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卷四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遲了一步,李明樓未能救下為民犧牲的昭王,
但另一頭,武鴉兒卻在李明樓手下的幫助下,
率兵夜渡無定河,及時救出棄城私逃的魯王,
並設計讓魯王「勇武」之名傳遍天下,順利登基。
而既然是託了「妻子」的福得以立功,
先送點自製小禮表達一下心意是理所當然,
再好好想想如何送上一份大禮。
畢竟值此亂世,有個可靠的「內人」作後援,
才能「夫妻同心,其利斷金」,解決更多問題。
叛軍勢強,天下兵亂不止,百姓流離,
李明樓坐鎮的光州府頓時成了百姓眼中的世外桃源。
護州城,安流民,平糧價,通商路,
武少夫人「神仙」之名不脛而走。
但她的「劫富濟貧」之舉卻引來當地世家大族不滿,
暗潮洶湧中兩名不速之客前後而至,不約而同示警──
武少夫人,危矣。
本書特色
亂世欲成大事,先死人,後活人。
人們說她仁慈善良濟世救民,但在這世道救人是要靠殺人的。
若那麼多老天命定要死之人能活下來,多她一個就無所謂了吧。
試閱
第一章
韓旭在府衙裡沒有再受到城門前那樣的羞辱。
「我也不知道,唉,現在這世道,我也不管事了。」刺史對他訴苦,「也沒什麼政務要處置,所有的日常都停了,只有打仗戒備,只能聽這些當兵的。」
「這些兵將大人多擔待,他們什麼規矩都不懂。」
韓旭當然不會跟守城聽令的兵生氣,他也不信刺史的話,不過現在這世道,也不是撕破臉問罪的時候了。
「叛軍是賊,山賊也是賊,叛軍要殺,山賊也要誅。」他說道,「山賊禍亂百姓,也會勾結叛軍,到時候會危及城池。」
刺史點頭:「大人說得對。」對身邊的官吏吩咐,「境內竟然有山賊作亂,快去殺了。」
刺史這麼痛快,韓旭守城護民等利誘的話語便不用說了,但又不放心,說得這麼痛快也可能是要把他哄走。
「我身上有傷,想在這裡多歇息幾日。」他對刺史道。
刺史也沒有拒絕,對官吏吩咐給韓旭安排住處,並把能找到的大夫都請來。
官吏走出來東張西望,門前守著的小吏問他找誰。
「中齊呢?」官吏問。
小吏嘻嘻笑對前邊的迴廊指了指:「在逗那個韓大人的隨從。」
迴廊裡中齊帶著兵圍著韓旭的隨從,嘻嘻哈哈不知道說什麼,韓旭的隨從神情肅重似乎不想理他們,但中齊並不在意,靠著那隨從說笑,還拍胳膊搭肩頭。
官吏皺眉:「中齊嬉鬧慣了,這些隨從是振武軍送的,那些漠北來的土人可不要招惹。」
「幾個隨從怕什麼,齊哥可從來不失禮。」小吏說道,熱鬧也看夠了,乖巧的甩了甩袖子,「我去叫他來。」
官吏看著小吏把中齊叫住,中齊立刻向這邊走,這小子雖然總是一副嘻笑的樣子,但對於命令很遵從,做事也從沒有耽擱,不愧是劍南道出來的兵,只是走之前還是揪了下韓旭那個隨從的鬍子,那隨從濃眉倒豎,罵了一聲但並沒有動手……
「你也說了,那是振武軍的人,振武軍很可怕。」官吏對走過來的中齊瞪眼。
中齊圓酒窩笑:「我是在與他們交好啊,不用擔心,我們已經是熟人了。」
真是說笑話,這麼短的時間怎麼就成熟人了?官吏懶得理會,得罪了振武軍的隨從也不怕,這個中齊不是他們忠武軍的人,是劍南道,到時候推出去就算了。
「韓旭要大人剿匪,不剿匪他就賴在這裡不走。」他告訴中齊,「你帶著人去把那些山賊都除掉,越快越好。」
中齊爽利的應聲是:「大人放心吧。」
說罷轉身腳步輕快的走開了,到迴廊招呼著那些散站的兵,還不忘又跟韓旭的隨從嬉鬧說了句什麼話,這次那個隨從似乎動怒了,抬腳去踢中齊,中齊蹦跳著躲開跑了。
官吏嚇了一跳,看那隨從並沒有追著去打也沒有衝這邊來,又安靜的站回去,鬆了口氣。不多時韓旭被刺史送出來,帶著請來的大夫們一起往官府的驛所去了。
剿匪比所有人預料的都快,兩天後中齊就帶著兵馬回來了,將一顆顆人頭擺在城門前,被山賊劫掠的年輕男人女人也都解救出來。
「不止是一處的山賊,附近的山賊都被誅盡了。」中齊大聲宣揚,「奉觀察使和刺史的命令,我河南道境內絕不會允許山賊作亂。」
百姓們紛紛叫好,受過害的苦主們則哭著道謝。
刺史則拉著韓旭:「這都是韓大人的功勞,我等慚愧。」
中齊上前拍著胸脯:「那就再託韓大人引路,我們去把境內的山賊都剿滅。」
眾官們齊聲道謝,城門前民眾們歡呼,韓旭在一片頌揚聲中坐上馬車,在自己的兵馬和中齊帶領的兵馬護送下離開了。
看著遠去的人影,刺史不屑的撇嘴:「都什麼時候了,還真以為自己是朝廷大人呢,還去劍南道?劍南道知道了半路宰了他。」
「要不然他能去哪裡?」旁邊的官吏帶著幾分同情,「陛下不在了,朝廷亂了,他無處可回了,只能死抱著皇命。」
「這些朝廷的大人,就是認不清現實。」刺史高高在上垂憐。
「不是認不清,是不想認清。」有人感嘆。
他們回頭,看到一個青衫文士站到身後。
青衫文士對刺史含笑一禮:「好日子過得太久了,像大人這般清醒的不多。」
刺史笑了笑,接受了他的恭維。
「只是,真要剿匪嗎?這些兵馬不少啊。」文士也看向遠方,眉頭幾分擔憂,「為了幾個山賊折損兵馬可不值得啊。」
「沒事,大多數都不是我們的兵馬。」刺史笑道。
「這些劍南道的兵馬挺好用的。」官吏也跟著笑道,「讓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任勞任怨。」
「也是可憐,丟了李大小姐的嫁妝,劍南道治軍極嚴,他們不敢回去,也不敢去太原府,就在我們這裡混著。」刺史笑道,「看他們如此肯幹活,觀察使才允許他們留在忠武軍中,哪裡有事就讓他們跑腿打雜,今次來到我這裡,我看他們好用,多留了幾日。」
文士捻鬚瞇眼道:「但他們到底是劍南道兵馬。大人,這裡不能留外人了,等我們將軍的兵馬來了,大家合作不太方便。」
他這話毫不避諱,刺史不由心虛的看四周,還好四周都是官吏們。
「那要怎麼做?」他低聲問,「趕走不好看吧,萬一鬧起來,再把劍南道引來就麻煩了。」
文士笑了:「這有什麼難的?他們不是去剿匪了嗎?大夏的衛兵為保護大夏的子民捐軀死得其所
啊。」
◎
送走了朝廷的大人,接受了民眾們的感謝,府衙的官員們又到酒樓裡擺了宴席,還往大街上也送了些酒水菜餚。
「聽說淮南道的那位武少夫人,就是這樣享樂的。」
「什麼享樂,那是收買人心揚名。」
「哈哈哈,那我們也收買人心揚名。」
官員們喝得醉醺醺的穿過熱鬧的街道,其實習慣了亂世感覺也沒什麼,叛軍沒有打過來,打過來也不怎麼怕,他們有兵馬在手,朝廷也管不了他們,民眾也比以前老實聽話……
進了府衙有些安靜,只有四個小吏迎來。
刺史有些不高興:「人呢?」
幾個小吏似乎有些畏懼,頭垂到胸口,聲音含糊諾諾:「喝酒。」
因為街上放了酒,府衙的很多人都跑出去搶酒喝了,刺史罵了聲不像話,幾個官吏勸阻說算了。
「難得高興,讓他們喝幾口。」他們說道。
文士也在後點頭:「同樂同樂。」又伸手笑道,「我來伺候大人歇息。」
其他官吏也跟著笑,七嘴八舌的攙扶刺史。
「聽說那時候在宮廷的宴席上,大家喝醉了就同睡在大殿上呢。」
「那我們今日就都睡在大廳上嗎?」
說笑越發醉態,歪歪扭扭的向內走去,沒有注意到那四個小吏在後將府門關上了,府衙裡的燈也少了很多,夜風吹動夜色在屋簷牆頭搖晃,就像無數的手臂亂舞。手臂越來越多,變成了人,他們爬上站起來,投在地上的陰影也越來越大……
大廳裡燈火通明,官吏們說笑著勾肩搭背的走進去,有人真要向大廳的地面躺下,但剛俯身就看到一個人影先躺在那裡,他用醉眼順著人影看過去,然後瞪大眼。
「中齊?你怎麼在這裡?」他失聲喊道。
大廳的桌旁坐著年輕人,一條大長腿撐著地,手裡擺弄著一把細長的刀,聽見問話抬起頭對他一笑,兩個酒窩惹人醉。
「中齊?」刺史醉意朦朧,「來,來,喝酒……」
喝醉的文士最清醒,轉身就向外跑:「來……」
「人」字沒有喊出來,細長的刀先穿透了他的胸口,文士瞪著眼一頭栽在地上。他就知道,劍南道的兵,哪怕笑得像個姑娘,也是一頭餓狼。
倒下的屍體砸在門上,驚亂了大廳,燈火通明中人影亂舞,就像飛蛾,但不管怎麼飛也飛不出屋門,外邊最後一絲燈光被陰影吞沒,黑暗籠罩了府衙,吞沒了慘叫。
亂世裡消息反而傳得很快,也總是壞消息。
「唐城鬧了匪亂?」
已經出了河南道的兵馬紮營在路邊歇息,徐悅走過來時,正聽到姜名跟幾個人在閒談。
姜名沒有避諱他:「是啊,叛軍沒有打到那邊,倒是山賊先作亂了。」
徐悅想了想:「先前我們從河南道許州過時,好像是有不少山賊。世道亂了,賊匪猖狂。」又嗤聲,「也可能是亂軍為賊。」
河南道的那些兵真是可笑,竟然還想要攔住他們。
一個兵將將剛聽到的消息說給徐悅:「唐城剿匪了,殺了好多擺在城門示眾,還揚言要清除境內所有匪賊,結果匪賊們走投無路鋌而走險,當晚趁著官府民眾飲酒同樂,把喝醉的官員們都殺了。」
「真可怕。」姜名老農般淳樸的臉上滿是驚懼,「不過還好,正好有劍南道的一些兵馬在,他們協助忠武軍剿匪還沒走太遠,及時趕回來把山賊都殺了。」
「劍南道?」徐悅有些不解,又有些警惕,「劍南道的兵馬怎麼在那裡?」
姜名道:「大人不知道嗎?這說來話長了,快坐下。」
於是拉著徐悅坐下,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講了一番,徐悅聽得昏昏糊糊,又模模糊糊的想起來:「好像安康山剛叛亂時聽過,河南道報來的喜訊,有劍南道兵馬幫忙什麼的。」
姜名點頭:「是的,就是他們。」
徐悅又想到那些攔路的忠武軍,哼了聲:「就知道他們是廢物。」
不過,徐悅抓了抓耳朵,怎麼覺得這種事好像有些熟悉?
「大人,我們盡快拔營吧。」姜名道,結束了閒談,神情擔憂,「都將那邊的消息不太妙啊。」
徐悅甩開亂七八糟的念頭:「是的,我們要盡快趕過去,助都將殺敵。」
◎
武少夫人急行軍去沂州,武鴉兒急行軍去麟州,夫妻之間的家信少了很多。
到目前武少夫人這邊只收到了兩封簡短的信。
一封是路途中報平安,說很順利,安康山以及其子和其他隨從的叛軍主要在東北東南,西北這邊相對來說安穩。
第二封則是說已到達麟州,麟州被叛軍圍攻。
夜晚的麟州城火光通明,夏日的風捲著哭聲喊聲四處飛舞,沒有半點城池的繁盛,在荒野裡看去恍若鬼城。
走在荒野裡腳下咯咯吱吱,有碎石有樹枝還有骨頭……
崔征低頭看去,火把照耀著一根不知道是什麼動物的骨頭,也或者是人骨……
崔征的鞋子已經磨破了,骨頭戳在腳上刺痛,不知道是水疱還是未結疤的傷口被戳破了。
這樣的疼痛太多已經麻木了。走出京城後,馬車壞了,馬病了死了,前方大軍不等人,他們不得不步行追趕,穿著厚厚官靴常走在光潔平整石板路上的腳,很快就磨破了,一個個痛得無法入睡,寸步難行。
但是沒辦法啊,兵馬不等人,他們要麼咬牙跟上,要麼就原地留下。
從京城跟出來的泱泱民眾一路上就是這樣不斷的散去,行路太苦了,跋山涉水吃喝不定,不少人要麼病倒下不能跟隨,要麼主動放棄了跟隨,縱然會面臨流落他鄉孤苦無依以及叛軍賊匪肆虐威脅。
平民百姓權貴富豪甚至宮女太監都不斷的減少,朝廷的官吏也漸漸的跟人數對不上,但崔征從沒停下,誰都可以逃,他不能也絕不會。
他的腳邁過骨頭落在地上,抬起頭看向前方,火把照耀他枯瘦發黃的臉,乾裂的嘴唇抖了抖:「真的沒有嗎?」
一個官員站到他面前,也是憔悴的面容,眼神驚慌:「兵馬把城裡都搜遍了,沒有魯王殿下的蹤跡。」
崔征的嘴抖了抖,要說什麼沒有說出來。
一路上的艱辛是行路的苦,倒是沒有什麼叛軍,但半個月前接到了麟州被圍困的消息。
武鴉兒率兵馬經過急行軍然後打了三天三夜終於擊潰了叛軍,進入城中卻找不到魯王。
魯王是像昭王那樣遇難了嗎?
想到這個結果,崔征只覺得腳下的地面不再堅硬如刀,而是軟綿綿如雲,深一腳淺一腳的虛浮。
身後的官員們說著得來的亂七八糟的消息。
「……安康山叛亂剛開始的時候,魯王殿下就準備好迎戰了。」
「……兵馬糧草都囤積起來,還要親自帶著兵去京城護衛陛下,被麟州的官員們勸住了。」
「……叛亂之後,除了調集麟州各地的兵馬來守衛,王府裡也天天練兵……」
「……麟州各地民眾惶惶不安都投奔過來,王爺帶著王妃親自為流民施粥。」
「……所以當安康山大將崔佑率兵穿過河東突襲麟州的時候,麟州軍民早有準備迎戰。」
「……麟州軍民眾多,齊心協力慘烈守城有一個月,叛軍幾次攻進城內,最終軍民硬是又將其趕出城,如此才堅持到現在。」
「……要不然我們此時看到的麟州城就不是這樣了。」
伴著說話,崔征一行人終於走到了麟州城前,火光明亮中呈現的城池讓說話聲瞬時停下來。
原本的麟州城也不是這樣的──
殘破的城池到處都在燃燒,到處都是哭喊聲,城門外壕溝裡填滿了屍首,上面的屍首還在流血,最下邊的屍首已經是腐爛白骨。
城門裡火光騰騰,哭聲陣陣,但卻看不到多少活人。
一個月前麟州城聚集了十幾萬的軍民,幾乎一半多都葬送填在這座城池裡。
崔征等人看著這一幕有震驚到窒息,也有人忍受不住血腥氣和地獄般的場面嘔吐不止。
雖然知道戰亂四起,雖然從京城到麟州一路辛苦,但見到真正攻城與守城死戰的結果是第一次。
難以想像,但大家還是忍不住想像,如果沒有離開京城,京城與安康山十幾萬大軍對戰後,是不是也是這種場面?
崔征眼有些模糊,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了進去,火光下被血染紅的城池裡奔馳的都是兵馬,在搜尋生者,在撲滅大火,更多的則是聚集到王府這邊。
王府的護衛兵馬以及太監們去守城基本上也死光了,只餘下女眷和魯王的子女們,因為不知道也不相信衝進來的兵馬,都躲在一間大殿裡。
被兵馬們揪出來後依舊不敢相信,瑟瑟的擠在一起,崔征率著官員上前表明身分。
「王爺到底哪裡去了?」崔征詢問,「怎麼沒有跟你們一起?」
四十多歲的王妃蒼老得像八十歲,被四個宮女攙扶站不起來:「王爺自從聽到陛下駕崩後就一直在殿內為大夏祈福,說是要虔誠七七四十九天才可以,我們不敢打擾。」
直到擊潰叛軍衝進城來的振武軍沒有什麼不敢打擾的,撞開了殿門才發現殿內空無一人。
「或許已經被叛軍抓走了。」王妃哭到撐不住要暈過去。
叛軍衝進過城裡一次,滿城的軍民用血肉之軀硬是把他們趕了出去。
崔征還要再問,身後腳步聲重重雜亂,伴著武鴉兒的聲音:「不用找了,王爺已經跑了。」
崔征身子僵硬,陡然大怒轉身:「武都將,你這話什麼意思?」又從牙縫裡擠出憤怒的解釋,「沒有查清楚前,慎言。」
武鴉兒道:「查清楚了,殿內有條祕道,直通城外,我適才已經進出過了,洞口的痕跡是一個月前留下的。」
這意味著什麼?也就是說叛軍打來的時候,全城軍民守城反擊的時候,號稱會護佑眾人的魯王已經悄無聲息的離開了。
崔征渾身發抖,王妃也眼不斷的翻白,連聲:「天啊天啊,休得胡言啊。」
「武都將,你知道你說這話代表什麼意思嗎?」崔征站到武鴉兒面前咬牙道。
武鴉兒對他的話似乎有些不解:「不是該問魯王殿下這是什麼意思嗎?」
魯王殿下什麼意思,崔征不敢也不想去想,他記不清魯王了,也沒什麼太多印象,陛下風流倜儻,生的孩子不管資質如何,相貌都是金童玉女,只是魯王這個金童天生斜眼,雖然不太嚴重,但他自己很在乎,所以在人前總是垂目,看人也只是悄悄的打量,總有幾分鬼鬼祟祟……
崔征深吸一口氣壓下翻騰的氣息:「總之,現在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武都將不要妄自下論證。」
但論證來得很快,天光放亮的時候,一隊斥候將一個穿著民眾衣衫的瘦小男人拎過來。
「他說是魯王殿下的親兵,在麟州城外窺探。」
崔征不認得魯王的人,讓王妃來辨認,王妃一眼就認出來,喊了聲阿黃。
魯王愛養狗,這個阿黃是專門給魯王遛狗的親衛。
「天啊,我以為你戰死了。」王妃喊道,「你當初不是第一批自告奮勇出城迎敵的?」一出去便沒有再回來,叛軍拖著被殺死的屍首在城外跑了幾圈,還以為他也在其中。
崔征對死而復生不感興趣,只問這遛狗兵:「你可知道王爺在何處?」
阿黃撲通跪下撲倒地上大哭:「快去救王爺,王爺危險。」
韓旭在府衙裡沒有再受到城門前那樣的羞辱。
「我也不知道,唉,現在這世道,我也不管事了。」刺史對他訴苦,「也沒什麼政務要處置,所有的日常都停了,只有打仗戒備,只能聽這些當兵的。」
「這些兵將大人多擔待,他們什麼規矩都不懂。」
韓旭當然不會跟守城聽令的兵生氣,他也不信刺史的話,不過現在這世道,也不是撕破臉問罪的時候了。
「叛軍是賊,山賊也是賊,叛軍要殺,山賊也要誅。」他說道,「山賊禍亂百姓,也會勾結叛軍,到時候會危及城池。」
刺史點頭:「大人說得對。」對身邊的官吏吩咐,「境內竟然有山賊作亂,快去殺了。」
刺史這麼痛快,韓旭守城護民等利誘的話語便不用說了,但又不放心,說得這麼痛快也可能是要把他哄走。
「我身上有傷,想在這裡多歇息幾日。」他對刺史道。
刺史也沒有拒絕,對官吏吩咐給韓旭安排住處,並把能找到的大夫都請來。
官吏走出來東張西望,門前守著的小吏問他找誰。
「中齊呢?」官吏問。
小吏嘻嘻笑對前邊的迴廊指了指:「在逗那個韓大人的隨從。」
迴廊裡中齊帶著兵圍著韓旭的隨從,嘻嘻哈哈不知道說什麼,韓旭的隨從神情肅重似乎不想理他們,但中齊並不在意,靠著那隨從說笑,還拍胳膊搭肩頭。
官吏皺眉:「中齊嬉鬧慣了,這些隨從是振武軍送的,那些漠北來的土人可不要招惹。」
「幾個隨從怕什麼,齊哥可從來不失禮。」小吏說道,熱鬧也看夠了,乖巧的甩了甩袖子,「我去叫他來。」
官吏看著小吏把中齊叫住,中齊立刻向這邊走,這小子雖然總是一副嘻笑的樣子,但對於命令很遵從,做事也從沒有耽擱,不愧是劍南道出來的兵,只是走之前還是揪了下韓旭那個隨從的鬍子,那隨從濃眉倒豎,罵了一聲但並沒有動手……
「你也說了,那是振武軍的人,振武軍很可怕。」官吏對走過來的中齊瞪眼。
中齊圓酒窩笑:「我是在與他們交好啊,不用擔心,我們已經是熟人了。」
真是說笑話,這麼短的時間怎麼就成熟人了?官吏懶得理會,得罪了振武軍的隨從也不怕,這個中齊不是他們忠武軍的人,是劍南道,到時候推出去就算了。
「韓旭要大人剿匪,不剿匪他就賴在這裡不走。」他告訴中齊,「你帶著人去把那些山賊都除掉,越快越好。」
中齊爽利的應聲是:「大人放心吧。」
說罷轉身腳步輕快的走開了,到迴廊招呼著那些散站的兵,還不忘又跟韓旭的隨從嬉鬧說了句什麼話,這次那個隨從似乎動怒了,抬腳去踢中齊,中齊蹦跳著躲開跑了。
官吏嚇了一跳,看那隨從並沒有追著去打也沒有衝這邊來,又安靜的站回去,鬆了口氣。不多時韓旭被刺史送出來,帶著請來的大夫們一起往官府的驛所去了。
剿匪比所有人預料的都快,兩天後中齊就帶著兵馬回來了,將一顆顆人頭擺在城門前,被山賊劫掠的年輕男人女人也都解救出來。
「不止是一處的山賊,附近的山賊都被誅盡了。」中齊大聲宣揚,「奉觀察使和刺史的命令,我河南道境內絕不會允許山賊作亂。」
百姓們紛紛叫好,受過害的苦主們則哭著道謝。
刺史則拉著韓旭:「這都是韓大人的功勞,我等慚愧。」
中齊上前拍著胸脯:「那就再託韓大人引路,我們去把境內的山賊都剿滅。」
眾官們齊聲道謝,城門前民眾們歡呼,韓旭在一片頌揚聲中坐上馬車,在自己的兵馬和中齊帶領的兵馬護送下離開了。
看著遠去的人影,刺史不屑的撇嘴:「都什麼時候了,還真以為自己是朝廷大人呢,還去劍南道?劍南道知道了半路宰了他。」
「要不然他能去哪裡?」旁邊的官吏帶著幾分同情,「陛下不在了,朝廷亂了,他無處可回了,只能死抱著皇命。」
「這些朝廷的大人,就是認不清現實。」刺史高高在上垂憐。
「不是認不清,是不想認清。」有人感嘆。
他們回頭,看到一個青衫文士站到身後。
青衫文士對刺史含笑一禮:「好日子過得太久了,像大人這般清醒的不多。」
刺史笑了笑,接受了他的恭維。
「只是,真要剿匪嗎?這些兵馬不少啊。」文士也看向遠方,眉頭幾分擔憂,「為了幾個山賊折損兵馬可不值得啊。」
「沒事,大多數都不是我們的兵馬。」刺史笑道。
「這些劍南道的兵馬挺好用的。」官吏也跟著笑道,「讓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任勞任怨。」
「也是可憐,丟了李大小姐的嫁妝,劍南道治軍極嚴,他們不敢回去,也不敢去太原府,就在我們這裡混著。」刺史笑道,「看他們如此肯幹活,觀察使才允許他們留在忠武軍中,哪裡有事就讓他們跑腿打雜,今次來到我這裡,我看他們好用,多留了幾日。」
文士捻鬚瞇眼道:「但他們到底是劍南道兵馬。大人,這裡不能留外人了,等我們將軍的兵馬來了,大家合作不太方便。」
他這話毫不避諱,刺史不由心虛的看四周,還好四周都是官吏們。
「那要怎麼做?」他低聲問,「趕走不好看吧,萬一鬧起來,再把劍南道引來就麻煩了。」
文士笑了:「這有什麼難的?他們不是去剿匪了嗎?大夏的衛兵為保護大夏的子民捐軀死得其所
啊。」
◎
送走了朝廷的大人,接受了民眾們的感謝,府衙的官員們又到酒樓裡擺了宴席,還往大街上也送了些酒水菜餚。
「聽說淮南道的那位武少夫人,就是這樣享樂的。」
「什麼享樂,那是收買人心揚名。」
「哈哈哈,那我們也收買人心揚名。」
官員們喝得醉醺醺的穿過熱鬧的街道,其實習慣了亂世感覺也沒什麼,叛軍沒有打過來,打過來也不怎麼怕,他們有兵馬在手,朝廷也管不了他們,民眾也比以前老實聽話……
進了府衙有些安靜,只有四個小吏迎來。
刺史有些不高興:「人呢?」
幾個小吏似乎有些畏懼,頭垂到胸口,聲音含糊諾諾:「喝酒。」
因為街上放了酒,府衙的很多人都跑出去搶酒喝了,刺史罵了聲不像話,幾個官吏勸阻說算了。
「難得高興,讓他們喝幾口。」他們說道。
文士也在後點頭:「同樂同樂。」又伸手笑道,「我來伺候大人歇息。」
其他官吏也跟著笑,七嘴八舌的攙扶刺史。
「聽說那時候在宮廷的宴席上,大家喝醉了就同睡在大殿上呢。」
「那我們今日就都睡在大廳上嗎?」
說笑越發醉態,歪歪扭扭的向內走去,沒有注意到那四個小吏在後將府門關上了,府衙裡的燈也少了很多,夜風吹動夜色在屋簷牆頭搖晃,就像無數的手臂亂舞。手臂越來越多,變成了人,他們爬上站起來,投在地上的陰影也越來越大……
大廳裡燈火通明,官吏們說笑著勾肩搭背的走進去,有人真要向大廳的地面躺下,但剛俯身就看到一個人影先躺在那裡,他用醉眼順著人影看過去,然後瞪大眼。
「中齊?你怎麼在這裡?」他失聲喊道。
大廳的桌旁坐著年輕人,一條大長腿撐著地,手裡擺弄著一把細長的刀,聽見問話抬起頭對他一笑,兩個酒窩惹人醉。
「中齊?」刺史醉意朦朧,「來,來,喝酒……」
喝醉的文士最清醒,轉身就向外跑:「來……」
「人」字沒有喊出來,細長的刀先穿透了他的胸口,文士瞪著眼一頭栽在地上。他就知道,劍南道的兵,哪怕笑得像個姑娘,也是一頭餓狼。
倒下的屍體砸在門上,驚亂了大廳,燈火通明中人影亂舞,就像飛蛾,但不管怎麼飛也飛不出屋門,外邊最後一絲燈光被陰影吞沒,黑暗籠罩了府衙,吞沒了慘叫。
亂世裡消息反而傳得很快,也總是壞消息。
「唐城鬧了匪亂?」
已經出了河南道的兵馬紮營在路邊歇息,徐悅走過來時,正聽到姜名跟幾個人在閒談。
姜名沒有避諱他:「是啊,叛軍沒有打到那邊,倒是山賊先作亂了。」
徐悅想了想:「先前我們從河南道許州過時,好像是有不少山賊。世道亂了,賊匪猖狂。」又嗤聲,「也可能是亂軍為賊。」
河南道的那些兵真是可笑,竟然還想要攔住他們。
一個兵將將剛聽到的消息說給徐悅:「唐城剿匪了,殺了好多擺在城門示眾,還揚言要清除境內所有匪賊,結果匪賊們走投無路鋌而走險,當晚趁著官府民眾飲酒同樂,把喝醉的官員們都殺了。」
「真可怕。」姜名老農般淳樸的臉上滿是驚懼,「不過還好,正好有劍南道的一些兵馬在,他們協助忠武軍剿匪還沒走太遠,及時趕回來把山賊都殺了。」
「劍南道?」徐悅有些不解,又有些警惕,「劍南道的兵馬怎麼在那裡?」
姜名道:「大人不知道嗎?這說來話長了,快坐下。」
於是拉著徐悅坐下,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講了一番,徐悅聽得昏昏糊糊,又模模糊糊的想起來:「好像安康山剛叛亂時聽過,河南道報來的喜訊,有劍南道兵馬幫忙什麼的。」
姜名點頭:「是的,就是他們。」
徐悅又想到那些攔路的忠武軍,哼了聲:「就知道他們是廢物。」
不過,徐悅抓了抓耳朵,怎麼覺得這種事好像有些熟悉?
「大人,我們盡快拔營吧。」姜名道,結束了閒談,神情擔憂,「都將那邊的消息不太妙啊。」
徐悅甩開亂七八糟的念頭:「是的,我們要盡快趕過去,助都將殺敵。」
◎
武少夫人急行軍去沂州,武鴉兒急行軍去麟州,夫妻之間的家信少了很多。
到目前武少夫人這邊只收到了兩封簡短的信。
一封是路途中報平安,說很順利,安康山以及其子和其他隨從的叛軍主要在東北東南,西北這邊相對來說安穩。
第二封則是說已到達麟州,麟州被叛軍圍攻。
夜晚的麟州城火光通明,夏日的風捲著哭聲喊聲四處飛舞,沒有半點城池的繁盛,在荒野裡看去恍若鬼城。
走在荒野裡腳下咯咯吱吱,有碎石有樹枝還有骨頭……
崔征低頭看去,火把照耀著一根不知道是什麼動物的骨頭,也或者是人骨……
崔征的鞋子已經磨破了,骨頭戳在腳上刺痛,不知道是水疱還是未結疤的傷口被戳破了。
這樣的疼痛太多已經麻木了。走出京城後,馬車壞了,馬病了死了,前方大軍不等人,他們不得不步行追趕,穿著厚厚官靴常走在光潔平整石板路上的腳,很快就磨破了,一個個痛得無法入睡,寸步難行。
但是沒辦法啊,兵馬不等人,他們要麼咬牙跟上,要麼就原地留下。
從京城跟出來的泱泱民眾一路上就是這樣不斷的散去,行路太苦了,跋山涉水吃喝不定,不少人要麼病倒下不能跟隨,要麼主動放棄了跟隨,縱然會面臨流落他鄉孤苦無依以及叛軍賊匪肆虐威脅。
平民百姓權貴富豪甚至宮女太監都不斷的減少,朝廷的官吏也漸漸的跟人數對不上,但崔征從沒停下,誰都可以逃,他不能也絕不會。
他的腳邁過骨頭落在地上,抬起頭看向前方,火把照耀他枯瘦發黃的臉,乾裂的嘴唇抖了抖:「真的沒有嗎?」
一個官員站到他面前,也是憔悴的面容,眼神驚慌:「兵馬把城裡都搜遍了,沒有魯王殿下的蹤跡。」
崔征的嘴抖了抖,要說什麼沒有說出來。
一路上的艱辛是行路的苦,倒是沒有什麼叛軍,但半個月前接到了麟州被圍困的消息。
武鴉兒率兵馬經過急行軍然後打了三天三夜終於擊潰了叛軍,進入城中卻找不到魯王。
魯王是像昭王那樣遇難了嗎?
想到這個結果,崔征只覺得腳下的地面不再堅硬如刀,而是軟綿綿如雲,深一腳淺一腳的虛浮。
身後的官員們說著得來的亂七八糟的消息。
「……安康山叛亂剛開始的時候,魯王殿下就準備好迎戰了。」
「……兵馬糧草都囤積起來,還要親自帶著兵去京城護衛陛下,被麟州的官員們勸住了。」
「……叛亂之後,除了調集麟州各地的兵馬來守衛,王府裡也天天練兵……」
「……麟州各地民眾惶惶不安都投奔過來,王爺帶著王妃親自為流民施粥。」
「……所以當安康山大將崔佑率兵穿過河東突襲麟州的時候,麟州軍民早有準備迎戰。」
「……麟州軍民眾多,齊心協力慘烈守城有一個月,叛軍幾次攻進城內,最終軍民硬是又將其趕出城,如此才堅持到現在。」
「……要不然我們此時看到的麟州城就不是這樣了。」
伴著說話,崔征一行人終於走到了麟州城前,火光明亮中呈現的城池讓說話聲瞬時停下來。
原本的麟州城也不是這樣的──
殘破的城池到處都在燃燒,到處都是哭喊聲,城門外壕溝裡填滿了屍首,上面的屍首還在流血,最下邊的屍首已經是腐爛白骨。
城門裡火光騰騰,哭聲陣陣,但卻看不到多少活人。
一個月前麟州城聚集了十幾萬的軍民,幾乎一半多都葬送填在這座城池裡。
崔征等人看著這一幕有震驚到窒息,也有人忍受不住血腥氣和地獄般的場面嘔吐不止。
雖然知道戰亂四起,雖然從京城到麟州一路辛苦,但見到真正攻城與守城死戰的結果是第一次。
難以想像,但大家還是忍不住想像,如果沒有離開京城,京城與安康山十幾萬大軍對戰後,是不是也是這種場面?
崔征眼有些模糊,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了進去,火光下被血染紅的城池裡奔馳的都是兵馬,在搜尋生者,在撲滅大火,更多的則是聚集到王府這邊。
王府的護衛兵馬以及太監們去守城基本上也死光了,只餘下女眷和魯王的子女們,因為不知道也不相信衝進來的兵馬,都躲在一間大殿裡。
被兵馬們揪出來後依舊不敢相信,瑟瑟的擠在一起,崔征率著官員上前表明身分。
「王爺到底哪裡去了?」崔征詢問,「怎麼沒有跟你們一起?」
四十多歲的王妃蒼老得像八十歲,被四個宮女攙扶站不起來:「王爺自從聽到陛下駕崩後就一直在殿內為大夏祈福,說是要虔誠七七四十九天才可以,我們不敢打擾。」
直到擊潰叛軍衝進城來的振武軍沒有什麼不敢打擾的,撞開了殿門才發現殿內空無一人。
「或許已經被叛軍抓走了。」王妃哭到撐不住要暈過去。
叛軍衝進過城裡一次,滿城的軍民用血肉之軀硬是把他們趕了出去。
崔征還要再問,身後腳步聲重重雜亂,伴著武鴉兒的聲音:「不用找了,王爺已經跑了。」
崔征身子僵硬,陡然大怒轉身:「武都將,你這話什麼意思?」又從牙縫裡擠出憤怒的解釋,「沒有查清楚前,慎言。」
武鴉兒道:「查清楚了,殿內有條祕道,直通城外,我適才已經進出過了,洞口的痕跡是一個月前留下的。」
這意味著什麼?也就是說叛軍打來的時候,全城軍民守城反擊的時候,號稱會護佑眾人的魯王已經悄無聲息的離開了。
崔征渾身發抖,王妃也眼不斷的翻白,連聲:「天啊天啊,休得胡言啊。」
「武都將,你知道你說這話代表什麼意思嗎?」崔征站到武鴉兒面前咬牙道。
武鴉兒對他的話似乎有些不解:「不是該問魯王殿下這是什麼意思嗎?」
魯王殿下什麼意思,崔征不敢也不想去想,他記不清魯王了,也沒什麼太多印象,陛下風流倜儻,生的孩子不管資質如何,相貌都是金童玉女,只是魯王這個金童天生斜眼,雖然不太嚴重,但他自己很在乎,所以在人前總是垂目,看人也只是悄悄的打量,總有幾分鬼鬼祟祟……
崔征深吸一口氣壓下翻騰的氣息:「總之,現在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武都將不要妄自下論證。」
但論證來得很快,天光放亮的時候,一隊斥候將一個穿著民眾衣衫的瘦小男人拎過來。
「他說是魯王殿下的親兵,在麟州城外窺探。」
崔征不認得魯王的人,讓王妃來辨認,王妃一眼就認出來,喊了聲阿黃。
魯王愛養狗,這個阿黃是專門給魯王遛狗的親衛。
「天啊,我以為你戰死了。」王妃喊道,「你當初不是第一批自告奮勇出城迎敵的?」一出去便沒有再回來,叛軍拖著被殺死的屍首在城外跑了幾圈,還以為他也在其中。
崔征對死而復生不感興趣,只問這遛狗兵:「你可知道王爺在何處?」
阿黃撲通跪下撲倒地上大哭:「快去救王爺,王爺危險。」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楚后三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楚后二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楚后一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問丹朱七完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問丹朱六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問丹朱五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問丹朱四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問丹朱三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問丹朱二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問丹朱一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第一侯卷十完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第一侯卷九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第一侯卷八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第一侯卷七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第一侯卷六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第一侯卷五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第一侯卷四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第一侯卷三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第一侯卷二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第一侯卷一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大帝姬卷十完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大帝姬卷九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大帝姬卷八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大帝姬卷七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大帝姬卷六
9折
特價270元
貨到通知
大帝姬卷五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大帝姬卷四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大帝姬卷三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大帝姬卷二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大帝姬卷一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君九齡卷十完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君九齡卷九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君九齡卷八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君九齡卷七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君九齡卷六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君九齡卷五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君九齡卷四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君九齡卷三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君九齡卷二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君九齡卷一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誅砂 卷拾破繭重生(完)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誅砂卷玖大逆不道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誅砂 卷捌歷歷往事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誅砂 卷柒銀瓶乍破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誅砂 卷陸青山獻祭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誅砂卷伍驅厄逐疫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誅砂 卷肆謝家大巫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誅砂 卷參鳳血現世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誅砂 卷二夢醒郁山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誅砂 卷一雙子巫女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嬌娘 卷十塵埃落定(完)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嬌娘 卷九翱翔九天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嬌娘 卷八欲壑難平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嬌娘 卷七摶搖而上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嬌娘 卷六物傷其類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嬌娘 卷五擊水得魚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嬌娘 卷四變幻莫測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嬌娘 卷三大雁展翅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嬌娘 卷二坐井觀天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嬌娘 卷一初來乍到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穿越去做地主婆 4 完結篇
9折
特價225元
貨到通知
穿越去做地主婆 3
9折
特價225元
貨到通知
穿越去做地主婆 2
9折
特價225元
貨到通知
穿越去做地主婆 1
9折
特價225元
貨到通知
有女不凡 下
9折
特價225元
貨到通知
有女不凡 中
9折
特價225元
貨到通知
有女不凡 上
9折
特價225元
貨到通知
藥香 七(完)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藥香六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藥香 五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藥香四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藥香 三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藥香 二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藥香 一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藥結同心(伍)完
9折
特價225元
停售
藥結同心(參)
9折
特價225元
停售
藥結同心(貳)
9折
特價225元
停售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