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0928_9月選書

不浪漫的法國

不是衣香鬢影的時尚,而是布衣百姓錙銖必較的趣味與眉角
  • 9 297
    33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各國觀察歐美觀察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謝芷霖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印刻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6/06/1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法國,時尚、時裝、精品、香水、化妝品之都
哇!住在那麼浪漫的地方,一定……


透過深刻的實際生活,探看種種法國風貌。

一般人心目中的法國是——

女人個個苗條優雅,穿著高貴又具有不凡品味。

男人個個英俊瀟灑風度翩翩,對女人既殷勤又體貼。

人人天天悠閒喝高級咖啡,嘗美食,飲醇酒,品精緻甜點糕餅,彷彿柴米油鹽等人間煙火,皆不沾染法國人的生活。

而真實的法國生活是——

到處都是隨手亂丟的垃圾與狗屎,時不時的罷工。

比起優雅,法國女人更懂得規畫生活用度。而法國人重視休假,更甚於重視工時。

在巴黎,你可能一不小心就可以走進拍片現場,看電影像跟流行,這是浪漫;但也可能有天搭乘地鐵巧遇罷工,甚至不小心踩到狗屎。

本書作者旅居法國二十年,以逆反之姿,挑戰你以為的異國生活,以譏諷嘲笑刻板印象,在生活中遊蕩,在書寫際懷疑。

作者

謝芷霖

本身就是一個矛盾。喜歡學外語(除了英文),可以很認真用功地考試,興致勃勃想好一堆可以與人攀談的句子,等人真的站到面前,又緊張地腦袋一片空白,不是半句話也講不出來,就是語無倫次。遇到有興趣的話題可以長篇大論激辯一晚上,愛與朋友喝酒歡鬧,卻又常常一個人孤僻地躲到電影院低泣大笑,窩在家裡看書,整天不說一句話。喜歡在街上看美女穿漂漂亮亮的衣服,打扮優雅性感,自己買鞋置裝時卻視時尚於無物,舒適自然就好。長得一副柔弱文靜內向女的樣子,笑起來彷彿很燦爛,騙了不少人,實際上性格剛強講話直接,罵起人來兇得很,有時得罪了人也渾然不覺。喜歡寧謐的鄉村小鎮生活,卻無法忍受出門找不到電影院,沒法走路去逛博物館,即使被巴黎無用武之地的生活搞到快得憂鬱症,還是繼續蝸居在這不浪漫的城市,然後在每一次瀕臨崩潰的邊緣,悄悄逃至世界的角落旅行。

部落格:carolinehsiehparis.blogspot.fr/  小霖的異想世界/異鄉視界
歡迎上 Facebook《謝芷霖:小霖的異想世界/異鄉視界》互動瞭解近況。

目錄

「異域」的流「浪」與「漫」遊(自序)
 
1不浪漫的法國
2巴黎居大不易
3「巴黎女人」生活實相
4法國女人,妳的名字是什麼?
5簡約生活,小氣法國
6講究吃,便掌握了法國生活的精髓——從法國人的飲食文化談起
7如何讓巴黎地鐵客心甘情願掏出錢:來巴黎地鐵群像(一)
8光鮮巴黎醜陋的陰暗面:巴黎地鐵群像(二)
9地鐵停駛、故障、罷工時:...巴黎地鐵群像(三)
10不愛走路的人,千萬不要來巴黎
11台下台上的法式生活
12走進法國的電影銀幕:台下台上的法式生活之二
13戀舞:當佛朗明哥舞走進我的生命……
14.巴黎,一個小小中文老師的回顧
15怎樣奢侈而艱難的夢想!——法國考駕照經驗談
16法式假期,享受人生
17不浪漫的巴黎也有小浪漫
18漫談法國耶誕節與新年習俗
19過去的「新法蘭西」,今日的「另類法語」:漫談魁北克法文
20從劃開的傷口,綻放生命流動之新血

序/導讀

推薦語

歐洲是適合生活的。芷霖這本書寫了柴米油鹽的尋常人生,不是衣香鬢影的時尚,而是布衣百姓錙銖必較的趣味與眉角。雖然說不浪漫,但是讀完仍然令人感受到法國生活有其浪漫,也許因為,生活,其實是很浪漫的。——知名作家 張娟芬
 
《不浪漫的法國》一書,以報導文學、散文、故事手筆,呈現出一位久住法國的台灣女性如何看待法國的「異質觀點」,更透過這些觀點綿密交織成一本具有女性生活史/成長史風貌的文學作品。巴黎的種種面貌藉由芷霖理性報導與感性描寫的雙重筆力,內在情感與真實生活猶如水彩的不同顏色互相交疊、渲染,或是油畫般互添厚度。書中文字緩緩道來,內容流暢,知識與趣味兼具,處處有細節,我感受到芷霖透過深刻的實際生活帶領讀者一同探看迥異於刻板印象中的種種法國「不浪漫」風貌,同時也因為這些認識而心靈不斷成長。書中關於芷霖婚後被強加夫姓的諸多插曲、學習佛朗明歌舞如何推動女性對自己身體與心靈的了解、擔任中文老師的寶貴經驗、考駕照的極度艱難等故事的開展,更使這本書呈現了女性成長史的動人層面,也異於過去許多書中切入法國文化的角度。各個篇章具有厚度的書寫,只有透過異國人、女性、文學的三重角度,才能完成這本需要時間堆疊與沉澱的作品。──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詩人江文瑜

自序

當初會開始寫這一系列文章,源於和《巴黎視野》當時藍建民主編的一場輕鬆下午閒聊。我來巴黎定居已二十年,平均一到兩年才回台灣一趟,雖然還是持續了解台灣的訊息,也與家人友人保持聯繫,但是很多習慣與看事情的角度方法,其實已經大受法國文化影響。平時自己當然不覺得,可是只要一與台灣友人深聊,不同自然而然顯現。我習以為常的事,變成友人眼中有趣新奇的話題;或者彼此對某些事的反應南轅北轍,教人不禁好奇怎麼樣迥異的生活背景,能造就出那樣的不以為然、大相逕庭。在兩種文化環境裡都長久生活過的我,就像是橫跨兩片土地的橋,對兩邊都有相當的了解,卻也在兩邊都曾領受到格格不入。不管穿上哪一方的戲服,說哪一國的語言,都有心領神會的時刻,也有莫名其妙的勉強。穿梭兩方時空,出入兩境思想,因為不同,因為跳躍,每一次的穿越來回,每一場談說交流,都能引發起程度不同的反省與波濤。沒有「自然而然」的偏見,沒有「本該如此」的故步自封,好與壞、善良與邪惡,拿起不同的文化量尺,結論也往往不一定。我想寫的,也許正是這樣的「不一定」,不間斷的「流動」。然而,「不一定」與「流動」怎麼能呈現呢?於是,我從說中文的世界所不了解的法語生活下手,用反面的語言描述異地,用異鄉的思考,挑戰母語的理所當然。以語言編寫異/常生活,以母/外語反思生存。在一笑置之的輕盈和無所適從的難解中,擺盪,定位,思索,安身當下。

因而,我從「不」寫起,由否定開端,以逆反之姿,挑戰你以為的異生活。因為「異」絕不是你能「以為」,「外」總非你可「想像」。我不想以「肯定」刻畫另類刻板,也不願以「確切」口吻製造權威。於是,在「不」與「非」的無盡替換裡,你看到遊蕩和懷疑。

生活中遊蕩,書寫際懷疑。我在不斷的流動中摸索思考,也希望讀著的你開始心濤洶湧。讓我們繼續在茫茫人世/思裡載浮載沉,各說各話,相互質疑。

「真的嗎?」

「不,不,不!」

試閱

怎樣奢侈而艱難的夢想!
—法國考駕照經驗談

來巴黎留學前,跟許多甫自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一樣,我也想要在臺灣先學好開車再出國,可是巴黎的大眾交通運輸實在太方便了,家人覺得反正在那裡不需要開車,並不鼓勵我再花錢去學,這一作罷,沒想到竟成了往後一大惡夢!始料未及。

留學前幾年,課業繁重,也沒有閒錢出去旅行,會不會開車對我來說,倒沒那麼重要。真的要和朋友結伴出門時,又有幸都能找到有車會開車的好友搭檔,也就沒什麼不方便之感。完成博士論文後,決定定居在法國,走入柴米油鹽的瑣碎日常生活後,忽然覺得好像真的該去學駕駛了,不然總是把另一半當司機,也不是辦法。可惜那時不知道換成家庭居留身分的第一年,可以直接把臺灣駕照換成法國駕照,若是早知道規定有這樣的變通,我無論如何也會利用回臺灣的時間把駕照拿到。當然,也是因為那時其實不知道能轉成什麼居留身分,工作?家庭?要不要回臺灣?真的要定居嗎?許多的不確定,讓我也無暇想及其他。等到一切安定下來,居留證換到手,這時才有餘暇去想生活上的事。記得應該是和先生認識一年後,我的生日禮物就是「他出錢讓我報名考汽車駕照」。這其實是個很大的禮,因為當時考汽車駕照入門最低基本時數價就已經要六百九十歐元了。那時因為覺得貴,失敗率又高,得花更多錢,又覺得政府應該會改政策,放鬆考照門坎,便一年又一年地拖下來。中間曾有一次先生去做胃鏡檢查,醫生囑咐必須有人去接他出院,才能放人。我只能接他出院後去坐地鐵,卻沒法開車載他,這時忽然覺得「不會開車還是不行的」,加強了我的決心。後來有一次出國旅行,因為時差,他邊開車已經快打瞌睡了,危險得很,而一旁精神奕奕的我,卻一點也幫不上忙,更讓我感受到學車的急迫性。然而現實中學費之高昂,還是令我退卻。

一直拖到了前年底。忽然看到電視報導法國的駕訓班及政府相關規定,趨勢似乎是政府將更嚴格控管,而學費只會一路上漲,沒有下跌可能。同時,過完四十歲生日了,覺得竟然到了這種歲數還不會開車,簡直是人生的缺憾了,於是決定馬上去報名吧,再貴也只有把錢砸下去了,還好這個累積多年的生日大禮依舊有效。先生很高興地跟著我去家附近的駕訓班問價錢,看場地。因為聽說很多人都拖拖拉拉準備很久,連筆試都考不過,所以網上一家號稱一週五天,密集筆試速成的駕訓學校馬上吸引了我,剛好又在離家十分鐘的路程而已,我們遂先跑去探情況。想不到招牌的五天密集筆試速成班,根本就像是專門騙那些屢考不過的人上鈎的所謂保證班,竟獅子大開口要價一千二百歐元,如果加上上路基本時數,就要兩千五百歐元了哪!簡直把大家當白癡嘛!我和先生不能置信地走出辦公室,到另一家駕訓學校,接待人員只冷冷地報了一般行情的基本價:上路二十小時一千一百九十歐元,三十小時一千三百九十歐元,筆試隨時可以去練習,不限次數,直到考過為止。雖然一切正常,但是完全不知道教學品質,也不知道路考成功率。於是先生乾脆上網查詢大家的評價,探訪各論壇大小意見後,發現有一間離家步行只需十分鐘的駕訓學校,似乎是這附近評價及成功率最高的,學費也屬於一般價位,便決定報名。

沒想到,要報名也沒那麼簡單,不是想報就報得了。首先得先繳費做個五十分鐘的「能力評量」,經過評量後,才能決定要上多少時數,能不能報名。這是什麼規定?如果是曾經學過或沒考上的學員,事先做評估,瞭解程度也還算是個理由,什麼都不會的初學者要評量什麼呢?根本就是假借名義多賺錢吧!而政府竟然把這項列為強制要求!有經驗的教練,只要在授課前問幾個問題、觀察幾分鐘便能解決的事,竟然要另付五十歐元,多花五十分鐘,天啊,這不是政府與駕訓學校聯合壓榨消費者是什麼?沒辦法,法令規定如此,想報名就得先剝第一層皮,不甘願也不行。

約好評量的時間,我盯著老闆手中那本上課時程表,發現學生上課時程排得滿滿,似乎不容易排上上課時間,心底嘀咕了幾聲。當然,很久以後才知道,報名前最好先詢問清楚駕訓學校有多少輛車,多少教練,因為那不但跟容不容易排上課時間有關,還跟考試名額有關,可惜等到明白箇中奧妙時,為時已晚。

果不其然,所謂評量,對我們這種什麼都沒學過的初學者來說,根本是白費。可是教練還是煞有介事地要求我坐上駕駛座,提了一堆問題,要我示範給他看如何調整座椅、後照鏡等等,還問我會不會發動、把車開出去一類的問題,當然啦,除了安全帶會繫之外,其他都不知道該調整到哪裡,至於車鑰匙,在駕駛座上早坐立不安,深怕壓錯按鈕車子就會衝出去的我,自是連碰都不敢碰了。視力也在檢測項目之內,但並沒有視力圖讓你報字母,只不過隨機指著遠處一輛車的車牌,看你是否答得出正確牌號而已。曾經考過機車駕照似乎也幫我贏得一些分數。最後還有一些自我評量類的問題:平時分不分得清左右、容不容易緊張、會不會情緒化之類,這些真的和學開車需要的時數相關嗎?林林總總的問題,其實不花多少時間,教練乾脆開始教基本調整座椅及後照鏡的適當角度和距離,連怎麼打方向盤的正確交叉角度都一一解釋了。好不容易撐了四十分鐘,簽了一張評量四十五小時基本學習時數的單子給我,一邊還解釋不一定非要報那麼多時數的課(事實上最多也只有三十小時的課程可選),但是我一看結果自然心涼了一截,四十五小時那得花多少錢哪!

一開始,駕訓學校當然不會表現出要你花錢的樣子,我也就和所有人一樣報了三十小時的課程,交了一千三百九十歐元,巴黎近幾年的平均價。很有效率的我,馬上就進入小教室參加筆試的準備課,其實也不算上課,就是仿筆試的DVD影片模擬考試,跟正式考試一樣,每一堂都有四十個考題,作答時間加上解釋,恰好也差不多五十分鐘,於是學校每天開放時間的整點都有筆試課可自由參加。想當年在台灣考機車駕照,筆試部分不必準備也考個近滿分,到了法國,不準備的下場就是錯上十幾二十題,而且連題目在問什麼都不懂。要考過筆試,及格要求是四十題中只能錯五題以下,而實際上每一題下又常包括一兩個小題,必須所有小題都正確那一題才算正確,因此難度比想像中更高。這下子才知道原來以前聽到身邊友人怎麼樣都考不過筆試的故事,全不誇張。

從台灣的聯考制度下活過來的我,對區區筆試,當然不怕,高中時連無聊的三民主義都能硬啃死背下來,如今再多交通規則,也要效法當年,全數記憶。先到書店挑了本整理詳細又清楚的交通規則手冊,竟然厚達兩百多頁,涵括十一大範圍,考題平均出自這十一大範圍,舉凡號誌、如何會車、超車、停車、打燈、速限、安全距離、煞車距離、安全駕駛常識、酒精與用藥規範、檢查車況、環保知識,都在考題之列。這麼多要記要背的東西,怎麼考呢?考題通常不是死記即可交差的基礎題型,而需要分析、思考、計算。通常會讓考生觀察一張照片,然後由考生根據路況及照片上顯示的種種線索來分析作答。譬如給你一張駕駛座視野的照片,問你能不能超車,你就得根據後照鏡中的後車距離、視野中的號誌、地上畫的線標或旁邊的指標、有沒有來車、視野好不好等等線索,在幾秒鐘內作出正確的判斷。或者要你依據照片中的狀況判斷要不要打燈、打什麼燈或作出適當的反應。最難的則是在照片上顯示十字路口,分別有車子在路口等候,然後請你排列出誰有優先行駛權,誰又該讓誰。有時候還會玩玩文字遊戲,在「可以」和「必須」間遊移,讓你覺得簡直成了法文程度考試。有時除了分析還要能快速心算,在幾秒鐘內根據駕駛人的清醒反應程度、天候,算出該行駛速度下的煞車距離及超車距離。當然,環保的相關數據,違規如何扣點數,危險駕駛的恐怖車禍數據,兒童座椅置放知識,酒精和用藥相關數據及分類,隧道與停車基本知識,都是每次必考的項目。剛開始總是掛一漏萬,考慮到一種情況就忘了考慮別的,要不就是計算太慢,或者問題太複雜反應不過來。後來發現那本交通規則書裡什麼範例都有,最好是整本滾瓜爛熟,作答才有餘裕。結果整本讓我一讀再讀畫滿了重點,有一回教練看到我的書,簡直嘆為觀止,可是不做到這種程度,真的難以考及格哪!

星期一至六,開放時間內,只要有空,我就會去上個一兩堂,經過了近一個月努力終於有時達到只錯五題的程度了,真是好不容易!詢問老闆關於參加正式筆試的報名程序,她看著只報名一個月的我,似乎不相信我達到去考的能力,只叫我慢慢來,必須要在學校裡的正式模擬考連續多次達到錯五題以下的及格程度才行。於是我開始參加每週兩次的模擬考。說也奇怪,明明平時課堂上多半可以達到及格了,模擬考硬是比較困難,頭三回去考竟然都錯到八、九題,簡直氣煞人也。沒關係,拿出高中時代考大學聯考的蠻勁,我就不相信身經百戰的臺灣人有考不過的試!總算,在我不懈怠的拚命練習下,終於在模擬考中擠進及格的門檻了!但若是每次都在四、五個錯誤間徘徊,還是太危險,必須精進到僅剩一、二個錯誤才有十足的把握。於是我參加了十次模擬考,連續七次考及格,最好的紀錄是只有一個錯。老闆看著我的成績,也無法找出阻攔的理由,只得馬上幫我排了隔週的筆試場次。這中間,我依然不敢鬆懈,除了去學校上課,還上網做線上模擬考。到了考試前,我起碼已做了八十—一百回合的練習,也就是平均至少三千五百—四千個題目吧!筆試當天,與我同行的還有一個年輕女孩,才剛上大專,聽說她已在前一家駕訓班時考過筆試,但是沒通過,後來那家駕訓班竟然惡性倒閉,她只得換學校重新準備,這次她已經準備了半年,這麼「快」是因為以前已經準備過了!我一聽,這才明白為什麼老闆一副不願讓我參加筆試的樣子,原來大家都要拖上至少半年啊!我才報名不滿兩個月……這……,忽然非常緊張起來。進了考場教室,為了避免同校同學作弊,考官甚至還分配每個考生的座位。作答不用紙筆,而是一個類似搖控器的小黑盒子,上面有數字、確認、更改等按鍵,我則深怕按錯鍵,緊張得手微微顫抖。天啊,大學聯考都沒有那麼緊張好不好!唉,只能怪在法國如果考砸了,要再安排重考日程,可得歷經長時等待哪,所以最好是一試即成,否則可就麻煩了。原本以為正式考試不會像學校模擬考那麼難,沒想到還是有許多刁鑽古怪的題目,作答完畢,我簡直冷汗直流,無法呼吸了。

成績是馬上就揭曉的,只消把黑盒子置於考官前的感應器上,考官立刻在眾人面前報出及格與否的結果。到了我們學校,同行的女孩竟然沒考過!幸好接下來報的是我成功考過的好消息,不過礙於旁邊難過的女孩,我也不好意思表現得太興高采烈。回到駕訓學校繳回文件和成績證明,老闆很是欣慰,直說:「你這樣真的算是非常快的了!」好吧,比起一般人拖上半年一年的準備期,看來是很快,但兩個月內做掉三千五百—四千個練習題的蠻勁,卻不是每個人都有吧!

考過筆試,終於可以正大光明上駕駛課了。也許是現在駕訓學校的不成文規定,一般希望學生能先考過筆試再上路學駕駛,至少瞭解了法規再上路比較安全。但是對出資的老公來說,這樣的規定不合理極了,因為他們二十六年前考照,駕訓班密集訓練兩星期,規則理論及上路駕駛同時進行,第一個星期結束考筆試,第二個星期結束就路考,考不過的人自然也有,但是大部份的學生都可以在兩週的密集訓練後拿到駕照。我只好提醒他:二十六年後的法國駕照,已經成了世界上最難考的駕照之一了。如果以學制來譬喻,考臺灣駕照的難度如果是小學程度,簡易方便而快速,那法國駕照恐怕就是博士班等級了吧。最糟的是,除了難考還價昂,如果沒存夠銀子,還是別輕易嘗試。

不過,剛剛筆試及格的我,前景一片光明,並沒有多想,只希望路考也能秉持一貫的效率,快快完成。在準備筆試的第二個月,在我的堅持下,老闆已經勉為其難地讓我開始幾堂初級路上駕駛課了。第一堂是汽車基本機械認識,根本沒離開停車位。之後幾堂,實際上也是由坐副駕駛座的教練駕駛,學生我只負責打方向盤,加上轉彎時該正確做好看後照鏡及轉頭望向視線死角的動作而已。可是沒有實際操縱車子,視線移轉也失去真實感,當然也很難做徹底。前一兩堂只學打方向盤,還情有可原,畢竟上課是直接開上路,以巴黎混亂的路況來看,頭兩堂課的確像是震撼教育。有一次上路的時間碰巧是下午四點,所有學校放學的時刻,家長和小學生全部湧上街頭,法國人又常常不管號誌燈,隨意穿越馬路,看著滿街不顧前也不顧後的亂竄小孩,和追、拉、拖著小孩的分心家長,加上不勝枚舉的違規雙排停車,那次真的嚇壞剛上路的我,打方向盤的手僵硬到不聽使喚,深怕一不注意撞到人。不過,既然這些都是巴黎街頭的常態,三四堂課後也就習慣了。不能理解的是,連打方向盤、打方向燈這麼基本的技巧,也能拖上六小時課!實在是有變相多賺錢之嫌。終於,在我忍無可忍時,開始了下一步學程:油門及煞車,排檔還是由教練操作,因此教練必須時時提醒放油門,好讓他換檔。真是循序漸進到讓我覺得不耐煩的地步。還好這個階段沒有拖太久,就開始教換檔了。手排車最大的難處之一,就是能夠流暢換檔,並且在離合器與油門間找到和諧,避免半路熄火,也因此這個階段肯定要持續好一陣子。記得第一次學換檔,年輕的教練先紙上談兵把理論說明清楚,為什麼要換檔,什麼速度、何時該換檔,接下來讓我實際操作排檔器幾次,再領我在一靜巷裡安穩來回試開了幾趟,二十分鐘後竟然就問我是否準備好上路,要開回駕訓班了!真是令人緊張萬分的路程!不過也總算讓我見識到開車好玩富挑戰性的一面!怪不得男生那麼愛「玩」車,車子根本就是十足的「大玩具」啊!那麼好玩有趣的「玩具」,我竟然遲了二十多年才體會到,不禁對阻撓女孩子開車的刻板論調,還有當初不鼓勵我學車的家人,感到憤憤不平起來!這麼好玩的東西竟然只鼓勵男孩子玩,什麼意思嘛!是誰說女孩子不會開車、開不好車的呀!

剛學了換檔,已是年終假期,回臺灣探親度假三禮拜,我心裡打著如意算盤,要是能在臺灣上點課,應該可以省下在法國的學習時數吧,況且臺北的鐘點學費只有巴黎的不到一半。在臺北密集上了十小時課,剛開始雖然很不順,一直熄火,兩小時後也漸漸掌握了車子的狀況,學了許多臺北教練的換檔技巧,也學了最難的上坡起步,記得在臺北反覆練了多次上坡起步,竟然沒有一次熄火倒退,教練簡直興奮到了極點,甚至打開車窗跟在場的其他學員炫耀起來。開在臺北街頭多次,也逐漸順手。心想回到巴黎後,應該可以讓教練大吃一驚吧。結果卻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首先我發現臺灣普通汽油車,離合器的控制與法國柴油(Diesel)車並不太一樣,因此剛開始相當不順,花了一點時間才重新「踩」到要訣。接下來,所有臺北教練教的「小技巧」,舉凡開始煞車時打成空檔就不必依次降檔,轉彎時可以踩住離合器「滑行」之類,全部都是在法國考照嚴重的錯誤,因為車子會因此而失控,太危險!連在臺灣學到的使用手煞車上坡起步的技巧,巴黎教練也覺得不需要,因為柴油車引擎,只需要控制好離合器輕放,便能成功上坡起步,不需要浪費時間精力用手煞車輔助!本來是要在巴黎教練面前炫耀成果的,卻被罵了一堂課,還百口莫辯,不敢把真實原因都講明,我可不想讓他們覺得臺灣的教練都教授危險技巧!這下子只好一步步重來,照著巴黎教練的要求,把錯誤改過來,慢慢建立新的好習慣。什麼速度該換什麼檔,丁字路口、小巷、轉角視線不良該打一檔,普通轉彎二檔過即可,圓環時該怎麼進入換檔,上下高速公路怎麼加速升檔怎麼降檔,都有嚴格要求,沒有符合教練們的要求,一定會被念,得再重覆演練。

除了剛開始安排的是一小時課程外,後來的課都是一次兩小時,所以「漸進」練到這個程度時,三十小時的額度也剛好用完,看來評量上寫四十五小時學程畢竟是免不了的,當然也只能加買堂數。駕訓學校真的要賺錢,老實說都靠學員加買時數吧,增加的堂數以小時計算,每小時實際只上五十分鐘,單買要價五十二歐元,通常學員都是一次買十小時,優惠一點點,要價五百歐元。而十小時實際上只有五堂課,一下子就用完了!開始加買時數後,真的感覺上路的每一分鐘都在燒錢,尤其是塞車時,堵在路上的時間,根本學不到什麼,然而乾耗的每一秒都由冤枉的學生買單。有一回光從A4高速公路轉進巴黎環城公路,竟然塞車塞了五十分鐘,回返學校的時間比正常遲了四十分鐘,左腳因為一直踩著離合器而痠麻不已,最糟的是,一路我彷彿聽見錢幣一直白白掉落的聲音,簡直是驚心動魄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87090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12
    • 商品規格
    • 14.8*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0/0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