦理性地回答,是不是左腦答不出來,讓主管感情的右腦來代打呢?
模樣比較清秀 的字
也還是 繼續用化好妝的方式
找一樣氣質的語氣 一起組成詩
用左手也好,右手也好,都可以寫出模樣比較清秀的字,但是,是左腦還是右腦把氣質一樣的字組成詩呢?
唯有忽略不被限制中 不被 的這兩字
然後 再繼續忽略 忽略本身這個詞
讓所有合理的解釋 都離開原來的 位置
這幾句不被限制、忽略、合理的解釋、原來的位置,這幾個詞既可以狹義的用在用左手寫字這一回事上面,也可以廣義的用在思想和行為非常廣大的層面。最後,
我總算開始 用左手反思反思中 反這個單字
從用左手寫字,想到相反、反對、反轉這些詞和觀念。但其實相反的反和回返是相近甚至是相通的,殊途同歸,反樸歸真,左手和右手何必分得清楚又能夠分得清楚嗎?(待續)【第八堂:國文課裡沒教的孔子】
君子有三戒
孔子在《論語》裡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諸位一聽,就想起最近轟動一時的電影《色戒》,「色戒」這個詞可以說源自「戒之在色」這句話。是不是我也要湊湊熱鬧在這裡談談李安的電影和張愛玲的小說?李安的電影和張愛玲的小說都是非常好的話題,不過,我今天倒想要闡述一下孔子這一句名言。
兩千五百年以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由他的學生記錄下來,也可以說是學生們的課堂筆記,後來就成了《論語》這本書。《論語》加上孟子寫的《孟子》,孔子大弟子曾子寫的《大學》、孔子的孫子子思寫的《中庸》,並稱為「四書」。《論語》共有二十卷,內容很少長篇大論,都是短短的語錄,不過這些短語裡,含有許多做人做事的智慧。
宋朝開國宰相趙普說過,他讀過半部《論語》就可以治天下了。《論語》裡有許多對政治、社會和民生的看法和見解,可以作為治國的原則。中國北京師範大學的于丹教授,出版了一本紅極一時的書《論語心得》,這本書裡于丹教授經由《論語》談心靈、處世、交友、理想和人生的道理,她說讀通了半部《論語》就可以修自身了。
古今中外,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的著作裡,往往都會在簡短平淡中指出許多智慧和見解,一方面能夠超越時空,另一方面可以應用到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裡特定的例子。所以,我想從比較接近科技和管理的觀點,來解讀《論語》裡孔子講的一些話。
戒之在色
讓我們開始來談談「血氣未定,戒之在色」這句話。通常一般狹義的解釋是年青人對男女交往沒有很多的經驗,所以,對感情的處理必須小心、謹慎,但是我覺得「色」不必狹義的解釋為美麗的容貌,可以有比較廣義的解釋:
第一、色代表片面的、表面的美麗。當我們對一個人、一件事作一個決定的時候,不能夠只因為漂亮的外表、膚淺的甜言蜜語、色彩豔麗的包裝,就驟然下判斷和決定,尤其是對於待人處事還沒有足夠經驗的人,更是容易受到迷惑,因此也得特別小心,這就是「血氣未定,戒之在色」這句話的意思。
孔老夫子自己說過「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宰予是孔子的一位學生,口才很好,能言善辯,剛開始孔子很喜歡他,後來才發現他品德不好,又很懶惰,有一天他吃過中飯,躺在床上睡午覺,被孔子看到,還被孔子大?:「朽木不可雕也」;有一個魯國人叫作子羽,他想要做孔子的學生,因為他相貌醜陋,起初孔子不願意,後來勉強收了他做學生,才發現他真是個好學生,這就是「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句話的意思,這不也正是「戒之在色」的意思嗎?(待續)色的更多意思
講到這裡,讓我介紹一篇劉伯溫寫的故事《賣柑者言》,一個賣橘子的人,他懂得如何將橘子儲藏一年半載後,橘子的外表仍然還是色澤鮮豔光彩,可是剝開後橘子像破布一樣,這就是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伯溫看到了很生氣,大?這個賣橘子的小販騙人,小販說:「我靠這份生意過活,已經好幾年了,我要賣,別人要買,他們從來沒有埋怨過,為什麼你這麼多話呢?你也看到我們國家的文武百官,西裝畢挺、吃香喝辣,出入有隨扈、黑頭轎車代步,威風神氣,口號叫得響亮雄壯,花錢不眨眼,但是他們真的為國為民謀求福利而努力嗎?這不也正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伯溫為之啞口無言。
我前面講過,「色」可以代表片面的、表面的美麗和價值。推而廣之,「色」也可以代表細節,不重要的小地方,不管做什麼事,全部的資源是有限的,把時間精神、人力、物力,不成比例地分配在細節和小地方,那就是見木而不見林,自然會影響到整個大局面的成敗。尤其是作為一個高階的領導人物,他要決定大方向,他應該把細節交給他手下的人去執行,曾經有人問我,那麼你對細節想不想知道呢?我說我可以知道,但是我不要管,他繼續問我,假如我想和你討論一些細節的事呢?我說那我不會扮演你的老闆的角色,而會扮演你同僚的角色,和你討論,最後還是由你在這些細節上作決定去執行。
「色」也可以代表短暫的美麗或者價值。短暫的權力,過眼雲煙的榮華,一時的虛名,往往會使人動心。一個缺乏遠景,缺乏持續能力,只是一時權宜的計畫,應該特別小心去評估。
「色」也可以代表一個雖然具有吸引力、但是要付出的代價卻遠超過它的實質或者成效的產品。例如:一臺性能好、價錢低的機器,但是它維護的費用特別高,或者特別耗電;一個目標和成效都很好的工作計畫,但是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卻特別多,都是例子。美國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寫過一篇短文〈The Whistle〉,其中的一個警句“Too dear for the whistle.”價錢太?貴的一個哨子,這篇短文敘述他七歲那年的一個假日,口袋裡裝滿了銅板,跑到一家玩具店,當他看到一個哨子,那正是他看過別的小孩在吹而羨慕得不得了的哨子,他馬上把他口袋裡所有的錢都拿出來,把哨子買回家。回到家裡,他猛吹他的哨子,不但把兄弟姐妹都煩死了,他們還告訴他,他付了四倍的錢買了一個爛哨子。這也是因為他血氣未定,才很衝動地把口袋裡所有的錢拿去買一個沒有什麼價值的玩具。
「色」也代表容易讓我們沈迷的東西和事情。電動遊戲是一個很好的科技娛樂產品,但是很多年輕人沈迷電動遊戲,忽略了學習、運動和正常的社交活動;其實,即使是工作,過分的投入,以至忽略了健康和家庭,都是孔老夫子說的:「戒之哉,戒之哉」。
瞭解人性的孔子
不過,孔夫子也了解「戒之在色」這個道理,說起來容易,實行起來並不那麼簡單。他說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德」代表內在的修養和美德、重要的方向和原則和持久永恆的價值;「色」代表表面的美麗、短暫一時的歡樂和無關宏旨的細節。有一句話「德之悅我心,猶色之悅我目」,就是「德」讓我們內心得到快樂和祥和,「色」只不過是眼睛看到的美麗而已;「德」是給心靈坐的沙發椅,「色」只是給眼睛吃的冰淇淋而已。孔子說過,好色容易,好德要靠決心和努力,很多人都會選擇走容易的路,能夠下定決心走不容易走的路,只有少數人。
的確,孔子對人性是相當瞭解,他在《禮記》裡說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慾存焉。」告子也說過:「食色性也。」都是說吃飯喝酒和男女交往都是人的天性。不過,我還是覺得,食和色都不必狹義地解釋為飲食和男女,更何況在今天的社會,大家都口口聲聲說要減肥、要瘦身,「戒之在食」,恐怕是大家都會舉雙手贊成的吧!
最後,《論語》裡說:「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南子是春秋末期?國衛靈公寵愛的一位妃子,她風流嬌豔,聲名不怎樣好,孔子到了衛國,南子邀請孔子去看她,孔子果然去了,他的大弟子子路因此很不高興,害得孔子趕快發誓,我沒有什麼出軌的行為呀!至於,孔子為什麼去看南子呢?是不是被她的美貌吸引呢?民國初年林語堂還根據這句話寫了一齣話劇《見南子》,引起一段對聖人不敬的風波,這也真是很八卦的了。
對了,開車的時候,黃燈是小心謹慎,紅燈是不可前進,也是「戒之在色」,請遵守交通規則!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