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013_10月選書

毓老真精神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2個人喜歡
  • 9 234
    260

出版情報

初安民 像我這樣的一個編輯

2014/12/23 初安民,印刻出版總編輯,《印刻文學生活誌》總編輯、《短篇小說》主編。 印刻出版的文學書向來是得獎專業戶,獎成了習慣,簡直就像一日三餐,十月底頒布的2014台灣文學金典獎,顏忠賢《寶島大旅社》獲長篇小說獎,陳列《躊躇之歌》獲散文獎,兩本皆印刻出版。 李渝《九重葛與美少年》、唐諾《盡頭》、邱坤良《人民難道沒錯嗎?》、王定國《那麼熱,那麼冷》、林照真《你怎能不愛上辯論》,2014年金鼎獎圖書類出版獎;陳列《躊躇之歌》《地上歲月》聯合報文學大獎。印刻出版。 2013至今賣得最好的文學書,簡媜的《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正朝向20萬冊邁進,印刻出版。 駱以軍的臉書之書《小兒子》誤打誤撞闖進「生活文學」,擴大讀者層面,長篇小說《女兒》則再一次試探創作極限。 都說2014恐怕是出版史上最黯淡的時光,但印刻氣魄的推出六十萬字長篇歷史小說,朱和之的《鄭森》。 然後有歌手陳綺貞散文集《不在他方》作為年度壓軸,書+限量兩千套以陳綺貞概念呈現的盒裝珍藏組,絕不加碼,幾乎一天之內就被通路搶光,初安民想私留幾套做公關,門兒都沒有。 「奇特的視角,安靜的文字。」這是初安民眼裡的陳綺貞。 所以印刻得獎很正常,但初安民本人得獎,他倒反有點不習慣,今年先是得了一個成大傑出校友獎,接著是金石堂年度風雲人物,「是詐騙電話嗎?」接到電話的他這麼問,一時陷入迷惘,思索著這一年到底做了什麼大事。 冷鋒過境的十二月,初安民坐在福華飯店一樓戶外咖啡廳,繼續思索著這一年的風流雲過,他得不停的抽菸以配合思索。 沉默了一會,他提起隱地寫的一篇「寫給某作家的一封信」,那信中深嘆「十年前,能銷一萬本的才算暢銷書,如今可以銷到一千本就是難能可貴了」,「我們真的來到一個迷茫的十字路口,書籍顯然遇到一次新的驚天動地革命,鉛字沒有了,紙和筆即將消失……尋覓不到新的書店,出了書,要擺到哪兒呢?」 沒錯,這是現實,初安民面對的是一樣的現實,冷酷的市場,「關鍵在態度」他說。 《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爆炸性的暢銷,但這只是印刻每年六十種出版品中的一本。《不在他方》這樣的產品,可遇不可求,十年一遇。電影小說《被偷走的那五年》,僅此一本。去年(2013)初安民第一次到中國大陸公開演講,講到文學出版和雜誌的生存不易,必須不斷的接辦政府的活動來支撐時,風蕭蕭之餘不免振臂一呼:「我要當鬥士而不是烈士,而烈士是長期戰鬥的」。 他已經戰鬥了三十年,如果說這一年的戰打得特別漂亮,也不過是種地三十年收穫的果實……這一年恰巧沒有強烈颱風。 不是十年,而是三十年前,當初安民進入聯合文學服役,「文學的黃金年代就已經過去了」,十二年前他成立INK印刻出版,再創辦《印刻文學生活誌》,風中沒有天使,文學盛世也喚不回來,但至今印刻文學叢書算到《不在他方》已累積425號,加上作品集,總共六百多冊。 六百多冊的文學書,一張金光閃閃的作家名單──朱天文、朱天心、李渝、郭松棻、蘇偉貞、楊照、張大春、駱以軍、簡媜、賴香吟、林俊?、陳雪、王定國、陳列、顏忠賢、陳淑瑤、巴代、吳音寧、顧玉玲、陳玉慧、童偉格、李維菁、胡淑雯、陳又津……光譜涵蓋左右藍綠中國大陸香港歐美台灣原住民-……寫作風格網羅各大門派,這事是怎麼做成的? 這是經營和操作的時代,但初安民從來都自我定性為編輯,而且是手工業時代,土法煉鋼的編輯,「坦白講,我不太會運作公司」,做一個全職的編輯,意思是他必須拋棄詩人的身份,也必須把個人的某些偏愛放到一邊,全心全意尋覓、發現作品,「幫人打燈」。他判斷一本書值不值得出版,一看作品的質感,「我讀過太多爛的壞的文字,所以相對比較知道什麼是好作品」,二問這是否時代之所需求,最好是,若不是,也不要緊,如果是一本讓他動心的書,就應該給讀者有看到的機會,出版社必須反過來餵養市場,營造氛圍,接下來就是技術面了。「沒有這些條件的話,何必出版一本書?」 作為一個編輯,實在沒有比找到一位好作者更銷魂的事了。 為了出版最全面木心作品集,初安民努力打探多年,一朝得知作家定居烏鎮,立刻動身飛到北京再轉烏鎮,那是下雪的十二月天,「我看到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步履蹣跚,日薄西山……」,見到偶像的狂喜交織著見證身體被時間打敗的心酸,第二年他再到烏鎮,參加的是木心的喪禮。 或有人說晚上和初安民喝酒就能變麻吉,但就算是情投意合,他還是會拒絕你的「壞」作品,胡淑雯就是接到初安民的電話才到印刻出書,兩人之前完全沒見面。 不是每一本暢銷書都會落在你手上,不是每一個作家都願意和你天長地久,也不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出版,「所以我們才要打仗啊,要無止盡的開發作者,開拓市場,做得不好,是我們努力不夠,不能回應這個時代。」 後面那一句顯然是敗選感言。 六百多本書,每一本書初安民都親自蓋章,從找作者、選書、製作到封面,他無役不與,你可以說,印刻的光環不見得全歸於他,但失敗和錯誤,「我則要負起全部責任」。 他承認這個時代對新世代作家很殘忍,「他們不應該只有這樣的銷售量」但大眾經常誤會編輯具有精準的市場眼光。 有一天初安民讀見城徹《編輯是一種病》,讀到這位日本大編輯家反駁「編輯也必須了解讀者和市場,成敗的真正關鍵在於編輯能否擁有業務員的敏感度」之說,一時之間以為他在照鏡子,當下奉之為現階段的編輯偶像。「事情才不是這樣呢」,見城徹說「書賣得不好,完全是出版界的責任,正因為無法和用生命和作家坦承交流,才製作不出打動讀者的好書。」 用生命和作家坦誠交流,這樣的事,初安民幹了三十年。「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他援引了?弦的詩,既然戰場是自己選擇的,就得繼續為每一場戰役熱血下去,縱然過程充滿了「挫折與驚悸」。 然而總不會沒有心灰意冷,想脫盔卸甲離開戰場的「隱地時刻」吧?如果說不曾有這樣的念頭,初安民捻熄一根煙說,那是騙人的,「到此為止吧!」這樣的念頭每隔一段時間就閃一下,逼得他甩開椅子,走出煙霧迷濛的辦公室。 這時候同事會聽到他大聲罵人。 五分鐘以後,他又回到書桌,把頭埋進稿堆。 印刻文學就是這樣打造起來的。 獲獎理由: 媒體已取代政治,造成社會高壓。當媒體偷拍窺私、反而道德譴責受害者;只有文學能歡然歌詠性的喜悅,在傲然受難之中盡顯尊嚴。當媒體帶頭霸凌犯錯者;只有文學能為受害者表達說不出的痛苦無奈,悲憫加害者外人看不見的身世苦衷。社會歧視到哪裡,文學就療癒到哪裡。當集體的無明莫之能禦,文學的智慧、善意,經他之手同樣無所不在照耀。初安民壯年創辦印刻出版、印刻文學生活誌,成為靈魂地標,在翻譯暢銷風潮十年間,苦心孤詣專志於台灣文學,與作家、記者、學者、民眾記憶,以性命相守,認定堅持,起手無回。毫不保留的傾心奉獻,活出一代風骨典範。台灣文學,是社會觀察自我的敏銳度,接納自我的器量。有時寂寞微聲以待來者,有時全集套書輝煌雄闊,但他總是守護台灣的愛與光,他總不改變。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從嚴父別離寫至心肝阿母,張輝誠再言先師毓老
在其真摯性情的散文筆下,毓老的神氣風采全都活現了起來

一生傳奇的毓老,將生命與經典融合為一
是君子、文人,更是中文學界的大宗師!


他辦書院、興建滿族博物館暨滿學研究院,修繕永陵還得了一個世界遺產金牌!

毓老師原名愛新覺羅.金城,為禮親王代善之裔孫,有學者認為《紅樓夢》的大觀園有禮親王府後花園的影子。離開現代教育體制自辦書院的毓老師師承多人,尤以康有為啟發微言大義、經世致用與口述講經的書院傳統,並承襲熊十力在西化浪潮中致力中華文化復興的責任感。他鼓勵新賓的滿洲族人發展紅參事業,與德國工廠合作開發人工鑽石,將獲利與一生教學所得,全部投注在永陵的修繕與滿族博物館暨滿學研究院的興建。隔年,永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盛京三陵之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讓毓老師笑稱自己得了金牌獎!

筆者第一次到奉元書院聽課,見九十八歲高齡的毓老師抱著病體猶自精神奕奕講學不輟,大受震撼,寫文追溯毓老師的身世、學問概略、來台後的生活,用來緬懷用堅貞的生命力展現中國學術的博大寬廣的毓老師,同時寫下現代大師與書院的傳奇。

名人推薦

毓老師講論語,間雜著生活裡的俗事,其實不像一般學者的講法,常舉現實的例子,也常有自己的獨特意見,並不拘泥古書。──蔣勳

他聲如洪鐘,抑揚頓挫之間喚出一個文明古國,朝代更迭,興亡一瞬,盡在那時而高亢時而低迴的聲音裡。──簡媜

毓老只短期在大學裡執教,其後即離開現代教育體制,自辦私塾。……放在現代教育格局中看,更顯得?絕壁立,能透顯出一位儒者剛毅卓越、信道傳道之篤的力量。──龔鵬程

編輯推薦

末代王孫,孤傳大師餘脈,以人格氣派,為六經註腳。



毓老是中文學界的大宗師,原名愛新覺羅.金城,為禮親王代善之裔孫。離開現代教育體制自辦書院的毓老師師承多人,尤以康有為啟發微言大義、經世致用與口述講經的書院傳統,並承襲熊十力在西化浪潮中致力中華文化復興的責任感。他鼓勵新賓的滿洲族人發展紅參事業,與德國工廠合作開發人工鑽石,將獲利與一生教學所得,全部投注在永陵的修繕與滿族博物館暨滿學研究院的興建。作者張輝誠第一次到奉元書院聽課,見九十八歲高齡的毓老師抱著病體猶自精神奕奕講學不輟,大受震撼,寫文追溯毓老師的身世、學問概略、來台後的生活,用來緬懷用堅貞的生命力展現中國學術的博大寬廣的毓老師,同時寫下現代大師與書院的傳奇。

目錄

序一 敬悼毓鋆老師 蔣勳
序二 君子印記 簡媜
序三 毓老典型 龔鵬程
自序 十萬八千里加三千大千世界

輯一:潛龍勿用
毓老師與禮親王淵源
毓老師與師承
毓老師與天德黌舍、奉元書院
毓老師與洋學生
毓老師與大學之道
毓老師與書院傳統、精神
毓老師修永陵

輯二:望之儼然
毓老師晚年訓勉
毓老師講養生之道
毓老師書畫文
毓老師與義孫

輯三:不失其正
毓老真精神
大隱
泰山頹兮
毓老師與我
那你來吧

附錄 《清史稿.列傳三.諸王二》

序/導讀

序一

敬悼毓鋆老師   
蔣勳


愛新覺羅.毓鋆老師辭世時,我正在醫院,無法到靈前祭拜,在病床上有朋友讀相關訊息給我聽,有幾篇是輝誠先生寫的紀念文字。

我見到毓鋆老師是在文化學院,一九六五年前後,我正升大二吧。

當時張其昀先生從教育部長退下來,在陽明山華崗創立學院,用接近民初北大的精神辦學,不在意學歷資格,邀集了不少非體制的、不同立場、不同觀點的學者任教。大概是一九四九年以後台灣威權政治下少有的一個相對開放而有自由學風的校園環境。

我當時讀史學系,教授中國上古史的趙鐵寒老師論述三零年代顧頡剛「古史辯」的爭議,以現代科學實證精神「疑古」,帶給學生許多觀點上的撞擊。教「目錄學」的楊家駱老師像一尊佛,他一進課堂,端坐椅上,手上沒有書,沒有講義,微閉著眼睛,開始經、史、子、集一部一部講述每一本書的目錄題綱。學生都伸伸舌頭,覺得老師頭腦中好像裝了一部「四庫全書」,如此熟悉。後來閒談,老師笑著說:從小幫忙家人曬書曬出來的,曬書一頁一頁翻,也就順便看書,一部四庫全書曬完,又要從新開始曬,「曬久了,就都記住了。」

這些老師溫和謙遜,也從不把自己的治學說到多麼偉大。

傅樂成老師教秦漢史,隋唐史,跟學生很親,陽明山竹子湖飄雪他就停課,邀學生一路走上山去,在薄薄的覆雪的山上看學生玩雪,他也只是站在一旁若有所思。

二十歲的學生,在戰後台灣長大,其實是不會懂流亡到南方島嶼的傅老師的心境吧。

傅老師一直住在溫州街老舊的台大單身宿舍,木板床,幾隻碗,一張書桌,兩把椅子,有一次去了三個學生,傅老師就跟我坐在床沿。

黎東方老師的西洋史教得活潑,很法國風的教法,機趣幽默。教宋史的宋晞老師則相對特別嚴肅,他開的「史學方法」也逼著學生不斷跑圖書館,為論文寫作準備卡片。

我當時私下愛文學,高中受陳映真老師影響,親近了西方現代文化,特別是存在主義哲學,當時引介存在主義到台灣的年輕學者陳鼓應等人也被學院網羅,在哲學系任教,我因此有大部分時間都旁聽了哲學系的課,陳鼓應的「莊子」,印順法師的佛學,剛從香港新亞到台灣的錢穆先生,也在史學系哲學系合開了「朱子學」。

就在那一年哲學系聘請了毓鋆老師,他穿著旗裝長袍,手腕上帶著古玉鐲,大拇指上套著玉搬指,儀容非凡,一時轟動了整個學院,課堂裡擠的滿滿的。

年輕學生好奇,來上課,未必都是為了學問,課堂上有學生就問起清宮裡學武術劍法的事,毓老師哈哈大笑。

我最愛聽老師大笑,聲音宏亮如鐘,沒有瑣碎雜音,乾淨渾厚,使我想到魏晉人在山裡的「嘯」,或許比魏晉人的「嘯」更沒有委屈,朗朗乾坤,這樣正色之音,可以使一座山彷彿都讓開了。

毓老師的初衷或許其實不只是關心治學,他在清帝退位之後,做為前朝遺臣,心裡不會沒有亡國之痛,也不會沒有「復國」的報負與大願吧。

在台灣體制的教育裡,史觀是受箝制的,我們或許沒有太多機會思考朝代政權的「興」與「亡」吧。

學生中有人開始耳語老師與「偽滿」的關係,在當時「偽滿」也只是一個類似「共匪」的詞語,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內容。

我相信學生也沒有惡意,但「偽滿」「漢奸」這樣的聲音當然對老師聽來是特別刺耳的。

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大聲罵起來了──「偽滿」,什麼「偽滿」,我們本來是滿洲人,家在滿洲,不是侵略了中華嗎?退回老家滿洲,怎地又「偽」了?「漢奸」?誰是你們「漢」哪?

學生都不說話,我想學生其實不容易聽懂老師的邏輯,我當時也不十分懂,但是在威權單一的正統史觀教育裡沒有任何思考可能的頭腦卻真實被撞了一下。

讀書治學,沒有這樣的撞擊其實是沒有思考可能的。中世紀不斷審判「異端」、處死「異類」,因此成為文化上最大的「黑暗時代」,近代中國的文革亦復如是。

在上一世紀的六零年代,台灣還處於白色恐怖時期,老師的三言兩語是可以使閉塞的頭頂響起一聲霹靂的。

我母親的先祖是滿洲正白旗,母親在辛亥以後出生,但是家族的故事可能在她童年還印象深刻,母親常跟我說辛亥前後西安屠殺滿人的事,在城門口拿饅頭詢問,口音一錯就砍掉腦袋,母親說完就即刻叮囑我不可以在外面說母親是滿人。

在台灣戰後長大,我們的政治意識其實沒有那麼敏感,我也無法了解母親的緊張。

在毓老師罵人之後,有一天我忽然跟他說:「母親是滿人,正白旗。」老師很高興,開心地說:「那正是我的旗。」

好像因此我跟老師有一點親,不多久,他在家裡開課講《論語》,就輾轉帶話要我去上課。

老師家當時在成功新村,一間有院子的黑瓦平房。屋裡陳設素雅,牆上懸掛康有為書寫的「詠豳軒」三字,墨跡乾筆蒼勁□結,我忽然想到詩經裡的句子: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客廳正中央一張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畫像,畫像側邊是一張泛黃的光緒帝的照片。

房間裡一張大桌案,前面十幾張椅子。學生陸續來了,我多不認識,後來知道多是當時台大博士班的文史學生,總共十四人,我大概年齡最小,也選了後排最靠邊的位子。

我當時偏愛西方現代文學藝術,童年時家裡逼著唸誦的四書、唐詩、《古文觀止》,在中學以後其實心裡都有點反叛,也害怕一般學者照本宣科迂腐的「解經」方式。

毓老師講論語,間雜著生活裡的俗事,其實不像一般學者的講法,常舉現實的例子,也常有自己的獨特意見,並不拘泥古書。

過年的時候,學生給老師拜年,一位師兄穿了長袍來,被老師當面說了一頓:「年紀輕輕,穿什麼長袍,學我啊,我是在給祖宗守制。」

老師語言很直接,也與當時我接觸的一般學者的溫文儒雅不同,他好像在對自己事功殷切的盼望裡,刻意排斥一味追求「內聖」的虛偽修為。有時會嘲諷地說:「要做『聖人』啊!都「剩」下了吧。」

或許當時我們如此年輕,未經世事,還是很難懂得老師從政治失敗下來在一個小島上重新看待古人經典的心事吧。

他常說的話是:「煤球都不會買,做什麼聖賢。」

對於當時陶醉在文學哲學幻想裡的我應該是一警醒吧,我卻冥頑不能領悟。

論語上完,老師特別講了一次《禮記》的〈儒行〉篇。

魯哀公問孔子有關「儒服」,孔子沒有堅持什麼樣的服裝。問到「儒行」,孔子一一做了回答。──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老師當時對知識青年講學是在強調儒者「力行」的核心價值吧,我卻一一錯失了理解的機會。

儒行篇講完,我很意外老師選了《管子》,《管子》講完,又選了《商君書》,講商鞅變法,講知識者在治國改革變法上的積極投入。

我當時有自己解不開的頹廢散漫心事,不能完全跟從老師越來越偏向法家政治的教學。

兩年受教,我知道老師疼愛,也有期許,一直希望我走政治一途,但我仍然選擇了藝術研究所。考取那天,向老師報告,老師板著臉,說了四個字:「玩物喪志!」

我在老師家是最年幼的學生,也最放肆頑皮,不太像學長師兄那麼敬怕老師,也常沒有分寸跟老師說玩笑事,老師並不在意,反而開懷大笑,然而那一天老師沉默異常,我正襟危坐,好像一下子懂了老師失望的心境,也沉重了起來。

藝術研究所在故宮上了兩年課,課程結束,我就去了巴黎,此後與老師很少見面。知道老師身體健康,教學不斷,學生越來越多,很為老師慶幸,或許一定有更出類拔萃的優秀者讓老師晚年有所欣慰寄託吧。

我對老師未跟隨到最終,只能記述受教於老師的那兩年多。

與老師相處,他多不談自己身世生平細節,因此反而是在他辭世後陸續在輝誠先生撰寫的文字中讀到。大病初癒後,與輝誠先生見過一面,也得到許多關於老師更多的訊息。

老師或許沒有想到他跟一個小小島嶼的緣分如此深重,在這島嶼上將有如輝誠先生一樣,繼續有後來者撰述、整理、紀念他數十年歲月留下的治學與做人的風範吧。

我因此特別感念輝誠先生這本書的撰寫出版,應該是老師在天之靈最好的安慰了。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於淡水八里米倉村 時近芒種

序二

君子印記─毓門求學感懷
簡媜


應該是個微寒天氣,猶記得自己三十多年前的樣子︰綁兩條辮子,穿長袖綠格子上衣,黑長褲,球鞋。跟隨一位溫文儒雅的學長,彎入溫州街的巷弄。這是雌雄未辨、我的大一模樣。巷弄裡,據說住著一位很特別的老師,我不知道他是誰。

大一,我唸哲學系,其實醉心的是中文系。甫從一切以聯考為學習目的的高中刻板教學掙脫出來,貪婪地遊走於文學院各系聽課,也饑餓地參加幾個文學性社團,其中之一是國學社。有位理學院學長提到天德黌舍及毓老師,說他講四書非常精采,建議我們一定要去上課。但必須先拜見老師,看他收不收。

我聽都沒聽過這回事,頗感不解。坊間開班授徒者,無不要求學生廣為宣傳,拉同學邀朋友,打折優惠,以求爆滿,豈有挑學生的?三十多年前的社會雖然還算純樸,但功利的風一向吹拂每個時代,怎有這麼不功利的地方?我好奇。學長如何描述這位很特別的老師,我已忘記,但他言談間所流露之恭敬景仰,令我印象深刻。我想,就去拜見拜見吧,先上看看,要是不喜歡再蹺課。大一沒別的本事,最會蹺課。

我們在客廳等著,不尋常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93329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0/13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