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關於夢想與失望,選擇與無法選擇的
異鄉人「我們」的抵達之謎。
這是幾名菲律賓移工在台灣的故事。獨特、無以複製、不容簡化歸類,我們有幸貼近陪同,唯老老實實記錄下來。──顧玉玲
這一本「他者」之書,企圖忠實地呈現、記錄幾位菲律賓移工在台灣的故事。作者顧玉玲長期投身工人運動,蓄積了超過十五年對於勞工和移工生活的近身觀察、參與,所寫成的第一本文字記錄。
這本書的出現,為身為「我們」的讀者打開另一扇觀望的窗口,進一步看見那些其實與我們在同一空間進出、卻被忽略、並受到種種不平等對待的移工們,他們想要成為「我們」當中一份子的渴望、卻如何一再受挫的過程;作者也一再凸顯社會劃分「我們」和「他們」人為界線的種種不合理之處,讓「我們」有機會思索和反省,並試著邀請讀者進入「他們」,就有如照鏡子一般,可以在他者當中看見我們,看見自己。
此外,從書寫傳統的角度觀察,對照於本地作者總是急切地想突顯自我與群體不同的書寫主流,本書顯現出特別珍貴的特質,亦即是評論家唐諾指出的「書寫者自我的縮小」。自我變小,便能容受得下更多人更多故事和更周到的思維。
特殊的視角,再加上作者在書寫之前積累的豐厚材料和底蘊,以及節制不流於悲情控訴的說故事技巧,一個個移工的生活彷彿顯影般鮮活地躍於字裡行間,才造就出本書的獨特之處,並同時獲得第九屆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得主的殊榮。
異鄉人「我們」的抵達之謎。
這是幾名菲律賓移工在台灣的故事。獨特、無以複製、不容簡化歸類,我們有幸貼近陪同,唯老老實實記錄下來。──顧玉玲
這一本「他者」之書,企圖忠實地呈現、記錄幾位菲律賓移工在台灣的故事。作者顧玉玲長期投身工人運動,蓄積了超過十五年對於勞工和移工生活的近身觀察、參與,所寫成的第一本文字記錄。
這本書的出現,為身為「我們」的讀者打開另一扇觀望的窗口,進一步看見那些其實與我們在同一空間進出、卻被忽略、並受到種種不平等對待的移工們,他們想要成為「我們」當中一份子的渴望、卻如何一再受挫的過程;作者也一再凸顯社會劃分「我們」和「他們」人為界線的種種不合理之處,讓「我們」有機會思索和反省,並試著邀請讀者進入「他們」,就有如照鏡子一般,可以在他者當中看見我們,看見自己。
此外,從書寫傳統的角度觀察,對照於本地作者總是急切地想突顯自我與群體不同的書寫主流,本書顯現出特別珍貴的特質,亦即是評論家唐諾指出的「書寫者自我的縮小」。自我變小,便能容受得下更多人更多故事和更周到的思維。
特殊的視角,再加上作者在書寫之前積累的豐厚材料和底蘊,以及節制不流於悲情控訴的說故事技巧,一個個移工的生活彷彿顯影般鮮活地躍於字裡行間,才造就出本書的獨特之處,並同時獲得第九屆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得主的殊榮。
名人推薦
侯孝賢.唐諾.夏鑄九.鄭村棋.駱以軍.龔尤倩 誠摯推薦
玉玲所做的,是一種翻譯工程,把「我們」翻譯給「他們」知道,我認為,就是柏修斯所做的。在玉玲長期所處的環境和氣氛裡,做會飛會捕捉映像的柏修斯,我想是需要勇氣的。
---導演,侯孝賢
如果要為這本書找一個關鍵性的書寫之辭,我個人會說是「節制」。真實的東西有一種難以人工仿製的質感和力量,她要做的只是取捨和裁剪,以及節制自己的悲傷。
---文學評論家,唐諾
每一個就在你我身旁的異鄉客,都有各自的抵達之謎。顧玉玲重新測量、繪描了「我們」這個詞的國境線。
---作家,駱以軍
底層移動者的社會汙名,像是社會控制的便利貼。透過玉玲的筆一一劃開後,這才清晰看見:原來,移動是要憑藉著勇氣與冒險。移動,是為著尋找可能的幸福。
---社運工作者,龔尤倩
玉玲所做的,是一種翻譯工程,把「我們」翻譯給「他們」知道,我認為,就是柏修斯所做的。在玉玲長期所處的環境和氣氛裡,做會飛會捕捉映像的柏修斯,我想是需要勇氣的。
---導演,侯孝賢
如果要為這本書找一個關鍵性的書寫之辭,我個人會說是「節制」。真實的東西有一種難以人工仿製的質感和力量,她要做的只是取捨和裁剪,以及節制自己的悲傷。
---文學評論家,唐諾
每一個就在你我身旁的異鄉客,都有各自的抵達之謎。顧玉玲重新測量、繪描了「我們」這個詞的國境線。
---作家,駱以軍
底層移動者的社會汙名,像是社會控制的便利貼。透過玉玲的筆一一劃開後,這才清晰看見:原來,移動是要憑藉著勇氣與冒險。移動,是為著尋找可能的幸福。
---社運工作者,龔尤倩
編輯推薦
作者顧玉玲長期投身工人運動第一現場,蓄積了超過十八年對於勞工和移工生活的近身觀察,有鑑於一個個遭社會忽視與歧視的移工生活和困境,因此企圖忠實呈現、記錄幾位菲律賓移工在台灣「獨特、無以複製、不容簡化歸類」的故事。2007年初,她分別與部份主角進行訪談,全程錄音。過程中,陸續有人中途遣返、轉往他鄉,因此故事無以為繼。最後成章的故事主軸,不可避免地集中在幾個因婚姻、或逃跑得以長居台灣的人,見證他們在異地的力量與勇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