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跟著媽祖走:我的媽祖隨香經驗徵文得獎作品集
內容簡介
看見信仰文化的結晶
媽祖信仰遍布全臺灣,每年農曆三月,全國各地宮廟的遶境活動,熱鬧滾滾,呈現繽紛多彩的庶民浮世繪。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推出的「跟著媽祖走─我的媽祖隨香經驗」全國徵文活動,是全國的創舉,它讓全臺各地的媽祖宗教文化活動在表演形式之外,也有機會寄託於文學呈現,透過文字書寫而沉澱,並淬鍊成閃閃發光的庶民文化結晶。這本徵文集匯集了各地善男信女的隨香經驗,不單單描述宗教文化活動,也展現臺味十足的人文風景,值得您細細品味。
目錄
市長序/看見信仰文化的結晶
局長序/草根的文化 庶民的容顏
第一名
祈│高于婷
第二名
奔走在路上的信仰│遆廣凱
一甲子(kat)媽祖婆的情緣│木魚子
第三名
2016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感恩之行│巧克力
回鑾的那一天│唐墨
今年我隨媽祖去進香│王家興
優等
痛並快樂著──媽祖遶境況味手札│朱奕瑄
啟示│白
候鳥的季節│歐靜玫
愛如潮水│黃玲玲
心香│mia
弟弟是媽祖賜給我最寶貴的功課│顏珮珊
有一種信仰叫媽祖│和瑞蘭
喚˙初衷│史凱樂頓
佳作
光影瞬間│張欣芸
媽祖行腳錄│朱碧霞
我,媽祖,臺灣│吳秉修
小城大愛│王尹伶
難忘的二十歲│陳依玲
媽祖單軌月臺│黃亞文
進香˙近鄉──成為信仰的信徒│Yuri
我的隨香初體驗│陳嘉茜
走行˙媽祖│謝翔宥
進香途中│林曼
不歸路│林皓淳
不只是信仰│墨冰婈
尋夢媽祖│小雪
走過煙的記憶│張佳心
醉˙遶境│諶昱瑄
媽祖心,人間情│方黛儒
決審會議紀錄
序/導讀
市長序
看見信仰文化的結晶
親民、慈悲的媽祖,是最受愛戴的神祇之一,不分男女、不分族群、不分地域,在全臺灣,甚至全世界都擁有千千萬萬的信眾。
在臺中,媽祖信仰源遠流長,百年媽祖宮廟至少12座,而大甲鎮瀾宮亦為媽祖信仰的文化重鎮之一,每年元宵節時分,會擲筊決定媽祖出巡的日子與時辰,「三月瘋媽祖」活動一到,總會有數十萬香客參與盛會,以大甲鎮瀾宮為起點一路南行至新港奉天宮,整個遶境進香規模之大,可說是全臺灣規模最大的宗教盛事;也因其特殊性,亦正式命名為「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並逐步走向國際化、年輕化和科技化,希望能以嶄新、流行的方式,推介至國際讓更多人認識臺灣的在地文化。2015年,「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更由《天下雜誌》評鑑獲選「金牌服務業」節慶活動類的榜首。其中媽祖的起駕、祝壽與回鑾更是不容缺席的經典,並集各方表演藝術團體於此,灌注了觀光、文化、旅遊色彩,宛如一場狂歡盛宴。
相信許多人對於萬人迎接媽祖起駕、男女老少陪同遶境的畫面並不陌生,媽祖作為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其蹤跡穿梭於大街小巷,本來是庇護眾生的傳統祭祀文化,如今順應時代提升得更為精緻且趣味橫生,越來越有國際化與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年參與媽祖遶境已成為潮流,年輕人開始揹起行囊,呼朋引伴,或騎車,或徒步,與數萬信眾餐風露宿,在八天七夜的旅程為自己的青春留下不凡的文化體驗。
看著頂著豔陽天參與全程,看著戴斗笠、穿草鞋的報馬仔在隊伍最前頭通報,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沿途可見信眾們為了迎接媽祖,慷慨提供各色佳餚、飲料茶水,還有清涼解暑的瓜果。隨香的信眾,無論來自何方,都能體會這種濃濃人情味。那種好客精神,也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冷漠都消弭了,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在此互助、關懷,不僅彰顯媽祖大愛且慈悲為懷的精神,也在在體現「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無怪乎每年總有許多人,即使走得雙腳起水泡依然甘之如飴,還相約明年再來,那份感動至今仍銘記我心。
媽祖信仰遍布全臺灣,每年農曆三月,全國各地宮廟的遶境活動,熱鬧滾滾,呈現繽紛多彩的庶民浮世繪。媽祖信仰是臺中市民最寶貴的無形資產,佳龍看著前來共襄盛舉的信眾人數年年遞增,在寬容的宗教文化之下展現人性的真、善、美,自是充滿著感動與感恩。遶境進香的回憶於許多人而言是那麼美好,想必這一路上有許多感動的故事以及心靈的豐滿是值得書寫下來。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推出的「跟著媽祖走─我的媽祖隨香經驗」全國徵文活動,是全國的創舉,它讓全臺各地的媽祖宗教文化活動在表演形式之外,也有機會寄託於文學呈現,透過文字書寫而沉澱,並淬鍊成閃閃發光的庶民文化結晶。這本徵文集匯集了各地善男信女的隨香經驗,不單單描述宗教文化活動,也展現臺味十足的人文風景,值得您細細品味。
局長序
草根的文化庶民的容顏
身為大甲子弟,每每回到故鄉,看見矗立在順天路邊的鎮瀾宮,伴著薰香的童年記憶便湧上心頭;作為媽祖信仰中心的鎮瀾宮,廟埕即是我兒時的遊樂場,童伴與我時常穿梭其間,在大甲媽的眼皮子底下把玩著當時最流行的小遊戲。由於祖母是虔誠的信徒,年幼的我除了學著她舉香膜拜,也跟著祖母參與廟方諸多活動,而熱鬧滾滾的媽祖遶境更是不容錯過。每逢農曆三月,原本廣場上遍布的攤販換成了酬神表演的戲臺,戲班互相尬戲好不熱鬧,這對大甲人來說是一大宗教盛事,猶記早期媽祖起駕之日,下午總湧進眾多香客,因此全大甲的學校只上半天課,回鑾日還有「神明假」,對於大甲學子來說算是意外的小確幸。
隨著鎮瀾宮聲譽日漸遠播,信徒眾多,遶境活動比之當年更是聲勢浩大,每當一年一度的盛事展開,宮廟燈火通明,萬頭攢動,越夜越熱鬧,本來只是地方區域性的廟會活動,如今已經成為全臺的宗教嘉年華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和年輕人的身影穿梭於進香活動。在遶境期間,有各式文化表演輪番上臺,豐富的陣頭文化伴隨左右,還可見信眾的創意車隊在綿延好幾公里的隨行隊伍裡,其多元性彰顯了媽祖的寬厚精神;而鑾駕所到之處更有民眾分送飲品、食物來慰勞遶境隊伍,互不相識的陌生人相伴而行,各個手持香炷,心懷善念,為了信仰齊聚一堂,彼此相互扶持、無私餽贈,體現了媽祖文化中的慈悲與無私。
那數天日夜的宗教行腳猶如苦行僧一般,雖然形式單調,卻使人心靈豐富,是以腳掌貼近土地的脈動,亦是以雙眼觀察世間的百態,面對沿途不同的風景與不同的人,若此時能放慢步調、留心關照,即有許多動人的故事、感悟從旁人的口耳或己身的心靈深處流洩而出,那些難以名狀的感動在裊裊香煙之中充實了整趟旅程。
近年來,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以「媽祖文化節」為主題,推出攝影、繪畫、街舞、公仔設計、劇本等比賽,廣邀民眾共襄盛舉。媽祖遶境既是宗教盛事,展現了滿滿的人味,恰好與「文學就是在寫人」理念契合,所以今年首次推出「跟著媽祖走─我的媽祖隨香經驗」全國徵文活動,希冀以文學開啟這條「人文風景線」,讓遶境不是活動結束僅此而已,我們期望來自各地的民眾,跟著各地的媽祖遶境來趟宗教旅行後,以筆留下永恆的紀錄,而內文中的30幅精彩照片,更是名攝影家蔡明德隨香遶境的影像創作。展閱《祈》這本得獎作品集,透過文字與影像,除了看見信仰之美,也能從中看見庶民的容顏、人的感動及土地的故事,而收獲一片心靈的豐滿。
試閱
記得小時候媽祖遶境時,我最怕黑白無常了。
那時甚至還不太知道黑白無常指的就是七爺八爺(1),只知道每到一個固定的時間,他們就會出現在街道上,巨大的身軀搖搖擺擺地在地上拉出一高一低晃動的影。而我不夠高,一抬頭,對上的便是對幼童來說過於猙獰的面孔。
他們一前一後地走進正在營業中的店家,過長的衣袖有頻率地揮動,我很想逃跑,卻因為出入口過於狹窄,一移動便會與其擦身而過。一時間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顫巍巍地躲在人群後,假裝所有可怕的東西都能被擋在外面,而我留在裡面,與我的恐懼一起。
約莫過了幾分鐘後,圍聚的人群散去,將我凝結的恐懼一點點抽開,所有的光都再次流瀉進來,重新把寫著勇氣的空洞填滿。
嗩吶與鑼鼓的聲音再次大聲響起,我輕皺著眉,只覺得過高的分貝使人感到不適,就像遶境時點燃一串又一串的鞭炮,不管我用手把耳朵摀得再緊再緊,都沒辦法把所有噪音通通趕走。
這是小時候的記憶,我對於民俗活動的恐懼及些許排斥。
十多年過去,我還是那個我,雖然已經不會害怕那些走進店裡的黑白無常,卻成了一個進廟不願意合掌拜拜的女孩。
很多時候我不懂,合十的掌中包裹著的祈願(2),真的能夠因為一次又一次的彎腰而成功嗎?那樣一正一反、發出清脆聲響的筊,能夠把所有事情都翻到正確的位置上嗎?
懷抱著這樣的疑問踏入大學生活,我在那裏遇到了民俗文化相關的課程,老師交雜著國、臺語的聲音,組成一個又一個臺灣的民俗活動,或大或小。
而在這之中,課堂上著墨最久的便是「媽祖進香(3)」了。
相對於其它民俗相關活動,媽祖很特別。有的不知道時間長短,有的一走便是九天八夜,始終不變的,就只有一群緊緊跟隨媽祖腳步前進的虔誠信徒們。
「你們要去看看,那些人為什麼願意走九天八夜,為什麼願意在沒有金錢交易的情況下,還發送大把大把的食物。」
老師的語氣並沒有特別激昂,但堅毅的感情卻直直打進心中。我知道自己從來就不是個虔誠的信徒,卻也還是跟上了進香的步伐,用自己的雙眼雙腳,親自見證老師希望我們所見的。北港媽祖、大甲媽祖、白沙屯媽祖,今年無論哪一個媽祖都是披著雨水在遶境的。尤其在白沙屯媽祖遶境(4)的途中,所有沿路跟隨的信徒們,也都和媽祖淋著同樣的雨前進,每個人穿上五顏六色的雨衣,成為隨香過程中最新潮的護駕團。
在大雨中,一雙雙被反覆滲濕的手不斷向外伸出,遞上食物及飲料慰勞信徒,沒走幾步就能看見一小群人停在路邊,對每個經過的人給出一瓶飲料、一顆水果、甚至是一個暖暖的肉包,口中還不忘順便為大家加油打氣。
那些不斷伸出去的手並不會因此染上任何一絲金錢的銅味,即使如此,卻還是有數不清的人在對數以萬計的陌生人付出關懷與愛心。
冰涼的雨水打在臉上、打在食物上、打在咬著包子的口中,然而每一次咀嚼到的卻又是溫熱無比的暖意。讓人分不清究竟是食物本身的溫度,還是那些遞送食物的人,心中所擁有的熱度。
他們並不會因為這樣而實質上得到些什麼,就像在廟宇中的合十拜拜後,不會因此就完成心中的願望。
但每一個「拜拜(5)」並不只是奢望能夠就此達成心中想做的事情,而是藉由深深地彎腰,增加為了目標繼續往前進的動力。就像進香當中發送難以估計數量及金錢的物資,是那些人將自己所有的虔誠灌注其中,希望每個拿到物資的信徒,都能夠有繼續前進的動力,而信徒繼續前進,為了往媽祖所在的方向,為了往自己心中期望的那個心願所在之處。
連串的鞭炮聲響起,如今除了吵雜之外,似乎也聽見了一些人們在施放鞭炮時,心中呢喃著的小小願望。如同每一次的鑼響、如同每一聲的嗩吶,在那些背後都有許多人感謝的心意,感謝媽祖曾經給予他們勇氣、讓他們不再畏懼。
白沙屯媽祖的鑾轎經過,我輕輕地將掌心貼著掌心,每一寸指節都穩穩地互相對齊併攏,閉上眼,緩緩地將誠意鎔鑄在掌中,祈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