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餐廳
「妳不覺得一家好的咖啡館,要比心理諮商室要來得溫暖?」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當愛再難以吞嚥,我們低頭品嘗食物
《蛹之生》出版四十周年紀念,小野淬鍊人生論愛新作
今天,為自己沒有答案的情感找一則寓(預)言—
一個人搭捷運的時候、一個人等公車的時候,一個人逛書店、喝咖啡、拿手機拍蛋糕的時候,你可以隨時隨地翻開這本書的任一頁、120篇裡的任一篇。這時,你一定會想起他/她……
你會非常非常訝異—在這城市裡,每天,以「愛」為名出現的臉孔與姿態,竟是如此相似。
全台灣最撼動人心的一代作家-小野,洞澈人間情愛百態最新創作
一本都會的情感隱喻之書;給這個時代的愛慾備忘錄
7套愛情小說餐,120樣短篇食材,1000次城市描摹,10000種情感的回聲……
新生代療癒系插畫家Fanyu溫暖插畫,重新詮釋情感的滋味
「妳不覺得一家好的咖啡館,要比心理諮商室要來得溫暖?」
歡迎光臨,這間餐廳的名字,叫作「家」。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名作家—小野,這次真的 很.不.一.樣。
於四十年前三月出版《蛹之生》,小野寫大學生如何尋找自我、愛情,成為炙手可熱的作家。四十年過去,當年的青年已成了爺爺,卻對人生中最重要的「愛」,有了更深刻的體悟。今年三月,他顛覆了以往的自己,並說:「翻轉的不是作品風格,而是探索世界時的所持的態度。」
首度以飲食、味覺出發,書寫都市裡人與人的冷漠與熱情、親密與疏離。以120種滋味/菜餚為材料,隱喻上千種感情的樣貌,組成七個套餐級故事。
本書暖洋洋插畫,特邀當代美感捕捉大師Fanyu,以其清澈雙眼,詮釋小野「回首向來蕭瑟處」的情愛文字。時而彼此溫柔、時而各自固執,細緻搖晃後調出這本微妙特調。
奮力愛過後、大笑大哭後、一聲長嘆後,原諒這個世界吧!
敬那些我們終將付出的徒勞、迷惘、不堪,以及雲淡風輕……
目錄
狂愛:一個人的味覺時光
碗粿與四神湯
母親的鹹粥
家鄉(台南)小吃
雪蛤桂圓紅棗湯
金瓜米粉
麻油雞
上班族簡餐
Room Service客房服務
溏心蛋
冰箱裡的剩菜殘餚
愛的鐵路便當
荷蘭焦糖煎餅
洋蔥鯡魚
高級便當的秘密
素滷肉飯
手工巧克力和馬卡龍
鮟鱇魚肝
法國米其林名廚
麻油雞蛋麵線
三色蛋
柑仔蜜
炒米粉
香檳葡萄
素食懷石料理
微波美食燉牛肉馬鈴薯
甜點:一個人的午後
焗烤馬鈴薯盅
愛的原點:原味鬆餅
櫻花戚風蛋糕
楓糖法式土司
馬德琳小點
桃太郎飯糰
芒果冰沙和芒果奶酪
父子倆的紅豆湯
蛋糕上的草莓
寂寞是甜點
家餐廳:一個人好寂寞
兩道菜的秘密
誰是生日宴的女主人
難以下手的螃蟹
媽媽的咖哩飯
照燒雞腿的秘密
放棄減肥的女人
一人一半感情才不散
壞男人你幫我解決
辛辣的素食主義者
兩個人的咖喱火鍋
韓式泡菜拉麵
抱抱我好嗎
布列塔尼的回憶
愛上臉書打卡的女人
離開是為了更美好的旅程
寂寞的人虛張聲勢
人生的微酸甘甜
食不知味的男人
賺錢的機器
遺忘的早午餐
遺落在遠方城市的味道
為你實現你的承諾
反布爾喬亞的男人
料理的初衷
食物是心靈的港灣
都更:一個人的等待
誰還在乎一碗麵
口香糖的滋味
回鍋肉般的回憶
一罐沙嗲醬
巴東牛肉
華廈的歐陸早餐
筒仔米糕的滋味
戴面具的人生
豪門相親宴
起司的滋味
不是團圓的火鍋
豪門聖誕宴
等你回家的人
暗夜裡的甜味
老北京的醬肘子
過去有什麼值得留戀?
妻子的一切
不想離開
愛的麵疙瘩
當情人成了敵人
我們在,家鄉就在
飢渴:如果一個人感到無聊
臉書上的新生命
老友上菜
香料滲透進米粒的深度
你只是我的開胃菜
我們的愛情就像是一鍋燒焦的Paella
死纏爛打一整年
愛情不會是一道是非題
男人永遠可以找到更年輕的女人
那一年遇上遍體鱗傷的他
想起初相見,似地轉天旋
愛情就像一種脆弱的病菌
她有一股要「犯罪」的衝動
凝視著陌生的自己
男人在乎名利,女人只要愛情
我們想挖的比狗仔還深入
愛情總會有些不平衡
喜宴:一個人過的好日子
我可以離開這個家
第四次婚禮
革命情感
最通俗的反而最持久
難道你忘了我是個男人
尋找村上春樹的小確幸
提早來到的空巢期
離了婚還是大贏家
你是我安定的力量
對女人從來不說不的多情種子
沒人聽到他哭泣,在黑暗的戲院裡
青春才是重點
他都是被女人拋棄的
扶不起來的阿斗
小白花:一個人,就住在你附近
業績太差都快失業了
告別青春成了負心漢
放棄吉他,就像放棄你
一個人,就住在你附近
你怎麼那麼看不起自己
讓人忌妒的錫蘭奶茶、義大利麵和泰式鱸魚
女性復仇的陰謀
讓她知道誰才是小三
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
序/導讀
【作者序】
當愛無以為繼,食物是唯一的慰藉和答案/小野
我和一個很懂「吃」的朋友A相約吃頓晚餐,這是一家以義大利麵為主的西餐店,我點了圓麵,朋友A點了扁麵,並且提醒侍者不要放蒜末。我不喜歡起司的味道,但是願意嚐試看看能不能愛上起司。這便是我和朋友A在面對食物時最大的差異。
她清楚自己的喜好,我卻正在試著喚醒自己的味蕾。我發現自己喜歡咬起來心有點靱的細麵,朋友A則喜歡煮爛一點的麵條。朋友A開始分析義大利麵為什麼在台灣盛行的理由,我有許多關於食物的常識是從朋友A那兒來的,包括餐廳的空間設計。
由於這家餐廳的空間有點狹窄,和鄰座靠得很近彼此有點尶尬。鄰座坐了一位打扮入時的女人,她忽然把侍者喊來,大聲斥責今天的松阪豬肉處理得又硬又小塊,她簡直難以下嚥。她說切成這樣的大小的豬肉,使她不知該用一大口或兩小口來吃,因為豬肉太硬了,一口太大,兩口太小,要撕咬開又太硬。她說這豬肉比她自己煮的還差。又說她很忙,馬上得離開。
一直到那女人抱怨完,吃完,站起來匆匆離座,我都故意低頭沒有看她一眼。我無法判斷她的年齡和長像。通常我都很專心在聽,因為我正在寫一系列關於飲食和餐廳的故事。我的專心一如坐在生物實驗室進行某項實驗。我很需要一點點真實世界發生的小事情,那怕只是一句「有意思」的話,靈感往往便是在這樣的瞬間出現:她可能是個寂寞的女人,可能剛剛才發生件讓她非常不愉快的事,可能本來約好的朋友放她鴿子,她一肚子氣無處可發。
她說她很忙,通常就是很閒。她可能事業有成,但是情感正逢空窗期。她這樣大聲喧嘩也許只是想炫耀她很懂美食。我在這次的系列創作中有個核心思想,那就是「當愛無以為繼,食物是唯一的慰藉和答案。」寂寞煩躁的女人尋找松阪豬肉當成是慰藉,但是「難以下嚥」的狀態才是故事的答案。這系列故事便是試圖藉由食物來洞穿人性。
其實在作品中描寫如何烹調食物,對我而言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我是一個不太進廚房的人。我身邊有許多好朋友都是廚藝高手,像朋友J喜歡在假日利用烹調做為休閒活動,順便邀請好朋友到家中品嚐他最新的研究,並且列印當天菜單給朋友們。
像朋友W和K也是各有所長,一個能燒一桌辦桌的菜,一個精通咖哩飯,一心想開家咖啡加咖哩飯的小店。記得在一次出版社為我安排環島三天簽書之旅,朋友S向我報告三天行程時,先報告每天他精選的餐廳,他說這才是「重點」。他說他會把簽書行程排緊湊些,多留一些吃飯時間。
「能好好吃一頓飯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朋友S開始描述每一家餐廳,當時的我根本沒有興趣。這些事業有成又精通廚藝的男性朋友們的存在,對我最大的提醒和鼓舞是,也許我也有烹調食物的天份,只是對這件事漫不經心,我要追隨他們那種對食物的熱情。於是我開始認真面對食物。
我對食物的記憶充滿了不同的強烈情緒,包括小時候想「自我了斷」前,去吃遍萬華的所有小吃,在大考前每天晚上苦讀到深夜,去鐵道旁吃一盤熱騰騰油滋滋的牛肉河粉,或是去米粉攤叫碗米粉湯切一條充滿油脂味道的豬尾巴。或是媽媽老是給我帶紅燒鰻魚罐頭的便當,經過蒸了之後好難吃。
我記得的比較多的反而是吃食物時的情緒和心情,味覺和嗅覺的記憶反而模糊,也就是重視精神性超過物質本身,連味覺和嗅覺都忽略了。所以後來不管寫小說或散文,我很少花筆墨去描述食物。所以這次的創作系列對一個創作者而言,翻轉的不是作品風格,而是探索世界時的所持的態度。
試閱
家餐廳:一個人好寂寞
天才主廚高思雲在小學附近開了一家餐廳,餐廳的名字叫作「家」,希望是客人家中的第二個廚房,也可以是孤獨者寄托三餐的家。
她放棄名校心理科系的學位,憑自己的廚藝創業,與其用藥物或理論給病人做心理治療,不如用食物來撫慰更多寂寞的心靈。「家」不大,開放式的廚房,可以看到廚房裡工作的狀態,沿著廚房的吧台,是一個人的座位,沿著窗子則是四個人的座位,是小家庭用餐的區域。餐廳才開張幾個月,客源漸漸就穩定了……
媽媽的咖哩飯
「家」餐廳來了一對陌生的父子,父親看起來才三十出頭,兒子已經讀小三了,長得圓潤可愛,活潑好動。
才一進門,孩子就對思雲嚷著說:「老闆姐姐,我們要吃咖哩飯。我不要紅蘿蔔。我要加一個荷包蛋,荷包蛋要半熟。還有,我不要吃青菜。」咖哩飯送上來了,思雲加了一道清炒梨山高麗菜:「弟弟,這不是青菜,這是白菜喔。吃吃看。」父子兩像餓了很久似的,低頭專心搶吃,只聽見孩子叫著:「這咖哩飯和媽媽煮的味道一模一樣誒!給你按個讚!」思雲的咖哩飯是家庭主婦常見的配方。雞丁和洋蔥、紅蘿蔔、馬鈴薯、蘋果泥拌炒,再用日式咖哩塊熬煮,隔夜加熱再吃。這是思雲母親教給她的第一道菜。
一直沉默的父年輕親開口問說:「小姐,聽說你們中午可以幫忙送午餐給小朋友吃?」「對啊,弟弟在側門口等就好了。」思雲接受過很多家長委託做營養午餐,這是她選擇在學校附近開餐廳的主要原因。思雲本身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寂寞,所以她很想幫單親家庭或是忙碌的雙薪家庭的父母照顧孩子,她對這種孩子特別不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小良都會跑到側門來等思雲的午餐。小良不愛吃蔬菜,她便將各種蔬菜切成細絲和肉絲混在一起拌炒,想讓他多吃點蔬菜。
這天傍晚,小良一個人來:「老闆姐姐,爸爸說他今天要加班,叫我自己在這裡吃飯等他。」「好啦,你坐這裡先寫功課,老闆姐姐給你準備晚餐。今天想吃什麼?」「我好想吃一隻雞腿。」孩子突然哽咽起來:「我好想吃媽媽做的烤雞腿,我媽媽離家出走了,她會不會從此不回來了?」
照燒雞腿的秘密
小良一個人來到餐廳吃飯等爸爸下班,忽然想念起離家出走的媽媽的雞腿。
思雲煎了一道迷迭香雞腿給他。思雲的雞腿前夜就用迷迭香、黑胡椒、海鹽和蒜片醃過,拿出來煎得酥香,順便逼出了過多的油脂,再用烤箱烤過一遍,香噴噴卻不會油膩。不過,小良不太捧場,直率地批評說:「這個跟媽媽做得不一樣,媽媽烤的有甜甜的醬汁,還可以拌飯吃。」思雲猜測那應該是照燒口味:「你媽媽真的很會做菜,比老闆姐姐還厲害對不對?」「對啊,我媽媽每天都在家做飯做菜,還給我帶便當。但是她常常跟爸爸吵架,每次吵完架,就回南部阿嬤家。」「他們為什麼吵架啊?」「就是為了吃飯啊,每次吃飯,我們要是吃太少,或是挑食,媽媽就會發脾氣,有時候突然變得很兇。她會罵說,這麼會嫌,你們都不要吃!」
突然有個女人衝進了餐廳:「小良!你爸呢?為什麼讓你一個人在這裡?」當男人趕過來,一家三口點了晚餐後,女人開始挑剔送上來的所有食物:「小姐,你這咖哩飯只是用現成的咖哩塊誒,這樣也敢賣錢噢。哎呦,你怎麼給小孩吃這麼油的雞腿,又是煎又是烤的。我要回去了。你們現在天天有得吃,也不需要我了。」
女人暴烈的轉身就走,小良反應不過來還在傻傻的扒飯吃,思雲追了出去,婉轉地勸她說,「小良媽媽,其實,小良每天都想念你做的菜,剛剛那個雞腿他就不喜歡,你的照燒雞腿有什麼祕方呢?」女人被讚美後說:「要用清淡一點的醬油,像鰹魚醬油或柴魚醬油都好,我還會淋一點點蜂蜜提味。」
「你真的比我用心啊。小良媽媽,料理不能加上壓力和情緒,食物就會變得不好吃了。」思雲說。
辛辣的素食主義者
思雲的記憶力很好,總是能記得熟客的偏好與特質,這讓熟客特別喜歡回這個「家」餐廳吃飯。
在這些熟客裡,小米和小劉是一對互不相識的男女,但吃飯的習慣竟然一模一樣。他們都吃鍋邊素,都不吃肉,只偶爾吃點白肉魚,說他們吃得健康呢,卻又愛吃辣和各種香辛佐料。這一天,兩個人終於同時出現在吧台。「一份鮮蔬義大利麵,大辣。」異口同聲點菜,相視而笑,像對相識已久的璧人。小米瘦可見鎖骨,穿著優雅的罩衫、長裙,小劉斯文白淨,體格標準,像是騎單車的陽光男孩。思雲暗自想笑,真想湊合他們成為一對。
兩份鮮蔬義大利麵一起拌炒,端出來之後,兩人又笑了。這道菜可以放各種蔬菜拌炒,但他們倆個一樣是洋蔥加倍、蘑菇加倍,但是不要青椒、蘆筍和蕃茄,還要加上許多辣椒。「你也不吃青椒。」小米大方的先開口,小劉答腔:「對啊,青椒很噁心。還是蘑菇好吃,切得薄薄的,還先烤過,味道特別濃郁。」「我小時候看了一部小豬的電影就決定再也不要吃肉了。」「我不笨我有話要說,對不對?我超愛那部片子的。」
小米是出版社的編輯,她幾乎天天來,因為素食者外食不容易,所以她喜歡到這裡吃飯,和思雲像好朋友。她剛經歷情傷,戀上一個沙豬控制狂,曾對她動粗,最後痛苦分手。小劉是正在籌錢拍片的年輕導演,他對小米說:「我拍了部環保議題的片子,過兩天要在家咖啡館首映發表,要不要一起來?」
他們倆就像辛辣鮮蔬義大利麵,有著吃素者的善良和理念,亦仍有一點慾望的拉扯。思雲衷心期待,有個溫柔男人好好愛小米。
兩個人的咖喱火鍋
自從上次在家餐廳巧遇後,小米和小劉這兩個愛吃辣的素食主義者就經常出雙入對了。
兩個人都從事文創工作,愛看電影和戲劇表演、也愛看書,志趣相投,非常契合。這一夜,兩個人看完電影後,又一起到「家」報到,幾乎同時說:「有沒有咖哩蔬菜麵?」。思雲平日都有煮咖喱飯,用這咖哩醬汁作底,放入大量蔬菜和日式拉麵一起煮,微辣的香氣非常可口。思雲說:「你們一起來最好,我只要煮一次。給你們加點高湯汁和素料,天冷了,就當咖哩火鍋吃吧。」
小小砂鍋呈上滾燙的咖喱,金黃色澤令人胃口大開,連心都跟著暖和了起來。倆個人共吃一鍋,看起來格外甜蜜。小米最近看起來氣色好很多,吃的也多,臉色較為紅潤,還嚷著要加料:「我要加豆腐和素丸子。」小劉則是一貫的斯文,靜靜傾聽小米嬌羞淘氣的聲音:「我們剛剛去看電影,很好看喔。溫心港灣」
但才吃沒多久,小劉看到手機傳來的簡訊,滿臉笑意對著小米和思雲道歉,說朋友有急事,說完掉頭走,小米難免有些落寞。他這一走,思雲就忍不住問,「你們算是一對嗎?」小米反問:「怎樣才算一對?一起看電影、一起吃飯、一起參加活動,就算是情人嗎?」小米纖瘦的身材有時隱隱可以看出青色的血管,昭示着她的慾望和生命力。
「我會想有個男人緊緊抱住我和我做愛。我和前男友就算天天吵架,還是常常做愛,不管怎麼樣,對情人就是會有一種身體的渴望。」小米對著臉已經泛紅的思雲分析說:「我們混了幾個月了,連手都沒牽過,難道他不喜歡我嗎?不喜歡我,那又為什麼天天約我?」
韓式泡菜拉麵
兩個吃素的熟客小米和小劉,在家餐廳相識後經常出雙入對,思雲以為自己的店裡撮合了一對佳偶。
這天小劉一個人在打烊前來到「家」,問思雲說,有那種很辣很辣的韓國泡麵嗎。思雲說:「我煮個泡菜蔬菜拉麵給你好了。不收你錢。」「但還是要加辣,要大辣。」熾紅的拉麵熱騰騰地端上來,小劉吃著吃著,竟然涕淚縱橫起來,嚇得思雲手足無措,她可沒見過男人哭成這樣的。小劉對她泣訴著:「他把我當成牛郎?我幹嘛這麼賤,偏偏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
小劉一邊大口吃麵,一邊繼續說著:「我有一次在河濱公園騎車遇到他,第一眼我就愛上他了,後來我們常約在那個河濱公園運動。有天夜裡,他帶著悶燒鍋煮了很辣很辣的韓國泡麵給我吃,他說他在韓劇裡看到這種吃法,覺得很過癮。」思雲這時想,哎,他說的人一定不是小米。小劉說:「他就住在公園附近,我常常趁著他太太出差不在家,去他家裡。」趁太太不在?思雲心頭一驚,兩人對望。「沒錯,我是同志,我從沒跟別人說過,我爸媽還等著我結婚生子。可是我知道我愛的是男人,我騙不了自己。」難怪小米抱怨和小劉相識幾個月,連手都沒牽過。
「那天他打電話給我,我以為又可以見面了,結果他說,他太太懷孕了,為了不讓太太傷心,要我別再去找他了,就一通電話結束了這段愛情。」說完他又哭了:「我算小三嗎?我什麼都不是。」
思雲遞了一包面紙過去,輕描淡寫的說:「鼻涕擤出來就舒服多了,下次如果還想吃大辣的泡菜拉麵,來我這兒我煮給你吃。辣一辣,鼻涕流一流,人生就通暢了。」
抱抱我好嗎
思雲無意中知道小劉是同性戀,也很同情他慘遭情變。可是小劉和小米依舊經常一起來到家餐廳來吃飯,思雲看在眼裡非常擔心,多次私下提醒小劉要對小米坦白。沒想到小劉竟然回答說:「我也可以娶妻生子,他可以,我也可以。」
這一夜兩個人竟然是牽著手進來的。小米說:「今天我要吃牛排!」「那我要來份一份生魚片!」小劉說:「上次有人請我們去素食餐廳吃飯,饅魚飯、牛排、生魚片、滷肉飯什麼都有。」思雲過來點菜,沒好氣地說︰「你們點的,我這裡都沒有,我不喜歡那些裝模作樣的素料,要吃素就好好吃菜。」小米聽出思雲的口氣有點不爽,趕快就範說:「是,老闆。我們還是乖乖吃個蔬菜拌麵和蕃茄蔬菜高湯吧。」小劉知道思雲別有用心,他默默低著頭,不發一語。
菜上來了,兩人默默的吃著。思雲用大量的牛蕃茄熬煮出酸甜濃郁的湯頭,加上香芹、蘑菇、紅蘿蔔和馬鈴薯,份量飽足,清新爽口。小劉望著小米溫柔的喚着:「米米mimi我們倆這麼像,做一輩子的好朋友好嗎?我,愛的不是女人,請原諒我,我真的辦不到。」小米想起昨夜那一幕,相識半年,小劉終於牽了她的手,吻了她的額頭,她原以為這一切只是生澀害羞而已。
「抱抱我好嗎?」小米在錯愕中忽然說出了這個要求,小劉輕輕摟住小米,撫摸她的長髮,她的淚水默默地滑落說:「我很想抱抱你,想知道那是什麼感覺?你真的好溫柔,你和那些粗魯的大男人都不一樣。我們可以長長久久作好朋友,有一天當你想結婚了,可以考慮我,我陪你度過尷尬的人生。」
她眼中帶淚,明亮如星辰。
布列塔尼的回憶
思雲的家餐廳主要供應一些價格平實的家常菜,好讓鄰近小學的學生能有美味健康的餐點。但為了精進自己廚藝,思雲會不定期推出一些特殊菜色甚至於接受客人預約各種美食。
今晚來預約的客人是位穿著講究,一身名牌的貴婦,雖然難掩風霜但保養得宜風韻猶存。她事先問過思雲,是否去過法國學藝,她要回味布列塔尼的味道。布列塔尼位於北法,隔著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遙遙相望,祖先都是中世紀時從英國渡海而來的。這裡的漁民擁有大量豐富的魚鮮,和巴黎那種精緻美食相比,顯得粗獷自然,思雲對於來客的要求充滿了好奇。女人一個人來,卻預訂份量不少的菜色,有白酒淡菜、鹽之花牛排、布列塔尼燉菜和酒釀蘋果可麗餅,是頗有點難度的料理。
女人仔細要求桌上的擺設,一上菜就用各種角度拍照,感覺對食物本身的興趣索然,更像是只是要來拍照的攝影師。思雲為自己做的好菜大嘆可惜,好意提醒:「菜要趁熱吃。」於是女人勉強嚐了白酒淡菜,漁港直送的淡菜用白酒蒸過,加上蔬菜拌炒,鹹淡適中,帶著鮮美的海水味。「這味道和我在布列塔尼吃的很接近。你去過那裡嗎?」「我和母親在法國住過一陣子,媽媽偶爾會帶我去布列塔尼。」
女人淺嚐一口鹽之花牛排說:「因為這種鹽漂浮在鹽田滷水之上,不容易採收,都靠當地年輕的女孩細心撈起來賣些錢,貼補家用外,也當做日後的嫁妝。」思雲一旁解釋著:「鹽之花其實和花沒什麼關係,這鹽有種紫羅蘭的淡淡清香。」
女人安靜的嚐了一口,淡淡的香味,正像女人珍藏很久,逐漸遺忘的青春。那北法的時光,遠洋的記憶。
愛上臉書打卡的女人
思雲對那一晚預約許多布列塔尼菜色,卻忙著拍照無心品嚐的女人感到好奇,沒想到才隔日下午,謎題底便揭曉了。
家餐廳附近有家國際精品名牌店,店員們常來她這兒吃飯,她們休息的時間很短,總是跟思雲先電話聯絡,人一到菜就上桌,方便他們倉促間也能好好吃頓飯。其中曉萱和思雲很談得來,今天她一上門就抗議:「不公平,思雲,你都給我們吃那種普通的料理,你看你煮的什麼好菜,我們都沒份。」思雲看著曉萱秀出臉書上的,竟是昨晚的布列塔尼菜色:「你怎麼會有這張照片?」「我們公司總部的副總,她最愛在臉書上貼這種假掰又愛現的照片了。可惡,我也要吃。」正好昨晚思雲燉了一大鍋布列塔尼燉菜,女人其實只嚐了一小碗:「好啦好啦,白酒淡菜和燉菜倒是還有。」
曉萱和同事開心吃起布列塔尼風味菜,聊著昨天那神秘的女子:「就跟你說她假掰咩。最愛吹噓歐洲怎樣,美國怎樣,滿口英文。成天寫紅酒怎樣和高級餐廳怎樣。」「她故意把照片貼在臉書上,要向以前那個李經理炫耀,這個小三哪,實在有夠囂張。」「我們這個副總夠強勢,都快五十歲了,搶男人一點不也輸給年輕女生,把情敵逐出公司,還故意貼和那個男人吃飯、出遊的照片給對方看。心機有夠重。」
女孩們邊罵邊大啖女人預約的美食,思雲忍不住借了曉萱手機上的臉書來看,臉書上寫著中英文對照的文字:「久違了,布列塔尼,我們最美好的回憶,懷念那大海般的洶湧和撞擊。」貼文上標註著另外一位同行的友人。
「真的是故意的。」思雲心裡想,原來自己也成了幫凶。
離開是為了更美好的旅程
曉萱興奮地打電話給思雲,說週五晚上要招待許久不見的前主管,請思雲搭配特別一點的菜單,顯然曉萱很在乎這樣一次聚餐。
晚上和曉萱一起來的是年紀比她略長,三十出頭的女子,白淨的臉蛋只上了點蜜粉和唇蜜,顯得清新可人。曉萱膩着她直嚷嚷:「你好可惡,都不跟我聯絡,也不上臉書,結婚也不跟我說一聲。」那女子甜美地笑着回應:「所以,今天讓你請客啊。」曉萱向思雲介紹說:「這是我以前的主管,她叫李寧。就是被那個老女人趕走的女主角啦。」李寧燦燦的笑開懷,看來一點也不介意。
今晚的重頭戲是紅酒燉雞,思雲選擇成熟耐煮的公雞肉,倒入整瓶上等勃根地紅酒和香料醃製一整夜。取出後,用平底鍋煎到金黃酥脆,再將珍珠洋蔥、香芹、蘑菇和義式火腿拌炒,最後全部倒入燉鍋中再用細火慢慢燉,公雞口感結實,軟而不爛,紅酒湯汁還可以當做法國麵包沾醬,吃完之後會有些微醺,李寧說:「酒味好濃,我怕我的貝比會醉誒。」「什麼,你有貝比了,天啊,姐姐,你進度未免太快了點啦?」
微醉後的李寧說出她被迫離開的真相。當初她和離婚又有小孩的老總私底下交往了三年,老總無意再婚,卻又瞞著她和副總交往。副總很強勢,當李寧是小三,將她降級逼她離職。李寧離開精品公司後,決定回到中文本行,去書店上班。她摸摸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難掩幸福的說:「其實我真的很感謝她,如果不是她逼我割捨,我不會找回原來的自己。我在書店認識了我先生,結婚、懷孕。這才相信,當初的離開,是為了開啓另一段更美好的旅程。」
寂寞的人虛張聲勢
一天夜裡,曉萱的副總又打電話來家餐廳預約,她請思雲再做兩份法國菜。
像她這種客人很難以取悅,她通常只求珍奇,並非真正享受美食。隔幾天,她真的帶著故事中的男主角出現了。女人身材瘦高,近一米七,穿著香奈兒最新的白色外套與長裙,看來雍容華貴。這種女人是後天美女,上了年紀不忘微型美容,天天上健身房鍛練身材線條,努力維持青春。男主角五十出頭,有股商務人士的派頭和氣息。思雲看出這男人與從未養育自己成長的親生父親很像,溫柔多情但優柔寡斷。
思雲送上「牛肝菌馬鈴薯片佐鴨胸」,將宜蘭的上等鴨胸肉切成薄片,煎至金黃色,用逼出來的油脂燉煮炒洋蔥和馬鈴薯片,最後拌炒法國真空進口的波爾多牛肝菌,將薯片、鴨胸一層一層疊起來,再灑上牛肝菌與醬汁。女人見到擺盤不夠花俏,竟露出了責難的眼神,匆忙拍了張照片。但男人吃後卻十分驚艷說:「在臺灣很多餐廳都作牛肝菌燉飯。你卻敢用牛肝菌煎牛排!」「我用宜蘭的壓胸肉和南部一種特殊的鵝油拌炒,在地食材才是美味的關鍵。」思雲解釋著。
「沒錯,臺灣的食材不輸給任何國家。」男人對思雲充滿興趣,倒把女人冷落一旁。思雲問要不要幫他們拍照。「好啊。」女人起身往男人座位移動,男人制止她:「你別成天上臉書打卡,而且故意標註我,別以為我不知道。」女人尖銳的回應:「我看你是怕李寧看到那些照片吧?你心裡還想著她吧?」
思雲想起這個女人臉書上一張張精心設計的照片,對照李寧素樸而幸福的模樣,很同情眼前這女人。她因為寂寞才如此虛張聲勢吧。
天才主廚高思雲在小學附近開了一家餐廳,餐廳的名字叫作「家」,希望是客人家中的第二個廚房,也可以是孤獨者寄托三餐的家。
她放棄名校心理科系的學位,憑自己的廚藝創業,與其用藥物或理論給病人做心理治療,不如用食物來撫慰更多寂寞的心靈。「家」不大,開放式的廚房,可以看到廚房裡工作的狀態,沿著廚房的吧台,是一個人的座位,沿著窗子則是四個人的座位,是小家庭用餐的區域。餐廳才開張幾個月,客源漸漸就穩定了……
媽媽的咖哩飯
「家」餐廳來了一對陌生的父子,父親看起來才三十出頭,兒子已經讀小三了,長得圓潤可愛,活潑好動。
才一進門,孩子就對思雲嚷著說:「老闆姐姐,我們要吃咖哩飯。我不要紅蘿蔔。我要加一個荷包蛋,荷包蛋要半熟。還有,我不要吃青菜。」咖哩飯送上來了,思雲加了一道清炒梨山高麗菜:「弟弟,這不是青菜,這是白菜喔。吃吃看。」父子兩像餓了很久似的,低頭專心搶吃,只聽見孩子叫著:「這咖哩飯和媽媽煮的味道一模一樣誒!給你按個讚!」思雲的咖哩飯是家庭主婦常見的配方。雞丁和洋蔥、紅蘿蔔、馬鈴薯、蘋果泥拌炒,再用日式咖哩塊熬煮,隔夜加熱再吃。這是思雲母親教給她的第一道菜。
一直沉默的父年輕親開口問說:「小姐,聽說你們中午可以幫忙送午餐給小朋友吃?」「對啊,弟弟在側門口等就好了。」思雲接受過很多家長委託做營養午餐,這是她選擇在學校附近開餐廳的主要原因。思雲本身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寂寞,所以她很想幫單親家庭或是忙碌的雙薪家庭的父母照顧孩子,她對這種孩子特別不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小良都會跑到側門來等思雲的午餐。小良不愛吃蔬菜,她便將各種蔬菜切成細絲和肉絲混在一起拌炒,想讓他多吃點蔬菜。
這天傍晚,小良一個人來:「老闆姐姐,爸爸說他今天要加班,叫我自己在這裡吃飯等他。」「好啦,你坐這裡先寫功課,老闆姐姐給你準備晚餐。今天想吃什麼?」「我好想吃一隻雞腿。」孩子突然哽咽起來:「我好想吃媽媽做的烤雞腿,我媽媽離家出走了,她會不會從此不回來了?」
照燒雞腿的秘密
小良一個人來到餐廳吃飯等爸爸下班,忽然想念起離家出走的媽媽的雞腿。
思雲煎了一道迷迭香雞腿給他。思雲的雞腿前夜就用迷迭香、黑胡椒、海鹽和蒜片醃過,拿出來煎得酥香,順便逼出了過多的油脂,再用烤箱烤過一遍,香噴噴卻不會油膩。不過,小良不太捧場,直率地批評說:「這個跟媽媽做得不一樣,媽媽烤的有甜甜的醬汁,還可以拌飯吃。」思雲猜測那應該是照燒口味:「你媽媽真的很會做菜,比老闆姐姐還厲害對不對?」「對啊,我媽媽每天都在家做飯做菜,還給我帶便當。但是她常常跟爸爸吵架,每次吵完架,就回南部阿嬤家。」「他們為什麼吵架啊?」「就是為了吃飯啊,每次吃飯,我們要是吃太少,或是挑食,媽媽就會發脾氣,有時候突然變得很兇。她會罵說,這麼會嫌,你們都不要吃!」
突然有個女人衝進了餐廳:「小良!你爸呢?為什麼讓你一個人在這裡?」當男人趕過來,一家三口點了晚餐後,女人開始挑剔送上來的所有食物:「小姐,你這咖哩飯只是用現成的咖哩塊誒,這樣也敢賣錢噢。哎呦,你怎麼給小孩吃這麼油的雞腿,又是煎又是烤的。我要回去了。你們現在天天有得吃,也不需要我了。」
女人暴烈的轉身就走,小良反應不過來還在傻傻的扒飯吃,思雲追了出去,婉轉地勸她說,「小良媽媽,其實,小良每天都想念你做的菜,剛剛那個雞腿他就不喜歡,你的照燒雞腿有什麼祕方呢?」女人被讚美後說:「要用清淡一點的醬油,像鰹魚醬油或柴魚醬油都好,我還會淋一點點蜂蜜提味。」
「你真的比我用心啊。小良媽媽,料理不能加上壓力和情緒,食物就會變得不好吃了。」思雲說。
辛辣的素食主義者
思雲的記憶力很好,總是能記得熟客的偏好與特質,這讓熟客特別喜歡回這個「家」餐廳吃飯。
在這些熟客裡,小米和小劉是一對互不相識的男女,但吃飯的習慣竟然一模一樣。他們都吃鍋邊素,都不吃肉,只偶爾吃點白肉魚,說他們吃得健康呢,卻又愛吃辣和各種香辛佐料。這一天,兩個人終於同時出現在吧台。「一份鮮蔬義大利麵,大辣。」異口同聲點菜,相視而笑,像對相識已久的璧人。小米瘦可見鎖骨,穿著優雅的罩衫、長裙,小劉斯文白淨,體格標準,像是騎單車的陽光男孩。思雲暗自想笑,真想湊合他們成為一對。
兩份鮮蔬義大利麵一起拌炒,端出來之後,兩人又笑了。這道菜可以放各種蔬菜拌炒,但他們倆個一樣是洋蔥加倍、蘑菇加倍,但是不要青椒、蘆筍和蕃茄,還要加上許多辣椒。「你也不吃青椒。」小米大方的先開口,小劉答腔:「對啊,青椒很噁心。還是蘑菇好吃,切得薄薄的,還先烤過,味道特別濃郁。」「我小時候看了一部小豬的電影就決定再也不要吃肉了。」「我不笨我有話要說,對不對?我超愛那部片子的。」
小米是出版社的編輯,她幾乎天天來,因為素食者外食不容易,所以她喜歡到這裡吃飯,和思雲像好朋友。她剛經歷情傷,戀上一個沙豬控制狂,曾對她動粗,最後痛苦分手。小劉是正在籌錢拍片的年輕導演,他對小米說:「我拍了部環保議題的片子,過兩天要在家咖啡館首映發表,要不要一起來?」
他們倆就像辛辣鮮蔬義大利麵,有著吃素者的善良和理念,亦仍有一點慾望的拉扯。思雲衷心期待,有個溫柔男人好好愛小米。
兩個人的咖喱火鍋
自從上次在家餐廳巧遇後,小米和小劉這兩個愛吃辣的素食主義者就經常出雙入對了。
兩個人都從事文創工作,愛看電影和戲劇表演、也愛看書,志趣相投,非常契合。這一夜,兩個人看完電影後,又一起到「家」報到,幾乎同時說:「有沒有咖哩蔬菜麵?」。思雲平日都有煮咖喱飯,用這咖哩醬汁作底,放入大量蔬菜和日式拉麵一起煮,微辣的香氣非常可口。思雲說:「你們一起來最好,我只要煮一次。給你們加點高湯汁和素料,天冷了,就當咖哩火鍋吃吧。」
小小砂鍋呈上滾燙的咖喱,金黃色澤令人胃口大開,連心都跟著暖和了起來。倆個人共吃一鍋,看起來格外甜蜜。小米最近看起來氣色好很多,吃的也多,臉色較為紅潤,還嚷著要加料:「我要加豆腐和素丸子。」小劉則是一貫的斯文,靜靜傾聽小米嬌羞淘氣的聲音:「我們剛剛去看電影,很好看喔。溫心港灣」
但才吃沒多久,小劉看到手機傳來的簡訊,滿臉笑意對著小米和思雲道歉,說朋友有急事,說完掉頭走,小米難免有些落寞。他這一走,思雲就忍不住問,「你們算是一對嗎?」小米反問:「怎樣才算一對?一起看電影、一起吃飯、一起參加活動,就算是情人嗎?」小米纖瘦的身材有時隱隱可以看出青色的血管,昭示着她的慾望和生命力。
「我會想有個男人緊緊抱住我和我做愛。我和前男友就算天天吵架,還是常常做愛,不管怎麼樣,對情人就是會有一種身體的渴望。」小米對著臉已經泛紅的思雲分析說:「我們混了幾個月了,連手都沒牽過,難道他不喜歡我嗎?不喜歡我,那又為什麼天天約我?」
韓式泡菜拉麵
兩個吃素的熟客小米和小劉,在家餐廳相識後經常出雙入對,思雲以為自己的店裡撮合了一對佳偶。
這天小劉一個人在打烊前來到「家」,問思雲說,有那種很辣很辣的韓國泡麵嗎。思雲說:「我煮個泡菜蔬菜拉麵給你好了。不收你錢。」「但還是要加辣,要大辣。」熾紅的拉麵熱騰騰地端上來,小劉吃著吃著,竟然涕淚縱橫起來,嚇得思雲手足無措,她可沒見過男人哭成這樣的。小劉對她泣訴著:「他把我當成牛郎?我幹嘛這麼賤,偏偏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
小劉一邊大口吃麵,一邊繼續說著:「我有一次在河濱公園騎車遇到他,第一眼我就愛上他了,後來我們常約在那個河濱公園運動。有天夜裡,他帶著悶燒鍋煮了很辣很辣的韓國泡麵給我吃,他說他在韓劇裡看到這種吃法,覺得很過癮。」思雲這時想,哎,他說的人一定不是小米。小劉說:「他就住在公園附近,我常常趁著他太太出差不在家,去他家裡。」趁太太不在?思雲心頭一驚,兩人對望。「沒錯,我是同志,我從沒跟別人說過,我爸媽還等著我結婚生子。可是我知道我愛的是男人,我騙不了自己。」難怪小米抱怨和小劉相識幾個月,連手都沒牽過。
「那天他打電話給我,我以為又可以見面了,結果他說,他太太懷孕了,為了不讓太太傷心,要我別再去找他了,就一通電話結束了這段愛情。」說完他又哭了:「我算小三嗎?我什麼都不是。」
思雲遞了一包面紙過去,輕描淡寫的說:「鼻涕擤出來就舒服多了,下次如果還想吃大辣的泡菜拉麵,來我這兒我煮給你吃。辣一辣,鼻涕流一流,人生就通暢了。」
抱抱我好嗎
思雲無意中知道小劉是同性戀,也很同情他慘遭情變。可是小劉和小米依舊經常一起來到家餐廳來吃飯,思雲看在眼裡非常擔心,多次私下提醒小劉要對小米坦白。沒想到小劉竟然回答說:「我也可以娶妻生子,他可以,我也可以。」
這一夜兩個人竟然是牽著手進來的。小米說:「今天我要吃牛排!」「那我要來份一份生魚片!」小劉說:「上次有人請我們去素食餐廳吃飯,饅魚飯、牛排、生魚片、滷肉飯什麼都有。」思雲過來點菜,沒好氣地說︰「你們點的,我這裡都沒有,我不喜歡那些裝模作樣的素料,要吃素就好好吃菜。」小米聽出思雲的口氣有點不爽,趕快就範說:「是,老闆。我們還是乖乖吃個蔬菜拌麵和蕃茄蔬菜高湯吧。」小劉知道思雲別有用心,他默默低著頭,不發一語。
菜上來了,兩人默默的吃著。思雲用大量的牛蕃茄熬煮出酸甜濃郁的湯頭,加上香芹、蘑菇、紅蘿蔔和馬鈴薯,份量飽足,清新爽口。小劉望著小米溫柔的喚着:「米米mimi我們倆這麼像,做一輩子的好朋友好嗎?我,愛的不是女人,請原諒我,我真的辦不到。」小米想起昨夜那一幕,相識半年,小劉終於牽了她的手,吻了她的額頭,她原以為這一切只是生澀害羞而已。
「抱抱我好嗎?」小米在錯愕中忽然說出了這個要求,小劉輕輕摟住小米,撫摸她的長髮,她的淚水默默地滑落說:「我很想抱抱你,想知道那是什麼感覺?你真的好溫柔,你和那些粗魯的大男人都不一樣。我們可以長長久久作好朋友,有一天當你想結婚了,可以考慮我,我陪你度過尷尬的人生。」
她眼中帶淚,明亮如星辰。
布列塔尼的回憶
思雲的家餐廳主要供應一些價格平實的家常菜,好讓鄰近小學的學生能有美味健康的餐點。但為了精進自己廚藝,思雲會不定期推出一些特殊菜色甚至於接受客人預約各種美食。
今晚來預約的客人是位穿著講究,一身名牌的貴婦,雖然難掩風霜但保養得宜風韻猶存。她事先問過思雲,是否去過法國學藝,她要回味布列塔尼的味道。布列塔尼位於北法,隔著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遙遙相望,祖先都是中世紀時從英國渡海而來的。這裡的漁民擁有大量豐富的魚鮮,和巴黎那種精緻美食相比,顯得粗獷自然,思雲對於來客的要求充滿了好奇。女人一個人來,卻預訂份量不少的菜色,有白酒淡菜、鹽之花牛排、布列塔尼燉菜和酒釀蘋果可麗餅,是頗有點難度的料理。
女人仔細要求桌上的擺設,一上菜就用各種角度拍照,感覺對食物本身的興趣索然,更像是只是要來拍照的攝影師。思雲為自己做的好菜大嘆可惜,好意提醒:「菜要趁熱吃。」於是女人勉強嚐了白酒淡菜,漁港直送的淡菜用白酒蒸過,加上蔬菜拌炒,鹹淡適中,帶著鮮美的海水味。「這味道和我在布列塔尼吃的很接近。你去過那裡嗎?」「我和母親在法國住過一陣子,媽媽偶爾會帶我去布列塔尼。」
女人淺嚐一口鹽之花牛排說:「因為這種鹽漂浮在鹽田滷水之上,不容易採收,都靠當地年輕的女孩細心撈起來賣些錢,貼補家用外,也當做日後的嫁妝。」思雲一旁解釋著:「鹽之花其實和花沒什麼關係,這鹽有種紫羅蘭的淡淡清香。」
女人安靜的嚐了一口,淡淡的香味,正像女人珍藏很久,逐漸遺忘的青春。那北法的時光,遠洋的記憶。
愛上臉書打卡的女人
思雲對那一晚預約許多布列塔尼菜色,卻忙著拍照無心品嚐的女人感到好奇,沒想到才隔日下午,謎題底便揭曉了。
家餐廳附近有家國際精品名牌店,店員們常來她這兒吃飯,她們休息的時間很短,總是跟思雲先電話聯絡,人一到菜就上桌,方便他們倉促間也能好好吃頓飯。其中曉萱和思雲很談得來,今天她一上門就抗議:「不公平,思雲,你都給我們吃那種普通的料理,你看你煮的什麼好菜,我們都沒份。」思雲看著曉萱秀出臉書上的,竟是昨晚的布列塔尼菜色:「你怎麼會有這張照片?」「我們公司總部的副總,她最愛在臉書上貼這種假掰又愛現的照片了。可惡,我也要吃。」正好昨晚思雲燉了一大鍋布列塔尼燉菜,女人其實只嚐了一小碗:「好啦好啦,白酒淡菜和燉菜倒是還有。」
曉萱和同事開心吃起布列塔尼風味菜,聊著昨天那神秘的女子:「就跟你說她假掰咩。最愛吹噓歐洲怎樣,美國怎樣,滿口英文。成天寫紅酒怎樣和高級餐廳怎樣。」「她故意把照片貼在臉書上,要向以前那個李經理炫耀,這個小三哪,實在有夠囂張。」「我們這個副總夠強勢,都快五十歲了,搶男人一點不也輸給年輕女生,把情敵逐出公司,還故意貼和那個男人吃飯、出遊的照片給對方看。心機有夠重。」
女孩們邊罵邊大啖女人預約的美食,思雲忍不住借了曉萱手機上的臉書來看,臉書上寫著中英文對照的文字:「久違了,布列塔尼,我們最美好的回憶,懷念那大海般的洶湧和撞擊。」貼文上標註著另外一位同行的友人。
「真的是故意的。」思雲心裡想,原來自己也成了幫凶。
離開是為了更美好的旅程
曉萱興奮地打電話給思雲,說週五晚上要招待許久不見的前主管,請思雲搭配特別一點的菜單,顯然曉萱很在乎這樣一次聚餐。
晚上和曉萱一起來的是年紀比她略長,三十出頭的女子,白淨的臉蛋只上了點蜜粉和唇蜜,顯得清新可人。曉萱膩着她直嚷嚷:「你好可惡,都不跟我聯絡,也不上臉書,結婚也不跟我說一聲。」那女子甜美地笑着回應:「所以,今天讓你請客啊。」曉萱向思雲介紹說:「這是我以前的主管,她叫李寧。就是被那個老女人趕走的女主角啦。」李寧燦燦的笑開懷,看來一點也不介意。
今晚的重頭戲是紅酒燉雞,思雲選擇成熟耐煮的公雞肉,倒入整瓶上等勃根地紅酒和香料醃製一整夜。取出後,用平底鍋煎到金黃酥脆,再將珍珠洋蔥、香芹、蘑菇和義式火腿拌炒,最後全部倒入燉鍋中再用細火慢慢燉,公雞口感結實,軟而不爛,紅酒湯汁還可以當做法國麵包沾醬,吃完之後會有些微醺,李寧說:「酒味好濃,我怕我的貝比會醉誒。」「什麼,你有貝比了,天啊,姐姐,你進度未免太快了點啦?」
微醉後的李寧說出她被迫離開的真相。當初她和離婚又有小孩的老總私底下交往了三年,老總無意再婚,卻又瞞著她和副總交往。副總很強勢,當李寧是小三,將她降級逼她離職。李寧離開精品公司後,決定回到中文本行,去書店上班。她摸摸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難掩幸福的說:「其實我真的很感謝她,如果不是她逼我割捨,我不會找回原來的自己。我在書店認識了我先生,結婚、懷孕。這才相信,當初的離開,是為了開啓另一段更美好的旅程。」
寂寞的人虛張聲勢
一天夜裡,曉萱的副總又打電話來家餐廳預約,她請思雲再做兩份法國菜。
像她這種客人很難以取悅,她通常只求珍奇,並非真正享受美食。隔幾天,她真的帶著故事中的男主角出現了。女人身材瘦高,近一米七,穿著香奈兒最新的白色外套與長裙,看來雍容華貴。這種女人是後天美女,上了年紀不忘微型美容,天天上健身房鍛練身材線條,努力維持青春。男主角五十出頭,有股商務人士的派頭和氣息。思雲看出這男人與從未養育自己成長的親生父親很像,溫柔多情但優柔寡斷。
思雲送上「牛肝菌馬鈴薯片佐鴨胸」,將宜蘭的上等鴨胸肉切成薄片,煎至金黃色,用逼出來的油脂燉煮炒洋蔥和馬鈴薯片,最後拌炒法國真空進口的波爾多牛肝菌,將薯片、鴨胸一層一層疊起來,再灑上牛肝菌與醬汁。女人見到擺盤不夠花俏,竟露出了責難的眼神,匆忙拍了張照片。但男人吃後卻十分驚艷說:「在臺灣很多餐廳都作牛肝菌燉飯。你卻敢用牛肝菌煎牛排!」「我用宜蘭的壓胸肉和南部一種特殊的鵝油拌炒,在地食材才是美味的關鍵。」思雲解釋著。
「沒錯,臺灣的食材不輸給任何國家。」男人對思雲充滿興趣,倒把女人冷落一旁。思雲問要不要幫他們拍照。「好啊。」女人起身往男人座位移動,男人制止她:「你別成天上臉書打卡,而且故意標註我,別以為我不知道。」女人尖銳的回應:「我看你是怕李寧看到那些照片吧?你心裡還想著她吧?」
思雲想起這個女人臉書上一張張精心設計的照片,對照李寧素樸而幸福的模樣,很同情眼前這女人。她因為寂寞才如此虛張聲勢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走路‧回家【隨書贈:手繪台灣國家級綠道書衣地圖】:小野寫給山海的生命之歌
9折
特價324元
加入購物車
編劇魂:說故事是本能,寫劇本沒有教條,用文學素養和科學思維孕育你的傑作
79折
特價284元
加入購物車
不管輸贏都愛你:小野與四個孫子的生活陪伴日記
9折
特價342元
加入購物車
一直撒野:你所反抗的,正是你所眷戀的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命運咖啡館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人生,不能什麼都要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家餐廳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在每一個可以改變歷史的時刻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誰幫我們撐住天空
9折
特價261元
加入購物車
別吵,我正在愛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生煙井
9折
特價225元
加入購物車
魔神摸頭
79折
特價205元
加入購物車
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小野的人生思考
9折
特價261元
加入購物車
封殺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試管蜘蛛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翻滾吧,台灣電影
9折
特價324元
加入購物車
誰來陪我放熱氣球:小野精選集
9折
特價225元
加入購物車
面對:小金剛世代與野草莓世代的深情對話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蛹之生(精裝典藏版)
9折
特價450元
停售
蛹之生(平裝版)
9折
特價225元
加入購物車
家住渴望村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這家怪可愛
9折
特價180元
加入購物車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