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我們同在一起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小學堂,張曼娟人生中的一項奇蹟,也是兒童語文教學的一頁傳奇!
2008年度唯一散文大作!
噹!鐘聲是一種召喚,引領我向孩子走去,去到他們之間,用動人的故事,陪他們一段成長的光陰。
我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
愛他們,而不強制他們成為我期望的樣子;
不期望,卻能影響他們,讓他們走在最適合的道路上。
小學堂的孩子們,讓我明瞭,成年人在意的事,一點都不重要,他們要的是一個真正的老師。
我是一個「二十歲的老師」,剛剛成年而已,未來要學的事,還多著呢。
有家長告訴我:「老師!我覺得你們很神奇,就像是Magic touch!」
也許是一個環境吧,一群工作夥伴,老師們、孩子們、家長們,共同創造的一種氛圍。
歡樂的、安全的、溫暖的、充滿創造力的,我夢想的,一個小小的學堂。
2008年度唯一散文大作!
噹!鐘聲是一種召喚,引領我向孩子走去,去到他們之間,用動人的故事,陪他們一段成長的光陰。
我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
愛他們,而不強制他們成為我期望的樣子;
不期望,卻能影響他們,讓他們走在最適合的道路上。
小學堂的孩子們,讓我明瞭,成年人在意的事,一點都不重要,他們要的是一個真正的老師。
我是一個「二十歲的老師」,剛剛成年而已,未來要學的事,還多著呢。
有家長告訴我:「老師!我覺得你們很神奇,就像是Magic touch!」
也許是一個環境吧,一群工作夥伴,老師們、孩子們、家長們,共同創造的一種氛圍。
歡樂的、安全的、溫暖的、充滿創造力的,我夢想的,一個小小的學堂。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關於親子、教育、創作、理想與奉獻的浪漫體驗故事。 2005年,張曼娟剛剛在大學升等為教授,每天仍努力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教書以及創作,但卻又覺得生命似乎在原地踏步。於是在好友鼎力相助之下,在同年7月開辦了「張曼娟小學堂」夏令營課程。原本只是想帶著國小的孩子「讀經」「讀詩」與「創作」,沒想到卻開啟一個巨大轉機。在這裡,她將體會的中國語文與創作的神妙經驗與孩子分享,不僅點亮孩子眼瞳中的火花,更燃起孩子生命裡的光亮。
序/導讀
噹!噹!噹!
二○○五年七月,外雙溪畔的柳樹微微彎腰,聆聽著炎夏蟬鳴裡,似有若無的,小學堂的鐘聲。
那一年,我剛剛在大學升等為教授,卻覺得生命悄悄的停頓了。每天仍努力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教書以及創作,卻是在原地踏步。
生命應該是一條河,哪怕速度很緩慢,也應該往前流動著。
孔子是這麼形容生命之河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而我的生命之河,在我成長之後,確實流動得緩慢了。
單身與未生育,使我的女人身分一直都只是個女兒,缺少了母親的體驗。我撫抱過嬰孩,卻不是母親的姿態;我注視過孩子奔跑的背影,卻不是母親的眼神;我曾經纏綿的愛過人又疼痛的割捨,卻不是母親的艱難。
一年一年過去,我感知到了生命的凝滯,卻是無能為力的。
二○○五年,在幾個好友的鼎力相助之下,我還願似的開辦了「張曼娟小學堂」夏令營的課程。原本只是想帶著國小的孩子「讀經」、「讀詩」與「創作」,卻沒想到,一個巨大的轉機開啟了。
夏令營借用「錢穆故居」舉辦,交通並不便捷,卻仍有那麼多家長,不辭辛勞,頂著豔陽,接送孩子。而我們也見到短短五個半天,孩子可以有多大的改變,這樣的效果,其實是出乎我的預料的。
「夏令營之後呢?」許多家長都在問。
「只是夏天上課是不夠的啊,可不可以規劃一系列的課程呢?」我們接到不少這樣的電話。
但,我明白,一旦這個空中樓閣落地生根,我就不再是現在的我了。工作量更繁重,自己可以支配的空閒更稀少,也許連我最愛的發獃時刻也會消失。我確實考慮了一陣子,那段時間,與教育政策相關的新聞,每一條都令人感到憂慮,以及慍怒。於是,我做了最後的決定。
噹!噹!噹!
二○○六年五月,「張曼娟小學堂」在台北城的市中心,捷運站的出口處,安頓了第一個家。最令人喜悅的,是與一株宛若巨傘的芒果樹比鄰,已經有二、三十年樹齡的芒果樹,長得有五層樓高。像個守護神似的,守護著我們在季節中成長的每一個孩子。
每個星期,小小孩與大孩子從四面八方來,他們有時候膩在我身上背書;有時候牽著我的手聽課;有時候不明所以的衝過來攔腰抱住我,緊緊的,彷彿永遠也不想放開。那些大一點的孩子,或許矜持一些,可是,他們還是渴望被注意、被稱讚、被安慰與環抱。遇見國語文程度原本就很不錯的孩子,我便思考著,還能給他們哪些不同的激發,讓他們超越自我?遇見國語文程度欠佳的孩子,我思考的是,該怎麼鼓勵他們,讓他們找到自信,有勇氣挑戰自我?
在芒果樹旁,我開始體驗作為一個母親的角色與經歷。我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愛他們,而不強制他們成為我期望的樣子;不期望,卻能影響他們,讓他們走在最適合的道路上。
於是,夏令營、秋光營、春日營,漸次展開。而我已停頓的生命之河,又開始潺潺地,歡快地,向前流動。
噹!噹!噹!
二○○八年七月,新的學堂在景美打造著,我們在芒果樹旁的學堂裡辦最後一次夏令營。從西班牙、德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來的孩子們,令我們的聚合更為國際化。許多從南部或中部來的孩子,由父母親送到台北,度過小學堂的暑假時光。
有個少年,每天獨自搭乘高鐵,往返新竹與台北,他伏案振筆疾書,寫著作文,我看見他開啟的鉛筆盒裡,那張「台北-新竹」自由席的高鐵票,忽然之間,太多情緒紛紛湧起,無法承受,感動、疼惜,還有許多說不清的,化成一股酸楚,即將變為淚水。而他突然抬頭,望著我,給了我一個燦爛歡愉的笑臉。那笑容如此明亮,像是一種宣告:在這裡找到了他想要的,他很快樂。我於是向他點點頭,無言,也無淚了。
「為什麼我的小孩到這裡來,就心甘情願的背古文、背詩詞?之前我怎麼威脅利誘,他都不肯背!現在每天回家自動背,還叫我幫他聽聽看背得夠不夠熟?你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啊?」夏令營的家長問。
我想到秋光營的那個母親,攬抱著兒子,對我說:「老師!我覺得你們很神奇,真的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就像是Magic touch!」
Magic touch!那是什麼?我無法具體形容。也許是一個環境吧,一群工作夥伴,老師們、孩子們、家長們,共同創造的一種氛圍。歡樂的、安全的、溫暖的、充滿創造力的,我夢想的,一個小小的學堂。
噹!鐘聲是一種召喚,把孩子聚在一起,有些孩子是孩子的形貌;有些孩子是成年人的形貌,但,我們一直聆聽著,學堂的鐘聲。
噹!我們同在一起,生命的河流,不舍晝夜,終將匯聚成一片海洋。所有的生命,都是自海洋孕育而成的,不是嗎?
張曼娟
謹序於台北盆地
二○○八年七月大暑
二○○五年七月,外雙溪畔的柳樹微微彎腰,聆聽著炎夏蟬鳴裡,似有若無的,小學堂的鐘聲。
那一年,我剛剛在大學升等為教授,卻覺得生命悄悄的停頓了。每天仍努力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教書以及創作,卻是在原地踏步。
生命應該是一條河,哪怕速度很緩慢,也應該往前流動著。
孔子是這麼形容生命之河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而我的生命之河,在我成長之後,確實流動得緩慢了。
單身與未生育,使我的女人身分一直都只是個女兒,缺少了母親的體驗。我撫抱過嬰孩,卻不是母親的姿態;我注視過孩子奔跑的背影,卻不是母親的眼神;我曾經纏綿的愛過人又疼痛的割捨,卻不是母親的艱難。
一年一年過去,我感知到了生命的凝滯,卻是無能為力的。
二○○五年,在幾個好友的鼎力相助之下,我還願似的開辦了「張曼娟小學堂」夏令營的課程。原本只是想帶著國小的孩子「讀經」、「讀詩」與「創作」,卻沒想到,一個巨大的轉機開啟了。
夏令營借用「錢穆故居」舉辦,交通並不便捷,卻仍有那麼多家長,不辭辛勞,頂著豔陽,接送孩子。而我們也見到短短五個半天,孩子可以有多大的改變,這樣的效果,其實是出乎我的預料的。
「夏令營之後呢?」許多家長都在問。
「只是夏天上課是不夠的啊,可不可以規劃一系列的課程呢?」我們接到不少這樣的電話。
但,我明白,一旦這個空中樓閣落地生根,我就不再是現在的我了。工作量更繁重,自己可以支配的空閒更稀少,也許連我最愛的發獃時刻也會消失。我確實考慮了一陣子,那段時間,與教育政策相關的新聞,每一條都令人感到憂慮,以及慍怒。於是,我做了最後的決定。
噹!噹!噹!
二○○六年五月,「張曼娟小學堂」在台北城的市中心,捷運站的出口處,安頓了第一個家。最令人喜悅的,是與一株宛若巨傘的芒果樹比鄰,已經有二、三十年樹齡的芒果樹,長得有五層樓高。像個守護神似的,守護著我們在季節中成長的每一個孩子。
每個星期,小小孩與大孩子從四面八方來,他們有時候膩在我身上背書;有時候牽著我的手聽課;有時候不明所以的衝過來攔腰抱住我,緊緊的,彷彿永遠也不想放開。那些大一點的孩子,或許矜持一些,可是,他們還是渴望被注意、被稱讚、被安慰與環抱。遇見國語文程度原本就很不錯的孩子,我便思考著,還能給他們哪些不同的激發,讓他們超越自我?遇見國語文程度欠佳的孩子,我思考的是,該怎麼鼓勵他們,讓他們找到自信,有勇氣挑戰自我?
在芒果樹旁,我開始體驗作為一個母親的角色與經歷。我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愛他們,而不強制他們成為我期望的樣子;不期望,卻能影響他們,讓他們走在最適合的道路上。
於是,夏令營、秋光營、春日營,漸次展開。而我已停頓的生命之河,又開始潺潺地,歡快地,向前流動。
噹!噹!噹!
二○○八年七月,新的學堂在景美打造著,我們在芒果樹旁的學堂裡辦最後一次夏令營。從西班牙、德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來的孩子們,令我們的聚合更為國際化。許多從南部或中部來的孩子,由父母親送到台北,度過小學堂的暑假時光。
有個少年,每天獨自搭乘高鐵,往返新竹與台北,他伏案振筆疾書,寫著作文,我看見他開啟的鉛筆盒裡,那張「台北-新竹」自由席的高鐵票,忽然之間,太多情緒紛紛湧起,無法承受,感動、疼惜,還有許多說不清的,化成一股酸楚,即將變為淚水。而他突然抬頭,望著我,給了我一個燦爛歡愉的笑臉。那笑容如此明亮,像是一種宣告:在這裡找到了他想要的,他很快樂。我於是向他點點頭,無言,也無淚了。
「為什麼我的小孩到這裡來,就心甘情願的背古文、背詩詞?之前我怎麼威脅利誘,他都不肯背!現在每天回家自動背,還叫我幫他聽聽看背得夠不夠熟?你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啊?」夏令營的家長問。
我想到秋光營的那個母親,攬抱著兒子,對我說:「老師!我覺得你們很神奇,真的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就像是Magic touch!」
Magic touch!那是什麼?我無法具體形容。也許是一個環境吧,一群工作夥伴,老師們、孩子們、家長們,共同創造的一種氛圍。歡樂的、安全的、溫暖的、充滿創造力的,我夢想的,一個小小的學堂。
噹!鐘聲是一種召喚,把孩子聚在一起,有些孩子是孩子的形貌;有些孩子是成年人的形貌,但,我們一直聆聽著,學堂的鐘聲。
噹!我們同在一起,生命的河流,不舍晝夜,終將匯聚成一片海洋。所有的生命,都是自海洋孕育而成的,不是嗎?
張曼娟
謹序於台北盆地
二○○八年七月大暑
試閱
我們來行拜師禮
「各位小朋友,五天的課程就到這裡結束了。 大家起立,讓我們謝謝老師的教導。班長!」
班長原本笑嘻嘻的臉孔,瞬間緊繃起來,他高聲喊著:「起立!」
嘩啦啦,小朋友高矮胖瘦,並不整齊,統統站起來,站得直直的,臉上卻都有一種整齊的神情。這是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堂課,他們都明白分離就在此刻了。
「敬禮!」
「謝謝老師!」童音高亢嘹亮。
老師們一字排開,深深向小朋友鞠躬:「謝謝小朋友。」
謝謝大家的合作;謝謝大家上課時認真的神情;謝謝大家把學習當遊戲,玩得那麼開心;謝謝大家為我們帶來的歡樂與甜美。
「老師把小朋友的名字都記下來了,將來也會注意每個小朋友,也許,你們會變成一個成功的科學家,成功的藝術家,成功的企業家,成功的……」
「成功的老師!」一個孩子舉起手大聲說。
如果要發言,必須先舉手。他記住了,遵守到最後一分鐘。
「成功的老師?」我怎麼竟然忘記了,當我小的時候,老師也就是我最嚮往的志願呢?
只是,在我們現今的社會價值觀裡,老師不再屬於「成功」的人物了。
對於八、九歲的孩子來說,老師也是一種成功。
最後一分鐘,他們依然讓我學,在小學堂裡。
二○○五年七月十一日,「張曼娟小學堂」在外雙溪錢穆故居揭開序幕。
錢穆先生,是舉世聞名的經學大師,他的故居位於東吳大學,正是我盤桓留戀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所在。
首先開課的是第一個梯次的中年級班。
六位老師早早就到錢穆故居做準備,我們把海報看板架在坡道下的入口處,還放了一隻我自己的大毛毛熊,背著小學堂的書包袋,等候著我們的小學生。
二十九個小朋友。
當人們都還沒來的時候,蟬鳴的園子裡顯得更寂靜。彷彿有什麼是一觸即發的,在那樣的近乎真空的時刻,我們「六」神無主,每雙眼睛對望,都是小小的不安。
最早來報到的孩子,由媽媽陪著在校園裡已經好一陣子了。他們前一天就先來探路,熟悉環境。看見故居的花徑上,色彩繽紛的鳳蝶,翩然從面前飛過,母子二人都驚呼起來。
更多家長和小朋友湧進來,接待室裡愈來愈熱鬧。孩子們帶著點靦腆羞澀,欣欣然的好奇,走進教室裡,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展開未知的二十堂課。
叮叮噹噹,小學堂的手搖鈴響起了。
「起立!敬禮……老師好!」
「起立!敬禮……謝謝老師!」
小朋友自動自發,熱烈的喊著。
小時候,是這麼理所當然。為什麼,我在大學的學生,上課之後,聊天的聊天,講手機的講手機,拍照的拍照,補妝的補妝,黏假睫毛的黏假睫毛,吃麵的吃麵……老師已經站上講台,拿起麥克風,教室裡的喧囂聲仍不停止。直到老師扯著嗓子喊:「上課囉!同學請注意,我們已經上課囉!」
就像是夜市裡擺攤的小販,大呼小叫的引起往來路人的注意,請他們看看自己的商品。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忽然覺得自己不需要起立,不必敬禮?
我們輕慢的以為,再也不必對世界保持敬意與感激?
而我的小學生仍然懂得敬意與感激,於是,做為老師的我們,也以深深的敬意與感激來回報。
謝師禮成。
列席旁觀的幾個家長忍不住澎湃的鼓起掌來。
如果,我們的世界一直都是這樣,善意的、溫柔的、誠摯的,永恆的小學堂,該有多好!
沒嘴的貓咪,不說話
聽完了我的暑假大計劃之後,坐在對面的好友依舊默默的喝著海鮮湯,一點都不激動,也不亢奮。
「妳覺得怎麼樣?」因為我太興奮了,所以,也想點燃她心內的火花。
「就是妳要辦一個夏令營,帶著國小學生讀經、讀詩、寫作嘛。」朋友看著勺子裡張開的蛤蜊:「不錯啊。」
「到底怎麼啦?」我們已經認識二、三十年了,心裡有話憋著實在太難受。
「好吧。」朋友終於抬起頭看著我:「妳教過小學生嗎?」我搖頭。
「妳很有教學熱忱,對吧?」我點頭。
「妳在大學教書,大學生也很捧場。可是,小學生不會因為妳是大學教授就聽妳的,他們為什麼要聽妳說話?」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並不瞭解小學生,他們最喜歡看的動畫;最喜歡玩的電動;最崇拜的歌手,我都一無所知。
有點小小沮喪的那一天,我走進7-11買了一罐優酪乳和一些零嘴安慰自己。八十幾塊錢,售貨員把找零和磁鐵交到我手上,按照慣例,我把零錢裝進錢包,把磁鐵扔進垃圾桶裡,因為我從沒喜歡過Hello Kitty,那隻沒嘴的貓咪。正當我要走出門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個小女孩掛在媽媽的手臂上,一邊走著一邊嚷著:「要超過77元喔,我要Hello Kitty,我們同學都已經收集到二十幾個了,我才只有十六個……」
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就在那一瞬間,有一束光芒照射過來,照在了我握在手心的Hello Kitty磁鐵上。
我再也不丟棄磁鐵了,我把它們一片片的貼在研究室的書櫃鐵門上。大學生進得門來感到微微詫異:「咦?老師也喜歡Hello Kitty啊。」我只是微笑著問:「你們有沒有重複的?可以送我喔。」
就這樣,在小學堂開學之前,我已經擁有了十二個Hello Kitty,其中還有一個隱藏版。
開學第一天,我們迎進二十九個中年級小學生。誰也不認識誰,有些拘謹和不安,老師與學生都一樣。到了讀詩課,我把用書法寫好的詩句一條一條的拿出來,用Hello Kitty磁鐵貼在白板上,明顯感覺到小朋友小小的騷動了一陣。等到講完詩,吟唱完畢,下課的時候,幾個小朋友捱到講台前面來。
「老師,這是妳的Hello Kitty嗎?」這是我頭一回跟小學生的交流與互動。
「老師,我也有收集喔,我已經有二十幾個了!」
「老師,老師,我跟妳說喔,我姐姐有很多,妳的這些她統統都有喔。」
「老師,我可不可以跟妳交換啊?」
我確實有著企圖,想要試著拉近與小學生之間的距離,可是,當他們真的圍攏、靠近、熱絡的與我交換心得的時候,我卻感動得想落淚。那一刻,我們好像已經是很熟的朋友了。
「老師。」那個酷酷的小女生杜蘋,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我明天送一個隱藏版給妳。」她說這幾句話的時候,甚至也不看我,雙眼盯著白板上的Hello Kitty。
送我?我真的有些受寵若驚了。
第二天,她果然從鉛筆盒裡拿出一個米黃色的隱藏版,交到我手上。當我熱烈向她表示感謝的時候,還是酷酷的,沒什麼表情。
就從這一天開始,持續不斷的交換與饋贈,就成了小學堂樂章的另一章了。有些孩子並不參與,卻天天都要來閱兵似的點閱一次,還會問那些消失了的Hello Kitty去哪裡了?多出來的又是誰換的?
結業那一天,我已經擁有了二、三十個Hello Kitty。最後一個梯次遇見瑪莎颱風,星期五放颱風假,只好星期一補課了。星期一上課時,一個女生的媽媽悄悄告訴我:「她好喜歡來上課喔,星期四一直看新聞,說不希望放颱風假,好想去小學堂。」
下課時小女生跑來找我:「老師,可以跟妳換那個1995的Hello Kitty嗎?」
我忽然想起來,星期四下課前,她曾告訴過我:「我是1995年生的,可以跟老師換那個磁鐵嗎?」
到底是1995年Hello Kitty的召喚?還是小學堂確實有些吸引力呢?
不管怎麼樣,他們願意開開心心來上課,願意聆聽,那隻沒有嘴,不會說話的貓咪,確實扮演著好重要的角色。
我學習到和小朋友說話的正確姿勢,那就是,必須與他們一樣高。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說,我不喜歡Hello Kitty了,因為,她令我有機會跟我的小學生靠得更近,在交換的那一刻,我發覺自己回到了與他們一樣的年齡。
黑球很孤單
「你們這個讀經班有寫作文嗎?一共可以寫多少篇作文?」
家長打電話來報名的時候,這樣詢問著。我猜想,有不少父母親並不太關心孩子在小學堂學了什麼經?背了多少詩?他們只想知道我們能教孩子寫出怎樣的作文?寫出多少篇作文?這是一個量化的時代,斤斤計較乃是必須。
曾經被廢除的作文考試,即將在國中基本學歷測驗中風雲再起。
問題是,許多國小學生根本沒寫過作文,老師也沒教過,他們根本不知道作文是什麼?懷有危機意識的家長當然著急了,恨不得能找來仙丹妙藥,讓孩子吞服之後,下筆如有神,馬上成為亮晶晶的作文神童。
我們每天有兩堂作文課,一堂半的時間講解各種作文的方法,讓小朋友練習,另外二十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即席寫作文。五位老師將各自負責的那一組小朋友的作文帶回家去仔細批改,每個人只改五到六份,可以更細密的找出每篇作文的優缺點。
聽見寫作文就要哀號的小朋友,在老師們的誘導之下,上課上得很亢奮。我們的作文課是由一連串的遊戲與競賽組成的,闖過一關再來一關,就像打電動一樣刺激,在笑聲和叫聲中,學到了許多寫作的技巧。
雖然玩得開心,有些小朋友的作文看起來還真令人心驚。比方說每個小朋友都要寫的題目:「我的房間」,不太懂得作文方式的小朋友,不知道該怎麼開始?老師於是問他們:「你有沒有自己的房間啊?你的房間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你喜不喜歡你的房間呢?它是一個大房間?還是小房間啊?」
結果,小朋友把作文當成問答題來寫:「我有一個房間,一個很亂的房間,可是我喜歡我的房間,雖然它只是一個小房間。」沒有描寫;沒有想像力;沒有譬喻;沒有擬人法……於是,老師們明白,我們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孩子們的作文能力和語文程度,與家長的關係太大了。
我們看見過中年級的小朋友,在作文裡引用〈禮運大同篇〉,講得頭頭是道,老師們爭相閱讀,流著汗問自己:「我小時候能寫出這樣的作文嗎?」那個孩子昭仰有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母親,小學堂頭一天開課,我們比報到時間早來一小時做準備,想不到他們母子二人竟比老師們來得還要早,正在錢穆故居裡觀看蝴蝶。
也有幾個資優生的作文寫得讓人驚豔,參加小學堂之前,她們已經接受過許多語文的訓練了,這讓她們的敏感度與理解能力都加強許多。
資優生或許天生對於某些領域有興趣,可是,每個資優生的背後都有父母親的付出與努力。令人欣慰的是,這樣的付出與努力多半不會白費,是看得出成果的。
有一天,老師出了一個題目「孤單的時候」,說真的,這個題目成年人也不一定寫得好,因為我們都不想面對孤單,天天忙著驅逐它,又該如何面對它呢?
孩子們在全無準備的情況下,必須回溯自我的孤單時刻,並且描寫出來。這實在很像在考場裡翻開題目的瞬間,大約都是愣愣地僵個幾秒鐘,才茫然的提起筆。
我特別注意到一個叫做小軒的男孩,他跟隨著父親在國外搬來搬去,去年才回台灣,母親為了讓他的中文能力提昇一些,才為他報名小學堂。
第一篇作文寫的是「自己的房間」,他寫了三行便舉手對我說:「老師,我寫完了。沒東西說了。」他說出了房間的大小和擺設,畫一個大大的句號。「你還沒告訴我們,你都在房間裡做什麼事呢?」「喔。」他低下頭去又補了幾行:「我通常會在房間裡上網、玩木槍、玩水槍,還有打電動……」勉勉強強湊足一頁,不到兩百字,交了差。
「孤單的時候」,幾個大字寫在白板上,我看見小軒皺起的眉頭。
沒多久,他再度舉起手,我走過去,他的作文本上寫了幾句話:「孤單的時候,我通常會在房間裡上網、玩木槍、玩水槍,還有打電動……」「老師,我寫完了。」這一次,他看著我的眼光裡不僅有無奈,還有幾分求助的意味。
「今天不是教了『回想』和『譬喻』嗎?你想想孤單的感覺是什麼?你有沒有孤單的時候?」他搖頭。「你剛剛從國外回來,去學校唸書,老師和同學都是你不認識的,也沒有朋友,那時候,會不會覺得孤單?」他的臉上閃過詫異,沒想到我對他的事這樣瞭解。「你要好好回想,那時候的感覺,並且,用譬喻的方式寫下來,告訴老師,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好嗎?」
他伏案疾書,有時候抬起頭,我微笑著,堅定的注視著他,用眼光告訴他:「不可以放棄喔。加油啊!」
第二天上課前,老師們交換著小朋友的作文,負責改小軒作文的老師,強力推薦了他的作文:「這篇作文跟上一篇有天壤之別,我看了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寫得太棒了!」
小軒寫著孤單的感覺就像是一群彩色的球,被扔在草地上:「有紅色的、白色的、綠色的、黃色的、藍色的……小朋友們撿起自己最喜歡的球,每顆球都被撿起來,可是,天漸漸黑了,整個草地上只剩下黑球,沒有被人看見,於是,黑球感覺很孤單。」
我的目光無法從作文本上移開,喉頭好像被什麼堵住了。
他可以寫這麼好的作文,可以這麼準確的把孤單的感覺描繪出來。他曾經這麼這麼孤單啊。讓人好心疼。
那一天,我在課堂上稱讚這篇作文的優點,為了怕孩子們彆扭,通常不會公布他們的名字,我悄悄瞄了一眼,他瘦瘦的臉上有著羞赧的表情。
聽說過不了多久,小軒又要和父母親離開台灣了,不管他到哪裡去,真希望那個地方的人們,眼力好一點,不要再把黑球孤單的留在黑夜的草地上了。
我特別注意到一個叫做小軒的男孩,他跟隨著父親在國外搬來搬去,去年才回台灣,母親為了讓他的中文能力提昇一些,才為他報名小學堂。
第一篇作文寫的是「自己的房間」,他寫了三行便舉手對我說:「老師,我寫完了。沒東西說了。」他說出了房間的大小和擺設,畫一個大大的句號。「你還沒告訴我們,你都在房間裡做什麼事呢?」「喔。」他低下頭去又補了幾行:「我通常會在房間裡上網、玩木槍、玩水槍,還有打電動……」勉勉強強湊足一頁,不到兩百字,交了差。
「孤單的時候」,幾個大字寫在白板上,我看見小軒皺起的眉頭。
沒多久,他再度舉起手,我走過去,他的作文本上寫了幾句話:「孤單的時候,我通常會在房間裡上網、玩木槍、玩水槍,還有打電動……」「老師,我寫完了。」這一次,他看著我的眼光裡不僅有無奈,還有幾分求助的意味。
「今天不是教了『回想』和『譬喻』嗎?你想想孤單的感覺是什麼?你有沒有孤單的時候?」他搖頭。「你剛剛從國外回來,去學校唸書,老師和同學都是你不認識的,也沒有朋友,那時候,會不會覺得孤單?」他的臉上閃過詫異,沒想到我對他的事這樣瞭解。「你要好好回想,那時候的感覺,並且,用譬喻的方式寫下來,告訴老師,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好嗎?」
他伏案疾書,有時候抬起頭,我微笑著,堅定的注視著他,用眼光告訴他:「不可以放棄喔。加油啊!」
第二天上課前,老師們交換著小朋友的作文,負責改小軒作文的老師,強力推薦了他的作文:「這篇作文跟上一篇有天壤之別,我看了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寫得太棒了!」
小軒寫著孤單的感覺就像是一群彩色的球,被扔在草地上:「有紅色的、白色的、綠色的、黃色的、藍色的……小朋友們撿起自己最喜歡的球,每顆球都被撿起來,可是,天漸漸黑了,整個草地上只剩下黑球,沒有被人看見,於是,黑球感覺很孤單。」
我的目光無法從作文本上移開,喉頭好像被什麼堵住了。
他可以寫這麼好的作文,可以這麼準確的把孤單的感覺描繪出來。他曾經這麼這麼孤單啊。讓人好心疼。
那一天,我在課堂上稱讚這篇作文的優點,為了怕孩子們彆扭,通常不會公布他們的名字,我悄悄瞄了一眼,他瘦瘦的臉上有著羞赧的表情。
聽說過不了多久,小軒又要和父母親離開台灣了,不管他到哪裡去,真希望那個地方的人們,眼力好一點,不要再把黑球孤單的留在黑夜的草地上了。
「各位小朋友,五天的課程就到這裡結束了。 大家起立,讓我們謝謝老師的教導。班長!」
班長原本笑嘻嘻的臉孔,瞬間緊繃起來,他高聲喊著:「起立!」
嘩啦啦,小朋友高矮胖瘦,並不整齊,統統站起來,站得直直的,臉上卻都有一種整齊的神情。這是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堂課,他們都明白分離就在此刻了。
「敬禮!」
「謝謝老師!」童音高亢嘹亮。
老師們一字排開,深深向小朋友鞠躬:「謝謝小朋友。」
謝謝大家的合作;謝謝大家上課時認真的神情;謝謝大家把學習當遊戲,玩得那麼開心;謝謝大家為我們帶來的歡樂與甜美。
「老師把小朋友的名字都記下來了,將來也會注意每個小朋友,也許,你們會變成一個成功的科學家,成功的藝術家,成功的企業家,成功的……」
「成功的老師!」一個孩子舉起手大聲說。
如果要發言,必須先舉手。他記住了,遵守到最後一分鐘。
「成功的老師?」我怎麼竟然忘記了,當我小的時候,老師也就是我最嚮往的志願呢?
只是,在我們現今的社會價值觀裡,老師不再屬於「成功」的人物了。
對於八、九歲的孩子來說,老師也是一種成功。
最後一分鐘,他們依然讓我學,在小學堂裡。
二○○五年七月十一日,「張曼娟小學堂」在外雙溪錢穆故居揭開序幕。
錢穆先生,是舉世聞名的經學大師,他的故居位於東吳大學,正是我盤桓留戀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所在。
首先開課的是第一個梯次的中年級班。
六位老師早早就到錢穆故居做準備,我們把海報看板架在坡道下的入口處,還放了一隻我自己的大毛毛熊,背著小學堂的書包袋,等候著我們的小學生。
二十九個小朋友。
當人們都還沒來的時候,蟬鳴的園子裡顯得更寂靜。彷彿有什麼是一觸即發的,在那樣的近乎真空的時刻,我們「六」神無主,每雙眼睛對望,都是小小的不安。
最早來報到的孩子,由媽媽陪著在校園裡已經好一陣子了。他們前一天就先來探路,熟悉環境。看見故居的花徑上,色彩繽紛的鳳蝶,翩然從面前飛過,母子二人都驚呼起來。
更多家長和小朋友湧進來,接待室裡愈來愈熱鬧。孩子們帶著點靦腆羞澀,欣欣然的好奇,走進教室裡,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展開未知的二十堂課。
叮叮噹噹,小學堂的手搖鈴響起了。
「起立!敬禮……老師好!」
「起立!敬禮……謝謝老師!」
小朋友自動自發,熱烈的喊著。
小時候,是這麼理所當然。為什麼,我在大學的學生,上課之後,聊天的聊天,講手機的講手機,拍照的拍照,補妝的補妝,黏假睫毛的黏假睫毛,吃麵的吃麵……老師已經站上講台,拿起麥克風,教室裡的喧囂聲仍不停止。直到老師扯著嗓子喊:「上課囉!同學請注意,我們已經上課囉!」
就像是夜市裡擺攤的小販,大呼小叫的引起往來路人的注意,請他們看看自己的商品。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忽然覺得自己不需要起立,不必敬禮?
我們輕慢的以為,再也不必對世界保持敬意與感激?
而我的小學生仍然懂得敬意與感激,於是,做為老師的我們,也以深深的敬意與感激來回報。
謝師禮成。
列席旁觀的幾個家長忍不住澎湃的鼓起掌來。
如果,我們的世界一直都是這樣,善意的、溫柔的、誠摯的,永恆的小學堂,該有多好!
沒嘴的貓咪,不說話
聽完了我的暑假大計劃之後,坐在對面的好友依舊默默的喝著海鮮湯,一點都不激動,也不亢奮。
「妳覺得怎麼樣?」因為我太興奮了,所以,也想點燃她心內的火花。
「就是妳要辦一個夏令營,帶著國小學生讀經、讀詩、寫作嘛。」朋友看著勺子裡張開的蛤蜊:「不錯啊。」
「到底怎麼啦?」我們已經認識二、三十年了,心裡有話憋著實在太難受。
「好吧。」朋友終於抬起頭看著我:「妳教過小學生嗎?」我搖頭。
「妳很有教學熱忱,對吧?」我點頭。
「妳在大學教書,大學生也很捧場。可是,小學生不會因為妳是大學教授就聽妳的,他們為什麼要聽妳說話?」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並不瞭解小學生,他們最喜歡看的動畫;最喜歡玩的電動;最崇拜的歌手,我都一無所知。
有點小小沮喪的那一天,我走進7-11買了一罐優酪乳和一些零嘴安慰自己。八十幾塊錢,售貨員把找零和磁鐵交到我手上,按照慣例,我把零錢裝進錢包,把磁鐵扔進垃圾桶裡,因為我從沒喜歡過Hello Kitty,那隻沒嘴的貓咪。正當我要走出門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個小女孩掛在媽媽的手臂上,一邊走著一邊嚷著:「要超過77元喔,我要Hello Kitty,我們同學都已經收集到二十幾個了,我才只有十六個……」
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就在那一瞬間,有一束光芒照射過來,照在了我握在手心的Hello Kitty磁鐵上。
我再也不丟棄磁鐵了,我把它們一片片的貼在研究室的書櫃鐵門上。大學生進得門來感到微微詫異:「咦?老師也喜歡Hello Kitty啊。」我只是微笑著問:「你們有沒有重複的?可以送我喔。」
就這樣,在小學堂開學之前,我已經擁有了十二個Hello Kitty,其中還有一個隱藏版。
開學第一天,我們迎進二十九個中年級小學生。誰也不認識誰,有些拘謹和不安,老師與學生都一樣。到了讀詩課,我把用書法寫好的詩句一條一條的拿出來,用Hello Kitty磁鐵貼在白板上,明顯感覺到小朋友小小的騷動了一陣。等到講完詩,吟唱完畢,下課的時候,幾個小朋友捱到講台前面來。
「老師,這是妳的Hello Kitty嗎?」這是我頭一回跟小學生的交流與互動。
「老師,我也有收集喔,我已經有二十幾個了!」
「老師,老師,我跟妳說喔,我姐姐有很多,妳的這些她統統都有喔。」
「老師,我可不可以跟妳交換啊?」
我確實有著企圖,想要試著拉近與小學生之間的距離,可是,當他們真的圍攏、靠近、熱絡的與我交換心得的時候,我卻感動得想落淚。那一刻,我們好像已經是很熟的朋友了。
「老師。」那個酷酷的小女生杜蘋,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我明天送一個隱藏版給妳。」她說這幾句話的時候,甚至也不看我,雙眼盯著白板上的Hello Kitty。
送我?我真的有些受寵若驚了。
第二天,她果然從鉛筆盒裡拿出一個米黃色的隱藏版,交到我手上。當我熱烈向她表示感謝的時候,還是酷酷的,沒什麼表情。
就從這一天開始,持續不斷的交換與饋贈,就成了小學堂樂章的另一章了。有些孩子並不參與,卻天天都要來閱兵似的點閱一次,還會問那些消失了的Hello Kitty去哪裡了?多出來的又是誰換的?
結業那一天,我已經擁有了二、三十個Hello Kitty。最後一個梯次遇見瑪莎颱風,星期五放颱風假,只好星期一補課了。星期一上課時,一個女生的媽媽悄悄告訴我:「她好喜歡來上課喔,星期四一直看新聞,說不希望放颱風假,好想去小學堂。」
下課時小女生跑來找我:「老師,可以跟妳換那個1995的Hello Kitty嗎?」
我忽然想起來,星期四下課前,她曾告訴過我:「我是1995年生的,可以跟老師換那個磁鐵嗎?」
到底是1995年Hello Kitty的召喚?還是小學堂確實有些吸引力呢?
不管怎麼樣,他們願意開開心心來上課,願意聆聽,那隻沒有嘴,不會說話的貓咪,確實扮演著好重要的角色。
我學習到和小朋友說話的正確姿勢,那就是,必須與他們一樣高。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說,我不喜歡Hello Kitty了,因為,她令我有機會跟我的小學生靠得更近,在交換的那一刻,我發覺自己回到了與他們一樣的年齡。
黑球很孤單
「你們這個讀經班有寫作文嗎?一共可以寫多少篇作文?」
家長打電話來報名的時候,這樣詢問著。我猜想,有不少父母親並不太關心孩子在小學堂學了什麼經?背了多少詩?他們只想知道我們能教孩子寫出怎樣的作文?寫出多少篇作文?這是一個量化的時代,斤斤計較乃是必須。
曾經被廢除的作文考試,即將在國中基本學歷測驗中風雲再起。
問題是,許多國小學生根本沒寫過作文,老師也沒教過,他們根本不知道作文是什麼?懷有危機意識的家長當然著急了,恨不得能找來仙丹妙藥,讓孩子吞服之後,下筆如有神,馬上成為亮晶晶的作文神童。
我們每天有兩堂作文課,一堂半的時間講解各種作文的方法,讓小朋友練習,另外二十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即席寫作文。五位老師將各自負責的那一組小朋友的作文帶回家去仔細批改,每個人只改五到六份,可以更細密的找出每篇作文的優缺點。
聽見寫作文就要哀號的小朋友,在老師們的誘導之下,上課上得很亢奮。我們的作文課是由一連串的遊戲與競賽組成的,闖過一關再來一關,就像打電動一樣刺激,在笑聲和叫聲中,學到了許多寫作的技巧。
雖然玩得開心,有些小朋友的作文看起來還真令人心驚。比方說每個小朋友都要寫的題目:「我的房間」,不太懂得作文方式的小朋友,不知道該怎麼開始?老師於是問他們:「你有沒有自己的房間啊?你的房間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你喜不喜歡你的房間呢?它是一個大房間?還是小房間啊?」
結果,小朋友把作文當成問答題來寫:「我有一個房間,一個很亂的房間,可是我喜歡我的房間,雖然它只是一個小房間。」沒有描寫;沒有想像力;沒有譬喻;沒有擬人法……於是,老師們明白,我們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孩子們的作文能力和語文程度,與家長的關係太大了。
我們看見過中年級的小朋友,在作文裡引用〈禮運大同篇〉,講得頭頭是道,老師們爭相閱讀,流著汗問自己:「我小時候能寫出這樣的作文嗎?」那個孩子昭仰有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母親,小學堂頭一天開課,我們比報到時間早來一小時做準備,想不到他們母子二人竟比老師們來得還要早,正在錢穆故居裡觀看蝴蝶。
也有幾個資優生的作文寫得讓人驚豔,參加小學堂之前,她們已經接受過許多語文的訓練了,這讓她們的敏感度與理解能力都加強許多。
資優生或許天生對於某些領域有興趣,可是,每個資優生的背後都有父母親的付出與努力。令人欣慰的是,這樣的付出與努力多半不會白費,是看得出成果的。
有一天,老師出了一個題目「孤單的時候」,說真的,這個題目成年人也不一定寫得好,因為我們都不想面對孤單,天天忙著驅逐它,又該如何面對它呢?
孩子們在全無準備的情況下,必須回溯自我的孤單時刻,並且描寫出來。這實在很像在考場裡翻開題目的瞬間,大約都是愣愣地僵個幾秒鐘,才茫然的提起筆。
我特別注意到一個叫做小軒的男孩,他跟隨著父親在國外搬來搬去,去年才回台灣,母親為了讓他的中文能力提昇一些,才為他報名小學堂。
第一篇作文寫的是「自己的房間」,他寫了三行便舉手對我說:「老師,我寫完了。沒東西說了。」他說出了房間的大小和擺設,畫一個大大的句號。「你還沒告訴我們,你都在房間裡做什麼事呢?」「喔。」他低下頭去又補了幾行:「我通常會在房間裡上網、玩木槍、玩水槍,還有打電動……」勉勉強強湊足一頁,不到兩百字,交了差。
「孤單的時候」,幾個大字寫在白板上,我看見小軒皺起的眉頭。
沒多久,他再度舉起手,我走過去,他的作文本上寫了幾句話:「孤單的時候,我通常會在房間裡上網、玩木槍、玩水槍,還有打電動……」「老師,我寫完了。」這一次,他看著我的眼光裡不僅有無奈,還有幾分求助的意味。
「今天不是教了『回想』和『譬喻』嗎?你想想孤單的感覺是什麼?你有沒有孤單的時候?」他搖頭。「你剛剛從國外回來,去學校唸書,老師和同學都是你不認識的,也沒有朋友,那時候,會不會覺得孤單?」他的臉上閃過詫異,沒想到我對他的事這樣瞭解。「你要好好回想,那時候的感覺,並且,用譬喻的方式寫下來,告訴老師,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好嗎?」
他伏案疾書,有時候抬起頭,我微笑著,堅定的注視著他,用眼光告訴他:「不可以放棄喔。加油啊!」
第二天上課前,老師們交換著小朋友的作文,負責改小軒作文的老師,強力推薦了他的作文:「這篇作文跟上一篇有天壤之別,我看了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寫得太棒了!」
小軒寫著孤單的感覺就像是一群彩色的球,被扔在草地上:「有紅色的、白色的、綠色的、黃色的、藍色的……小朋友們撿起自己最喜歡的球,每顆球都被撿起來,可是,天漸漸黑了,整個草地上只剩下黑球,沒有被人看見,於是,黑球感覺很孤單。」
我的目光無法從作文本上移開,喉頭好像被什麼堵住了。
他可以寫這麼好的作文,可以這麼準確的把孤單的感覺描繪出來。他曾經這麼這麼孤單啊。讓人好心疼。
那一天,我在課堂上稱讚這篇作文的優點,為了怕孩子們彆扭,通常不會公布他們的名字,我悄悄瞄了一眼,他瘦瘦的臉上有著羞赧的表情。
聽說過不了多久,小軒又要和父母親離開台灣了,不管他到哪裡去,真希望那個地方的人們,眼力好一點,不要再把黑球孤單的留在黑夜的草地上了。
我特別注意到一個叫做小軒的男孩,他跟隨著父親在國外搬來搬去,去年才回台灣,母親為了讓他的中文能力提昇一些,才為他報名小學堂。
第一篇作文寫的是「自己的房間」,他寫了三行便舉手對我說:「老師,我寫完了。沒東西說了。」他說出了房間的大小和擺設,畫一個大大的句號。「你還沒告訴我們,你都在房間裡做什麼事呢?」「喔。」他低下頭去又補了幾行:「我通常會在房間裡上網、玩木槍、玩水槍,還有打電動……」勉勉強強湊足一頁,不到兩百字,交了差。
「孤單的時候」,幾個大字寫在白板上,我看見小軒皺起的眉頭。
沒多久,他再度舉起手,我走過去,他的作文本上寫了幾句話:「孤單的時候,我通常會在房間裡上網、玩木槍、玩水槍,還有打電動……」「老師,我寫完了。」這一次,他看著我的眼光裡不僅有無奈,還有幾分求助的意味。
「今天不是教了『回想』和『譬喻』嗎?你想想孤單的感覺是什麼?你有沒有孤單的時候?」他搖頭。「你剛剛從國外回來,去學校唸書,老師和同學都是你不認識的,也沒有朋友,那時候,會不會覺得孤單?」他的臉上閃過詫異,沒想到我對他的事這樣瞭解。「你要好好回想,那時候的感覺,並且,用譬喻的方式寫下來,告訴老師,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好嗎?」
他伏案疾書,有時候抬起頭,我微笑著,堅定的注視著他,用眼光告訴他:「不可以放棄喔。加油啊!」
第二天上課前,老師們交換著小朋友的作文,負責改小軒作文的老師,強力推薦了他的作文:「這篇作文跟上一篇有天壤之別,我看了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寫得太棒了!」
小軒寫著孤單的感覺就像是一群彩色的球,被扔在草地上:「有紅色的、白色的、綠色的、黃色的、藍色的……小朋友們撿起自己最喜歡的球,每顆球都被撿起來,可是,天漸漸黑了,整個草地上只剩下黑球,沒有被人看見,於是,黑球感覺很孤單。」
我的目光無法從作文本上移開,喉頭好像被什麼堵住了。
他可以寫這麼好的作文,可以這麼準確的把孤單的感覺描繪出來。他曾經這麼這麼孤單啊。讓人好心疼。
那一天,我在課堂上稱讚這篇作文的優點,為了怕孩子們彆扭,通常不會公布他們的名字,我悄悄瞄了一眼,他瘦瘦的臉上有著羞赧的表情。
聽說過不了多久,小軒又要和父母親離開台灣了,不管他到哪裡去,真希望那個地方的人們,眼力好一點,不要再把黑球孤單的留在黑夜的草地上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張曼娟 古典異色短篇小說套書(鴛鴦紋身+妖的二三事)
75折
特價622元
貨到通知
妖的二三事【妖物誌全新插畫增訂版】:張曼娟最異色短篇小說
79折
特價340元
加入購物車
鴛鴦紋身【30週年全新插畫增訂版】:張曼娟最古典短篇小說
7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此物最相思:古典詩詞的愛情體驗(新版)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時光詞場(新藏版)
9折
特價342元
加入購物車
張曼娟大人三部曲:加贈曼娟老師手寫書卡2024行事曆(我輩中人+以我之名+自成一派)
79折
特價868元
停售
自成一派(加贈曼娟老師手寫書卡行事曆):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9折
特價342元
貨到通知
以我之名(加贈曼娟老師手寫書卡行事曆):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
9折
特價324元
貨到通知
我輩中人(加贈曼娟老師手寫書卡行事曆):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9折
特價324元
貨到通知
張曼娟經典套書:永恆的傾訴+幸福號列車2.0
75折
特價570元
貨到通知
幸福號列車2.0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永恆的傾訴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張曼娟經典「理.悟」雙讀本:永恆的傾訴+幸福號列車2.0【首刷限量親簽套書】
9折
特價684元
停售
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我輩中人+以我之名+自成一派)
75折
特價825元
停售
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來到我面前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自成一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張曼娟的課外讀物套書(共四冊):張曼娟讀奧.亨利,契訶夫,芥川龍之介,王爾德
9折
特價1152元
加入購物車
張曼娟讀奧.亨利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張曼娟讀契訶夫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張曼娟讀芥川龍之介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張曼娟讀王爾德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天上有顆孤獨星:照亮世人獨行時(二款書腰「緞綠版」「甜橙版」隨機出貨)
79折
特價284元
加入購物車
人間好時節(流金歲月版)
9折
特價306元
加入購物車
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
79折
特價284元
加入購物車
喜歡:出版20週年紀念全新增訂版!特別收錄從未公開發表過的短篇小說〈翅膀的痕跡〉!
9折
特價342元
加入購物車
彷彿:10萬書迷最戀戀不捨的經典之作全新增訂版!特別收錄從未結集的短篇小說〈立春之前,最冷的一天〉!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只是微小的快樂:便足以支撐這龐大荒涼的人生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愛情, 詩流域(紀念珍藏版)
9折
特價324元
加入購物車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79折
特價284元
加入購物車
張曼娟奇幻學堂套書(暢銷十週年紀念版,共4冊)
9折
特價1152元
貨到通知
張曼娟奇幻學堂:看我七十二變(新版)
9折
特價288元
貨到通知
張曼娟奇幻學堂:花開了(新版)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張曼娟奇幻學堂:我家有個風火輪(新版)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張曼娟奇幻學堂:火裡來,水裡去(新版)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來到我面前
9折
特價315元
停售
緣起不滅【暢銷25萬冊經典紀念.平裝典藏版】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愛一個人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青春【全新版】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好潮的夢:快意慢活《幽夢影》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時間的旅人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戒不了甜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柔軟的神殿
9折
特價252元
貨到通知
煙花渡口─張曼娟小說精選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剛剛好:張曼娟散文精選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經典 3.0】末世的愛情標本:三言
79折
特價174元
加入購物車
那些美好時光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噹!我們同在一起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曼調斯理
9折
特價180元
加入購物車
芬芳
9折
特價180元
加入購物車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