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大唐李白:將進酒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4個人喜歡
  • 9 378
    42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從《少年遊》到《鳳凰臺》到這本《將進酒》

以小說寫作為職的張大春,為何暫時放下現代小說

投注大量創作時間浸泡在唐朝歷史詩文中

當他選擇說書體,選擇尋訪唐詩興盛的起源

選擇梳理文人、科舉選才與時代權力的關係時

他只是以肉身時間向養育他的無形文化血脈深深致敬

 

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將進酒〉

 

李白要世人聽什麼呢?

一心嚮往入朝的他,終於要遭遇通曉六國語言、豪情四海的安祿山                                                                       同樣來自塞外,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際遇

然而,時代錯過前者,對後者無盡寵愛……

 

張大春從歷史材料中打開李白生命中最糾結的這一段

將進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的仕途不順,原來,是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

關於李白的傳說,終於傳到前宰相孫女許宛耳裡──有人說他是個行商,車馬籠篋之中滿是無數契券。有人說他是個道者,隨身行囊所攜,正是天台山白雲宮信物,奉司馬老道君旨諭,周遊天下名山,交盟各地道流。還有人說他是個劍客,少年時在蜀中便使氣橫行,仗義殺人,只今袖藏一劍,浪跡江湖,猶時時赴歌舞之地,與遊俠人物通往來……然而一曲〈閨情〉,又讓許宛如何悟出,這是李白的兩地相思之詩?詩心所寄,另有其人?

開元十五年冬,二十六歲的李白以商賈身份初抵廣陵,結識「維揚十友」。在商賈陣中,他依然沒有道侶,在士人行中,他仍舊沒有地位。儘管道教上人司馬承禎一心一意將李白送入朝中,他卻不願穿上「紫綺裘」;所謂「酒隱安陸,蹉跎十年」又是怎麼一回事,讓他寫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之千古名句? 
另一方面,北方崛起的部族之子安祿山,不甘牧民之地與卑微處境,立下揚名天下之心,南行準備一展身手。這一刻起,李白與安祿山又將如何狹路相逢?同樣來自塞外的兩人,他們一個自認太白金星下凡,一個是突厥巫女向光明、戰鬥之神求來的子嗣同樣膽識過人,卻有者不同命運,真的是性格決定他們的命運嗎?且看時代又是如何錯過李白,把大唐帝國的命運交棒給安祿山……

 

◎關於「大唐李白」系列──

西元701年始之後的半世紀,是大唐帝國立國後變動最劇烈之時,也是社會各階層攀附求名最激烈的時間,歷史上所謂的盛唐,更與李白的一生疊合。這期間在文學史上早已被定位為一個詩的盛世,詩仙李白則是唐詩時代最閃亮的明星。然而讀唐詩更寫唐詩的張大春卻認為「名滿天下的李白,並不是真正的李白。」為此,他開始踏上追尋李白創作啟源的長路,並大膽用非制式的小說筆法叩問「李白為什麼詩無敵」。他認為答案並不在《唐詩三百首》創作裡,而在天寶年間盛唐社會的名利遊戲中。
 

究竟,李白怎麼錯過了時代,時代又怎麼錯過了他?

繼《城邦暴力團》、《認得幾個字》、《送給孩子的字》之後,張大春再探漢文字的精華:詩。擺脫西方小說制式寫法,企圖將中文最極致的藝術形式──-詩,融入中式小說。未曾看過的大唐,前所未見的詩仙李白,都在這本企圖心驚人的傳奇作品裡。全套《大唐李白》預計四部:《少年遊》、《鳳凰臺》、《將進酒》、《捉月歌》。

《少年遊》寫少年李白,身為商人之子,家庭背景使他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流連市井,不知未來。隱者趙蕤,飽讀詩書、能醫能巫,看透唐代天下讀書人汲汲功名利祿,本已不問世事。收李白為弟子,意欲讓少年李白走出不同於時人之路。榮獲金石堂年度十大好書、中時開卷2013年度好書、新浪網2014一月好書首選。

《鳳凰臺》的李白時年二十四歲,再度離家,展開一段徹底訣別的浪遊。為讀者揭開文采不凡的一代詩人,為什麼會寫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附錄:從李白到一個詩的時代 張大春vs.顏擇雅對談《大唐李白》

(編者案)《大唐李白》連續拿下中時開卷年度好書、金石堂年度影響力中文創作、新浪網一月好書獎後,書評人出版人顏擇雅與張大春在台北舉辦對談。兩人長年在電台談書論事,常常意見不同卻彼此欣賞。敢於提論並作新解的顏擇雅將《大唐李白》看成一套繼向傳統中國小說致敬又挑戰傳統寫法的好看作品。講座內容(摘錄)如下:

名人推薦

「閱讀《大唐李白》時,可以感受到張大春想做很不一樣的事。如果類比西洋小說,我會覺得它像《格列佛遊記》這種旅程小說。這種故事通常主角隨命運安排,主角自己沒有內在動力,但隨著故事呈現各種遊歷和知識。這種寫法要每一個段落就出現新事情(something new) ,這些事情夠好看成了閱讀這種小說的趨動力:張大春找到一條縄子,把唐朝跟李白的事情全部都串起來了;透過解詩、透過創新古老故事、透過他,對唐朝環境細節的重構。所以我真要說這小說不簡單。」
--作家/顏擇雅
 
「以小說形式,寫出唐朝詩人李白的非凡才氣。整本書獨創夾注夾敘的結構,利用許多筆記與傳說,重建唐代詩學。張大春展現他讀詩賞詩解詩的能力,化龐大知識於輕鬆敘述之中,兼具史學深度與文學高度的作品,令人嘆為觀止。」
--作家、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
 
「我認為《大唐李白》這樣的小說之所以迷人,不只是它用了許多『稗的、野的、不可信的歷史』去編織李白這個傳奇人物的周遭故事,還因為它用了詩這種朦朧的材料去逆推回當時的創作情境,並且試著讓那個情境(時代的、社會的、個人的)重新活現,這毋寧對小說家來說是極大的挑戰與滿足。因此這部書也可以說是一部考據、一部詩論、一部記錄片,當然還是一部新形式的、極度考驗讀者的小說。」
--作家、東華大學教授/吳明益
 
「在小說與歷史之間, 張大春寫李白。讀這篇小說有一定古典詩詞素養,讀起來會更有意味。首部《少年遊》透過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蹤遊歷,為讀者解開詩人的身世、師從之謎,勾勒出盛唐時代的斑斕世相。」
--作家/止庵
 
◎讀者好評
「《大唐李白》系列,是作家張大春現代小說技藝與古典文化素養集大成之作品,擬以百萬字篇幅再造詩仙李白的一生、大唐盛世的興衰。首部曲《少年遊》透過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蹤遊歷,為讀者解開詩人的身世、師從之謎,勾勒出盛唐時代的斑斕世相。」
 
「張大春的《大唐李白》藉由詩人的一生經歷,旁徵博引地納入更多唐代生活的史料細節,進而意圖讓讀者吞下璀璨豐盛的大唐文學史。」
 
「《大唐李白》前二卷主要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李白個人發展中的性情變遷;其二、敘述大唐社會經濟制度,及制度與人的制約關係。小說抑前揚後,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刻意壓低情節、故事的功能性,而將答案付諸於第二點。說白了,全書就是在講李白,作為一個極富才氣的青年,在社會化過程中的打磨取捨,作為人如何在制度下伸展,並如何將自己交付給時代。整本看下來,全書是個漏斗,三棱鏡倒過來用,五顏六色進來,一道白光出去。」

目錄

1一面紅妝惱殺人 2仙人浩歌望我來 3剪竹掃天花 4 採藥窮山川 5便睹廣陵濤

6西憶故人不可見 7寶鏡掛秋水 8百鎰黃金空 9冶遊方及時 10相思在何處

11愴然低迴而不能去 12當年意氣不肯傾 13明朝廣陵道 14豈如東海婦 15殺氣赫長虹 

16月行卻與人相隨 17濯纓掬清泚 18揮鞭直就胡姬飲 19會桃李之芳園 20則桃源之避世者,可謂超升先覺

21喜見春風還 22瀟湘江北早鴻飛 23纏綿亦如之 24誰明此胡是仙真 25炎州逐翠遭網羅

26胡雛飲馬天津水 27魚龍奔走安得寧 28浮雲遊子意 29此淫昏之鬼 30始聞鍊氣飡金液

31曲盡情未終      32從君萬曲梁塵飛 33應是天仙狂醉

附錄:從李白到一個詩的時代

試閱

1 一面紅妝惱殺人

(中略)

  天子物色專寵的謠言沒有斷過──特別是在距離京城極為遙遠的南方。就在李白沿江而下、遊歷廣陵的同時,到處都爭傳著中使選妃的大事。據聞:高力士在閩地莆田相中了一個醫者江仲遜的女兒,小字采蘋,年方十五。
  此女姿容秀麗,性情溫柔,一向淡妝素服,拔出俗豔;難得的是她自幼好攻書、能文字,九歲通《詩》,能誦〈周南〉、〈召南〉。還跟父親說:「我雖女子,期以此為志。」江仲遜於是給起了「采蘋」的名字,就是從〈召南〉詩:「于以采蘋,南澗之濱。」字句得來。這女兒十歲能作賦,稍稍寓目之文,即可心摹手追,辭旨宛然,意境清遠。許多士子為了一睹芳容,常假意稱病,登門求診。醫者濟世活人,交接廣眾,無論怎麼護藏女兒的形跡,都止不住道聽途說,卻越發挑起了好事者窺探渲染。高力士風聞而至,銜聖命徵辟入宮,江仲遜雖然萬般捨不得,也只好無奈依從。

  高力士到了閩地,駐留不過一日,便載得美人而歸,其間還有一個緣故。原來江采蘋不僅工詩能文,還精通樂器,擅吹一枝白玉笛。高力士尚未及門,就遠遠地聽見一陣婉轉悠揚的笛聲,入耳驚心。
  原來開元天子也吹笛子,隨身一枝玉笛,日夜不離身,且無論是不是在思慮、議論國政的時候,也時時把玩著那玉笛,有一說形容得相當傳神:「座朝之際,慮忽遺忘,故懷玉笛,時以手上下尋之,非不安也。」堪見皇帝每每上下其手,若有所失,即使出於無意,也非得執笛在手,不能神魂安頓。及至玉笛不離左右,皇帝更常分心把弄,雖然不至於當場吹奏起來,但是貼身近臣都看得出:皇帝一面議政,一面分心摸索著笛身孔竅,默識其聲節—他是在作曲!
傳說中的高力士萬里風塵,來到甫田鄉里之間,乍睹伊人,身在梅樹之下,容眸流盼,神姿清發,簡直不可方物。便覺這一趟承命出宮,迢遞萬里,彷彿就是專為此女而來。

  風聞順理成章,江采蘋日後受到聖人的專寵,且受封為妃子,這一番際遇,原本不見於史籍。可是天下爭傳許久,寖成掌故,更有為作《梅妃傳》以附會者;實則《梅妃傳》所述之事,非但可能只是眾口渲染而成,並無本事。畢竟,在睿宗以前,後宮僅設貴、淑、德、賢四妃。玄宗踐祚,冊封董良娣為貴妃,楊良娣為淑妃,武良媛為賢妃。開元之後,玄宗又改四妃為惠、麗、華三妃。
  王皇后既廢,玄宗才特賜武氏為惠妃。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逝後,即使專寵那國色天香的楊玉環,也一直沒有特殊妃號。直到天寶四年,始冊封楊氏為貴妃。梅妃之名,可想而知,恐怕即是虛構;而附會在她身上的一切傳奇,是經由數十年甚至更長久的宮闈想像、秘辛與佳話交織而成,「梅妃」二字可能根本就是千百無名宮人、眾多哀宛故事的一個代稱。
  無可諱言,有些事物、有些情狀、有些言談,說不定還是從貴妃楊玉環身上奪來。不過,當時的楊玉環還不叫楊玉環,人呼小字,就叫「玉奴」。
  傳聞高力士徵秀選美的這一節固然無稽,還只有八歲的玉奴卻聽說過這許多的故事,只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逆料:日後鬨傳於世間、踵事增華的梅妃佳話,竟有些是她自己的經歷。這種顛倒錯亂,殆因二十八年之後的天寶之亂,楊玉環紅顏禍國之名,狼藉已甚,傳說遂扭折原貌,使梅妃成了一個被楊玉環侵凌恩寵、橫奪雨露的弱質才女,就連楊玉環的妙語柔情,也轉嫁給梅妃了。
  楊玉奴,是開元七年生,誕於虢州閿(讀音若文)鄉宦家。三代祖楊汪曾經擔任隋之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為李氏所誅殺。父親楊玄琰曾任蜀州司戶,在開元十七年—也就是傳言高力士出宮尋訪美人之後的兩年,楊玄琰就因罪下獄而死。十歲的玉奴頓失所依,被送往洛陽,寄養在她的三叔楊玄璬的家裡。
  楊玄璬時為河南府士曹參軍,這個官職只有從七品,秩卑勢微,在士大夫陣中,無論是實權前景,皆無足觀;這種人甚至沒有真正的職事可言,不過是食祿備位而已—昔年的詩人宋之問流落此職,受上官府州刺史屈侮,淪落到為其家妓、妾婢教習歌唱的,所謂「日執笏立簾外,唱吟自如」者,亦有之。其淪落不堪,一至於此。然而,楊玄璬儘管蹭蹬不濟,卻慨然肩負起撫孤恤寒的家族大任,將哥哥的兒子楊仲嗣、楊仲昌、以及玉奴和她的三個姊姊都接納在家,除了供應衣食,還到處奔波,為仲嗣、仲昌營謀仕宦的機會。
  楊家姊妹自幼即好聞宮中事,從蜀中移家河南府,宮廷即在密邇,年幼時聞聽人口中的種種奇談,倏忽之間已不再縹緲、不再遙迢,而來到了眼前。她們的相貌都十分出眾,也都相信:身為一個女子,如果能夠明曉禮儀、通識文字,兼之熟翫音律,嫻習歌舞,甚至還有親近顯貴、宮廷的機會。
  這不只是稚齡姊妹們童騃而奢遠的想望,也是收養他們的三叔竊心自安的抱負。尤其是音容笑貌都極其出眾的玉奴,儘管尚在稚齡,楊玄璬已然經常刻意提攜安排,逞其驕人之色,迷人之姿,不時串訪那些家中有聲伎樂伶的貴盛之家,一面使之留心聲曲,勤學歌舞;一面也讓人口耳爭傳:楊氏有女,資賦非凡。諸如此類的交際拜謁,以曲以樂、載歌載舞,看來沒有弄權干勢的用心。廣結緣會而大顯聲名,卻不至於為任何人忌憚。
  當然,近幾代以來,家族大人的慘酷經歷也時時在提醒著楊家的少女們:自己的身份有如懸絲縋器,只消楊玄璬惹上了擔待不起的罪過,她們還是可以在一夕之間斷碎沉淪,萬劫畢至,至若為妾為婢,為奴為娼,而無以恢復,也尋常得很。
  洛陽本是隋朝東京,為秦王府所在;唐太宗即位,名洛陽宮。皇帝行在,即是朝廷,全等京師。到了唐高宗顯慶元年,洛陽正式成為東都。自此,三省六部皆分衙於此。顯慶年間之後,歷經武氏當國,長達四十四年的歲月,直到李白出生的那一年為止,洛陽可以說已經取代了長安的地位。
  就軍事考量而言,洛陽雖然險固,河南畢竟是四戰之地,於李唐王朝而言,本非開國立基之處。只是緣於地理之便,多方引進河洛、山東之地的新人才、新門第,以壓抑立朝以來關隴舊臣的聲勢,卻恰合於武氏的私衷。加之以藉助於縱橫如阡陌的運河渠道,輸運東南糧穀、供應中樞,洛中更有其便宜之利。然而,就如同天下庶民的閒言碎語,楊氏姊妹最津津樂道的,還是長安宮廷之中出現幽靈的故事,她們從小就聽說:則天聖后晝夜為鬼物纏祟,寢食難安,終於決議再一次遷都。
  李白謫仙降世、到楊玉奴出生的前一年,復經十八春秋,其間西京長安近畿各州連連發生洪水、乾旱、地震和饑饉,動輒便使為數以十計的州郡盡為天災所荼毒。無論是恢復地力、賑濟災荒,都顯得無比艱鉅。開元元年,李隆基初即位,就曾經考慮再一次遷都洛陽,卻不料為太平公主之亂所阻撓。
  到了開元五年,由於宰相姚崇一句「王者以四海為家」的鼓舞,皇帝終於依照先前擘劃,行幸洛陽,雖然在經過崤谷的時候,遇上道路崩塌,旅次險阻,終於在二十四天之後,抵達東都,而在洛陽前後待了將近兩年。從此以後的二十年裡,朝廷東來西往將近十次,隨駕定都,成為常態。皇帝大約有一半的日子是在這座牡丹花城之中度過的。
  迄於開元二十四年十月,聖駕返蹕回長安,楊玉奴也跟著去長安了。一路錦茵軟輿,賞雪觀梅而行;彼歲之秋,她剛過十七歲,已經出嫁兩年,是為玄宗皇帝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此後又經過將近十年,直到她受封為玄宗的貴妃,形同國母,儀仗步輦,又遠非昔日可以比攀;每每回首前塵往事,她卻總不會忘記這第一趟西京之行。途中她曾問身邊的十八皇子:
「長安牡丹,何似洛陽?」
「長安淒緊,花不繁密。」
  這是玉奴尚在蜀中之時就聽說過的,說是則天聖后在西京時,於臘月天設宴賞花,先在宮廷軒廊外以巨鐺沸水,引蒸騰之氣入殿,催促百花盡得春陽之暖。一夕群芳競豔,奼紫嫣紅,嬌麗萬端。唯獨那牡丹不從慈命,遲遲未開。於是天后下詔,就像是斥逐那些個不能應命成事的僚屬一般,將牡丹「貶去洛陽」。孰料,到了洛陽之後,數以千計的牡丹卻像是重獲生機,一株株開苞吐蕊,大放異彩,前後竟綻放了二十四天。
  這還不算,洛陽當地之人盛稱:天后隨即知道牡丹有心違命,更不肯放過,急忙派遣中貴人赴東都,焦燒繁花木本。不意來年冬末春初,洛陽依舊牡丹滿城,那些經過火焚之後的花朵竟然開得比前一年還要鮮豔、還要壯麗了。
「宮中卻也如此?」玉奴問的是花,所思所念所憂慮的,則是無從捉摸想像的殿宇宮室。
  皇子笑著輕聲答道:「人如故,花常新。」
  這話她記得了,然而,記得反倒是深哀。

(未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82440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9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