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分類:
    中文書文學文學總論/研究閱讀/賞析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黃錦樹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3/10/16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馬來西亞的月球暗面
從此留住
沒有國籍的人
不被國家承認的魂
回不去的家園
被背叛的祖國

革命如何顛覆家庭/感情  性慾如何顛覆革命
歷史如何顛覆真實     碎紙屑如何顛覆歷史

膠林深處,馬共出沒──南洋華人的政教禁忌
黃錦樹最新短篇小說集《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
在奇幻想像、魔幻傳奇境地
挑戰歷史不能說的、沒人敢寫的祕密
對共產黨的想像  全面翻轉


一個一身傷疤的謎樣男子
一位在森林深處等待共黨英雄歸來的孕婦
一群因新村計畫餓昏了頭、準備吃人肉的馬共男子
一位因為愛上大哥的女人為自保而供出黨的一切的叛徒
一位走出森林後在出版業大發利市的馬共零餘者
一個讓女生懷孕卻不願意負責的左翼婆羅洲青年
一名被馬來亞建國總理,也就是自己的好友關起來的策士
一群靠馬共經驗扮人偶四處表演的四兄弟
一篇從章魚口中吐出來的殘簡

集評論、小說、散文寫作於一身的黃錦樹,以鮮明的個人風格和馬華題材,開拓了獨具視域的馬華小說風貌。他的小說呈現了大馬政教環境、華人生存寓言和歷史傷痕,關注馬華文學生態、華人移民的處境和命運,無論題材和思考,其顛覆、戲謔和後設技法,和飽滿的歷史憂患,獨具個人強烈特色和風格。

黃錦樹最新短篇小說集《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收入11篇獨自成立又合為整體的小說,企圖呈現的都是馬共黨人及其親人的真實樣態──並非官方右翼歷史的虛偽,也不是馬共回憶錄所歌頌的英勇──那是一個個有血肉有情慾、正義激昂卻同時會計算利益的活生生個體。在某個歷史的瞬間裡,人咧嘴或哭或笑,連皺紋都凍結。生命的荒謬性。在那樣的片刻,時代的颶風掃過,政權的動盪使得生命的一次性變得如此殘酷,人是再也不能回頭了。那是作者念茲在茲對歷史的懷抱、對即將被湮沒的記憶之召喚。作者有如說書人,以歷史真實為背景,以小說寓言為主題,描繪/虛構了大馬社會極少碰觸的題材──馬共,即馬來亞共產黨,挑釁政教禁忌,引領讀者進入不甚熟悉卻又別具魅力的馬華/馬共視域。

《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圍繞著馬共,以個人的方式向這些歷史人物致意。小說中不同流亡、離散的歷史/人物,由此發生的悼亡、憤慨、無奈、悲涼等複雜情緒,形成抑鬱、嘲謔等不同形式的小說面目。

作者

黃錦樹

馬來西亞華裔,1967年生。1986年來台求學,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獲多種文學獎。著有小說集《夢與豬與黎明》、《烏暗暝》、《由島至島─刻背》、《土與火》,散文集《焚燒》,論文集《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等,並與友人合編《回到馬來亞:華馬小說七十年》等。1996年迄今任教於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

目錄

關於漏洞及其他(自序)

父親死亡那年
那年我回到馬來亞
馬來亞人民共和國備忘錄
森林裡的來信
尋找亡兄
當馬戲團從天而降
對不起您撥的號碼是空號請查明後再撥
悽慘的無言的嘴
還有海以及波的羅列
婆羅洲來的人
瓶中稿:詛咒殘篇

附錄一/倫理的歸返──黃錦樹和他的中文現代主義隊伍/劉淑貞
附錄二/馬來亞共產黨──歷史、文獻與文學/潘婉明

序/導讀

自序
關於漏洞及其他


1

這本小說集,最開始只有一篇附錄(即劉淑貞的〈倫理的歸返──黃錦樹和他的中文現代主義隊伍〉)和一篇待寫的自序。

不知怎的,突然想寫篇自序。可是沒有小說寫甚麼自序,那不是開玩笑嗎?

但如果真要寫也是可以的,因為自序也可以寫成小說。但我想寫的不是偽裝成小說的自序,而是真正的自序。那就有點麻煩了,那就得先有小說。

但我有好多年沒有小說了。

依稀有過若干失敗的小說計畫,寫了一段兩段,換個檔名,再寫個一段兩段,像廢墟浮木,搞到自己都糊塗了。其中有一篇叫〈那年我回到馬來亞〉好像還曾是個稍大一點的計畫(一本書)。也可說那是本書的前一個書名,它的前身。但收進小說集作為最後一篇的〈那年我回到馬來亞〉,卻是這篇序初稿寫完多日後方寫完的。一個全新的版本,回收若干舊的構思。這本小書原本只有九篇,多寫一篇湊個整數。

二○一一年十一月,大概因那位登陸成功且得了「人民文學獎」的小說家朋友的推薦,《人民文學》突然電郵來約稿,說次年五月將弄一個馬華文學專號。為了那個稿約我寫了篇〈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後來改了個版本易名為〈馬來亞人民共和國備忘錄〉),我也忘了給《人民文學》的是哪個版本,反正那個農曆年後就被退稿了,「通過了三審,但四審未過」、「主編變動,雜誌社的方向突然亂了陣腳」(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編輯電郵)。這篇小說當然沒甚麼大不了,被退稿也是預料中事。那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向我約的自選集《死在南方》被大刪,我就知道馬共是他們最不願觸及的禁忌之一,可能比民國還礙眼。但我想既然是《人民文學》邀的稿,不寫篇題目裡有人民的小說,就太不夠意思了。

退稿後轉投給《香港文學》,刊出後才發現竟給主編陶然寄錯了版本。但我其實更喜歡「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這篇名。之所以要改篇名,是因為從邏輯上推斷,南洋人民共和國比馬來亞人民共和國更沒有可能性。共產黨活動的國際主義理想,不得不遷就於地域,為了反殖,它更被限定於各個不同殖民行政區。從馬共和砂共的區分,就可以清楚的看出這一點。而且,它很難逃離華人民族主義的誘惑,猶如它之難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劃清界線。

我自己也不喜歡現在這種寫法,好像老狗玩不出甚麼新把戲。但如果要掌握這一想像藍圖的全景,這種寫法可能是最簡潔、經濟的。如果依通俗文學的路徑,也可寫成七大冊的《南洋人民共和國烽火錄》、《吸血鬼降臨南洋人民共和國》;或者依大河小說的思路,可寫成《南洋人民共和國》三部曲兩千頁,【革命紀】、【建國紀】、【亡國紀】。

但那又怎樣?不過是多砍一些樹而已。

共產黨活動深刻的影響了所有東南亞國家華人的命運。華人資本家一向被視為殖民帝國的同謀,是壓迫階級;而以勞工和墾殖民為主的底層華人,則被視為共產黨同路人。這讓華人極易成為戰後民族主義政治的代罪羔羊。一九四八年畢里斯計畫(Brigg’s Plan)下施行的新村政策,就是為了阻絕鄉下華人對馬共的後勤支援,讓他們陷於糧食匱乏。這計畫成功的讓馬共潰散至不足威脅。

但那鐵籬笆圍起來的新村、那對華人的集中管理,卻延續了數十年,即便在馬來(西)亞建國後,即使六○年代後紛紛拆除了鐵籬笆。種族生活空間的隔離已成事實。那天生有種族主義傾向的政府,顯然充分利用馬共存在的事實,長期的合理化它想做、也一直在做的缺德事。但馬共呢?馬來亞建國後它其實就失去為「大義」武裝戰鬥的理由了,他們被英國人和東姑擺了一道,被置入歷史的無意義的時間剩餘。他們的歷史任務結束了,可是他們無法單方面的結束那場戰役。他們不知道(或許知道但也沒辦法),馬來西亞政府其實需要他們。他們的沒有威脅的威脅讓政府獲利,內安法令和近五百個華人新村的存在,不就是最直接的證據嗎?
延長賽是尷尬的。

剩下的是他們的尊嚴之戰、歷史定位之戰。幾十年過去後,雖然對種族政治依然不滿,但華人普遍過上中產階級生活之後,就把活在森林裡的馬共給遺忘了。甚至那當年馬共最活躍、最多里巷傳聞的霹靂州,大馬建國後出現的幾個世代的優秀作家,彷彿都以忽視他們的存在為榮。然而如果少了這一塊,我們的歷史存在就很難不是平面的了。

而我的大馬朋友,其實多數都來自新村,好像一個個戳記戳在生命史裡。但我們其實不太會注意自己是怎麼被型塑的。

反正日子一樣過,何苦自尋煩惱?

2

距離上一本小說集的出版(二○○五),超過八年了。

相較於紛紛去寫長篇的同代人,我沒那個興趣,也沒那麼大的野心。況且,很多長篇(包括一些三部曲)我認為那題材如果寫成短篇,或許會更有價值些。相較於長篇,我比較喜歡書的概念,那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整體。

大概從二○一二年開始,我想不如就圍繞馬共,寫一本小說吧(雖然早年的小說也多有觸及)。但這念頭可能開始得更早。我隱約記得,有一年在大學部開了門選修課「文體練習」(還是「各體文習作」?),那時也想過嘗試用名家文體來寫馬共題材(如愛倫坡體、卡夫卡體、波赫士體、昆德拉體……),似乎過於偏向於遊戲,喚不起激情,也就無疾而終了。

反正我的正職是教書,近年教育部一群蠢人瘋評鑑,學校發瘋似的強迫我們常常去聽一些講題都非常低能的「教學智能」課。研究所也常遇到一些程度低到不可思議的學生(講到這,我就忍不住要高喊「教改萬歲!」),教到火大,甚麼都忘了。

二○一二年春天,在寫了那篇散文〈馬華文學無風帶〉前後,試寫了〈森林裡的來信〉──有一年,想寫一本假的馬共書信集,與其說是為了講故事,不如說是為了箇中的省略和漏洞。
也是自然的無疾而終。

原因之一或許在於,我嘗試擬仿的那些人的文字能力普遍不佳,不論擬仿得逼真與否,下場都一樣:必然是部失敗的小說。敗於失真,或敗於無趣,不寫也罷。現在的〈森林裡的來信〉原就想做成一篇漏洞百出的小說──像是個處處漏水的屋頂──也沒頭沒尾的。那是本書另一個考慮過的書名。

〈父親死亡那年〉也是。這篇也寫於同一個春天,清明節前後。擱了將近一年方投稿,老覺得有甚麼地方待補。

二○一二年七月因返馬開會,邀老友張錦忠順道北上泰南和平村。在那裡住了一晚,為的是親身接觸一下那些馬共,和他們聊聊。那些臉孔,有的早在紀錄片上看過。他們的故事,在書裡讀過。我當然也讀了好些馬共圈內人寫的小說,很清楚的知道他們的文學觀、歷史觀。也知道這些昔日的游擊隊員非常在意歷史評價,但如果依他們的期待去寫,小說也就完蛋了。

小說有它自己的邏輯,它自己的樂趣和領地,應該大大的超出他們的視野才是。

我準備用我自己的方式向他們致意。雖然我的致意方式也許讓人難以忍受。但或許因此也能讓某些獨特的讀者注意到馬共也說不定。去年十月我在日本「宣傳馬華文學」時遇到巴赫金專家、已退休的北岡誠司教授,一見面他就問我有沒有讀過Leon Comber的“On Lai Teck”,我確實吃了一驚。老先生是從我過去的小說順藤摸瓜摸索進馬共歷史的,那是離他的專業領域(敘事學)非常遙遠的一個地方。而台灣的專業(或自以為專業的)讀者一向只會抱怨我們沒在小說裡提供充分的訊息,讓他們難以理解。雖然我們一再呼籲莫忽略在地知識,而義大利記號學家艾柯(Umberto Eco)早在《悠遊小說林》(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提醒讀者,每部小說都可能預設了不同的百科全書,但傲慢的讀者還是置之不理。於是「南洋」這背景負擔終究成了一團迷霧,黯黑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讓你看不到自己的腳的大霧。對他們而言,我這些寫作,或許不過是純粹的文字遊戲而已。職是之故,向優秀的青年馬共研究者潘婉明商借一篇論文作為附錄,提供最基本的背景資訊。

原先的計畫是,如果從四月開始,每個月寫它一篇,寫個十一、二篇,最晚到二○一三年中旬,也該完工了。

但常常會連續好幾個月不能動彈,課業、研討會論文,那些有的、沒有的雜務。

這些年來都是這樣:常常一年、兩年、許多年就那樣過去了,令人心疲意怠。

這個寒假順利些,接連寫了幾篇。

但讓整個計畫提前告一個段落的,是我臨時想到的分鍋計畫。譬如煮肉,一鍋十分滿,不如兩鍋八分滿。我想那樣同時對兩個出版社都可以交代(但也下不為例了)。一旦決定分鍋,這一本就算寫完了。

剛好有幾篇小說同時寫了兩個版本,可以藉重複以顯現差異。另一本的書名,就暫定《馬來亞人民共和國備忘錄》吧,裡頭對應的鏡像文本是〈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一如這本《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裡頭收的是〈馬來亞人民共和國備忘錄〉。

時間呢,暫定於明年秋天出版。

但也難保沒有變數──包括書名。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

本書收小說十篇,包含一篇用「現代詩」體寫的〈當馬戲團從天而降〉。沒有人(有那個權限)規定小說該怎麼寫。這篇也算是我對金枝芒的長篇《饑餓》的一個回應吧。以這篇為界,前四後五。附錄論文兩篇,劉淑貞的〈倫理的歸返〉(感謝,為本書增加了不少篇幅)。及潘婉明的一篇馬共論文〈馬來亞共產黨〉(感恩)。

十月裡寫了〈尋找亡兄〉。它的可以拆卸的部份,〈火與霧〉也分去另一鍋了。

有些篇章寫得超乎預料的順利,第五、六、八、十的初稿,都是句子一個又一個自己跑出來的。去一趟雞寮找手稿沒找著、餵餵母雞,回撥來電話筒說「您撥的號碼是空號」,回來就寫了〈您撥的號碼是空號〉的初稿。其時剛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84259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