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花田半畝

一個美麗女孩最後的生命獨舞!
讓百萬讀者心疼落淚的真實故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個人喜歡
  • 9 252
    28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散文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田維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華品文創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0/08/0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個年僅21歲就離開人世的女孩田維,一部50餘萬字的部落格文集《花田半畝》,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在中國大陸一出版,在沒有任何宣傳、炒作的情況下,《花田半畝》已連續數周位列全國青春文學類圖書周暢銷榜第一名,並入選第十屆深圳讀書月”優秀青少年讀物推薦書目”。

  作者田維15歲時被確診患上一種類似血癌的絕症,直到離世的前一天,她始終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寫作。

  著名作家梁曉聲在《花田半畝》一書的序言中,稱讚田維是當今為數不多的”真情寫作”的學子,並說:”我堅信這樣的書具有經典性”。

  作家王小柔讀後,連問了四個為什麼:”為什麼一部日記成為青春文學的希望?為什麼在她離開的兩年後我們開始對一個孩子唸唸不忘?為什麼我們會被她的散文感動?為什麼我們從一部遺作中看到了生命的光亮?”並稱《花田半畝》”在這個冬天成為我們互相取暖的依偎”。

  愛、感恩、堅韌、真誠,是《花田半畝》一書的主旨。書中文字至純至美,空靈且極富哲思,具有強大的穿透力。著名學者路文彬、張冠夫在紀念文章中分別寫道:”在死亡的悲泣裡,我終於看到生命的歡顏”;”在這孩童般的肩膀上竟承載著那麼沉重的負荷,在這孩童般的心地間竟有生命如花般隕落的泰然接受,這不由令比她年長得多的我肅然起敬”。

  品讀《花田半畝》,我們不僅能看到屬於每個人的無悔青春、純真愛戀,更會感動和震撼於這個美麗天使對生的一片癡心,對死的無限淡定,從而重新叩問人生的本質和終極目標,在喧囂浮躁的塵世中回歸心靈的安寧。

  中央電視臺”子午書簡”特將田維和子尤的生命絕唱對比播出,更引發人們對青春文學精神內涵的深切關注和檢視;《讀者》第20、22期分別刊登書摘《提前的祝福》和介紹田維生平的《半田花畝》;知音雜誌社專門派出記者採訪了田維的媽媽,刊發了《我是一個疼痛的孩子:生命獨舞花田半畝》一文。

  一檔檔節目,一篇篇文章,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田維,知道了《花田半畝》。無數網友在田維的部落格”花田半畝”中留言。

  一位網友寫下這樣一段傷感的文字:”我不知道,當今天我們這些陌生人來看你的時候,是否擾亂了這一灣清水。或許,你會原諒我們的,因為你知道,許多人都在找那一刻的安寧。就像我一直認為的那樣,好的文章,就像有內涵的人一樣,不會張揚,沒有浮躁,簡單而寧靜。告別了嗎?在你的字跡中,我看不到離別的哀傷,慶幸我是在兩年後才知道你離去,在你離去後知道了你,才看到你留下的足跡,不然,我想當時我會有一種怎樣的哀傷啊!”還有很多網友表達著自己的感激:” 謝謝你,在你離去之前留下的生命的火種,照亮了每個人心中的小屋。””信仰,給人誠實面對自己和人生的勇氣。你知道麼?你的文字也給予我們勇氣。”

  本書收錄有田維的畫作、攝影和詩文手跡。能讓你漸漸體會出在對日常生活細緻描寫的背後淺淡地流露出她略帶憂傷的無可奈何,也感受得到她眼淚中浸潤的笑意……

  田維自己的博客網址: sui-liang.spaces.live.com/default.aspx
  企畫編輯李丹陽為田維建的博客網址: lidanyang1228.blog.163.com/

《花田半畝》書名由來

  語出南宋學者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田維很喜歡這首詩,因此用其意象命名自己的博客。可惜一語成讖,真的只留下花田“半畝”。不過,愛田的朋友正在耕耘剩下的半畝花田……

本書特色

  一個美麗女孩最後的生命獨舞!
  讓百萬讀者心疼落淚的真實故事!
  《花田半畝》榮獲中央電視台“子午書簡”節目和中國圖書商報社
  “2009年度最值得一讀的30本好書”及
  “第十屆深圳讀書月優秀青少年讀物推薦書”

名人推薦

 部落格天后彎彎
 自轉星球社長黃俊隆 感動推薦

目錄




蝶兒飛走 梁曉聲/001

田維的日誌

二○○三年  2003年3月1日─2003年11月30日 /001
二○○四年  2004年9月28日─2004年12月26日/039
二○○五年  2005年3月21日─2005年11月 20日/049
二○○六年  2006年1月20日─2006年12月26日/098
二○○七年  2007年1月8日─2007年9月 3日/215

田維的小說
蒼白邊緣/309

悼田維 路文彬/349

留在青春裡的田維 張冠夫/355

序/導讀




蝶兒飛走

  田維同學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而且,也是很好的。

  她曾是我所開的選修課的學生。每次上課她都提前幾分鐘來到教室,從沒遲到過,也從沒在教室裡吃過東西,或在我講課時伏於桌上。更沒在我講課時睡著過……

  分明的,她和同宿舍的一名女生很要好。往常是,她們雙雙走入教室,每並坐第一排或第二排。

  她不是那類人在課堂,心不在焉的學生。

  有次課間,我問她倆:“你們形影不離似的,是不是互相之間很友愛啊?”她倆對視一眼,都微微一笑。

  和田維同宿舍的那一名女生說:“是啊!”

  田維,卻什麼也沒說,目光沉靜地看著那一位女同學,表情欣慰。

  大約就是在那一堂課後,我在自己的教師信箱裡發現了田維寫給我的一封信。她的字,寫的是別提多麼的認真了。筆劃工整,接近著仿宋體。兩頁半筆記本紙的一封信,竟無一處勾改過。她對標點符號之運用,像對寫字一樣認真。即使在我們中文系的學生中,對漢字書寫及標點符號如許認真者,是不多的。僅就此點而言,她也是一名應該選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

  那封信使我瞭解到,她不幸患著一種接近是血癌的疾病。自此,我再見到她,心情每一沈鬱。然而,我眼中的她,一如以往是一名文文靜靜的小女生。我覺得她的內心,似乎是波瀾不驚的。在那一班女生中,她也確乎是看起來小的。不僅指她的身個兒,還指她給我的特殊印象——在我看來,她仿佛仍懷有一顆潔淨的初中女生的心。俗世染人,現而今,有那樣一顆潔淨心的初中女生,大約也是不多的吧?

  後來,我曾單獨和與她同宿舍的那一名女生談過一次話,囑咐她:“既然你們是好朋友,更要關愛我們的田維,若有什麼情況,及時向老師通告。”

  她責無旁貸地回答:“我會的。”

  於是,我對那一名女生也印象很深了。

  某一節課上,我要求幾名同學到黑板前,面向大家,發表對一部電影的看法。也請田維到黑板前,對記名同學的評說給出分數,並陳述她自己的給分原則。那幾名同學有些像參賽選手,而田維如同評委主席。

  沒想到田維給出的分數竟極為服眾。她的陳述言簡意賅,同樣令大家滿意。我想,一個事實肯定是,那一堂課上,她的中文能力表現良好,又加深了我對她的印象……

  其後她缺了好多堂課,我暗問她的室友,得到的回答是——“田維又住院了。”

  一個“又”字,使我沈默無語。

  田維又出現在課堂上時,我什麼都沒有問她,若無其事似的。但講課時,總會情不自禁地看著她。在我眼裡,她不僅是大學女生,還是女孩兒。我沒法不格外關注我班上的這一個女孩。

  學期考試時,田維早早地就到教室裡了。那一天她很反常,坐到了最後一排去。

  考題是散文或評論,任選一篇,沒有任何一名同學預先知道考題。

  我不明白田維為什麼要坐到最後一排去。我猜測也許是她的一種下意識使然——比如毫無準備的現場寫作格外感到壓力,比如那一天覺得自己身體狀態不好。所以,作為監考老師,我又不由得經常將目光望向她,在內心裡對她說:田維,只要你寫夠了兩千字,哪怕愧對“寫作”二字,老師也會給你及格的……

  她卻始終在埋頭寫著。止筆沉思之際,也並不抬起頭來。

  在五十餘份考卷中,出乎我意料的是——田維的卷面狀態最佳。字跡更工整了,行段清晰,一目了然,標點符號也標得分明,規範,正確。

  那是五十餘份考卷中唯一一份考生自己一處也未勾改過的考卷;一如她曾寫給我的信。

  那也是五十餘份考卷中唯一一份我一處都未改錯的考卷;肯定的,那種情況對於任何一位元判中文考卷的老師都是不多見的。

  散文題有兩則——《雪》或《雨》,可寫景,可敘事。田維選擇了《雪》,敘事寫法。寫到了自己的童年,寫到了奶奶對她的愛。我至今仍記得她寫到的某些細節——冬天放學回家,奶奶一見到她,立刻解開衣襟,將她那雙凍得通紅的小手緊夾在奶奶溫暖的腋下……感冒從小對她就是一件嚴重的事情,奶奶在冬季來臨之前,為她做了一身厚厚的棉衣褲,使她穿上了像小熊貓,自己覺得好笑,奶奶卻極有成就感……

  在大學中文學子們的寫作中,內容自戀的現象多,時髦寫作的現象多,無病呻吟的現象多,真情寫作卻是不怎麼多的。

  田維落在考卷上的那些文字,情真意切。

  我給了她99分,亦或100分。

  我記不清了,總之是全班最高分。

  我不認為我給她的分數是有失標準的。

  我只承認,我給予田維的分數,具有主張的性質。

  排開我自己的想法不談,即使由別位老師來判,在那五十餘份考卷中,田維的分數也必然將是最高的,只不過別位老師,也許不會像我一樣重視她的考卷所體現出的示範意義……

  她竟悄悄地走了,我心愀然。

  她竟在假期裡悄悄地走了,老師們和同學們都沒能一起送她走,這使我們更加難過。

  田維是一名熱愛中文的女學子。

  也是一名極適合學中文的女學子。

  我們教的中文,是主張從良好情懷的心裡發芽的中文。

  這樣的一顆心,田維無疑是有的。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她目光裡那一種超乎她年齡的沉靜,對於我們都意味著些什麼了。

  經常與死神波瀾不驚地對視的人,是了不起的人。

  田維作為中文女學子,之所以對漢字心懷莊重,我以為也許還是基於這樣的想法——要寫,就認認真真地寫。而且,當成一次寶貴的機會來對待。

  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肅然,遂起敬。

  蝶兒飛走了……

  讓我們用哀思低唱一曲《詠蝶》……

  梁曉聲
  2007年9月8日於北京

試閱

2007年2月17日

媽媽


我唯有,不知如何表達的感激。

早上醒來,手機的震動提示:2月20日,媽媽的生日。忘記了是什麼時候設定下這樣的提醒。

本是一個無須提醒的日子。怎麼可能忘記或忽略?


每一年,這一天,都令我疼痛地感知到,她又老去了一些。

古人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時光是如何如一汪春水的碧波,浮去年月的花瓣?父母的發,如何成雪,散落入你我的轉眼?

我曾是那繈褓中的嬰孩。我曾是你手心裏盛開的一朵生命。

你望著我長大。像你的感歎,不過彈指,便是人間的一次更迭。

好多次,我們一起翻看舊時的影集,你對我說,我兒時的乖戾和頑皮。

你告訴我,哪一年,我們去看了臘梅,哪一年,我們去觀賞了燈會。

照片上的媽媽,純澈的臉孔,纖弱烏黑的發。

遠處的燈火閃爍,你的笑,在方寸間定格,竟這般杳無了,闌珊在我記憶的湖底。

那一切,已恍如隔世。

喜歡父母的一張黑白合影。父親的手,輕放在你的肩頭,你微微側身,坐在春天的石階上。

身後是如笑的春山。看不到斑斕的色彩,卻有兩個人溫和的四目,暖似熏風。

我是在這樣的目光間,萌生又孕育。

我出生在一個春天。你說,你從病房的窗口望出去,樹木剛剛生出細而黃的幼芽。

我沒有記得,那個最初的世界。我卻仿佛能夠見到,你懷抱著幼小的我,走進一片明媚。
花朵在怒放,你的愛在怒放。我只靜靜地睡,緩慢卻匆忙地成長。
這個時候,我已經是20歲的人。

這個時候,我卻仍無法令你放心。你無法不擔心著多病的我。

這時常令我感到不安和愧疚。

2006年的6月。一個多雲的天,忽明忽暗,風吹入我的房間,又逃走。
午睡的倦意未消,起身下樓。母親站在樓前的樹下,白襯衫,白帽子,被日光照得發亮。

她送來水果,一包散發著香味的桃子。她叮囑,要多喝水,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母親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相似的話。
我停在原地,懷抱著那一包桃子,看她騎上那輛舊自行車,離開了學校。
她的身影一點點縮小,我的心也被收得緊緊的。
回到宿舍,一個人打開水龍頭,細心地將桃子一個個清洗乾淨,又一個個吃掉。
整個下午,躺在竹席上,看樹影婆娑搖曳。不知不覺裏,竟淚流滿面。
夏日在蔓延。大雨總是滂沱而至,令人猝不及防。
暑假的夜,和母親睡在一處,緊握住她的手。很久了,我沒有這樣依偎在她的身邊。
是在得知了自己的病情後,我才發現,對於媽媽的眷戀和依賴,原是如此之深。
也許,我所有的堅強,都是因為媽媽。為了她,我才有勇氣,去面對我的命運。
她為我扇蒲扇,她說不要開冷氣,那對身體不好。
她對我說,不要怕,她勸我多吃下一些食物。
而我,常常對著飯菜發呆,一個人默默在深夜飲泣。她擦我的淚。
我知道,她的心在碎。
感覺著母親的呼吸,感覺著她的心跳。我決定要有鬥志地生存下去。
我不可以輕易地放棄,我要陪伴在她的身邊,至少到我照顧她的時候。
我不可以留下孤單的媽媽。
我怎麼可以,怎麼忍心,讓她的後半生沒有了我,她唯一的孩子。
這樣想著,於是,淚水又蒙住了我的雙眼。
我不敢讓她看見。
只有媽媽知道,她心中的憂傷。她從不讓我看出,她的難過。
她鼓勵我,她微笑,她的眼神傳達著明亮的希望。
媽媽總是說,一切不幸都終將會過去,只要你敢於經過。
醫院的傍晚,黃昏中有低飛的燕。它們飛舞,它們鳴叫,它們狂歡。
我們並肩站在視窗。我已比你還高,卻依舊倚住你的肩膀。
媽媽。我只輕喚你,便已泣不成聲。
我心中全部是對於未來的悲觀和絕望。你撫摩我與你年輕時一般烏黑纖弱的發。
你不發一言。我們這樣看黃昏中的燕。
一場生命的飛舞,生命的鳴叫,生命的狂歡。
恐懼是一張網,這個夏天裏,我被它困住,不得自由,不得呼吸。
夜夜的夢魘,卻又失望于黎明的到來。
我對你說,我怕著白天。在白天,我要真實地面對一切。
夜晚,卻不過是夢。夢,即使是險惡可怕的,也終於會醒。而現實不是。
現實是這樣清醒,這樣真實得,一覽無餘。
媽媽說,如果能夠再次孕育你該多麼好。
你仿佛是在怨恨自己,將我生成多病的身軀。
你遺憾沒有給我一副強健的肉體。
你覺得,是自己造成了我連綿的苦難。
媽媽,我卻時常感謝,你給我的生命。
即使這身軀,有許多不如意。但生命,從來是獨一無二、最可寶貴的禮物。
我感謝,今生是你的女兒。感謝,能夠依偎在你的身旁,能夠開放在你的手心。
媽媽,不幸的部分,是我們共同的命運。我深知,我的疼痛,在你那裏總要加倍。
幸福,卻是更深切的主題。
從這世上有了我,你便呵護著我。從我得到了知覺,便對你萬般依戀。
這人間,據說百年才能修得同船渡。那麼,母女的緣分,該有千萬年的修行。
我是經過了許多的漂泊和艱險,才投入你的腹中吧。
是你收容了我遊移的靈魂,給我溫暖的家園。
這緣分,是該令我們感激一世的。
讓我們並肩地站立。看落下的雪花,落下的風雨。你在這裏,你在我的身旁。
我於是不肯放棄,絕不放棄,絲毫生命的力量。
我將飛舞,我將鳴叫,我將狂歡。如那黃昏下的燕一般。
這一天,你對著鏡子將白髮染黑。
我遠遠看你。媽媽,你又老去了一些。
甜蜜而疼痛,交織在一瞬。
農曆新年的鞭炮已經響起。想起去年的煙花,我們一起在烈烈的寒風裏觀看。
今夜,一樣會有盛大的焰火,一樣會有繽紛的色彩,流溢在深暗的空中。
我們說,在午夜前去放流光棒。我喜歡那手上的火花,喜歡它們的光芒,如星如電。
一年年,經歷著多少的愛,多少的辛酸和歡樂。
它們都將在夜空裏盛開,繁花之上,又生繁花。
媽媽,讓我們一起去看。
媽媽,讓我緊握住你的手,容許我有時間,望你的老去,如你望我的成長。
這不是一件悲傷的事,而是淡而深長的幸福。
提前的祝福,生日快樂。
媽媽。
<2007年2月25日

與書二三事


暢銷書
和靜到圖書大廈買書,才發現,居然有這樣多在寫字的人,居然有這樣多的小說被印刷出來,擺上書架。
這樣的新發現,並不是因為我很少光顧書店,而是很少光顧如圖書大廈這般的大書店。
常去的自然只是海澱這裏的小書店,光合,萬聖,風入松一類。
它們的規模較之大廈自然遜色。書籍的品種也多側重人文科學。
擺上書架的,也多是在茫茫書海中挑揀過的精品。文學,哲學,宗教,一例素雅的裝幀,安靜地陳列。
於是,我竟不知道,有如此多的小說,花花綠綠地被印刷出來,竟不知道,那樣多光怪陸離惹眼招搖的書名和作家。
也許,是我挑剔,也許,是我自命清高,或者權當是我無知的偏見吧,對於一本本穿著花俏外衣的讀物,我實無任何閱讀興趣。但是,它們既然被出版了,就說明還是有一定的閱讀者吧。而且據我所知,其中的很多書目,還成為了暢銷書。
有人說,這已不是一個閱讀的時代。當視覺的衝擊一次次刺激人們的瞳孔,還有誰能夠沉定下一顆心,甘心捧一本書,就度過一個下午?
小時候覺得,識字了,能讀書看報了,是成為大人的一種標誌,一種自豪,雖然,小孩子並不願意去讀字書,他們更青睞各種畫冊。
現代人卻正走在向兒童回歸的大道上,人們開始對文字抵觸,而對畫面充滿興趣。
看一看各位大導演今年的作品便會瞭解,這是一個多麼注重視覺的時代。
多少人都好像視覺饑渴一般,湧向電影院,花上近百元,只為去享受一頓情節和主題離奇模糊的“視覺盛宴”。
可能,現代人過於渴望兒童時代的無邪與天真,才在無意識中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不然,怎麼有中年婦女自稱女生,不然,怎麼電視上蹦蹦跳跳的主持人都裝得很“幼齒”,弄得娛樂選秀活像少兒節目?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裏,有一種叫做暢銷書的東西誕生了,而且深入人心。
書店裏,還常常有一面叫做暢銷書排行榜的牆,來指導讀者,最近什麼書在暢銷。仿佛又是提醒眾人,千萬別誤了潮流,現在大家都在讀某某小說呢,你不讀,豈不落伍。
讀書,有時候可能成為了與潮流接軌,不被時代淘汰的手段。
雖然,或許你並不喜歡那一個作者,那一本書,但是大家都在讀啊,你不讀讀顯得很沒文化似的。
畢竟,讀書好像還算得上是有點文化的人做的事。
暢銷書,就這樣暢銷了起來,有點起哄架秧子的味道,一片吆吆喝喝,有時還搞個簽售什麼的,讓本來該乖乖躲在文字後邊的作家出來亮個相,仿佛明星,被粉絲們的歡呼和尖叫聲淹沒。
當作家們把自己裝扮得好像偶像,閑來無事還拍些自戀照片貼在博客上,我不知道,這是否文學的一種進步,抑或墮落?我總以為,作家的靈魂是文字,而決不是臉蛋兒。當然,這也只是個別作家的個別現象,不足夠以偏賅全。
讀書的人少了,真正讀書的人更少了。
書,本該如朋友,是心靈的選擇,而非時尚的追逐。讀書,該是獨自的事,不需要誰來指導,橫加干涉。書店,不同於商店,更有別於菜市場,不該有喧嘩和吵鬧,它是一處淨土,你所聽到的只是手指翻閱的紙頁沙沙,漫步於書店,該是一件愜意而溫馨的事。
在書籍的海洋裏,尋找你的朋友,在人生的迷途裏,辨識方向。
當然,每個人的閱讀趣味不同,我所不屑的書,也許在他人看來卻恰是甘泉。
讀書的原則,套用一句話便是,讀自己的書,讓別人說去吧。
中學的書店
中學的時候,家附近有一家中等規模的書店。放學後,我通常是先到那裏看看書再回家。
時間久了,每一架上有什麼書,我都瞭若指掌,比店員還要清楚。
或許因為位置不佳,書店的生意很是冷清,很多時候,偌大的書店裏,顧客的數量比工作人員還要少。
那裏便好似成了我的私人圖書館,事實上,我也經常妄想擁有這樣多的書架,這樣多的書。
看到那一架架一排排的書,我總是心生敬畏,感覺到它們的神聖。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寫出一本書,放在這樣的架子上,與那些我喜愛的作家的作品並肩,該多麼好。
年少的我,癡望著一本本書,細細摩挲著雪白紙頁,生出了作家的夢。
這個夢,像個晶亮的水泡一般,在我的世界裏越升越高,又漸漸擴大。
有時,我竟怕它因為擴充得過於飽滿而在一瞬裏碎了。於是,我總是悉心地將它保護,唯恐稍有疏忽,它便化為烏有。
我一直相信,有夢想總是美好的,沒有夢想,青春該多麼蒼白。
寫一本書,被放到書店的架子上,這便是我的夢想。我仰望著這枚水泡,滿心的激動不安。
現在,我卻對這夢想不以為然了。
當我知道,只要有足夠的錢給出版社,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文字印成書,放到那個架子上,我的水泡從天而降,卻砸得我生疼。
若是這樣,書,便成了日曆或照片一樣的東西,隨你去印,隨你去自娛自樂。
我心中的書,卻全不如此。
我要寫的,是一本真正的書,對他人的心靈有所幫助的書。
家附近的那家書店終於倒閉關張,雖然在此前,它也做過一些積極的掙扎,比如搞了類如“詩歌之夜”的活動(請了許多自稱為詩人的人當場朗誦自己的作品),但它的關門,還是成為了殘酷的事實。
在我看來,那些活動非但沒有起到增加客流的目的,反而使許多顧客對於這家書店有了反感。
至少我,在那一夜的“詩歌盛會”後,每每走進書店便渾身不自在,甚至一陣陣感覺幹嘔。
關於詩歌這件事,那又是另一篇文章的主題了。
也可能是書店老闆故意的,用這一場活動把顧客們都嚇跑,也好徹徹底底地倒閉,不給自己一點後路。
若真如此,老闆確是個很有手段的人。
美女與書
卻也會懷念中學時那些泡在書店裏的下午。
是在那家書店裏,我培養了閱讀的習慣,有了寫作的意願。
現在,書店變成了一家小商品批發市場,生意自然紅火了許多,也沒有任何要倒閉的跡象。
看來,書籍還不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人大約可以不讀書,卻不可以不穿衣服。
雖然,不讀書會令我們的面目可憎,人們卻通常無知覺于這張臉,以為塗抹上粉底,畫上眼影,便可以豔美如花了。
殊不知,豔美的臉,不過是一張畫皮,好像《聊齋》裏的故事,那張皮下,還是一個厲鬼。讀些書,不為了記住什麼名人名句,在人前炫耀,不為了參加選秀,而狂補某部名著,好在臺上說,我自幼熟讀什麼什麼夢。這些都是讀書的悲哀,書籍的悲哀。
書不是一件衣裳,不可以任人套在身上,就能上街招搖。
前些天,一位以大眼睛著稱,出演瓊瑤劇而成名的女星為大眾開出了一張推薦書單。
於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網友質疑:她有時間讀書嗎?更有人直白地說:裝什麼文學女青年。
大眼睛女星是否有時間讀書,是否在裝,這我們都無從查證,也無須查證。
該星雖然確實曾做過一些缺乏文化和基本民族精神的事,但樂於讀書,或者樂於裝作樂於讀書,還是好的。這說明,讀書還是一件好事,不是令人不屑,甚至遭人唾棄的行為。
也許,大家是誤解了大眼睛女星,那麼,怪只怪她曾出演了一些粗俗的角色,又把這些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她藝術生涯的一種成功。
另外,若說美女愛讀書,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第一反應:裝。美女怎麼有心情,有時間去讀書呢?
讀書,從來是那些無人問津的醜女的消遣。無事可做,無人邀約,只有啃啃書本,沉浸在文字的幻境裏去,好逃避眼前殘忍的現實。
和仇富心態一樣,這是一種仇美心態。
讀書又怎麼關乎美醜?如果有關,也該是越讀越美。
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氣,簡單些理解便約等於氣質。
真正的美,不是第一眼的驚豔,而是令人回味的溫存雋永。
視覺大約是最容易對神經造成刺激的,卻也是最不可靠、最不持久的刺激。
一個外表光鮮、談吐粗鄙的女子,你會覺得她美麼?我以為,相由心生,若心是污濁的,面孔自然也不會清澈。
美女讀書若是裝出來的,只會顯得無知可笑,破壞了臉面的美感,最終脫離美女的隊伍。
美女若真愛讀書,只會越讀越美,吹氣如蘭,你去嫉妒、去詆毀也無濟於事。
仇美的心態大可不必。還是那句話,讀書是獨自的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859276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