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案卷貳女兒村
鬼怪自有出處,假言暗托真情。從縣城直至朝廷核心,歷史洪流中的陰謀,未曾停歇⋯⋯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晉江文學網神級作家 大風颳過
耗費十二載,獨具匠心之作
中國古風懸疑文學代表作,引領漫畫、影視改編熱潮的超級IP!
鬼怪自有出處,假言暗托真情。
我在水中拚命掙扎,昏過去前,依稀是爬進了一個溶洞內。等到清醒時,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的杏花,還有一個只有女人的村莊⋯⋯
新科進士,卻遭外放小小縣城。
編纂縣誌的過程,張屏意外發現縣內曾有辜家莊,而這座村子,卻在某年突然消失。辜家莊向來孤立避世,過去從未有人上京科考,唯一例外是在蘭珏高中探花那年。本不該出仕的少年因何踏出村外?他的資料,又因何被一筆抹消?
陳籌誤闖女兒村的奇遇,如真似幻;唯一信物上的果葉圖騰,為何也在辜家莊故址出現?張屏查找傳奇戲本,發現類似故事不勝枚舉。女兒村的傳說,是鬼魅、是夢境,亦或真有其事?
鬼怪自有出處,假言暗托真情。一段相濡以沫的情誼、一場如夢似幻的遭遇,一個若有所指的圖騰,從縣城直至朝廷核心,歷史洪流中的陰謀,未曾停歇⋯⋯
內容收錄:〈女兒村〉
繁體版獨家收錄:〈張公案小花絮〉
本書特色
《張公案》延續作者一貫細膩優秀的文筆,真摯濃厚的情感描寫,賦予角色栩栩如生的生命力;詭奇案件之間,懸疑處處,卻偶安插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段落,即使身處撲朔迷離的黑暗中,仍能在結局前尋得光芒。
試閱
八月初十,進士科中榜三十人參加殿試。龔尚書上殿陪試,蘭珏在禮部衙門中待著。
到了近晌午時,竇郎中滿臉笑容叩了叩門,向蘭珏拱手道:「恭喜恭喜啊,蘭大人,令內侄柳桐倚才驚金鑾殿,已被皇上欽點為狀元了。榜眼是江南郡試子蔡賢章,聽說是蘭大人你舉薦的雅部試子,探花是山東郡試子游恆清,這次蘭大人可謂雙喜臨門。」
蘭珏心中不以為然,柳桐倚是狀元毫無懸念,榜眼的那名試子的卷子雖然由他薦出,但他是禮部侍郎,主審是他的上司龔頌明,按照例制,此生會算成龔尚書的門生。
他笑容滿面向竇郎中道謝,竇郎中又道:「對了,那個後補上的試子張屏⋯⋯好像還是倒數第一。」覷眼看蘭珏的神色,壓低聲音。「聽說皇上殿試完畢之後,對身邊的人說:『若不是坐在殿上,單看此生的表情,朕還以為朕欠了他錢。』看來他雖意外交了好運,前程依然是⋯⋯難。」
蘭珏噙著微笑聽,眉頭跳了跳。
八月十一,新科進士正式放榜,八月十二,進士科三甲遊街。
京城的老百姓都挺激動的,今科的進士中,標緻的小年輕特別多,尤其新狀元,比探花郎漂亮多了。
張屏穿著進士袍子,胸前綁著一朵紅花,慢吞吞地騎馬尾隨在巡遊的進士隊伍最末。陳籌站在路邊的人群中替他歡呼了一陣。
連著兩件大案,讓張屏在京城裡頗有點小名聲,不少人都伸長了脖子看他的臉,指指點點議論道,這就是那個白撿了一個進士做的、賣麵條的掃把星。
巡遊結束,進士們到皇宮中領御宴。張屏雖是倒數第一名,但眾進士都知道,他與蘭侍郎交情不錯,得皇上青睞,現在更做了陶周風的門生,都待他很是客氣,主動與他攀談。
張屏生性話少,同時和幾個人說話,更覺得詞窮,特別是那些進士們各個名次都比他高,卻都愛恭維他的才智,張屏就不知道該怎麼應付了,他苦苦在肚子裡搜刮應對的話語,知道自己說話語氣往往不自覺地生硬,開口前,再斟酌一下,然後說,越發顯得話少而慢。
到了御花園中,皇上尚未駕臨,陪宴的蘭珏等禮部諸官與幾位翰林院學士先到了,蘭珏只是向張屏含笑微微點了點頭,如同待其他進士一樣。趁著眾進士都去拜見諸官員的空檔,張屏假裝賞花,悄悄繞到了一棵老樹後,喘了口氣。
他抬頭打量御花園的景致,只見一個人從遠處向這裡行來。
張屏的目光鎖在了他的腿上。
此人二十餘歲年紀,姿容俊雅,身形瘦而高,倘若步履翩翩,便就是戲文之中王孫公子的模板,可惜,他是個瘸子。
他拖著一條腿慢慢地走,眉眼中帶著懨懨的倦怠之色,他察覺到張屏的視線,便向其掃了一眼,張屏垂首躬身,那人淡漠地收回目光,繼續向前走。
張屏繼續盯著他瞧,他身邊有人拉了拉他的袍子,悄聲道:「張兄,你膽子忒大了,知道是誰麼?」
張屏低聲道:「知道。」
園中的眾人已都跪倒在地,張屏也跟著在原地跪下。
那人身上穿著紫色雲紋蛟袍,本朝之中,能穿這種服色的只有一人——
「臣等叩見懷王殿下。」
懷王隨便地道:「哦,都平身吧。」神色中隱去了方才的倦怠,望向紮著絹花的芍藥叢旁的新狀元柳桐倚,浮起幾分笑意。「真是紫薇花般的人物。」
柳桐倚從容謝過懷王的讚賞,懷王又朝他走近了兩步:「不必如此多禮,你是柳太傅之孫?」一面說,一面竟攜起了柳桐倚的手。「不知你是否記得,本王曾與你⋯⋯」
柳桐倚後退了一步,神色有些愕然,一旁的宦官和兩名翰林學士表情複雜,此時,通報聲起,皇上駕到。
懷王方才鬆開了柳桐倚的手,柳桐倚趁機再後退一步,俯身叩拜,永宣帝向著跪拜的眾人之中站著的懷王笑道:「皇叔竟比朕早來了。」走到懷王身邊,方才向眾人道:「眾卿都平身吧。」
張屏爬起身,拍了拍衣袍,他身邊方才提醒他的是本次進士科的第二十九名杜夢蘅。他和張屏名次挨著,對張屏更是格外親切。御宴開席後,他與張屏坐在一起,皇上親切地勉勵了眾進士幾句,眾官負責陪襯,懷王坐在皇上身邊,只管喝酒吃菜,極少說話,眉眼間又浮起了那種懨懨之色,目光偶爾飄向柳桐倚。
散席之後,皇上與懷王先行離去,張屏蹲到地上,瞇眼瞧了瞧,旁邊的宦官道:「張進士,你掉了東西?」
張屏站起身,拍拍袍子:「沒有。」
出了皇城,杜夢蘅方才吐出一口氣,向張屏道:「張兄,你可愁死我了,你老盯著懷王殿下看,萬一被問個不敬之罪,可不是鬧著玩的。我提醒了你半天,你都不理會。」
他左右張望了一下,低聲道:「我知道你是沒見過,咳咳⋯⋯其實懷王有龍陽之癖⋯⋯」
張屏愣了愣,杜夢蘅很滿意他的表情,更小聲地道:「此事滿朝皆知,前兩天,懷王殿下大婚,聽說根本連新房的門都沒進,第二天就去了暮暮館。」
見張屏一臉迷茫,知道他沒有見識,遂解釋道,「就是勾欄,不過裡面,都是男人⋯⋯這事你千萬別和第二個人說啊,否則你我都完了。」
張屏嗯了一聲,他雖然面無表情,其實心裡很震撼。
他之前聽說過龍陽之癖,但從來沒有親眼見過,也沒有在意過。
張屏一直過得很簡單,看書、賣麵條、吃飯,遇見了感興趣的案子踅摸踅摸。這麼直接地接觸到複雜的人性,令他很觸動。
他觀察懷王的時候,見其頻頻看向柳桐倚,只猜測他們之前曾有過甚麼舊事,原來如此。
但是懷王的腿⋯⋯
他之前聽過懷王的逸聞,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懷王瘸了,可能皇位就要換人坐了。也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懷王瘸了,說不定就會被先帝除掉,便不會有獨霸朝綱的機會。
不過,懷王的腿⋯⋯
可是⋯⋯難道⋯⋯
柳桐倚長得不像女人,可是⋯⋯難道⋯⋯
張屏陷入深思。
中秋那日,新科進士的封賞官職詔書頒發。
今科一改本朝舊制,頭甲三名不再外放地方,直接進入朝中各司部。
狀元柳桐倚賜封大理寺斷丞,正五品。
榜眼蔡賢章賜封吏部主事,從五品。
探花游恆清賜封禮部主事,從五品。
二甲三甲或留用朝中,或外放地方,官職都比以往優厚,起碼在州府任職。唯獨末名張屏,外放沐天郡宜平縣縣丞,從七品。
張屏被封了這樣的官職,陳籌異常驚訝。
原本,他背著張屏在酒樓裡偷偷訂了幾桌酒席,準備張屏封官之後替他慶祝一番,也算還張屏救他的恩情。可堂堂進士出身,竟然被封了個從七品的縣丞,連知縣都不是,這幾桌酒席,就顯得尷尬了。
陳籌只得又去把酒席退了,還好酒樓老闆知道原委,很同情張屏,只收了陳籌六十文的退訂錢。陳籌從頭到尾不敢讓張屏知道,只能自己暗暗心痛。
實在是疼得有點憋不住了,他小心翼翼地問張屏:「蘭侍郎⋯⋯陶尚書⋯⋯不都是挺大的官麼,怎麼就⋯⋯」
張屏說:「哦。」
陳籌便不敢再問啥了。
張屏臨去上任之前,陶周風把他叫到府上,勉勵鼓舞了一番,曰,授予這種官職,更能體現皇上和朝廷對張屏的器重和恩典。既得官職,就當以民為本,外放地方,身為官階最低的小縣丞,才能最充分地體察到民情,瞭解民生。
他再從這裡那裡那裡這裡的層面上逐一剖析,把縣丞剖析成了本朝最前途無量的官職,暗示朝廷要把張屏栽培成最粗壯的那根棟梁。
勉勵到最後,陶周風自己都熱血沸騰,幾乎信以為真。
張屏板板正正地躬下身,道:「學生一定謹記恩師教誨。」言語鄭重,陶周風欣慰地笑了。
其實陶周風很心痛,他本是想讓張屏進刑部的,小皇上讓張屏做了替補進士,又成了他的門生,陶周風原以為,皇上也是這個打算。
他知道,張屏這般上榜,官職不會太高,就算在刑部先從最底層的小吏做起,一步步向上走,前程也不會差了。
手下有了王硯和張屏兩人⋯⋯陶周風幾乎看到了刑部牌匾上那璀璨的、黯淡了大理寺的光芒。
從七品的縣丞一封下來,陶周風懵了。
難道是皇上想讓張屏從低做起,外放小縣賺取資歷?陶周風雖然認為,為國為民不須計較官職高低,但是,小小縣丞,上面還有個知縣,恐怕連升堂審案都輪不到他,想做出政績,實在⋯⋯
陶周風深深感到聖意難測。
朝廷中有了風言風語,說是從宮裡的宦官們那裡得來的閒話——張屏在領御宴的時候,大不敬地多看了懷王的腿幾眼,犯了蛟顏,才會有這般結果。
陶周風不願意這麼想。
就在今天下午,王硯彙報完公事,像不經意似地說了一句:「大人,下官聽說,那張屏做了你的學生,怎麼外放到小縣去了,好像連知縣都不是?」
陶周風的傷口上被撒了一把鹽,呵呵笑了兩聲道:「還太年輕嘛,總要歷練歷練,這是聖上和朝廷栽培的苦心啊。」
王硯哂笑一聲。
陶周風留張屏吃了個晚飯,說了一句今天最發自肺腑的話:「好好幹,你做出的政績,朝廷不會看不到,老師等你盡快回到京城。」
張屏收拾好行李,要在九月初到宜平縣衙上任,臨行之前,又去到蘭府辭行。
蘭珏亦對張屏的官職有些意外,一些閒碎的傳聞他也都聽說了,但他揣度小皇上對張屏的態度,總覺得這個官職別有深意。
他尚不能太確定,便只泛泛地說:「縣丞這個官職是有些小了,不過,先在這樣的職位上磨一磨,來日回到朝中,亦多一些經驗。」
張屏道:「我覺得,挺好的。」他來考科舉,本來也沒想做大官,幹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他自知不太會說話,也不太會和人打交道,但在朝廷裡,這兩樣很重要。
他仰慕蘭珏這般事事都應付得游刃有餘、從容又優雅的人,但他知道自己做不了這樣的人。
就好像吃麵,他佩服那些連喝麵湯都喝得沒有一點聲音,跟品香茶一樣高雅的舉止。不過自己吃麵條,還是喜歡吸溜著吃,呼啦呼啦啜啜麵湯,再嚼一頭蒜,嘎砰脆的,吃得香。
能吃飽肚子,冬有暖屋,夏有涼床,拿上些足以過活的俸祿,偶爾有幾個案子摻和一下,是張屏夢想中的人生。
所以這個縣丞很合他意。
但是大家因為這個官職都在同情他、安慰他,他就只能不吭聲,默默地滿足。
八月二十,張屏揹著小包袱離開了京城。
縣丞這個官職實在太小了,朝廷連車轎都沒有給配發,更沒有隨從,只讓張屏自行上任。
陳籌和張屏同行,他準備三年後重考,京城物價太高,宜平縣離京城不算太遠,張屏的官職雖小,但住處肯定要比現在小耗子巷的陋屋強很多。
張屏邀陳籌同行時,陳籌客套了一陣,就欣然答應了。
沐天郡緊挨著京兆府,當年本該是京兆府的一部分,但有臣子向太祖皇帝進諫,道京兆府太大了,不好管轄,於是就割出了一塊,單成了一個州郡,把原本要做京兆尹的一位官員派去做了知府。知府想著自己原本應是京兆尹,郡中的百姓覺得自己原本應是京兆府的人,都諸多不忿。知府上表朝廷,含恨把此郡命名為了沐天郡,即做不成京兆府,也最能沐浴到天恩的意思。
宜平縣是沐天郡中緊挨著京兆府的一個縣,雖然小而窮,縣裡的人卻都自視甚高,假如當年畫郡界的官員手一抖,說不定大家就是皇城根的人了。宜平縣的人都堅信,有朝一日,他們一定會回歸京兆府的懷抱。
宜平縣的知縣姓邵,名志通,四旬有餘,已在宜平縣任上做了六年。
邵知縣並非科舉出身,關係也不算硬,朝廷突然空降下一個進士縣丞,讓他感到了威脅,擔憂不已。
屬下主簿勸他道:「大人不必憂心,聽聞這個進士與別的不同,是之前上榜的一個人死了,趕著懷王殿下大婚的喜事,皇上怕不吉利,拿他補上的。領御宴時,此人不知眼色,盯著懷王殿下的疾腿看了,便被發放這裡。」
邵知縣卻不能釋懷,他聽說了張屏會辦案,老師是刑部尚書陶周風,正因陶周風的力薦,才能替補上進士,後台很硬了。張屏是得罪了懷王殿下,但朝廷總不能讓一個進士一直做縣丞,起碼要升一升,這一升⋯⋯可不就第一步升成知縣了?
邵知縣正在顧慮的時候,先後接到了一份禮、一封信。
那份禮並不重,只是幾色果品,一方古硯,來送禮的是個打扮樸素的僕役,說是張屏遠親的家人,受張屏所托,即日來上任,先替他來向邵知縣問安。
這禮其實是蘭珏讓人送的,張屏初去上任,必定要向頂頭上司知縣大人表點心意,但像張屏那般不開竅,就算提醒了他,恐怕他也根本不會送,或送不起,就算買得起,送了,怕也送不對東西。
於是蘭珏就隨便挑了點東西,讓管事的找個穩重的僕役,穿得簡樸些,直接用張屏的名義把禮送過去。
邵知縣拿著這些東西,果然有幾分喜悅,這個進士,起碼懂些眼色,會來事,不端窮酸傲氣。
不過,蘭大人家的下人,即使穿著寒酸衣裳,舉止氣質畢竟非同等閒。邵知縣看在眼裡,覺得這個張屏的確不一般。
就在邵知縣收下禮物的下午,又有一封信到了。
這封信讓邵知縣顫抖了。信是陶周風寫的,他左思右想,終究覺得自己應該為張屏這個學生做點甚麼,起碼能讓他這個縣丞當得順利點,於是陶周風在為官幾十年的生涯中破天荒幹了一件有走人情之嫌的事情。
他給邵知縣寫了一封親筆信,誠摯地拜託他多多關照自己的學生張屏。
邵知縣捧著禮物,捏著信,肝顫不已。這時,屬下稟報,新縣丞張屏到了。
邵知縣親自到衙門口相迎,眼見張屏和陳籌揹著包袱,從破驢車上下來,邵知縣顫著的肝不由得躥上一股暗火。
差得動那樣的家人,砸下尚書大人的親筆信,居然坐一輛破驢車來上任!
娘的,顯示清貧麼?能別這麼做作麼?你當本縣是二傻子麼?
邵知縣笑容滿面地迎上前,親熱地把住躬身行禮的張屏的手臂:「呵呵,張縣丞,本縣可算把你盼來了!」
邵知縣安排了一頓豐厚的接風宴,許久沒有見到肥油的張屏和陳籌臉上油起了幾個大疙瘩,連連跑茅廁。
張屏的住處是縣衙後的一處小院,與知縣大人的住宅緊挨著,兩進兩出,院子不算大,收拾得特別乾淨雅致,屋裡有侍候的僕役,廚房裡有做飯的廚子,後院有負責洗涮縫補的大媽,邵知縣還要贈送兩名由他夫人親自調教、年方二八、嬌俏伶俐的丫鬟貼身伺候,被張屏婉拒。
陳籌從茅廁出來,摸著拉虛了的肚子,站在內院的葡萄架下,環視四周,一臉感動地對正往茅廁走的張屏說:「張兄,這裡真好。」
張屏點點頭,這宅子連茅廁裡都點著小盤香熏味兒,張屏覺得太奢靡了,打算即日廢除。
李主簿問邵知縣:「大人打算讓張縣丞管哪一塊兒?」
邵知縣嘆了口氣:「尚書大人都寫了親筆信,本縣實在不好不照顧張縣丞啊。」
所謂照顧,無非就是住最好的屋,吃最好的飯,幹最少的活。
次日,張屏到衙門正式上任,邵知縣叫來眾同僚,把縣衙事務一一向他介紹,末了道:「⋯⋯秋忙時節,農耕水利之事,已安排各鄉。建置、稅賦、兵丁,張縣丞若想知曉,可詢問李主簿。本縣一向會偷懶,那些要事,都是他們辦了,匯總到本縣這裡,也就是碰上幾個刑訟案件,由本縣親自坐堂審一審。張縣丞初到宜平,正待詳知縣中諸事,因此本縣有一件要務想托與你辦。」
張屏躬身道:「請大人吩咐。」
邵知縣笑咪咪道:「張縣丞與本縣同治宜平,談何上下,不必這般拘謹,你進士出身,學問好,從今日起,本縣的地方誌,就由你編纂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張公案 卷貳 女兒村》
到了近晌午時,竇郎中滿臉笑容叩了叩門,向蘭珏拱手道:「恭喜恭喜啊,蘭大人,令內侄柳桐倚才驚金鑾殿,已被皇上欽點為狀元了。榜眼是江南郡試子蔡賢章,聽說是蘭大人你舉薦的雅部試子,探花是山東郡試子游恆清,這次蘭大人可謂雙喜臨門。」
蘭珏心中不以為然,柳桐倚是狀元毫無懸念,榜眼的那名試子的卷子雖然由他薦出,但他是禮部侍郎,主審是他的上司龔頌明,按照例制,此生會算成龔尚書的門生。
他笑容滿面向竇郎中道謝,竇郎中又道:「對了,那個後補上的試子張屏⋯⋯好像還是倒數第一。」覷眼看蘭珏的神色,壓低聲音。「聽說皇上殿試完畢之後,對身邊的人說:『若不是坐在殿上,單看此生的表情,朕還以為朕欠了他錢。』看來他雖意外交了好運,前程依然是⋯⋯難。」
蘭珏噙著微笑聽,眉頭跳了跳。
八月十一,新科進士正式放榜,八月十二,進士科三甲遊街。
京城的老百姓都挺激動的,今科的進士中,標緻的小年輕特別多,尤其新狀元,比探花郎漂亮多了。
張屏穿著進士袍子,胸前綁著一朵紅花,慢吞吞地騎馬尾隨在巡遊的進士隊伍最末。陳籌站在路邊的人群中替他歡呼了一陣。
連著兩件大案,讓張屏在京城裡頗有點小名聲,不少人都伸長了脖子看他的臉,指指點點議論道,這就是那個白撿了一個進士做的、賣麵條的掃把星。
巡遊結束,進士們到皇宮中領御宴。張屏雖是倒數第一名,但眾進士都知道,他與蘭侍郎交情不錯,得皇上青睞,現在更做了陶周風的門生,都待他很是客氣,主動與他攀談。
張屏生性話少,同時和幾個人說話,更覺得詞窮,特別是那些進士們各個名次都比他高,卻都愛恭維他的才智,張屏就不知道該怎麼應付了,他苦苦在肚子裡搜刮應對的話語,知道自己說話語氣往往不自覺地生硬,開口前,再斟酌一下,然後說,越發顯得話少而慢。
到了御花園中,皇上尚未駕臨,陪宴的蘭珏等禮部諸官與幾位翰林院學士先到了,蘭珏只是向張屏含笑微微點了點頭,如同待其他進士一樣。趁著眾進士都去拜見諸官員的空檔,張屏假裝賞花,悄悄繞到了一棵老樹後,喘了口氣。
他抬頭打量御花園的景致,只見一個人從遠處向這裡行來。
張屏的目光鎖在了他的腿上。
此人二十餘歲年紀,姿容俊雅,身形瘦而高,倘若步履翩翩,便就是戲文之中王孫公子的模板,可惜,他是個瘸子。
他拖著一條腿慢慢地走,眉眼中帶著懨懨的倦怠之色,他察覺到張屏的視線,便向其掃了一眼,張屏垂首躬身,那人淡漠地收回目光,繼續向前走。
張屏繼續盯著他瞧,他身邊有人拉了拉他的袍子,悄聲道:「張兄,你膽子忒大了,知道是誰麼?」
張屏低聲道:「知道。」
園中的眾人已都跪倒在地,張屏也跟著在原地跪下。
那人身上穿著紫色雲紋蛟袍,本朝之中,能穿這種服色的只有一人——
「臣等叩見懷王殿下。」
懷王隨便地道:「哦,都平身吧。」神色中隱去了方才的倦怠,望向紮著絹花的芍藥叢旁的新狀元柳桐倚,浮起幾分笑意。「真是紫薇花般的人物。」
柳桐倚從容謝過懷王的讚賞,懷王又朝他走近了兩步:「不必如此多禮,你是柳太傅之孫?」一面說,一面竟攜起了柳桐倚的手。「不知你是否記得,本王曾與你⋯⋯」
柳桐倚後退了一步,神色有些愕然,一旁的宦官和兩名翰林學士表情複雜,此時,通報聲起,皇上駕到。
懷王方才鬆開了柳桐倚的手,柳桐倚趁機再後退一步,俯身叩拜,永宣帝向著跪拜的眾人之中站著的懷王笑道:「皇叔竟比朕早來了。」走到懷王身邊,方才向眾人道:「眾卿都平身吧。」
張屏爬起身,拍了拍衣袍,他身邊方才提醒他的是本次進士科的第二十九名杜夢蘅。他和張屏名次挨著,對張屏更是格外親切。御宴開席後,他與張屏坐在一起,皇上親切地勉勵了眾進士幾句,眾官負責陪襯,懷王坐在皇上身邊,只管喝酒吃菜,極少說話,眉眼間又浮起了那種懨懨之色,目光偶爾飄向柳桐倚。
散席之後,皇上與懷王先行離去,張屏蹲到地上,瞇眼瞧了瞧,旁邊的宦官道:「張進士,你掉了東西?」
張屏站起身,拍拍袍子:「沒有。」
出了皇城,杜夢蘅方才吐出一口氣,向張屏道:「張兄,你可愁死我了,你老盯著懷王殿下看,萬一被問個不敬之罪,可不是鬧著玩的。我提醒了你半天,你都不理會。」
他左右張望了一下,低聲道:「我知道你是沒見過,咳咳⋯⋯其實懷王有龍陽之癖⋯⋯」
張屏愣了愣,杜夢蘅很滿意他的表情,更小聲地道:「此事滿朝皆知,前兩天,懷王殿下大婚,聽說根本連新房的門都沒進,第二天就去了暮暮館。」
見張屏一臉迷茫,知道他沒有見識,遂解釋道,「就是勾欄,不過裡面,都是男人⋯⋯這事你千萬別和第二個人說啊,否則你我都完了。」
張屏嗯了一聲,他雖然面無表情,其實心裡很震撼。
他之前聽說過龍陽之癖,但從來沒有親眼見過,也沒有在意過。
張屏一直過得很簡單,看書、賣麵條、吃飯,遇見了感興趣的案子踅摸踅摸。這麼直接地接觸到複雜的人性,令他很觸動。
他觀察懷王的時候,見其頻頻看向柳桐倚,只猜測他們之前曾有過甚麼舊事,原來如此。
但是懷王的腿⋯⋯
他之前聽過懷王的逸聞,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懷王瘸了,可能皇位就要換人坐了。也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懷王瘸了,說不定就會被先帝除掉,便不會有獨霸朝綱的機會。
不過,懷王的腿⋯⋯
可是⋯⋯難道⋯⋯
柳桐倚長得不像女人,可是⋯⋯難道⋯⋯
張屏陷入深思。
中秋那日,新科進士的封賞官職詔書頒發。
今科一改本朝舊制,頭甲三名不再外放地方,直接進入朝中各司部。
狀元柳桐倚賜封大理寺斷丞,正五品。
榜眼蔡賢章賜封吏部主事,從五品。
探花游恆清賜封禮部主事,從五品。
二甲三甲或留用朝中,或外放地方,官職都比以往優厚,起碼在州府任職。唯獨末名張屏,外放沐天郡宜平縣縣丞,從七品。
張屏被封了這樣的官職,陳籌異常驚訝。
原本,他背著張屏在酒樓裡偷偷訂了幾桌酒席,準備張屏封官之後替他慶祝一番,也算還張屏救他的恩情。可堂堂進士出身,竟然被封了個從七品的縣丞,連知縣都不是,這幾桌酒席,就顯得尷尬了。
陳籌只得又去把酒席退了,還好酒樓老闆知道原委,很同情張屏,只收了陳籌六十文的退訂錢。陳籌從頭到尾不敢讓張屏知道,只能自己暗暗心痛。
實在是疼得有點憋不住了,他小心翼翼地問張屏:「蘭侍郎⋯⋯陶尚書⋯⋯不都是挺大的官麼,怎麼就⋯⋯」
張屏說:「哦。」
陳籌便不敢再問啥了。
張屏臨去上任之前,陶周風把他叫到府上,勉勵鼓舞了一番,曰,授予這種官職,更能體現皇上和朝廷對張屏的器重和恩典。既得官職,就當以民為本,外放地方,身為官階最低的小縣丞,才能最充分地體察到民情,瞭解民生。
他再從這裡那裡那裡這裡的層面上逐一剖析,把縣丞剖析成了本朝最前途無量的官職,暗示朝廷要把張屏栽培成最粗壯的那根棟梁。
勉勵到最後,陶周風自己都熱血沸騰,幾乎信以為真。
張屏板板正正地躬下身,道:「學生一定謹記恩師教誨。」言語鄭重,陶周風欣慰地笑了。
其實陶周風很心痛,他本是想讓張屏進刑部的,小皇上讓張屏做了替補進士,又成了他的門生,陶周風原以為,皇上也是這個打算。
他知道,張屏這般上榜,官職不會太高,就算在刑部先從最底層的小吏做起,一步步向上走,前程也不會差了。
手下有了王硯和張屏兩人⋯⋯陶周風幾乎看到了刑部牌匾上那璀璨的、黯淡了大理寺的光芒。
從七品的縣丞一封下來,陶周風懵了。
難道是皇上想讓張屏從低做起,外放小縣賺取資歷?陶周風雖然認為,為國為民不須計較官職高低,但是,小小縣丞,上面還有個知縣,恐怕連升堂審案都輪不到他,想做出政績,實在⋯⋯
陶周風深深感到聖意難測。
朝廷中有了風言風語,說是從宮裡的宦官們那裡得來的閒話——張屏在領御宴的時候,大不敬地多看了懷王的腿幾眼,犯了蛟顏,才會有這般結果。
陶周風不願意這麼想。
就在今天下午,王硯彙報完公事,像不經意似地說了一句:「大人,下官聽說,那張屏做了你的學生,怎麼外放到小縣去了,好像連知縣都不是?」
陶周風的傷口上被撒了一把鹽,呵呵笑了兩聲道:「還太年輕嘛,總要歷練歷練,這是聖上和朝廷栽培的苦心啊。」
王硯哂笑一聲。
陶周風留張屏吃了個晚飯,說了一句今天最發自肺腑的話:「好好幹,你做出的政績,朝廷不會看不到,老師等你盡快回到京城。」
張屏收拾好行李,要在九月初到宜平縣衙上任,臨行之前,又去到蘭府辭行。
蘭珏亦對張屏的官職有些意外,一些閒碎的傳聞他也都聽說了,但他揣度小皇上對張屏的態度,總覺得這個官職別有深意。
他尚不能太確定,便只泛泛地說:「縣丞這個官職是有些小了,不過,先在這樣的職位上磨一磨,來日回到朝中,亦多一些經驗。」
張屏道:「我覺得,挺好的。」他來考科舉,本來也沒想做大官,幹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他自知不太會說話,也不太會和人打交道,但在朝廷裡,這兩樣很重要。
他仰慕蘭珏這般事事都應付得游刃有餘、從容又優雅的人,但他知道自己做不了這樣的人。
就好像吃麵,他佩服那些連喝麵湯都喝得沒有一點聲音,跟品香茶一樣高雅的舉止。不過自己吃麵條,還是喜歡吸溜著吃,呼啦呼啦啜啜麵湯,再嚼一頭蒜,嘎砰脆的,吃得香。
能吃飽肚子,冬有暖屋,夏有涼床,拿上些足以過活的俸祿,偶爾有幾個案子摻和一下,是張屏夢想中的人生。
所以這個縣丞很合他意。
但是大家因為這個官職都在同情他、安慰他,他就只能不吭聲,默默地滿足。
八月二十,張屏揹著小包袱離開了京城。
縣丞這個官職實在太小了,朝廷連車轎都沒有給配發,更沒有隨從,只讓張屏自行上任。
陳籌和張屏同行,他準備三年後重考,京城物價太高,宜平縣離京城不算太遠,張屏的官職雖小,但住處肯定要比現在小耗子巷的陋屋強很多。
張屏邀陳籌同行時,陳籌客套了一陣,就欣然答應了。
沐天郡緊挨著京兆府,當年本該是京兆府的一部分,但有臣子向太祖皇帝進諫,道京兆府太大了,不好管轄,於是就割出了一塊,單成了一個州郡,把原本要做京兆尹的一位官員派去做了知府。知府想著自己原本應是京兆尹,郡中的百姓覺得自己原本應是京兆府的人,都諸多不忿。知府上表朝廷,含恨把此郡命名為了沐天郡,即做不成京兆府,也最能沐浴到天恩的意思。
宜平縣是沐天郡中緊挨著京兆府的一個縣,雖然小而窮,縣裡的人卻都自視甚高,假如當年畫郡界的官員手一抖,說不定大家就是皇城根的人了。宜平縣的人都堅信,有朝一日,他們一定會回歸京兆府的懷抱。
宜平縣的知縣姓邵,名志通,四旬有餘,已在宜平縣任上做了六年。
邵知縣並非科舉出身,關係也不算硬,朝廷突然空降下一個進士縣丞,讓他感到了威脅,擔憂不已。
屬下主簿勸他道:「大人不必憂心,聽聞這個進士與別的不同,是之前上榜的一個人死了,趕著懷王殿下大婚的喜事,皇上怕不吉利,拿他補上的。領御宴時,此人不知眼色,盯著懷王殿下的疾腿看了,便被發放這裡。」
邵知縣卻不能釋懷,他聽說了張屏會辦案,老師是刑部尚書陶周風,正因陶周風的力薦,才能替補上進士,後台很硬了。張屏是得罪了懷王殿下,但朝廷總不能讓一個進士一直做縣丞,起碼要升一升,這一升⋯⋯可不就第一步升成知縣了?
邵知縣正在顧慮的時候,先後接到了一份禮、一封信。
那份禮並不重,只是幾色果品,一方古硯,來送禮的是個打扮樸素的僕役,說是張屏遠親的家人,受張屏所托,即日來上任,先替他來向邵知縣問安。
這禮其實是蘭珏讓人送的,張屏初去上任,必定要向頂頭上司知縣大人表點心意,但像張屏那般不開竅,就算提醒了他,恐怕他也根本不會送,或送不起,就算買得起,送了,怕也送不對東西。
於是蘭珏就隨便挑了點東西,讓管事的找個穩重的僕役,穿得簡樸些,直接用張屏的名義把禮送過去。
邵知縣拿著這些東西,果然有幾分喜悅,這個進士,起碼懂些眼色,會來事,不端窮酸傲氣。
不過,蘭大人家的下人,即使穿著寒酸衣裳,舉止氣質畢竟非同等閒。邵知縣看在眼裡,覺得這個張屏的確不一般。
就在邵知縣收下禮物的下午,又有一封信到了。
這封信讓邵知縣顫抖了。信是陶周風寫的,他左思右想,終究覺得自己應該為張屏這個學生做點甚麼,起碼能讓他這個縣丞當得順利點,於是陶周風在為官幾十年的生涯中破天荒幹了一件有走人情之嫌的事情。
他給邵知縣寫了一封親筆信,誠摯地拜託他多多關照自己的學生張屏。
邵知縣捧著禮物,捏著信,肝顫不已。這時,屬下稟報,新縣丞張屏到了。
邵知縣親自到衙門口相迎,眼見張屏和陳籌揹著包袱,從破驢車上下來,邵知縣顫著的肝不由得躥上一股暗火。
差得動那樣的家人,砸下尚書大人的親筆信,居然坐一輛破驢車來上任!
娘的,顯示清貧麼?能別這麼做作麼?你當本縣是二傻子麼?
邵知縣笑容滿面地迎上前,親熱地把住躬身行禮的張屏的手臂:「呵呵,張縣丞,本縣可算把你盼來了!」
邵知縣安排了一頓豐厚的接風宴,許久沒有見到肥油的張屏和陳籌臉上油起了幾個大疙瘩,連連跑茅廁。
張屏的住處是縣衙後的一處小院,與知縣大人的住宅緊挨著,兩進兩出,院子不算大,收拾得特別乾淨雅致,屋裡有侍候的僕役,廚房裡有做飯的廚子,後院有負責洗涮縫補的大媽,邵知縣還要贈送兩名由他夫人親自調教、年方二八、嬌俏伶俐的丫鬟貼身伺候,被張屏婉拒。
陳籌從茅廁出來,摸著拉虛了的肚子,站在內院的葡萄架下,環視四周,一臉感動地對正往茅廁走的張屏說:「張兄,這裡真好。」
張屏點點頭,這宅子連茅廁裡都點著小盤香熏味兒,張屏覺得太奢靡了,打算即日廢除。
李主簿問邵知縣:「大人打算讓張縣丞管哪一塊兒?」
邵知縣嘆了口氣:「尚書大人都寫了親筆信,本縣實在不好不照顧張縣丞啊。」
所謂照顧,無非就是住最好的屋,吃最好的飯,幹最少的活。
次日,張屏到衙門正式上任,邵知縣叫來眾同僚,把縣衙事務一一向他介紹,末了道:「⋯⋯秋忙時節,農耕水利之事,已安排各鄉。建置、稅賦、兵丁,張縣丞若想知曉,可詢問李主簿。本縣一向會偷懶,那些要事,都是他們辦了,匯總到本縣這裡,也就是碰上幾個刑訟案件,由本縣親自坐堂審一審。張縣丞初到宜平,正待詳知縣中諸事,因此本縣有一件要務想托與你辦。」
張屏躬身道:「請大人吩咐。」
邵知縣笑咪咪道:「張縣丞與本縣同治宜平,談何上下,不必這般拘謹,你進士出身,學問好,從今日起,本縣的地方誌,就由你編纂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張公案 卷貳 女兒村》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張公案 漫畫版 第二輯
85折
特價272元
加入購物車
張公案 漫畫版 第一輯
85折
特價272元
加入購物車
珍藏L夾《張公案》翠林幽影
9折
特價54元
貨到通知
張公案卷肆古井姥姥【下】
9折
特價297元
貨到通知
張公案卷參古井姥姥【上】
9折
特價270元
貨到通知
珍藏L夾《張公案》相遇
9折
特價54元
貨到通知
張公案卷貳女兒村
9折
特價243元
加入購物車
張公案卷壹黃大仙
4折
特價89元
貨到通知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