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五: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鍾漢良x譚松韻主演「錦心似玉」原著小說金石堂好好聽
曲目
聽全部-
1 書店員導讀
作者/書店員導讀/名人導讀
這是一部長篇古言小說,內容講述一個地位卑微的庶女,嫁入人心叵測的侯府做繼室,她如何以才智在此深宅大院生存下去?庶女羅十一娘因嫁為侯爺正妻的長姐病逝,她被協議嫁入侯府,成為侯爺繼室府內各個妾室都不安分,主母也不待見她,夫君與她相敬如冰,府中生活屢遭陷害。十一娘要如何用自己的智慧與勇敢,與周遭的人鬥智鬥勇,在逆境中生存。她最終能贏得侯爺敬愛?能爭取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嗎?。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在這個年代,兒女就是出嫁女子最要操心的大事。
縱使徐令宜目前名下四個孩子皆非十一娘所出,
但不論嫡庶,個個都是她無法迴避的責任,
更別說嫡子諄哥兒本就是她嫁進徐家的首要任務。
而嫁入高門的她不僅自己的繼子女得照看周全,
連娘家的親娘、守了寡的庶姐的兒女問題也得幫一把,
正是多頭忙的時候,丈夫的小妾又開始小動作不斷……
家中小妾確認有孕,旁人擔心的是固寵問題,
十一娘卻只想著怎樣才能讓這小妾安然順產。
不僅預先警告了「有心人士」,
也在徐令宜的全力支持下,
扛住了娘家嫡母的殷殷關切與「建議」,
更藉著太夫人之手讓自己站到了可能的是非圈外。
但沒想到最終讓她因此事受到傷害的,
竟是自己身邊曾一心想要護著的人……
本書特色
這個夫人做來大不易,
養甥養姪還要保順產?
還沒輪到她生孩子,她卻已經有大把兒女事要操心了……
不僅現有的繼子女要養,連丈夫妾室肚子裡的也得顧好!
試閱
第一章
十一娘想了好一會才明白這其中的意思。
皇上從皇貴妃的一杯茶開始放出對區家不滿的風聲,在宣王九保進京時達到了高峰。而一直待在皇長子身邊的歐陽鳴,則是皇上留給皇長子的臣。這樣看來,從皇五子逝世開始,皇上就已經開始布局了。
只是不知道皇上對徐家是什麼安排?
這樣一想,也不難理解徐令宜為何要事事示弱。
他希望透過這一次孩子的事,能讓皇上對徐家重新評估,找到掣肘區家的人,讓徐家從風口浪尖退下來。她也不用再擔心這些亂七八糟的事,能好好地過兩天安穩的日子。
心裡感嘆著,她就問起了王琅的事來:「侯爺,那行凶之人是誰?」
十一娘覺得這其中有問題。
徐令宜根本沒有必要對自己迴避什麼,可他在敘述王琅死時語言卻十分的簡練──只有想掩蓋什麼事的人才會如此說話。因為只有最簡單的,才是最沒有破綻的。
徐令宜知道自己這個小妻子是極聰慧的人,他並沒有隱瞞的意思,只是有些事不想當著太夫人的面說出來,讓十一娘沒了面子。
「王琅死在小倌樓裡。」他凝望著十一娘,直言道:「行凶者估計是任昆。」
十一娘跳起來。
她早就應該想到。順天府是什麼地方?總管燕京的治安。哪些人能喝斥,哪些人必須小心翼翼,沒有誰比他們更清楚。急巴巴地跑來給徐令宜報信,肯定不會那麼簡單。
難怪徐令宜當時話說得那麼含糊了。
要是讓太夫人知道王琅死在小倌樓裡,殺人者是任昆,自己面子上總是不好看。
一邊是皇上最敬重的姐姐的獨生子,一邊是雖然失勢卻是皇后娘家連襟的茂國公府世子。此刻的順天府尹只怕睡都睡不著吧?
「什麼叫行凶者估計是任昆?」
徐令宜望著十一娘苦笑:「聽順天府尹說。王琅前一日和幾個朋友在小倌樓裡吃酒,喝得有點多,就宿在那裡。未初吃了午膳正準備離開,任昆來了。他看見服侍王琅的那個小倌,笑著點了點頭,提出要和王琅單獨說幾句話。王琅不以為意地笑,說,我們之間還有什麼話不能明說的?結果任昆聽了臉色鐵青,先是一腳把那小倌踹了出去,然後轉身『啪』地關了門。」
「一開始屋裡只聽到低低的說話聲,過了一會,王琅開始高聲叫罵起來。因屋外有王琅和任昆的小廝守著,那龜公不敢靠近。到了酉初,龜公看著時候不早了,備了酒菜過去。誰知道原來立在院子中央的小廝都不見了。大門洞開,王琅滿身是血地躺在地上,任家一個小廝手裡拿著把沾滿了血跡的匕首,坐在一旁的繡墩上。」
「他見了那龜公就慢條斯理地站了起來,說『王琅欠我們家公子的錢不還,我家公子來討債他賴著不還,還出言羞辱。公子氣極走人,我出於義憤和王琅爭執起來。王琅惱羞成怒打罵我,混亂之中我失手殺了人。此事與我家公子無關。我跟你去順天府投案。』」
十一娘目瞪口呆。
當初王琅汙辱那位給事中的兒子的時候,說別人負債不還。如今他被殺,用的也是「欠債不還」這個藉口。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神靈呢?
「龜公驚恐萬狀地報了案。那小廝就在那裡等著順天府的人來。」徐令宜無奈地道,「連板子都沒有打就什麼都招認了,甚至還出具了王琅向任昆借錢的借據。」
「那跟王琅去的那些小廝呢?」
「他們說平日王琅和任昆常在一起玩耍,聽見王琅辱罵任昆,都有些不自在。任昆貼身的一個小廝請他們到旁邊的院子喝酒,他們就跟著去了。待聽說出了人命案,順天府來捉人的時候才知道是王琅出了事。之後也問了任昆身邊的小廝。說王琅叫罵聲不堪入耳,為了他們家公子的顏面,所以支走了王家的小廝到一旁的院子裡喝酒。」
「順天府還問了小倌樓裡的人。有人看見任昆走,時間在申末、酉初之間。輕裘緩帶,看不出什麼異樣。唯一值得懷疑的是行凶的人──他是任昆的小廝。縱是如此,也只能懷疑懷疑罷了!」
徐令宜猶豫了一下,又道:「順天府尹查過那匕首。既然是臨時起意,又失手殺人,用凳子砸或是用花瓶扔都是很正常的。用匕首,就有些不常見了。何況王琅身上被刺了三十七刀。其中有二十一刀刺在要害處。說是失手了,就讓人有些費解了。」
十一娘忍不住摸了摸額頭。
「如果不是那些刀傷,那小廝的話還真沒有什麼破綻。」徐令宜沉思道,「順天府給我報信的時候,也派人去茂國公府報信了。我們畢竟不是苦主,有些事不好出頭。只能看王家是什麼意思了!」
徐令宜一向不待見王琅,可現在聽這口氣,卻是有些想為王琅出頭的意思。雖然不知道他改變主意是為什麼,但在十一娘看來,王琅這種人死不足惜。根本不值得誰為他喊冤。順天府尹如果能找到凶手,那是王琅的運氣好。如果找不到凶手,也是他的報應。
「侯爺,妾身現在只是擔心十姐。」她暗示徐令宜,「十姐嫁過去的日子短,也沒有給十姐夫留下一兒半女的,現在十姐夫又死於非命,不知道王家人對十姐有什麼打算和安排?」
徐令宜願意出頭,全因為十一娘。
她既然是自己的妻子,能幫得上忙他一定會盡力去幫。只是這不比其他的事,涉及到家族宗祠,他一個外姓人,怎好插手?
徐令宜臉上閃過一絲為難,「我們畢竟是連襟……具體的事,只怕還得託付振興。有什麼需要,我在一旁幫著說說倒是沒問題的。」
十一娘何嘗不知?何況她根本就沒有這個意思。聽徐令宜這麼一說,立刻道:「我是想回趟娘家。給大哥報個信,商量一下該如何行事。」
十娘是高攀嫁入王家的,王家的人到底是如何想的還不好說。羅家有人去看十娘,王家的人縱是看十娘不順眼,也要在心裡掂量掂量。
「這妳倒不用擔心。」徐令宜道,「我從順天府出來就派人去報了振興。這個時候他應該已經知道了。」
十一娘放下心來,見自己只顧著和徐令宜說話,忘記給他加熱水了,就起身往洗腳盆裡添了熱水。
徐令宜囑咐她:「王琅的案子暫時還沒個說法。只怕還有腦筋要傷。妳暫時也別說什麼。免得人多口雜的,讓人覺得我們徐家在搬弄是非。」
十一娘點頭:「侯爺放心。多的話我一句也不會說。」
兩人又商量了去王家慰問的事才歇下。
第二天早上,大家對王琅的事感慨了一番,倒也算得上風平波靜。
中午時分,羅振興來了。
他神色有些疲憊,和徐令宜在內書房裡說話。
「我聽說皇上宣了王九保進京議開海禁的事。侯爺在這個時候離開,未嘗不是件好事。」
徐令宜暗自點頭。羅振興倒是個明白人。
「你能這樣想就好。」他笑道,「我還怕你捲進去呢!」話說到這裡,思忖片刻,道:「這事涉及到福建那邊人事頗多,岳父那裡,你要多看著點才是,免得有心人慫恿。」
羅振興一怔。他還沒有想到這一茬。
這畢竟是長輩們的事,徐令宜也不好多說,點到為止。立刻轉移了話題:「我看你面帶倦色,可是王家那邊有什麼為難的事?」
「我今天一大早去看了十妹。」羅振興來就是為了王家的事。現在徐令宜被免了職,又不想多話朝中之事,他自然不會焚琴煮鶴,非和徐令宜討論這些,就順著徐令宜的話答道:「見到了姜夫人。姜夫人身邊的一位管事剛從順天府回來,聽那口氣,十妹夫死得頗有些蹊蹺。姜夫人已差人去太原請姜大人派個熟悉刑名的師爺過來,還讓我給侯爺帶個口信,看能不能安排和十一妹見上一面。」說著,目帶猶豫地望著徐令宜。
要知道,這其中涉及到常寧公主。
十娘是妹妹,十一娘何嘗不是妹妹。為了十娘讓十一娘為難,他一樣於心不忍。何況那王琅還行事不端,讓十娘受了很多苦。可考慮到如今十娘的處境,娘家人要是完全不說話,只怕以後難以在王家立足。
徐令宜倒沒有猶豫:「那你和十一娘商量商量,看什麼時候合適,請姜夫人到家裡坐一坐。」
任昆他很熟。
常寧和他的關係也很好。皇上在潛邸的時候,常寧公主常常過去串門。
現在王家的人想見他,多半是要來探他的口氣。他也很想知道王家有什麼打算。如果能做個「和事佬」,總比兩家人對簿公堂被滿燕京的人當成笑話看好──王琅和任昆的關係畢竟不是那麼光彩的。
見他答應得這樣乾脆,羅振興反而有些不安起來:「要不,我先探探姜夫人的意思。要是太為難,就讓十一娘回了,說侯爺這段時間心情不佳,閉門謝客。想來姜夫人也能理解。」
「還是見一見吧!」如果姜夫人提的要求太過分,徐令宜相信十一娘會斟酌著辦的。
十一娘換了件素淨的衣裳,和羅振興辭了太夫人,去了弓弦胡同。
大奶奶穿著件月白色的褙子站在垂花門前。她眼角微紅,見了十一娘未語先落淚,「怎麼會出了這樣的事?」又自覺不是說這話的地方,忙掏了帕子出來抹了抹眼角。
十一娘苦笑,由羅振興領著,和大奶奶一起去了正房。
大老爺坐在大太太床邊,錢明和五娘坐在臨窗的大炕上,羅振聲和四奶奶立在大老爺的身後,大家都繃著臉,氣氛顯得有些沉重。
見十一娘進來,大老爺抬瞼打量了她一眼,「來了?」神色怏怏的。大太太卻表情茫然,對十一娘視若無睹,神思恍惚,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羅振興和十一娘分別上前給大老爺和大太太行了禮。
五娘過來握了十一娘的手,「這可怎麼是好?偏生膝下沒個一兒半女的。」
四奶奶卻端了張錦杌過來,「十一姑奶奶吃了飯沒有?坐下來歇歇腳吧!」又給和十一娘一起進來的羅振興搬了張太師椅過來。
五娘這才反應過來,有些訕然地笑道:「看我,只顧著為十妹著急了,倒忘了問十一妹吃沒吃飯了……」
現在也不是講這些客套話的時候。十一娘立刻道:「我想著大家都忙,吃了飯才過來的。」
五娘點頭。
大老爺已道:「大家都到齊了。振興,你去過順天府了,你說說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羅振興就把事情說了一遍。
大老爺越聽臉色越差,到了最後,已連連冷笑:「……分明是那任昆殺了人要小廝頂罪。這種事我見得多了。」然後吩咐十一娘:「既然王家的姑奶奶要見妳,妳到時候和王家姑奶奶好好說叨說叨。怎麼也不能讓那任昆就這樣逍遙法外。」
十一娘低聲應「是」。
錢明卻欲言又止。
大老爺沒注意,一直神遊太虛般的大太太卻突然道:「聽、聽錢明的……」吐詞雖然吃力,卻很清楚。
大家俱是一怔,目光落在錢明的身上。
錢明很是意外,半晌沒有回過神來。
大老爺想到錢明的機智,恍然道:「是啊,是啊。子純,你一向機智,這件事,你怎麼看?」
五娘聽著眼睛微亮,與有榮焉地笑望著丈夫。
羅振興把錢明請來就是想著「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只因大老爺沒開口,他不好越俎代庖。現在大老爺和大太太都讓錢明幫著出出主意,他自然樂見。道:「五妹夫,如今暫且不說十妹夫是怎樣死的,就是十妹的處境,只怕也需要我們幫著出謀劃策才能度過這道關口。坐在這裡的都不是外人,有什麼話只管直說。爹和娘可從來沒有把你當外人。」
錢明畢竟是女婿,當然有所顧忌。但從內心講,他卻是很想管管這事的。要知道,這件事不僅涉及到茂國公府王家和餘杭羅家,還涉及到安樂姜家、常寧公主、永平侯徐家,甚至還可以牽扯到東陽江家……對別人來說,這是件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可對他來說,卻是一次機會──處置得好了,自己能在這幾家人心目中留名。萬一處置不好,不是還有永平侯在前面頂著嗎?
雖然蠢蠢欲動,但他一直沒作聲,就是在找一個合適的機會開口。如今羅振興把話說到這個分上了,他自然順坡而下,佯裝沉思了片刻才把早就在心裡打算好了的話說出來:「我看這事挺複雜的。我想,作為十妹的娘家人,我們到底是要先追查凶手?還是先想辦法為十妹撐撐腰……王琅死了,王家的人正是悲痛的時候。不免亂糟糟的。一旦冷靜下來,恐怕就要考慮寡媳、子嗣的問題了。」
屋子裡一陣沉默。
錢明的話說得很委婉,大家卻都聽明白了──他這是在勸大家,別管誰殺了王琅,先保住十娘再說。
「可王琅他……」大老爺還有些猶豫。
羅振興卻想到那王琅是為何而死的,心裡不免有幾分忿然。見父親態度不明,又想到徐令宜勸他看著大老爺點,別讓大老爺被人利用的話,就不顧尊卑地接了話茬:「王琅是怎麼死的,那是順天府和王家的事。我們作為十妹的娘家人,自然最關心的是十妹以後的生活。」
錢明要的就是這句話。
不管是茂國公府還是常寧公主,他們都惹不起,卻又不能在這件事上保持沉默。如果沒有目的地亂來,說不定把茂國公府和常寧公主都得罪了,還連累十娘的事沒有著落。死的已經死了,還不如顧著活人,想辦法保住十娘再說。
「既然如此,我的意思,我們今天去弔唁,只盡禮數。」錢明不緊不慢地道,「給十妹一個定心丸。至於以後怎麼辦,就看王家的意思了。」
羅振興就望向大老爺。大老爺猶豫不決了半晌,輕輕地點了點頭。大家懸在心上的石頭這才落了地。
「那就準備準備,我們這就去王家。」羅振興站了起來。
大家都跟著起身,大奶奶卻道:「五妹是有身孕的人,還是留在家裡陪娘吧!」
大老爺點頭,突然對十一娘道:「妳既然回來了,就去看看姨娘吧!她這幾天一直念叨著妳。」
十一娘眼睛不由睃向大太太,就見大太太臉色鐵青地閉上了眼睛。
她卻不敢遲疑,低聲應「是」,去了五姨娘那裡。
五姨娘見到她自然是十分歡喜:「我好著。妳不用掛念。六妹妹一直很細心地照顧我。珊瑚也常來看我。還有四奶奶,在幫我做小襖……」說著,露出幾分傷感來,「沒想到十娘年紀輕輕就守了寡。她以後就是金山銀山這日子也難熬。妳們同在燕京,有事沒事的時候多去看看她才是。」
「我知道的。」十一娘見她精神比上次來時好多了,放下心來。又想到十娘對自己的成見,含含糊糊地應著:「我們馬上要去王家弔唁,父親特意讓我來看您。我不能久待。您有什麼事或是缺什麼東西,就讓六姨娘給我帶信。」
「那妳快去。」五姨娘點頭,送她到門口,「妳是小的,別讓人等。」
十一娘快步去了正屋,和大家一起到垂花門坐車。
羅家只有一輛馬車,五娘是雇小轎來的。十一娘按徐家的規矩,隨身帶了丫鬟,因此坐了一輛大車,隨了一輛小車。去王家的除了羅振興、羅振聲、錢明,還有大奶奶、十一娘、四奶奶,如果按夫妻關係坐車,十一娘和錢明就撇了單,那就只能按男、女關係坐車。
四奶奶就笑道:「要不大哥和大嫂坐一輛,我和十一姑奶奶坐一輛,五姑爺和我們家四爺坐一輛?」
這樣分就很合理了。
眾人都沒有異議,四奶奶就扶著十一娘上了車。羅家的馬車在前面,十一娘大車在中間,小車隨後,一行人往王家去。
路上,四奶奶和十一娘聊天:「十姑奶奶難就難在嫁到了公卿之家!」
十一娘想到剛才四奶奶主動出面安排馬車的坐次,又扶自己上車,心中一動,知道她是有話對自己說。
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她既然給自己面子在姨娘面前示好,自己也不能駁了她的面子才是。
十一娘笑望著四奶奶,做出認真傾聽的樣子。
四奶奶一笑:「公卿之家,看重子嗣,更看重爵位。」她若有所指,「如今十妹夫不在了,又沒留下子嗣。以後怎麼辦,只怕最後還是要求到侯爺面前來。十一姑奶奶也要早拿個主意才是。」
十一娘怔住。她沒有想到四奶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十一娘昨天仔細想了想。
不管什麼時代,實力說話。羅家只有幫十娘爭取到過繼的權利,那十娘把誰過繼到自己的名下,怎麼過繼,羅家的人說了算。如果羅家的人不能把這個權利爭取過來,那說什麼也是白搭。十娘的命運始終也只能由他人擺布。
錢明及時提醒大家,羅家要確定在這件事上的目的是什麼,而四奶奶明確地提出了怎樣解決這件事。
真是一個比一個聰明,一個比一個遇事冷靜,考慮周詳。
十一娘不由抬頭打量四奶奶。四奶奶卻眸帶笑意地望著她。
十一娘想了好一會才明白這其中的意思。
皇上從皇貴妃的一杯茶開始放出對區家不滿的風聲,在宣王九保進京時達到了高峰。而一直待在皇長子身邊的歐陽鳴,則是皇上留給皇長子的臣。這樣看來,從皇五子逝世開始,皇上就已經開始布局了。
只是不知道皇上對徐家是什麼安排?
這樣一想,也不難理解徐令宜為何要事事示弱。
他希望透過這一次孩子的事,能讓皇上對徐家重新評估,找到掣肘區家的人,讓徐家從風口浪尖退下來。她也不用再擔心這些亂七八糟的事,能好好地過兩天安穩的日子。
心裡感嘆著,她就問起了王琅的事來:「侯爺,那行凶之人是誰?」
十一娘覺得這其中有問題。
徐令宜根本沒有必要對自己迴避什麼,可他在敘述王琅死時語言卻十分的簡練──只有想掩蓋什麼事的人才會如此說話。因為只有最簡單的,才是最沒有破綻的。
徐令宜知道自己這個小妻子是極聰慧的人,他並沒有隱瞞的意思,只是有些事不想當著太夫人的面說出來,讓十一娘沒了面子。
「王琅死在小倌樓裡。」他凝望著十一娘,直言道:「行凶者估計是任昆。」
十一娘跳起來。
她早就應該想到。順天府是什麼地方?總管燕京的治安。哪些人能喝斥,哪些人必須小心翼翼,沒有誰比他們更清楚。急巴巴地跑來給徐令宜報信,肯定不會那麼簡單。
難怪徐令宜當時話說得那麼含糊了。
要是讓太夫人知道王琅死在小倌樓裡,殺人者是任昆,自己面子上總是不好看。
一邊是皇上最敬重的姐姐的獨生子,一邊是雖然失勢卻是皇后娘家連襟的茂國公府世子。此刻的順天府尹只怕睡都睡不著吧?
「什麼叫行凶者估計是任昆?」
徐令宜望著十一娘苦笑:「聽順天府尹說。王琅前一日和幾個朋友在小倌樓裡吃酒,喝得有點多,就宿在那裡。未初吃了午膳正準備離開,任昆來了。他看見服侍王琅的那個小倌,笑著點了點頭,提出要和王琅單獨說幾句話。王琅不以為意地笑,說,我們之間還有什麼話不能明說的?結果任昆聽了臉色鐵青,先是一腳把那小倌踹了出去,然後轉身『啪』地關了門。」
「一開始屋裡只聽到低低的說話聲,過了一會,王琅開始高聲叫罵起來。因屋外有王琅和任昆的小廝守著,那龜公不敢靠近。到了酉初,龜公看著時候不早了,備了酒菜過去。誰知道原來立在院子中央的小廝都不見了。大門洞開,王琅滿身是血地躺在地上,任家一個小廝手裡拿著把沾滿了血跡的匕首,坐在一旁的繡墩上。」
「他見了那龜公就慢條斯理地站了起來,說『王琅欠我們家公子的錢不還,我家公子來討債他賴著不還,還出言羞辱。公子氣極走人,我出於義憤和王琅爭執起來。王琅惱羞成怒打罵我,混亂之中我失手殺了人。此事與我家公子無關。我跟你去順天府投案。』」
十一娘目瞪口呆。
當初王琅汙辱那位給事中的兒子的時候,說別人負債不還。如今他被殺,用的也是「欠債不還」這個藉口。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神靈呢?
「龜公驚恐萬狀地報了案。那小廝就在那裡等著順天府的人來。」徐令宜無奈地道,「連板子都沒有打就什麼都招認了,甚至還出具了王琅向任昆借錢的借據。」
「那跟王琅去的那些小廝呢?」
「他們說平日王琅和任昆常在一起玩耍,聽見王琅辱罵任昆,都有些不自在。任昆貼身的一個小廝請他們到旁邊的院子喝酒,他們就跟著去了。待聽說出了人命案,順天府來捉人的時候才知道是王琅出了事。之後也問了任昆身邊的小廝。說王琅叫罵聲不堪入耳,為了他們家公子的顏面,所以支走了王家的小廝到一旁的院子裡喝酒。」
「順天府還問了小倌樓裡的人。有人看見任昆走,時間在申末、酉初之間。輕裘緩帶,看不出什麼異樣。唯一值得懷疑的是行凶的人──他是任昆的小廝。縱是如此,也只能懷疑懷疑罷了!」
徐令宜猶豫了一下,又道:「順天府尹查過那匕首。既然是臨時起意,又失手殺人,用凳子砸或是用花瓶扔都是很正常的。用匕首,就有些不常見了。何況王琅身上被刺了三十七刀。其中有二十一刀刺在要害處。說是失手了,就讓人有些費解了。」
十一娘忍不住摸了摸額頭。
「如果不是那些刀傷,那小廝的話還真沒有什麼破綻。」徐令宜沉思道,「順天府給我報信的時候,也派人去茂國公府報信了。我們畢竟不是苦主,有些事不好出頭。只能看王家是什麼意思了!」
徐令宜一向不待見王琅,可現在聽這口氣,卻是有些想為王琅出頭的意思。雖然不知道他改變主意是為什麼,但在十一娘看來,王琅這種人死不足惜。根本不值得誰為他喊冤。順天府尹如果能找到凶手,那是王琅的運氣好。如果找不到凶手,也是他的報應。
「侯爺,妾身現在只是擔心十姐。」她暗示徐令宜,「十姐嫁過去的日子短,也沒有給十姐夫留下一兒半女的,現在十姐夫又死於非命,不知道王家人對十姐有什麼打算和安排?」
徐令宜願意出頭,全因為十一娘。
她既然是自己的妻子,能幫得上忙他一定會盡力去幫。只是這不比其他的事,涉及到家族宗祠,他一個外姓人,怎好插手?
徐令宜臉上閃過一絲為難,「我們畢竟是連襟……具體的事,只怕還得託付振興。有什麼需要,我在一旁幫著說說倒是沒問題的。」
十一娘何嘗不知?何況她根本就沒有這個意思。聽徐令宜這麼一說,立刻道:「我是想回趟娘家。給大哥報個信,商量一下該如何行事。」
十娘是高攀嫁入王家的,王家的人到底是如何想的還不好說。羅家有人去看十娘,王家的人縱是看十娘不順眼,也要在心裡掂量掂量。
「這妳倒不用擔心。」徐令宜道,「我從順天府出來就派人去報了振興。這個時候他應該已經知道了。」
十一娘放下心來,見自己只顧著和徐令宜說話,忘記給他加熱水了,就起身往洗腳盆裡添了熱水。
徐令宜囑咐她:「王琅的案子暫時還沒個說法。只怕還有腦筋要傷。妳暫時也別說什麼。免得人多口雜的,讓人覺得我們徐家在搬弄是非。」
十一娘點頭:「侯爺放心。多的話我一句也不會說。」
兩人又商量了去王家慰問的事才歇下。
第二天早上,大家對王琅的事感慨了一番,倒也算得上風平波靜。
中午時分,羅振興來了。
他神色有些疲憊,和徐令宜在內書房裡說話。
「我聽說皇上宣了王九保進京議開海禁的事。侯爺在這個時候離開,未嘗不是件好事。」
徐令宜暗自點頭。羅振興倒是個明白人。
「你能這樣想就好。」他笑道,「我還怕你捲進去呢!」話說到這裡,思忖片刻,道:「這事涉及到福建那邊人事頗多,岳父那裡,你要多看著點才是,免得有心人慫恿。」
羅振興一怔。他還沒有想到這一茬。
這畢竟是長輩們的事,徐令宜也不好多說,點到為止。立刻轉移了話題:「我看你面帶倦色,可是王家那邊有什麼為難的事?」
「我今天一大早去看了十妹。」羅振興來就是為了王家的事。現在徐令宜被免了職,又不想多話朝中之事,他自然不會焚琴煮鶴,非和徐令宜討論這些,就順著徐令宜的話答道:「見到了姜夫人。姜夫人身邊的一位管事剛從順天府回來,聽那口氣,十妹夫死得頗有些蹊蹺。姜夫人已差人去太原請姜大人派個熟悉刑名的師爺過來,還讓我給侯爺帶個口信,看能不能安排和十一妹見上一面。」說著,目帶猶豫地望著徐令宜。
要知道,這其中涉及到常寧公主。
十娘是妹妹,十一娘何嘗不是妹妹。為了十娘讓十一娘為難,他一樣於心不忍。何況那王琅還行事不端,讓十娘受了很多苦。可考慮到如今十娘的處境,娘家人要是完全不說話,只怕以後難以在王家立足。
徐令宜倒沒有猶豫:「那你和十一娘商量商量,看什麼時候合適,請姜夫人到家裡坐一坐。」
任昆他很熟。
常寧和他的關係也很好。皇上在潛邸的時候,常寧公主常常過去串門。
現在王家的人想見他,多半是要來探他的口氣。他也很想知道王家有什麼打算。如果能做個「和事佬」,總比兩家人對簿公堂被滿燕京的人當成笑話看好──王琅和任昆的關係畢竟不是那麼光彩的。
見他答應得這樣乾脆,羅振興反而有些不安起來:「要不,我先探探姜夫人的意思。要是太為難,就讓十一娘回了,說侯爺這段時間心情不佳,閉門謝客。想來姜夫人也能理解。」
「還是見一見吧!」如果姜夫人提的要求太過分,徐令宜相信十一娘會斟酌著辦的。
十一娘換了件素淨的衣裳,和羅振興辭了太夫人,去了弓弦胡同。
大奶奶穿著件月白色的褙子站在垂花門前。她眼角微紅,見了十一娘未語先落淚,「怎麼會出了這樣的事?」又自覺不是說這話的地方,忙掏了帕子出來抹了抹眼角。
十一娘苦笑,由羅振興領著,和大奶奶一起去了正房。
大老爺坐在大太太床邊,錢明和五娘坐在臨窗的大炕上,羅振聲和四奶奶立在大老爺的身後,大家都繃著臉,氣氛顯得有些沉重。
見十一娘進來,大老爺抬瞼打量了她一眼,「來了?」神色怏怏的。大太太卻表情茫然,對十一娘視若無睹,神思恍惚,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羅振興和十一娘分別上前給大老爺和大太太行了禮。
五娘過來握了十一娘的手,「這可怎麼是好?偏生膝下沒個一兒半女的。」
四奶奶卻端了張錦杌過來,「十一姑奶奶吃了飯沒有?坐下來歇歇腳吧!」又給和十一娘一起進來的羅振興搬了張太師椅過來。
五娘這才反應過來,有些訕然地笑道:「看我,只顧著為十妹著急了,倒忘了問十一妹吃沒吃飯了……」
現在也不是講這些客套話的時候。十一娘立刻道:「我想著大家都忙,吃了飯才過來的。」
五娘點頭。
大老爺已道:「大家都到齊了。振興,你去過順天府了,你說說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羅振興就把事情說了一遍。
大老爺越聽臉色越差,到了最後,已連連冷笑:「……分明是那任昆殺了人要小廝頂罪。這種事我見得多了。」然後吩咐十一娘:「既然王家的姑奶奶要見妳,妳到時候和王家姑奶奶好好說叨說叨。怎麼也不能讓那任昆就這樣逍遙法外。」
十一娘低聲應「是」。
錢明卻欲言又止。
大老爺沒注意,一直神遊太虛般的大太太卻突然道:「聽、聽錢明的……」吐詞雖然吃力,卻很清楚。
大家俱是一怔,目光落在錢明的身上。
錢明很是意外,半晌沒有回過神來。
大老爺想到錢明的機智,恍然道:「是啊,是啊。子純,你一向機智,這件事,你怎麼看?」
五娘聽著眼睛微亮,與有榮焉地笑望著丈夫。
羅振興把錢明請來就是想著「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只因大老爺沒開口,他不好越俎代庖。現在大老爺和大太太都讓錢明幫著出出主意,他自然樂見。道:「五妹夫,如今暫且不說十妹夫是怎樣死的,就是十妹的處境,只怕也需要我們幫著出謀劃策才能度過這道關口。坐在這裡的都不是外人,有什麼話只管直說。爹和娘可從來沒有把你當外人。」
錢明畢竟是女婿,當然有所顧忌。但從內心講,他卻是很想管管這事的。要知道,這件事不僅涉及到茂國公府王家和餘杭羅家,還涉及到安樂姜家、常寧公主、永平侯徐家,甚至還可以牽扯到東陽江家……對別人來說,這是件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可對他來說,卻是一次機會──處置得好了,自己能在這幾家人心目中留名。萬一處置不好,不是還有永平侯在前面頂著嗎?
雖然蠢蠢欲動,但他一直沒作聲,就是在找一個合適的機會開口。如今羅振興把話說到這個分上了,他自然順坡而下,佯裝沉思了片刻才把早就在心裡打算好了的話說出來:「我看這事挺複雜的。我想,作為十妹的娘家人,我們到底是要先追查凶手?還是先想辦法為十妹撐撐腰……王琅死了,王家的人正是悲痛的時候。不免亂糟糟的。一旦冷靜下來,恐怕就要考慮寡媳、子嗣的問題了。」
屋子裡一陣沉默。
錢明的話說得很委婉,大家卻都聽明白了──他這是在勸大家,別管誰殺了王琅,先保住十娘再說。
「可王琅他……」大老爺還有些猶豫。
羅振興卻想到那王琅是為何而死的,心裡不免有幾分忿然。見父親態度不明,又想到徐令宜勸他看著大老爺點,別讓大老爺被人利用的話,就不顧尊卑地接了話茬:「王琅是怎麼死的,那是順天府和王家的事。我們作為十妹的娘家人,自然最關心的是十妹以後的生活。」
錢明要的就是這句話。
不管是茂國公府還是常寧公主,他們都惹不起,卻又不能在這件事上保持沉默。如果沒有目的地亂來,說不定把茂國公府和常寧公主都得罪了,還連累十娘的事沒有著落。死的已經死了,還不如顧著活人,想辦法保住十娘再說。
「既然如此,我的意思,我們今天去弔唁,只盡禮數。」錢明不緊不慢地道,「給十妹一個定心丸。至於以後怎麼辦,就看王家的意思了。」
羅振興就望向大老爺。大老爺猶豫不決了半晌,輕輕地點了點頭。大家懸在心上的石頭這才落了地。
「那就準備準備,我們這就去王家。」羅振興站了起來。
大家都跟著起身,大奶奶卻道:「五妹是有身孕的人,還是留在家裡陪娘吧!」
大老爺點頭,突然對十一娘道:「妳既然回來了,就去看看姨娘吧!她這幾天一直念叨著妳。」
十一娘眼睛不由睃向大太太,就見大太太臉色鐵青地閉上了眼睛。
她卻不敢遲疑,低聲應「是」,去了五姨娘那裡。
五姨娘見到她自然是十分歡喜:「我好著。妳不用掛念。六妹妹一直很細心地照顧我。珊瑚也常來看我。還有四奶奶,在幫我做小襖……」說著,露出幾分傷感來,「沒想到十娘年紀輕輕就守了寡。她以後就是金山銀山這日子也難熬。妳們同在燕京,有事沒事的時候多去看看她才是。」
「我知道的。」十一娘見她精神比上次來時好多了,放下心來。又想到十娘對自己的成見,含含糊糊地應著:「我們馬上要去王家弔唁,父親特意讓我來看您。我不能久待。您有什麼事或是缺什麼東西,就讓六姨娘給我帶信。」
「那妳快去。」五姨娘點頭,送她到門口,「妳是小的,別讓人等。」
十一娘快步去了正屋,和大家一起到垂花門坐車。
羅家只有一輛馬車,五娘是雇小轎來的。十一娘按徐家的規矩,隨身帶了丫鬟,因此坐了一輛大車,隨了一輛小車。去王家的除了羅振興、羅振聲、錢明,還有大奶奶、十一娘、四奶奶,如果按夫妻關係坐車,十一娘和錢明就撇了單,那就只能按男、女關係坐車。
四奶奶就笑道:「要不大哥和大嫂坐一輛,我和十一姑奶奶坐一輛,五姑爺和我們家四爺坐一輛?」
這樣分就很合理了。
眾人都沒有異議,四奶奶就扶著十一娘上了車。羅家的馬車在前面,十一娘大車在中間,小車隨後,一行人往王家去。
路上,四奶奶和十一娘聊天:「十姑奶奶難就難在嫁到了公卿之家!」
十一娘想到剛才四奶奶主動出面安排馬車的坐次,又扶自己上車,心中一動,知道她是有話對自己說。
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她既然給自己面子在姨娘面前示好,自己也不能駁了她的面子才是。
十一娘笑望著四奶奶,做出認真傾聽的樣子。
四奶奶一笑:「公卿之家,看重子嗣,更看重爵位。」她若有所指,「如今十妹夫不在了,又沒留下子嗣。以後怎麼辦,只怕最後還是要求到侯爺面前來。十一姑奶奶也要早拿個主意才是。」
十一娘怔住。她沒有想到四奶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十一娘昨天仔細想了想。
不管什麼時代,實力說話。羅家只有幫十娘爭取到過繼的權利,那十娘把誰過繼到自己的名下,怎麼過繼,羅家的人說了算。如果羅家的人不能把這個權利爭取過來,那說什麼也是白搭。十娘的命運始終也只能由他人擺布。
錢明及時提醒大家,羅家要確定在這件事上的目的是什麼,而四奶奶明確地提出了怎樣解決這件事。
真是一個比一個聰明,一個比一個遇事冷靜,考慮周詳。
十一娘不由抬頭打量四奶奶。四奶奶卻眸帶笑意地望著她。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慕南枝十二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慕南枝十一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慕南枝十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慕南枝九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慕南枝八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慕南枝七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慕南枝六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慕南枝五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慕南枝四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慕南枝三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慕南枝二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慕南枝一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十三(完):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十二: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十一: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十: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九: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八: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七: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六: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9折
特價270元
貨到通知
庶女攻略五: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四: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三: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二: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庶女攻略一:電視劇《錦心似玉》原著小說
79折
特價237元
加入購物車
雀仙橋三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雀仙橋二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雀仙橋一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金陵春 卷十完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金陵春 卷九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金陵春 卷八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金陵春 卷七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金陵春 卷五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金陵春 卷四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金陵春 卷三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金陵春 卷二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金陵春 卷一
79折
特價205元
加入購物車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