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視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有時我會想:
如果我被認為是一個決絕的人,
肯定是因血液映著當年母親的背影。
努力背離父親而向遠方奔逃,
繞了一大圈,才發現自己正踏在父親的腳印上。
如今,給您,今生今世,此時此地,
一個在我生命中,我叫他「父親」的人:
「我明白,父親已經給了我他所能給的。」
臺灣文學獎、林語堂文學獎、懷恩文學獎、臺北文學獎 得主
新生代散文作家田威寧第一本散文集,私我,任性,卻令人驚豔!
在文字中屢屢回望,才知自己始終牽掛的,是家人與故鄉。
在努力背離命運後昂首,才驚覺自己踏上的,仍是與父親相同的路。
《寧視》收入了田威寧25至35歲間的散文作品,共分為四輯,內容圍繞成長經歷與家族回憶。樸實而無雕飾的文字,看似任性到了極點,反而成為一種誠懇,邀請讀者透過她的眼睛看見她看見的世界,當然還有一個女子各種慌亂的表情和真實的心情。
對田威寧來說,父親就像是她成長歲月的主宰者,這個被她稱為「搖滾男孩」的男子,曾經是最缺乏責任心的父親,在桌上放兩百元便可以消失一兩週之久;也曾經因為債務問題,帶著兩個女兒亡命天涯,頻頻搬家轉業。
即便個性不切實際到了極點,這個男子始終對未來的一切滿懷熱情與希望;即便「樣樣都會,一事無成」的他,是別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失敗者,但他總是對女兒說:「年輕人要有一雙無畏的眼睛,要仰望夢想,以自己的姿態行走」。
歷經顛沛流離的童年,目睹父親水裡來火裡去的人生,她本能地抗拒並選擇相背而行,奮力向上從不輕易妥協,卻未料想到,自己其實正亦步亦趨地踩著父親的腳印,同樣地不想未來,燃燒靈魂換取沒人相信的美好。
父親言行的種種、那些父女相處的時刻,一一地透過田威寧的雙眼被凝視、被記憶,當回憶化為可被言說的文字,我們才於焉看見,父親帶給她的──遠不僅僅只是生命。
如果我被認為是一個決絕的人,
肯定是因血液映著當年母親的背影。
努力背離父親而向遠方奔逃,
繞了一大圈,才發現自己正踏在父親的腳印上。
如今,給您,今生今世,此時此地,
一個在我生命中,我叫他「父親」的人:
「我明白,父親已經給了我他所能給的。」
臺灣文學獎、林語堂文學獎、懷恩文學獎、臺北文學獎 得主
新生代散文作家田威寧第一本散文集,私我,任性,卻令人驚豔!
在文字中屢屢回望,才知自己始終牽掛的,是家人與故鄉。
在努力背離命運後昂首,才驚覺自己踏上的,仍是與父親相同的路。
《寧視》收入了田威寧25至35歲間的散文作品,共分為四輯,內容圍繞成長經歷與家族回憶。樸實而無雕飾的文字,看似任性到了極點,反而成為一種誠懇,邀請讀者透過她的眼睛看見她看見的世界,當然還有一個女子各種慌亂的表情和真實的心情。
對田威寧來說,父親就像是她成長歲月的主宰者,這個被她稱為「搖滾男孩」的男子,曾經是最缺乏責任心的父親,在桌上放兩百元便可以消失一兩週之久;也曾經因為債務問題,帶著兩個女兒亡命天涯,頻頻搬家轉業。
即便個性不切實際到了極點,這個男子始終對未來的一切滿懷熱情與希望;即便「樣樣都會,一事無成」的他,是別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失敗者,但他總是對女兒說:「年輕人要有一雙無畏的眼睛,要仰望夢想,以自己的姿態行走」。
歷經顛沛流離的童年,目睹父親水裡來火裡去的人生,她本能地抗拒並選擇相背而行,奮力向上從不輕易妥協,卻未料想到,自己其實正亦步亦趨地踩著父親的腳印,同樣地不想未來,燃燒靈魂換取沒人相信的美好。
父親言行的種種、那些父女相處的時刻,一一地透過田威寧的雙眼被凝視、被記憶,當回憶化為可被言說的文字,我們才於焉看見,父親帶給她的──遠不僅僅只是生命。
編輯推薦
童年被棄養仍幸福,受嬌寵仍自由,絕不能犯的錯並沒太壞,且是最好。
在田威寧很小的時候,母親便離開了。那時父親開了一間髮廊,寄情於工作的父親幾乎整天都在店裡頭。後來曾經因為債務問題,帶著兩個女兒亡命天涯,頻頻搬家轉業。對田威寧來說,父親曾經是最缺乏責任心,且個性不切實際到了極點,他樣樣都會,換過十幾種工作,卻一事無成,是別人眼中不折不扣的「魯蛇」。但他總是對女兒說:「年輕人要有一雙無畏的眼睛,要仰望夢想,以自己的姿態行走」。
田威寧說,小時候,她會刻意忽視自己的傷口,直到她發現,當人提起她的家庭,自己會不自禁地哭泣落淚,這才察覺到,她遭遇到的是所謂的「童年創傷」。她透過寫作,講述自己的故事。她認為,「接受那是我的一部分」,正視它,不要否認,才能真正的長大。如今的她,對於完全不管女兒人生的父母,全無恨意,甚至認 為「爸爸的人生很精彩」。(文/編輯部整理)
在田威寧很小的時候,母親便離開了。那時父親開了一間髮廊,寄情於工作的父親幾乎整天都在店裡頭。後來曾經因為債務問題,帶著兩個女兒亡命天涯,頻頻搬家轉業。對田威寧來說,父親曾經是最缺乏責任心,且個性不切實際到了極點,他樣樣都會,換過十幾種工作,卻一事無成,是別人眼中不折不扣的「魯蛇」。但他總是對女兒說:「年輕人要有一雙無畏的眼睛,要仰望夢想,以自己的姿態行走」。
田威寧說,小時候,她會刻意忽視自己的傷口,直到她發現,當人提起她的家庭,自己會不自禁地哭泣落淚,這才察覺到,她遭遇到的是所謂的「童年創傷」。她透過寫作,講述自己的故事。她認為,「接受那是我的一部分」,正視它,不要否認,才能真正的長大。如今的她,對於完全不管女兒人生的父母,全無恨意,甚至認 為「爸爸的人生很精彩」。(文/編輯部整理)
目錄
自序/自己的文章
【輯一】轉徙
最好的時光
我們此吃足苦頭,卻總學不了乖。我和父親一樣對未來充滿高遠的期望,卻又因阮囊羞澀而使遠大的抱負無限延宕。
背包
一個背包一盞檯燈,我就這樣離開了家。沒有留張字條告訴父親我走了,因為我知道其實不需要。那段日子裡,父親也沒有打電話找過我。
搬家
該是悠長如永生的童年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成了繁弦急管。平均不到一年就得搬一次家,所有的地方因此都不能稱為家,不過就是一個落腳處。
浴女圖
女子半裸著,殷勤地拿沐浴巾搓揉出白棉花般的泡泡,以一種嫻熟的節奏感幫父親刷背。即便只是霧氣蒸騰中的背影,也透露出父親是正享受著的。
知了
窗外的「知了」「知了」異常清晰且無限擴大,像無形卻沉重的網劈頭罩了下來,層層疊疊,裡頭滿是不能曝光卻曝光了的內心獨白。
巴黎的風衣
父親的快活不斷地被複製貼在艾菲爾鐵塔、凱旋門、聖母院、聖心堂的階梯前……。極在意外表的父親在艾菲爾鐵塔前令人意外地首如飛蓬,他說:「巴黎風大。」
同類
我明白一切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留戀昨天,也不臆想明天。即便把我扔到懸崖峭壁,我大概都能憑著本能夷然地活下去。
【輯二】故舊
掌聲響起
掌聲果真拍出了休止符,卻也拍出了眼淚。爺爺們大顆的眼淚啪噠啪噠地落下。驚慌失措的變成我了。
老家的長牆
牆邊的搖椅上總有著爺爺寂寥的背影,日裡夜裡總是悶悶地對著牆低著頭駝著背抽著長壽菸。白霧氤氳中的爺爺像根煙囪,煙霧裊裊而上,越過牆後經過短暫的瀰漫隨即廓清,但菸味仍留了下來,暈染了整面牆,滲進每個磚與磚間的縫隙。
猴子
猴子坐在牆上的背影被夕陽拉得好長,頭低低的,駝著背,似乎陷入了哲人的沉思;那樣的背影不涉蒼涼,無關悲傷,反而透著來自生命底蘊的靈光。
獎狀
不知道我生命中的第一張獎狀是否以極其優雅的姿勢緩緩地落在地面,但我記得當時操場有高年級體育課的運球聲,咚咚咚咚,令人聽了血脈賁張。
圍巾
兩條圍巾跟著我搬過好多次家,雖然不知在哪一次就隨著某個紙箱遺落在時間之流中,但其實在不在都一樣,因為它們早已在我的心上,圍圍好。
足‧印
早期的印章因為需要大量的手工,一切的步驟便有了人味。那些左右相反的方塊字在阿姨手下大小齊等,卻又有著自己的個性。
手
那種歉意大概是每個大人都會產生的,嚴格說來不算是成熟懂事的象徵,不變的卻是我依舊會迴避生命的殘缺,出自一種奇異的本能。
她不怪
她似乎沒有主動和別人說過話,班上也沒人主動接近她。畢竟在小學生的世界裡,有這樣「不正常」的朋友是件令人尷尬的事,遑論和她一起玩了。
五股的河邊
姑姑至今仍對姊姊帶著我攔計程車從五股直接坐到天母感到不可思議。什麼不該記的我都記得了,這種事我偏偏忘得一乾二淨,但我相信姊姊的個性是做得出這種事的。
【輯三】滋味
老薛牛肉麵
我們應該是老薛最後的客人,但老薛從來沒有在我們用餐時進行打烊的前置作業,也從來沒有在我們面前露出勞累整天後的倦容。一個多月中幾乎夜夜都去老薛那邊報到,每次都是同樣的畫面,溫馨而靜好。
味噌湯
在我的記憶裡,那是天母時期的姑姑唯一一次下廚,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姑姑略顯慌張的樣子。味噌湯見底的隔天,我和姊姊就被送回家了,縱然心裡有一千個不願意,但沒人能阻止午夜的鐘聲響起。
花生奶油麵包
在半明半昧中,鮮奶油上的花生粉散發出簡直是聖潔的光暈。那是我對飢餓感受最深刻的記憶。
排骨糙米粥
雖然如果不是那鍋排骨糙米粥,也許此生都不會想起那個曾彼此陪伴走過一段的女子─有些人不是不願想起,而是不忍想起。
雞頭與尾椎
從烤肉架飄出的香味霸道得過分,把眾人的口水直勾到嘴巴外頭,因為雞頭自製的烤肉醬裡不僅有醬油的香醇,還有大蒜的辛辣也有麥芽的甜,一加熱,方圓十里的人都得順從本能吸著鼻子乖乖地自投羅網。
流星雨
我承認我記得流星雨的確非常美,更記得當數也數不清的流星劃過天際時,我一個願望也沒有許下──我相信車旁的另外兩人也沒有。
【輯四】日常
老闆
老闆在擁擠的台北城中為爺爺營造出一個小王國,他是隨時被調遣的騎兵。吵雜的市場周邊,老闆的攤車又舊又小卻散發出一種平實又祥和的氛圍。
青春
許多事說過就忘了,在某個電光石火的一刻卻突然迸出,嚇了自己一跳。隔了這麼一段時光才了解當時的自己,當時遍尋不著的最後一片拼圖,終於出現在某個角落,被催眠似地將之拾起,完成,再遺忘。
夜雨
牆上的時鐘像是在數著雨聲,喀、喀、喀、喀、喀、喀、喀,每一步都踩在最不該踩的地方─把所有的心事踏得又緊又實。
盛開的城市
生活在台北,不自己開車才真享福。若在公車上曲曲折折地遊蕩大街小巷,窗子隨時鑲著一幅畫。隔一段距離看花,輕輕鬆鬆感受遠遠近近的枝枒間若隱若現的靈光。
停車暫借問
對這個世間,她該有所戀慕的吧?敲著木魚,叩叩叩叩一聲聲上了心,叩叩叩叩,叩得心上下晃蕩,塵念遠兜近轉後捲土重來,又將敲
【輯一】轉徙
最好的時光
我們此吃足苦頭,卻總學不了乖。我和父親一樣對未來充滿高遠的期望,卻又因阮囊羞澀而使遠大的抱負無限延宕。
背包
一個背包一盞檯燈,我就這樣離開了家。沒有留張字條告訴父親我走了,因為我知道其實不需要。那段日子裡,父親也沒有打電話找過我。
搬家
該是悠長如永生的童年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成了繁弦急管。平均不到一年就得搬一次家,所有的地方因此都不能稱為家,不過就是一個落腳處。
浴女圖
女子半裸著,殷勤地拿沐浴巾搓揉出白棉花般的泡泡,以一種嫻熟的節奏感幫父親刷背。即便只是霧氣蒸騰中的背影,也透露出父親是正享受著的。
知了
窗外的「知了」「知了」異常清晰且無限擴大,像無形卻沉重的網劈頭罩了下來,層層疊疊,裡頭滿是不能曝光卻曝光了的內心獨白。
巴黎的風衣
父親的快活不斷地被複製貼在艾菲爾鐵塔、凱旋門、聖母院、聖心堂的階梯前……。極在意外表的父親在艾菲爾鐵塔前令人意外地首如飛蓬,他說:「巴黎風大。」
同類
我明白一切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留戀昨天,也不臆想明天。即便把我扔到懸崖峭壁,我大概都能憑著本能夷然地活下去。
【輯二】故舊
掌聲響起
掌聲果真拍出了休止符,卻也拍出了眼淚。爺爺們大顆的眼淚啪噠啪噠地落下。驚慌失措的變成我了。
老家的長牆
牆邊的搖椅上總有著爺爺寂寥的背影,日裡夜裡總是悶悶地對著牆低著頭駝著背抽著長壽菸。白霧氤氳中的爺爺像根煙囪,煙霧裊裊而上,越過牆後經過短暫的瀰漫隨即廓清,但菸味仍留了下來,暈染了整面牆,滲進每個磚與磚間的縫隙。
猴子
猴子坐在牆上的背影被夕陽拉得好長,頭低低的,駝著背,似乎陷入了哲人的沉思;那樣的背影不涉蒼涼,無關悲傷,反而透著來自生命底蘊的靈光。
獎狀
不知道我生命中的第一張獎狀是否以極其優雅的姿勢緩緩地落在地面,但我記得當時操場有高年級體育課的運球聲,咚咚咚咚,令人聽了血脈賁張。
圍巾
兩條圍巾跟著我搬過好多次家,雖然不知在哪一次就隨著某個紙箱遺落在時間之流中,但其實在不在都一樣,因為它們早已在我的心上,圍圍好。
足‧印
早期的印章因為需要大量的手工,一切的步驟便有了人味。那些左右相反的方塊字在阿姨手下大小齊等,卻又有著自己的個性。
手
那種歉意大概是每個大人都會產生的,嚴格說來不算是成熟懂事的象徵,不變的卻是我依舊會迴避生命的殘缺,出自一種奇異的本能。
她不怪
她似乎沒有主動和別人說過話,班上也沒人主動接近她。畢竟在小學生的世界裡,有這樣「不正常」的朋友是件令人尷尬的事,遑論和她一起玩了。
五股的河邊
姑姑至今仍對姊姊帶著我攔計程車從五股直接坐到天母感到不可思議。什麼不該記的我都記得了,這種事我偏偏忘得一乾二淨,但我相信姊姊的個性是做得出這種事的。
【輯三】滋味
老薛牛肉麵
我們應該是老薛最後的客人,但老薛從來沒有在我們用餐時進行打烊的前置作業,也從來沒有在我們面前露出勞累整天後的倦容。一個多月中幾乎夜夜都去老薛那邊報到,每次都是同樣的畫面,溫馨而靜好。
味噌湯
在我的記憶裡,那是天母時期的姑姑唯一一次下廚,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姑姑略顯慌張的樣子。味噌湯見底的隔天,我和姊姊就被送回家了,縱然心裡有一千個不願意,但沒人能阻止午夜的鐘聲響起。
花生奶油麵包
在半明半昧中,鮮奶油上的花生粉散發出簡直是聖潔的光暈。那是我對飢餓感受最深刻的記憶。
排骨糙米粥
雖然如果不是那鍋排骨糙米粥,也許此生都不會想起那個曾彼此陪伴走過一段的女子─有些人不是不願想起,而是不忍想起。
雞頭與尾椎
從烤肉架飄出的香味霸道得過分,把眾人的口水直勾到嘴巴外頭,因為雞頭自製的烤肉醬裡不僅有醬油的香醇,還有大蒜的辛辣也有麥芽的甜,一加熱,方圓十里的人都得順從本能吸著鼻子乖乖地自投羅網。
流星雨
我承認我記得流星雨的確非常美,更記得當數也數不清的流星劃過天際時,我一個願望也沒有許下──我相信車旁的另外兩人也沒有。
【輯四】日常
老闆
老闆在擁擠的台北城中為爺爺營造出一個小王國,他是隨時被調遣的騎兵。吵雜的市場周邊,老闆的攤車又舊又小卻散發出一種平實又祥和的氛圍。
青春
許多事說過就忘了,在某個電光石火的一刻卻突然迸出,嚇了自己一跳。隔了這麼一段時光才了解當時的自己,當時遍尋不著的最後一片拼圖,終於出現在某個角落,被催眠似地將之拾起,完成,再遺忘。
夜雨
牆上的時鐘像是在數著雨聲,喀、喀、喀、喀、喀、喀、喀,每一步都踩在最不該踩的地方─把所有的心事踏得又緊又實。
盛開的城市
生活在台北,不自己開車才真享福。若在公車上曲曲折折地遊蕩大街小巷,窗子隨時鑲著一幅畫。隔一段距離看花,輕輕鬆鬆感受遠遠近近的枝枒間若隱若現的靈光。
停車暫借問
對這個世間,她該有所戀慕的吧?敲著木魚,叩叩叩叩一聲聲上了心,叩叩叩叩,叩得心上下晃蕩,塵念遠兜近轉後捲土重來,又將敲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